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及建议

时间:2019-05-13 03:2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嵩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及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嵩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及建议》。

第一篇:嵩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及建议

嵩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嵩县农业局张松群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嵩县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作为农民增收和富民兴县的重点工程来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内抓林、药、牧、烟等特色产业培育,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对外抓劳务输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并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全县基本形成25万亩经济林,17万亩中药材,35万头只优质肉牛肉羊,4.5万亩烟叶等四大特色产业基地。已建成各类涉农龙头企业35家,其中洛阳顺势药业有限公司、车村山珍公司、百合公司,木植街食用菌开发公司等已初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同时以小城镇建设为平台,催生了一批综合市场、专业市场、集贸市场,如车村、白河、木植街等地的中药材市场、木植街食用菌交易市场、闫庄黄牛交易市场、何村小杂果批发市场等。现已创建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包括专业协会)46个,建立经济技术服务组织22个,各类农民经纪人组织16个2000余 1

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推动全县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带头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农业产业化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部分乡镇和部门对特色产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抓工作的力度不大,部分群众小农思想意识浓,热情不高,存在着“上面重视下面忽视”的“两张皮”现象。

(二)发展水平低,辐射能力不强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作物在农业中的比重较低,农村经济特色不明显,农民增收缓慢且不稳定,产业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三)基地建设滞后,规模效益不明显

受长期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特色农业仍处于传统的粗放经营状态,导致产业规模小而分散,很难形成种养大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不利于形成规模,形成基地。同时,乡镇之间产业化基地建设还不平衡,部分乡镇尚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基地,规模效益得不到显现。

(四)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

一方面嵩县工业化程度低,对农业反哺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县内缺乏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大型骨干工业企业。

现有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除洛阳顺势药业有限公司外,大部分属企业规模小,装备差,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没有跨地区、跨行业的龙头企业,这在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产业化的发展壮大。

(五)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产业启动速度慢。

由于我县财力薄弱,对产业化的投入明显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在起步阶段,其融资职能没有真正启动,还没有形成一套聚集收拢社会闲散资金的机制。

(六)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公司和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注册专业中介组织较少,农民经纪人大部分文化层次在高中以下,素质低。销售渠道不畅、造成丰产不丰收等现象,不同程度上挫伤了群众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

三、建议与对策

(一)提高认识,转换工作作风

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提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增强紧迫感,树立扶持产业化经营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要正确认识,科学对待,为发展农业产业化扫清思想认识障碍。为使特色产业发展成为我县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要努力转变工作作风,把老百姓的事情切实放在心上,集中精力

为群众搞好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在种植、收购、销售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他们提供资金、技术、信息服务,为其解除后顾之忧。

(二)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通过龙头企业,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走向市场,有效克服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是要把发展龙头企业与培育区域主导产业结合起来。二是企业必须确定立足农业谋求发展的经营思路,避免不切实际盲目上项目,铺摊子。使龙头企业向大(带动面大)、高(技术含量高)、长(产业链条长)的层次发展。三是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求发展,运用工业生产的方法管理农业企业,以市场引导生产,以流通带动生产。按照谁有能力当龙头就扶持谁的原则,实行定点培植、重点引进,尽快培育一批特色龙头企业。

(三)抓特色产业培育,扩大生产基地规模

要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把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一批种植大户、基地村、重点乡镇,不断提高产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因地制宜培育和兴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产品和产业基地。通过努力,把农业产业结构调优,规模做大,推动农业产业化不断向深度进军,突出基地建设,搞好示范带动。在特色产业发展上,坚持“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集中连片建基地”的发展

思路,采取政府引导,样板带动,政策驱动和服务推动等措施,对我县中药材、旱地辣椒等具有特色的产业精心培育,形成品牌。

(四)完善组织体系和机制建设

通过有意识地组建和完善经济合作组织、中介组织、专业市场,将产业发展的诸环节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保产业按照一体化的方向顺利发展。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下大力气抓好农副产品直销市场建设,实现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化中介经纪人队伍,鼓励更多的有经营才能的人参与到产业化营销体系中去,实现农副产品的转化增值。通过组织体系的完善,带动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五)加强扶持引导

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企业和农户,政府的主要工作是搞好规划和政策扶持,帮助解决产业化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要做好引导、支持和推动三方面工作。要加大产业宣传力度,定期发布产业信息,引导重点产业发展。防止盲目生产给农户造成的损失。要通过资金投入、政策倾斜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搞好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基金,将财政扶贫、以工代赈、农业开发、扶贫信贷等资

金捆绑使用,集中投入产业化经营。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重点产业发展。

(六)强化保障机制

建立农业经营风险保障机制,保护农民合法经济利益。以农民专业协会为基础,逐步建立政府扶持,协会会员自愿参加的生产风险基金,帮助农民自我保护,调动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议

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议

纵观今年全国各地的白菜烂市、果农滞销、我县莲藕伤农等事件,特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把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好做强。近年来,我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64万亩,产量达到了57.9万吨,实现农业总产值66亿元。同时加大了特色农业发展,优质苎麻、香椿、糯稻、果蔬等产业基地达75万亩,现代畜牧业养殖小区249个。农业产业话水平得到提高,流转土地14.23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124个,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农业品牌创建取得突破,创建无公害农产品11个、绿色食品15个。“大竹苎麻”、“大竹香椿”、“东柳醪糟”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大力发展了牛、羊、鱼、香葱、莲藕等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实现了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但是,受诸多因素影响,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还处于起步阶段。

六个问题:

1、产业基地建设发展不平衡。受长期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导致产业规模小而分散,很难形成种养大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不利于形成规模,形成基地。同时,乡镇之间产业化基地建设还不平衡,部分乡镇尚没有形成自己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规模效益始终得不到显现。

2、规模龙头企业相对较少。现有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规模上说还较小、装备还比较差,没有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这在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产业化的发展壮大。

3、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我县财力薄弱,对产业化的投入不足。民间资金投入有限,还没有形成一套聚集收拢社会闲散资金的机制。由于农业产业化投入大,见效慢,受自然灾害影响比较大,有效抵押物不足,农民贷款难,龙头企业融资难。

4、农产品竞争力不强。我县农业有名气而无名牌,农产品品牌在市场上知名度较低,品牌效应差,竞争力弱,靠出售原始产品维持生产经营,使产业效益大打折扣,影响产业规模扩张和层次提升。

5、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与龙头企业缺乏合同履约机制,企业与农户还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部分企业随意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有的企业虽然与农户签订了收购订单,但当市场出现价格下跌时,这些企业大都考虑自身利益,给农民造成严重损失,挫伤了种养农户的积极性,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

6、产业发展仍然有风险。卖难问题时时困扰菜农、果农,投入与收益相差太大,损失严重。今年的白菜烂市、柚子果农难卖、莲藕的滞销。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菜农、果农的发展信心。

为了响应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未来五年建成“西部特色农业示范县”的目标,突出抓好香椿、糯稻、竹林、畜禽等

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建设“中国红香椿基因库”,打造“中国香椿之源,振兴苎麻产业,打造“世界麻都”。特提出

六点建议:

1、切实注重舆论宣传力度。我县优质农产品种类丰富,在丰收时节,出现卖难现象,究其原因,我县产业只注重基地建设,未大力推荐宣传我县农产品。为把我县产业做大做强,加大宣传力度必不可少,要有大手笔的手段,充分利用电视、广告牌、报刊、杂志等媒介,把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产品向省内外推荐宣传,充分吸引客商眼球,提高我县农产品在省内外的占有率。

2、捆绑政策倾斜扶持力度。实行土地指标倾斜。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项目所需用地,优先安排、优先审批。实行电力优先使用,对其生产用电优先安排,严格按国家规定的电价计收电费,不准额外收费。加大投入力度,县财政安排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农业产业化贴息政策要继续实施,并且今后每年都要有较大幅度增加。对新发展300亩以上的产业,县财政要给予资金扶持,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产业化。加强银行信贷服务,各金融机构要将龙头企业列为信贷优先支持对象,增加贷款投放。推动形成“银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

3规模发展龙头企业、特色产业。通过招商引资途径,着力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走向市场,有效克服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重点扶持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经营机制活、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强强联合,做强一批龙头企业。用市场的方式,积极引导和促成全县同类型的龙头企业具备条件的加强横向联合,实行品牌、技术、产品资源共享,搞好分工合作,努力整合建设跨区域的大型龙头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企合作,引导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储运、保鲜、精深加工、包装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密切合作,开展联合研究、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同时,要切实利用好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瞄准国内外产业化优强企业和知名品牌,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来我县落户,形成新一轮农业招商引资高潮。要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把香椿等蔬菜作为全县产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一经确定,不要轻易变动,使主导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化、区域化发展格局。按照一大产业、一个规划、一笔资金、一项政策、一班人马、一名联系领导、一套考核制度的“七个一”标准,制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扶持措施,集中资金予以重点扶持,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打下基础,切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着力整合同类产品品牌,形成合力,集中扶持打造出一个品牌,形成全县统一的品牌,逐步消除同类产品多个品牌的格局,努力把特色产品品牌做大做强。

4、运用科学利益连接机制。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作模式,使利益连接机制逐步由松散型

向紧密型转变。通过签订合约,合理确定农产品收购价格,实行最低保护价。在再生产各环节上建立统一的管理组织,调整各利益主体间的分配关系。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以资金、技术、土地、劳力入股,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使龙头企业和农户共享平均利润或超额利润。建立风险保障制度,从再生产各个环节经营额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风险基金,以调节市场供求变化和自然灾害给各方所带来的损失。

5、搞好规划,做好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这篇文章。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只有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布局,持之以恒地长期实施,才能有效地实现县委、县政府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按照各自地理条件、气候、光照等资源,考虑将产业培植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产业特色景点片区建设。以产业培育,提升旅游档次为重点。在景区规划内,积极动员群众,改变传统农业种植方式,栽植特色经济作物,一方面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打造景区靓丽风景线。

6、健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风险保障机制。建立产业化发展风险准备金,制定具体的风险金管理和使用办法,重点就放在对公司、农户的风险补偿方面。完善企业与农民的风险保证行为,规范两者的生产、经营行为。实行商业化风险运作,让保险公司等中介组织介入农业产业化发展,采取个体投保或股份合作等办法,减轻政府压力,增大风险理赔保障,维护投保者利益,提高农户和企业生产积极性。成立风险保障领导机构,在政府部

门的领导下,让风险双方共同参与,确保风险保障机制得以公正、客观地执行,从而保障各方利益,维护稳定。

第三篇:花垣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花垣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我国目前市场经济整体发育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所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县农业经济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实现质的跨越提出的内在要求。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确保农民增收,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实际上,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是处理和解决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所面临一系列难解之题的一个最为有效的举措。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其经营呈规模小且分散的特点,这使得农民在进入市场的时候不能准确把握市场走向,生产上的盲目性和低效益又往往使农民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将小规模、分散化的农业生产同大市场连接起来,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经营模式促使农产品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的合理化,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下面就我县农业产业化谈谈几点个人浅见:

一、基本情况

花垣县位于湖南省西部,与黔渝接壤,总面积1108.69平方公里。全县辖18个乡镇288个村18个社区(居委会),人口27.9万人,其中苗族人口占76.8%,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也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少数民族山区县。全县地势南高北低,呈三级台阶状,海拔在200米到1100米之间。县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天严寒、夏天酷署,森林覆盖率43.5%,年平均降水量1420.9毫米,水资源总量约16亿立方米,水能储量11.37万千瓦。主要农产品为稻谷、玉米、红薯、柑橘和梨。县内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锰和铅锌矿,其中锰矿储量排全国第二,铅锌矿储量位列全省第三,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花垣县山水风光秀丽。这里有当今世界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距今5.6亿年的寒武纪地质地貌——排碧寒武纪地质剖面,是全球寒武纪首枚“金钉子”;有迷人的双龙瀑布群;有沈从文先生笔下的古朴清秀的“湘西四大名镇”之一,人称“湘西小南京”的边城茶峒;有幽奇秀美的“天然氧吧”——古苗河蚩尤风景区„„这里悠久的历史渊源,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矿产资源,灿烂的地方文化,众多名胜古迹,如山花烂漫、群星闪烁,展现在人们面前。

花垣民风民俗纯朴厚重、独具特色,民族文化传承久远、厚重精深。全县苗族人口占76.8%,是当今世界人口最多、密度最大的苗族聚居地之一,素有“百里苗乡”之称。苗族的传统节日如“四月八”、“赶秋节”、“樱桃会”,浓缩了湘西苗族风俗民情,接龙舞、盾牌舞、司刀绺巾舞、椎牛、吃猪、傩戏、上刀梯、下火海、踩豆腐等苗族传统文化活动与绝技艺术,向人们展示了苗家人多姿多彩的绚丽生活。苗语、苗歌、苗剧、苗鼓、苗医、苗族哲学等苗族文化,既古朴、神秘,又充满着现代气息。1993年,花垣县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二、我县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特点

(一)、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逐步建立。订单农业和中介组织,使龙头企业和农民利益联接机制从松散向紧密型发展。如湘垣生化、北欧码鲟鱼、宝贵等公司,带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初步形成 “基地+公司+农户”型产业链,促进了农产品增值,提高了效益。

(二)、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通过几年狠抓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努力,花垣已培植规模农业产业大户762户,其中种植大户494户,开发面积达8.5万亩;养殖大户268户,养畜3.3万头、养禽11.2万羽;新增

北欧玛鲟鱼养殖等州级龙头企业6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1家,会员达3100多户。去年,该县实现农业总产值7.5亿元,比增8.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80元,增长10%。

(三)、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花垣县近两年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养殖大户发展的意见》,采取“以奖代投、以补代奖”的方式,对种养大户实行奖励。即对能繁母猪场规模达1000至5000头、5000至1万头和1万头以上的,分别一次性奖励2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对家禽饲养规模达1万羽以上的养殖场和水产养殖标准箱达20口以上的,按每羽5元和每口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同时,对成立2年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在50—100户、100—300户、300户以上的,每年分别给予2万元、5万元、10万元的补贴。在国家财政对每头能繁母猪补贴100元和进行保险的基础上,该县还对养殖能繁母猪达50头、100头、500头、1000头、1万头以上的,分别按每年每头30元、50元、60元、80元和100元给予补贴;年出栏商品猪200头、1000头、1万头以上的猪场,分别按每年每头10元、30元、50元给予补贴;家禽年实际保有量达1000至1万羽和1万羽以上的,分别按每年每羽1元、3元给予补贴;对养鸽1000羽以上的,按每年每羽1元给予补贴;对能繁娃娃鱼按每年每条30元给予补贴;开发水面养殖达100亩以上的,按每亩300元给予种苗补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县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还处于初级水平,发展不平衡,经营组织规模小,竞争力弱。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链还不够紧密,诚信建设还有待加强,农产品销不动时农户要求老板按合同收购,农产品俏销时,老板往往又收购不到产品。

(二)、提供公共物品、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市场秩序,服务于农业产品化上政府的作用有待加强。一是习惯于一哄而起的工作作风,对推动此项工作仍采用宣传发动、下发文件,重发动,轻管理,缺乏过硬的措施;二是忽视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必要和急需的信息体系、质量检测检验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市场监督管理政出多门,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对掺杂使假、欺行霸市、虚假广告管理处罚不力,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三)、土地流转机制与规模经营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地块零散,调整频繁,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没有形成,阻滞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同时,个体农民无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进行农业技术改造,集体组织的弱化无法满足“大农业”所要求规模化生产的条件。

四、几点建议

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无非解决二个问题:一是富县,二是富民。无论富县富民,两者都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花垣县是山区小县,边远山区,自然条件差,无论富民富县都任重道远,必须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按照花垣县中长期规划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扎实工作,务求实效,闯出一条发展花垣县特色农业产业化的路子,方能从根本上解决花垣县的贫困问题。

(一)、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促进龙头企业升级增效。花垣县农业产业化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开拓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建议重点抓好、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过硬措施促进龙

头企业发展。一是增强市场观念,促进龙头企业全面融入市场;二是大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卫生检疫等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并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现代化农业企业或集团。三是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形成比较稳定的产品购销关系和利益共同体,积极探索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度等形式,与农户在产权上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关系。积极发展农民行业协会。四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大农产品加工的精度和深度,并加强行业自律,加强企业道德建设和社会责任感的建设。

