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院系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
教学系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
鉴于学校教学系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权限基本已下放,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发展党员工作的“十六字”方针,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明确发展党员工作各环节的责任,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院(系)党委(总支)对本单位的发展党员工作负全面责任
(一)党委(总支)书记的责任
1、认真贯彻落实发展党员工作方针,严格按照《党章》、《细则》的规定,领导本单位的发展党员工作,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2、提出本单位发展党员工作的总体要求,定期主持党委(总支)委员会会议,检查、研究发展党员工作。
3、负责本单位教职工、研究生的党员发展工作。
4、主持召开党委(总支)委员会会议,讨论审批吸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根据规定负责在有关材料上签署意见并签名、盖章。
5、经常督查、解决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
6、认真处理有关发展党员工作的群众来信来访,组织查处违反发展党员工作的人和事。
(二)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的责任
1、协助书记具体负责本专科学生的发展党员工作。
2、严格贯彻执行《党章》、《细则》及中组部、省、市组织部门有关发展党员工作的规定,对本单位本专科学生发展党员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3、牵头研究制定本单位本专科学生发展党员的工作制度、规划和计划。
4、对所属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5、协助召集党委(总支)委员会会议,研究有关发展党员工作的事宜。
6、对发展对象的入党材料审阅并协助做好有关考察工作。
(三)党委(总支)组织委员的责任
1、根据上级的要求,协助党委(总支)书记、副书记具体负责制定本单位全年发展党员计划。
2、督促、检查各党支部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3、组织好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参加党校举办的培训班。
4、协助党委(总支)书记、副书记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等有关材料进行预审(未下放权限的党总支将有关材料报组织部预审)。对发展对象考察谈话并提请党委(总支)及时讨论。协助党支部做好公示的有关工作。
5、督促支部按期讨论预备党员转正并及时报党委(总支)审批。事后将有关材料存入个人档案(未下放权限的党总支将有关材料报组织部办理有关手续)。
6、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过程中的人民来信登记、来访接待工作。组织有关人员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督促落实。
(四)党委(总支)其他委员的责任
按照党委(总支)的分工和安排,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中的相关工作。纪检委员负责查处发展党员工作中的违纪问题。宣传委员积极协同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和预备党员的教育。所有党委(总支)成员都要关心、支持本单位的党员发展工作,在讨论党员发展的党委(总支)委员会会议上认真负责地发表意见。
二、党支部对发展党员工作负直接责任
(一)支部书记的责任
1、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提高党外群众对党的认识,不断培养、扩大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队伍。
2、及时召集支委会,研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明确培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进行培养、教育的具体要求。
3、对入党积极分子本人的历史和政治表现进行了解,对确定的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对预备党员进行考察。
4、明确培养人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根据党委(总支)公示通知要求,做好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转正前的公示工作。
5、组织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讨论通过预备党员的决议,签名、盖章,并报党委(总支)审批。
6、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及时组织支部大会讨论转正事宜,并把讨论结果报党委(总支)批准。
(二)支部组织委员的责任
1、在支部研究确定年度发展计划后,及时填写支部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并将有关材料报党委(总支)。
2、指导培养联系人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
3、负责对发展对象进行考察、政审,召开党内外群众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按要求分别形成文字材料,把结果如实向支部汇报。
4、负责做好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的有关准备工作,做好会议记录,并及时将支部大会表决结果和支部大会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连同其他材料报党委(总支)审查、审批。
(三)培养联系人的责任
1、经常找入党积极分子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鼓励和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积极进取,端正入党动机。
2、经常向党小组、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情况,定期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并及时向支部提出加强培养教育的措施和意见。
3、在入党积极分子具备入党条件时,及时向党小组、党支部提出将其列为发展对象的建议。
(四)入党介绍人的责任
1、认真了解被介绍人对党的认识和入党动机,了解其政治觉悟、思想品质、本职工作表现、经历、家庭成员和联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等情况。
2、对其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向被介绍人解释党的纲领、章程,说明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
3、实事求是地提出被介绍人的缺点和不足,帮助被介绍人提高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
4、指导被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并在志愿书中认真填写介绍人意见。在讨论接收新党员的支部大会上,如实向支部大会介绍被介绍人的情况。
5、被介绍人被党组织批准为预备党员后,介绍人继续对其进行教育,帮助其克服缺点,不断提高觉悟。
三、责任追究
(一)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有关责任人有违反下列情形之一的,将根据不同情况追究主要责任人以及有关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分别予以责成检查、通报批评,或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
