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转变历程
浅谈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转变历程
摘要:建国60多年以来,中国国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指导中国发展与进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产生新的理论成果,并用于指导新的实践。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 发展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多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与中国国情、时代特征有机结合的成果。30多年前,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封闭型国家。30年以来的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中国选择的一条正确道路,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路。我们党几代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打开了理论创新的新视野。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一)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由理想变为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传统体制到现代体制的发展
在20世纪社会主义经历了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特别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一批社会主义国家演变,迫使我们不得不反思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苏联的解体、东欧巨变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正是违背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结果。正是教条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特别是右倾机会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埋葬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艰难选择。这也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所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面对社会主义在各国的跌宕起伏,在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产生迷茫、陷入困惑的时候,邓小平根
据世情国情的具体形势,深刻阐释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如果离开本国的实际去套用外国的经验,这条普遍真理就不能应验。从而冲破“两个凡是”以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禁锢,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和重新定位。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实现了突破性质变。
(二)长期以来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以为“公有制的程度越高越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在所有制方面一味地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形式,并采取了与当时所有制相对应的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等。这些对社会主义认识问题上的误区,误导了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的建设,也成为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的瓶颈所在。邓小平的过人之处,是没有拘泥于国有制究竟占多大比重才算社会主义的问题,而是超越了从某种具体所有制,具体经典模式角度规定社会主义本质的旧套路,从生产力角度和目的论的高度理解社会主义。指出“凡是能够体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目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都是可取的。在他的这一思想指导下,使“一大二公三纯”和“平均主义”僵化的社会主义思想不攻自破。
(三)20世纪7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问的矛盾越发凸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但是这一时期仍被革命思想和斗争思想所主导。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但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没有实现突破他想通过阶级斗争和上层建筑领域中的革命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以这种模式来推进社会主义的建设出现了明显的曲折和失误。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世界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中国问题提出了从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路。从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改革和开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由于长期对社会主义内涵理解上的偏颇,社会主义就只能被束缚在人们旧有的概念化、模式化的认识之下,无形中给社会主义设置了种种限定的框架,严重
地制约着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邓小平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政治经验,精辟地分析了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得失,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著名论断,明确回答了这些年来经常困扰、束缚着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标志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
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同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业,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等十二个方面,探索和提炼了我国初级阶段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进一步国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科学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结晶,这一重要思想不仅强调“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且强调“党的先进性最终要落足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把党在新世纪要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与国家整体发展的愿望、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有机统一。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深,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新的视角审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江泽民因此提出“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两个命题,指出要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他主张社会主义要引进资本主义的先进文明成果,要求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最终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互惠互利,达到共赢。同时,在引进的过程中还“应当提倡平等协商,反对强加于人”等。从“什么是社
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到“什么是当代资本主义,怎样看待当代资本主义”,提出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再认识,对两制关系再定位,体现了对时代的准确把握,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建设更深入的理解。
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拓展
2003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到新高度。科学发展观贵在“科学”二字。所谓科学,就是要提倡一种理性精神,就是要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尊重规律、遵循规律。针对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与代价,为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和谐发展,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中国所有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展,发展永远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米指导发展的理论,我国之所以能取得改革开放30年来的伟大成就,是因为我们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正视发展中的问题,利用已经形成的发展态势和实践经验协调有序地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从人出发,落足到人,社会的全面进步最终体现为、指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抓住了发展的实质,突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和目的所在。从发展的目的来说,我们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GDP,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为了人民的富裕,为了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求与权益,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的角度来说,“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能否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人民生活的水平、生活质量是否提高,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作为衡量我们发展观是否科学的标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只有首先抓住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方向,在处理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各种矛盾时才会有一个最根本的标准。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粗放,高排放、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以GDP论英雄,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非理性行为带来的严重的环境、资源代价。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污
