第一篇:丛罗峪镇五年发展规划1
丛罗峪镇五年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加快实现“四大跨越、两大转变”的总体奋斗目标,本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我镇实际,紧紧围绕“红枣强镇、农业稳镇”的发展目标,特制定我镇今后五年发展规划。
一、概况
1.地理位置
丛罗峪镇位于临县西南部,东临刘家会镇,南连碛口镇,北接曲峪镇,西隔黄河与陕西佳县相望。总面积70平方公里。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560mm左右。境内地形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全镇耕地总面积4万亩,清凉寺河穿境而过,汇入黄河。
2.自然环境概况
丛罗峪镇地处晋陕两省交界的黄河岸边,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降低,高低起伏较大,地貌类型以山区、丘陵为主。农田土壤植被以农作物和红枣林为主要类型,农作物有玉米、花生、土豆、谷子等。
3.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丛罗峪镇国土总面积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08公顷,全镇辖21个行政村18333人,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728元。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建设节约型社会,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再创丛罗峪镇新品牌,再树丛罗峪镇新形象,全力打造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新丛罗峪。
三、规划背景
“十一五”期间,全镇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解放思想,艰苦创业,克服困难,锐意进取,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和进步,丛罗峪镇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丛罗峪镇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一是具备快速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红枣市场开始进入结构优化和发展壮大时期,经济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全镇上下投资创业愿望十分强
烈,干部群众的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都已大大增强,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具备快速发展的机遇。我镇 “十一五”期间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开始进入回报期,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将促使我镇向更高更强的档次寻求机遇和进一步发展。三是具备快速发展的动力。我镇经济发展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与兄弟乡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差距形成对比,差距引发动力。目前各兄弟镇竞相发展的态势咄咄逼人,你追我赶、加快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发展慢了就要落后,只有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发展,才能实现更高的目标。当然,我镇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一些瓶颈因素的制约。主要是: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较易受到宏观调控政策的冲击;传统产业层次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和主动性差;投资总量小,缺乏支撑全镇经济发展的大企业、大项目;人才、资金、土地成为制约我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因素,服务业发展滞后,社会综合保障能力差,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等。对此要在“十二五”期间加以解决。
四、规划依据
(一)、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2008年《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
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三)、2007年《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五、总体目标
基础实施进一步完善。至十二五末在郭家塔村、丛罗峪村、堡则峪村共修建河坝5500米,淤地3000亩,新增水浇地3000亩。硬化王家里到沿黄扶贫旅游公路的村通公路5公里,刘家塔到三曲线的村通公路4公里。修建提黄高灌工程5处。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至十二五末全镇建成年加工红枣500吨的集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红枣园区2个。在丛罗峪、页岭上、郭家山发展3个红枣深加工企业。以郭家塔为中心,在天洪、郭家塔、芦子沟、杨家山、马家山、丛罗峪6个行政村发展5000亩有机红枣园区。以南塔为中心,在堡则峪、大王家塔、店焉、南塔、麻塔、上冯家山、下冯家山7个行政村发展10000亩有机红枣园区。
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到2015年,产业层次进一步提升,小康社会整体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力争再完成2个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建寄宿制学校3所,保证辖区适龄儿童全部就学。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500元;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
强。
六、规划期限:
(一)、规划期限:2011年-2015年
(二)、实施阶段:
1.全面启动阶段:2011年;
2.重点建设阶段:2012年;
3.全面铺开阶段:2013年;
4.整体推进阶段:2014年;
5.全面提升和基本实现阶段:2015年。
七、基本原则
(一)坚持把又好又快发展作为主题。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镇所有问题的关键。要进一步认清经济发展形势,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各类问题。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转变无制约增长、不计代价增长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观念,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镇人民。
(二)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战略上全方位地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落实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区域发展方针,坚持在发展中调整经济结构,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快速发展,尽快形成能支撑长期
发展的经济结构。
(三)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逐步建立农业增收的长效机制,以有效扩大就业为突破口,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基本方式,不断提高全镇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四)坚持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把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统筹区域、城乡、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和谐丛罗峪。
2010年8月5日
第二篇:休闲娱乐丛罗峪QQ群规章制度
休闲娱乐丛罗峪QQ群规章制度
一、目的:
1.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群有群规。为使本群人员的言行有所遵循,让我们的群成为所有会员朋友沟通交流的和谐场所,特制定本规章。
二、范围:
2.1本规则适用于休闲娱乐QQ群所有会员;
2.2本群人员的管理,皆依本群规则办理。
三、本群宗旨
3.1倡导“真诚、尊重、开放、开心”的聊天方式;
3.2崇尚“自然、和谐、真诚、关爱”的人文精神。
四、创建者、管理员的权利义务
4.1管理:一般采用民主方式,对造成其他多数人心理不舒服者进行删减剔除。
4.2群主和管理员不滥用权力随意剔除群员,一般采用一次警告再次踢人的方法。
4.3长期潜水,不聊天者,长期占用群名额的将请当事人自动退出群。
五、群员规章
5.1进群朋友必须修改群名片,统一格式:“地名♂/☉昵称”(男用♂,女用☉)注:表明性别有利于各个聚会的安排,特别对单身男女有利。
5.2所有群员群内不可做交易,造成损失后果自负。
5.3不可做广告,禁发营利性质联系资料,禁发病毒类,商业类广告或者网址;
5.4群属相片在未经本人许可,不得以任何名义将其相片进行转载。
5.5禁止骚扰群内好友,如强行加好友、索取电话号码、强开视频等,一经投诉马上清理出群,不可申诉。
5.6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公开他人的个人隐私;
5.7如长时间只是两人对聊天或者两人对聊超过二十话次,请务必私聊,以免对其他人造成滋扰。
5.8白天发色图者,一律踢;
5.9长期不说话者,一周警告一次!超过二周者,踢;
5.10恶意发广告,黄色图片,病毒者,警告一次,再发者,踢!
