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刍议小学古诗教学的四个环节
浅议小学古诗教学的四个环节
广西来宾市象州县寺村中心校黄燕莉
摘要: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古诗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加强古诗教学,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本人将对古诗的课堂教学环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古诗是前人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教好这部分内容,对于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青少年儿童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古诗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 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这些都给小学生读解古诗、体味意境带来了困难,也增加了教学古诗的难度。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要教好这部分内容,应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领会大意是前提
对于一首古诗,只有领会了大意,才谈得上欣赏。领会诗意是古诗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初步感知诗的大意。
1、从插图入手感知诗意。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在观图中让学生了解诗歌大意。如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的插图是诗人在 1
秋夜看到的景色。教师可以引导生观察图画,明确:图中画的是什么季节?图上有那些景物?这些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就是这首诗要表现的基本内容。
2、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有的诗题就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内容。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可引导学生先弄清题目中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意思,这首诗的内容大体上就了解了。
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积累较少,阅历层次较低,一首新诗的大意往往需要老师在讲新课前作一番简明扼要的介绍。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交给了学生一把进入诗的艺术境界的钥匙。
二、理解诗意是关键
要领会诗意,往往要注意抓住那些关键的字词,予以点拨指导,启发学生领会全诗的意思。为此,一要充分利用课本注释;二是要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三是对一些字词作补充注释。如人教版六年级《示儿》一诗“但悲不见九州同”这句中,“悲”字和“同”字,课本既没有注释,学生按已有的知识也难以确切理解,这时老师补充注释如下:“悲”当“可悲”,引申为“遗憾”讲;“同”当“大同”,即“统一”来讲。学生明白了诗句的意思是:“只遗憾没有见到祖国统一。” 同时也可尝试以下三种方法:
1、再现形象。诗歌其实是以形象来说话的,读诗也就是要把握住诗人创造的形象,再现于自己的头脑之中。方法就是教师指导学
生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想象实现语言符号到脑屏形象的转化,如“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色遥看近却无”等,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表现的形象。
2、填补丰富。诗歌语言是凝炼的、含蓄的、富有跳跃性的,诗人往往只撷取生活中美丽的“碎片”加工成诗,因而要再现诗歌形象,就要求读者作必要的补充丰富。教师要指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知识,把一些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内容挖掘出来,把“碎片”还原成完整的形象。如“松下问童子”,问的是什么?理解时需要作调整和补充。
3、联想深化。诗歌中的弦外之音就可以通过联想读到。如学生想象“四海无闲田”的景象后,接着引导他们联想,按诗歌所描写的,农夫们照理应该怎样?按常理,农夫应丰衣足食,但诗歌最后却写“农夫犹饿死”,启发学生通过对比,思考深化。
不过,在理解古诗时不要过死,教科书怎么写就一字不漏地传授给学生。教学中可通过口述的方法将诗意、想象、语言进行有机联系。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避免了诗句就句诠文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的出现,从而使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不断提高、分析运用的能力大大增强,产生较好的效果。只要学生在理解文章不扭曲诗人的愿意,只要把大体意思说明就可以,不必在文字、字数、通顺及表达方式上吹毛求疵,要求过严。
三、激发情趣是目的小学古诗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情趣。这里的“情”是指从诗中领略的思想感情;“趣”指的是阅读古诗的兴趣。对于小学生
来讲,学习古诗主要应达到这两个目的。要引导学生悟情明理,把古诗读懂读好读活,可采用以下方法:
1、以象悟情。即引导学生以第二环节通过诗句的想象形象为基础,进一步体验具体形象在诗中的情趣。如“一枝红杏出墙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诗人为什么要特别描写一枝红杏?诗人看到这一枝出墙来的红杏,是怎样的心情?
