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思路科学谋划我区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杨奇龙)(大全5篇)

时间:2019-05-13 03:1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发展思路科学谋划我区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杨奇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发展思路科学谋划我区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杨奇龙)》。

第一篇:创新发展思路科学谋划我区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杨奇龙)

创新发展思路科学谋划我区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赴昆山、华西村、苏州工业园等地学习考察心得

杨奇龙

4月21-27日,区委组织考察团到大连、杭州、苏州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几天来,实地考察了一批建设项目、重点企业及城市发展规划,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但所到之处,耳闻目睹,亲身感受到几市思想解放的浓厚氛围、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势头。通过学习考察,本人开阔了视野,找准了差距,触动了灵魂,开拓了思路。透过几市经济社会发展看我区卫生事业的发展,不得而知,我们的差距更大。我认为要实现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通过思想上来一场彻底的大革命,在观念上来一次全面更新,改变原来思维定势,创新发展思路,加快改革力度。

本次考察学习的目的在于开阔视野,革新观念,触动灵魂,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把思想解放和学习考察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与举措。总结大连、上海等市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就是他们思路解放,理念超前,思路对头,战略正确,精神振奋。借鉴他们的经验,我认为,我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四个一”。即把握一个方向:坚持政府主导,突出政府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责任;坚持一个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卫生强区;明确一个思路:坚持以基层为重点,统筹协调发展;抓住一个核心:实施科教兴卫战略,充分发挥人才、科技和信息的主导作用。具体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卫生事业发展的思想阻碍。为了推动我区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按区管委的要求,必须在全区卫 1

生系统干部队伍中掀起一场思想大革命,坚决破除消极无为的思想、墨守成规的桎梏、唯条件论的定势,做到敢思敢想、敢闯善闯,以思想大解放积极探索具有侨区特色的欠发达地区卫生发展新路子。特别是要通过开展创建“整洁、关爱、便利”服务环境活动,推行“以人为本”、“ 诚信为本”、“ 德先于行”的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从而在财政投入不足、硬件配套欠缺的条件下,力求营造和谐稳定的卫生发展环境。

(二)切实加强领导,完善补偿机制。发展卫生事业,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项民心工程。要充分认识发展卫生事业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有关发展卫生事业的方针政策,将发展卫生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认真组织实施。要建立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与的组织领导机制,切实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提供一个卫生事业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保证政府卫生财政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改善卫生发展条件。

(三)深化医疗机构内部改革,增强发展活力。要改革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扩大医疗机构的营运自主权,建立内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有利于医疗机构良性发展的新体制。

(四)整合卫生资源,重点发展好农村卫生。农村卫生是三级卫生服务网的网底,是解决好看病难的关键。要以农村居民健康需

求为导向,整合和优化配置农村卫生资源。要利用好省对卫生站医生补贴政策,选好、用好、管好乡村卫生站医生,实现农民“小病不出村”的目标。

(五)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卫生人才吸引机制。要进一步贯彻执行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2000]31号)等文件要求,将进人用人权下放,严格执行人员准入制度,并全面实行聘用制,做到因事设岗。要在卫生技术职务聘任、工资福利、继续教育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到我区人民医院。

第二篇:科学谋划发展思路 推动怀化加速发展

湘桂黔渝毗邻地区经济技术协作区 第十四届政府领导联席会会议材料

科学谋划发展思路 推动怀化加速发展

怀化市政协副主席 李应友

2008年11月27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美丽的湘南文化名城——永州,隆重举行湘桂黔渝毗邻地区经济技术协作区第十四届政府领导联席会,与各位新老朋友再次相聚,共叙合作友情,同商发展大计,我感到由衷高兴。在此,我谨代表500万怀化人民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协作区轮值主席——永州市人民政府为本次会议所作的精心安排和盛情款待表示衷心地感谢!向历年来关心支持怀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最诚挚地敬意!