5.11引起公愤者(五人以上举报)不警告,直接踢!
5.12自觉维护群的形象和声誉,积极参与群建设,为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到处说本群流言,为本群造也影响的,狂踢!
5.13说话自由,但不能骗人,发现骗子者,圈踢!
5.14积极参加群组织的各类活动;
5.15积极推广群的理念,以良好的风貌在社会上扩大影响力,发展符合条件的非群员加入本群。
5.16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遵守群规章。
六、群活动守则
6.1群活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参加此类活动时,要以安全为第一原则。参加成员必须成年人以及得到家庭成员许可。
6.2任何人不得打着本群名义进行违法活动;
6.3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性,在群内组织产生的活动、以群名义组织聚会活动必须是由群主通过以及参与策划。
6.4发起人将充分考虑每次活动的安全性,并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
6.5所有群员有权发起群活动倡议、有权参加由群组织、策划的群活动;
6.6在发起活动前,必须把自己的相关信息,个人资料(如:您的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教育程度、公司情况、所属行业等。)以及相片,联系电话,上传到群空间论坛或者交付群主,经审核后方可组队。
6.7活动开始后,表明你接受本协议。否则,请在活动之前退出本次活动。
6.8非群员参加活动的,由推荐群员者告之本守则。
6.9活动中发起人有义务对全队活动进行组织协调。
6.10活动属于自愿参加、自由结合、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群不会对任何个人承担保险、法律及经济责任。
免责声明:本QQ群是非赢利性质组织。其规章制度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群主及管理团队所有。本帖将根据此群的发展对其进行不定时修改。群成员必须听从群管理员的管理,如期间发生任何抵触规定行为,一切后果自己负责,本群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三篇:丛罗峪寄宿制学校2012年工作总结
丛罗峪寄宿制学校2012年工作
总结
作为偏远乡镇学校,我们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结合学校工作计划,本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办学思路,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目前我校办学硬件设施不是很好,没有一所能够容纳全校师生的地方,只能在原有的两所小学(原丛罗峪小学和寄宿制小学)容纳我校上的小学生,再加一个天洪教学点。共有学生700多名,教师72人,有21个教学班。在过去的一年里,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教研工作,现将本学期教育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四有”人才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我校要求各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为目标,把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狠抓德育教育、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1、加强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积极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完善法制教育的工作制度,运用各种形式,开展
专题法制教育,在学生中掀起学法、讲法、守法、用法的热潮。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本学期,我校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首先,全面启动教师心理培训工作,增强师资力量;其次,积极推动全校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立项工作。
3、认真做好各项德育评比表彰工作。年内开展了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大队、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少先队员的评比表彰工作,充分体现了本学期我校师生在德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4、加强德育工作制度建设。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则,利用升国旗、晨会、班会从最基本的文明用语,行为习惯等方面入手,加强校风、校纪、教风和学风建设,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5、科学安排德育活动内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活力。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丰富多样的德育形式建立德育工作新的有效途径,努力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
由于各项德育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一学期来,全校师生没有出现任何违法犯罪现象。
二、教育科研、常规教研并举,提高育人水平
德育为首,智育是根本。本学期,我校面对纷繁的工作,紧紧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合理组织,科学安排,从而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1、构建教研网络,加强教学研究和指导。一年来,我们加强了基础教研工作,健全了小学学科教研网络,建立起以教导主任、骨干教师为中心的多学科中心教研组,同时加强了学校校本教研网络的建设,使两大网络互相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责与功能,形成科学的操作模式。为全面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我们专门制定了《丛罗峪寄宿制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加大力度对学校教学工作常规管理进行检查督导。
2、实行“二引一推”,积极推进新课改。①、把名师引进来。近年来,我校在引进名师的时候,重要的是引进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成功的办学经验。本学期我校邀请了县教研室名师到进行由点到面的深入一线指导,在面对面、一对一的言传身教中,一个个老教研员的品格、精神、经验和观念影响了一大批教师,极大地推动了小学各学科的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②、把成功的经验引进
来。借鉴成功经验会让我们少走弯路。一年来,我校引进外地的实践经验引导我校小学信息化教学的研究;把成功的经验引进来,极大地推动了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快速成熟和成长。④把青年骨干教师推出去。为使我校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成为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在我校起示范作用,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县以上的学科培训活动,把青年骨干教师推出去,培养了业务能手,加强了我校“名师工程”建设。
3、加强教学研究,抓好复习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目标完成。我校坚持“早准备、远打算、细分析、求发展”的指导思想,确保我校成绩有一个新的突破。
三、深化管理制度改革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1、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业务素质与技能。支持鼓励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业务进修,强化新教师的岗前培训。一年来,参加提高学历培训的教师达32人;参加继续教育的有72人。大力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加大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切实抓好骨干教师梯队建设。
2、积极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继续深化教师队伍管理。按照县核编的教职工人数,进一步核查各学校定编定岗
