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就是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把人放在社会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把发展仅仅理解为经济增长,并把国内生产总值看成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惟一指标。事实证明,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解决经济社会的许多严重问题。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进步相协调,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发展观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即从增长理论到发展理论再到后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注入了新的内容,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体现了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都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总概括,既涉及生产力的发展,也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内部矛盾也不断出现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各种经济利益矛盾也凸显出来。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具体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从尊重、理解、爱护和关心人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才能摸清人民内部矛盾的症结,找到化解的办法。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人是生产力在社会当中最活跃的力量。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最终受益者。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人越是得到全面发展,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就越能促进社会和谐。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作为发展的立足点与出发点,让各阶层的人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发挥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局面。
第二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专题
文章标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就是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把人放在社会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把发展仅仅理
解为经济增长,并把国内生产总值看成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惟一指标。事实证明,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解决经济社会的许多严重问题。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进步相协调,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发展观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即从增长理论到发展理论再到后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注入了新的内容,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体现了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
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都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总概括,既涉及生产力的发展,也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内部矛盾也不断出现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各种经济利益矛盾也凸显出来。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具体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从尊重、理解、爱护和关心人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才能摸清人民内部矛盾的症结,找到化解的办法。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人是生产力在社会当中最活跃的力量。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最终受益者。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人越是得到全面发展,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就越能促进社会和谐。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作为发展的立足点与出发点,让各阶层的人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发挥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局面。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三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就是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把人放在社会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原则。本文从“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联系和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意义”及“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应当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说明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才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以气势恢弘的大手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决定》中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条重要原则。对此我们应当如何理解?立足当前的时代背景特别是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我们应当怎样深刻认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的科学内涵?
一、“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十六届六中全会基于对当前形势任务的全面分析和科学判断,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其中,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之一。我们知道,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执政兴国的新理念,“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他们之间是紧密相联的。
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三个部分构成的,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的着眼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着眼点是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同一历史进程。这不仅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符合人类寻求自我解放的理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个前提。而作为这个前提的“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既是一个自然生命体,也是一个社会存在;人的生存与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互为基础、互为前提。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包括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决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贯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这些都是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就是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把人放在社会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把发展仅仅理解为经济增长,并把国内生产总值看成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惟一指标。事实证明,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解决经济社会的许多严重问题。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进步相协调,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发展观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即从增长理论到发展理论再到后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注入了新的内容,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体现了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
(二)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都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总概括,既涉及生产力的发展,也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推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内部矛盾也不断出现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各种经济利益矛盾也凸显出来。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具体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从尊重、理解、爱护和关心人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才能摸清人民内部矛盾的症结,找到化解的办法。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
人是生产力在社会当中最活跃的力量。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最终受益者。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人越是得到全面发展,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就越能促进社会和谐。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作为发展的立足点与出发点,让各阶层的人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发挥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局面。
