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文章精华(申论必备)经济篇(5篇可选)

时间:2019-05-13 03:2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求是杂志文章精华(申论必备)经济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求是杂志文章精华(申论必备)经济篇》。

第一篇:求是杂志文章精华(申论必备)经济篇

、坚定不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这一重要讲话是指导我们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指导方针,全国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一、提高认识,增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坚定性

改革开放以来,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国家财政实力显著增强,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保持和稳定改革发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财税体制还存在一些需要认真对待并抓紧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财政收入制度不够完善,财力与事权不尽匹配,政府预算制度还不够完整,财政管理的法治性和绩效尚需提高,财政宏观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等等。

所有这些,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以解决。

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

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积极运用财政政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深化改革,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更好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二、加快完善税收制度,规范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秩序

加快完善税收制度,要坚持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

按照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原则,在保持分税制财政体制框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

调结构也要勇敢走出去

我认为,“转方式、调结构”主要做两件事,一是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二是以创造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为重点,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准。

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应调整什么

需求管理是近期经济结构调整的主线,但国家长期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则在于供给管理和供给结构调整的成效,即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为什么决策者在当前的背景下如此空前强调加快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当说,这主要取决于决策者对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具体判断。从国内情况看,在政府投资主导的需求逐步退出之后,如何激发市场的需求,激发中国经济自身的增长需求空间成为一个必然的任务。而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在后危机时代必然逐步进入结构调整阶段,一些发达国家陆续提出的所谓经济再平衡、再工业化等其实是这一趋势的一个方面。、、、。从增长动力的角度看,中国之所以强调逐步扩大内需,在更大程度上来自于外需过大使得中国企业在许多关键环节丧失了主动权,企业和产业发展因过度依赖国际市场而出现的波动,从而激活中国经济自身存在的巨大需求空间;从战略意义上看,更多的是激发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为中国经济中长期的发展打开一个新的增长空间。

从具体的经济政策角度看,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需求管理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都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从历次经济危机期间各国政府的表现看,需求管理都被委以重任。在应对本轮危机过程中,中国采取的需求管理政策成功地刺激了内需,保证了经济快速发展,为了实现经济结构的顺利调整,中央明确强调要总结此次应对危机积累的经验,继续激发中国自身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最雄厚、最具潜力的需求空间。可以预计,如果对这些潜在的增长空间进行适当的政策引导,这些潜在的增长空间很可能是未来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点领域。

同时,随着全球需求结构开始出现变化,中国的外需同样面临结构调整。危机过后,全球主流的消费市场结构正在出现变化,如比以前更加强调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等,这些领域的投资增长将很快,需求也将继续明显增加。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大国,应当顺应全球化新的需求特点。需求管理是近期经济结构调整的主线,但国家长期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则在于供给管理和供给结构调整的成效,即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早成为支柱产业。放松产业准入的管制,激发市场的获利,使得民间资本可以有更为广泛的投资空间,从而在持续发展中掌握主动权和制高点

转变发展方式还要靠改革来推进

中国需要从需求角度调整储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这样一种结构失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从需求上看这种结构扭曲,其实来源于生产结构的扭曲。

中国从需求方面调整自己的储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问题要从生产着手。这也就是说,要从一种依靠资源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所驱动的增长转变到靠技术进步、靠效率提高所支撑的增长,在中国称之为转变增长方式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我们要实现现在中国政府所决定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结构优化的方针需要两条:第一条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第二条是一定要用改革来改变这种制度障碍,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创业的制度环境,归根到底还要靠改革的推进。

省管县,正悄然提速

所谓“省直管县”,我的理解是,减少行政层次,使省直接把转移支付、资金调度等经济权限“下放”到县,推进“扩权强县”。,“省直管县”对于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加快城市化进程都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是一个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大国,没有“县域”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

当前和今后几年,我国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大背景下,推进“省直管县”改革,需要把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内需作为重要出发点。农村消费长期低迷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相关。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期缺失严重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未来几年,实行“省直管县”的改革,应当加大省级财政对县乡公共服务的投入,着力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件大事情做好。

增加省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的比重

江苏走出三着好棋

成为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人才战略:变引资为引智

“江苏(湖南)的发展必须从资源依赖向人才和科技支撑转变、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罗志军省长高度概括了江苏增长方式的这一重要转变。

大手笔:从“江苏制造”到“江苏创造”

决心与智慧:非低碳不引进

低碳经济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走“低碳经济”之路,抢抓新一轮经济发展先机,是当前各地经济发展的共识。江苏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

中国经济需根本转型才能维持长期增长

首先,经济增长源泉的调整。

其次,加强服务业的发展。尽管在未来几年里制造业仍将是中国的主导产业,但服务业有望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服务业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服务业的碳足迹一般也小于制造业。在发达经济体,服务业已成为产出和就业机会的主要来源,也提供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人数的最大份额。在发展中国家,充足的服务供给,尤其是交通运输、电信、物流和金融服务,是确保和维持经济增长的一个先决条件。规模更大的服务业能吸纳制造业和农业中的过剩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消化大部分每年新进入市场的劳动力。

第三,改革劳动力市场。要确保成功实现再调整,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必不可少,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也是必需的。如放宽户籍限制有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是推动未来共享式发展的关键力量之一。此外,充足的教育、职业培训和社会保障投资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尽量减少负面作用。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减少预防性储蓄,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而人口老龄化是国际社会即将面临的关键性挑战之一。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短缺会削弱经济竞争力,抑制生产力发展,并最终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在中国,由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老龄化尤其具有挑战性。

促转变“加快”二字重千钧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这一重要论断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充分暴露了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第二产业带动、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传统发展方式的脆弱性,从而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

加快”二字重千钧。它意味着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全党全国必须增强紧迫感、使命感,齐心协力落实党中央部署,通过果断举措和扎实行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转型构筑经济新格局

每一次重大的经济危机,往往带来经济格局调整的机遇;能否抓住这些机遇,更检验着一个国家主动变革的勇气。

中国经济的巨轮之所以能越过金融危机的激流险滩,之所以能书写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中国答卷”,就是因为党中央和国务院准确研判,深刻思考,认识到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由此作出了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点”的战略决策。

推进结构调整 转变发展方式

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通过改善民生拉动经济发展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提高居民消费率需要采取综合性对策,根本举措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公共服务在我国仍是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要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把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使城乡居民逐步享受到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与公共资源配置效率

委托-代理层次越多,代理成本就越高;由上至下的层次越多,信息不对称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会产生高昂的信息成本;当同一个主体既是委托人,又是代理人时,还将大大增加“道德风险”:上级政府缺乏监督下级政府的积极性,下级政府又可能欺瞒上级政府。因此,减少财政体制的层次,一方面可提高体制的运作效率,另一方面可减少机构及其人员的数量,进而将增加直接提供给公共服务的资源,并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第二篇:求是杂志关于曲江新区的文章(本站推荐)

文化遗址保护与民生建设和谐共生的

生动实践

《求是》杂志文化编辑部 西安曲江管委会联合调研组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笔下描写的大明宫气势辉煌的宏大画面。可惜,大明宫的昨日辉煌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到陕西视察时明确指示“严禁破坏”西安的文化大遗址,包括大明宫大遗址在内的文化遗址由此被保护起来。时间过去半个多世纪,西安的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得怎么样,世人普遍关注。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组成联合调研组进行实地调研。

一、西安大遗址的“超大规模”与“高度重叠”,增加了保护难度。

大遗址即大型古文化遗址,由遗存及其相关环境组成,一般指在考古文化上具有重大意义或在历史上占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要地位的各类遗迹。作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和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拥有极其丰厚的大遗址文化遗产,仅周秦汉唐四大古都遗址保护区总面积就多达

环境整治和绿化、人口搬迁和聚落改造等都需要大量经费。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范围内,保护改造的拆迁面积达350万平方米,动迁2.5万户居民、约10万余人,仅拆迁费用达83亿元,文物保护经费和财政投入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大遗址保护机制差,遗址未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大遗址保护利用涉及城市规划、园林绿化、经济发展、就业安臵等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但由于缺乏专项配套政策支持,缺乏专业保护技术支撑,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缺乏有效合作的工作机制,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了一条大遗址保护与民生建设和谐共生的新路径。

近几年来,为落实国务院批准的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西安在大遗址保护的实践中,通过“规划景观环境以提升资源价值”、“调整产业结构以臵换人文空间”、“利用经济发展以反馈文化传播”、“增加公共产品以保证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大遗址保护与民生建设和谐共生的新路径。

址本体,改善了遗址周边环境,凸显了遗址的人文精神、人文价值和人文环境。

因地制宜,形成了以大遗址保护促进民生改善的有益探索。近年来,西安在大遗址保护方面因地制宜,对不同的遗址采取不同的保护模式。主要有: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和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为代表的国家公园模式;以西安城墙景区和曲江池遗址公园为代表的市民公园模式;以大唐西市博物馆为代表的民营投资模式;以汉杜陵遗址公园为代表的退耕还林模式,将遗址环境保护、生态景观建设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践,西安丰富了文化“看点”、提升了文化“亮点”、破解了文化“难点”、改变了游客过去“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习惯,解决了文化遗址保护利用中长期存在的“有说头、没看头;有看头、没品头”的难题。2010年西安旅游接待量首次突破5000万人次,实现了遗址保护与提升生活质量的良性互动。