2、读诵深化。学生有了情感体验后,立即趁热打铁,以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甚至背诵诗歌,加深对诗人情感的体味。
体会感情和意境,教学时可通过分析诗句,点拔诱导和展示有关图画,或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逼真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可采取诗中画、画中诗、并用边读边想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快活中学习枯燥抽象的诗文,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在学生还没有得到兴趣、灵感及感性认识时硬去接受不喜欢的东西,这样的教学是游离新课程理念的。
四、进入诗境是归宿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这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是可以做到的,但教学中往往难以达到,这就直接影响了古诗教学的效果。进入意境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 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为之动情。如诗人为什么看到“春风又绿江南岸”,就会产生“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动情发问呢?进一步探究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是怎样自然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让学生体验。在入诗境中我们可以借助以下一些方法:
1、朗读入境。即借助朗读想象悟情入境。
2、复述入境。把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并融进了自己的理解、想象、情感体验,较自由地走入诗歌境界。
3、表演入境。有些诗歌,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抒情主人公或诗中人物,较“实在”地构建起一个诗歌所表现的艺术天地,让学生似乎直接进入了诗歌意境,如《小儿垂钓》等。
总之,古诗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灵活科学掌握,把握好节奏、方法让学生在热爱古诗中去欣赏学习它。
第二篇:反思四个教学环节
反思四个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能
内容提要: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学,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的保障,课堂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本文旨在反思四个教学环节,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关键词:课堂管理提高效能
教育是开启智慧的事业,教师是从事教学的专业人员。教师的专业能力关系到教学质量即课堂教学效能。专业能力涉及范围甚广,诸如课堂管理组织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操作应用能力等,在这众多的能力中,课堂教学能力无疑是教师最核心的能力,诸多其他能力都是服务于课堂教学这个能力的。但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低效能问题往往与常规环节的粗放管理有关。如果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核心能力,那么教学常规的深入细化则是提升这一核心能力的有力支撑。就多数普通学校的教学软硬件和学生学习现状而言,深化教学常规管理,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已是一种当务之急。课堂教学如何将知识与能力对接,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如何注意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诱导训练,无疑对粗放型常规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备课环节
效能的学案。平时所说作为专业教师,系统扎实的本学科专业基础只是任教的基本条件,对教材与教学大纲的全面把握,是教师备课环节深化的基础。在备章节课时知识点时,既要考虑知识内在的系统性和教材前后的连贯性,同时要考虑学生知识储备的实际程度和接受新知识的承受力。所以备课环节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情全面掌握是备课环节深化的首要。备课环节的深化,首先是掌握学生学情的各个层面,只有在对学情全面掌握的情况下,才能备出能提升课堂备学生要心中有数,只有心中有数了,课堂上的深入浅出,有的放矢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和无靶之箭。
2、其次才是备教材的知识目标,作为教师应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如何在课堂上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仍然是现代教师课前备课应该充分考虑的问题。另外还应分析班级学生的情况,学生可能在哪个知识点、哪个环节有问题,如何解决,教师在备课时也应当考虑。
3、再次是备讲述的要点,备课环节深化得越客观,越具体,可操作性就越强,课堂效能才能得以提升。而不是把知识讲得越细,课堂效能就能提高的。比如,对刚进初中的学生进行授课方式的过度就是必需的环节,改变小学教学某种模式化的程序,如教师提问后让学生整齐划一的回答等,他们学会并习惯预习,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质疑,让学生在课堂上既能主动参与又能提出有自己一定看法的提问,就要在备课环节上体现出来。让他们逐渐养成什么时间该看书,什么问题应该做点笔记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应该成为教师备课环节深化的步骤。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对某些常犯思维错误的学生,不妨常来一点不经意的有意错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也不失为一种教学技巧或方法。
二、上课环节
上课是教学常规的主要环节,也是课堂质量的标志。上课是对所授知识及原理的降解释疑阐述,是对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诱导启发及训练,而不少教师往往把自己定位于知识和真理权威代言人位置,把上课变成了自己水平的展示,尽管当时课堂很精彩,也许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但这种展示如果过度,就会造成不良后果,课后往往是雾里看花,最终还是问题成堆。因为这种展示一旦超越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就会走向教师愿望的反面。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要力量要在如何“导”上下,知识的消化还得靠学生自己来“唱”主角,也就是说,教师要围绕如何服务于学生自己去学才是上课的最高境界。那么注意克服教师提出问题后喋喋不休的提示,也就十分必要了。因为教师按照自己设计思路的一步步提问,虽然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但同时限制或压抑了学生对某一问题的主动多角度参与及思维。建议教师能让讲台或让时间与学生,改变一下绝对权威的身份或位置,拿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大胆思维,哪怕是错了或离正确答案较远,也总比教师划定的思路要好得多。因为学生的多角度思维包括错误的思路暴露出来后,更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思维状况,有一个更有效的更高水平的纠错归纳。
作为教师还要有经常反思自己课堂步骤的理念,要有随时删除无效环节的准备,当原先的设计思路面临变化了的学情时,能立即果断地删除此环节,这种果断删除既是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也是提高课堂效能的要求。让课堂真正做到讲解重点,释疑难点,警示易错易漏点,让学生真正跳起来“摘苹果。” „„我们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反思:
1、我这节课最亮的地方是什么?