情况,严格请假制度,协同上级有关部门对我校教育系统财供人员进行专项整治,杜绝了在职不在岗现象。
3、是依法执教,整顿作风,开展师德、师风评议活动,提高师德修养,办人民满意教育。本学期,我校在广大教师中间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我校按照县教育局文件要求,宣传发动、自查自纠、整改提高,分阶段进行。在我校的科学安排下,广大教职实事求是、仔细查摆、认真反醒,学习、实干、团结蔚然成风。服务意识,管理水平明显增强。
四、树立安全意识强化全责任
1、完善安全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在我校树立起牢固的安全意识。“安全重于泰山”,警钟长鸣。实现三个落实,第一落实经常性安全常识教育;第二落实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整改工作,防于未然;第三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对师生进行防水、防电、防盗、防坏人、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等方面教育,专人负责。
2、建立健全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对我校进行分区管理,充分调动了校长的安全责任意识,各班主任对学校负责,我校对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对住宿生实行动态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对食堂、寝室、校舍、线路等认真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堵塞资金漏洞。并
配合政府、公安、工商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治理,保证了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五、其它各项工作
1、健全财务制度,实行日清月结。每月帐目进行一次审计,严禁公款外借,做好计划开支,控制招待费,严把报销手续,坚决执行财务、校务公开,对领导及财务进行有效监督,使我校的财务管理逐步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
2、切实做好县局布置各项随机工作。
总之,我们今后的工作中,紧紧抓住教学质量这根生命线,办出我校的特色。校本资源的开发、科研兴校战略将是我校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开拓进取、甘为人先、争创一流,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教学之路正长,育人之责正艰,我们将努力工作,脚踏实地,为我县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①一所学校三个教学区,师资不能合理运用;②教师老龄化,再加上病休、产假。
2、学生方面:①农村留守儿童多,给生活上带来不少困难;②住宿生多,宿舍拥挤。
丛罗峪寄宿制学校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九日
丛罗峪寄宿制学校2012年
工
作
总
结
负责人:王德生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九日
第四篇:XX镇中心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XX镇中心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正面临一场新的调整和变革,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创建学校品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五年发展规划,作为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办学指引。
一、背景分析
(一)学校现状
XX市XX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1952年建校,1990年搬迁到现址,1992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占地面积5.9万平方米,终极规模为46个教学班,现有35个教学班,学生51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26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96人占87%;小学高级(副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20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5人、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名师培养对象”1人、XX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XX市学科带头人5人,市教学能力手5人。
(二)办学优势
1992年,我校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还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全国首届百佳特色小学、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中小学校长挂职锻炼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XX市)书法教育名校奖、以及XX市文明标兵单位和文化建设标兵学校、市科普特色学校、市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学校、市交通安全
文明学校、市体育特色学校等市级以上荣誉20余项。
XX中心小学有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保障。学校语文、英语、综合科组均被评为“XX市先进教研组”,学校有广东省XXX教师工作室、XX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和XX镇思想品德名师工作室、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学校地处XX镇中心地段,是镇经济最活跃的地带,社区环境、学生家庭环境相对优越,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期望值很高,对学校的教育行为高度关注。
(三)面临的挑战
与此同时,学校发展中也存在诸多不足,办学现状与名校梦想之间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五个“不适应”:一是队伍不适应(管理团队——尚处于磨合期,创新思路、创新方法不足。教师团队——观念转变不深;学识眼界不宽;教育艺术不高);二是育人模式不适应(育人目标的细分和阶段性实施不清晰;育人活动的系统性、层次性尚未解决);三是课程与教学不适应(不少课堂效益不高;教育科研水平不高);四是质量不适应(“绿色成绩”总体含金量不高;特别优秀的学生较少;学生特长培养刚起步;师生品位尚需提升);五是办学硬件条件不适应(专用室场与办学规模的扩大不匹配;教学设施、设备亟需更新;数字化校园建设还需加快完成;校园文化建设资金缺口大)。
二、发展思路
(一)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
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旨在培养和造就新一
代优秀人才,所以学校管理和运行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和教育发展的规律,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改革的能动性。为此,要通过规范办学、创造性办学,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和课程体系,塑造精品课堂,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最终经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学校的良性循环,较好地形成和提炼XX中心小学的办学风格和特色,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品牌美誉度,成为XX教育的标杆,办成XX市的窗口学校。
(二)学校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师——有尊严的活着。具体要求是具备“三爱、三好和三高”,其中三爱是指爱学生、爱学校、爱教育。三好是指育人好、教学好、合作好。三高是指质量高、效益高、品位高。
学生——有底气的学习。具体要求是具备“三学、三强、三有”:其中“三学”是指善学、乐学、勤学;;“三强”是指体魄强、创新强、动手强;“三有”是指有能力、有特长、有特质。”
学校——有名气的办着(在教育行业内有响亮声誉,在社会上有良好口碑)。
(三)学校文化的基本理念
