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们必须树立远见卓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范文

时间:2019-05-13 03:2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领导们必须树立远见卓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领导们必须树立远见卓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范文》。

第一篇:领导们必须树立远见卓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范文

领导们必须树立远见卓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展望远景,专注未来.预见未来.把提方向.走成功领导干部的重要能力。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领导千部饭炼自己的远见率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也就成为他们的一项贡要课题。

领导十部想要具备总揽全局的战略头脑,首要的条件是要其有超人的见卓识。他应当善于预见未来,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为此,他必须具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质。

(1)站在时代的高度登高望远

领导于部在作出任何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前,都需要以战略的头脑高远胭。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只有想得长久.才能预见未来。领导干部要具有远见卓识.就需贾立足于时代的高度,粉服于长远的未来.从见和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

登高远眺.登高是婉提.不怪离则无以远眺。饭导干娜要修炼远见卓识的能力.就需要脱·人、·率、一个局部、一个地区的狄隘暇界,超越枕事论事的层次.总挽全局,分析矛后;就需要透过布物的表面现象,把握其实质:枕需要超越局部的限制.从橄体t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2)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从我国的国悄出发.党政倾导干部要修炼远见q识的能力.还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砚。树x可持续发展现.是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长远眼光与全局性思维的集中体现.是对齐级镇导干部提出的一个鹅本要求。

首先,具有远见卓识的俄导干部.要树立发展观。唯物辩证法告诉找们.事物的发;必然lK经历一个在时r'a fll间s:持续廷仲的过W.这MIN为发展不叮能在一创一夕之间突然实现。从经济发展规饰来说,加快发展,一定要从本地区、本系统现有从础和客晚条件出发,肠序渐进、脚助实地向曲发M.但是.这并不否定t柱甚本条件具备的地方,41可能实现跳跃式发展的可能,这伙要求饭导千部要稗于分析和把捉外部环境和内在游力,碑子认识和挖捉本地试、本系统的各方面优势.善子发现和抓

住有利机遇.既依托渐进式发展.又不失时机地争取跳跃式发展。由1: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E落后.各个地汉发展所需条件的复杂性,制约发展因素的多样rt.使得枕会经济发>rt轶n!rssjvh性和长期ft.从总体上讲.我国的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国民教育水平.与发达川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颐;而几我国各地区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中西部地区与东邵地区相比.经济、技术水平也落后很多。一放说来.落后的时间愈长.差距愈大.愈不宜走的人的赶路.不宜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要大胆突破、超前发展。

当今世界.随粉交通、通信、广抽事业的发展.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后进国家和地区将有愈来愈多的机会以突破发达国家的科技封镇和信息封镇.从而较多地获得超前发展的机遇。

其次,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干部。还必须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因为,一个地区和单位的发展需要相当长期的艰辛努力,只有领导十部着眼于长远发展、着眼丁未来发展、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和单位的社会和经济才有希望步人待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从这个意义I:来讲.当前必须大力克服领导干部任期内求功、求名的思想,坚决杜绝政绩工程、形象下程等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问时,必须立足当前.及时有效地解决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增强广大群众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凝聚民心,鼓舞士气,促进改革的深化和长远的发展。

总之,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要坚持辩证、科学的发。

展观,胸怀全局,着眼长远.抓住有利时机,实现跨越式发展,切实确保。

经济、社会、人和自然相互协调地发展。

第二篇:树立生态文明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列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深入理解和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有利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确立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人类未来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是要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繁荣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所倡导的“绿色价值观”、“生态政绩观”等原则往往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和法律制度,促进了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尊重和爱护自然,树立生态观念,以此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丰富了精神文明内涵。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基础条件,生态文明也有力地促进其他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注意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三大文明建设统筹考虑,有机结合。

