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是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专题
什么是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
中国专利法第六条: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 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法律细化
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
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
(一)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二)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三)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用三要素进行分析:
(1)发明创造项目来源
(2)实施发明创造使用的条件
(3)完成发明创造的时间
难点
(1)灰色地带
(2)合同约定
(3)协商处理矛盾原则
第二篇:怎样区分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
怎样区分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
我国专利法把发明创造分为职务发明创造和非职务发明创造两类。根据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下列情况下完成的发明创造都是职务发明创造。
(1)发明人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
(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任务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3)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包括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完成的发明创造;
(4)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上述情况以外作出的发明创造是非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单位;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归个人所有。特别要指出的是,“本职工作”不仅仅局限于职工个人的任务范围,而要扩大到职工所在单位的业务(主业)范围;另外,即使职工作出的不属于所在单位的业务(主业)范围的发明创造而取得的非职务发明,油田公司也享有有限的优先受让权。需要说明的还有,职工的“提前退休”、“内部退养”和非正式的离(辞)职不属于专利法所说的“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
专利申请需要提交的申请文件有哪些?
专利申请文件是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法律文件,直接影响申请人的利益和专利权的审批,也是专利权授予后判定侵权的依据,对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文件管理人员还要做认真修改,请申请人留下详细的联系方式,以便与您联系,征询意见。需要申请人填写的专利申请文件有:(1)权利要求书、(2)说明书、(3)说明书附图、(4)说明书摘要、(5)说明书摘要附图、(6)中国专利申请表六项内容,其中(1)、(2)、(3)、(6)极为重要,请申请人认真填写。
第三篇:职务发明条例草案(送审稿)
职务发明条例草案
(送审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职务发明人和单位的合法权益,充分激发职务发明人和单位的创新积极性,提高单位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推动知识产权的运用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国家鼓励职务发明及其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职务发明制度的宣传普及力度,加强对单位和发明人执行本条例的指导和帮助,支持和促进职务发明及其知识产权的运用实施。
第三条 国务院知识产权行政部门、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全国职务发明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知识产权行政部门、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务发明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本条例所称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包括专利行政部门、农业行政部门和林业行政部门。
第四条 本条例所称发明,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完成
— 1 — 的,属于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或者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保护客体的智力创造成果。
第五条 本条例所称发明人,是指对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在完成发明过程中,只负责组织或者管理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
第六条 国家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职务发明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门人员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或者委托专业机构代为管理知识产权事务。
从事研究开发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发明报告制度或者与发明人进行约定,明确发明完成后单位和发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及时确定发明的权益归属。
从事研究开发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职务发明的奖励报酬制度或者与发明人约定奖励和报酬。
单位在建立前述制度时,应当充分听取和吸纳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发明报告制度和奖励报酬制度向研发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公开。
第二章 发明的权利归属
第七条 下列发明属于职务发明:
(一)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
(二)履行单位在本职工作之外分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
