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寒假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调查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调查的调查报告
农村建设的根本——教育
一.实践参加者:默澜,xxx。
二.实践主题: 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
三.时间:2008年02月18日。
四.地点:江苏省常州市王家村。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活动内容:
(一)基于社会发展需要, 以走访询问的方式对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情况进行调查。
(二)主要方面涉及:各年龄层的教育情况,农村孩子受教育条件,以及人们(尤其是贫困家庭)对孩子教育的看法。
二.调查资料:
(一)人员成分:1.现村民中有许多是外来的打工者,2.因村庄有一定年代,所以老龄者较多,多数年轻人因各自条件一部分仍与老人一起住在村里,其他已不在村中常住。
(二)1.接受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教育的人口增长最快,但人数依然很少;
2.中等教育人口中高中文化程度也有所增加;初中及以上人口大幅度增加;同时,由于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小学教育程度人口明显下降,现主要人群为老年者。
(三)虽然农村受教育情况有所改善,但农村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依然较低。依然是以接受低文化教育的为主。
(四)1.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断巩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接近100%;
2.初中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在98%以上,3.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结构比例趋于合理,4.高等教育面向大众化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五)女性适龄者的受教育情况和男性基本一致,可见农村受教育的性别差异减少了。
(六)为鼓励村民接受教育,村内对升入高中和大学的村民给与了奖励。
三.调查结果: 农村劳动力不仅受教育程度低,而且绝大多数不具有职业技术资格。
四.理性思考:
(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而在人口本身的指标中,如:受教育程度、就业率等。那么新农村建设与人口发展有怎样的依存关系呢?
不难理解,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社会总产值、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呈正相关关系,而且与前三项指标呈高度相关。但与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高度负相关关系。说明人口受教育程度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以上说明,人口受教育程度、地区城市化水平,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面貌的改变发挥积极地促进作用;而就业人数、外出人口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发挥积极作用,甚至制约农村的发展。
(二).尽管江苏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启动了大规模的农民培训工程,但由于人口流动以及劳动力转移,农村中年轻、有文化、有技能、有特长的人都外出务工经商,而年龄大、低文化、无特长的人,只能留在农村种地或经营林牧副业,农村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依然较低。
五.问题与建议:
(一)问题:低素质的劳动者无法向外输出,农村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也难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尽管市场对劳动力需求较大,但需要的则是有技能的劳动力,而农村劳动力的现状无法满足需求,也使得农村劳动力无法向非农产业转移。
(二)建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正在推动技术创新并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有体力是不够的,必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因此要继续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同时抓好更高一层的教育,努力使中国教育真正惠及全中国人口.
第二篇:大曲村受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放寒假期间我参加了广平乡大曲村的几项调查活动。在调查期间让我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在调查实践期间我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我们调查了大曲村受教育状况,村民中有30%的人受过初等教育,10%的人受到过高等教育。现在村里只有20个高中生。如今儿童的上学年龄限制到6岁,但有80%的孩子八岁才上一年级。我们还调查了农民的生活状况,据调查村民的粮食、蔬菜、肉制品都自给,只买一些油盐酱醋。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费在200元左右。
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不及。甚至越是贫困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
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70%的家庭的2/3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晰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向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农村来说,判断让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大曲村的乡亲们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大学的时候。你还会说他们不重视教育,还在扳着手指头数有几个失学儿童吗?那么盲目的地给老少边区扣上不重视教育,教育意识淡薄之类的帽子是不是过于武断,是否含有某种歧视成分呢?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农村的学生,我才说这样的话,而这是我们调查的真实情况,而且在这一方面我有过亲身的体验。
从开始调查到调查结束。我的心情经历过一次次的万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与乡亲们从接触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乡亲们对我们关怀备至,待我们如亲生儿女,我们体会到乡亲们淳朴的情怀,也感受到农村对知识的渴望,对富裕的渴望。面对这份慎重的情谊。我们都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大曲村的乡亲们做出贡献。但是对于有一些想法的我只是想得到却无能为力帮助他们。然而现今我们只能在宣传大曲村成功的经验同时,提一些不够成熟的建议。
以前该村是连乡村公路都没有通。目前,村民们的收入主要是靠养猪和种粮食,公路通到村公所,这样就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赚钱机会。比如,他们可以种更多的粮食,还可以养猪,养牛销售出去。当然,这取得的一切成绩离不开村领导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广大村民的辛勤劳动,在我们调查完了以上项目之后。我们还参加大曲村旱灾的调查。自2010年10月以来,持续的干旱,无有效降水。使大曲村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在我和村委会成员参观过程中。我们主要调查了,旱灾对越冬作物的影响,如何应对特大旱情。目前为止,随着春灌的展开,小麦的干旱可以得到有效地缓解。
