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证候研究的现代方法学述评(范文模版)
黄色网站 a100831.yiyunnet.com
取舍压力包胆固醇酸发作变异个数与胆固醇酸未发作变异个数的比率,即择压力是钻研退化的一度主要参数,其界说为碱基渐变时,推进B型流感野病毒的退化的要素。而流感野病毒是一直变异。而选除基因重配外,发生野病毒多样性的另一度主要缘由,这也是
名义糖卵白HA或者NA中拔出或者缺失核苷酸的机制能够是 和NA基因正在没有同海域也发觉了碱基的擂入和缺失。
(三)B型流感野病毒退化进程中遭到的取舍压力当毒株正在寄主中短工夫具有时,寄主会发生呼应的抗原,正在此进程中,那些优势株正在一定条件中能够被淘汰,而发作有益变异的新毒株则能够会变化劣势株,即为退化。而HAI、NA、NB和NSl基因体现为阴性取舍,这能够有益于野病毒逃逸寄主
selection),即碱基渐变关于生物是无害的,正在做作环境下,大 益的,对于某个渐变的取舍就是反面的;阳性取舍(negative
括:阴性取舍(positive selection),即碱基渐变关于生物是有
∞基dN/dS,异义渐变与同义渐变的比率‘16]。于是再有纯化取舍(purifyingselection)和中性取舍(neutral selection)。NS2基因体现为中性取舍,NP基因大概为阳性少数取舍为阳性取舍。野病毒苏氨酸。B型流感野病毒的其余毒株与B/LEE/1940相比,HA 的,B/Vic系Nanchang/97株的NA第43位又从新失掉一度
系毒株的HA基因拔出了3个核苷酸,相等于正在B/LEE/1940
流感野病毒株的HA卵白的第162位拔出一度天冬酰胺;其NA基因有3个核苷酸的缺失,相等于正在流感野病毒株B/LEE/1940 NA卵白的第43位缺失了一度苏氨酸,这使得该毒株的HA基因和NA基因及其补码产物的长短发作改观。McCullers等‘17]对于1979-2003年间的31株B型流感野病毒全基因停止综合,发觉B型流感野病毒的PB1、PB2、PA和M1基因体现为阳性取舍,它们补码框的碱基差别卟于24%,即它们的关闭浏览框的变异一旦超越24%,能够有利于它们的存活,因而这4个基因绝对于传统。
中华防止医术2013年7月第47卷第7Cbin J Prev Med,Julv 2013.Vol.47.No.7显然高于B/Vic的呼应基因,而B/Vic的 是B/Yam相关:B/Yam的NB和M2基因的呼应碱基交换率 取舍,M2基因大概为阴性取舍,但这与它们是归于B/Vic还 免疫零碎。
第二篇:亚健康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精)
亚健康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
日期: 2010-7-31 13:49:29 浏览: 1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亚健康。现代中医认为,亚健康处于生理体质与病理体质的临界状态,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是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干预的有效方法。本文就近年来亚健康结合临床特征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关键词】 亚健康状态;中医药;辨证论治
[Abstrac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made the definition of sub-health status as no organic lesion with some functional changes of the patient.Moder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lieves that sub-health is the critical state of both physical and pathological constitution.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metho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n effective manner to intervene the sub-health status.This review focuses on sub-health research progress combined with its clinical features.[Key words] sub-health statu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这种虽无明确疾病却不健康的状况并不稳定,其中潜伏着发展为某种病理损害的可能性极大,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疾病,因此可将亚健康状态看作是一系列器质性疾病如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癌症的先兆。但如果及时给予合理的干预,机体还可以恢复到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疲劳,睡眠障碍和精神情志的异常。而引起这些症状最基本的原因是情志失调及心理压力过大,超过了机体的调节能力。据我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亚健康人群约占我国总人口的60%,其中80%以上年龄在20~40岁[1]。
现中医认为:亚健康处于生理体质与病理体质的临界状态。生理上,个体体质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兼夹体质尽管包含病理变化的特点,但体质的兼夹现象毕竟不是病理过程,至多只能看作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由此可见,亚健康状态与体质之间关系甚密。例如,素体脾气虚者,其疲倦、乏力之症明显,胃口欠佳、便溏;而素体肝阳偏盛者,则烦躁易怒明显。中医理论认为对亚健康状态要“防患于未然”。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和“已病”3个层次,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对于“治未病”,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三是“瘥后防复”,分别指“在没有疾病的时候要预防疾病的发生”、“对已经发病的要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和恶化”、“对已经好转或痊愈后要采取适当方法防止复发” [2]。