秉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宗旨,我们确立了“儿童友好教育”办学理念,以儿童为中心,努力构建一个多维、友好、自然、平等的生态教育环境,构筑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让师生在丰富多元的校园学习生活中兴趣得到激发、习惯得到培养、能力得到提升、个性得到张扬。
三、发展目标
(一)办学目标(终极)定位
将我校办成与社会相适应的、能与世界先进教育对话的国内一流的学校,让每个孩子享受学习成长的快乐,让每个教师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二)培养目标(终极)定位
培育有根基的人,就是培养每一个孩子都具有朴实的品德根基、扎实的知能根基、深厚的文化根基。
四、重点发展项目
(一)着力队伍建设,凝聚团队力量,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1.发展目标:以“服务、表率、执行”为主题,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正、教育思想端正,服务意识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行政队伍;完善校本培训体系和工作机制,建设一支有崇高职业道德、良好人文素养、过硬业务能力的教师队伍,努力实现“人人有特色”。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注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和评价观,要突出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新教师向合格教师发展,合格教师向骨干教师发展,骨干教师向品牌教师发展,品牌教师向卓越教师发展。(制定XX市XX镇中心小学未来四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2.具体措施:(1)行政队伍建设
①强化行政领导成员的学习、教育和培训,提升办学治校能力。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行政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加强业务技能培训,针对不同岗位职责要求,分类进行培训,增强干部推进学校发展的工作能力。三是围绕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提高行政办好精品学校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特别是要不断增强干部开拓创新的能力,要解放思想,勇于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条条框框束缚,发展上善于谋划新思路,工作上敢于探索新举措。四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让干部“走出去”,参与高层次的培训提升、教育教学考察学习或经验交流等。
②做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使XX中心小学的管理队伍梯队呈现。
(2)教师队伍建设
①积极探索教师队伍管理的新机制与新方法。在教师队伍管理中,既要重用人机制,又要重营造人文和学术氛围;既要重管理,更要重建设;既要重使用,又要重培养。要创造教师得以充分发展的环境,让教师成才、成名、成家。
②加大教师校本培训力度。树立“培训即福利”的思想,不断增加经费投入,最大程度地保障教师素质提升的需要。根据需要每年选派一批骨干教师到华南师范大学和省内外教育发达地区进行提升培训。③充分利用会议和集体学习时间,分享有关国际国内教育发展最新动态与成果、教育新政策与新法规、知名学校的办学经验、本校发展的
新战略和新举措,不断引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强化学习意识,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
④以学科组为引领,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深入开展以学科教学为主线的课改研究与实践,着力提升课堂质量和教师专业化水平,引导教师逐渐形象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性。
⑤引导教师主动读书、主动分享,丰富教师的文化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和人生修养,用人文呵护心灵,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⑥对教师队伍现状进行科学分析,并结合教师个人发展愿望和规划、职称等级、年龄特征等因素,对教师进行分类指导、分层培训和分级管理(包括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品牌教师、卓越教师等四个层级),力争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⑦充分发挥好“三个平台”的作用:一是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二是骨干教师研课坊沙龙;三是钟晓宇、曾文燕名师工作室(主要依托校内外名优教师,充分发挥他们在教改实践和教育科研中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实施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研讨互助式培训,助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⑧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考勤管理制度》、《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和《教师奖励制度》,突出用新课程理念、信息技术应用来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要观其在课改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评价时既要坚持德才兼备,又要注意个性差异;既要加强教师自评,又要发挥其他教师、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的评价作用,努力做到评价的“公开、公平、公正”,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自
身的教育教学水平。3.预期成效:
加快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形成一支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构建起由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品牌教师和卓越教师组成的“金字塔型”教师发展梯队,让每一位教师在每个阶段皆有所成。
(二)整合德育工作体系,坚持“养成教育是德育之本”、“体验参与是德育之魂”、“家校合作是德育之源”的理念,为培育有品德根基、知能根基、文化根基的人夯实基础。1.发展目标:
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协调发展;个性彰显,差异发展;集体与个体均衡发展;各类学生同步发展;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建立“生活化德育”、“文明体验课堂”,逐步形成(三自主模式)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德育教育机制,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制定XX镇中心小学未来五年德育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2.具体措施:
(1)学校要坚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以班级特色建设为切入点,以习惯教育、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着力点,以阳光体育活动为载体,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保证,以家校合作为支撑的德育工作思路。实施“生活化德育”、“体验式教育”、“三自主管理”(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
主发展)的德育教育机制。(2)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
对孩子微笑──任何一个孩子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与孩子交谈──每一个孩子都能和老师平等对话;帮孩子明理──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辨别真、善、美;教孩子求知──能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让孩子自主──尊重孩子的意志,张扬孩子的个性;给孩子机会──每一个孩子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展示;为孩子着想──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完成六年学业。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班主任的首职。要做好这项工作,务必要全身心投入,全方位重视,全过程负责。(3)加强“礼仪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