怀化是一个1997年才撤地设市的年轻城市,辖10县1市2区,总面积2.7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02万。现城区建成面积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万。作为地处湖南西南部的后发展山区市,封闭型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这些年来,由于有国家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指引,出于全市人民思进求富的强烈 愿望,我们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心,积极投身区域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之中,在围绕如何“科学谋划发展思路,实现怀化后发赶超”的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科学地提出了“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战略目标,精心制定了“科学引领,交通先行,兴工活商,富民强市”的发展战略,在实现怀化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坚持交通先行,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山区经济对交通的依赖程度很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山区经济就是道路经济。怀化被誉为“火车拖来的城市”,铁路交通比较发达,但“瓶颈”制约仍很突出。发展追赶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大交通建设力度,打通经济发展“经脉”,致力形成以铁路为龙头,公路为重点,航空、水运为补充的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把怀化建设成我国大西南的交通枢纽。“十一五”期间,我市将计划投入250亿元,突出抓好“一线两纵四横”公路主骨架网的建设。(一线,即国道209、320怀化绕城线;两纵,即包茂高速怀化段,省道223、228怀化至张家界段;四横,即上昆高速怀化段,杭瑞高速怀化段,省道308益阳—怀化—铜仁段、绥宁—靖州—黎平段),打造一条经济主轴(洪江—沅陵),打通五个通道(沅陵—张家界、辰溪—溆浦、怀化—麻阳、洪江—通道、溆浦—塘湾),努力构筑市域“两小时经济圈”。具体突出“三个加快”:一是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搞好协调服务,确保常吉高速、包茂高速 2 吉首至怀化段早日建成通车,力争包茂高速怀化至通道段,娄怀高速尽快开工建设。二是加快干线公路建设。主要是抓好邵怀高速溆浦连接线,省道228沅陵至张家界和晃天公路(三期)等工程续建;加快建设邵怀高速洪江区连接线、国道209黔城至会同、通道至青龙界及藕团至界牌等项目;开工建设国道209会同至通道、省道223沅陵三角坪至怀化、省道308辰溪至麻阳等项目。三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力争所有乡镇通水泥(沥青)路,98%以上行政村通公路,70%以上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从而形成全市对内大循环、对外大开放的立体交通网络,缓解要素集中的“瓶颈”制约,切实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为大资金和高级人才的流入创造重要条件。

二、坚持工业主导,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实现新突破。后发展地区的发展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我们立足现有资源,立足现实基础,立足惠及全市人民,坚持“工业主导”,以工业的大发展来推进全市经济的大跨越。一是以布局调整为重点。按照分工明确,发挥优势的原则,着力构建沅辰溆三县以水电、矿业为主的工业经济板块和洪中鹤芷四县市区以新兴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板块,加快发展新晃县的畜产品、矿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和会靖通麻四县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工业,形成合理的工业区域布局。二是以产业集群为核心。按照“先集中,后集约,再集群”的思路,抓好我市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加强资源、产业和企业的整合,做大做强我 3 市电力、林产、医药、食品、矿冶等支柱产业,努力构筑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集群。三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切实解决改制企业遗留问题,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切实增强工业发展活力。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切实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和企业创新;着重抓好一批重点企业的技改项目建设,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骨干企业,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提升产业竞争力。四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利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我省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等政策,努力开发和实施一批优秀骨干项目,利用我市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着力引进一批战略投资项目和特色产业项目。五是以园区为载体。重点是认真做好园区规划,拓展园区规模,我市紧紧抓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为契机,使市工业园向西南拓展了20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为30平方公里,市经开区总规划面积为37.53平方公里,其中近期开发9.82平方公里。逐步把两个省级开发园区分别打造成我市的优势产业聚集区和商贸物流集散区,从而全力推进我市新型工业的大发展。

三、坚持发挥优势,在商贸旅游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推进以商贸流通等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是提高经济整体实力和整体素质的有力保障,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怀化区位优越、交通发达、通讯便捷,有良好的商贸物流基础,4 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按照合理规划、重点突出、分类指导的原则,突出发展我市商贸物流和旅游两个重点,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一是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在新一轮发展中,我们以新的理念、新的机制、新的手段整合提升商贸物流业,逐步把怀化打造成为面向大西南、辐射周边的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首先是抓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好《怀化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其次是抓项目。突出抓好商贸物流重大项目建设。其三是抓网络。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形成城乡之间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双向流通、高效顺畅的流通网络。二是突出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增收潜力大、发展前景好而且无污染等优点,而我市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明显,具有很强的开发价值,应作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来培育。加强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促销力度,突出注入新的文化内涵,着力打造洪商文化游、苗侗风情游、历史文化游、生态休闲游等四大旅游文化品牌,努力提高我市旅游业的层次和水平。