2、我这节课最槽的地方是什么?
3、有歪打正着的地方吗?有的话是什么?
4、学生提出了什么问题?
5、学生有什么招数?
6、这节课的意外收获是什么?
三、辅导环节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理论告诉我们,课后的及时复习和辅导有利于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课后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是上课后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辅导环节的深化既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师德体现。
辅导环节的深化要特别注意从思路、思维方法入手,无论哪类问题,哪种题型,辅导切忌简单的告诉结论或结果。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读题,然后审题,找出题中的关键字眼,然后分析题中的因果关系,让学生能悟出题中的逻辑关系和思维顺序。在选择出正确结论或结果后,还要对其它没选上的内容进行辨析,使学生能知道对的为什么对,错的错在什么地方。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对常犯思维错误的学生,不妨建议准备一个易错题型笔记本,经常进行回顾,以多次引起有意注意,久而久之,问题必然会得到纠正。
辅导环节的深化,教师创设氛围或背景也很重要,“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的是环境和氛围对事物的影响,辅导环节的过程中若能创设出一定相应的氛围,对提高学生的兴趣或启迪思维有着难以估量的意义。实践证明,适宜的某种氛围对拓展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四、作业批改
教学常规中的作业批改环节看似简单但又是目前较难操作到位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对作业的数量与质量问题上的争议由来已久
理论上谁都知道反对题海战术,提倡精选精练,但真正操作起来却又是另外一种情景,在五花八门的各种题海资料的轮番诱惑下,真正减少作业更是难以做到。即使打着教研的旗号尝试着实施减少作业也是难以言状的心有余悸。
在现行条件下,作业布置及批改既有数量的控制更有质量的要求。在选定好某种资料后,有明确的数量要求,有全批全改的规定,有一个批改记录本等都是必要的,但仅仅如此还不够。深化的要求是着重批改环节的质量,批改还要有量化登记管理,包括作业题型,每次交作业人数或未交作业人数,每次作业所属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及格率,批改中有哪些主要倾向性错误或问题,及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和应对克服的办法或措施。这种深化比起简单的打对打错、写上批改日期的粗放型管理来说无疑会增加一定的工作量,但对提高作业批改的效能来说却是一种很有作用的促进。
概而言之,无论是深化常规管理,还是提高课堂效能,都是教学价值的统一和追求。随着教育教学视野的开放,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普及和完善,低效能辛苦型的加班补课必将改变,高效能的课堂必将越来越多。
2009年11月
第三篇:小学古诗教学的五个环节-教学教案
小学古诗教学的五个环节董汉英 刘金莲 彭青荣
古诗是前人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教好这部分内容,对于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少年儿童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要教好这部分内容,应把握好五个环节。
一、领会大意是前提
对于一首古诗,只有领会了大意,才能谈得上欣赏。领会大意的内容包括:作者简介,作者写诗的时代背景,写作意图,诗的大意,以及诗中所描述的事物或所表达的感情等。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积累较少,阅历层次较低,一首新诗的大意往往需要老师在讲新课前作一番简明扼要的介绍。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交给了学生一把进入诗的艺术境界的钥匙。如果能讲一则与本诗有关的诗话故事,效果则会更好。
二、理解词句是关键
要进一步领会诗的大意,还需要引导学生从字面上读懂诗句。在一首诗中,往往会因几个陌生的字词或有特殊用法的字词而影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就要注意抓住那些关键的字词,予以点拨指导,启发引导学生去领会全诗大意。为此,一是要充分利用课本注释。如陆游《示儿》一诗“但悲不见九州同”这句中,“悲”字和“同”字,课本没有注释,学生按已有知识也难以确切理解。这时老师补充注释如下:“悲”是“可悲”的意思,引申为“遗憾”讲;“同”是“大同”,即“统一”的意思。学生就明白了这句诗的意思是“只遗憾没有见到祖国的统一”。
三、激发情趣是目的小学古诗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情趣。这里的“情”是指从诗中领略的思想感情,“趣”指的是阅读古诗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古诗主要应达到这两个目的。所以,我们在教《锄禾》一诗时,就通过讲述毛泽东同志言传身教教育孩子的故事,来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讲《示儿》和《闻关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时,则通过讲述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时代背景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时穿插介绍一些诗话趣事、作者经历等,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又可以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四、训练朗读是重点