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这是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纲领而提出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就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既是节能减排降耗的量化指标,又是适应当前发展形势的全新发展理念和工作思路。建设生态文明,有助于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存发展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应落实到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环境建设中去。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一要培育和发展生态经济,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趋势,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经济发展的动力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上来,实现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增长。建立环保资金投入机制,引进民间和社会资本,加快生态环保项目的产业化。二要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发展先进文化,以生态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树立注重生态效益的发展观、政绩观。结合公德教育,广泛开展教育活动,增强全民环保意识。组织科技人才,攻克环保关键技术难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完善生态环保、生态产业发展等领域的立法工作。三要培育和发展生态环境,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严格资源开发管理,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健全灾害预警系统,构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推进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镇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从而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三篇:树立大语文观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何为大语文观?意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种教学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于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说,更适合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阐述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大语文教学观指导下进行。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强调努力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相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强调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每学期几十篇课文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课标》又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首次做出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三年级 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 不少于30万字高年级 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的具体量化规定。进一步强化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实施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渠道。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至关重要:

一、能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学内容因其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更具培养一代新人的优势。大语文观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小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一位教师连着给三届一年级小朋友读王尔德的童话《星孩》,都有不少学生潸然落泪;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连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多读中国文学、优秀中华人物事迹更有必要: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吉鸿昌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高风亮节,郁达夫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真知灼见,钱三强光明的中国,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的深情呐喊……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学生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心中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进学生独立、自然地成长,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

二、能帮助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不少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都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总觉得学生看课外书是看闲书。他们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听写、背诵、写作文……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这种想法,其实还是应试教育衍生出的怪胎。试想,学生每天用半小时时间抄3遍字词,以确保听写不错一个字和让他们每天用10分钟有的放矢地练习难字,用20分钟读课外书,哪个更好呢?

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且看古今部分文学大师和语文教育专家们的看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

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老舍

到寒假暑假期间,各就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去多阅读,那一定比不经略读的训练多得吸收的实效。--叶圣陶

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吕淑湘

说到底,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

三、有助于培育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大语文观旗帜鲜明地认为是是面向每个学生,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助于把祖**语素质与爱国主义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使学生由爱中国汉字,上到爱中华智慧。以汉字为主要载体的中国语言符号体系,本质上是爱国主义的强大信息源,……凝聚着中国人特有的语言结构、心理结构、智力结构、文化结构,有中国人独特的文化遗传基因,是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互相认同的文化表征,也是中华民族保持和扩大凝聚力的文化内核。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可以领略中华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且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哲理、逻辑等深刻内涵,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底蕴。古人曰:乡音一曲泪千行。可见母语的情感力量。给学生以时间,发学生以激情,使之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大量接触、理解、感悟、运用母语,是铸造民族意识的重要途径。大量中国优秀的文化作品,更是如滔滔江河,是学生取之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与文化的源泉。中国语言中,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优美,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辟,那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含蓄,那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创意,怎能不叫人口角噙香对月吟呢?多读,是增强对母语情感的唯一途径。

四、有助于培养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从传统语文教学观到大语文教学观是一个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化过程。它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以学会学习,促进人格与个性全面发展为重点。从这一理念出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保证,自主学习习惯必须得到培养。现在,中国社科院的专家也在呼吁不要把读课外书变成地下党活动,给学生真正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本身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而学生由封闭式读书转为开放式阅读,本身又极大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课外阅读把追求学问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有助于实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的目的。

五、有助于拓展学生的信息资源。

传统语文教学,一是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二是强调文以载道,但这里的道主要指思想教育。而大语文观则强调语言文字是各种知识的载体,所有学科都要通过理解、运用语言文字来领悟观点、概念、内涵、外延、逻辑、哲理……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不仅仅是一科学问,还是所有人类文化的基石,是解开所有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此,学生对多种信息的收集、处理与掌握仍是语文能力的延伸,语文教师亦应以此为已任之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强调: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到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今是信息化、全方位开放的社会,很大一部分信息的来源存在于课外书籍中。要引导学生充实自己的认知世界,就必须借助于课外阅读,让学生涉猎多种科目。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为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

可见,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认真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的轨道,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终生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第四篇:浅议如何树立三观

所谓“三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上述发展观、政绩观、群众观,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丰富,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显示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体现了我们党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开拓未来的执政能力。这“四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源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必将有力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一、关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范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课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反映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三农”问题更加突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使地区差距有扩大趋势;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这些问题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加快经济发展。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追求扩大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效益,忽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忽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是片面的,难以实现全面的小康。