在抗旱一线,大曲村委书记,他是全村的榜样。在田间地头,他身先士卒,带头苦干,在办公室他通宵达旦,不知疲倦。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一名领导干部敢于战天斗地的勇气和魄力。他忘我的工作的精神深深感染和鼓舞了农民的斗志,在他的带领和指挥下。参与抗灾的广大农民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一场又一场攻坚战的胜利。他不仅是我的偶像,而且还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这是我参加这次社会实践的目的之一。
实践以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们群众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阅读更多好范文调查报告:http://xiexiebang.com/diaochabaogao/
第三篇:关于农民工生活及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生活及子女受教育状况
调查报告
1108班
郭洋
学号:
——美术系 艺设2011110028
21关于农民工生活及子女受教育状调查
1.调查目标: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任然处于“边缘”状态,他们干的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而其儿女则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受教育状况同样不容乐观
2.调查时间:2012年1月16日——1月28日
3.调查对象: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及子女受教育状况
4.调查方式:走访、交谈、查看新闻,报纸、网上调查
5.调查地点: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正平镇
6.一.大量农民积极入城,大量留守儿童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
7.据收集到的数据显示,整个镇已有七成青年人到沿海一带务工经商,其原因大多是:正平镇地处山区,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农用费用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再加上农村事务繁琐,大多是体力活,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所以多数人选择放弃务农,进入城市。这样一来家里只剩下年老体迈的人及年幼的儿童,目前已有八成土地荒芜。全镇0-18岁的学生人数有6314人,留守儿童2371人,其中在校小学生中就有1154人,占学生总数的18%,老人监护的有439人,占 38%,寄养他人的有140人,占12%
8.二.农民工收入问题
9.据国家统计局八月启动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国家对农民减少了各项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大多农民依旧选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依然十分辛苦。据了解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平均收入为1000元,一半以上的农民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只有一成超过1500元,男性农民工收入为1070元,女性农民工收入为780元,究其原因:①自身素质和能力使其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制造业,居民服务业,建筑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农民工受技术限制,工资水平偏低。
②社会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农民工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阻碍个工资水平的提高。
10.。四.农民工的居住问题
11.大量农民工进城,住房问题成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30℅在集体宿舍里,21℅的农民工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8%在工作地点,7%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13%在城市里没有住处。只能往返在 城郊之间。
12.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
13.据了解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也是一个很让他们头疼的问题。在走访乐生坪村的过程中还发现:有四成农民家庭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在乡村小学上学,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家里老人缺乏科学知识,缺乏法律知识以及教育现代孩子的正确方法,这对孩子们的成长都非常不利,很多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不能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有部分人甚至走上犯法的道路。然而被接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上学一年需缴纳学费近2300元,占家庭总收入的20%还多,另外许多孩子上学需缴纳一定的借读费,赞助费。据报纸新闻资料报道:5000名随行的农民工子女有2500名缴纳借读费,赞助费,每人平均交1230元,这笔支出对农民工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负担。
14.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留守儿童生活普遍较差。由于乡村老百姓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大部分未掌握专长和技术,外出打工大部分从事的是劳动密集性工种,干的是苦活、累活,且工资收入微薄,只能基本维持家人和儿女的生活。儿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少,父母又长期在外,难以顾及到儿童的生活情况,导致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
二是留守儿童学习普遍较差。在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农活、家务活增多,尤其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年老体弱,加上本身的文化水平较低,根本无法顾及到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大部分留守儿童还要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导致一些儿童体力的透支、精力不集中,对待学习只是应付了事,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
三是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由于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有的留守儿童情绪消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或一周岁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