改革创新,制定了改善民生的基本原则。大遗址保护涉及人口调控、征地、移民、拆迁、环境整治、土地利用、经济结构调整等问题,在运作模式上同样必须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一是政府主导。大遗址具有“不可逆性”,其保护属于文化事业范畴。如果完全走市场,难免走偏;仅靠文物部

多古迹遗址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之一,以保护文物、弘扬文化、传承文明、改善人居为主旨的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项目,是一项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强示范性的文物保护工程。

极大地改善了遗址区居民的生活条件。3年来,大明宫遗址区完成了2.5万户、10万人的拆迁任务,是西安市拆迁历史上范围最广、人数最多的一次。但整个拆迁过程中没有出现群众聚众闹事、团体上访事件,拆迁群众赠送的锦旗数以千计。这源于遗址区居民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以前,大明宫遗址区“一家三代拥挤于9平方米”的现象随处可见,户均住房仅20多平方米。拆迁后,被拆迁群众在安臵区的住房面积翻了好几番。

大幅提高了遗址区居民的经济收入。以前,西安大遗址区人口密集,居民生活水平低下,又没有像样的产业,很多年轻人无所事事,成为懒汉和“闲人”,社会不安定因素较多。通过拆迁安臵,遗址区居民的经济收入大幅提高。在大明宫遗址区拆迁安臵过程中,西安提高补偿比例,并出台奖励费、过渡费、低保减免费、困难补助费等优惠政策,平均一个拆迁户就比原来要多拿几万元。

全面完善了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西安大遗址保护,坚

生,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西安特点的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新路径。西安的做法和经验启示我们:第一,造福人民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这是西安大遗址保护最可贵的经验。第二,必须科学处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的关系。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该仅仅是看护,而应最大限度地释放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使原来的“文化遗产包袱”变成了泽惠百姓的“聚宝盆”。第三,必须把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到整个社会发展系统之中,不是为保护而保护,而是把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城市建设等结合起来,既当做一种文化事业,也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利用多种手段、多方资源进行保护。

第三篇:《求是》文章

《求是》文章——大部制改革: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

《求是》杂志2013年第1期刊登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署名文章:《大部制改革: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全文如下: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作为这一改革的试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探索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力创新行政管理理念,转变职能,有力保障了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

在改革实践中,我们从基础抓起,坚持在“六个注重”上狠下功夫。

注重科学优化机构设置。坚持精简统一效能,整合优化内设机构。将过去由十几个部门分管的行业,综合设置为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信息4个管理大司局,推进管理职能的有机整合。根据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设置主要负责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军民结合、信息化推进等机构。兼顾信息通信网络发展、管理和安全保障的现实需要,设置主要负责通信发展、电信管理、通信保障、信息安全协调等机构。

注重全面正确履行职责。认真履行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以及指导行业发展的职责。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提出了工业转型升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通信业转型发展等战略举措,狠抓企业技术改造、自主创新、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攻克“三网融合”、淘汰落后产能等难点。

注重加强政府管理创新。坚持把转变职能作为改革的着力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减少微观干预,精简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注重增强行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全局性。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行业管理的新途径,强化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和行业自律管理,努力为行业发展创造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改进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支持受惠面广和公益性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加强信息发布等公共服务,健全行业服务体系。

注重健全协调配合机制。坚持权责一致原则,建立健全部门间协同配合机制,加强重大问题会商和沟通。充分利用跨部门合作机制,有效推动一批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的工作,促进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的衔接配套。加强部省战略合作,与23个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规划衔接、项目推进和信息沟通,确保相关政策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促进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

注重完善行业管理体系。坚持发挥和利用好各方面的力量,建立统一高效融合的工业和信息化管理体系。按照相互沟通、协同配合的思路,完善司局职责分工,理顺工作流程。发挥地方贴近基层贴近行业的优势,依托和支持地方主管部门开展行业管理。始终把行业协会作为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支

撑,建立健全购买服务、政策征询、信息交流等机制。发挥部属事业单位和高校在决策咨询、人才培训、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注重加强机关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培训、双向挂职交流、竞争上岗、关键业绩指标考核等形式,改善干部队伍素质和结构,适应履职需要。加强反腐倡廉和作风建设,培育机关文化,提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大部门制改革不仅精简了机构,更重要的在于初步建立了有利于工业通信业与信息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力推动了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快步前行。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环境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内在要求,及时提出工业转型升级等重大战略思路;针对一段时期内工业行业管理分散的情况,着力建立工业和信息化规划体系,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协调,不断夯实行业管理基础;着眼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全局,及时提出重点产业振兴改造、工业结构调整、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重大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2008—2011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40%左右,制造业规模跃居全球首位,2011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7.5%,“十一五”期间工业领域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数量增长了50.1%。有力夯实了工业作为实体经济主体的地位,信息化作为现代化战略举措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加快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我们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突出抓好技术改造、兼并重组、产业转移和集聚发展等关键环节,坚决打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业节能减排等攻坚战。“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占全部落后产能的50%左右,6大高耗能行业占工业比重从2005年的32.7%下降到2010年的30.3%,钢铁、汽车等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中西部工业占比分别提高了2.1和3.7个百分点,工业发展层次稳步提升;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水耗分别下降26%和36.7%,工业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7%和15%,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切实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工业由大变强,关键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强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推动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技术路线图,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启动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生物、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加强标准化和知识产权工作,4年多来共复审2.4万项标龄超过5年的行业标准,制定完成近万项标准,基本扭转了长期存在的标准滞后局面,积极推动第三代移动通信TD-LTE-A(时分双工模式增强型长期演进技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为国际标准。

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和军民融合。我们积极探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军民融合的路径。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集成应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生产装备、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60%,重点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50%。以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切入点,推动信息技术在商务、物流、交通、金融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产业结构调整注入了新活力。不断完善两化融合工作与服务体系,健全两化融合区域公共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初步建成,国防科技工业民品产值占比超过75%。

全力推动通信业健康发展。我们坚持统筹规划、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快提升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覆盖能力和技术水平,努力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行业监管模式,不断推动行业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果。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农村地区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3.35亿户,其中移动用户达到10.52亿户,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64亿户,互联网网民达到5.38亿人。电信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市场格局持续改善,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在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信息通信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有力维护了基础网络、工业控制系统、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障了用户信息安全,净化了网络环境,提升了网上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社会稳定提供了支撑。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渠道,重点支持创新型、创业型和劳动密集型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近年来,中小企业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改善民生和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狠抓工业产品质量工作,组织开展质量品牌年活动,推动企业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推动建立区域性、行业性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坚决查处电信行业恶性竞争、阻碍互联互通、资费违规等行为,2008—2011年电信服务综合资费水平累计下降30%左右,老百姓得到了真正实惠。

总的看来,大部门体制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力推进,才能突破制约,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

促进科学发展是大部门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大部门体制改革是在以往政府机构改革基础上的深化,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目标的关键步骤,是为科学发展提供体制保障的战略举措。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大部门体制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着力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为促进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体制保障。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关键。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部门体制改革的难度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加大,必须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扩大共识为动力,寻求改革的新进展新突破。一方面,要直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积极探索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式;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改革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坚持用改革的方法解决改革中碰到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转变政府职能是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的核心。深化大部门体制改革,必须牢牢把握转变政府职能这个核心,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着力推进管理创新,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市场主体加强自我管理和行业自律,更加注重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和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人才队伍等基础建设,提高行业管理能力。

加强协调配合是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的保障。加强相关理论研究、经验总结和国外做法借鉴,搞好顶层设计,促进大部门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衔接配套。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科学设计、分步实施、由简入难、逐步深化,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要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巩固与拓展大部门体制改革的成果。文章来源:移动通信

http://

第四篇:卢展工书记接受《求是》杂志书面采访文章重要精神

卢展工书记接受《求是》杂志书面采访文章重要精神

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发挥福建独特优势、努力建设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进行阐述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整个海峡西岸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种要素的集聚互动效应越来越突出,它已经作为一个经济区域客观存在并发展着。

■目前,已先后有50个国家部委、中央企业与福建签署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合作协议、会议纪要或备忘录,给予了实质性支持。在中央的领导下,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在由构想转化成为生动的实践。

■建立选人用人公正机制,提出“五重五不简单”的用人方法和要求,即重发展实绩、但不简单以数字取人,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票数取人,重“四化”方针、但不简单以文凭和年龄取人,重干部标准、但不简单以求全取人,重竞争激励、但不简单以考试取人,努力把真正为民办事、注重实干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作为沿海地区,作为对台工作前沿,福建有责任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有义务更好地承担起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历史使命。

【编者按】

日前,省委书记卢展工接受中共中央主办的《求是》杂志的书面采访,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发挥福建独特优势、努力建设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进行了阐述。今年8月16日第16期《求是》杂志全文刊发了书面采访文章,现予转载。

记者:“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已写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进程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支持。追溯这一发展进程,您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呢?