亚健康群体的证候分布
1.1 文献分析 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是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干预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学者对亚健康状态结果作出模糊聚类分析,亚健康群体主要属于中医所说的郁证、痰湿和虚证三大类。由此可见,针对病理性体质者所处的亚健康状态而言,可从体质入手将其分型为:脾、心、肺、肝气虚型、肝郁型、瘀阻型、痰湿型、内热(实热与虚热)型、脾肾阳虚型[3]。
现代研究表明,亚健康多为身心疾病的患者,也即中医所说情志所伤,持续的情绪焦虑、愤怒、抑郁等,必将使机体交感神经、植物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进而发展成亚健康状态。此类体质者亚健康状态多属于郁证。亚健康中的郁证型多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致病。但情志因素是否导致郁证,除与精神刺激的强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外,也与机体本身的状况关系密切。机体“脏气弱”,是郁证发病的内在因素。郁证病变初期以气滞为主,常兼血瘀、化火、痰结、食滞等。若经久不愈,则随其影响的脏腑及损耗的气血阴阳的不同,而形成心、肝、脾、肾亏虚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反复多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4]。
亚健康中的虚证型发生原因复杂:生理上,先天禀赋虚弱,或者随年龄增长的自然衰老,均表现的脏腑功能衰退,正气内虚,卫外不固,机体免疫力、抗病能力降低;生活方式上,包括饮食不节,起居失常,劳倦过度,情志内伤,嗜欲等都是罹患虚证的重要原因;其他也可见于疾病后期的康复阶段。不同病因作用于不同的体质而形成的亚健康虚证,虽然患者主诉症状复杂多样,但其病机性质和传变趋向,不外乎阴、阳、气、血四虚。
此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虽然亚健康虚证可能只起于一个脏腑,但由于阴阳互根、气血同源、脏腑间生克制化的密切联系,互相影响,如果亚健康状态不及时调整,往往演变为多个脏腑、阴阳和气血的亏虚,临床可表现各脏腑功能的明显减退[5]。
亚健康中的痰湿型多由外感寒湿、饮食不节、阳气虚弱等原因引起,尤其是脾阳不运是发病的关键。气虚不能推动血行,血液流变学表现出浓、黏、凝、滞之血瘀痰阻样改变,痰浊、瘀血为机体病理性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脏腑功能低下与病理性产物积聚相互影响,加速衰老或疾病进程。痰阻型亚健康患者如不加以控制,很可能出现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肥胖、糖尿病等代谢障碍性疾病[6]。综合考察各类型的亚健康患者,其证候要素按所占比例多少依次排列如下: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脾虚湿阻、肝肾阴虚、痰热内扰、肝郁化火。
1.2 临床医学调查 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是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干预的有效方法。目前,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发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将其分为以下8型[7]:(1)肝气郁结证:有学者[8]对肝失疏泄辨治作了探讨,认为肝失疏泄,功能减弱或太过为主要病机,以肝失疏泄为主轴疏肝解郁为基础,是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状态”良策之一。有学者认为亚健康状态属于人体的阴阳失衡,其中肝木虚寒,肝失疏泄占有重要地位[9]。(2)肝郁脾虚证:有学者[10]调查317名HBV携带者中有208名表现为亚健康状态,主要临床症状有22个,其中以肝郁脾虚证多见。有学者[11]报道50例具有情绪抑郁或情急易怒、胸胁胀满、心烦失眠等症状的肝郁气滞型亚健康状态进行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愈20例,显效2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0%。(3)心脾两虚证:有学者[12]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具有疲劳、记忆力下降、睡眠欠佳等症状的46例亚健康状态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有学者[13]用归脾汤治疗48例疲劳过度患者,收到了明显的效果。(4)肝肾阴虚证。(5)肺脾气虚证。(6)脾虚湿阻证。(7)肝郁化火证。(8)痰热内扰证。
亚健康结合临床特征的研究现状
中医理论认为健康人应是平衡协调的有机体,中医理论中“阴阳平衡即健康”的理念,为亚健康状态的调治指明了方向。通过研究亚健康病证结合临床特征,可以从中探知亚健康中医证候的辨证规律,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重要客观依据。
据亚健康状态的定义,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亚健康状态的中医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和相关研究文献,制定了亚健康状态的判断参考标准,包括两个方面:(1)持续3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但无明确疾病诊断;(2)或尽管具有明确的疾病诊断,但与目前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的减退无因果联系[14]。