四是留守儿童道德行为较差。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无法顾及到儿女的成长情况,监护人或代养人只管留守儿童的生活,缺失了道德的教育,养成了留守儿童放任自流的习惯,缺乏道德约束,形成不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了不讲卫生、不拘小节、乱花钱、顶撞祖辈、我行我素、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等行为偏差,尤其是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五是留守儿童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在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对儿童的安全监管,加之部分监护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不够、意识不强、监护不力,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双休、寒暑假期间,脱离了学校管理回到家中,临时监护人和代养人的管理难以到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总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大多数,劳务经济成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来解决农民工生活及留守儿童的问题,从而促进科学发展、共建和谐新乡村。
第四篇:农村孩子受教育状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经济调查与方法
姓名: 班级:学号:日期:
----关于农村孩子受教育状况的调查
高 川
会 计121 3120511025 2014.12.22
目
录
社会经济调查与方法................................................................................1 研究背景.....................................................................................................3 选题目标:.................................................................................................4 研究意义.....................................................................................................4 研究内容.....................................................................................................5
(一)、调查课题:农村适龄孩童受教育情况..............................5
(二)、调查目标:目前农村受教育状况堪忧,希望借此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从而更好解决教育问题。......................................5
(三)、调查地点:陕西省蓝田县..................................................5
(四)、调查项目..............................................................................5
(五)研究主体,对象......................................................................6 研究逻辑.....................................................................................................8 优化方法...................................................................................................10 关键指标...................................................................................................10 调查问卷...................................................................................................12
研究背景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为了解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情况,就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在规范收费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杜绝违规收费还任重道远;农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义务教育的费用负担比较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还比较低;农村义务教育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困难还比较多;寒门出贵子越来越难。
关键词:农村教育
薄弱
严峻
改善 引言: 首先,“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其发展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村的教育问题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特征。其次,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尤其是学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应该利用长假的机会到农村地区实地考察当地的现实状况,结合课程理论到地方上去实践,检验自身的业务能力。利用暑期长假的机会开展调查活动,切身实际地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结合理论知识整理调查札记,向大众宣传国家关于对农村教育地相关政策。切实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在校大学生除了在校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之外,对于从现实中实践与把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政策法规系统地掌握也至关重要。只有真正了解、领会和掌握这些理论和政策,才能真正走向社会,担负起改造与建设社会的重任。
选题目标:
总目标:
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农村是个大头,因为约占80%的学生在农村。办好和推广好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它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的劳动者。分目标:
重视智育而忽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素质教育的困境,农村初中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探究寒门难出贵子的尴尬囧地
研究意义
农村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人口压力大,文盲率高,卫生条件差,交通等基本设施缺乏是我国大部分农村的普遍情形。然而,农村教育尤其面临严峻的困境。近年来,国家对教育愈来愈重视,农村的教育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村教育成功改革指日可待。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农村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农村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在此,本文拟就陕西省蓝田县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出路进行了调查。