卢展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干部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共同实践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历届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探索符合省情实际的发展思路。从“大念山海经”到“建设闽南金三角”,再到“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这些都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精神,从福建实际出发,于2004年初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发展思路秉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理念,力求在促进福建又好又快发展中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央对这一发展思路给予充分肯定,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党的十七大,以及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近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这是中央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最大支持,对福建发展的殷切希望,全省上下深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中央的充分肯定,推动这一发展思路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局部共识上升为全局共识,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了巨大动力。目前,已先后有50个国家部委、中央企业与福建签署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合作协议、会议纪要或备忘录,给予了实质性支持;许多省市特别是与福建接壤的周边地区主动融入对接,全省9个设区市加上周边的广东、浙江、江西三省一些城市的区域经济联盟正在形成;台港澳侨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也是热切关注,台湾百大企业在闽投资已增加至40多家,台商在福建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在中央的领导下,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在由构想转化成为生动的实践。

记者:按我们理解,“海峡西岸经济区”应该是个区域经济的概念。目前,这个区域在全国经济大格局中处于什么位置?

卢展工:你的理解是对的。我们所提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连内陆,涵盖周边,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的经济区域。近年来,随着国内区域经济蓬勃发展,在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布局中,已经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等经济区,而地处东部沿海的海峡西岸地区在这个布局中的作用还不够突出。事实上,这一区域在人文历史、环境条件、生产方式、发展水平等方面,具备同质合作、异质互补的基础。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整个海峡西岸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种要素的集聚互动效应越来越突出,它已经作为一个经济区域客观存在并发展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既推进区域内部的发展,又促进区域之间的合作;不仅对福建自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也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有利于完善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布局,可以依托自身所具有的联接台港澳和两个三角洲的区位优势,通过承北接南、东拓西联,与长三角、珠三角对接,逐步形成从环渤海湾到珠江三角洲整个沿海一线的完整发展布局;二是有利于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后发优势,充分发挥我省生态资源、沿海港口、外向带动、对内联接等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更高水平、更优效益的发展,更好地促进东部率先发展;三是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充分发挥福建对外开放“窗口”作用,通过构建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促进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提供一条快捷顺畅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四是有利于推动两岸经济融合,“海峡西岸”对应着“海峡东岸”,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对于海峡经济区的最终形成是有力促进和推动,这将使我国的区域经济布局更加完整,有利于打造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记者:与其他经济区相比较,海峡西岸经济区有什么特殊优势?

卢展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所具有的优势是多方面的,但最独特、最突出的还是对台的优势,我们归纳为“五缘”优势。一是地缘近,闽台隔海相望,是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省份,平潭岛距离台湾新竹仅68海里。二是血缘亲,台湾同胞有80%以上祖籍在福建。三是文缘深,闽台两地语言相通、民俗相近,福建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祖地文化在台湾有着广泛的影响。四是商缘广,闽台经贸往来历来十分密切,目前国家批准的4个台商投资区都在福建,在闽落户的台资项目有9300多项,累计吸引台资超过126亿美元,在全国排第3位,农业利用台资居首位。五是法缘久,台湾从宋朝开始在行政区划上就属福建一部分,时间长达600多年,直到清朝光绪十一年也就是1885年,台湾才单独建省,还称为“福建台湾省”。

独特的“五缘”优势,使得福建人民对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曾在几个地方工作过,到福建后对此感受更深。福建的对台优势十分宝贵。我们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努力在加强经贸联系、两岸直接“三通”、旅游双向对接、农业全面合作、文化深入交流、载体平台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构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增强台湾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和认同感,为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从这一点来讲,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不仅经济意义突出,政治意义也十分深远。

记者:我们了解,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4年多来取得了明显成效,您认为取得这些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卢展工:几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不断推进,发展思路开始完善,发展定位开始明晰,发展效应开始显现,发展氛围开始形成,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形势、态势、趋势和气势。全省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4468亿元增加到2007

年的9160亿元,年均增长12.9%;人均生产总值从12938元增加到25424元,超过3000美元,年均增长12.2%;财政总收入从476亿元增加到1284亿元,年均增长21.9%,均提前实现“十一五”目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位列全国第一。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能够取得这些成效,首先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益于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注重实干。我们着力跟进举措,按照总体发展思路,制定了《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相继推出实施项目带动、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中心城市、提升民营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文化强省、实施品牌带动、深化国企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积极构建产业发展、城乡统筹、基础设施、闽台合作、扩大开放、改革创新、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和谐社会支撑体系。这样,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了把构想蓝图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有了一系列具体政策举措的支撑。我们着力夯实基础,坚持重心下移,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注重做好基础性工作。加快推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交通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建设和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制定实施《农村乡镇工作纲要》和《城市社区建设纲要》,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员、下派村支书、专家服务团、农村“六大员”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作力量;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平安福建”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着力提供保障,坚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建立选人用人公正机制,提出“五重五不简单”的用人方法和要求,即重发展实绩、但不简单以数字取人,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票数取人,重“四化”方针、但不简单以文凭和年龄取人,重干部标准、但不简单以求全取人,重竞争激励、但不简单以考试取人,努力把真正为民办事、注重实干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现在,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省上下创新、创业、创造的热情与活力进一步迸发,广大干部群众谋求发展的意识、攻坚克难的精神、应对风险的气势、服务全局的合力、拓展创新的气魄、锲而不舍的韧劲不断持续,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记者:面对新的发展形势,福建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方面,还有哪些新的设想?卢展工:党的十七大后,省委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顺应科学发展的大势,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在去年底召开的省委八届三次全会上提出要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我们提出建设“两个先行区”,一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在这方面,福建有基础有条件,要继续坚持好字当头谋发展、改革创新谋发展、以人为本谋发展、统筹协调谋发展,在科学发展上率先探索,先行一步。二是为了更好地凸显福建的对台优势。当前,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机遇,为福建更好地服务祖国和平统一提供了良机,明确提出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有利于福建充分发挥对台的“五缘”优势,通过先行先试国家有关对台政策措施,更好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三是为了更好地尽到福建的责任。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亲临海峡西岸视察时,明确要求福建抓住难得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努力走在全国前列。作为沿海地区,作为对台工作前沿,福建有责任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有义务更好地承担起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历史使命。

推进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必须着眼长远,抓好当前。现在,全省上下正在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做好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切实做好支持北京奥运会各项工作,切实做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各项工作,以建设“两个先行区”的实际成效,为服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第五篇:2012年第七期《求是》文章精选

2012年第七期《求是》文章精选

深入开展新形势下学雷锋活动 努力当好雷锋精神传人

雷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学雷锋活动在全国全军蓬勃开展,长盛不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作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战略部署。胡锦涛主席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号召全军要深入开展新形势下学雷锋活动。全军和武警部队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胡主席的决策指示,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更高的标准要求,深入开展新形势下学雷锋活动,在弘扬雷锋精神、当好雷锋传人上努力走在前列。

一、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总需要伟大的精神来凝聚前进的力量,需要一批优秀人物来引领社会风尚。雷锋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火热实践中孕育出来的先进模范。雷锋精神是历经几代人传承和丰富发展的高尚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我们党的先进本色,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必将为更好地凝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力量,推进党、国家和军队事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宝贵精神财富。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归根结底就在于始终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雷锋是党和人民的忠诚战士,他以实际行动模范践行了党的性质和宗旨;雷锋精神生动诠释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丰富内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为我们党加强先进性建设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要成功应对和经受各种考验、化解和战胜各种危险,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拥护,实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迫切需要解决好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这个重大课题。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对于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政治本色,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雷锋精神闪耀着道德光辉,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是最能打动人心的精神力量。雷锋这样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战士,能够赢得亿万人民长久的崇高敬意,教育和激励了几代人;学雷锋这样一个群众性实践活动,能够在中华大地沧桑巨变的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影响整个时代的社会风尚,很重要的是雷锋身上闪烁着永恒的道德光辉,展现了社会主义崭新道德的强大力量。现在,我国社会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随着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多样多变,也出现一些突出问题,人民群众从心底里呼唤真善美,呼唤雷锋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具有重要促进和推动作用。

我军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更要坚持不懈地弘扬雷锋精神。军队的形象同党和国家的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努力走在前列、当好排头兵,历来是党和人民对军队的要求。近50年来,我军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坚持不懈地开展学雷锋活动,不断发扬光大雷锋精神,激励了一代代官兵健康成长,有力促进了部队建设发展。雷锋精神和雷锋这个光辉榜样深刻影响了几代官兵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已经深深溶入人民军队的血脉。我军在学雷锋活动中创造的丰富经验、涌现的一批又一批先进群体和模范人物,为各个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头弘扬雷锋精神,是人民军队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当前,我军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军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担负的使命任务更加繁重,特别是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对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从雷锋精神中汲取战胜矛盾困难、推动事业发展的精神营养。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有利于激励广大官兵以雷锋为榜样,大力弘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把人生追求融入党和军队建设事业,积极投身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历史使命的伟大实践,真正做到忠诚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