依据上述标准,对前往某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部分人群进行非随机抽样,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对参加体检的人员现场发放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问卷,问卷在调查员的指导和监督下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当场回收。
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从原始调查数据出发,寻找小于原始数据的独立公因子,用独立公因子解释原始数据的内在联系,进而获得亚健康状态肾阴虚证的主要临床特点。研究结果显示,亚健康状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腰背酸痛,疲倦乏力,腿膝酸软,咽干,失眠多梦,脱发,盗汗,大便干结,耳鸣,眼涩,手脚心热等:另外,还有心慌、记忆力差、头晕、听力减退、眼花、眼胀、反应迟钝、小便短赤、性欲减退、手足麻木、怕热、少气懒言等症状出现频率较低[10]。
亚健康病证结合临床特征的研究思路及展望
中医学是研究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及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措施的一门应用科学,影响人的生理、病理变化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因素很多,证候的产生正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宏观表现为特定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的有机组合,它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是一组独特症状的集合群,用模糊数学语言来讲,“证”可看作是一种由相应的“症”所构成的模糊集合,“症”的不同模糊集合,构成了不同的“证”。目前证候宏观标准的产生很少在群体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数理统计推断,多元分析是研究多因素和多指标问题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在群体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分析探讨中医证候是实现证候规范化、客观化的手段之一。世界各国的学者对亚健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至今未发现特异性致病因素。目前普遍认为亚健康状态是由于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导致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功能紊乱而致。针对亚健康中医证候目前的研究状况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工作需要关键解决的问题:(1)严格按照美国CDC诊断标准收集病例,保证病例诊断的准确性,这是决定研究能否出结果以及结果是否可靠的前提。(2)病例来源尽量散在不同城区,进行大样本、多中心合作研究,这是结果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推广使用的前提。(3)选择合适、科学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收集资料,并选择恰当的多元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4)调查资料的内容合理、全面,而且要解决中医症状的量化问题,事先制定统一的症状量化标准。(5)结果需要经过临床反复验证、修改、完善。从而提出亚健康的证候的规范化、定量化、易操作的辨证标准,这是提高亚健康防治水平的需要,也是加强学术交流,加快中医学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武月萍,刘爱华,周军丽.“治未病”与亚健康.光明中医,2009,2(24):314.2 马云枝.亚健康状态与中医药防治.河南中医,2001,21(3):11-13.3 袁立霞,刘刚.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证治评析.中医药学刊,2005,23(3):494-495.4 吴童,任一心,王志国.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防治概况.中医药学报,2004,32(1):57-58.5 杨志刚.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有效干预.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15(5):426-427.6 黄超岚.论传统医学在亚健康状态治疗与保健中的作用.中医药信息,2003,20(4):4-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8 何源浩,吕军影,吴新贵.亚健康状态从肝失疏泄辨治探讨.中国中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5:426-427.9 李士懋.应用乌梅丸治疗亚健康状态经验.山东中医杂志,2004,23(5):306-307.10 杨丽莎,王秋萍,周劲刚,等.HBV携带者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3):34-37.11 何文莉.逍遥散加减治疗亚健康状态50例.新中医,2008,10:79.12 嵇冰,艾宗耀,杨春华,等.归脾汤加减治疗亚健康状态46例.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2):36.13 刘翠峰.归脾汤抗疲劳作用的临床观察.光明中医,2002,5:34-35.14 程绍民,熊英琼,丁成华.从肾、脾、肝三脏略述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光明中医,2007,3:3-4.