(二)、发挥政府作用,为农业产业化铺路架桥。一是调整和完善农业产业体系,整治经济秩序,优化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环境;二是积极促进科技成果向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化;三是尊重农户和龙头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四是发挥好协调、调控、监督、检查的服务职能和协调职能。农业产业化涉及发改、财政、国土、农业、金融、工商、税收、质监等多个部门。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协调解决项目审批、工商登记、征用土地、产品购销、交通运输、税收等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建立对农业投入的约束机制,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研究财政资金对农业产业化的具体扶持方式和内容,调动各方面的资金支持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信贷资金的倾斜,支持优质产业。目前最主要的是建立中小企业资金担保公司,筹措足额的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三,政府通过建立质量标准、检验检测体系和信息体系,为企业和公众服务。县乡政府要引导龙头企业执行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实施与监督相结合,产前产中产后相呼应,示范与带动相配套的农业标准化体系。积极推进品牌农业建设,加大优质农产品的开发力度,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并加大执法力度,杜绝无标生产和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利益。第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培育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促进农民企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发展,并教育和培训农民。第五,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发展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

(三)、改革土地流转机制,为发展规模经营打下基础。可采用反租倒包和股份制的形式,实行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市场建设,改革土地征用制度。

(四)、做到“五个结合”,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发展农业产业化要与争政策相结合。要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推进“湘南大开发”等一系列政策机遇,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向上报项目,争资金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挤”劲和“钻”劲,多上项目上好项目,提高我县整体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发展农业产业化要与市场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突破资金和技术瓶颈,把花垣县产品推销出去,农业产业化才能有巨大的生命力,生生不息。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突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核心目标。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立扶农惠民机制。要认真抓住国家扶贫政策、农业开发和以工代赈、老区建设以及完善大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机遇,整合各项资金,投入到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认真开展好农民的思想教育、市场观念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全面地提高农民素质。四是发展农业产业化要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相结合。坚强的村级组织,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石。推动农户、经营者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引导和带动全县种、养、加、运、贮等环节发展,努力

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大突破。

第四篇:金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金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吴芳云梅淑芳

[摘要]在分析金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今后农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化的六条措施:优化农业结构与空间布局;培育龙头企业;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引进资金;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强城镇建设等。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金华市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码:A

The current character and developingcounter-measures on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Jinhua city

Wu FangyunMei Shufang

(Depart of Agri-Res and Regi(Jinhua College of Profession

Planning of Jinhua City)and Technology)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main questions on it’s development in Jinhua city, six detail 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re discussed of Optimiz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frame and distributions,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leading industries, establish the socialized rural service system, adding fund, widen the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truct the small towns in rural area ect.Key words industrialization construction;industrialization;agricultural leading industries;Jinhua city

入为目的,以农产品产加销为纽带,企业、农户结成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建立起新的农产品生产体系[1]。它解决了单家独户无法解决的技术、规模经营、市场等一系列问题,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程度,同时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从单纯的生产领域扩展到农副产品的加工及其流通领域。因此,农业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据区域内的农业资源优势,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形成生产专业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格局,以期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经营形式的突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分析金华市农业产业结构及主导产业、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农业产业化模式及其限制性因素,进而提出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对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提高全市农业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1-10-29

吴芳云金华市农业区划办公室农业经济师,321000 金化市梅淑芳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讲师,321007 金华市

2农业产业化进展情况

2.1 主要成就

2.1.1 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农业主导产业已基本确立。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农业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地得到调整与优化,粮食这一大宗农产品种植面积大幅减少,经济作物及林、牧、渔多种经营得到极大发展。全市粮经产值比从1995年的56.28:43.72,下降到2000年的39.92:60.08,农林牧渔产值比重也由1995年的70.02:5.50:17.76:6.72,调整为2000年的62.67:6.63:20.26:10.44。且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得到了优化,优质农产品比重不断增加。全市现已形成粮食、蔬菜、瘦肉型猪、特色水果、奶牛乳品、茶叶、花卉苗木、中药材、食用菌、淡水产品等主导产业。

2.1.2 培植了一批龙头企业,建立了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专业批发市场。

目前全市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1家,2000年产值16.49亿元,带动农户10.78万户,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如90年代以后,佳乐、李子园、丁丁等一批乳制品龙头企业的崛起,带动了金东和婺城两区的奶牛饲养业的迅速发展,现奶牛饲养量已达2.5万头。

在农产品生产基地方面,全市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的养猪场45个,已建立起柑桔生产基地23.1万亩,蚕桑基地10.35万亩,茶叶生产基地24.9万亩。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的农产品基地正在崛起,“多村一品”、“几乡镇一品”的区域生产格局已初步形成。婺城区有机米、金东区苗木盆景、武义有机茶等基地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现全市有各类集市278个,其中综合类市场126个,专业市场152个,市级以上市场类农业龙头企业5家,2000年交易额36.28亿元,带动农户11.63万户。义乌农贸城2000年农产品成交量达37万吨,成交额达11.5亿元,并建立了18个优质农产品基地,吸引20多个省市设立农产品窗口。2.1.3农村服务体系日益健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产品购销户等农业专业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在农业生产专业化、基地化的发展过程中,同类产品生产者在自愿的基础上,形成了带有生产协作和服务性的群众组织,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也称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2]。如金东区赤松乡的佛手专业协会,吸收佛手种植户入会,开展行业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销售。专业

合作社、专业协会把过去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格局转变为有市场优势的产业化经营联合体,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2.1.4形成了多种产业化组织模式。