(三)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一年内完成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但是国家对植物新品种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四)主要利用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繁殖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但是约定返还资金或者支付使用费,或者仅在完成后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验证或者测试的除外。
第八条
对于职务发明,单位享有申请知识产权、作为技术秘密保护或者公开的权利,发明人享有署名权和获得奖励、报酬的权利。
对于非职务发明,发明人享有署名权和申请知识产权、作为技术秘密保护或者公开的权利。
第九条 单位可以在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或者与发明人约定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的权利归属;未与发明人约定也未在规章制度中规定的,适用本章的规定。
第三章 发明的报告和申请知识产权
第十条
除单位与发明人另有约定或者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另有规定外,发明人完成与单位业务有关的发明的,应当自完成发明之日起两个月内向单位报告该发明。
发明由两个以上发明人完成的,由全体发明人或者发明人代表向单位报告,发明人代表提交的发明报告应当征得全体发明人同意。
第十一条 除单位与发明人另有约定或者在其依法制定的
— 3 — 规章制度中另有规定外,发明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全体发明人的姓名;
(二)发明的名称和内容;
(三)发明属于职务发明还是非职务发明的意见及理由;
(四)单位或者发明人认为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第十二条 除单位与发明人另有约定或者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另有规定外,发明人主张其报告的发明属于非职务发明的,单位应当自收到符合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报告之日起两个月内给予书面答复;单位未在前述期限内答复的,视为同意发明人的意见。
单位在书面答复中主张报告的非职务发明属于职务发明的,应当说明理由。
发明人在收到单位的答复之日起两个月内提出书面反对意见的,双方可以依照本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解决争议;未提出反对意见的,视为同意单位的意见。
第十三条 除单位与发明人另有约定或者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另有规定外,发明人主张其报告的发明属于职务发明的,单位应当自收到符合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报告之日起六个月内决定是否在国内申请知识产权、作为技术秘密保护或者予以公开,并将决定书面通知发明人。
第十四条 单位就职务发明申请知识产权的,可以就拟提交的申请文件征求发明人的意见。发明人应当积极配合单位申请知识产权。
申请知识产权过程中,发明人有权向单位了解申请的进展情况。
— 4 — 第十五条 单位拟停止职务发明的知识产权申请程序或者放弃职务发明的知识产权的,应当提前通知发明人,发明人可以通过与单位协商获得该职务发明的知识产权申请权或者知识产权。发明人通过协商获得前述权利的,单位应当协助发明人办理相关权利转移手续。
发明人依照前款规定无偿获得有关权利的,单位享有免费实施该职务发明或者其知识产权的权利。
第十六条 发明人对其完成的职务发明负有保密义务,未经单位同意不得公开该发明,也不得私自申请知识产权或者向第三人转让。
单位对向其报告的非职务发明负有保密义务,未经发明人同意不得公开该发明,也不得以自己的名义申请知识产权或者向第三人转让。
第四章 职务发明人的奖励和报酬
第十七条 单位就职务发明获得知识产权的,应当及时给予发明人奖励。
单位转让、许可他人实施或者自行实施获得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的,应当根据该发明取得的经济效益、发明人的贡献程度等及时给予发明人合理的报酬。
第十八条 单位可以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或者与发明人约定给予奖励、报酬的程序、方式和数额。该规章制度或者约定应当明确发明人享有的权利、请求救济的途径,并符合
— 5 — 本条例第十九条和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任何取消发明人依据本条例享有的权利或者对前述权利的享有或者行使附加不合理条件的约定或者规定无效。
第十九条 单位在确定给予职务发明人的奖励和报酬的方式和数额时,应当听取职务发明人的意见。
第二十条 单位未与发明人约定也未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对职务发明人的奖励的,对获得发明专利权或者植物新品种权的职务发明,给予全体发明人的奖金总额最低不少于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两倍;对获得其他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给予全体发明人的奖金总额最低不少于该单位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
第二十一条 单位未与发明人约定也未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对职务发明人的报酬的,单位实施获得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后,应当向涉及的所有知识产权的全体发明人以下列方式之一支付报酬:
(一)在知识产权有效期限内,每年从实施发明专利或者植物新品种的营业利润中提取不低于5%;实施其他知识产权的,从其营业利润中提取不低于3%;
(二)在知识产权有效期限内,每年从实施发明专利或者植物新品种的销售收入中提取不低于0.5%;实施其他知识产权的,从其销售收入中提取不低于0.3%;
(三)在知识产权有效期限内,参照前两项计算的数额,根
— 6 — 据发明人个人月平均工资的合理倍数确定每年应提取的报酬数额;
(四)参照第一、二项计算的数额的合理倍数,确定一次性给予发明人报酬的数额。
上述报酬累计不超过实施该知识产权的累计营业利润的50%。单位未与发明人约定也未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对职务发明人的报酬的,单位转让或者许可他人实施其知识产权后,应当从转让或者许可所得收入中提取不低于20%,作为报酬给予发明人。
第二十二条 单位在确定报酬数额时,应当考虑每项职务发明对整个产品或者工艺经济效益的贡献,以及每位职务发明人对每项职务发明的贡献等因素。
第二十三条 单位未与发明人约定也未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奖励、报酬支付期限的,单位应当在获得知识产权之日起三个月内发放奖金;转让或者许可他人实施职务发明的知识产权的,应当在许可费、转让费到账后三个月内支付报酬;单位自行实施职务发明且以现金形式逐年支付报酬的,应当在每个会计结束后三个月内支付报酬。以股权形式支付报酬的,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予以分红。