二、深刻把握军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雷锋精神具有永恒的、强大的生命力。新形势下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代条件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明确要求,当前开展学雷锋活动,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这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明确了新形势下学雷锋活动的努力方向和基本要求。军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必须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在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实践中弘扬雷锋精神,为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一是着眼铸魂育人学雷锋,大力弘扬雷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精神,更加坚定自觉地高举旗帜、听党指挥。雷锋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对党无比忠诚,对党的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自觉把个人的一切都奉献给党和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是雷锋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高举旗帜、听党指挥是党和人民对军队的最高政治要求。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关系人民军队性质和宗旨,关系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长治久安。军队弘扬雷锋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学习雷锋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宝贵的政治品格,坚定不移地听党的话、跟党走。要把雷锋事迹、雷锋精神作为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宝贵资源,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学习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导官兵进一步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忠诚党的事业的坚定举旗人、合格接班人。

二是紧贴使命任务学雷锋,大力弘扬雷锋敬业奉献、争创一流的精神,激发官兵爱军精武、建功军营的内在动力。雷锋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雷锋这种对事业无比热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学习孜孜以求的精神,集中体现了革命军人的职业操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亿万人民团结奋斗、敬业奉献;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历史使命,需要广大官兵埋头苦干、锐意进取。我们要像雷锋那样,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强化使命意识,以正在做的工作和本职岗位为基本实践平台,以实际行动履职尽责,真正做到“接过雷锋的枪”。深入贯彻胡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加快推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是全军部队当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要把开展学雷锋活动与推进转变结合起来,大兴学习之风,大兴军事训练热潮,更加刻苦地学信息化、钻信息化、干信息化,深入研究解决军事斗争准备的重难点问题,不断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三是结合加强部队思想道德建设学雷锋,大力弘扬雷锋热爱集体、艰苦奋斗、助人为乐的精神,培育官兵高尚的道德情操。雷锋克己奉公,公而忘私,视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本色,始终以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对待同志就像“春天般的温暖”。这种高尚品德,是雷锋精神最感染人激励人的地方。人民军队在思想道德建设上有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面对官兵成分结构发生的变化,更加需要弘扬雷锋的可贵品质,引导官兵不断端正价值追求,提升思想道德境界。我们必须紧贴军队实际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官兵像雷锋那样从点滴入手、小事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尊干爱兵教育,引导官兵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培养情同手足、亲如兄弟的革命情谊,巩固和发展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勤俭建军、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永葆革命军人本色。

四是坚持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中学雷锋,大力弘扬雷锋学人民爱人民为人民的精神,积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的本质所在。雷锋有句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用实际行动实现了他“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的誓言。我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坚持为社会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是由我军性质宗旨决定的,也是军队学雷锋的重要任务和鲜明特色。全军部队要坚持学人民、爱人民、为人民,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继续发扬我军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积极参加和支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坚决完成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踊跃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创建活动,深入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同时,扎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关工作,为维护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三、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军队学雷锋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取得更大成效

雷锋是在党的哺育下,经过军队这所“大学校”培养锻炼起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部署要求,把学雷锋活动作为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培育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重要内容和实际举措,加强组织领导,以更高的标准、更自觉的行动,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学雷锋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一是深入抓好雷锋精神的学习教育和宣传。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同雷锋精神,是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首要环节。组织部队深入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指示和论述,充分认清学雷锋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握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尤其要教育引导青年官兵走近雷锋,熟悉雷锋,了解雷锋的成长经历和感人事迹,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官兵学习实践的积极性。加大舆论宣传和引导力度,通过开展理论研讨、文艺创演、宣传报道等多种形式,营造学习雷锋的浓厚氛围。不断总结学雷锋经验,树立学雷锋典型,广泛开展学习“当代雷锋”郭明义、“做雷锋式好战士”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二是建立健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学雷锋活动重在实践、贵在坚持,需要有效的制度机制作保证。各级党委机关要把开展学雷锋活动摆上重要位置,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治机关牵头,其他各部门积极配合,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形成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实践活动,坚持把学雷锋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战备训练和教育管理,与学习型党团组织建设、基层“双争”评比、创先争优和官兵学习成才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学雷锋经常有活动、工作不间断。现在,弘扬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军营内外的雷锋班组、雷锋岗哨、雷锋学校、雷锋街道,以及雷锋歌曲、雷锋雕像、雷锋影视剧等,滋养着人们心灵,引领着社会风尚。注重把弘扬雷锋精神融入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之中,纳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不断强化官兵弘扬雷锋精神的文化自觉。

三是不断改进创新学雷锋活动的内容形式。这是学雷锋活动常抓常新、保持生机活力的内在要求。要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和青年官兵特点,注重把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落实以人为本建军治军理念、加快部队信息化建设等新任务新要求,融入学雷锋活动。进一步拓展学雷锋活动的领域,多做那些科技帮扶、文化帮扶、智力帮扶以及法律援助、心理服务等群众欢迎的实事好事。充分借助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用先进手段传播先进思想,增强学雷锋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积极与地方开展学雷锋共建共育,学习借鉴地方的好思想好经验,进一步扩大学雷锋活动的效应。

四是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学雷锋活动要取得扎实成效,党员干部必须模范带头。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以雷锋为“镜子”,经常打扫思想上的灰尘,加强党性修养和世界观改造,切实端正人品官德。像雷锋那样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对待事业和工作,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打赢。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加强学习锻炼,刻苦钻研本职工作,提高履行职责使命的实际能力。自觉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作风,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作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

正视道德问题 加强道德建设

——三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

在中华民族的血管里,道德的血液已经奔涌流淌了五千年。充分肯定中国当前道德状况的主流积极、进步、向善,决不意味着任由各种严重存在的败德现象泛滥成灾,而是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去治理和根除这些败德现象。中国人民有足够的道德阅历、道德勇气、道德能力,解决自己的道德问题,完善自己的道德体系,主宰自己的道德命运。

一、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道德发展变化

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是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发生的,具有鲜明的社会转型期特征。正视这一点,是我们加强道德建设、治理道德问题的必要前提。

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历史性巨变,中国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都充分涌流,让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道德都得到尊重。道德最基本的功能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在道德视野内,最根本的利益关系的变革,是个人正当利益获得了重新评价和肯定。道德在调节利益关系方面取得历史性进步的根据在这里,道德也因面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自身出现了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情况。

中国将发展阶段定位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找到了真实客观的历史方位。这对道德发展变化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使人们深刻认识到社会成员道德觉悟和道德境界的多样性与层次性,认识到社会道德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与层次性。这也就要求社会在倡导和进行道德导向时,必须考虑人们价值取向的实际状况,既强调道德的先进性,也照顾道德的广泛性,既追求道德的应然性,也满足道德的实然性。这种变化使道德建设从过去的“天上”回到了“人间”,现实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大大提升。这种变化带来的一个客观结果,是使多元、多样、多变的道德规范日渐活跃,社会主流道德规范的适应性和弹性也由此增大,道德舆论环境也更加宽松。

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当代中国最具基础性的社会变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道德对更加多元多样的利益主体,对市场、利润、商品、货币、交换、分配以及消费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作出道德上的新阐释。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更加务实,道德对人们在合理合法基础上追求更多的个人利益,更多的商品、货币(金钱),更高水平的消费、享受等观念及行为作出正当性的肯定和维护。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等价交换、利润至上、消费主义、嫌贫爱富等市场经济法则在人们精神领域的泛化,尤其要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对人们思想道德的腐蚀。

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是中国社会实现的又一历史性变革。对外开放使中国门户大开,在呼吸到新鲜空气的同时,苍蝇蚊子也进来了。一个加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一个链接了互联网的国家,再也不可能关起门来搞道德建设。一方面,中国可以在同世界各国交流交往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借鉴别国优秀的道德文化;另一方面,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配置资本、科技、技术标准和贸易规则的同时,也会“配置”其所谓的“普遍伦理”和“普世价值”,当今中国道德价值观念的多元、多样、多变,既有深刻的国内根源,也有深刻的国际背景。

二、新形势下道德问题的产生机理

毫无疑问,道德问题的主观成因是十分重要的。为什么处在大体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处在相同的制度、体制之下,同样经受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同样面对着形形色色的诱惑,人们的道德境界、道德表现却差异甚大?“物必自腐而蛆生”,差就差在内因。少数官员贪污腐败,是因为他们在理想信念上出现了滑坡,而这是最致命的滑坡;一些企业和商人诚信缺失,是因为他们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一些社会成员公德失范,是因为自私自利的思想意识在作祟。这印证了一句话: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但是,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在人类历史的本源意义上,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而不是相反。因此,分析道德问题的客观成因,对于我们加强道德建设、治理道德问题,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1.为什么官员腐败问题易发多发?