由于各地的资源条件、生产技术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各异,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其组织模式呈现多样性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1)“公司+农户”模式,如永康市生态养殖场在鹅肥肝生产项目中,把种鹅、苗鹅扩散到农户饲养,与农户签订饲养合同,企业(公司)在产前即与农户签订生产协议,实行保护价收购,把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在一起,缔结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联合体。(2)“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如义乌市道人峰茶业有限公司在建立1500亩茶叶生产基地的基础上,与周边乡镇的茶农签订合作开发有机茶协议,形成有机茶生产联合体,公司向茶农提供有机茶生产的技术方案,茶农认真按有机茶的各项技术和规范管理茶园和制作茶叶,然后公司按质论价收购,取得了较好效果。(3)“公司+合作社或专业协会+农户”模式,如金华市果蔬批发市场与塔石乡农民建立蔬果专业协会不仅带动了当地蔬果生产,也为批发市场建立了不断供应农产品的基地。这种形式一方面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另一方面加强了行业管理,促进了生产经营的发展。(4)“合作社或专业协会+农户”模式,东阳市果树专业技术协会(主要为果树专业大户、销售户)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行标准化生产,现有会员400余人共栽种各种水果总面积达2万余亩,2000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促进了果业产业化发展。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农业内部结构尚不合理,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

养殖业比重偏小,与农业现代化要求很不相称,也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地方不顾本地优势资源和发展水平,存在盲目发展主导产业的问题。

2.2.2龙头企业实力不强,深加工能力弱,经营一体化程度低。

大多数龙头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设备简陋,缺乏强有力的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的纽带关系多是松散式、半紧密型的。从2001年新增2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情况看,仅6家以书面合同或协议与农户联结,影响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稳定与发展。2.2.3农产品科技含量仍然较低。

“名优、特、新、稀”产品少,缺乏开拓、占领市场能力强的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2.2.4市场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产销脱节现象依然存在。

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参与市场的意识在逐步增强,但由于处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二是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途径偏少,对市场信号反应不灵敏。

3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对策与措施

3.1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优化农业结构与空间布局。

要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推动大规模农产品基地建设,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今后在河谷平原区重点发展粮油、瘦肉型猪、水果、蚕桑、蔬菜等产业;丘陵盆地区主要以葡萄、草莓、杨梅、黄花梨等特种水果,佛手、茶花、桂花等花卉苗木,畜禽、渔业等特种养殖为支柱产业重点扶持;中低山区发展以畜牧、食用菌、高山蔬菜、竹林药茶为重点主导产业,并有计划地退耕还林;城市郊区应大力发展乳、肉、蛋、禽、蔬菜以及花卉盆景等适合城市居民消费的城郊型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充分发挥各地优势,也避免了产业结构趋同,从而有效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良性发展。

3.2 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

首先,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协调、服务等功能,制定符合市情的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化政策,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要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对实行农业产业化的农户和工商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在建设用地、配套设施、信贷等方面给予倾斜等,同时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抓好市场建设和信

[3]

息传输硬件服务工程。其次要以市场为导向,培植具有地域优势和特色的主导产业,重点培植和发展龙头骨干企业。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农户、企业、购销队伍、市场之间在完善利益机制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专业协会、合作制、股份制的形式与农民结成紧密型、半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第三要围绕龙头企业、支柱产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4],实行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生产能力,保证对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3.3 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鼓励发展专业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民服务中心建设。要加大对支柱产业的科技服务,加快农业适用科技推广应用,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管理,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健全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网络,以利于生产、加工、销售的正常运转。

3.4 扩大开放,引进资金。

积极引进外资、技术和市场,发展外向型农业。当前招商引资产业选择重点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包括改造中低产田,开垦宜农荒地,兴修水利设施),水果生产、淡水养殖和新畜禽的开发与农产品市场建设等项目。

3.5 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加快良种化步伐,实施“种子工程”,完善优良品种的繁育、引进、加工、销售、推广体系。加强对农村“能人”和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通过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和农民企业家队伍。3.6 发展城镇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强农村城镇建设,鼓励和引导小城镇依据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和经济条件走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培养具有区域优势、资源条件好、人口规模大的小城镇,重点发展农村中心城镇。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发展要求,改革户籍制度,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通过多元化投资体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小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袁克忠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探讨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8(1)56-58 2 闵学冲发展专业合作社振兴农村合作经济 1999(4):15于文博我国典型农业地域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经济地理,2001(1):107艾云航沿海地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对策措施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2):53

第五篇:怀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怀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作为农业大市,怀化如何立足本地实际,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在产业化发展道路上又面临着怎样的困境与挑战,对于中西部山区特别是后发展山区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

一、怀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怀化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节点,加强规划引导,夯实基层基础,强化扶持服务,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了粮棉油、竹木林纸、医药、果蔬茶、畜禽水产养殖等五大优势产业。2009年,全市共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4.69亿元、增加值86.62亿元,均比上年增长8.1%。三次产业占GDP比重由“十一五”初期的19.6:32.1:48.3优化为15.5:40.1:44.4,农业对GDP的贡献率为8.9%,高于全省水平4.2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94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8家),较2005年翻了近一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销售产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5年间分别提高9.8和10.5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基地面积502万亩,发放劳动报酬达4.6亿元,人均工资10227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户60多万户。

(一)优势产业带逐步形成,农业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我们根据自身自然资源条件、各地产业基础以及发展潜力,将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摆在农业产业化突出位置,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市粮油、果蔬茶、畜禽、竹木、中药材等五大农业产业带初具雏形,鸡蛋枣、湘蕾金银花、木洞杨梅、紫秋葡萄等一批特色产业也初具规模。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广度不断扩大,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91万多人,实现劳务收入60余亿元。