染从城市向农村扩展,某些物种灭绝、植被破坏、土地退化。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全球传染性疾病发生,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极大影响。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非理性行为导致严重拜金主义等诸多社会问题的累积使得生观失衡,价值观紊乱。许多人道德沦丧、情感冷漠、精神家园缺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就是基于以上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提出的,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提出要协调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遵遁自然规律、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有序地科学发展。
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
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邓小平同志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
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总之,回顾建国六十多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中,发展观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但它的发展观不是一般的发展观,而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发展观,发展的“人民性”始终是其不变的灵魂。从为人民而发展到为人民而科学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源所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是“终极真理”,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它必须永远面向实际、面向时代、面向未来,方能保持它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只有从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勇往直前,才能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第二篇:转变执政理念 提高执政能力
转变执政理念 提高执政能力
当前,随着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深入人心,我们面临着越来越透明、规范的社会环境,责任要求也越来越重。面对新形势的严峻挑战,如果继续按部就班,按常规办事,只能落伍,甚至掉队,必须因势而动,顺势而为,转变执政理念,提升执政能力,确保思想不落伍,工作不落后。
一要提高引领全局、畅通政令的执行力。执行力,往大处讲是执政能力,往小处说就是完成部署工作的能力。当前要提高政府执行力,必须强化三种意识。一是服从意识。只有在思想上接受,行动上才会有干劲,才会有干好工作、突破困难的动力。服从是行动的第一步,领导干部要有坚定不移的服从意识和令行禁止的严明纪律,部署下去的任何事情,都要自发自觉、全力以赴地认真执行,不拖拉、不推诿。二是进取意识。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始终保持先创争优的心态,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工作热情调整到最高,工作劲头调整到最大,在解放思想中谋划经济增长点,探求工作创新点,坚定信心和决心,努力开创本职工作新局面。三是责任意识。每位党员干部都要强化责任,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入手,为经济建设献计出力,为项目工作竭尽全力,为优化环境付出努力。只要每一名党员干部尽心尽力于事业、尽职尽责于岗位,就一定能够凝聚发展合力、激发跨越之志、形成振兴之势。
二要提高科学发展、和谐前进的能力。实现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社会任务。构建和谐河北,党员领导干部必
1须要具备较强的科学发展、和谐前进能力。一要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竞争力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二要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目前,要实现富农,必须从“三农”这个最具决定性的环节抓起,壮大畜牧业,优化种植业,狠抓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三要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全面发展,一个根本立足点就是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让全省人民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要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日趋多元化,新旧体制、思想相互交织,各种矛盾集中涌现。必须要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强化民政、社保、困难救助三条主线,用政策解疑心,用保障稳民心,用真情换人心,保证社会稳定和谐。一要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健全完善信访工作各项制度,调整充实排查网络机构,坚持领导接访和定期下访,把矛盾和问题有效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二要变“搪塞推诿”为“化剑为犁”。党员干部要尽心尽责工作,切实加强群众的思想政治和法制教育,真心实意地去关心群众,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把矛盾掌握在自己手中,把握矛盾转化的主动权,用温暖的言行防止矛盾激化,善于灵活运用市场和法律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解决用单一行政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三要变“官本位”为“民为贵”。人民群众是我党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民心稳则社会稳。党员干部必须强化民本意识,从“父母官”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把群众作为自己的“衣食父母”,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实实
2在在办实事、办好事。
执政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键在于领导干部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不断提高对大局、大势的敏锐性和鉴别力,深刻洞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向、新特点;同时要躬身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经受锻炼、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第三篇: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文章作者:宋刚峰 章国英
一
执政理念系指执政主体对其执政活动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取向,属执政活动的意识形态层面及其意识形态的核心观念,是产生执政纲领、主张、方略、政策以及工作思路的思想基础,是执政活动的理论指导和执政能力的思想基础。先进的执政理念是对执政活动特别是执政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反映,是执政党建党思想和价值取向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集中体现。对执政党而言,没有明晰、确定的执政理念,其执政活动可能是盲目的、随意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也难以提高;没有先进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执政理念,其执政活动可能会背离社会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偏离时代前进的方向,损害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正在为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并接受长期执政考验而奋斗。因而,重视党的执政理念研究,继承发展体现执政规律和适应时代要求的先进执政理念,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
我们党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成熟而鲜明、凝结着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和全党智慧、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特征及其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并被实践证明完全符合执政规律的执政理念。主要有:
(一)执政为民理念。这是党执政理念的核心,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最基本的价值观和共产党执政最基本的规律,是夯实和拓展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根本途径。
