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工业发展与古镇保护的思考
**重工业发展与古镇保护的思考
一、古镇概况
**县**镇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旅游名镇、重庆市十大魅力小城镇、重庆市十大古镇之一,山清水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族文化源远流长。1.4平方公里的明清建筑群,是重庆市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古镇。古镇四合院错落有致,石板街光滑亮洁,封火墙鳞次栉比。万寿宫王家大院、吴家院子、赵家院子等古建筑彰显着精湛的民族文化工艺。吊脚木楼、古廊桥、古庙宇、古码头、古水井等体现了土家、苗族的聪明才智和楚汉建筑的独特魅力。1995年武汉建筑学院张教授和《老房子杂志社》联合考察了古镇石板街及古建筑和1998年四川大学和日本教授考察古镇后,认为“**古镇极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价值”。**古镇的石板街、封火墙、四合院等古建筑群和极其科学的排水系统以及众多的古码头、古水井、古石桥等,规模大且保存较为完好,极具历史文化保护和文物保护价值,是研究清代建筑风格和渝东南民居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二、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镇紧紧围绕“工业强镇、农业稳镇、三产活镇、和谐兴镇”的总体目标和思路,突出发展工业经济,位于**镇的龙江重工业园成为东西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承
载区、重工业密集区、东部沿海纺织产业转移基地。目前如天雄锰业、九鑫水泥厂、强洪化工等重工业企业已入驻投产,有力地加快了农村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转化的进程,为**镇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同时重工业的发展也给环保带来严峻的考验。
堰堤至江丰是龙江重工业园企业密集地带,江尽管各重工业企业都采取了一定的污水处理措施,但是流入湄舒河的工业废水依然存在污染,而且成分非常复杂,使得河流中的鱼、虾锐减,**至**段河水不再呈现往日的清澈,人畜饮水不能直接从合理取用;水泥厂、铁合金厂、电解锰厂等企业不断排放着浓烟,远远就能看见,靠近了还能闻到刺鼻的气味;水泥厂附近的花草树木都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厂区内更是铺上了一层灰尘。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镇将会因为缺乏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支持而无法保持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影响整个古镇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原因分析
一是存在排放污染的企业绝大多数是治理技术不成熟,治理资金筹措困难。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大多数企业治理资金筹措困难;二是重污染企业所承担的经济支持作用与环境保护的要求两者之间矛盾突出,由于部分污染产业仍为我镇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这给工业污染源
全面达标增加了难度;三是现行环保法律法规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小,不足以对违法排污者形成震慑,同时现行环保法律法规与环境管理现实需要存在滞后,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关于限期治理的规定,授权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但上述法律生效多年,配套规定至今未见。
三、对策及建议
环境问题的显现和依靠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都具有滞后性,为了保护古镇的旅游环境,走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首先要求企业自身重视并落实措施,同时需要政府投资和监管。
(一)企业要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将清洁生产作为工业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加大实施力度。企业新改扩建项目及老污染源的治理,要优先选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不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的,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立项;老企业的治理改造,必须实施清洁生产。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生产、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要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计,并按照清洁生产审核的方案进行改造。