1、违反党章规定,降低党员标准,把明显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拉入党内的。
2、对应考察的发展对象不考察或考察不细,以及向考察人员提供假情况,把不符合入党条件的人发展入党,造成严重影响的。
3、授意、指使下属人员弄虚作假发展党员的。
4、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不履行规定程序发展党员的。
5、对本单位下级党组织在党员发展中发生严重违纪行为不制止、不查处造成恶劣影响的。
6、对人民来信来访不认真查处,或者将人民来信材料转给、泄露给被反映人,造成严重后果的。
7、侮辱、诽谤他人,破坏他人名誉,使符合入党条件的人不能入党的。
8、党组织的领导成员集体作出错误决定发展党员的。
9、对发展对象不公示、不按期审批党员、丢失发展党员有关材料的。
(二)对有关责任人责任追究采取下列程序:
1、属于基层党委(总支)、支部一般成员责任的,由党委(总支)纪检委员提出处理意见,党委(总支)研究对有关责任人追究责任;有违纪行为的,上报校纪委,由纪委负责追究责任。
2、属于基层党委(总支)主要领导责任的,由校党委组织部负责对有关责任人追究责任;有违纪行为的,由纪委负责追究责任。
尚未下放发展党员权限的党总支,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有关责任追究和采取程序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篇:军队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规定
军队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规定
(2004年2月10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军队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规范发展党员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中央关于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军队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发展党员工作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从严治党方针,着眼保持党的先进性,吸收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入党,始终保持一支以干部和士官为主体、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党员队伍,为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第三条 发展党员必须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必须注重综合素质,体现先进性的要求。
第四条 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从义务兵中发展党员,每年控制在义务兵总数的5%以内;从士官(含士官学员)中发展党员,每年控制在非党员士官总数的30%以内。
从干部和院校生长干部学员中发展党员,不规定比例,但必须坚持标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第二章 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考察
第五条 党组织应当积极向党外群众宣传党的章程和路线方针政策,重视对申请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增进群众对党的了解,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党组织接到入党申请人递交的书面申请后,应当及时派人谈话,做好经常性的教育引导工作,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
第六条 确定入党申请人为入党积极分子,必须经党小组提名,党支部委员会研究同意,并报上一级党组织或者政治机关备案,确定28周岁以下的团员为入党积极分子,还必须经团支部推荐。
第七条 党支部应当指定1至2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经常性的培养考察。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作一次考察鉴定,并及时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
基层党委每年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状况作一次分析,做好调整充实工作。
第八条 培养联系人的主要责任是:
(一)向入党积极分子介绍党的基本知识。
(二)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和家庭情况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助。
(三)每季度向党支部或者党小组汇报一次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提出加强培养教育的意见。
(四)根据培养教育和考察情况,及时向党支部和党小组提出能否将其列为发展对象的建议。
第九条 入党积极分子调动工作,原单位党组织应当将《中国共产党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和入党申请书等有关材料,及时转给调入单位党组织。调入单位党支部应当及时指定培养联系人,继续做好培养考察工作。
第三章 发展对象的确定、审查和培训
第十条 发展对象必须具备党章规定的基本条件,符合下列要求:
(一)政治信念坚定。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保持一致。
(二)军事素质优良。牢固树立战斗队思想,爱军习武,刻苦训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和军事科技知识,具备履行军人职责、完成本职工作所需的文化知识、军事技能、专业技术和遂行任务的能力。
(三)思想道德纯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恪守军人道德规范,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影响侵蚀,敢于同错误言行作斗争,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作风纪律过硬。服从组织,听从指挥,言行一致,令行禁止,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军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
(五)骨干作用明显。乐于奉献,吃苦在前,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团结同志,会做思想工作,在作战、训练和各项工作中能够起模范带头作用。
第十一条 对经过1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意见和进行群众评议的基础上,经党支部委员会集体讨论同意,将其确定为发展对象,并报上级党组织审查。
第十二条 党组织应当采取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以及必要的函调或者外调等方式,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没有经过政治审查或者政治审查不合格的,不能发展入党。
政治审查的内容包括:个人历史特别是入伍前的经历;思想倾向和政治表现,特别是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表现;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以及对本人的影响。
政治审查应当注重本人的现实表现,审查情况应当有结论性意见,并形成书面材料,由党支部书记签名盖章,待入党后存入本人档案。
第十三条 对列入当年发展计划的发展对象,营级单位党委或者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应当对其进行3至5天的集中培训,主要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的基本知识。除个别特殊情况外,没有经过培训或者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能发展入党。
第四章 预备党员的接收和审批