培育课堂礼仪规范、校园礼仪规范、家庭礼仪规范和社会礼仪规范。习惯养成教育重在:学习好习惯、礼貌好习惯、卫生好习惯、饮食好习惯、阅读好习惯、安全好习惯、运动好习惯、劳动好习惯。(4)完善德育工作体系。一是明确德育目标;二是内容形成序列;三是优化德育途径;四是构建德育课程;五是落实德育措施。(5)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师评、校评、家长评、社会评相结合,最终引导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探索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教师德育工作绩效考核、班主任工作评估等三项德育评价机制。(6)建立家校合作、社区协同的共育机制。
①不断完善和创新家委会和家长学校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家委会的
作用,努力构建并实施制度化、课程化、多样化的家长课程,积极普及家教知识,大力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构建和谐共进的家校教育氛围,促进优良家风的形成。②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积极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增强社区和学生的参与意识、公共服务意识,形成共建社区、共享社区资源的良好态势,最大限度地实施人力和其他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利用。3.预期成效:
使学生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和关注身体健康的良好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能自觉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做一个有兴趣特长、有一定审美能力、生活品位高的人。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是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文明习惯方面,做到礼仪规范,仪表庄重,举止得体。总的预期目标是品德高尚,学业优良,身心健康,能力全面,有理想有追求,有鲜明的个性,积极进取,善于合作,乐于助人,能应对各种挑战,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公民意识的“中心学子”。
(三)构建科学、完善的XX中心小学“儿童友好”课堂教学体系,提升教育质量。
1.发展目标:构建科学、完善的“儿童友好”课堂教学体系,一线教师能够娴熟运用“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开展日常教学;打造一支热爱学习、观念创新、能力过硬、个性突出的专业教师队伍;教师 的教、学生的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优质的服务。2.具体措施:
(1)定期进行教师的理论学习、专题研讨、问题聚焦、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的体验式校本研修活动,将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学习促实践,以实践助学习,学用结合,提高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组织专任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开阔眼界,吸纳一切先进的教学思想与科学的教学手段,让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大幅提高。(3)开展常态课、研究课、实验课等的展示与交流,大力倡导任课教师积极参与课改研究的磨课、观课和议课中去,教务处将教学常规检查改为推门听课,并将相关数据纳入管理考核之中。
(4)加强学科组、备课组的微课研究,同伴互助,智慧同行,促进团队成员共同成长。
(5)探索网络化教学,将信息技术与个别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将“前置学习、探究学习、巩固学习”作为“儿童友好”课堂教学的新常态。3.预期成效:“儿童友好”课堂教学体系建设完成,有系统的课堂教学目标、理念、模式、变式、物化成果,并形成课改品牌形象;教师中获区级、市级、省级骨干教师的人数逐年递增;区、市学科带头人有所突破;教师参加区级、市级赛课或技能大赛并获奖;教师撰写的论文或文章能在区、市、省级、国家级教育报刊上发表;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奖,学生文章能在区、市、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校综合评价位居XX前列。
(四)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战略,构建契合培养目标的现代课程体系。
1.发展目标:学校和教师要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现行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在保质保量完成国家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校本课程的开设,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师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个人人文修养,以实现“培育有根基的人”的培养目标。2.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并按照新课程标准、课程理念、课程功能实施课堂教学,注意把握其在以上方面以及教学方式上的最新发展和变化。重点要根据校情和学情,深入研究“儿童友好”课堂教学模式并使其具有推广示范效应;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关要求,精心研究教学设计、作业布置、日常检测等,让学生学得轻松、学有乐趣、留有潜力。同时要抓好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管理和评价工作。
(2)精心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要制订出《XX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科学统筹校本课程的实施进程,条件成熟可以探索低年级包班授课,启动全科育人模式。中高年级可以探索大课制、走班选课制的学科教学。综合学科要全力依托教师专业特长、地域文化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寻求专家指导,完善课程体系,推广应用。在实施过程中,要同步建立与完善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制定XX中心小学未来五年校本课程规划和实施方
案)
(3)整合校内其他课程资源(社团活动、艺体节日、主题活动等),构建“儿童友好舞台”,力争形成活动的序列化和特色化,为学生才艺展示提供广阔平台。3.预期成效:
接受新课程理念,实施“儿童友好”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视野拓宽、思维发展、创新进取,培养一大批基础宽厚、思想活跃、人格健全、具有创新精神的XX中心学子;打造一批有课程新理念、有课程建设能力、有开拓精神的学科教师,让一部分教师成为课程建设领域的品牌教师。
(五)坚持“科研强校”战略,充分发展教师的研究能力。
1.发展目标: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科研骨干队伍,教师具有良好的科研意识,学习研究氛围更加浓厚;扎实推进各层面科研课题的研究,建立课题之间的统筹体系,加强课题的整合力度,形成课题之间的优势互补,最终使每个课题都对我校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并具有推广意义。
2.具体措施:统筹、规划学校教科研工作,形成学校科研框架;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工作激励机制,让全体教师立足课堂,提高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分层次提出要求,发挥骨干引领作用,主动申报并承担市、区各级重点课题研究;科研骨干通过在区级以上的范围内开设讲座、介绍经验、展示成果、出版专刊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影响力;重视教科研成果的总结、提炼与推广。
3.预期成效:现有的国家级、市级、区级课题顺利结题;通过课题研究有效解决制约教育教学的一些瓶颈问题;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较好发展,形成一批研究型、反思型、创新型的卓越教师。