(二)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当前,工业企业擅自停用污染防治设施超标排污的问题突出,有关部门应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环保队伍能力建设、在线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创建
条件,为加大查处力度提供保障。在严格环境执法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一定的经济手段和激励政策,引导企业主动治污,但前提是环境执法必须到位,企业真正能感受到法律的约束力。
(三)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部门和技术单位的作用。对工业企业实施有效的环境监管,必须熟悉行业生产工艺和相应的污染治理技术。与环保部门相比,行业管理部门和技术单位对行业特点、生产工艺和治理技术更为熟悉。应建立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部门和技术单位的作用。
第二篇:保护和开发古镇的几点思考
保护和开发皤滩古镇的几点思考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旅游成为了追求精神满足的最
好途径之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疲乏于现代化的景观、景物的人们开始追寻古文化自然淳朴的踪迹,使得当前古镇旅游成为热点。皤滩是古代食盐交易中的盐路明珠,到明清时已成为“积众数百家,可为巨镇”的商贸重镇,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一、地域文化底蕴
自从2000年2月被省政府核准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以
来,皤滩古镇在整个浙江旅游界声名鹊起,以龙形古街、桐江书院为代表的皤滩旅游资源得到了社会上的高度认可。具体来说,皤滩古镇的价值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文化价值。皤滩乃永安溪独一无二的五溪汇合点,即
朱姆溪、万竹溪、九都坑溪、又黄榆坑同点汇入永安溪,故皤滩有夜观五月(指五个月亮倒影)之景。皤滩古镇拥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虽然历经千年沧桑,仍完整地保持了原有古老格局。沿着老街可到贻厚堂、何氏里、春花院、胡公殿、陈氏祠堂等古老建筑,品味雕塑绘画,观赏雕梁画栋。古镇的选址符合自然,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完整,形式奇特,实属少见。因而每条小巷,每个院落,每处建筑,都会给你不同的感觉,都是一幅旖旎的山乡风情画。古镇是进行历史研究的“活标本”,有“江南社会变迁的历史见证”,“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的交汇点”,“农业文
明与商业文明的结合点”盛誉。
2、科考审美价值。古镇独特的建筑风格,古朴的民风民俗,恬淡悠闲的生活方式对久居于钢筋混凝土修筑而成的喧闹的现代化都市的人们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以明清建筑为主体的皤滩古镇很好地保留了当时的民居风格,青砖黛瓦、石灰粉檐、古色古香,造型精美,结构精致,力学巧妙。经过百年沉淀传承的民间传统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民俗学家提供了考察研究的范本。旅游者们在古色古香中回顾历史,在鹅卵石小路上体验到一种安宁和娴静,感受古镇朴实自然的生活场景风味。通过品味古镇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体会历史的沧桑之美。近年来,《外婆的古镇》、《神奇侠侣》等影视剧组先后来皤滩拍摄。
3、休闲观赏价值。皤滩古镇不仅有其特色的古建筑及精美的雕刻供人们观赏,其依山傍水的地理位臵还可使人们一览山水风光感受闲适生活。不仅可以品尝当地油圆、烧饼、泡鲞、柴叶豆腐等传统美食,还可以参观当地“卷地龙”、“杠灯”民间活动,深入当地人中间体会古镇人淳朴的民风民俗。对长期身居都市的人来说,古镇是轻松度假、调整身心的好去处。如果在当地的民居住上三五天,品品茶,散散步,与乡邻拉拉家常,更能体会到都市中所不能体会的闲情,达到身心放松、舒缓心情、愉悦心灵的目的。今年初,桐江书院景区和国强建设集团举行桐江书院景区开发经营权承包项目签约仪式,成为我县首例经营权转让的旅游景区。国强建设集团表示,要把桐江书院景区建设成为一流的旅游景点,建造宾馆楼、配套住宅小区等,让游客“游在皤滩、玩在皤滩、住在皤滩”。
二、面临的挑战
在皤滩古镇民俗文化旅游热刚兴起的时候,因为旅游规划管理的滞后,导致旅游开发与发展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配套设施不健全。目前皤滩乃至仙居的旅游配套设施还不够合理,缺乏旅游购物环境和氛围,因而造成许多游客游在仙居住在周边的现象,我们赚的仅仅是门票钱,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还没有被挖掘和发挥。
2、规划滞后。旅游开发作为一把双刃剑,既“复兴”了传统文化,给其保护和传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消极后果,容易导致传统文化的变异与消亡。
3、外来文化加速了皤滩古镇传统文化的变异。旅游开发实际上是多元文化的交汇行为,大量旅游者带来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外界信息的进入,打破了原来的文化封闭氛围,加速了服饰、语言、建筑以及生活习俗等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也导致某些传统民族文化特征被同化或消失。