少数官员贪污腐败,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权钱交易易发多发,而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从这些年我国贪污腐败易发多发的时段、领域、人群来分析,一个基本规律是,贪腐现象严重的地方,往往是权力与市场的结合部,是新旧体制机制转轨的结合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围绕配置资源的权力展开的寻租博弈,是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基本特征。而所谓寻租,最直接的表象,就是权钱交易。这样的寻租或权钱交易现象,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很难发生的。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的经济结构简单、利益主体单一,全国的企业就像一个个生产车间,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产品如何销售、利润如何分配、工资如何确定,等等,并不由企业自己决定,生产要素的配置主要是政府主管部门按照计划指令执行。在这样的经济社会环境中,政府官员和企业负责人缺乏寻租的根据,也难有寻租的可能,各级政府对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管制是简便而高效的。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的经济结构日益复杂化,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不同所有制企业所形成的不同市场主体,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全流程展开竞争,其激烈程度,被形容为“市场如战场”。如果市场经济发育完善,体制机制比较健全,那么利益主体主要通过市场获得资源,政府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以维护市场竞争的公正、透明,从而使权力寻租现象大大减少。然而,由于转型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着诸多的不健全不完善,给权力与市场之间留下了许多空隙,权力可以通过这些空隙进入市场,金钱也可以通过这些空隙获得权力。正是所谓的“审批经济”,导致在一些时段、一些领域和一些人群中,权力寻租和权钱交易现象突出。该由政府管的,一些职能部门不作为,有权不用;不该由政府管的,一些职能部门乱作为,有权乱用。这些不作为和乱作为反映的正是制度上的缺陷,它为权力寻租和权钱交易,为一些败德的官员提供了贪污腐败的客观条件。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

这些年,我国积极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个基本思路,正是从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上,封堵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的源头。实际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土地的“招拍挂”制度,工程项目的公开招投标制度等,就大大提高了那些败德之徒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的难度和风险。

2.为什么商业诚信缺失问题易发多发?

商业诚信缺失问题易发多发,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大大提升,生产、流通、消费时间延长、环节增多、层次叠加等密切相关。

在自然经济和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交换、消费是在一种简单状态下进行的,生产的产品以单一的农产品和品种有限的工业制成品为主;交换的手段要么是直接的以物易物,要么是即时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消费的物品是人们可以直接判定成分质量的产品。在这样的经济活动条件下,即便是恶意欺诈也很难得逞,因为每一个交易人都是有效的诚信监督者。简单的经济活动,造就了直接的信用监督机制和纯朴的诚信道德。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交换、消费的情形发生了根本变化。从生产环节看,人们原来直接从田地里收获食用的庄稼,现在往往只是现代化大工厂流水线上的原材料,食品加工业产出的商品五花八门,把超市的货架摆得琳琅满目。从交换环节看,原来直接的以物易物和即时交易行为,被越来越多的间接订货方式所替代,支票结算、信用卡结算成为基本的结账方式,期货交易、网络交易等成为新型的时空分离的交易方式。从消费环节看,过去,食品从田间到餐桌只有一步之遥;现在,不仅粮食蔬菜水果的生产可能被施以各种化肥和农药,而且还要经过复杂的加工环节,消费者个人很难有能力检测餐桌上的食物是否“绿色”和“有机”,更检测不出“地沟油”和“瘦肉精”。在这样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可以制假贩假的链条全方位延伸,诚信缺失的风险空前放大,信用监督的职责,根本无法由交易的当事者独立完成,更不可能由消费者个人独自担当。在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体系,就没有市场经济;信用体系有多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就有多完善。而建立、完善和维护信用体系,不仅需要有专门的监管机构,还需要统筹银行、商务、海关、税务、工商、质检、工业、农业、保险、统计等很多部门,共建共享质量信用信息平台,以有效防范和惩处诚信缺失者。显然,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还需要足够的时间。

事实上,世界上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都面临商业诚信缺失问题的困扰。西方发达国家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但严重的商业欺诈事件仍然层出不穷。从美国安然公司、安达信会计事务所的假账丑闻,到震惊世界的麦道夫诈骗案,这一系列恶性案例表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制度远非完美无缺。而其金融信用欺诈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严重危害自身,而且祸害全世界。3.为什么公德失范问题易发多发?

一些社会成员的公德失范,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以往调节“熟人社会”的道德机制受到削弱,而调节“陌生人社会”的道德机制尚在建立和完善之中。

在“熟人社会”,人们对自己的处境是比较了解和信任的,在作道德选择时,道德价值观不会出现大的混乱,比较容易拥有道德自信和勇气;而在“陌生人社会”,人们往往需要对新的道德处境进行分析判断,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容易产生不信任感,在作道德选择时,自信心和勇气都可能大打折扣。有一种现象很值得研究:当前中国社会的公德失范现象,绝大多数不是发生在“熟人”之间,而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人们照样会为亲朋好友“两肋插刀”,但面对陷入困境的“陌生人”,往往退避三舍。因此,不能简单地说当前中国人的社会公德水平普遍滑坡了,而更应该说,一些国人在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的过程中,道德价值观产生了纠结,陷入了道德选择的困惑。

还有一种现象也值得研究:中国的“80后”、“90后”及现在的中小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情况,总体上似乎要好于更年长的人。他们更快地适应着“陌生人社会”的公德规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过马路走斑马线、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在滚动电梯上靠右站、遵守银行和邮局的一米线规则——这些“小节”的变化,反映的正是中国道德进步的大趋势。

三、动员起全社会的力量,共建我们的道德家园

在对各种败德现象同声谴责的批评声中,我们听到的是对加强道德建设、改善道德环境、治理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强烈呼唤。对道德问题,既要回答“怎么看”,更要思考“怎么办”。

1.在思想上提高觉悟,在行动上加大力度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告诫全党:“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他反复向全党和全体人民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教育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之初,江泽民同志就严肃指出:“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地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蔓延,帮助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风尚,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他强调,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因此,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

党的十六大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分析腐败的思想道德根源时,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些人认为道德修养方面的问题是‘细节问题’,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小题大做。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的、有害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腐败分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大都是从道德品质上出问题开始的。”他强调,一定要把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反腐倡廉抓源头的一个重点。他向全党和全社会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把思想道德的建设任务,提升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国际国内的教训一再证明,道德败坏了,一定会反过来损害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个“三鹿奶粉”事件,不仅彻底毁掉了一个著名的企业,而且伤害了全行业,伤害了相关地区,甚至伤害了国家形象。这样的教训,可以促使人们进一步认清新形势下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正视和治理各类道德问题,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要在思想上进一步觉醒起来,决不能对道德建设有丝毫的轻视和懈怠;就是要在行动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没有道德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就不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在道德建设上,要做实功而不要务虚名,要日积月累而不能急功近利。要真正把道德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绩考核指标,纳入干部奖惩评价体系。

2.让法制建设成为道德建设的坚强后盾 道德的后盾在法律,道德的底线在法律。使法治和德治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是加强道德建设、有效治理道德问题的根本途径。

道德主要依靠良心的自觉发挥作用。人的良心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儿童道德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良心形成的过程,就是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从根本上说,良心就是内化的社会道德规范。在这个过程中,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言行会受到肯定和奖励,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言行会受到否定和相应程度的惩罚,人们在激励与约束相辅相成的机制中经受着道德磨练。这一过程表明,道德良心仅仅靠正面的肯定和奖励是不可能健全成熟的,而是一定要有相应的否定和惩戒机制,才能促使人们形成“趋善避恶”的条件反射并养成道德行为习惯,逐渐形成健全成熟的道德良心。这就是说,道德良心既是“奖励”出来的,也是“惩罚”出来的。

道德需要终身学习和修养。儿童道德良心形成的过程,与成人遵守道德规范的良心机理是一致的。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面对更多的利益诱惑和欲望冲动,面对新旧道德规范的碰撞激荡,无论是少年儿童还是成年人,新的道德良心的养成,既要靠学习教育、靠舆论引导,更要靠制度强制,包括靠法律惩处的“威慑”。人们往往只看到发达国家公共秩序良好的一面,却忽略了发达国家社会公德背后的法律支撑,当闯红灯、乱停车、随地吐痰等轻微违法行为的代价都高昂到承受不起时,人们自然就会变得更加“有道德”。中国自从实行“醉驾入刑”以来,酒后驾车的人数陡然下降。这是道德觉悟提高了,还是惩戒机制奏效了?答案显然是:双赢!因为法律本身也具有思想教育的力量,可以促使人们将道德行为由他律转为自律,并通过正确行为的反复强化、对不良行为习惯的反复矫正,逐渐使遵守道德规范成为一种不再需要外部监督和意志努力的自觉行为。治乱当用重典,治理当前的道德突出问题,必须更加重视发挥法治的作用。

3.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加强道德建设,治理道德问题,是一项全民共建共享的民心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担当。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而不能只当旁观者;都应该成为良善道德环境的维护者,而不能只当享受者;都应该成为躬身行德的实践者,而不能只当评头论足的“批评家”。

道德领域存在的一些现象值得人们反思。比如,一些人一面抱怨“人心不古”、“人情冷漠”,一面又提醒家人“出门少管闲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一面抱怨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一面又对廉价仿冒名牌趋之若鹜;一面抱怨公共秩序混乱,一面又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逆行闯红灯,等等。这种相互矛盾、“双重标准”的心态,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正是当前道德问题突出的温床和土壤。

强调道德建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就是强调道德建设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事事可为。每个公民都负有道德建设的责任,都是道德建设的主体;道德建设的成就人人有一份功劳,道德领域的问题人人有一份责任。一滴水能够反映太阳的光辉,一个人的德行能够折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我们理想的道德家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古训所揭示的道德哲理,在今天,依然是激励每一个国人立德向善的大智慧。一个具有五千年道德文明史的伟大国度,一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继续涌动的,依然是波澜壮阔、大浪淘沙、奔腾向前的道德主流。