研究内容
(一)、调查课题:农村适龄孩童受教育情况
(二)、调查目标:目前农村受教育状况堪忧,希望借此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从而更好解决教育问题。
(三)、调查地点:陕西省蓝田县
(四)、调查项目
1、了解农村地区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情况。
2、对农村地区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家长及监护人的教育观念、教养行为方式对农村儿童的影响作深入的了解。
3、对农村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做一个考察(实地考察)。
4、深入了解农村儿童教育方面的需求。
5、走访当地政府,了解当地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
(五)研究主体,对象
本调查采取了走访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走访了当地的两所小学,一所中学(和其他镇共享),当地没有高中和大学,并采访了当地的教育部门的相关领导以及该村村长,并走进了具体的七家农户,在和他们的聊天中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适龄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情况。
当地适龄儿童有245人,正在接受小学教育的不足一百人,接受中学教育的不足五十人。接受完小学教育的仅有八十多人,大多数孩子在小学四年级后就离开了学校。
(二)、当地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以及家长及监护人的教育观念、教养行为方式。
1、当地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具该村刘村长说,由于乡镇企业的调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农业劳动力过剩等原因,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甚微,有的地区和有的年份甚至下降,个别的还有入不敷出、种地赔本的现象,这势必影响农村教育的经济基础。而农村教育水平低,脱离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实际,相当部分学生厌学;学校收费提高,超出部分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高等学校收费过高,使贫困家庭失去继续学习的希望。这些因素造成农村地区教育与经济之间的非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造成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差;农村教育落后,难以发挥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影响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优秀的人才很少留在农村任教,现有的教育也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突出表现在初中辍学率大幅提高。
2、家长及监护人的教育观念、教养行为方式。很多家长认为学校里学的东西毕业后没用。有的学生也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学校里学的东西农村用不上,在学校里学还不如在家学。”学生宁可选择在家务农,也不愿进分流班,原因就一点:学了没用。同时,很多家长认为当子女升学无望、难“跳农门”时,还不如将对教育的投入转向对家庭生产和劳动的投入。一位农民说得更直白:与其继续供孩子念书,不如让他们早点挣钱;即使挣不到钱,起码也不用再付出。甚至在大多数农村学生及其家长看来,耗费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时间上学读书,其结果都是要回到农村,读书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一种“无用”的事情。另一方面,大学期间的教育成本不断增加,收费连年增长,毕业后又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因而对于少数即使能够升入大学的佼佼者而言,上学也成为一种不堪其累而又意义不大的事情。此外,在不少农村学生看来,其父辈及周围邻居虽然学业不佳却能够维持温饱乃至致富有方者,也不乏其人。
(三)、办学条件。
从自然条件看,两所学校的布局离村民居住地有四五里地路程,附近有片坟地,周围是大片耕地,通往学校的的道路只有一条土路(当地上学的孩子说雨天完全是泥路),办学条件较差。
从学校“硬件”设施来看,缺少最起码的办学条件,小学体育场(馆)面积小,音乐器材配备达标率低,美术器材配备达标率基本为零,老师配备不齐全(其中一所学校全校只有两名体育老师,一名音乐老师,数学老师仅有四人分教五个年级),使得学校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吸引力。
(四)农村学生对教育方面的需求。
通过和当地村民的交谈得知,在很多农村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目中,学生上学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目的,就是考上高中、大学,走出农村;学校以及教师也积极鼓励学生向高一级学校“冲刺”。具当地的教育部门负责人分析说,一方面是实际情况决定了绝大多数农村学生不可能考入高中、升入大学;另一方面,学校、教师和学生却把能够考入高一级学校当作是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奋斗目标。正是这种反讽式的教育目标定位,加之教育内容的空疏、单一和脱离现实,使得许多学生把上学视为无聊、无趣、无用和无望的事情。可以说,目前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地表现为单一性、应试性、离农性和唯城市性。正是这种目标定位,使农村教育呈现出种种不合理的现象。例如,在教育评价方面,往往以升学与否以及升学的数量作为评价农村学校的主要指标,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改变农村面貌的同义语;在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往往偏深、偏难,缺乏活力,脱离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方面,虽然教学计划规定农村小学要开设“农业常识”,条件差的农村初中可不开设外语,但教学计划的弹性却相当不够。
研究逻辑
由于教育投入不像有形投入一样能迅速见效,教育的重要性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认识的,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力的增强,又无不体现出教育的重要性。国际上也不乏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英国是现代工业的发源地,曾是老牌的经济强国。1850年前后,英国有大量的劳动者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在新工厂工作。但英国政府没有为这些工人的子女修建学校。到十九世纪末,由于缺乏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队伍,英国对电力、冶金和化学等技术的掌握远远落后于重视对教育进行投资的德国。因此,进入二十世纪时,英国没有保持住其原本在技术和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优势。与此相反,爱尔兰则是另一个例子。爱尔兰是一个欧洲小国,面积7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80多万人。它在1973年加入欧共体(欧盟前身)时,还是一个农业国,是欧洲最穷的国家。