四、坚持富裕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怀化作为农业大市,必须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20字”的要求,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逐步富裕农民,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把握发展现代农业这个着力点。继续调整农 5 业结构,大力发展粮油果、茶蔬烟、中药材、畜禽水产等特色农业,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二是紧扣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建设和完善农产品专业市场,培育各种农产品购销大户和中介组织,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政策;三是突出改善村庄环境这个重点。按照“突出地方特色,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精心编制村庄规划,用规划引导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四是抓住深化农村改革这个关键。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五是夯实提高农民素质这个基础。在搞好基础教育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各类培训,努力培养和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

五、坚持建管并重,在提升城市化水平上实现新突破。怀化地处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周边区域中心地带,是我国东中部地区通往大西南的“桥头堡”,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处于承东启西的重要位臵。完全有基础、有可能发展成为周边区域性中心城市。现在,我们正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要求,切实加大城市建管力度,努力提升城镇化水平,不断增强城市的聚集和辐射能力。一是完善城市规划。围绕建设“大西南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区域性商贸物流 6 中心”,按照“一江两岸、东文西商、南延北扩、靓水纳山”的思路,编制好怀化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调整完善怀化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是加快城市建设。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突出以怀化城区为“一体”、中方和芷江为“两翼”的城市建设,抓紧完善怀化城区路网、电网、水网、通信网、污水垃圾处理等综合基础设施,加速城区道路建设,尽快形成“三环五横六纵”的路网结构,彻底改变怀化城区面貌;三是强化城市管理。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加快社区建设,不断推进城市管理走上规范化、社区化轨道。同时,深入开展文明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城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社会治安等综合治理,力争把怀化建成全国文明卫生城市。

六、坚持优化环境,在招商引资举措上实现新突破。我们深深感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要加快怀化发展,仅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切实加强区域合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而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投资环境的激烈竞争。为此,我们始终把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坚持以招商促引进,以开放促发展,在不断改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着力优化投资软环境,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新举措。一是进一步改善了政策环境。在认真执行国家、省有关中部崛起、新农村建设和湘西地区开发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我市还积极争取了7个县列入比照西部大 7 开发政策执行地区,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市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修订完善了《关于鼓励外来投资促进招商引资的若干规定》等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了有利于招商引资的政策体系;二是进一步改善了政务环境。我们在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同时,首先是制定了对签约的重点项目实施“五个一”,即建立“一个项目、一套协调班子、一名责任领导、一个项目启动计划、一个项目实施动态”的跟踪落实机制。其次是加大了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处臵力度,对重点招商引资企业进行挂牌保护,开通了优化环境“12342”专门投诉电话,安排专人负责受理投诉,集中受理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受理转办、结果反馈制度,及时受理各类投诉、举报案件,切实提高了案件处理效率。一年来,全市共受理各类投诉354件,办结338件,其中市本级受理38件,办结35件。查处“四乱”典型案件11起,追究党员干部党纪政纪责任15人次,发出处理通报和整改意见书18份,做到了“有诉必理、有案必查、有违必究”,切实维护了企业和投资商的合法权益。其三是切实规范了涉企收费和检查行为,努力减轻企业负担。其四是最新出台了《关于建立重大投资项目绿色通道机制的通知》(怀办[2008]42号)文件,对以下五类企业(即:拟在怀注册资金人民币三千万元以上或美元四百万元以上的企业;上销售额超过一亿元人民币或出口额超过一千万美元,或纳税额 8 超过一千万元人民币的在怀注册经营企业;全国五百强或行业前十强企业在怀的投资企业;全国民营二百强企业在怀的投资企业;怀化经济发展需要的其他优势企业)实行绿色通道重点服务,让来怀投资者真正享受到我市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使他们在怀化事业有成、创业有为、企业有利。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过来,我们在改善投资环境和谋划怀化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只是一些初步的尝试,与现实的要求和毗邻先进地市相比还相距甚远。我们将充分运用这次大会的理论成果,认真借鉴,扬长避短,努力把怀化建成一块充满商机的热土,一方投资兴业的福地,一个休闲宜居的乐园。在此,我也真诚邀请各界朋友来怀化观光旅游、投资考察、安居乐业。怀化将因为你们的关心支持而发展得更快,有志来怀创业的各界朋友也一定能够得到丰厚的回报。