第二十四条 对于可以申请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智力创造成果,单位决定作为技术秘密保护的,应当根据该技术秘密对本单位经济效益的贡献与发明人约定或者参照本章的规定向发明人支付合理的补偿。
第二十五条 发明人与单位的劳动、人事关系终止的,对在
— 7 — 终止前完成的与单位业务有关的发明,发明人应当继续履行本条例第十条、第十四条、第十六条规定的义务,并继续享有署名权和获得奖励和报酬的权利。
发明人死亡的,其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有权继承获得奖励和报酬的权利。
第二十六条 除单位与发明人另有约定或者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另有规定外,职务发明获得的知识产权被依法宣告无效或者撤销的,对宣告无效或者撤销决定生效前发明人已经获得的奖励和报酬不具有追溯力。
第二十七条 企业给予职务发明人的奖金和报酬,可以按照相关规定作为企业员工薪酬,列入企业成本费用。其他单位给予职务发明人的奖金和报酬按照有关规定列支。
第五章 促进职务发明知识产权的运用实施
第二十八条 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自职务发明获得知识产权之后合理期限内,既未自行实施或者作好实施的必要准备,也未转让和许可他人实施的,发明人在不变更职务发明权利归属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与单位的协议自行实施或者许可他人实施该知识产权,并按照协议享有相应的权益。
第二十九条 单位转化实施职务发明及其知识产权取得的收益和发明人获得的奖励、报酬,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十条 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在制定以单位的知识产权管
— 8 — 理作为考核或者评定标准的政策和措施时,应当将单位落实职务发明制度的情况作为考核或者评定因素。
单位落实职务发明制度的情况应当纳入其负责人相关考核的范围。
第三十一条 国家设立基金,促进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和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形成的职务发明的运用实施。
第六章 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监督管理部门依当事人申请或者根据举报信息有权对单位落实职务发明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查阅与职务发明有关的劳动合同、规章制度等材料,有权对相关当事人进行询问。单位和发明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说明有关情况。
第三十三条 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证件,依法行使职权,并应当对监督检查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予以保密。
经监督检查,发现单位未依法落实职务发明制度的,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
第三十四条 发明人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对职务发明申请知识产权的,该申请产生的权利由单位享有,发明人获得的收益应当全部返还单位。
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对非职务发明申请知识产权的,该
— 9 — 申请产生的权利由发明人享有,单位获得的收益应当全部返还发明人。
第三十五条 下列属于侵犯发明人署名权的行为:
(一)未将发明人署名为发明人的;
(二)将不是发明人的人署名为发明人的。
第三十六条 发明人认为其署名权被侵犯的,可以请求县级人民政府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于有重大影响的侵犯署名权的案件,可以请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处理。
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认定侵犯署名权的行为成立的,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知识产权授权机关或者登记机关应当根据生效决定或者判决对相关文件中记载的发明人予以纠正并公告。
两次以上侵犯署名权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对侵权人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对侵权情况予以通报。
第三十七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侵犯发明人署名权的行为都有权向县级人民政府知识产权行政部门举报,接受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第三十八条 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与发明人的约定不符合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或者依照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发明人造成损失的,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九条 单位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及时足额地给予发明
— 10 — 人奖励和报酬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知识产权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发明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条 因发明的权利归属或者奖励、报酬发生争议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知识产权行政部门调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依法申请仲裁。
发明人与单位就职务发明的报酬产生争议的,单位对其自行实施、转让或者许可他人实施该职务发明获得的经济效益,负有举证责任。
第四十一条 对发明提出知识产权申请后,当事人就该发明的权利归属产生争议的,知识产权授权机关或者登记机关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中止知识产权的有关程序。
权利归属纠纷解决后,当事人可以持生效的法律文书请求恢复知识产权的有关程序。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单位和发明人可以将涉及发明权利归属、奖励报酬的规章制度或者有关合同向所在地的知识产权行政部门申请备案。
第四十三条 涉及国防领域的职务发明参照适用本条例的规定。
第四十四条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第四篇:职工职务发明协议书
上海XX有限公司
职工职务发明协议书
甲方:上海XX有限公司
乙方:
身份证号码:
甲乙双方以下单独称为“一方”,合称为“双方”。
前言