(二)产业基地不断扩大,产业集聚效益日益显现。作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创业基地和示范基地,市工业园无疑是怀化产业集聚的领跑者。目前入园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到80%以上,园内初步形成了森工、食品、服装三大主体产业,开园以来已累计实现引资227.1亿元,2009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5亿元,2010年财政总收入更有望突破2.5亿元。与此同时,立足山区特色资源,全市逐步建立起优质稻、水果、茶叶、竹木、中药材、畜禽水产等十大农产品基地,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其中:建设优质超级稻基地达100万亩、名优茶5万亩、优质原料35万亩、工业原料林200万亩、油茶100万亩、烟叶10万亩、中药材50万亩,建有50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和10万头优质肉牛生产基地。2009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20%。

(三)农产品加工业企业日益壮大,龙头企业成产业化生力军。农产品加工业企业数量和规模日益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94家,总产值137.4亿元,自2005年开始,年平均增长43.9%;企业个数和总产值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2.1%和28.3%。其中:规模以上中药饮片加工、饮料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总产值更是分别以100.3%、67.9%、60.9%的增速成为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亮点。通过扶优扶强,全市龙头企业的规模和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7家。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以汇源果汁为龙头的水果加工、以泰格林纸为龙头的竹木加工、以正清制药集团为龙头的中草药加工、以金珠米业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以贤胜油业为龙头的植物油精炼加工、以大康牧业为龙头的畜禽水产品加工、以怀化正大为龙头的饲料加工、以碣滩茶业为龙头的茶叶加工等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提升。2009年,全市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2.7亿元。龙头企业积极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资金等服务,成为带农惠农的中坚力量,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

(四)产业组织化程度得到提升,品牌化建设不断推进。目前,怀化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1294个,参会农户约28万户,“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成为农业产业化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主要形式,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部分市场风险。农业品牌建设稳步推进。全市获得“三品”认证的基地达到84.3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59.7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4.6万亩。获得有机食品认证5个,绿色食品认证13个,麻阳柑橘、芷江活鸭、新晃黄牛肉3个产品已获得原产地证明商标。全市已有湖南正清制药、正清风痛宁、鱼腥草注射液等10家企业及产品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称号,湘怀金珠、华氏等家企业及产品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创怀化市名牌产品34个。

(五)认识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化建设合力形成。自1999年7月制订《关于怀化市实施农业十大农业工程的意见》和《怀化山区农业产业化实验方案》,全市拉开农业产业化发展帷幕以来,经过10余年的努力,市县各级各部门充分认识到农业产业化对全市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将农业产业化作为富民强市的有效举措合力推进。2009年5月,怀化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制定和完善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围绕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密集出台的《关于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规范土地流转加快现代农业的意见》、《关于加强合作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理顺土地流转秩序、加大农业产业化贷款发放力度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二、怀化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过来的一段时期内,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通过冷静比对和细致剖析不难看到,我们的农产品加工率和加工水平仍远低于全省水平,更难望全国水平项背;我们的农民收入与全省、全国的差距仍在不断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日益拉大;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没有同步拉升农民收入,市场通胀预期却在加大。

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一直徘徊在20%左右不前,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与“十五”末相比:2009怀化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由676元上升到2005元;城乡收入差别由3.4倍扩大为3.8倍,高于全国(3.3倍)、全省(3.1倍)水平。2009年,扣除价格因素,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仅8.5%,低于全省水平0.8个百分点,居全省末位;全市农业生产价格指数为102.2%、高于全省水平(90.6%),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0%、远高于全省水平(99.6%)。

对照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农村社会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怀化农业产业化在进一步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的诸多瓶颈与隐患值得我们进行深思。

(一)龙头力量偏小,核心竞争力弱。到2009年止,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仅1家,年销售收入1亿—10亿元的企业37家,总合仅占全市规模以农产品加工企业数的19.3%;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仅1家,省级龙头企业17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数仅占全省份额的5.7%。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成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重要因素,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企业幅射带动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加工转化份额小、深加工率低,以靖州为例:有“江南第一梅”美誉的靖州杨梅,栽培面积近2.7万亩,年产量为0.6万吨,但90%产品以原生态形式营销。当地从事杨梅深加工的规模以上企业仅金穗农业1家,与稍具规模的木洞山杨梅酒厂和红日杨梅酒厂3家年加工能力合计不足总产量的10%;作为全国三大茯苓主产区的靖州,鲜茯苓年产量过1万吨,但仅有不到4成经过切片等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不抵深加工后的1/10。当地只有补天药业1家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茯芩深加工,而年加工量尚不足鲜茯苓年产量的2%,在带动当地茯芩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上还大有可为。二是企业品牌影响力小。目前,全市国家级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均为空白。品牌营销的粗放式模式导致农产品企业特别是肉禽、柑橘等食品类企业品牌“山头”林立,良莠不齐,营销定位趋同。囿于狭小的区域市场,龙头企业只能就价格、品类、渠道等单个营销环节与本地同类中小企业同室操戈,在有限的同类消费群体间展开无序的业内竞争,内耗了品牌资源,束缚了企业成长空间;三是基地建设相对滞后。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嘉信公司和老蔡食品作为夜郎牛业品牌支撑企业,每年近半数肉牛、商品猪需从贵州、重庆等外省市购入;占全市粮食加工产值3成的金珠米业、五溪米业等龙头企业,原材料的供应也不能实现完全自给。组织化程度低、土地流转不充分,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因。土地流转数据显示,2009年全市累计流转农村土地380多万亩,其中耕地仅52万亩,仅占耕地总面积的13.0%,不能充分满足农业规模化经营需要;四是产品科技含量低。全市龙头企业仅有正清集团、湖南补天药业、五溪米业5家建有专业研发中心,且规模偏小。近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转化应用先进科技成果仅73项。