第三篇:我区第三产业发展思路

我区第三产业发展思路

我区第三产业发展思路

“十五”期间,我区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三产强区”战略,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累计实现三产增加值24亿元,占GDP的比重87.3,累计实现税收3.07亿元,约占全区税收总额的85,在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完善城市功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区将紧紧围绕“三产强区”目标,继续强化第三产业优势,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三产和发展新兴三产并举,加快资源整合,完善商业布局,优化三产结构,提高整体素质与综合效益。重点发展商贸流通、餐饮娱乐、房地产等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物流配送、信息、咨询、评估、旅游等新兴三产,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的聚集功能和辐射功能。

1、全力促进商贸发展。坚持把商贸流通业作为全区三产发展的重要支柱,按照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的方向和“发展大商业、建设大市场、加速大流通”的思路,以重点项目建设为龙头,实现城市商业中心建设、特色街打造和专业批发市场发展的新突破。

一是建设“一主二副”。充分挖掘老城区商业中心的潜力,以淮河路商业街提档升级和建设“皖北第一街”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淮河路商圈的龙头地位,积极谋划淮河路商业街的规划和建设,推进二马路地块的综合开发,同时鼓励和扶持百大、百惠、新世纪广场等现有商业骨干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和自身改造提升,优化业态,壮大规模,做大做强,全力打造淮河路核心商圈;加快推进朝阳路和宏业村两个商业副中心建设,形成“主副呼应,东西互补,整体推进,点线面全面发展”的商业格局。

二是做大做强商贸项目。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好重点三产项目的选择、储备、和包装等前期工作,加强与国内知名流通企业的合作。抓好已签约或在建重点商贸项目的建设落实和跟踪服务工作。

三是抓好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光彩大市场二期建设,强化二马路、太平街市场管理,引导三大市场错位发展,不断增强辐射功能。引导南山文化市场、仿古玉器市场等特色商业街发展,鼓励、引导知名企业设立品牌产品专卖店、连锁店,发展独具特色的精品、名品商业街,逐步提升品牌效应,形成特色示范街。

四是规范发展社区商业。积极开展社区商业示范工作,鼓励发展连锁化、品牌化经营争创省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

五是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以繁荣原产地物流客体,提高物流主体实力为重点,推进姜桥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引进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和全方位服务促进我区物流企业群的形成,增强规模优势和聚集效应。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升层次的要求,加快发展服务业,重点发展与区域经济具有联动作用的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中介咨询业和社区服务业,不断增强全区服务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促进综合商务经济发展,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落户我区,让区域性企业集团把结算中心、产研中心、营销中心和物流中心放在我区。

3、发展提升餐饮娱乐业。以大众化经营为重点,发展各具特色、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餐饮业。积极引导餐饮企业做大做强。支持餐饮企业通过采用现代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提升档次,扩大规模。积极创造条件,吸引鼓励国内外知名餐饮连锁企业落户我区。充分挖掘培育特色餐饮,发展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品牌餐饮,积极引导本地“龙虾美食”产业化经营,促进餐饮业良性发展。适度建设休闲娱乐场所。在建成蚌埠大厦、裕华大厦、新世纪广场等休闲娱乐场所的基础上,选址适度建设一批集餐饮、娱乐、健身、文化休闲于一体的中高档消费场所,鼓励和扶持形式新颖、各具特色的休闲娱乐企业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全区娱乐业的结构和品位。