增强党的凝聚力、政府的公信力、干部的执行力

和制度的约束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并要求全党同志牢记历史使命,“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这“四个考验”、“四个危险”、“三个不”振聋发聩、发人深省,是向全党发出的警世之言,把新时期党的建设引入一个新境界,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吉林要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关键在于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结合吉林实际、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着力在增强党的凝聚力、政府的公信力、干部的执行力和制度的约束力上下功夫。

一、党的凝聚力,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体现,是党富有生命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的根本保证

党的凝聚力既表现为党对党员和群众的吸引力,也表现为党员和群众对党的向心力。增强党的凝聚力,就是要坚持共同思想基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坚持共同奋斗目标,使推动振兴发展成为全体党员和群众的自觉行动,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就是要坚持统一意志,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使各级党组织始终成为党领导事业发展的坚强核心,广大党员成为推动发展的先锋模范,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

增强党的凝聚力,一要强化党的意识。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党所处环境的深刻变化,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进步。二要自觉维护大局。时刻保持政治敏感性和敏锐性,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切实保证政令畅通,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创造性地把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落到实处。三要肩负起执政责任。要增强执政意识,关注党的前途命运,把党的意志和主张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之中,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四要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人民群众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五要重视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吉林实际,以农村基层组织固本强基、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党员创业带富“三项工程”和城市基层组织有一个好书记、有一支专职队伍、有一处标准场所、有一笔固定经费、有一套运行机制,着力创建服务型社区党组织“五有一创工程”,深入开展“三帮扶”活动,以及在边境地区实施“强基富民固边”工程为载体,统筹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关心关爱基层组织,支持基层党员干部立足实际开展工作,不断开创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

二、政府的公信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前提,是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基本保障

政府的公信力,既表现为各级政府通过自身行为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认可的能力,也表现为政府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一定意义上讲,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形象、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就是要贯彻落实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不断提高各级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创新和改进政府各方面工作的方式方法,切实把各项职责履行好、各项事业发展好,以为民赢公信、以公正建公信、以高效树公信、以公开促公信、以廉洁保公信,以良好的执政形象和工作业绩赢得人民群众的普遍信任和真心支持。

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要坚持依法行政。大力加强政府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完善法规体系,规范行政行为,严格依法办事,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断促进政府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进一步简政放权,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进一步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整合工作资源,优化工作流程,完善绩效管理,提高行政效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办事提速、管理提效、服务提质。二要坚持公开透明。进一步完善决策程序,政府重大决策必须经过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公众参与,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以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为重点,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健全信息发布机制,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使自觉接受法律和制度的约束、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三要坚持权责统一。进一步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切实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严肃查处失职渎职和违法行政行为,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四要坚持廉洁从政。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加快建设具有吉林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高各级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严惩腐败分子,以清正廉洁的形象取信于民。

三、干部的执行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现实需要,是推动事业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

干部的执行力,既表现为正确领会和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也表现为有效组织和动员群众抓落实的能力。真正把中央和省委的要求部署落到实处,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关键要通过各级干部真抓实干,把美好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增强干部的执行力,就是要大力加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能力和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把精力集中到加快发展上,把心思用在改善民生上,把功夫下到狠抓落实上,不断增强谋划发展、统筹发展、推动发展、优化发展的本领,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事业向前发展。

增强干部的执行力,一要进一步强化忠诚履责意识。忠诚党和人民的事业,带领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弘扬创新、公正、包容、守法、诚信等价值取向。做到“胸中始终有大局、心里时刻有群众”,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叫真、敢于碰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开创事业新局面。二要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敏于发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及时发现可能影响全局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敢于正视问题,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矛盾和困难,坚决防止躲事、怕事、拿事不当事。善于解决问题,认真分析产生矛盾和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化解矛盾和问题的措施办法,在克服困难、战胜挑战中推动事业不断进步、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三要切实做好结合文章。把中央精神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切实找准推进工作的着力点、政策措施的切入点、改革创新的关键点,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推动工作。四要努力形成正确导向。坚持凭实绩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让那些肯干事、能成事、不惹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有回报,不让老实肯干的吃亏、诺诺连声的占先、投机钻营的得利,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力倡导务实作风,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营造比学赶超、奋发向上、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

四、制度的约束力,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基础,是确保党的各项事业顺利推进、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制度的约束力,既表现为对行为的规范和管束力量,也表现为对行为的引导和激励力量。增强制度的约束力,就是要坚持用制度规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行为、用制度治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用制度推广取得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保证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使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增强制度的约束力,一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围绕现有制度做好立、改、废、释等工作,着力填补“制度空白”和“制度漏洞”,推动各项制度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切实增强制度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要不断推动制度创新。坚持从实际出发,及时把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规章制度,推动制度建设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促进各项制度更加科学管用。三要严格执行制度。增强干部制度意识,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规则,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切实把各项制度转化为党员干部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四要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严肃查处违法违纪和违反制度的行为。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制度、带头执行制度、带头维护制度,切实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形成崇尚制度、执行制度的良好风气。

党的凝聚力、政府的公信力、干部的执行力和制度的约束力是一个有机整体,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根本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以人为本理念贯彻落实到党和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每个环节;关键是与时俱进、推动创新、改进作风、真抓实干,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凝聚智慧力量、赢得群众信任、推动事业发展。

(作者: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最近,中央政治局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第32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做好就业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深入分析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了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为做好新时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进一步增强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全面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失业风险有效控制的目标。

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切实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更加注重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变为就业拉动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把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转变为统筹城乡就业的过程,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使促进就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部进程,以增长促就业,以就业稳增长,是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破解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大意义,持之以恒地推动落实。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是要将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将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在总体布局上,更加注重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在要素配置上,更加注重通过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来促进经济增长;在目标导向上,更加注重将促进就业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参与当地经济结构调整方案的制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拓展就业新领域,在产业转移和调整中实现就业稳定增长,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中实现劳动力平稳过渡和转移。要加强就业政策与有关经济政策的协调,与教育培训、社会保障及其他社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贸易、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措施,探索建立宏观经济政策就业评估机制,建立就业岗位增加、人力资源配置、从业人员培训相衔接的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机制。健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使就业成为政府考核体系的重要指标,用制度确保就业优先战略的实施。

二、不断拓宽就业领域,积极推动实现劳动者多渠道就业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增强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支持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多渠道就业是实现社会更加充分就业的现实路径。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就业任务,面临很大压力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满足劳动者多层次的就业需求。

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产业发展战略。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不断开发就业新领域,增加智力密集型就业机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广开服务业就业渠道,注重发展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及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高技术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着力提高服务业就业比重。在发展资本密集、高技术制造业的同时,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使第二产业就业份额保持稳中有升。注重发展现代农业、精细农业,挖掘第一产业就业潜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增加农村就业机会。

更好发挥中小微型企业吸纳就业的潜力。中小微型企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主体。推动落实完善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扶持,缓解融资难题,改善行政管理,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增加更多就业岗位。全面落实鼓励中小微型企业吸纳就业的税收减免和金融扶持政策,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联动机制,健全稳定灵活就业的政策措施,支持劳动者在小型微型企业就业、临时性就业以及其他形式的灵活就业。

大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是激发创新活力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要落实鼓励劳动者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营造有利于创业的良好环境,提高创业成功率,延长企业存活期。不断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激发各类群体的创业动力,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引导各地将促进创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创业有更广阔的领域、更旺盛的活力和更持久的生命力。

发展家庭服务业等其他形式的就业方式。重点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病患陪护服务、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等家庭服务业态,因地制宜发展其他家庭服务业态,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从财税、金融等方面为企业开办、融资、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家庭服务企业发展。加快制定相应的劳动用工政策及劳动标准,规范对从事家庭服务人员的管理,维护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突出抓好重点人群就业,统筹推进城乡和区域就业协调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切实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解决好高校毕业生、进城农民工以及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是就业工作的重点。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必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针对性地做好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

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这是重中之重。要继续将高校毕业生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岗位,统筹实施好“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加强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精心组织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活动,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广泛开展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和实名制就业服务活动,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将就业困难人员全部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实行就业援助对象实名制动态管理。实施分类帮扶,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就业援助。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引导鼓励企业吸纳援助对象,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建立“出现一人,认定一人,扶助一人,稳定一人”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切实解决好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以及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推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原则,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推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和稳定就业。适应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趋势,为农业富余劳动力开辟更多的生产和就业门路,实现就地就近就业。落实完善创业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四、切实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切实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为劳动者免费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是政府促进就业的重要职责,是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承担着组织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就业的重要职能,要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水平,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

加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要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城乡各类劳动者平等就业。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信息发布制度,规范市场主体和中介机构运行,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着力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强化就业失业管理,完善服务功能,规范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方式,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国的就业信息监测平台,不断完善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网,提高就业服务效率。

加强职业培训制度和能力建设。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技术型、应用型劳动者。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需要,深入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加强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加快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加快培养一批技艺精湛、技能高超的高技能人才。