(二)农业投入不足,产业融资困难。目前,金融特别是银行贷款门槛较高流程复杂业务单一,财政投入较大程度依赖国家和省级转移支付,农民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能力十分有限的格局已严重掣肘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多层次、多样化发展的需要。2009年,怀化市农业投入三大主体,依份额由大至小依次是金融贷款、财政投入、农户投入,占比为63:26:11。作为农业产业化融资主渠道的金融机构,受城乡二元化结构等因素制约,资金供给量与品种、期限不能满足怀化市产业化融资需求。如:农发行对农产品加工类企业的业务范围基本局限在粮油购销和粮油深加工企业;农村商业银行倾向提供小额信贷,无法满足农业产业化生产特别是农产品基地季节性强、流动资金需要大、周转期间长的融资需求。继一季度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5月10日国家再次上调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释放出明显的收缩信号。信贷收缩将进一步加大怀化市企业的贷款和融资难度。2009年,全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6.2%,低于全省4.4个百分点。全市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较去年下降明显,降幅达15.1%。一般预算支出中,农业综合开发仅占0.1%。农民人均第一产业生产费用支出813.3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03.3元;人均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仅50.5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83.0元。

(三)比较优势欠缺,赶超压力巨大。2009年,怀化国民经济总量559.48亿元,增长13.7%,增幅居全省第7位。人均GDP12041元,增速13.2%,居全省第7位。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83.2亿元,仅占全省份额的3.3%,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薄弱于全省大部分市州。此外,怀化屡次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失之交臂,在新一轮“经济赛跑”中,作为中西部山区,怀化既不在湖南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区域之内,又不在“3+5”城市群之列,毫无政策上优势,赶超发展压力进一步加剧。

(四)基础建设滞后,区位效应难以凸显。作为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周边约1500万人、9万平方公里范围的中心地带,怀化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二传手”,有着发展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物流业的优越区位基础,但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建设滞后却成为产业发展的突出掣肘,阻碍了“培育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商贸”战略目标的推进。突出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交通投入方面:2009年,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8.2亿元,仅占全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的13.1%。全市农机化普查资料显示,在全市仅有的1.6万千米机耕道中,有19.6%需维修,另有0.6万千米适应机耕道仍在待建状态。2009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为262.5万千瓦,仅占全省份额的6.0%;二是规划设计方面:部分地方未能充分考量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进行路网规划,不少乡村公路仅是因陋就简在天然毛路基础上改建而成,部分道路未能与已有的国道、省道、县道等主干道统筹规划、协调建设,少数乡村依然遗留有“断头路”。

(五)组织作用不强,民企利益难以平衡。城乡二元化格局下对社会资源占有和分配的不均衡,使民企二者之间在产业化经营中处于不对等地位。当前,由于集体经济力量薄弱等原因,部分本应承担村民自治功能村委会仅仅扮演了政府上传下达的话筒角色,缺乏带动农户发展的自主需求和动力,而农业专业合作社及协会类组织偏重专业技术、覆盖面窄、管理和运行欠规范的现状,决定了其无法统筹经济和社会目标,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相对弱势的地位。农民未能结成真正代表其利益与企业平等对话的主体,使农企二者之间在面临农产品供求关系不平衡或征地拆迁等重大利益之争时,矛盾尖锐突出。如何平衡农企利益,使二者携手共赢往往成为两难之题。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建议及对策

立足怀化农业产业化的现实基础,笔者认为应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为主要抓手,以鼓励扶植农产品加工为发力点,辅以四大平台建设,同时不断开拓产业发展新领域,才能在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取得实效。

(一)抓好三个方面,舞好产业龙头。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力量,要按照提升壮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招商引进一批的原则从政策、基地、品牌建设三方面发力,全面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1、强化政策引导效应。以加速提升加工转化率、精深加工率为目标,在落实好现有扶持政策政策的基础上,从更加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带动效应与科技、物流的增值效应出发,制定更加完善细致的产业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扩大加工规模,提升产品附加值。一是将对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的税收、土地等扶持政策范围从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向农产品物流业及精深加工方向延伸;二是区分省、市不同级别及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1-10亿元等不同规模,对龙头企业税收、补贴方面的优惠由高至低实行差别计征;三是从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中拿出专项经费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四是按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度,采用农产品精深加工及保鲜等技改扩建项目贷款贴息等手段引导企业新上扩建、技改项目,购置使用环保节能先进设备;五是实行订单保护价收购农副产品补贴政策,鼓励企业以订单保护价收购加工本地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加工原料本地化份额。

2、大力推进基地建设。按照“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要求,从项目伊始就从当地资源承载能力出发效规划、引导企业自建原材料基地,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促进土地流转,解决好基地建设与产业加工能力不相适应、龙头企业扩大产能与基地不配套的问题。一是统筹做好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规划,划定战略性资源保护“红线”区;二是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率;三是在条件适宜地区大力推进粮油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发挥以点带面示范效应;在尚不具备条件的地区积极推广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农业机械,努力提高农机总动力;四是通过土地平整等多种手段加快土地流转,为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夯实基础。

3、积极培育地域品牌。在加大产权和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加强农产品商标注册等常规工作基础上,整合拳头资源,主推团体品牌。将市外、省外消费市场作为品牌定位主要目标,尝试在营销终端对优势产业拳头品牌如食品产业区域性品牌“新晃牛”、“麻阳鹅”、“芷江鸭”等进行整合,保留区域性品牌作为副品牌,集中精力和资源打造出怀化食品团体品牌,通过农博会等平台统一宣传推介,提升龙头企业整体竞争力。

