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改革开放30年农村变化和农村发展情况调查问卷1大全
关于改革开放30年农村变化和农村发展情况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要对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调研。此问卷不记姓名,请您放心填答,调研会占用您的一点时间,但是你的宝贵意见会对此次调研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您能支持我们的工作,谢谢!
1.你的年龄:()
A.25岁以下B.25—40岁C.40—55岁D.55岁以上
2.您的学历:()
A.初中及以下 B.高中或中专C.大学本科或大专D.研究生及以上
3.目前您的家庭人均收入是:()
A.500以下B.500—1000C.1000—3000D.3000以上
4.80年代初,你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
A.10以下B.10—30C.30—50D.50以上
5.您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自己生活的地方变化大吗?()
A.变化较大B.变化较小C.没有变化D.说不清楚
6.您认为家乡在这30年中变化最大的是哪些方面()
A.乡村建设发展,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活环境改善
B.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企业发展
C.政治民主化进程加速,社会法制化增强
D.思想观念改变,逐渐易于接受社会新鲜事物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您觉得改革开放30年给您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A.市场经济发展,商品多样化,购物更方便
B.家庭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达到小康水平
C.与外界联系加强,拥有更多信息收集渠道
D.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周围人的道德素质提升
F.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改革开放30年中,您居住条件是否有所改变?()
A.变化较大,居住面积、居住质量及环境大幅改善
B.变化不大,居住面积、居住质量及环境适当改善
C.没有任何变化
D.有变化,居住面积变小,居住质量及环境有所下降
9.在改革开放30年中,您家庭的受教育程度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高等教育已经走入家庭
B.有变化,专业技能学习已经成为教育主导
C.有变化,义务教育已经基本完成D.变化不大,义务教育无法完成E.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10.(1)目前您的主要休闲方式是?
A.电视媒体B.网络媒体C.外出活动D.其它_______
(2)1978年时您的主要休闲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变化调查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变化调查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在()中提出的,奠定党的农村路线
A八七会议B十一届三中全会C十七大D遵义会议
2.改革开放提出后,农村改革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变成了()
A集体合作社B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C吃大锅饭D以钢为纲
3.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农村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社会主义新农村B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小康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
4.请问你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出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方案所起的效果有何看法()A说一套做一套B农村越变越穷C农村面貌唤然一新D城乡差距扩大
5.谈谈你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看法()
A一成不变B有了较大改善,农村人口素质提高C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有待提高D农村办学仍然困难重重E农民对受教育的重要性还不够重视
6.你认为当前农村的劳动力情况相较三十年前有何变化()
A劳动力数量增多,闲散劳动力多B劳动力素质提高C劳动力外流情况严重D没有变化 7.谈谈你对农村计划生育的看法()
A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B降低了农村生产力水平C降低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D落实情况不容乐观
第三篇:农村改革开放30年变化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改革,应突出“统筹协调”和“以人为本”两个要害
人类社会对发展观的熟悉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经济发展观,即发展=经济增长。二是综合发展观,即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三是可持续发展观,即发展=今天的发展+明天的发展。四是科学发展观,即发展=今天的发展+明天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人类对发展观
熟悉的最高境界。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深化农村改革的灵魂。其中,非凡要贯彻好统筹兼顾和以人为本。