(六)推进教育信息化
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使学校实现教学、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信息化集成。重点推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力争走在信息化背景下区域教育发展的最前列。通过教师外派交流、培训、课程建设、承办大型研讨交流活动、校际交流等途径,促进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发展。
1.发展目标:校内教育教学的数字资源日趋丰富并得到广泛共享;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创新不断深入,信息化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2.具体措施:取得上级支持,对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加强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为主题的培训、研讨和应用实践。积极拓展学校交流合作范围,力争建立1—2所海外兄弟学校,开展师生交流互访、海外游学等。
3.预期成效:专任教师普遍能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进行鼓励性、发展性评价;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逐步普及专家引领的网络教研,提高教师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
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积淀学校文化
1.发展目标:主要通过实践“儿童友好教育”,不断丰富学校文化内涵,使之入脑入心并内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自觉行为。
2、具体措施:
(1)持之以恒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和师生关系、家校关系。
(2)不断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公平、公正、公开地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管理。
(3)坚持“校园文化自己创”的理念,优化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改造校园环境,特别是重视对“学校文化、理念、价值和精神”的标识设计和对全体成员的心智启发作用,使学校成员以理解学校的目标和追求为己任,达到高度的认同。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互动体验来塑造属于XX中心小学自己的“儿童友好文化”。
(4)发挥少先队、社团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育人文化,如课程文化、教研文化、教师文化、班级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等,同时加强校内外文化交流。(5)建设紧扣主题而又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在班级形象设计,班级特色创建,班级制度建设,班级活动设计,班级工作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追求卓越,塑造个性”的教育理念,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6)推进办公室文化建设。在符合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与文化建设的方向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发挥特长、展示才艺,丰富办公室文化内涵,努力营造愉快、合作、和谐、文明、高效的办公室氛围,创建学习型、和谐型、健康型办公室,教师之间彼此尊重、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和谐奋进,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形成强有力的教师团队。
3、预期成效:
初步达成全体师生对学校优秀文化建设的一种认同,自觉承担起弘扬和传承学校文化的责任。全体教师传道授业德才兼备,导学得法育人出新;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传承创造与时俱进。学校行政管理要实现“以人为本,班子务实,科学规范,宽严相济”;队伍管理要实现“志向高远,爱生敬业,潜心治学,精心育人”;教学管理要实现“立足课堂,注重规范,讲求方法,突出效益”;学生管理要实现“从严要求,狠抓细节,铸成合力,疏管并举”;后勤管理要实现“服务到位,效益优先,工作精细,协力育人”;环境管理要实现“整洁美观,功能清晰,文化厚重,氛围和谐”。(八)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1、发展目标:学校办学的硬件环境显著改善,形成优美、精致、干净、书香的校园环境;校舍、校产、食堂、财务管理等规范到位,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保障,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优质服务。
2、具体措施:
(1)完善学校主体建筑的“儿童友好文化”建设。
(2)完成各个功能室的建设,以最大可能地满足校本课程实施的需求。
(3)完成校园网络的网速升级,建成“数字化校园”。
(4)完成图书室、阅览室、东平大舞台、学校体育馆舞台的建设与改造工作。
(6)各个场所的相关标识、标牌、制度、职责等更新到位。
3、预期成效:建成一所环境精致、干净整洁、文化浓郁的数字化学校;全体后勤员工有责任感,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工作。
(九)筑牢安全防线,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1、发展目标:安全管理制度和各类应急预案不断完善;教职工岗位安全工作责任感全面增强;学生安全教育全面而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和事故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2、具体措施:全面梳理各项制度,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安全职责层层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开发1-2本安全教育校本教材,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季节变化、社会形势等,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组织开展有关应急演练和技能培训,提高师生应急自救、互救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坚持常态化隐患排查与整治,不留安全盲区和死角;定期进行安全工作例会和专题会议,研判安全工作形势与环境,制定应对措施,未雨绸缪。
3、预期成效:学校不发生安全事故、重大责任事故或重大群体性事件;学生犯罪率为零;安全文化氛围更加浓郁;巩固广东省食堂安全
示范校的建设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发动和组织全体教职工或教代会成员认真讨论《学校五年发展规划》,集思广益,统一认识,凝神聚力。
(二)组织保障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定、论证、实施、评估等。
2、召开教代会,《规划》需经教代会讨论通过;一经通过,认真落实;同时要突出重点,制定实施方案。每年检测《规划》实施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和修订。
(三)资源保障
(1)经费保障。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科研、课堂改革、课程建设、特色打造以及校园环境改造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机制保障。完善教师的评价机制、奖励制度,调动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
(3)后勤保障。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建设,使学校的校产管理、财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为教师有效使用教育设施设备、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有利条件。
XX市XX镇中心小学
第五篇:新政镇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喻委发„2011‟8号
中共喻家乡委员会 喻家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通 知