4、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坚持“整体开发,配套建设,持续发展”的方针,进一步明确我区房地产业发展的市场定位,使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重点发展商业地产。以“定单地产”为主要形式,加大市场、商场、休闲娱乐场所、商务公寓、写字楼等商业地产的开发建设力度,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均衡发展住宅房产。按照供需平衡原则,以整体开发为主要形式,适度建设一批功能完善,配套齐全,高、中、低档兼有的住宅小区,以满足城乡居民的住房需求。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要求,扩大房地产物业管理覆盖面,完善物业管理招投标制度,鼓励采取新技术、新方法,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传统住宅管理向社会化、专业化物业管理转变。

5、培育发展旅游业。充分挖掘区域旅游资源,走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开拓、旅游项目建设并举的旅游产业发展道路。重点发展城郊型观光农业、梅花山休闲度假基地和孙家圩子渡江战役总前委原址等区域特色旅游项目;结合我市实施跨河发展战略和二马路整体区域开发,利用淮河堤坝适时开发淮河河滨休闲旅游;进一步开发仿

古玉器、青铜器等旅游产品,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深入开发旅游资源和特色旅游产品。着力加强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的宣传与推介力度,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

第四篇:科学谋划 创新发展 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科学谋划 创新发展 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学习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

话精神心得体会

基层办

近日,通过学习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说明党中央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切。当前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度推进,基层发生了许多深刻变化,但唯一不变的就是要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都必须通过基层组织来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既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一)创新工作机制,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一是健全完善合力抓党建的领导机制。县委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 “三级五岗党建责任制”,就是明确县委、乡镇党委、村党支部 “三级”责任,明确县委领导、乡镇党委书记、组织部长、机关党组织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等“五岗”职责,形成县委全面负责、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抓点示范、县直部门帮扶支持、组织部门督查落实、乡镇党委具体实施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在具体工作中,县委常委率先垂范,分别建立党建联系点,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四个一”制度,即38名

帮助指导联系点开展党建工作,加大组织部门的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力度。

(二)创新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基层领导干部抓好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一是改进干部考察评价方式。在考察内容上,坚持经济效益与党建工作并重的原则,把抓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效作为领导干部评优、调整和提拔的重要依据,把基层干部选拔使用与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二是改进干部教育方式。有计划地将熟悉经济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调整到分管党建岗位上工作,将优秀党务工作者安排到经济管理岗位上进行锻炼,增强班子成员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形成合力。

(三)创新考核机制,切实发挥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统领农村各项工作的作用。一是适当加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书考核分值。提高基层组织建设在县委总责任书中的分值,增强各乡镇、个单位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改进考核方法。采取召开座谈会、开展民主评议、与农民群众谈话了解情况、群众评议等综合考核办法,让农民群众来评价基层组织工作的优劣,通过群众的满意度来评判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效。

(四)创新组织设置形式,建设适应新形势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一是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推行“支部+协会”的组织模式。在行业相近的经济、技术、服务等组织间,通过组建专业协会,将有共同利益的党员联合起来成立党组织,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协会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二是突破传统结构,建立“流动性”、“临时性”党支部。要根据农村党员从业结构的变化和党员流动频繁的特点,打破党组织传统设置形式,建立农民工“流动性”或“临时性”党支部,及时有效地开展党的活动。

(五)创新选育方式,建设适应新形势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一是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年”活动。按照市委的部署,从今年4月份开始,利用一年时间,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年”活动,通过实施“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联村交友、双带整推、争先创优、党员示范岗创建、党内关怀”六项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二是扎实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把开展创先争优争活动与深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开展“联村交友”和“连邻邦扶”活动,围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认真落实“一定三有”政策,全面推行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通过深化和完善党员公开承诺、设岗定责,开展“党员户挂牌”、“党员结对帮扶”等形式,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在农村党员中进一步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双承诺”工作,通过规范承