第十四条 发展对象必须有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介绍人。入党介绍人一般由党组织指定培养联系人或者其他同志担任,也可以由发展对象自己约请并经党组织同意。
预备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尚未恢复党员权利的党员,民主评议中被认定为不合格、尚未改正的党员,不能作入党介绍人。
第十五条 入党介绍人的责任是:
(一)认真了解和考察被介绍人的入党动机、综合素质、工作表现,以及个人经历、家庭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等情况。
(二)针对被介绍人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思想、工作实际,经常进行教育帮助,并向党组织汇报培养考察情况。
(三)指导被介绍人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并填写自己的意见,在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党员大会上介绍被介绍人的有关情况。
(四)被介绍人被批准为预备党员后,继续对其进行教育帮助,使其认真履行党员义务,争取按期转为正式党员。
第十六条 党支部委员会必须对发展对象填写的《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情况进行审查,经集体讨论同意后,提交支部党员大会讨论。
第十七条 支部党员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程序是:
(一)申请人汇报自己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现实表现以及其他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
(二)入党介绍人认真负责地介绍被介绍人的主要情况。
(三)党支部委员会向支部党员大会报告对申请人审查的情况。
(四)与会党员对申请人能否入党进行充分讨论,并采取举手或者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逐一进行表决。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方能作出同意接收申请人为预备党员的决议。因故不能到会的有表决权的党员,会前正式向党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统计在表决数内。
(五)申请人对支部党员大会讨论、表决情况表明自己的态度,会议主持人代表党支部对其提出希望和要求。
第十八条 党支部应当及时将支部党员大会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填写在《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上。主要内容足:发展对象的现实表现,支部党员大会讨论时提出的主要优点、缺点和希望;形成决议的情况(包括应到、实到会有表决权党员人数,同意、不同意和弃权的票数,形成决议的日期等);党支部书记签名盖章。
第十九条 支部党员大会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后,应当及时将其《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中国共产党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政审材料和《入党申请书》,上报政治机关审查,再由有审批权限的党组织审批。
第二十条 党委在审批预备党员前,应当指派党委委员同申请人谈话,作进一步考察。谈话人应当将谈话情况和对申请人能否入党的意见,如实填写在(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上,并签名盖章。
第二十一条 党委讨论审批预备党员,应当听取谈话人的汇报,经过集体研究,逐个讨论、表决。审批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个月。
党委审批意见应当填写在《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上,注明预备期的起止时间,及时通知有关党支部。
第二十二条 经团级以上单位党委授权的党的总支部委员会,也可以审批预备党员(办理审批手续必须注明授权党委的名称)。未经批准,临时党组织不得吸收、审批预备党员,但可以向原单位党组织提出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入党的建议。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一人不在位时,不得吸收和审批预备党员。
第二十三条 火线入党适用于战时。党支部应当及时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把在战斗中表现突出的入党积极分子吸收为预备党员并立即宣布,战斗结束后及时补办入党手续。
平时在执行抢险救灾或者处臵突发事件等重大任务中,也可以参照火线入党的做法,将那些表现特别突出的入党积极分子及时吸收为预备党员。此项工作必须经军级以上单位党委批准,并从严控制。
第五章 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和转正
第二十四条 党委讨论审批预备党员后,应当按照党章规定的誓词,及时组织预备党员进行入党宣誓。宣誓仪式,一般由营级或者团级单位党委组织;驻地分散的单位也可以由党支部组织,上级党委派人参加。
第二十五条 党支部应当及时将预备党员编入党小组,参加党组织生活,继续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帮助他们正确履行党员义务和行使相应的党员权利。
预备期未满的预备党员调动工作,原单位党组织应将对其培养教育考察的情况,及时介绍给接收单位党组织:接收单位党组织必须严格审查其入党材料,对入党材料不齐全的,应当通知原单位党组织补充;对无法认定为预备党员的,报经上级党委批准,不予承认。
第二十六条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1年,不得提前转正。预备期满时,本人应当提出书面转正申请,党支部在听取党小组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党支部委员会审查,支部党员大会讨论、表决通过,报上级党组织审批。审批时限一般不得超过两个月。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党员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第二十七条 预备期满的预备党员,具备党员条件的,按期转正;需要继续考察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1年;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预备党员调动工作,接收单位党组织可以延期讨论其转正问题,但不得超过6个月。具备党员条件的,其转正时间自预备期满之日算起。
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第二十八条 在执行作战或者其他重大任务中牺牲,事迹突出,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大影响,且生前一贯表现好,曾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的同志,可以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追认党员,必须经其生前所在单位支部党员大会讨论通过,上级党组织审查,军级以上单位党委批准。
第二十九条 对入伍新兵中的党员,从普通高校招收或者依托普通高校培养的军队干部党员,特招入伍的专业技术干部党员,从非军事部门直接招收的士官党员,旅、团级单位政治机关应当对其入党手续逐个审核,严格把关。
第三十条 士兵党员转业、退伍、调动时,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应当指定专人会同有关部门,对其档案进行联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入党材料真实、齐全。
第三十一条 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的组织部门和不设组织部门的政治机关,可以在军队内部直接互转党员组织关系。旅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的组织部门和不设组织部门的政治机关,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直接互转党员组织关系。