小学生学古诗,固然要讲,但不宜多讲、讲得太深。训练的重点应放在朗读指导上。因而在教古诗时要注意做到“五读”:一是范读,老师有表情地先读一遍,引发兴趣;二是领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体会节奏;三是讲读,老师逐句讲明诗句节奏、停顿、轻重缓急等,并让学生做出标记;四是指名学生读,检查学生领会程度,纠正不正确读法;五是离开课本读,即背诵,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程度。通过这样反复的读,学生就会自觉地进入诗的意境之中,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
五、培养能力是归宿
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课。在古诗的教学中,词句的理解、基础知识的训练固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要落到能力的培养上。我们在教古诗课文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一是朗读能力;二是理解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三是诗的欣赏能力。因为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另一位先哲也曾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些都说明了培养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古诗教学来说,它也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把握好以上五个环节,小学古诗教学就能达到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基础训练与能力培养兼顾的目的。
第四篇:悲剧性文本教学的四个环节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悲剧性文本教学的四个环节 作者:杨士荣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年第02期
第五篇:美术教学过程中有四个环节
我们学校提出了“双动”“四环节”教学模式,但是针对美术课如何创新课教学模式,坚持学生为主体,让课堂高效、精彩?我在进行美术教学时紧紧抓术教学过程中的四个环节,即引导环节、发展环节、评价环节、拓展环节。1.引导环节——创设氛围,激发参与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以良好心理状态进入对新知识的探求中。创设情趣课堂导入;艺术课本身就受到学生的喜爱,作为艺术课教师,在教学导入阶段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导入方式,一下就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描绘我们的校园》一课,多媒体播放辉县市第一初级中学的宣传视频配以简单的文字介绍校园历史;同学们对我们生活的环境既熟悉又陌生充满了好奇这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还能使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达到培养智能,启迪思维的目的。
2.发展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发展为主”的现代教育理念。例如,在《精美的报刊》一课中,通过欣赏大量报刊、壁报、板报、请同学们通过对比谈感受,自己总结出板式构成要素,设计法则,然后分成小组设计手抄报,有负责收集材料、有负责插图、有负责文字、有负责准备工具,分工明确各个组员能
够在组长的带领下相互团结协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相关的任务。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都能为团体尽自己的力量,而且大家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3.评价环节——综合进行评价,充分展示自我教师的点评在学生作业阶段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自评、互评、小组评议、教师点评……个别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多肯定他们个性化的、与众不同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拓展环节——内外相辅相成,强化艺术能力
这一阶段的活动大多是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和发展,所涉及的学习内容更广,形式也更自由些。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发挥其“开放性”与“创新性”,我们将教学拓展的内容与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增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综合和迁移的能力。
只有紧紧抓住每个教学环节,扎根于课堂,挖掘出美术教学丰富的教学内涵,贴近学生,课堂的高效性才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