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协调推进。党和国家把“三农”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立足点就是促进城乡、区域、对内对外的协调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以及落后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发展不仅应尊重经济规律,还应尊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随着向工业文明的迈进,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和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相协调,我们才能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绝不能“一地致富,八方遭殃”,绝不能“吃祖宗饭,砸子孙碗”。发展,就应该在自然界涵养能力和更新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与自然相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关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政绩观与发展观紧密相关。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领导干部来说,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也必须追求政绩。在现代化建设中,广大共产党人奋发有为,身先士卒,兢兢业业,开拓进取,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得到党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护。但不应否认,少数干部不正确的政绩观,也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损失,甚至是重大损失。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核心是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政绩?怎样树政绩?为谁树政绩?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代共产党人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树政绩的根本途径是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提高领导水平,脚踏实地工作,俯首为民办事。那种盲目攀比,追求高指标,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胡子工程的做法;那种“一个艄公一道河”,“新官上任三把火”,热衷标新立异,贪大求奢,好高骛远,今天一个大规划,明天一个大思路,朝令夕改,使人无所适从的做法;那种只求本届有政绩,不给下届留财富,花光用光,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的做法,不是造福,而是添乱;不是政绩,而是包袱。

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有的干部说话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开心。这是搞花架子、形式主义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屡禁不止的根源。还有一些干部,只抓那些容易出成果的“显绩”,不啃“硬骨头”;只做保险事,不探新路子;只关注局部利益,不顾及全局得失。他们树“政绩”的目的,是给自己留名,给自己立碑,为自己邀官。这样的干部,不仅不能办事,也是靠不住的;这样的政绩,不仅对国家、对社会、对百姓毫无益处,最终也会毁了自己。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

、答应不答应,这是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也是我们衡量干部的最终标准。

三、关于树立牢固的群众观

加快发展,创造政绩,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也要依靠人民群众。“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不仅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而且为广大干部自觉实践,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生活的一大亮点。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哪里有艰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奉献。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人民群众的力量更加紧密地凝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权为谁用?情为谁系?利为谁谋?这是判断一个执政党进步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衡量一个共产党员党性强弱的根本标尺。共产党人的权只能为民所用。党的权力来自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做到权为民所用,就必须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绝不以权谋私。共产党人的情只能为民所系。党肩负人民的期望,人民哺育了我们党。做到情为民所系,就必须坚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绝不脱离群众。共产党人的利只能为民所谋。党代表人民的利益,党没有任何私利。做到利为民所谋,就必须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立志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绝不与民争利。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体现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反映了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阐明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群众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正确群众观,关键是靠启动注重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这个“总开关”,真正做到寓改造主观世界于改造客观世界之中,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科学人才观、正确群众观,使发展泽被当代、荫及子孙,使政绩辉煌实在、造福百姓,使群众获得实惠、全面发展。这是时代的热切呼唤,是人民的殷切期盼,是每一个共产党人肩负的重任,也是对我们党的现实考验。

第五篇:必须树立市场竞争意识

必须树立市场竞争意识

2004-06-14 07:14:07 油田报

固守则死,闯出去则生,要发展奔市场。这说明市场中存在着商机,也存在着残酷的竞争。商场如战场,任何进入市场的企业都要面对技术、装备、人才等各方面的竞争。因此,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发展壮大,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树立锐意进取、敢争第一的市场竞争意识。

思想观念能否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决定企业能否进入市场的首要问题。管理局在《二次创业指导纲要》中明确了以市场为导向,专心致志进行“三转一调整”的二次创业中期战略任务,并把2004年确定为“市场拓展年”,其目的就是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全局各项工作全面与市场接轨,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进军市场的号角已经吹响,市场成为企业的主战场,广大干部职工成为市场竞争的直接参与者。因此,只有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统一到市场上来,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形成合力,才能迸发出无穷的威力,推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所以,树立市场竞争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就是要勇于挑战,不怕困难;就是要坚定广大干部职工勇闯市场的决心,形成人人关注市场拓展,人人参与市场拓展,人人为市场拓展献计出力的浓厚氛围。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吸纳先进的科学理念,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转变观念,树立市场竞争意识,抢抓机遇,推进发展。反之,没有市场竞争意识,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决心、信心和勇气,对闯市场“怕”字当头,患得患失,最终只能被市场所淘汰。