三、开发的思路
对仙居而言,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人文景观却相对欠缺,皤滩乡正好是全县人文资源集中的一个“亮点”。在古文化旅游开发中,乡党委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确保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
1、坚持真实性原则。在古建筑物的保护方面,旅游者对古镇的向往是在于古镇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韵古色,而直接冲击人们视野的便是古镇的古建筑群。古建筑是古老的见证,鹅卵石为街与青砖黛瓦、白墙灰檐的古建筑构件出的乡土气息,使旅游者渴望踏上这片土地并为之驻足。如果这些建筑遭到破坏或者被拆毁对于旅游者来说便没有观赏的价值和意义。皤滩古镇至今依然保存着明清民居的特色,但由于民居建筑材料大多采用木质而建,大部分民居随其悠久的历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古建筑保护极其紧迫。在修缮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保持古建筑的原结构和原貌,尽量做到自然、历史、人文的和谐。
2、坚持特色性原则。在无骨花灯保护方面,我们专门建造了乡花灯研究中心,传承发扬皤滩无骨花灯精湛的工艺。由于制作的程序非常麻烦,无骨花灯要经过绘图、粘贴、烫纸、剪样、装订、凿花、拷背、刺绣、竖灯、装饰等十道主要工序,学习者要经过长时间耐心的学习才可能掌握,现在正面临着手艺失传的危机。乡党委、政府把花灯文化作为皤滩的特色文化来抓,从1984年至今的20余年里,皤滩乡共挖掘、开发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计10大类27个品种。2006年3月,无骨花灯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2006年6月,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龙凤灯于2006年被国家邮政总局入选为“中国灯彩”特种邮票,在台州属首例。2009年春节、2010年春节,以及上海世博会
前后,“仙居皤滩花灯”分别选送到香港、美国、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参展,较好地展示了我们“盛世唐灯”的风采。
3、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在制订保护开发的政策措施时,我们强调所在居民利益性,让他们成为利益的主体,使群众支持古街的开发,并让这些古建筑的所有者安心地住下来,主动地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成为景点的有机组成部分,切实做到开发保护两不误。在桐江书院景区开发中,由于该景区紧靠永安溪,四季分明,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尤其是永安溪两岸,适宜高效生态农业产品的开发。因此,乡党委、政府主要设想就是在该地建立耕读文化旅游农业生态园,集中开展农家乐休闲旅游,结合皤滩古街民俗旅游的辐射性,形成以古街、仙居八大碗及桐江书院为中心,集农业观光、果园采摘为一体的农家乐特色区,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第三篇:探寻中国古镇保护与发展之路
第一、如何对历史核心保护区实施合理规划与有效保护
南浔核心保护区是用于保护历史建筑、传统街区和景观的有效工具。首先,专家们围绕对南浔核心保护区的限定和内涵、核心保护区规划中遇到的问题、保护区规划的策略等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
在会议中,很多专家对我国古镇保护区的保护现状的疑惑和质询,也是发人深思的。由于我们在上个世纪经济发展的初期,急于追求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忽视了历史遗产的保护,大面积拆毁历史街区,待经济达到一定水平进而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时,却无可奈何地发现许多历史遗产已不复存在。如南浔古镇在近现代进程中,对文化遗产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现在的保护已是背水一战,势在必行。
经过探讨和交流,专家们一致认为,完整保护有历史意义的古镇街区是很有价值的。怎么保护呢?它应与对单个建筑的保护区别开来,保护区应包括建筑和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及与其有关联的环境景观;在具有重要地下文化遗迹的地区进行城市改造应充分考虑遗迹的存在,并不得对其造成损害,包括对遗迹本身的伤害和对古迹所辐射区域的影响;在古镇发展与遗址保护有矛盾时,应优先考虑遗址的保护;核心保护区的规划应能提高区域内居住者的生活水平,应该允许对一般性历史建筑内部进行少量或局部的改造,对外部则保持历史环境风貌;在历史核心保护区中,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文化遗产应同时并存并得到同等程度的保护。
第二,如何正确处理古镇保护与文化旅游的关系