干部队伍。推行“一定三有”机制,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同时认真落实村干部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激发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六)创新活动载体,建设适应新形势的农村党员队伍。一是要认真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前提下,注重在35岁以下、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优秀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增加党员数量,壮大党的队伍,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乡镇党委要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和宏观管理,制定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对连续3年不发展党员的村党支部,要及时进行整顿,认真分析原因,限期进行纠正。大力实施“三培双带”工程,努力把生产经营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能人,把党员中的生产经营能人培养成村干部,不断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二是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加强对基层党员政治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加强对党员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教育,引导党员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带头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选准发展路子。加强流动党员管理,采取建立流动党员联络站等方式,加快构建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为主,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共同负责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三是要努力拓宽基层党员发

789-

第五篇:统筹我区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考

【摘 要】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重大战略任务。本文通过对**卫生事业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制约因素,探讨了一些工作措施,力争缩小城乡人均医疗服务的差距,努力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衡化。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 对口支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城市社区卫

生服务体系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重大战略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设渝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谐稳定新库区的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内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医疗卫生服务差距,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直辖建区以来,**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6年,卫生机构年收入5.37亿元,比直辖时增长近3倍。全民、集体卫生机构57个,其中医院7个(三级甲等医院1所、二级医院5所、未评级区级医疗机构1所),卫生院44个(其中中心卫生院15个、乡镇卫生院27个、街道卫生院2个),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血站、卫干校、皮肤病防治、新农合管理机构各1 个,村级卫生组织共有村卫生室808个。床位3569张,每千人口床位2.10张,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区有3322名医技人员,有1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557台件,公立医疗机构共接诊门诊病人 215万人次。以三峡中心医院为龙头的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少取”迈出历史性步伐,“多予”有了良好开端,初步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对口支援等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新机制,为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区是一个位于三峡库区腹心的农业大区,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极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服务差距大,城区卫生总量有限,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何吸纳承载能力不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农村卫生基础薄弱,卫生专业人才匮乏、素质不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差。农村卫生的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能力不高。

全区有中心卫生院14所,普通乡镇卫生院30所,乡镇卫生院发展极不平衡,服务能力总体水平不高。三级防保网络的网底开始破裂,乡村两级功能发挥尚需加强,无法为人民群众提供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

**区乡镇卫生院服务体系一览表

项 目

单位

2006

所占比重(%)

备注

(一)卫生服务体系

规范化乡镇卫生院

12

29

建立职工养老保险的卫生院

34

83

建立职工医疗保险的卫生院

16

39

一体化管理试点的卫生院

11

26.8

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所

135

27.5(二)设备配置

缺救护车的乡镇卫生院

20

48.8

缺b超的乡镇卫生院

6

14.6

缺心电图机的乡镇卫生院

6

14.6

缺x光机的乡镇卫生院

2

4.9

缺妇科基本设备的卫生院

7

17

没有开展三大常规检查的卫生院

7

17

――农村卫生人才问题。

一是农村卫生人才极度紧缺。我区系农业大区,农业人口近120万,而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仅有417名,严重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据调查:几乎所有乡镇卫生院近10来年没有进一个大学生。如我区较远的白土中心卫生院,负责片区5万多人口的医疗、妇幼、防疫、健康教育、卫生监督等工作,现只有医护人员13名。甚至部分乡镇卫生院只有1-2个人,如梨树乡卫生院只有2人,普子、地宝乡卫生院仅有1人,连正常业务都不能开展。二是人才分布不均。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城区,农村存在低学历、低职称的现象,农村人才的学历、职称结构严重不合理。三是人才流失严重。近2年来,已有

高级人才及新进的大学本科生50余辞职。

二、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工作措施

(一)建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1、进一步理顺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全面推行“一镇(乡)一院,统筹分院(门诊),片区和委托相结合,乡村联办”的农村卫生机构设置模式。即,每个建制镇(乡)只设一个镇(乡)卫生院,下设分院(门诊部);镇(乡)卫生院对

辖区内的分院(门诊部)实行统一管理或者独立核算,统筹协调,对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初级卫生保健、新型合作医疗以及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等工作实行统一管理;根据地域联系,农村卫生院实行片区管理,中心卫生院协助区卫生局协调处理卫生工作相关事务;为了尽快提高边远地区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整合农村卫生资源,选择实力较强的中心卫生院托管实力较弱的乡镇卫生院,以解决当地群众看病难问题。乡镇卫生院对所属村卫生室按照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的实施办法实行统一管理。