加强失业预防和调控。加快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加强预警预测,防范和缓解失业风险。完善失业动态监测制度,及时监测企业岗位变化情况。鼓励企业履行稳定就业的社会责任,规范企业规模裁员行为。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

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特别是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和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积极稳妥推进集体协商,不断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继续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推动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指导企业改善劳动条件,加强人文关怀,畅通劳动者诉求表达渠道。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作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这是一付切中时弊、发人深省的清醒剂,可以澄清思想,端正方向,指引正确的发展道路。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农业、工业等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货币金融体系长足发展,整个经济体日益金融化。但金融资本激增并走向虚拟化,必然会带来一些国家实体经济的空心化,形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头重脚轻”的不稳定结构。

上世纪中后期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经济越来越具有“金融依赖”性,即实体产业的活力和创新力不足,国际竞争力减弱,经济增长日益依赖于金融运作,依赖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而采用“刺激”和“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质是货币本位的腐蚀和财政纪律的松弛,放纵虚拟经济泛滥以应对实体产业乏力的窘境。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至今难以摆脱经济衰退的产业根源,就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严重失衡。极度膨胀的金融系统因失去对实体经济的信心而崩溃坍塌,而拯救方式又不得不是饮鸩止渴式的金融“宽松”,至今难见尽头。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出现的高度“金融依赖”性,不可避免地对开放的中国经济产生影响。实际上,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金融依赖”苗头。例如,通过银行和股市从民间汲取资金支持企业盲目扩张,一些企业依靠金融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等非主营投资来获利,社会资源越来越多地流向虚拟经济领域,资产金融化和资产价格泡沫化现象显现。于是,社会投机气氛较浓,“一夜暴富”的资本神话创造了令人羡慕的财富英雄,实体产业发展却越来越失去脚踏实地的耐心和根基。

中国在金融体制改革尚不充分和金融深化程度不高的条件下,出现的“金融依赖”现象和苗头,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将会导致中国经济产生不适当的“去实业化”和“去制造业”现象,进而扭曲实体经济与金融活动的关系。金融活动本应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和支持实体产业发展的,如果颠倒为实体产业反而成为金融活动的投资投机“标的物”,最终将削弱整个经济的长期竞争力和增长的基础。

二、实体经济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人类的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具有真实意义的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实体经济。最初,人类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有用物质,这类经济活动称为第一产业。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第一产业产品由于需求弹性较小,其增长率相对较低,因而在社会总产出中的比重将逐步下降。

在第一产业基础上,人类将自然物质加工制造成各种产品,这类经济活动称为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和建筑业以及水电供应等,其中最主要部分是制造业。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第二产业产品的需求弹性大,可以广泛运用科学与技术发明,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在产出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单位产出的价格下降。人类社会经济增长和财富增长最快的时期便出现在工业化时代。

除第一、第二产业之外的经济活动称为第三产业。主要包括以下三类:第一类是直接服务业,即以人的体力和技能直接提供服务。这类服务活动的劳动生产率通常难以持续提高,其单位产出价格趋向上升。第二类是工业化服务业,即以工业技术为支撑的服务经济活动。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持续进步,这类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会提高,单位产出价格也可能下降。第三类是金融服务业,即以货币金融运作为对象的经济活动。其性质本应是为第一、第二产业服务的,但也可以自我扩张和衍生膨胀,并使第一、第二产业产品金融化。

上述第一类服务业通常称为“传统服务业”,第二类和第三类服务业统称为“现代服务业”。广义的实体经济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直接服务业和工业化服务业。在工业化时期,实体经济的核心和主体部分是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这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经济增长,第三产业比重会不断提高,这是水到渠成的。因为,一方面,在更发达工业基础上,工业化服务业将加快增长;另一方面,工业产品的价格下降和服务业价格的上涨,也会使以现价计算的第三产业比重出现显著提高。但在现阶段,如果不顾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将经济增长的期望过度寄托于服务业是不现实的,寄希望于虚拟经济的激剧扩张则更是充满风险的。

需要强调的是,作为第三产业的构成部分,金融业发展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合理限度内是具有真实增长意义的,其提供的服务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但超过一定的限度,金融业自我扩展和衍生膨胀,并推动实体经济的产品和资产过度金融化,将形成巨大的虚拟经济“泡沫”,成为吸纳社会资源的引力“黑洞”,终将会危及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导致巨大的金融风险。

三、解决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必须依靠发达的实体经济 发展实体经济的意义不容置疑。但问题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一些产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还有进一步发展工业的需要和空间吗?其实,现实国情告诉我们,中国工业发展还有迫切的需要和巨大的空间,亟待构筑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

首先,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建设任务仍很繁重。例如,我国广大农村的建设水平和基础设施不仅同发达国家有天壤之别,而且同国内城市相比也是差距甚远。因此,中国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量巨大,必须以大规模工业品生产和供应为前提。也就是说,城市化必须以加速工业化为基础。

其次,中国要解决所面临的所有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都必须依靠发达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先进的工业技术水平。人们常常批评工业增长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等问题。其实,如果没有工业发展,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将更加严重,而且根本没有解决的条件。因此,只有依靠更发达的工业体系和更先进的工业技术,中国才能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

再次,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就必须有发达的工业基础和工业体系。工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产业载体,不仅本身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最重要领域,而且第一、第三产业的技术进步也必须以工业的技术创新和运用为基础。现代农业实质上就是以工业化为基础对科技的大规模运用。

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体是实体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即使是服务业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必须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和技术条件。所以,中国要想形成新的产业门类和发展未来的支柱产业与主导产业,就必须依赖于先进制造业的更大发展。

四、实体产业必须通过转型升级实现全方位现代化

“十二五”时期,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作为其主体的工业,肩负着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但要认识到,中国以工业为核心的实体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仅是一些产业领域的变革,而且是全方位的产业现代化。一个根本的问题是,在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实践中,不能把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别绝对化。将高新技术注入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路径。这是一些具有坚实实体经济基础的发达国家的重要成功经验。

产业技术高低有两种含义,一是不同行业的物质性质决定的技术含量高低;二是在同一产业中所达到的技术水平有先进与落后的差别。绝不要以为,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就一定是高附加值的,而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就一定是低附加值的。各类产业都有产业链的低端和高端环节,从低端向高端产业链提升,各产业都有发展空间。即使是在产业低端环节,只要产品做得更精致、更具有品牌声誉,也可以拥有强大竞争力。因此,产业和产业链的“低级”或“高级”不是绝对的,各类产业中都可以拥有精湛的技术、技能、工艺和强大竞争力的企业。

所以说,中国在上述两种产业技术含义上都面临着艰巨的产业转型升级任务。特别是面对中国的劳动力结构现状,只有高、中、低产业均衡发展,才能使就业状况得到持续改善,而保证就业不仅是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本义所在。

五、发展实体经济的关键是完善体制机制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窘境: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和人们都认为做实业越来越难。产业间巨大的比较利益差距使人才和资金的流动倾向于选择更具赢利性的虚拟经济投资方向。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我国改革开放选择的路径相关。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渐进式的,中国的发展道路是级差式的,因而长期存在差别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在这样的体制环境中,工业发展多年来实行“血拼”式的竞争方式,在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额的代价。在这一过程中,工业领域遇到的很多矛盾与困难,大部分是因其他方面的改革滞后和不配套引起的,这反过来又成为深化工业改革开放的障碍。

从长远看,中国必须适时实现从渐进式改革开放向全面配套改革开放的转变。特别是要尽快改变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工业“单兵突进”,而其他领域滞后的局面,当前需要同步加快各领域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要消除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各种壁垒,尽快形成金融财税体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从一定意义上说,当前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是体制机制问题,只有建立了有利于资源均衡配置的体制机制,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才有希望。

“十二五”时期,中国解决实体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关键是要在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着力重构超越于各种特殊利益的公共决策机制,以避免改革方向发生不合理的利益偏向,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从根本上说,只有在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下,中国依靠市场竞争才会形成有效合理的经济结构,保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长期而稳定的经济增长。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形成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 五部委相关负责同志答记者问近年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科技部等部委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文化建设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繁荣景象。文化发展的优美乐章是如何共奏的?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这些部委的相关负责同志。

记者:近年来,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主要推出了哪些重大政策举措?