在讨论中,专家们首先对南浔古镇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了澄清。专家们指出,中国当前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日益兴旺的旅游业发展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现在人们都已认识到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给历史遗存带来了很大损害,但同时,我们一定要看到,许多国家都在依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来吸引游客,我们也应看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旅游业,会给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带来巨大的利益。
在许多情况下,传统、风俗、习惯可能正在逐步失传,而旅游业的开发要保存这些文化并展示给游客,从而使其复兴,并赋予其时代的精神与新的含义。此外,旅游业能够在思想认识和资金保障上促进历史文化的保护:它提高了历史文化遗产本身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对其保护就容易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保护工作也就容易开展;它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资金得到落实。
专家们强调,古镇保护与旅游业的良性循环的关键,在于充分认识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严格遵循在保护的前提下永续利用的原则,从而要看到,旅游业在给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的专家还提出,我们要借鉴国外一些新兴旅游的方式,在原有古镇的基础上开发新的旅游点,扩大旅游范围。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保护好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可持续旅游的前提条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文化旅游正在迅速发展,文化遗产地已成为旅游热点,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古镇保护与文化旅游的关系并不矛盾,双方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撑的关系,重点在于我们的合理规划与引导。
第三,如何正确营造古镇经济圈
在这次研讨中,不少专家对南浔古镇经济发展的何去何从作了进一步分析。19世纪工业革命初期,欧洲热衷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和崇尚现代建筑,大批珍贵的古建筑和历史环境被破坏。然而,欧美国家醒悟得早,抢救得快,立法定规,合理规划,最终使得经济依旧飞速发展,同时古典欧美风情仍然大量流传于世。
正确营造古镇经济圈,这绝非古镇规划设计者所能解决的课题。古镇受到伤害,该反思的是政府,无辜受累的是人民。此时,要进行多大的城市形象工程才能愈合创伤?有直面现实、直面“杀手”的勇气,这是最重要的。开放进程中的混乱、无知与失误,时局变化中的头脑发热、意志动摇与飞来横祸虽在所难免,但受伤之后发起的古镇复兴运动,会使古镇决策者更理智、更高效、更富有经验。
如何经营一座古镇?新兴古镇经济可以在全世界找到样板,而受伤的历史文化遗产则发起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文化遗产复兴运动。
专家们以史为鉴,将历史的古镇经济发展的缩影倒映在新兴的古镇发展之上,它给人们的启示是:第一、古镇的兴起与发展关键是如何将这些有利条件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第二、保持自身特色是古镇经济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第三、经济和产业调整应根据区域发展状况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空间。
江南水乡古镇拥有得天独厚优越的地理和文化作为后盾。扩大水乡古镇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整体旅游市场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有利于水乡古镇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做大做强做精江南水乡古镇品牌。这些都有利于古镇经济圈的发展,专家们在会场上开展的热烈讨论与提出的诸多建议,给与会者留下了很多耐人寻味的启迪。
第四篇:6千年古镇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千年古镇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江苏省千灯镇、安徽省三河镇、江西省临河镇、上海市朱家角镇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在大规模现代化建设中,注重历史文化与环境保护,实现了保护与发展双赢— 千灯镇:明确旅游发展定位,确立了“保护古镇,传承文化,开发旅游,促进发展”的文化旅游发展思路,以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古镇保护。
三河镇:统筹规划,科学决策,依托古镇资源,合理选择与古镇传统文化相适应的城镇功能,推进古镇可持续发展。