各村(社区)、乡属部门、单位: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已通过喻家乡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0一一年四月七日
主题词: 经济社会 发展规划△ 抄送:区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 喻家乡“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喻家乡未来五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继续深入贯彻十六大及各次全会精神的五年,是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自身实际,狠抓发展的五年。未来五年是全乡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的五年。是城市日新月异发展,新农村建设和教育事业大见成效的五年。为扎实推进新政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乡党委、政府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征求多方意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立足乡情实际,制定喻家乡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提高我乡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建设高坪新区城和新农村的战略定位,立足科学发展,突出产业支撑,加强城乡统筹,创新管理机制,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跨越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为我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方向。未来五年,我乡将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城乡统筹,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充分发挥新区城驻地优势,坚持“围绕城市发展农村,建设城市致富农村,管理城市提升农村”的方向来统揽各项工作,推进新政快速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未来来五年发展总体目标: 2016年我乡地区生产总值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协助区委、政府在与周边区市的城市建设争夺战中赢得主动;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 下把我乡建设成教育强乡,建设成为城区较为发达、农村较为富裕有较强辐射能力的高坪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乡。
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5%以上,2010年全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7 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250元以上。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比重由目前的 50 :30 :20调整到30:40:30,非农就业比重达到3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教育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基础地位和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各有关部门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治高度,从实现“科教兴乡”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凝聚一切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教育发展。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巩固“普九”成果,保证适龄学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提高社会化办学比重。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下。基本医疗保险扩大到所有城乡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文化体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500和3800元以上,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未来五年我乡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保持5%左右。全乡粮食生产总量年均保持在700百万公斤以上,畜牧业占农业总值比重提高到56%以上
农村公共事业全面发展。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抓好农村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工作。加大农业、农产品科技含量。加大人才开发力度,提高农民致富能力。
四、发展思路。要紧抓机遇。就是要紧抓党中央、军委、国务院在高坪开展朱德元帅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的机遇,紧抓中、省、市各级各部门对高坪实施全方位支持帮助的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把各个项目抓落实,搞好新政各项事业,助推和实现新政大变化。要对接新城。我们要始终围绕新区城的需求来发展农村。要始终自觉地与新区城这个大市场相对接,搞好农业结构调整,搞好配套建设,通过对区城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来实现农村的富民增收,达到城乡互补、城乡共融的目的。以招商活乡。把新区城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良的服务环境转化为我乡招商引资 的巨大优势,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以“优”招商、以“情”招商、以“利”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大批引进外来企业给我乡经济发展注入无限生机与活力。以产业富民。按照区上确定的“发展重点以工业为主、发展方向以加工业为主、发展类型以民营为主、发展布局以园区为主、发展手段以招商为主”的思路抓好工业,按照“旅游产业是支撑、城乡网络是纽带,刺激消费是动力”的思路搞活三产,力争未来五年内二、三产业有相当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70%以上的比重;在农村发展上,重点抓好支柱产业的培育,主要是依托龙头企业,扩大规模建基地,大力发展生猪、獭兔、优质水果及绿色无公害蔬菜,支撑我乡农村经济,实现富民增收。同时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政府引导,提高农民工输出组织化程度,提升劳务输出水平;搞好咨询、法律服务,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实施劳务回引创业工程,积极引导和鼓励外出劳务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2010年,全乡劳务收入力争达到6000万元。以科技兴农。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狠抓品种改良,狠抓农用科技推广,大力提高农民掌握和运用农村实用技术的能力,开展农用技术培训班,大力培育一批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新型农民,通过提升农民素质来发展农村,来保证产业见到实效。以和谐兴村。不断加强民主管理,认真搞好结对帮扶,改善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和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按照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来推动我乡农村快速发展。要创新党建。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 发展”的思路,不断创新机制,不断提升干部的能力,不断改进干群关系,在创新发展模式和推进农民组织化等方面大做文章,力求党建创特色、出经验。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主要措施
(一)发展“一圈”。就是以乡为中心,以十圣宫、赵家庙、梅子垭、九岭场、等重点村为节点,建成一个与城市发展合拍共振,辐射带动全乡发展的和谐新村经济圈。