(二)构筑四大平台,创建优良发展环境

1、构筑物流平台,化区位优势为产业优势。将农产品物流业作为促进农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的着力点,充分发挥怀化承中启西区位作用,加大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培育农产品物流龙头企业,加强现代农产品物流的信息体系建设,使怀化成为向东部、中部地区输出农产品及承接产业转移、资金和技术输入的对接口。以湖南西部农产品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为重点,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实施进程,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增强对周边地区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的集散辐射能力。整合培育农产品物流企业龙头企业,抢先占领区域性农产品物流市场份额。整合农产品物流相关信息资源,由农业、商务、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构建农产品供求、交易及价格等一体化信息平台。

2、构筑交通平台,化运能为产业效能。在构筑以铁路为龙头,在公路为主体,航空、水运为两翼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时,将统筹城乡交通摆在重要位置,特别注意抓好“粮油、竹木、果蔬茶、畜牧、中药材”五大产业带沿线交通网络布局,优先改造、建设优势产业区域的交通环境,拉长“短板”,助推连片集中发展产业集群的形成,打通市场—企业—基地—农户、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间的淤节点,以更加便捷高效充足的承载能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质,为农民增收提速。

3、构筑组织平台,促进农企双赢。积极培育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等中介组织,壮大组织规模、扩大覆盖面,规范运行与管理。与此同时,探索扶持、培育全体农民参加、农民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新型农会组织。以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为准则,引导农民自下而上以公推民选方式在乡镇级以上构建具有公信力的农会系统,担负一定的社会性、经济性、教育性功能,作为农民利益团体代表,为农户、基地、企业之间构建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既保护好企业的发展积极性,又维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农企双赢。

4、构建融资平台,促进资企联手。一是健全融资配套措施。建立企业经济及社会信用评定体系,积极搭建银企洽谈平台,推荐信誉等级好的企业进入金融机构贷款项目库。以税收等政策为扶植手段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提高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项目放贷的积极性。继续推行市、县两级财政补贴、农户自缴、保险赔付的三三制农业保险模式,调整农业保险产品结构,扩大承保范围,进一步降低农业风险,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向农业产业。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按照同级财政增长比例逐年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同时细化措施,保障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及科技三项经费等多数以上份额向带动能力强、关联度高、规模和产出能力大、成长性好、社会效益明显的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聚集。三是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建立企业上市专业协调机构,加强对拟上市企业的政策性、程序性问题的跟踪指导和服务;支持企业培育和引进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按照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加快内部股改上市步伐。在主板市场方向:设置绿色通道,推动目前具备上市实力的企业,如湖南正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加快启动上市程序;对上市条件尚不成熟的龙头企业进行认真摸排家评估,选择一批成长性好、具备上市潜力的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为纽带,通过并购、重组整合资源,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筹备上市。在创业板方向:积极建立创业板上市后备企业名录库,挖掘一批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企业,如农副产品精加工、农业高新产业类龙头企业入库,给予土地、财政、税收方面的扶植,引导上市融资。

(三)开拓两项领域,挖掘经济新增长点。一要积极开拓农产品出口市场。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市市以上农产品龙头企业出口额同比下降态势33.8%,(其中省级龙头企业会同贤胜油业下降66.0%)。要抓住诸如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多种农产品实行零关税的机遇,建立健全国际营销网络,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促进农产品出口。二要着力扶植休闲观光特色农业产业。怀化自然景观优美,少数民族风俗独特,有着“五溪农耕文化”底蕴,农业休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全市休闲农业如雨后春笋,发展出各具代表的多种类型,农业实体已达249家,(其中投资规模100万以上的48家),全年接待游客584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27%、20%;全年经营总收入2.4亿元,上交税金790万元。经省休闲农业星级农庄评审委员会授牌的星级农庄达14家,其中五星级5家,休闲观光农业已初具产业化发展雏形,但行业内组织松散、标准参差不

一、产品服务单一趋同成为阻碍产业壮大的主要问题。应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注重共性集聚和个性发展,推进产业形成地方特色。同时应积极制订农业休闲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比照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土地、税收、信贷方面给予农业休闲产业龙头企业更多优惠和扶植,并积极加以推介,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新的增长点,开辟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

下载嵩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及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嵩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及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农业产业化主要表现在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主导产业规模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

    浅谈农业产业化发展

    浅谈农业产业化发展 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逐步推进,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经济和效益,为农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不容忽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难题。从整体来看,......

    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目前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词藻。结合“新丝绸之路功能转型”的提出,中国——中亚地区经济带凹陷的现状,如何高效、科学、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是所有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现状调研

    农业产业化现状调研xx区隶属被誉为“关外上海”的辽宁省营口市,位于渤海辽东湾东北岸,是辽东半岛上的沿海开发区。中国八大水系之一的辽河在这里与渤海相交汇。渤海xx港区与辽......

    石河子市农业产业化现状

    石河子市农业产业化现状姓名:学号:班级:任课教师:多年来,农业是农八师石河子市的支柱产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弊端曾一度让农八师石河子市陷入困境:抗市场风险能......

    我县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

    我县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县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

    华坪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华坪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 要: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向。本文结合华坪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对华坪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趋势(5篇)

    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一部分 我国农业现状与问题 中国农业的地位与贡献 *农业是“母亲产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业丰基础牢;农业稳天下安) *9%的土地养活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