临江镇:坚持文化传承与发展经济并重,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机制,确保古镇保护与开发有序进行。
朱家角镇:高起点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古镇功能,让古镇居民享受现代文明,让古镇真正“活”起来。
千灯镇:以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古镇保护
■ 柳宏
江苏省千灯镇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镇,位于昆山市区东南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昆南地区小集镇之中心,素有“金千灯”之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千灯镇抓住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大力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经济和社会事业迅猛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千灯的古镇保护、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近年来,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千灯镇党委、政府确立了“保护古镇、传承文化、开发旅游、促进发展”的文化旅游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坚持 “保护、开发、利用”并举和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加大力度推进古镇保护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一、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基本情况
古镇是千灯悠久历史的缩影和传统文化的根脉,也是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保护好古镇不仅是优化千灯人文环境的内在需要,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1.弘扬优势和特色,明确文化旅游发展定位
千灯镇自古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物阜民丰,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学者顾炎武的故乡,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所孕育和积淀的良渚文化、戏曲文化、先贤文化、水乡文化及宗教文化交相辉映,成就了千灯古镇的灵魂和精髓。亭林墓、少卿山、秦峰塔、延福寺、石板街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水巷、河埠、古桥、廊坊、庭院则构成了千灯镇特色独具的旅游资源,凸现了千灯镇发展旅游的优势和特色。依托这种特色和优势,千灯镇确立了“以古镇保护为基础,以文化展示为内核,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的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思路,力求立足于自身文化特色的挖掘,与周边的古镇形成错位发展、实现差别竞争。
2.坚持政府主导,推进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
为提高全镇干部群众对保护古镇重要性的认识,支持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镇党委政府把
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列为重点工作,将古镇保护放在与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同等
重要的位置,加大力度进行推进,取得显著效果,古镇保护日益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古镇保护、开发和利用,2002年,千灯镇请东南大学编制了《昆山市千灯古镇保护整治规划》,确立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水乡风貌景观、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构建江南特色古镇”的发展目标,并对古镇保护的内容、范围、保护方式及开发时序进行了具体的规划,明确以石板街为主的历史街区8.4公顷为核心保护区。为提高保护及修缮水平,近几年,还先后聘请东南大学、苏州市规划研究院分别编制了《顾炎武墓保护规划》和《千灯古镇石板街修复详规》。结合镇区区划调整,又聘请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所编制了《千灯镇旅游发展规划》和《千灯古镇旅游策划》,进一步明确了文化旅游发展思路和构建以古镇为龙头的旅游大格局的发展目标。规划的制定、完善和实施,对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3.树立精品意识,实施古镇修缮保护
为发展文化旅游,打造旅游精品,自2002年至今,千灯镇加大投入,用于古镇保护修缮和历史风貌恢复,实施了一系列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恢复了一系列文化景点,古镇旅游景区的游览框架基本形成。