毛泽东反复强调从领导革命战争到建设社会主义,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党的宗旨和根本目的。邓小平提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赋予执政为民理念新的时代内涵。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人民群众的愿望、需要、利益以及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中心地位,深切关注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状况和人的价值,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最高目标,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二)致力于发展理念。经济建设和发展是工人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后首要的根本的任务。自新中国成立开始,我们党就致力于探索经济发展之路。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就号召全党: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做经济工作。邓小平的发展观集中体现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综合国力上。江泽民同志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求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加快经济增长,增强执政的物质基础。
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发展理念更加科学,更符合现阶段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集中体现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
(三)民主法制理念。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基本治国方略,二者相辅相成,是共产党执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规律之一。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提出的中共如何跳出“其兴也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问题时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邓小平的民主法治思想体现在把发展民主同健全法制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民主的法制化。江泽民同志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系列主张,进一步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使民主法制理念得到进一步发展。民主观念、权利观念、依法行政观念、法律权威观念、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观念等,都得到了具体的丰富和展开,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满了生机。
(四)维护稳定理念。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民族构成复杂,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是党长期执政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医治战争的创伤,维护社会的稳定,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曾严肃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江泽民同志精辟地论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实践中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五)发展先进文化理念。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要求,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规律之
一。在文化建设理念上,毛泽东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得到坚持和发展。十六大再次指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并系统提出了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原则。
(六)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和运用一切积极因素理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同盟者,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毛泽东一贯坚持和强调的基本观念。邓小平说:统一战线的对象,清楚得很,顾名思义,是把一切能够联合的都联合起来,范围以宽为宜,宽有利,不是窄有利。十六大提出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观念,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七)从严治党理念。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这也是党执政的一条重要规律。毛泽东在执掌全国政权前夕就郑重提醒全党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提出“两个务必”的要求。邓小平对党的建设十分关注,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的著名论断,他对党内腐败问题高度警觉,尖锐指出: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江泽民同志对执政条件下的党的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不仅明确了指导思想,并全面部署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的建设高度重视,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问题上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取得反腐倡廉的重大成效。
三
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始终统帅和主导着党执政活动的各个具体方面和各个历史时期,是党执政理念体系的灵魂和执政理念形成的核心价值取向;二是党的具体执政理念如上述归纳的七个方面理念的内涵,是党根据所处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而形成并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不断与时俱进的。
因而,保持党执政理念的先进性,实现党的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是全党面对的经常性重大课题,解决这一课题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体现时代性。时代条件是政党执政理念产生的鲜活源泉。一种思想理论的核心观念往往是它的时代精神的凝结。而分析执政环境、执政基础和执政主体自身状况是分析时代性的最佳切入点。新时期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确立,正是深刻认识执政环境、执政基础以及执政主体自身状况的结果。在党的执政环境“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党赖以执政的社会基础复杂化,作为执政主体的中国共产党自身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条件下,党中央鲜明地提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郑重地提到全党面前。显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是整合新时期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应对党所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各种困难和风险、各种矛盾和课题的最有力的力量,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第二,把握规律性。正确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党的执政理念形成丰富所必须遵循的三大规律。只有正确反映和体现这三大规律的执政理念,才能指明执政活动正确的方向,巩固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实现执政目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对三大规律认识的重要成果。我们党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核心的一系列执政理念的形成和丰富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果的成功运用。
第三,富于创造性。要以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姿态,以一种宽广的胸怀和眼界,面向时代和未来,面向中国和世界。这既是一个态度问题,也是一个观念问题。真理不能穷尽,对真理的认识也不能穷尽。事物的发展是永恒的,对规律的认识也是无止境的。只有以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姿态,才能不断地认识规律,把握规律,不断地丰富、完善执政理念体系,实现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要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既是一个勇气问题,也是一个立场问题。缺乏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勇气,就难以与时俱进。要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渐进中更新。执政理念的创新成果将直接作用于执政实践和社会变革,因而要充分考虑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关系,使之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以保持社会在稳定中发展前进。
(作者单位: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湖北省安全厅)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程和经验学习心得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程和经验学习心得