三、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特别应当在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当前解决我们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困难,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和谐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当前,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告别“GDP崇拜”,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提高节能降耗水平,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关注民生扩大就业,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和谐。
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不是一时一地、一部分人的事情,需要集全党、全社会之力。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行真抓实干之举,充分发挥城乡自治组织、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公益慈善和基层服务性组织等非政府组织在提供服务、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反映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真正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行动、人人有贡献。
(三)坚持以人为本共享成果。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更应该由人民共享。“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是和谐社会的要义。这就要求我们正视当前影响人们平等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各种消极因素,切实解决城乡贫困人口仍有相当数量,上学难、上学贵和看病难、看病贵,不同地区、行业和人群之间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等问题,努力建设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做到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需要经过长期奋斗、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我们既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前,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通过扎实有效的辛勤工作,社会和谐的程度将不断提高,社会和谐也将最后实现。
参考文献:
[1]钟怡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点题到破题》.《光明日报》.2006年10月21日。
[2]朱力:《对“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解读》.《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3]库桂生:《坚持以人为本当前要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005年第1期。
[4]李连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研究》.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
第四篇: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浅谈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由于突发事件破坏的严重性、处置的紧迫性、高度的不确定性、复杂的变异性、潜在的危机性,要求我们要能够及时的应对或有相应的措施预防,尽量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结合我的本职工作,我认为:应对突发事件要以人为本,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
一、思想上给予重视。
各级各部门都应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各种突发事故,结合本职工作制定相应的预案,所制定的预案要结合本地实际。例如:平原地区的学校就不用制订泥石流安全预案,山顶的学校就不需要制订防洪安全预案。一句话,就是所制订的预案要符合本单位本地的实际,不需要的就不用去考虑。加强对演练的重视,所做的演练要练有所用、应对相当,不无的放矢。我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集中安排在3月和10月,同学们都十分认真的参与。在“5.12”大地震的时候,学生们和平时演练一样,迅速的疏散到了指定的安全地域,反而是我们的教师们在这方面思想不够重视,还没有学生反应迅速。所以,首先要树立全体人员的危机意识,真正从思想上给予重视。
二、制度上给予保障
各级各类政府都应该有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相关制度。而且制度
应该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不要成为文字功夫强,实用性不强的“死”制度,要结合实际,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个环节均有保障的强效制度。
三、信息上给予畅通
按照相关制度,在监测上下功夫,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形成各种情况心中有数,不得隐瞒或存在侥幸心理。对于学校而言,应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层层上报:中小学——中心校——教育局(镇政府)。在上报过程中不得私自将正在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突发事故擅自对外公布,要以稳定和谐为主。
四、随机应变,坚持以人为本
所谓随机应变,就是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判断出事件属于“全责、部分责任还是无责”,要结合责任的情况迅速对突发事故进行处置。同时,要结合突发事故的危害性,发布以稳定为主的信息,部分信息的发布必须慎之又慎。
坚持以人为本是处置突发事件的核心原则,所有处置措施都要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来开展。
综上所述,在突发事件的处置上,我们要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科学处置和预防,始终保持高度的冷静和拥有负责任的心态。事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做到思想上、制度上、信息上给予重视,依法灵活的处置,相信能将突发事件处理的更好。
第五篇: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有限公司属股份制企业,于1995年兴建,是一家现代化制药企业。为了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公司坚持依靠科技求发展,以人为本促发展,以期做强做大,为当地的经济腾飞、社会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逐步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劳动关系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将不断深化,继续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司工资集体协商长效机制,巩固、发展和维护好企业与职工的现实和长远利益,进一步开拓协商工作思路,创新协商工作方法,努力提高职工的满意度,为公司稳定人才队伍、维护和谐劳动关系奠定扎实的基础。
几年来,公司积极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并建立企业合同签订、社保购买、工资发放等动态跟踪制度,积极维护职工权益,完善了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福利政策,定期组织员工体检、培训、外出旅游,保障员工的切身利益,极大地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通过平等协商为职工们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和按时发放工资,使职工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进一步促进企业良性健康地发展,达到企业和职工“双赢”的目的,保持公司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2011年
1在上级工会组织的指导下,结合公司的性质、规模、效益等不同情况,在民主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认真筹备、积极启动要约程序,及时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顺利签订了《工资集体协商协议书》等相关文书,真正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落到实处,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公司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责任,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并加强领导,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建设。
年初,公司还充实调整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生产副总亲自任组长,生产车间主任为成员,严格做好公司安全生产的监管任务,年底进行绩效考核,采用“一票否决”。落实责任,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公司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活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狠抓防控,强化整改,为员工创建安全、和谐的平台,努力做到员工“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全回家去”的良好氛围。
三、开展多种文娱活动,为职工身心健康护航
一是将学习与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安康杯”竞赛和“工人先锋号”评比等活动,提高职工的文化知识能力与责任纪律意识。先后组织了GMP培训、劳动技能竞赛等,并对其间表现优秀的员工予以奖励,号召干部职工积极努力工作,提高责任意识,为公司发展建言献策,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二是
不断完善工会规章制度,为保障职工权益、促进全面发展提供坚强后盾。三是关心职工日常生活,考虑到有些员工上下班不方便,为其安排宿舍,冬天为他们安装暖气,夏天安装空调扇。为他们创建一个家的环境,使他们融入到玉瑞这个大家庭。
四、热心公益事业,扶危济困,带动地方经济和谐发展
公司发展迅速、管理正规,效益显著,始终保持逐年上升趋势,对于发展地方经济、提升产业结构,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司员工50%为周边剩余劳动力,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2011年新增就业岗位60个,较好地吸纳了部分农民工。
近年来,公司多次开展“金秋助学送温暖”活动,已无偿资助当地教育十几万元,2011年公司又为当地小学购置一批教学用具,并资助一些村庄的困难学生上学。年末公司与上级工会组织联合帮助困难职工13人次,帮助他们度过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此外,公司还大力发展环境建设,不断加大绿化面积,提升了环境质量和品位。
总之,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诚为信,敬业创新,奉献进取”的企业宗旨,始终遵循“质量第一,客户至上,合作双赢”的经营方针,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放行出厂的全过程,严格按照GMP要求执行,生产出“百姓放心药,人民良心药”。立志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当地的经济腾飞,社会稳定
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