给转业、退伍、调动的士兵党员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应当根据下级党组织或者政治机关出具的组织关系介绍信或者证明材料,逐人办理。旅、团级单位政治机关应当及时将转业、退伍士兵党员名册(含姓名,入党、转业、退伍时间,家庭住址等),抄送地方县级以上单位党委组织部门。入党手续不完备、材料不齐全的,不得转移组织关系。
第六章 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和纪律
第三十二条 发展党员是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是军队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必须高度重视,明确职责,加强领导,抓好落实。
第三十三条 中共中央组织部制发的《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和总政治部组织部制发的《中国共产党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由军区级单位政治机关按照其式样统一翻印。发放《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必须按照发展党员规划,由军、师级单位政治机关加盖专用章,统一编号,严格履行登记手续。
第三十四条 军区级单位党委和政治机关应当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本规定精神,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宏观指导。
第三十五条 军、师级单位党委和政治机关应当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部署和安排,每年检查一次发展党员工作情况,实施具体指导。
第三十六条 旅、团级单位党委和政治机关应当根据发展党员比例要求和部队建设需要,制定发展工作计划,对所属单位发展党员的数量及分布进行调控。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发展党员工作情况,及时纠正存在问题。
第三十七条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本规定吸收党员,或者对发展党员工作指导造成严重失误的党组织负责人应当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军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
对弄虚作假、不按规定程序和要求接收的党员,一律不予承认。
第三十八条 各级政治机关组织部门和不设组织部门的政治机关,每年年初应当向上级政治机关或者组织部门报告本单位上发展党员工作情况和本发展党员工作计划。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适用本规定。
第四十条 本规定由总政治部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1999年11月16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总政治部印发的《军队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暂行规定》同时废止。此前军队其他有关发展党员工作的规定及解释,凡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三篇:机关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主要程序
机关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主要程序
一、本人自愿提出入党申请
1、本人向党组织写出书面入党申请书,入党申请书主要内容为本人对党的认识、入党的动机、态度决心、本人履历、家庭主要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简况、现实表现;
2、党组织应及时派人同申请人谈话,进行党员标准及怎样争取入党的教育。
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培养
1、党小组根据入党申请人的表现推荐提名,党支部开展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民主测评;
2、支委会或党员大会根据申请人表现及民主测评情况研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簿》;
3、党支部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经常性培养、教育、考察,并于每季度将培养考察情况如实填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簿》;
4、入党积极分子每年至少向党组织写一次思想汇报,重大事情应有专项思想汇报;
5、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机关工委组织的集中培训,未参加培训或培训考试不合格的不能发展。
三、确定发展对象
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后,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意见基础上,经民主测评、支委会研究后,可列为发展对象。
1、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本人历史和现实表现进行了解,并将结论性意见填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簿》;
2、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历情况进行调查,并将结论性意见填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簿》;
3、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10人以上),形成记录式书面材料;14、开展确定发展对象民主测评;
5、写出综合考察结论性意见,填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簿》;
6、党组织指派专人与拟确定发展对象谈话,并将谈话情况填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簿》。
7、支委会研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为发展对象。
四、接收预备党员
1、对发展对象进行公示,公示时间7—10天;
2、将发展对象培养考察材料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后,报机关工委(授权审批党员的机关党委)预审,领取《入党志愿书》。上报材料包括: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簿、培训考试成绩、政审材料、拟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民主测评记载表、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记录、发展党员公示情况记录表;
3、确定两名正式党员为入党介绍人,入党介绍人指导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并签署介绍人意见;
4、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进行讨论并形成决议:
(1)发展对象汇报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本人履历、现实表现以及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
(2)入党介绍人介绍培养、考察情况和对其入党的意见;
(3)支委会(组织委员)介绍发展对象的培养情况和政审情况,提出支委会的初步意见;
(4)党员讨论发表意见;
(5)发展对象对党支部大会讨论情况进行表态发言;
(6)有表决权的党员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形成支部决议;
5、填写支部大会决议,内容包括: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政审情况,支部大会讨论中对申请人的表现、入党动机等是否具备党员条件的评价意见,支部大会应到党员人数、实到党员人数和表决结果;
6、将《入党志愿书》和培养考察材料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后报
机关工委(授权审批党员的机关党委)审批;