对古镇明清传统建筑进行抢救修缮,按照古镇保护整治规划,整修恢复了顾炎武故居、顾坚纪念馆、余氏典当行、李宅千灯馆等一批传统建筑,配合传统建筑修缮,恢复建设了秦望山、烽火台等历史遗迹,规划建设了占地30亩的园林式景点——顾园。围绕宗教文化展示,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重新调整了秦峰塔园区的总体布局,投入600多万元用于延福寺大雄宝殿、南山门、偏殿和僧舍的重建。为能切实做到“修旧如旧”,尽可能展现传统建筑的历史风貌,在修缮过程中,专门聘请古建筑专家进行设计论证,并选用有传统建筑维修经验的施工队伍承担修缮工作,采用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使传统建筑的真实性、完整性得到了切实保护。
为能较完整恢复和再现千灯古镇历史风貌,体现出千灯以古以文见长的古镇特色,自2002年起,通过收购、置换、搬迁等方式,累计用于动迁资金达1000多万元,先后拆除古镇内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建筑约一万平方米,搬迁居民100多户,拆迁居民住宅7000多平方米。为使古镇区内建筑风貌更趋于协调,对千灯老饭店、千灯供销社的建筑立面进行了仿古包装,并启动了石板街沿街建筑修缮工程。此外还先后拆建了古镇区种福桥、凝熏桥和恒升桥等古桥,建成了长600米的千灯浦河东临水长廊,并对沿千灯浦部分损坏驳岸用旧石材进行了整修加固,对流经古镇区的蒋泾湾等河道进行了彻底清淤,古镇历史风貌逐步展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千灯古镇的魅力不仅来自古朴的水乡风貌,更来自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中,千灯镇始终坚持把文化内涵的挖掘,文化特色的展示作为保护开发的重要内容。在建筑修缮、景点建设、风貌整治和展馆布置中尽可能突出对文化底蕴和文化含量的追求,努力做到在保护中传承文化、在开发弘扬文化,形成了一批特色文化景点。
二、古镇未来发展方向
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千灯古镇已初步形成了以水乡风貌为背景,以文化展示为特色,以石板街为轴线,贯穿六大景区,寻贤访古、水乡观光、古镇揽胜相结合的发展格局,文化旅游的魅力与日俱增,日渐成为昆山旅游的新亮点。按照“合理规划、梯次开发,留有余地,持续发展”的思路,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古镇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力度,对古镇风貌进行全面整治,修复和建设一批新景点及旅游配套设施,不断丰富古镇旅游内涵、完善古镇旅游功能,提升古镇旅游品位,并在完善古镇旅游区的基础上,加快生态农业旅游区的开发建设,放大特色、做大差异,形成以古镇旅游为重点,以生态农业为延伸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1.加大古镇保护力度,完善古镇旅游区
按照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规划,将着力构建以“一带四区”为主体的古镇旅游格局,“一带四区”即:一条千灯浦水上游览观光带和古镇民俗区、水乡市肆区、千灯曲艺区、亭林文化区四大特色功能区。
深化古镇旅游区内涵。以深化文化内涵、展示文化亮点、提升文化品位、丰富游览内容为重点,实施秦峰艺术中心、千灯馆、千灯历史文化长廊建设及书场弄老房修复、古香花桥恢复等10项文化旅游建设工程,完成典当行、顾园和顾居的布馆工作,更深入地挖掘千灯深厚历史文化内涵,树立千灯古镇自身独具的鲜明的文化特色。
实施古镇风貌全面整治。进一步加大古镇保护与整治力度,对古镇风貌进行全面整治,重点是对古镇内以石板街为主轴线的沿街沿河建筑立面进行修缮,恢复明清老街历史风貌,对千灯浦东沿长廓房屋及进入景区的主要街道尚书路进行仿古立面包装。同时规划实施古镇老街的三线入地、雨污分流工程,进一步优化古镇区旅游环境。
加强古镇管理。研究制定《千灯古镇景区管理办法》,明确古镇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规划管理、建设实施的具体规定,规范景区内建筑修缮、翻建,摆摊设点及商业经营行为,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优化旅游环境,提升千灯文化旅游形象。
2.大力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区,打造旅游新亮点
依托占地25000亩的张大千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充分发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品牌效应,加快区内生态农业、生态渔业、农业休闲等旅游产品的开发,建成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丰富千灯的旅游产品组合,形成以“亭林故里、戏曲故乡”为品牌,以古镇旅游为龙头、以生态农业旅游为延伸,点、线、面相结合,古风今韵,相得益彰的旅游发展新格局,使有两千多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千灯镇,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人们寻贤访古、探幽揽胜、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第五篇:东南亚重工业发展概况
东南亚重工业发展概况
缅甸