第三篇:中医诊断:外伤证候
本证,是指因金刃、跌仆等意外事故所致皮肉筋骨或内脏损伤的一种类病证。
【临床表现】轻者局部青紫。肿胀、疼痛,活动不便,或破损出血;重者伤筋折骨,疼痛剧烈;若内伤脏腑,则吐血、下血;若陷骨伤脑,则戴眼直视,神昏不语。
【证候分析】局部受伤,脉络破损,血渗于肌肤之间,故见患处青紫,肿胀、疼痛、活动不便。若损伤皮肉,血液流于脉外,则见出血。如损伤过重,致筋伤骨折,疼痛剧烈,若伤脏腑,络破血溢,则见吐血,下血。若头部受伤,骨陷伤脑,元神损伤,故致戴眼直视,神昏不语。
(二)虫兽所伤证
本证,是指由毒虫、毒蛇、狂犬等动物伤害人体所引起的病证。
【临床表现】毒虫螫伤,轻者局部红肿疼痛,出疹,肢体麻木疼痛;重者头痛,昏迷。
毒蛇咬伤,则见伤口疼痛,麻木,或肿胀,起水泡,甚则伤口坏死,形成溃疡;若全身中毒,则见头晕,视物模糊,胸闷,四肢无力,牙关紧闭,呼吸困难,瞳孔散大,脉迟弱或结、代。
狂犬咬,发病后怕光、恐水、畏声、怕风、吞咽、呼吸困难,四肢抽搐。
【证候分析】若毒蜂、蝎子、蜈蚣、毛虫等伤人,局部损伤,则见红肿疼痛;若毒邪侵入经脉,则见肢体麻木疼痛;若毒邪弥漫全身,扰及清窍,则致头晕,昏迷。
毒蛇伤人,邪毒聚于患处,致伤口麻木疼痛,或肿胀,起水泡,甚则局部坏死,形成溃疡;若毒邪流窜全身(一般在受伤后1~6小时),可见头晕,胸闷,视物模糊,牙关紧闭,四肢无力,呼吸困难,瞳孔散大。
狂犬咬伤,一般潜伏15~60天,长者达一年以上,毒邪逐渐弥漫扩散周身,使肌肉麻木,肌肉麻痹,吞咽困难,遇风、光、水声或其它响声,则四肢抽搐。
第四篇: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证方总结(模版)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中医外科学》证+方
疮疡
1疖
热毒蕴结-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暑热浸淫-清暑汤
体虚毒恋,阴虚内热-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 体虚毒恋,脾胃虚弱-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2疔
手足部疔疮成脓期切开引流的要求一般应尽可能循经直开
蛇眼疔宜沿甲旁0.2cm挑开引流;蛇头疔宜在指掌面一侧作纵形切口,务必引流通畅,必要时可对口引流,不可在指掌面正中切开;
蛇肚疔宜在手指侧面作纵形切口,切口长度不得超过上下指关节面;
托盘疔应依掌横纹切开,切口应够大,保持引流通畅3痈
火毒凝结-仙方活命饮
热胜肉腐-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 气血两虚--托里消毒散@腋痈
肝郁痰火-柴胡清肝汤@脐痈
湿热火毒-黄连解毒汤合四苓散脾气虚弱-四君子汤@委中毒
气滞血瘀-活血散瘀汤
湿热蕴阻-活血散瘀汤合五神汤气血两亏-八珍汤4发
@锁喉痈
痰热蕴结-普济消毒饮热胜肉腐-仙方活命饮热伤胃阴-益胃汤@臀痈
湿火蕴结-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湿痰凝滞-桃红四物汤合仙方活命饮气血两虚-八珍汤
5有头疽
火毒凝结-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湿热壅滞-仙方活命饮阴虚火炽-竹叶黄芪汤
气虚毒滞-八珍汤合仙方活命饮6流注
余毒攻窜-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暑湿交阻-清暑汤瘀血凝滞-活血散瘀汤7丹毒
风热毒蕴-普济消毒饮
肝脾湿火-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
湿热毒蕴-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胎火蕴毒-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8走黄与内陷