2、加大村卫生所(室)建设力度。结合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要求,采取“政府投入为主、集体和个人投入相结合、民办公助”等多方筹资方式,完成全区村卫生所(室)的建设任务。进一步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结合推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规范乡村医生服务行为管理,加强乡村医生从业管理,建立健全乡村医生考核制度。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将村卫生所(室)的人员调配、工资收入纳入卫生院统一管理。

(二)建全城乡医疗机构对口支援机制

以建立城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农村医疗机构开展师带徒拜师活动制度为切入点,充分利用**比较丰富的城市卫生资源全方位的长期稳定地支援农村卫生。分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开展拜师活动,形成点对点、一对一的师徒关系。二是管理援助。支援单位派管理方面的人员帮助受援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内涵建设,使受援单位的管理工作逐步达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三是技术援助。以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技术援助,有计划地免费接受受援单位人员进修。四是设备援助。各支援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新购买适宜医疗设备或将闲置和更换下来的医疗设备无偿赠送给受援单位。

(三)加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以镇乡卫生院为重点,健全区、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从整体上为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提供保障条件。在中心卫生院设立公共卫生中心,在一般镇乡卫生院设立公共卫生站。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等区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为龙头,中心卫生院、镇乡卫生院等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为中心,村卫生室为基础,构成全区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实行能级管理和片区管理。公共卫生中心设主任、副主任各一名,分别由中心卫生院院长和分管院长兼任;公共卫生站设站长一名,由镇乡卫生院院长兼任。公共卫生中心主任、副主任和公共卫生站站长由区卫生局任命。公共卫生中心(站)工作实行主任(站长)负责制。公共卫生中心(站)的工作人员编制数由区编办核定,原则上按辖区人口1/10000的比例分别确定专职卫生防疫人员、妇幼保健人员和卫生监督人员。公共卫生中心(站)工作人员纳入卫生局统一管理,由卫生局聘任,定编不定人,实行动态管理。给予60%的工资补助,通过公共卫生服务券给予工作补助。各卫生院每年从业务收入中提取一定经费,用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五)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基本用药目录和基本诊疗目录等政策措施,让参合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滚动筹资等低成本、多形式、简便易行的农民个人筹资机制。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提高贫困农民的受益水平。研究制定农村适宜的基本医疗服务包,逐步明确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范围,完善单病种付费和处方最高限价制度。继续规范农村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工作,实行严格的药品限价措施,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六)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举办的区级医疗机构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细胞的城市卫生三级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通过整合现有卫生资源,由政府举办的一级和部分二级医院改造改制设立。原则上按照3万―10万居民或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逐步建立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构建新型城市三级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

(七)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利用国债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和人才培训专项经费,组织实施乡镇卫生院院长管理知识培训和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乡村医生培训,开展对培训工作的督导检查和效果评价,保证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卫生人员学历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为农村卫生医疗机构培养更多的适宜人才。农村卫生院每年制订并落实卫生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以发展适宜的专科技术为目标,做到人员、技术、设备配套,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探索建立农村卫生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机制,稳定农村卫生队伍。

三、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坚持把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工作作为全区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工作人员专司其职的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工作领导体系。建立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加强督促检查,把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工作实绩作为检验卫生干部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考核和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推进改革,加大投入

改革公共财政制度,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扩大财政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范围。加大卫生事业投入,保证卫生事业费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

(三)解放思想,强化宣传

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解放的思想,改革的胆略,需要创新的勇气,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举措。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新政策,新任务,及时报道工作进展及成效,总结新的经验,好的做法,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卫生事业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潘华,邢金水,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的财政投入分析[b],中国卫生(2007)06-0251-02

【2】邱志军,罗守福,搞好六大体系建设,实现乡镇卫生院可持续发展[a],中国卫生经济研究(2007)05-0031-02

下载创新发展思路科学谋划我区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杨奇龙)(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发展思路科学谋划我区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杨奇龙)(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