朱之鑫(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发改委的政策举措包括,一是组织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节目译制制作能力和少数民族文字出版能力建设、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等一批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进了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国家话剧院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牵头组织实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支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在积极参与《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等政策性文件研究制定工作的基础上,将涉及文化产业的有关内容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作为鼓励类项目,并落实相关产业政策;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或上市融资;积极推进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组建;改革创新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政府扶持方式,支持培育农村电影放映市场主体;将鼓励文化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扩大消费信贷,规范市场价格。

张少春(财政部副部长):财政部的政策举措包括,一是财政投入持续快速增长,重点文化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全国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从2005年的597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1543亿元,年均增长20.9%。其中,中央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从2005年的102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316亿元,年均增长25.4%。同时,努力优化财政文化支出结构,中央财政文化支出重点向农村和基层倾斜,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倾斜,支持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共计安排农村文化支出237亿元,其中2010年达到74亿元,是2005年的31.3倍;安排中西部地区文化支出318亿元,2010年达到103亿元,是2005年的8.4倍。二是财政投入方式不断创新,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根据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财政部努力探索财政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新方式,中央财政投入的有效性、激励性和引导性功能不断增强,充分调动了地方和社会力量投入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文化经济政策逐步完善,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作用显著。积极研究制定支持文化体制改革相关配套政策,从财政税收、投资融资、资产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人员分流安置等多方面出台扶持措施,有力地保障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帮助转制单位弥补改革成本。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至2011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62亿元,重点支持转制文化企业发展和骨干文化企业培育、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等,同时,对电影、动漫、新闻出版和发行等文化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鼓励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技术创新,增强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完善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向公益性文化事业捐赠,对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继续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和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支出,文化投入来源渠道不断拓宽。

刘士余(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举措包括,一是出台金融扶持政策。2010年3月,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等9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发融资租赁贷款、权利质押贷款等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建立和完善贷款授信模式和利率定价机制,合理确定文化企业贷款的期限和利率;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文化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市场;建立完善财政支持、融资担保、产权保护等多层次配套机制。二是各地结合辖区实际,抓紧出台具体落实措施。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积极会同当地宣传文化部门,抓紧出台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三是积极推动文化企业多元化直接融资。大力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创新金融产品和担保体制机制,努力扩大文化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的规模,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发挥信用评级、信用增进等中介机构的作用,为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中小文化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便利。四是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和改进文化企业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机构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信贷产品开发和创新,探索适合文化产业项目的多种贷款模式,加大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重点文化企业的支持力度。

仇鸿(商务部部长助理):商务部的措施包括,一是构建政策支持体系。2006年11月,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导意见》。2010年2月,会同10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目录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2011年,会同33个部门发布了《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把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文化领域作为“十二五”时期商务部门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领域。二是加强部门协调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机制。2010年10月,商务部牵头会同12个部门成立了“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相关工作部际联系机制”,进一步加大了对文化贸易和走出去工作的协调力度。三是支持重点文化企业和项目。根据《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每两年认定一次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对符合条件的文化出口企业及海外投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四是建立文化贸易统计制度。商务部根据已有的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统计渠道,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界定,探索创建了由核心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出口数据构成的文化贸易统计体系。五是加强文化出口促进体系建设。利用“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介绍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信息;主动了解文化出口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曹健林(科技部副部长):科技部重点针对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发展趋势,加强了对数字媒体、数字内容关键技术的研发以及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的推动;围绕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加强了对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无线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与系统和以构筑健康网络环境为目标的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加强了新型电影院、数字电影娱乐设备、便携式音响系统、流动演出系统、多功能集成化音响产品以及绿色印刷等相关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同时,还加强了对纸质有声读物、电子书、手机报和网络出版物、激光显示等新型出版、显示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现代服务业领域中,科技部进一步加强了对以支撑文化产业发展为目标的项目的支持,目前已启动7项。在促进先进技术向文化领域集成应用方面,通过组织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大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古代建筑保护技术及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等重点项目,进一步强化了科技的支撑作用。在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环境建设方面,科技部依托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等园区、基地,加强了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培育;建立了部际会商机制。

记者:这些政策举措取得了哪些积极效果?

朱之鑫:一方面,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直播卫星,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的农民群众都能够收听收看到40多套广播电视节目;每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乡镇建有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综合文化站,一批代表我国文化发展水平的国家级重点文化设施和各具特色的省级博物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公共文化设施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群众可获取的基本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红色旅游蓬勃发展,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方式。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78%。已有31家文化企业在A股市场和香港H股市场上市,增强了大型文化企业的竞争实力。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准入门槛逐步降低,全国已有民营文艺院团7000多家,民营出版发行、印刷复制企业32万多家,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文化消费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人民群众的良好文化消费习惯正在养成,文化市场日趋繁荣。

刘士余:一是金融支持文化的力度明显加大。据初步统计,截至2011年末,主要金融机构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长期贷款余额861亿元,是2008年的2.4倍。二是金融服务文化的组织体系逐步形成。三是适合文化企业需求的信贷产品不断丰富。四是文化产业多元化融资渠道不断拓展。截至2011年末,有39家文化企业发行98只短期融资券,24家企业发行43只中期票据,共计融资1250亿元。

仇鸿:“十一五”期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从102.1亿美元增长到143.9亿美元,年均增长9.0%;我国文化服务进出口从26.6亿美元增长到54.2亿美元,年均增长19.5%。2011年我国文化贸易继续显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198.9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出口186.9亿美元,同比增长22.2%,进口12.1亿美元,同比增长10.4%,贸易顺差174.8亿美元。文化服务进出口77.6亿美元,同比增长36%,顺差5.8亿美元。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和走出去的规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曹健林:“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在数字媒体领域攻克并应用了一批关键技术,初步形成了支撑广播电视数字内容服务流程的自主技术应用体系。通过一批关系到下一代互联网等先进通信技术发展的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为拓展传播渠道、提高传播效率、催生新兴文化产业奠定了更好的基础。基本解决了电子图书出版物网络内容服务的关键技术,实现了适合网络内容出版、发行、销售的服务模式和应用系统架构,探索了电子图书网络内容服务体系。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开展的一系列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重大工程和重点工作中,若干制约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瓶颈问题得以解决,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含量大幅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园区、基地和部际会商机制等创新环境与机制的建立,促进了文化与科技在技术、人才、管理等多方面的交流、互动与融合。

记者:为进一步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下一步还将出台哪些重要的政策举措?

朱之鑫:2011年,中宣部和国家发改委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解决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主要措施包括: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中西部地区地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节目译制制作和少数民族文字出版能力建设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读书看报等文化权利,使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切实发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积极作用。继续实施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程,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遗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珍贵文化遗产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有效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续组织实施红色旅游二期规划,进一步完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条件,拓展红色旅游所承载、弘扬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一是继续将鼓励文化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积极培育文化消费市场。研究支持中西部地区城市数字影院建设,拓展文化产品销售流通渠道,推动多样化消费平台建设;扩大消费信贷,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优化消费环境,推动文化消费较快增长。二是积极配合中宣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整顿规范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工作;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出台规范发展大型主题公园的政策措施;开展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研究,推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三是继续支持和推动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鼓励文化企业在境外投资,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市场,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鼓励文化企业尽快做大做强。

张少春:根据中央总体部署和要求,财政部研究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做好财政支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的通知》,主要包括:一是加大财政文化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明确各级财政要切实增加文化投入。同时,进一步拓宽文化投入来源渠道,努力增加政府非税收入用于文化的投入,逐步增加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的支出。二是优化财政文化支出结构,加强重点文化领域经费保障。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央、省、市级财政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促进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大幅增加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入,支持优秀传统文化保护。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等,鼓励和引导优秀文化作品创作和人才培养。支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加强海外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建设,加强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促进提高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三是创新财政投入和管理方式,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通过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以奖代补、捐赠配比等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捐赠和兴办文化事业。创新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方式,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保费补贴以及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创新财政投入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财政投入激励约束和绩效管理机制,把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作为财政增加投入的重要依据。四是落实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科学界定文化单位性质和功能,分层次、分类别实施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支持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重要新闻媒体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推动一般时政类报刊社和重点文艺院团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在资产和土地使用处置、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人员分流安置、财政税收等方面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给予有力保障,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按照中央要求将相关扶持政策执行期再延长五年。五是建立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壮大文化企业整体实力。探索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工作机制。制定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加强资产管理基础工作,研究制定国有文化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薪酬管理办法等。加强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推动国有文化资产优化配置和结构调整。探索建立主管主办制度与现代企业出资人制度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

刘士余:“十二五”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完善符合文化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元化融资服务体系,多措并举、共同支持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领域的信贷投入。综合运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强“窗口”指导,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

下载求是杂志文章精华(申论必备)经济篇(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求是杂志文章精华(申论必备)经济篇(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习近平 (2015年10月29日) 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

    《求是》杂志2010第11期(5篇范例)

    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推进水利事业科学发展 ——访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陈雷 (《求是》杂志2010第11期)记者: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强......

    经典申论文章

    坚决严厉打击涉众经济犯罪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犯罪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危害性也开始逐渐显现并日益加深。经济活动日益多样化,市场经济自由、宽松的投资发展环......

    申论文章

    狠刹“腐败式”人情,倡导文明新风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支出不断增加,尤其是近年来人们的人情费用支出,从以前的五块、十块到如今的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人情消费已......

    申论文章

    完善城市交通管理,构建和谐交通环境完善的城市交通管理体系,高效、快捷的交通控制系统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城市交......

    求是文章:直面问题攻坚克难

    直面问题 攻坚克难 —— 写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第二批部署之际 日前,中央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

    当代经济杂志征稿

    《当代经济》杂志征稿信息《当代经济》省级正刊,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全国中心城市经济运行会工作期刊,湖北省教育厅主管,当代经济杂志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刊号:ISSN 1007-93......

    《经济视角》杂志征稿(大全)

    《经济视角》征稿通知 为了促进学术交流和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视角》适时追赶当今学术发展潮流,力求具有前瞻性,捕捉经济热点,注重学术性和权威性。经济视角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