7、机关工委(授权审批党员的机关党委)指派专人进行入党前审查谈话;
8、机关工委(授权审批党员的机关党委)审批,(工委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中下旬审批)。
五、预备党员转正
1、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支部找预备党员谈话并提示本人提出书面转正申请;
2、本人提出转正申请;
3、党小组讨论提出意见;
4、支委会审查;
5、对预备党员转正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10天;
6、支部大会讨论并形成决议;
7、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后报机关工委(授权审批党员的机关党委)审批(工委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中下旬审批)。
六、建立档案
入党积极分子一旦确定,至转为正式党员,党支部组织委员要建立档案,材料包括:入党和转正申请书、思想汇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簿、入党志愿书以及培养考察中形成的所有材料。预备党员转正后,应将以上材料存入本人人事档案。
第四篇:党组织发展党员制度
党组织发展党员制度
一、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
二、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及时收集整理入党积极分子的申请书、自传、个人小结、思想汇报、培训证书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等材料。
三、单位党组织要指定1--2名正式党员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并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参加一些党的活动,分配一定的工作,让他们经受锻炼和考验。
四、入党积极分子要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学习、思想等情况,单位党组织每半年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改进措施。
五、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后,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单位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同意,列为发展对象。
六、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参加党的基本知识培训,集中学习时间不得少于40个学时。没有经过培训的入党积极分子,不得发展入党。
七、单位党组织要对确定为发展对象的入党积极分子进
行政治审查,凡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不能发展入党。
八、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在单位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是否接收预备党员之前,将拟接收为预备党员的发展对象的有关情况在单位党务公开栏内公示。公示期一般不少于7天。公示的主要内容是:公示对象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文化程度,参加工作时间、工作单位及职务、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时间、培养联系人等。公示期间单位党组织要认真做好反映、举报的接待和受理工作。公示期满后,要把公示情况及反映问题的调查结果,在单位支部党员大会上通报,切实把好发展新党员的入口关。
九、实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度。预备党员因各种问题被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对有直接责任的单位党组织及其负责人和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等,追究培养教育、考察谈话、核实问题、讨论审批等环节的领导或工作责任。对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失职、渎职、搞不正之风的党员和领导干部,要视事实和情节,给予相应的处分。发展新党员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单位党组织,不能评为先进党组织;问题严重的要责承相关单位党组织班子进行整改。
第五篇: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政治优势,保证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结合我校党建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和责任原则
实行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着眼于提高学校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推进学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实行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对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教育、管理和监督;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把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中层干部目标管理,与单位业务工作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总结。
二、责任体系
党总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党总支书记主持全面工作,党总支委员配合协作,齐抓共管。党支部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支部书记为主要责任人。
三、目标管理要求与责任内容
(一)、党总支目标管理要求与责任内容
(二)、党支部目标管理要求与责任内容
注:学生党支部考核评估的具体标准,分院党总支可参照以上内容修订补充。
四、责任考核
(一)、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各基层党组织的任期目标,每年“七一”期间进行检查考核。各党支部考核评估工作在党总支领导下进行,在自测自评的基础上,由党总支进行综合分析排序,并写出考核评估总结;校党委组织部对全校各党总支所属党支部考核评估结果进行检查验收,发现和交流党支部建设中好的典型经验,发现和解决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向校党委写出工作报告。
(二)、对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执行情况的考核,应与民主评议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考评结果作为学校评选先进党支部的依据。
(三)、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执行情况的考核结果,作为对干部的业绩评定、奖惩、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同时列为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责任追究
(一)、若党总支书记不充分履行职责,对上级部署的重点工作不及时加以贯彻、落实,或对本部门党建工作不重视、不过问的,由学校党委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追究。
(二)、党总支对所属各党支部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若发现问题追究党支部书记责任。党支部书记不能胜任或不称职的,或兼职党支部书记不能履行“一岗两职”的,应及时调整。
(三)、党支部对本支部党员负责,若党员发生问题,应及时召开支委会研究讨论,并提出处理意见,报党总支复审,报学校党委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