加入欧共体后,爱尔兰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教育开支占gdp的比例在西方国家名列前茅,由此带来科技突飞猛进,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由欧洲最穷的国家变为最富国家,这在世界上是少有其匹的。目前,爱尔兰是世界上15到29岁年龄段人口在校就读率最高的国家和世界人均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软件开发超过传统的美国和印度,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年出口额达到120亿美元。这两个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在我们国家,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包括文盲在内的绝大多数家长所认识,他们节衣缩食,把家庭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贫困山区的家长为了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惜下山在城市(镇)边缘搭起十分简陋的棚子,用打工甚至拾荒赚来的钱供子女在城镇上学。因为他们清楚,教育是解决贫富差距的最好办法,也是改变他们子女命运的有效途径。但是我们的很多干部,对教育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或者只是在言行上重视教育,在行动上做得非常不够。联合国主管教育的官员说,我国政府教育投入约占gdp的2.2%,还不到联合国推荐水平6%的一半。政府预算只占教育开支的53%,其余的47%不得不由家庭或私营部门支付。政府预算不足也正是10年来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联合国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有形投入是教育投入的15倍左右,明显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很多地方政府有钱搞开发,但没钱办教育,这是政府在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其实,很多政府官员作为家长,他们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视的。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轻文教卫重gdp的根源在于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制度上。目前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往往以经济增长指。
优化方法
运用运筹学网络模型等方法建立相关模型,求解出最佳学校采访地和调查地,运用数理统计的知识在excel上进行相关数据分析,以便对以后的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依据。同时参考国内的同期数据加以参考,进行网上专家互动讨论,共同确定最优的数据统计调查方案。
关键指标
本次调查我们以查阅数据、口头采访、问卷调查的形式,每地调查了100名农村学生家长和10名乡镇中小学校长,全省共调查了300名农村学生家长和30名乡镇中小学校长。其中中学生、小学生家长和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各半。这次接受调查的15所中学,平均在校生规模为727人,比全省平均的928人少21.7%,共有专任教师677名(其中代课教师18名),平均每校44名,师生比为1:16.7,略低于全省平均的1:18.3的比例。被调查的15所小学,有13所是乡镇中心小学,2所为金华市的村小,平均在校生规模为465人,比全省平均的384人多21.1%,共有专任教师452名(其中代课教师2名),平均每所小学30名,师生比为1:16,低于全省平均的1:21.5的比例。
(一)省级有关部门规定的农村中小学收费标准
省物价局、教育厅、财政厅今年初联合下发浙价费(xx)21号文件,规定了我省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从xx年春季开学起,城镇中小学(含乡镇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的杂费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学期不超过8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不超过110元,具体标准由各市、县(市、区)价格部门会同财政、教育部门确定。已实施多媒体教育或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中小学,经批准可加收20元的杂费。农村中小学(指村小、完小及中心小学在村里的办学点和100个省重点扶贫乡镇的中学)的杂费标准为:小学20—45元,初中40—70元。代管费(农村中小学为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城镇中小学再加上音像教材费、讲义费和班会费共五项)实行限额控制,具体标准由各市、县(市、区)相关部门在每学期开学前确定。借读费小学为300元,初中为600元。
(二)农村初中每生每学期实际缴费657.9元
据三地调查汇总,农村初中每生每学期平均缴纳费用为657.9元(不含伙食费,下同),占调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的15.5%,A、B、C分别为806.8元、659.0元和512.0元。其中杂费113.5元(含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占17.3%,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99.3元、128.0元和113.1元;代管费247.6元,占37.6%,A、B、C分别为227.2元、259.0元和256.5元;借读生(共9人)借读费平均954.4元。
(三)农村小学每生每学期实际缴费339.0元
根据对150名小学生家长的调查,农村小学每生每学期平均缴纳的费用为339.0元,约为初中生的一半,占调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的8.2%,A、B、C分别为379.1元、336.1元和299.0元。其中杂费62.9元(含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占18.6%,A、B、C分别为50.6元、69.1元和69.0元;代管费158.6元,占46.8%,A、B、C分别为150.4元、127.5元和197.9元;借读生三地每地各一名,A、B、C的借读费分别为400元、300元和60元,平均为253.3元;住校生(共2名)住宿费每人均60元。
调查问卷
尊敬的女士﹙先生﹚:
为了了解农村的教育状况,以便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来切实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请您协助我们填写这张调查表,在符合您情况的项目内填写或用“√”表示。
问卷人信息:
1,您的身份是□教师 □家长 □学生 2,您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3,您的户口□城市 □农村
教师填写处:
4,您认为现在的农村小学教育状况如何? □优良 □中等 □一般 □低下 5,您认为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 □优良 □中等 □一般 □低下 6,教学期间,您有过在职培训吗? □有 □没有
7,如果有在职培训,一年几次? □一次 □两次 □三次以上
8,若无在职培训,您有通过其他渠道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吗? □有 □没有
9,若有,您的渠道是______
10,若无,请写出不能得到培训或提升的原因 11,上课期间,您认为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 □优良 □中等 □一般 □低下
12,课上课下,您与学生的交流程度如何? □经常 □偶尔 □无
13,教学过程中,您有什么良策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吗? □有 □无
若有,是______
14,课下或假期,您以何种方式让学生保持学习状态? □布置作业 □放任不管
15,您对提升现今的农村教育状况有何良好建议______ 谢谢您的合作
家长填写处
16,您认为您孩子所在学校的教育水平如何?