乳房疾病
1乳 痈
气滞热壅-瓜蒌牛蒡汤
热毒炽盛-透脓散加味正虚毒恋-托里消毒散
4乳 癖
肝郁痰凝-逍遥蒌贝散冲任失调-二仙汤合四物汤5乳 核
肝气郁结-逍遥散
血瘀痰凝-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山慈菇、海藻6乳 岩
肝郁痰凝-神效瓜蒌散合开郁散冲任失调-二仙汤合开郁散正虚毒炽-八珍汤
气血两亏-人参养荣汤加味
脾虚胃弱-参苓白术散或理中汤除以上几种常见类型外,还可见到放化疗后胃阴虚、口腔糜烂,牙龈出血等症者,治宜清养胃阴,方用益胃汤疣
1气 瘿 寻常疣(疣目)肝郁气滞-四海舒郁丸怀孕期或风热血燥-治瘊方加板蓝根、夏枯草哺乳期,加菟丝子、首乌、补骨脂湿热血瘀-马齿苋合剂加薏苡仁、冬2肉 瘿 瓜仁气滞痰凝-逍遥散合海藻玉壶汤扁平疣(扁瘊)气阴两虚-生脉散合海藻玉壶汤风热蕴结-马齿苋合剂去桃仁、红花外治 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或桂麝散外加木贼草、郁金、浙贝母、板蓝根敷热瘀互结-桃红四物汤加生黄芪、板3瘿 痈 蓝根、紫草、马齿苋、浙贝母、薏苡仁风热痰凝-牛蒡解肌汤疣目、扁瘊皮损少者及鼠乳、掌跖疣、气滞痰凝-柴胡舒肝汤丝状疣均不需内服治疗4石瘿 4 癣5 脂溢性皮炎
瘤、岩风热血燥-消风散合当归饮子脂 瘤肠胃湿热-参苓白术散合茵陈蒿汤内治 6 油 风痰气凝结-二陈汤合四七汤血热风燥-四物汤合六味地黄汤痰湿化热-龙胆泻肝汤合仙方活命饮气滞血瘀-通窍活血汤2 血 瘤气血两虚-八珍汤心肾火毒-芩连二母丸合凉血地黄汤肝肾不足-七宝美髯丹肝经火旺-丹栀逍遥散合清肝芦荟丸脾统失司-顺气归脾丸7 黄水疮 3肉瘤暑湿热蕴-清暑汤加马齿苋、藿香4失荣脾虚湿滞-参苓白术散加冬瓜仁、广
气郁痰结-化痰开郁方(经验方)藿香
阴毒结聚-阳和汤8 虫咬皮炎
瘀毒化热-五味消毒饮合化坚二陈丸热毒蕴结-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气血两亏-八珍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地肤子、白鲜皮、紫荆皮疥 疮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10湿 疮热疮 湿热蕴肤-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肺胃热盛-辛夷清肺饮合竹叶石膏脾虚湿蕴-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汤散加紫荆皮、地肤子、白鲜皮湿热下注-龙胆泻肝汤加板蓝根、紫血虚风燥-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加草、玄胡等丹参、鸡血藤、乌梢蛇阴虚内热-增液汤加板蓝根、马齿苋、@ 婴儿湿疮 紫草、石斛、生薏苡仁胎火湿热-消风导赤汤2 蛇串疮脾虚湿蕴-小儿化湿汤加土茯苓、鱼肝经郁热-龙胆泻肝汤加紫草、板蓝腥草根、玄胡索等11 接触性皮炎脾虚湿蕴-除湿胃苓汤风热蕴肤-消风散加紫荆皮(花)、僵蚕气滞血瘀-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湿热毒蕴-龙胆泻肝汤合化斑解毒汤血虚风燥-当归饮子合消风散
瘿药 毒
湿毒蕴肤-萆薢渗湿汤热毒入营-清营汤
气阴两虚-增液汤合益胃汤13瘾 疹
风寒束表-麻黄桂枝各半汤风热犯表-消风散胃肠湿热-防风通圣散血虚风燥-当归饮子14牛皮癣
肝郁化火-龙胆泻肝汤风湿蕴肤-消风散血虚风燥-当归饮子15白疕
血热内蕴-犀角地黄汤血虚风燥-当归饮子气血瘀滞-桃红四物汤湿毒蕴阻-萆薢渗湿汤火毒炽盛-清瘟败毒饮16淋病
湿热毒蕴(急性淋病)-龙胆泻肝汤酌加土茯苓、红藤、萆薢等
阴虚毒恋(慢性淋病)-知柏地黄丸酌加土茯苓、萆薢等17梅毒
肝经湿热-龙胆泻肝汤酌加土茯苓、虎杖