鉴于双方存有劳动关系,根据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下称“专利法及实施细则”)等有关国家法律,双方就与职务发明创造有关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协议。
一、定义
除本合同条款另有约定或上下文另有所指外,本合同中下列用语具有如下含义: 发明创造,本协议所指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职务发明,指符合本协议第二条规定条件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本职工作,指[
二、职务发明的范围
根据“专利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乙方做出的发明创造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为职务 发明:
2.1 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的发明创造;
2.2 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做出的发明创造;
2.3 退职、退休或调动工作后一年内做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分配的任务 有关的发明创造;
2.4 主要利用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所做出 的有关发明创造。
三、发明创造的报告 乙方应自做出发明创造之日起15 日内,向甲方报告并提交发明创造方案的书面简介及 甲方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四、职务发明的确认
4.1 对乙方报告的发明创造,甲方应在接受该报告之日起30 日内就发明创造是否职务发 明做出书面确认。
4.2 乙方做出的发明创造系职务发明的,甲方应依照本协议第五条之规定予以保护。
4.3 乙方做出的发明创造系非职务发明的,甲方应出具《非职务发明证明书》(其格式详 见附录一)。
五、职务发明的保护
5.1 对乙方报告的职务发明,甲方应在接受该报告之日起30 日内做出是否予以保护以及 采取何种保护方式的决定。甲方对职务发明的保护方式有:申请专利、作为企业秘密予以保 甲方决定对乙方报告的职务发明予以保护的,所产生的费用由甲方负担。
5.2 甲方拒绝对乙方报告的职务发明予以保护的,乙方可自行采取申请专利等保护方式 予以保护。此种情形下,甲方应出具《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确认书》(其格式详见附录二),对乙方申请专利予以协助。
六、职务发明的权属
乙方做出的职务发明,其专利申请权、归属权等权益为甲方所有,除非甲方依本合同第五条之规定书面告知乙方拒绝对该项职务发明予以保护,并确认该项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权为乙方所有。
七、职务发明的奖励
乙方做出职务发明,甲方根据相关规定,给予乙方一定的精神及物质奖励。
八、非职务发明的权属 乙方做出的非职务发明,其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等权益为乙方所有。
九、保密义务
9.1 为确保发明创造在获得专利前具有新颖性,不论该项发明创造的权利人是谁,双方 均应对其知悉的有关发明创造的内容予以保密。
9.2 甲方决定对乙方做出的职务发明以企业秘密方式予以保护的,乙方应遵守甲方的保 密规定,不得向他人披露发明创造的内容。
9.3 本条之规定不受本协议第十条之约束。
十、协议期限
本协议自订立之日起生效,在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及双方劳动关系终止后二年内有
十一、违约责任
11.1 乙方未经甲方确认发明创造的性质,擅自申请专利或将专利申请权转让的,视作擅 自处分甲方拥有的发明创造。甲方有权请求专利主管机关撤销乙方或第三人因此取得的专利 权,并要求乙方赔偿甲方因此受到的损失。
11.2 乙方违反本协议第九条之规定向他人披露职务发明之内容,造成甲方商业秘密泄露 或无法申请专利的,甲方有权视情节对乙方做出罚款、开除等处分,并要求乙方做出赔偿。
十二、争议的解决
因本协议之订立、解释、履行等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自争议发生之日起 60 日,双方就争议之解决无法形成一致意见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三、其他
13.1 本合同的附录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部分,并且与本合同正文的条款具有同等效力。如果本合同正文的条款与附录的条款有冲突,以本合同正文条款为准。13.2 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效力。双方已于本合同首页所载日期 签订本合同,以资证明。
(此下无正文)
甲方名称:
乙方名称:
签
章:
签
章:
附录一
非职务发明证明书
姿证明我单位职工[
]所做出的[
]发明创造,其大致内容为[
] 该发明创造系其个人发明,非职务发明。特此证明。
上海XX有限公司
****年**月**日
附录二
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确认书
兹确认我单位职工[
]根据其与我单位订立的《发明创造协议》,系其[
]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权人。该项创造是否申请专利,我单位依据《发明创造协议》之约定,有权免费实施该发明创造。
上海XX有限公司
****年**月**日
第五篇:汕头大学医学院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一般流程
汕头大学医学院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一般流程
一、职务发明专利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权和专利权属于单位,即以“汕头大学医学院”作为申请人。
二、成果鉴定、发表文章之前先考虑申请专利,并撰写相关技术说明资料。
三、发明人联系专利代理机构(委托专利代理是非强制性的,但是考虑到精心撰写申请文件的重要性,以及审批程序的法律严谨性,对经验不多的申请人来说,委托专利代理是值得提倡的)(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服务点:汕头市海滨路12号科技馆10楼1022室)
四、到科研处办理登记及《委托代理合同》、《专利代理委托书》盖章,申请专利费用减缓证明等手续
五、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给专利代理机构,申请文件主要包括:发明专利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有附图的,应当提交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摘要(必要时应当有摘要附图)。由专利代理机构到专利局办理申请的相关手续,专利局受理处或各局代办处收到专利申请后,对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将确定申请日,给予申请号
六、相继进入初审、公布、实审以及授权阶段
七、专利获授权后,每年在申请日前一个月内缴纳年费。并到科研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及申请院内奖励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