□优良 □中等 □一般 □低下
17,您认为您孩子所在学校的教师教育水平如何?
□优良 □中等 □一般 □低下
18,放学回家后,您有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辅导吗?
□有 □无
未进行辅导的原因是 19,平均每年教育花费占您家庭收入的______
□10%及以下 □10%~20% □20%~30% □30%~40% □40%~50% □50%及以上 20,您给孩子买过很多辅导书,课外书,电子辅导资料吗?
□有 □无
21,您会时常督促孩子学习吗?
□会 □不会
22,您对提升现今的农村教育状况有何良好建议______
谢谢您的合作 学生填写处:
23,您认为您所在学校的教学水平如何?
□优良 □中等 □一般 □低下 24,您认为您的老师教学能力如何? □优良 □中等 □一般 □低下 25,您喜欢您的老师吗? □都喜欢 □大部分喜欢 □小部分喜欢 □几乎都不喜欢 26,您课下会自觉学习吗? □会 □偶尔 □不会
27,您对学校的教学设备满意吗? □很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28,您觉得您的家人对您读书考学重视程度如何? □十分重视,只要我努力,尽全力供我读书考学 □比较重视,会花钱供我读书
□比较不重视,读不读书都行,不想出很多钱供我读书 □一点都不重视,不鼓励读书 □其他
29,您对读书考学的态度如何?
□ 很重视,一定要尽全力把书读好 □ 比较重视,学习差不多就行了
□ 比较不重视,家人让我读书我就读些吧,我自己无所谓 □ 不重视,我就不想读书
30,您对提升现今的农村教育状况有何良好建议______
谢谢您的合作
第五篇:关于农民工生活及其子女受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生活及其子女受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为了更好地领悟和学会课本以外的知识,不断强化和完善自我;为了了解新农村建设发生的变化;为了了解村级组织是怎样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农民是怎样看待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为了了解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第一年的生存状况、以及农村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为了调查新农村建设优秀村庄,特别是“一村一品”突出的特色村,总结其经验,推广其做法,供其他村庄新农村建设参考;为了寻找农村的可开发性资源优势,做可行项目开发研究,为有条件的村庄制定可行性操作方案助其在城市寻求启动发展资金,搭建互动发展平台;为了总结归纳中国农村的村庄文化、民俗文化,发扬光大中国民间底层文化精粹。在调查过程中及对调查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得知:
(1)、农民工生活艰苦;
(2)、其子女受教育程度低。
一、农民工的子女受教育程度偏低,其大多数为小学文化程度和初中文化程度。
农民工对“孩子应该上学读书”有一定的认识,也非常支持其子女读书,但是因农务繁忙和对子女上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均认为教学是学校的责任,而与家庭教育无关,家长往往关心的是其子女的成绩单上成绩分数多少,而不重视其子女上学的过程,致使其子女上学压力大,学习成绩差,初中毕业后,均未能继续求学深造。其次,在农村,现在处于外出打工的热潮中,农村子女初中毕业后,不听往来人的劝告,走上打工之路,因而结束学业,待知道理,却无安份学习的心理。
二、农民上进不强,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国中农民处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思想至今仍然极其落后。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大幅度提高,“吃上餐不得下餐”的情况不再出现,农民满足于目前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不思上进。
三、农民工对国家政策及国情关心不够,对国家政策及国情了解甚少。
至今,农村农民生活基本得以保障,农民工生活均达温饱状态。自国家颁布“五补”、“一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退耕还林”、“九年义务教育免学费”等制度以来,农民工生活又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其子女均能成功入学读书,这是国家良好政策取得的良好效果。但是,在农村依旧存在种种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产业化单一,易受自然灾害及市场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出,掀起外出打工的热潮,致使农民工子女过早向往外出打工挣钱,读书无明确目标,学习成绩差,学习压力大,再加上家长无空闲管教孩子,有的家长甚至就不管,导致农民工子女文化程度低,农村依旧文盲遍地,农民工生活依旧艰苦。
据调查资料分析,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应该:
1、加强农业基础,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特色农业,关注农民工生活。
2、加大基础教育硬件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3、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增开《心理学》课程,从而促进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4、国家加大投资,改善农村通信落后问题,进而改变农民工思想,使得其子女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