血热蕴毒-清营汤合桃红四物汤毒结筋骨-五虎汤肝肾亏损-地黄饮子心肾亏虚-苓桂术甘汤18尖锐湿疣
湿毒下注-萆薢化毒汤酌加黄柏、土茯苓、大青叶
湿热毒蕴-黄连解毒汤加苦参、萆薢、土茯苓、大青叶、马齿苋等
肛门直肠疾病痔
风伤肠络-凉血地黄汤或槐花散湿热下注-脏连丸气滞血瘀-止痛如神汤脾虚气陷-补中益气汤2 息肉痔 3肛隐窝炎
4肛痈
热毒蕴结-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若有湿热之象,如舌苔黄腻、脉滑数等,可合用萆薢渗湿汤
火毒炽盛-透脓散
阴虚毒恋-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5肛 漏 6肛 裂
血热肠燥-凉血地黄汤合脾约麻仁丸阴虚津亏-润肠汤
气滞血瘀-六磨汤加红花、桃仁、赤芍等7脱肛
脾虚气陷-补中益气汤湿热下注-萆薢渗湿汤8锁肛痔
泌尿男性疾病
1子痈
湿热下注-枸橘汤或龙胆泻肝汤气滞痰凝-橘核丸2子痰
浊痰凝结-阳和汤,配服小金丹阴虚内热-滋阴除湿汤合透脓散气血两亏-十全大补汤,兼服小金丹3阴茎痰核
痰浊凝结-阳和汤合化坚二陈丸4尿石症
湿热蕴结-三金排石汤
气血瘀滞-金铃子散合石苇散肾气不足-济生肾气丸5慢性前列腺炎
湿热蕴结-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气滞血瘀-前列腺汤阴虚火旺-知柏地黄汤肾阳虚损-济生肾气丸6前列腺增生症
湿热下注-八正散
脾肾气虚-补中益气汤加菟丝子、肉苁蓉、补骨脂、车前子等
气滞血瘀-沉香散伴血尿者,酌加大蓟、小蓟、参三七;瘀甚者,可加穿山甲、蜣螂虫
肾阴亏虚-知柏地黄丸加丹参、琥珀、王不留行、地龙等
肾阳不足-济生肾气丸
其他外科疾病
1冻 疮 2烧 伤 3毒蛇咬伤 4破伤风 5肠 痈
瘀滞-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湿热-复方大柴胡汤
热毒-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
周围血管疾病
1股 肿
湿热下注-四妙勇安汤加味血脉瘀阻-活血通脉汤气虚湿阻-参苓白术散加味2血栓性浅静脉炎
湿热瘀阻-二妙散合茵陈赤豆汤血瘀湿阻-活血通脉汤
肝郁蕴结-柴胡清肝汤或复元活血汤3筋瘤
劳倦伤气-补中益气汤
寒湿凝筋-暖肝煎合当归四逆汤外伤瘀滞-活血散瘀汤4臁疮
湿热下注-二妙丸合五神汤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合四妙汤
5脱疽
寒湿阻络-阳和汤
血脉瘀阻-桃红四物汤湿热毒盛-四妙勇安汤热毒伤阴-顾步汤气阴两虚-黄芪鳖甲汤
第五篇: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证方总结(精)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中医儿科学》 证 +方 新生儿疾病 1胎怯
肾精薄弱证-补肾地黄丸 脾肾两虚证-保元汤 2硬肿 寒凝血涩证-当归四逆汤 阳气虚衰证-参附汤 3胎黄 常证
湿热郁蒸证-茵陈蒿汤 寒湿阻滞证-茵陈理中汤 气滞血瘀证-血府逐瘀汤 变证 胎黄动风证-羚角钩藤汤 胎黄虚脱证-参附汤合生脉散 肺系疾病 1感冒
风寒感冒证-荆防败毒散 风热感冒证-银翘散 暑邪感冒证-新加香薷饮 时邪感冒证-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 兼证
感冒夹痰证-在疏风解表基础上,风寒夹痰者加二陈汤、三拗汤;风热夹痰者加桑菊饮、黛蛤散
感冒夹滞证-在疏风解表基础上加用保和丸 感冒夹惊证-在疏风解表基础上加用镇惊丸 2乳蛾
风热搏结证-银翘马勃散 热毒炽盛证-牛蒡甘桔汤 肺胃阴虚证-养阴清肺汤 3咳嗽 外感咳嗽
风寒咳嗽证-杏苏散、金沸草散 风热咳嗽证-桑菊饮
风燥咳嗽证-清燥救肺汤、桑杏汤 内伤咳嗽
痰热咳嗽证-清金化痰汤、清气化痰汤 痰湿咳嗽证-二陈汤 气虚咳嗽证-六君子汤 阴虚咳嗽证-沙参麦冬汤 4肺炎喘嗽 常证