树立市场竞争意识,能增强企业的忧患意识,使广大干部职工产生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拓展市场中。市场竞争说到底就是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关系和先进企业文化的竞争。目前,管理局与国际大企业相比,在机制、体制、技术、装备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正是我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看到了这些差距和不适应,才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企业固步自封,闭关自守,最终只能走向失败。

二次创业时不我待,二次创业任重道远。在二次创业的进程中,我们要树立市场竞争意识,树立必胜的信心,锐意进取,敢争第一,勇闯市场。我们相信,在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

解读“三次创业”

提出背景: 精神卫生事业面临的加快发展的新机遇

我院现任领导班子自 1999年7月上任以来,在省卫生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团结拼搏和不懈努力下,经历了求生存的迎难而上,求突破的破难而进。回顾近10年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00年至2005年,为“一次创业”时期,主要是围绕求生存、谋发展,着重理顺体制,重振士气,摆脱困境;2006年至2008年,为“二次创业”时期,主要是围绕求突破、强内涵,着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就医环境的改善,医院形象的提升。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了包括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在内的多项拉动内需的政策措施,新增投资用于基层卫生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卫生事业发展正面临着宝贵的发展机遇。全国和全省卫生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9年将以精神卫生、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为重点,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我们又站在一个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又面临着“三次创业”的新选择。

主要目标: “三次创业”主要任务就是围绕增实力、强管理,顺应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强化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机遇,抢占事业发展的制高点,适应全省医院等级评审的新要求,全面提升能看得见的硬实力和能感受得到的软实力,实现跨越发展。

“三次创业”对全院干部职工的新要求:

首先,进行“三次创业”,要用好“艰苦奋斗”这个“宝”。“三次创业”,关键在“创”,根本在“干”。“创”才有出路,“干”才有未来。一切机遇,只有在创业中才能抓住;一切问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解决。创业的过程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离不开团结拼搏,离不开破难而进。

其次,进行“三次创业”,要亮出“事争一流”这把“剑”。今年的建设、改革、发展工作非常繁重,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只能丧失良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只会贻误事业。全院各科室、各部门、各岗位干部职工在“三次创业”进程中,都要有亮剑精神,敢为人先,奋勇争先,争创一流,使医院各项工作都上档次、上台阶、上水平。

第三,进行“三次创业”,要高举科学发展这面“旗”。我们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的明显成效,转化为推动医院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转化为谋划工作的主要依据,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要真正吃透“三头”做到“三化”,即吃透上头,把上级精神具体化;吃透外头,把外地经验本地化;吃透下头,把基层创造理论化,不断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创新工作、创新发展。

下载领导们必须树立远见卓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领导们必须树立远见卓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领导决策必须树立民主法制观念(xiexiebang推荐)

    领导决策必须树立民主法制观念 [摘 要]领导决策的严肃性、权威性和规范性,要求现代领导者必须依法决策,使决策法制化,以保证决策实施的连续稳定性。[关键词]领导者 决策 民主......

    领导如何树立威信

    介绍领导者如何树立威信,作为一名领导应该好好学习一下: 所谓威信,是指在社会交往中影响与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威信是“无言的召唤,无声的命令”。一个领导者要想充分发......

    贯彻落实“三观”必须树立“三种意识”[大全5篇]

    贯彻落实“三观”必须树立“三种意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曾庆红今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二00四年春季开学典礼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

    领导干部树立三观(合集)

    以人为本树“三观”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企业领导如何树立良好形象[★]

    企业领导如何树立良好形象 黄东成 通过学习中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和矿纪委组织观看的《抵制拜金主义》、《贿变》、《以我沉痛“七笔帐”劝君走好人生路》、《拒腐防变要从小事......

    如何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如何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挫折观,是一个人对挫折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年轻干部应该怎样看待挫折?习主席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讲:“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

    领导干部要树立“四观”(模版)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四观”,努力提高执政水平和统揽全局的能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从......

    树立三观 做好本职工作

    树立三观,做好本职工作 同志们: 今天非常高兴能来到这里和大家进行交流。我今天要和大家探讨的内容是作为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国家公务人员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