(二)突出“两线”。就是依托乡市场和“两路一桥”便捷通道,发挥引领辐射作用,抓好两路一桥沿线的建筑、建材产业发展,建成两条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城郊经济线。
(三)狠抓“三片”。就是立足现有基础,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努力培育金子山、梅子垭等地的优质果品产业带,种植桃、梨、枇杷、柑桔等优质果品2万亩,以何家沟、金桥等地的养殖家园、万头育肥场为基地抓好生猪及鸡、鸭、鹅、兔等小家禽养殖产业带,实现年产绿色生猪20万头、兔100万只,以嘉陵、喻家堰等村为基地抓好绿色无公害蔬菜产业带,集中成片种植1万亩,为区城居民建好菜篮子。
(四)打造“四型”。即全乡7个村,按照“城郊型、产业型、旅游型、科技型”的经济模型特点,结合村情,理清思路,找准定位,深挖潜力,发挥优势,相互渗透、择重发展,形成你追我赶,各有特色,优势互补的“四型”经济。
(五)健全“五大保障”。之一管理制度钢化。严格纪律,按制度办事,绝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出现。用铁的制度来提高各级组织和干部的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我乡发展的宏伟目标。之二目标责任细化。在工作中,全面推行目标责任制,按照设臵科学,划分合理,操作性强的要求,将、季度的工作划分落实到人头,人人对照目标责任年初订计划搞承诺,季度工作搞督查,半年自查找差距,年终测评定奖惩,从而将工作抓落实。之三作风建设硬化。旨在培养一支精干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对思想作风、学习、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进行大力整治,抓实抓细,全面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做到开拓创新,知难而进,关心群众,真抓实干,艰苦奋斗,拒腐防变。之四执行能力强化。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所要求,强化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在工作中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带领群众实现富民强乡、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活跃农村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之五发展机制优化。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鼓励农户在土地承包期内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土地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鼓励农民按照自愿、民主原则、发展多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城乡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完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支部+协会”、“党小组+产业农户”等模式,不断推进农民组织化。
(六)猛攻六大重点。一是推进新村建设。按照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 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按照“一水二路三产业四人居与民主法制”的步骤和内容,继续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在已启动的贫困村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明新村建设,建家、建园、建池、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同步进行,基本做到自来水化、沼气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重点抓好特困户的帮扶和“造血式”产业扶贫,力争2010年全乡彻底消除绝对贫困人口。五年内实现村村大变化。二是搞好社区建设。我乡现有7个社区,今后五年还要增加。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对社区加大投入力度,合理配臵社区资源,以完善社区服务中心为重点,加强养老、助残、幼托、青少年文化活动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坚持社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兴办各类便民利民服务业,发展社区就业实体、网点,加大社区和公益性就业岗位的开发力度,逐步建立我乡城区居民居家求助服务信息网络。必须强化学习、十分熟悉抓好城乡社区建设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办法,提高市容市貌、道路交通、社会治安和社区管理水平。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安臵问题,提高城市居民素质,提升城市形象,力争未来五年,我乡社区在全区、全 市乃至全省范围内创建文明社区。三是大力调整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幅度提高优势农产品比重,提高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基地化和规模化水平,打造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品牌。重点在猪、兔、果、菜等产业上下功夫。大力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四是抓好市民素质教育。一要培养文明市民,充分发动社区的管理职能,制定市民公约,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大力宣传公民道德规范实施纲要。树好市民自身形象来提升城市形象;二要培养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要依托产业发展,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出陋习。五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和财政专项补贴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民间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要利用“四权”管村机制组织发动群众投入,实现农业和农村投资主体多元化。在投资方向上,重点解决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型微型水利工程、村道公路、机耕道、耕地土壤配肥改良、人畜饮水、小型农机农业生产资料服务网络等工程的建设;加快中低产田土改造和水土保持治理;抓好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扫尾;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加快农产品加工、储运、流通设施建设,建立农村各种专业市场;同时,按照统筹规划,优化环境,农民自愿的原则,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六是抓好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发展城乡教育的支持力度,配 合区级相关部门征用扩建、新建学校用地;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广泛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规,大力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强力控辍保学,巩固和提高“两基”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逐步建立起结构优化、协调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为我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七)弘扬“七有”精神。要完成上述目标和落实各项措施,要求全乡各级党员干部一要有昂扬向上的斗志,二要有奋发有为的精神,三要有背水一战的勇气,四要有敢争第一的信心,五要有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六要有真诚协作的团队精神,七要有爱民富民的高尚情怀。一定要把“七个有”要求融入到我们的血液里,使之成为我们抓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全乡上下齐心协力,大力发扬“七有”精神,创新思维,艰苦奋斗,新政未来五年的发展成就一定会更加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