风寒郁肺证-华盖散 风热郁肺证-麻杏石甘汤
痰热闭肺证-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毒热闭肺证-黄连解毒汤合麻杏石甘汤
阴虚肺热证-沙参麦冬汤 肺脾气虚证-人参五味子汤(注意与气虚咳嗽鉴别:有脾气虚的纳呆便溏症状)变证 心阳虚衰证-参附龙牡救逆汤
邪陷厥阴证-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 5哮喘 发作期
风寒束肺证-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痰热阻肺证-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 外寒内热证-大青龙汤 肺实肾虚证-偏于肺实者,用苏子降气汤偏于肾虚者,用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 缓解期
肺脾气虚证-玉屏风散合人参五味子汤(与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 难鉴别,注意审题)
脾肾阳虚证-金匮肾气丸 肺肾阴虚证-麦味地黄丸 6反复呼吸道感染 肺脾气虚证-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 营卫失调证-黄芪桂枝五物汤(营卫失调证 病位偏于肺脏,一般不呈现脾脏症状)
脾肾两虚证-金匮肾气丸合理中丸 肺脾阴虚证-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 脾系病证 1:鹅口疮
心脾积热证-清热泻脾散 虚火上浮证-知柏地黄丸 2:口疮 风热乘脾证-银翘散 心火上炎证-泻心导赤散 虚火上浮证-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常证
湿热泻证-葛根黄芩黄连汤 风寒泻证-藿香正气散 伤食泻证-保和丸 脾虚泻证-参苓白术散
脾肾阳虚泻证-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 变证 气阴两伤证-人参乌梅汤
阴竭阳脱证-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 汤 4:厌食
脾失健运证-不换金正气散
脾胃气虚证-异功散、参苓白术散 脾胃阴虚证-养胃增液汤、益胃汤 5:积滞 乳食内积证-乳积者,选消乳丸;食积者,选保和丸 脾虚夹积证-健脾丸 6疳证 常证
疳气证-资生健脾丸 疳积证-肥儿丸 干疳证-八珍汤 兼证 眼疳证-石斛夜光丸 口疳证-泻心导赤散 疳肿胀证-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 7贫血
脾胃虚弱证-六君子汤 心脾两虚证-归脾汤 肝肾阴虚证-左归丸 脾肾阳虚证-右归丸
心肝病证 1夜啼
脾寒气滞证-乌药散合匀气散 心经积热证-导赤散 惊恐伤神证-远志丸 2汗证 肺卫不固证-玉屏风散合牡蛎散 营卫失调证-黄芪桂枝五物汤 气阴亏虚证-生脉散、当归六黄汤 湿热迫蒸证-:泻黄散 风热犯心证-银翘散
湿热侵心证-葛根黄芩黄连汤 气阴亏虚证-炙甘草汤合生脉散 心阳虚弱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痰瘀阻络证-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 4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肝肾阴虚证-杞菊地黄丸
心脾两虚证-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 痰火内扰证-黄连温胆汤 5抽动障碍 气郁化火证-清肝达郁汤 脾虚痰聚证-十味温胆汤 阴虚风动证-大定风珠 6惊风
风热动风证-银翘散