近日我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谢春涛教授讲授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程和经验》。课程主要涉及了从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拓展、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四个方面内容,讲课内容生动具体,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的执政历程和经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在不断的发展和摸索中,既经历过失败、磨难,也取得过世人瞩目的成绩和发展。总结提炼这些经验,不仅对于今后进一步提升执政绩效具有重要的借鉴,而且还为当代世界的政党政治提供了宝贵的富有特色的政治智慧。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并指引着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正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实践中的指导地位,才保证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了我国改革开放始终沿着进步的方向前进,这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的一条最基本经验之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治国的基本原则,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的精神脊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的头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读懂、用会马克思主义真理。
翻开党的历史,不难发现,历次党内集体学习都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其目的在于在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够让全党、全国人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一致。这样,既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又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也是我们党执政多年来的基本经验。
二、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准,是我们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关键。江泽民指出:“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始终永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才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三、始终把团结稳定作为执政的根本保证。团结稳定是国家的大局,是人民的愿望,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改革开放实践充分说明,社会稳定是我们一切事业的必要保证,是改革和发展得以顺利推进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社会稳定,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之中,就意味着改革和发展进程的中断及已有成果的丧失,意味着综合国力的削弱,意味着人民生活要陷入苦难的状态之中,甚至可能引发其他一系列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特大洪涝灾害、金融危机、雪灾、地震,种种的内忧外患,无不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我们党在积极应对的同时,如何保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是我们党执政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保持国家和社会稳定,是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必要前提,也是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没有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高度重视并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其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第五篇:从两会看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
从两会看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
一、政治体制改革定义:
所谓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
二、政治体制改革相关内容
1、总目标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2、具体目标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3、主要任务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4、特点
战略和策略相结合的角度讲,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至少有八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并且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推进。
二是把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结合起来,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坚持依法治国。
三是把政治体制改革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结合起来,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四是把发展民主法制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享受到直接的实惠。
五是把执政党依法执政与参政党依法参政结合起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
六是把共产党的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结合起来,以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
七是把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与公民直接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了公民舆论监督和信访制度。
八是把选举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完善了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形式。
5、内容
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包括:
(1)实行党政分开。党政职能分开,划清党组织和国家政权的职能,理顺党组织与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司法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并且逐步地走向制度化。
(2)进一步下放权力。凡是适宜于下面办的事情,都由下面决定和执行。
(3)改革政府工作机构。按照经济体制改革和政企分开的要求,合并裁减专业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部的专业机构,使政府对企业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到间接管理为主。适当加强决策咨询和调节、监督、审计、信息部门,转变综合部门的工作方式,提高政府对宏观经济活动的调节控制能力。
(4)改革人事制度。对“国家干部”进行合理分解,改变集中统一管理的现状,建立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改变用党政干部的单一模式管理所有人员的现状,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改变缺乏民主法制的现状,实现干部人事的依法管理和公开监督。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5)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事情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
(6)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理顺共产党和行政组织、群众团体的关系。更充分地尊重选举人的意志,保证选举人有选择的余地。抓紧制定新闻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等法律,建立人民申诉制度,使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自由得到保障。
(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步一步走向制度化、法律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进程。
6、观点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2年3月14日在北京回答记者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时表示,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作上述表示。
温家宝说,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党虽然作出了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行了改革开放。但是“文革”的错误和封建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清除。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产生了分配不公、诚信缺失、贪污腐败等问题。
“我深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他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每个有责任的党员和领导干部都应该有紧迫感。
“我深知改革的难度,主要是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在中国这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又必须从国情出发,循序渐进地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改革只能前进,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停滞和倒退都没有出路。”温家宝说。
他表示:“为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奋斗一天。”
相关材料:
1、《人民日报》2012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
2、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问
3、《人民日报》2012年3月2日15版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