主要有农业机械,石化工业矿业 汽车行业。缅甸现有8家国有农机厂,已建成铸造生产、齿轮加工、锻造加工、主轴加工和金属热处理 5 条生产、加工、装配线,主要产品有手扶拖拉机、动力耕整机、割晒机、旋耕机和脱粒机,柴油机、主轴、齿轮等都主要部件都从中国浙江四方集团进口,以进口装配为主按照缅甸的地质构造情况,缅甸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前景看好,缅甸共有 14 个地质沉积盆地,其中,缅甸石油与天然气公司仅对位于缅甸中部地区、卑谬地区和伊江三角州地区的盆地进行过广泛的勘探,缅甸尚有许多地方具有新发现石油与天然气的可能性。缅甸有大量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主要的矿藏有铜、铅、锌、银、金、铁、镍、宝石、玉石等,部分已得到大面积开采。缅甸国营与公私合营的汽车组装厂共有三家,分别为:缅甸第二工业部下属的缅甸汽车与发动机生产公司缅甸第二工业部、缅甸第一私人投资有限公司(FMI)和日本铃木(SUZUKI)公司的合资汽车组装厂缅甸第二工业部、缅甸第一私人投资有限公司(FMI)和日本铃木(SUZUKI)公司的合资汽车组装厂。
越南
主要有农业机械造纸业化工机械设备越南抽水机、脱谷机、碾米机等农业机械预计实现增长15%。为实现该目标,更多先进技术将应用于机械行业,提高生产成套设备的能力,可生产结构复杂的设备,以替代进口,并为投资商使用本国产设备创造条件,进而达到出口水平,开拓国际市场。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纸品的需求量也逐年增长,越南全国有300多家造纸厂、纸浆厂由于经济不断发展,越南国内纸品需求量还在不断地增加。未来一段时间内,越南纸品仍需要靠进口,特别是需求量大印刷纸、高质量包装纸、特种纸品等。但为提高纸业的竞争力,应对造纸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越南政府制定了造纸业的发展具体规划。陆续出台鼓励政策。为扩大造纸业的生产规模,增强国内市场的供给,越南政府下一步将放宽对造纸业的一些限制,鼓励外商投资发展造纸业。由于经济不断发展,越南国内纸品需求量还在不断地增加。未来一段时间内,越南纸品仍需要靠进口,特别是需求量大印刷纸、高质量包装纸、特种纸品等。但为提高纸业的竞争力,应对造纸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越南政府制定了造纸业的发展具体规划。陆续出台鼓励政策。为扩大造纸业的生产规模,增强国内市场的供给,越南政府下一步将放宽对造纸业的一些限制,鼓励外商投资发展造纸业。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越南计划制定和完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法律体制,特别是天然气运输和销售的执照颁布,天然气定价,天然气输配费用,技术标准等;鼓励和促进石油和气矿勘探。
。老挝
工业老挝工业基础薄弱,没有重工业,现有工厂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和家庭式手工作坊,97-98工业手工业总产值为1494亿基普,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加工工业增长11.8%,电力工业增长11.9%,矿业增长13.1%,化学工业增长6.1%,其中修理装配工厂、建材生产厂、小型加工厂和小型手工业类型企业有增加的趋势。
3、矿业老挝矿藏资源丰富,但大多数矿藏未查明储量和品位。主要矿藏有锡、金、铁、铜、铝、锑、煤、宝石、钾盐、石膏等。其中甘蒙省有锡矿、川圹省有铁矿、琅勃拉邦有金矿、万象平原有钾盐、万象地区和沙湾拿吉省有无烟煤、沙湾拿吉省有石膏及铅等。
柬埔寨
1、柬埔寨全国约有80%的原材料及产成品靠进口,企业可出口产品或前往办厂。近几年来,柬工业虽然有较快发展,但基础薄弱,门类单调,大多数工厂机器设备陈旧,原料缺乏,技术落后。
2、柬埔寨每年的用糖量很大,但是本国不能生产食糖。因此在柬埔寨建立小型糖厂会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3、柬埔寨的渔业资源很丰富,但是捕捞技术、设备和渔业加工技术、设备都很落后。可以渔业捕捞技术和设备、渔业加工技术和设备,与柬方进行合作。
柬埔寨的食品工业等于是“零”,可是消费却在不断的增长,简单的方便面、饼干、各种糖果基本都靠进口。、天然气和石油是柬埔寨的“宝藏”。目前已经有几家大型跨过企业在柬埔寨境内开采石油和天然气,但柬埔寨在这领域缺乏上、中和下流的业者;当地目前还没有一家炼油厂。
泰国
泰国的主要矿产资源是锡,总储量约150万吨,居世界首位。泰国锡产量的98%来自砂矿床,含锡率高达65%。其它矿物有钨、褐煤、铁、铜、石油、天然气、宝石、盐、铅、石膏、锑、锰、萤石、金和铬等
作为传统农业国,泰国经济结构随着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制造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日益扩大。制造业已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且成为主要出口产业之一。泰国工业化进程的一大特征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食品加工及其相关的制造业。这种以农业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发展模式在过去20多年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将在今后发挥更大的作用。
泰国的采矿业过去曾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近几年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泰国采矿业的地位日渐衰落。作为换汇大户的锡也因世界市场价格趋低受到很大冲击。另外,国内需求的不断增长也导致部分矿产品出口的下降,甚至短缺。在采矿业中前景乐观的首推石油开采。目前,泰国的主要工业产品包括服装、纺织、制鞋、电机、电子、运输设备等。