气营两燔证-清瘟败毒饮 邪陷心肝证-羚角钩藤汤
湿热疫毒证-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 惊恐惊风证-琥珀抱龙丸 7慢惊风 脾虚肝亢证-缓肝理脾汤
脾肾阳衰证-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 阴虚风动证-大定风珠 8痫证 惊痫证-镇惊丸 痰痫证-涤痰汤 风痫证-定痫丸
瘀血痫证-通窍活血汤 脾虚痰盛证-六君子汤 脾肾两虚证-河车八味丸 肾系病证 1水肿 常证
风水相搏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湿热内侵证-五味消毒饮合五皮饮 肺脾气虚证-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 脾肾阳虚证-真武汤
气阴两虚证-六味地黄丸加黄芪 变证
水凌心肺证-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 邪陷心肝证-龙胆泻肝汤合羚角钩藤汤 水毒内闭证-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湿热下注证-八正散 脾肾气虚证-缩泉丸 阴虚内热证-知柏地黄丸 3遗尿 肺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 肾气不足证-菟丝子散
心肾失交证-交泰丸合导赤散 肝经湿热证-龙胆泻肝汤 4五迟、五软 肝肾亏损证-加味六味地黄丸 心脾两虚证-调元散 痰瘀阻滞证-通窍活血汤合二陈汤 传染病
1麻疹 顺证
邪犯肺卫证(初热期)-宣毒发表汤 邪入肺胃证(出疹期)-清解透表汤 阴津耗伤证(收没期)-沙参麦冬汤 逆证
邪毒闭肺证-麻杏石甘汤 邪毒攻喉证-清咽下痰汤 邪陷心肝证-羚角钩藤汤 2奶麻 邪郁肌表证-银翘散
毒透肌肤证-银翘散合养阴清肺汤 3风痧 邪犯肺卫证-银翘散
邪入气营证-透疹凉解汤 4丹痧
邪侵肺卫证-解肌透痧汤 毒炽气营证-凉营清气汤 疹后阴伤证-沙参麦冬汤 5水痘
邪伤肺卫证-银翘散 邪炽气营证-清胃解毒汤 6手足口病 邪犯肺脾证-甘露消毒丹 湿热蒸盛证-清瘟败毒饮----------------------------Up ↑ 4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
肺脾气虚证-人参五味子汤 脾虚肝旺证-益脾镇惊散 肾精亏损证-补肾地黄丸 常证
邪犯少阳证-柴胡葛根汤、银翘散 热毒壅盛证-普济消毒饮 变证
邪陷心肝证-清瘟败毒饮、凉营清气汤 毒窜睾腹证-龙胆泻肝汤 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邪犯肺胃证-银翘散
气营两燔证-普济消毒饮 痰热流注证-清肝化痰丸 湿热蕴滞证-甘露消毒丹 正虚邪恋证-气虚邪恋,竹叶石膏汤;阴虚邪恋,青蒿鳖甲汤、沙参麦冬汤 9顿咳
邪犯肺卫证(初咳期)-三拗汤
痰火阻肺证(痉咳期)-桑白皮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气阴耗伤证(恢复期)-肺阴亏虚者用沙参麦冬汤,肺脾气虚证 用人参五味子汤
虫证 1蛔虫病
肠虫证-使君子散 蛔厥证-乌梅丸 虫瘕证-驱蛔承气汤 2蛲虫病 肛门、会阴部瘙痒-驱虫粉 其他疾病 1夏季热
暑伤肺胃证-王氏清暑益气汤 上盛下虚证-温下清上汤 2紫癜 风热伤络证-连翘败毒散 血热妄行证-犀角地黄汤 气不摄血证-归脾汤 阴虚火旺证-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 3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卫气同病证-银翘散
气营两燔证-清瘟败毒饮 气阴两伤证-沙参麦冬汤 ←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