今后几年建筑业的发展势头仍将持续,但不会再象前几年那样迅猛。由于建筑业的兴旺,建材市场出现短缺,如水泥、钢材等目前依靠进口以补充不足。为改善这种状况,政府积极鼓励建材工业的发展,供求形势有所缓
马来西亚
政 府鼓励以本国原料为主的加工工业,重点发展电器、汽车装配、钢铁、石油化工、纺织品等。1996 年11 月,马推出第二个工业发展蓝图(1996-2000 年),提出促进工业迅速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转化,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使工业十年内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到38.4%。1996 年制造业产值(按 1978 年不变价格)估计为449.22 亿林吉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5%。1996 年制造业就业人数220.9 万,占全国就业人口的27%。
新加坡
自从1965年从马来联邦脱离后, 工业化推动了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主要有制造业, 包 括炼油、石化、修造船、电子电器、纺织、交通设备等部门。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电子工业是增长最快的部门, 但面临着其他亚洲国家的竞争。政府正致力于提高生产率, 以在低成本、高技术领域保持竞争优势。印度尼西亚
由于需求量过大,泰国橡胶木出现短缺,供应不足,现橡胶木价格逐渐攀升。而在马来西亚国内,一些本国木材既要出口又要满足国内需求,价格也不断上升,柳桉,龙脑香等木板材价格在近四周时间一直保持上升趋势。
印度尼西亚:目前,印度尼西亚与澳大利亚合作,在占碑实行较大工程的植树造林计划。此计划和印度尼西亚国内木材市场的目前发展方向是一致的,近两个月,来自日本和韩国的进口订单比去年增多,印度尼西亚原木、板材、胶合板出口量增加,价格上升。
菲律宾
菲律宾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农业和制造业也占相当比重。近年来,菲政府加大了对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扩大内需和出口,国际收支得到改善,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31%。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14.8%。制造业占工业总产值70.1%,建筑业占14.0%,矿产业占4.8%,电力及水气业占11.1%。
文莱
文莱作为依赖石油与天然气的资源、型国家,工业基础不发达,其政府积极推动非石油天然气行业发展的现状,有利于我国企业走进文莱发挥比较优势。
文莱在农业方面发展的重点包括:家禽业、蔬菜、果业、药用植物、稻米、花卉、牲畜业(牛、羊为主)、咖啡种植、动物饲料。另外,渔业方面重点包括:深海捕鱼、水产养殖、鱼产加工业。林业方面重点包括:植林、植藤,三夹板、木片、家具等加工业。
由于受人口规模的限制,文莱缺少劳工和技术工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客观需要。近几年,文莱的建筑行业和纺织与服装行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劳动力供求缺口。文莱已经考虑从孟加拉国引进更多孟加拉普通劳工和专业技术人才,包括医生、工程师、IT专家、护士、药剂师、会计师及教师等
东帝汶
主要矿藏有金、锰、铬、锡、铜等,帝汶海有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2003年工业产值7435万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21.8%。以印刷、肥皂、手帕、纺织业为主。以石油、天然气为主
印度
由于印度国内钢铁需求旺盛而钢铁企业产能不足,印度钢铁需求不断增长,但土地征用困难和基础设施缺乏等因素均影响钢铁企业产能提高,本财年钢材进口量可能达到1000万吨。
人口红利是推动印度汽车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由于大量中等收入者进入消费市场,印度小型机动车发展迅速。此外,印度汽车业的快速发展还得益于政府对于该产业发展的投入和企业自主创新。印度政府加大投入,成立多个研发中心,同时鼓励本土汽车产业向高端转移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经济在过去二十年间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作为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贫穷国家,其增长速度在南亚地区还算是相当可观的,每年具体的经济增长率因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农业生产的表现而有所不同。
巴基斯坦能源供应主要以石油、天然气、煤、电组成,其中石油需要大量进口,每年花费巨额宝贵的外汇;虽然有比较丰富的煤矿藏储量,但目前煤产量也不够需要,部分需要进口
巴基斯坦制造业主要以农业为基础,最大的工业部门是棉纺织业,其他还有毛纺织、制糖、造纸、烟草、制革、机器制造、化肥、水泥、电力、天然气、石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