1.坚持统筹兼顾,当务之急是统筹城乡,而统筹城乡的要害是必须跨越“止血、补血、造血”三重门,尤其要断然为农村“止血”。专家认为,农民建国后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的积累,最保守的估计是30万亿。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农村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的趋势逐步强化,农村资源流失的“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一是金融。每年约有七、八千亿元资金通过金融渠道流向了城市,平均每个县高达3亿元以上。二是土地。2006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额约达一万亿元,有关调查显示,农民得到的补偿只占土地出让价格的百分之几。三是劳动力。1亿多农民工每人每年可为城市贡献2-3万元的生产价值,但带走的年工资却只有几千元,这种对农村的活劳动索取,比计划经济时代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剥夺来得更便捷,程度更深入。四是环境污染。仅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就高达1.5亿亩以上,约占全部耕地的1/10以上,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城市对农村的环境污染,是三大要素流失之外一个重要的隐性失血。农村的大出血不是毛细血管的渗漏,而是主动脉的长期放流。目前这种势头不仅依然没有得到控制,而且出现新的创口和局部血流加速症状。长期的大出血,是三农多病缠身的根源。流血不止,补效大失;补而不足,元气难复;元气亏虚,血无以造!城乡统筹必须跨越“止血、补血、造血”三重门。这不仅决定着新农村建设进程,而且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
下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应在宏观层面出台有力政策,按市场规律配置资源,如实行农民工与城市工人同工同酬、征用农村土地按市场定价、大力发育农村民间金融等,尽快阻断“主动脉”的大出血,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统筹城乡必须跨越的“第一重门”。
当前,还有一个问题非凡值得关注,这就是农村社会精英单向流向城市。传统中国,从乡村走出去的官绅、士大夫和商人等精英群体在城乡之间、朝野之间双向流动是社会常态,发端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上山下乡”运动,把城市2000多万知识青年派遣到农村。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又把1000多万企业职工和市民下放到农村,这些对农村精英层的生成与保持起到巨大作用。中国如此,国外也同样,英国的绅士始终与乡村保持着联系。美国的政客、律师、商人也多在退休后回到祖先的农场。精英群体塑造着乡村社会的主流话语,导引着乡村社会的道德动向,提振着乡村社会的人文精神,是维系乡村文明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载体和动力。然而目前,在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农村精英源源不断地单向流入城市,农村成了城市人才的“播种机”,城市成了农村人才的“收割机”。对此,应注重培育农村社会精英阶层,从宏观战略层面以市场和政策双重驱动,发起一场新一轮“上山下乡”运动,分流城市富余资源,引导社会精英不断回流农村。如通过政策引导,让一些大学毕业生和城市人才到农村支农、支教、支医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支持家在农村的退休干部、职工、商人回乡生活等,只要城乡两地共同努力,像毛致用一样“采菊东篱下”的人会越来越多。
2.在制度设计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1)应改变过去重物不重人、见物不见人、抓物不抓人的倾向,把改革的着力点从增强农民的“发展动力”转变到提高农民的“发展能力”上来。近30年的农村改革使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但高涨的动力,并未使农民跳出“温饱陷阱”,农民普遍面临的是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现“三增”,即增收、增权、增智。增收,就是千方百计让农民腰包鼓起来,使农民具有发展的启动力;增权,就是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使农民具有发展的推进力;增智,就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使农民具有发展的持久力。“三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增收是前提,增权是保障,增智是基础,三者相辅相成,提高农民的发展能力必须三措并举。现在的问题是,只重增收,不重增权,更轻增智。五亿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只有七年。
八、九亿农民教育的缺失将是最大的国家安全问题,这并非危言耸听。农民是中国未来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劳动力资源的主要供给者,农民的整体素质无疑决定着中国未来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总体水平。
日本等国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也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2)应改变过去政策设计笼统抽象的现象,使政策具体指向不同的目标人群。“以人为本”的“人”字,我理解有四层含义,一是全体人,二是多需人,三是多代人,四是具体人。过去我们说的“为人民服务”、为“农民”服务,这些对象的概念既抽象又笼统,今天的政策设计必须细化到不同需求的目标人
群。如现在的农民群体已大大分化,按农民的话说:“一等人坐轿车(经商办厂),二等人坐火车(外出务工),三等人拉板车(在家种地),四等人在家等车(老弱病残,等急救车或者火化车)。”加上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农民工子女等,仍然用笼统的“农民”概念看待这一群体已经不合时宜。深化农村改革,必须把农民作为一个个具体人,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设计政策。比如在农民的职业分化问题上,要运用政策的调控手段引导农民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让农民不当农民”,“让农民当好农民”,“让农民兼当农民”,区分“劳动力地域流动”与“劳动力职业转移”两个不同的概念,引导目前飘摇于城乡之间的边缘农民尽快离别“亦工亦农”的非稳定就业状态,分别在农民非农化、农民职业化和就地兼业化的道路上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不然,长此以往,误城误乡,误工误农。
(3)应改变害怕农民合作的惯性思维,大力发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问题的解决,只有实现两个合作才有出路,即人的合作和钱的合作(钱的合作就是大力发育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尤其在“家庭竞争时代”已经结束、“组织竞争时代”已经到来的大背景下,没有两个合作,农民就无法应对来自市场的、自然的、政策的、国际的等多重风险。现在议论最多的是土地问题,我觉得土地问题是个伪问题。基本经营制度必须坚持,而目前农村土地流转也没有制度上的障碍。我认为现在在土地问题上有两个层面需要深化改革:一是承包期问题,可以学习越南,将承包期延长到上百年,以稳定人心。二是重建“鱼鳞册”,细化土地的治理办法,为推进流转创造条件。
要树立科学改革观,寻求方法论的突破,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着力于“找船过河”、“造桥过河”
十七大报告中“农村”这个词重复了25遍。农村改革走到今天,基本特征已发生重大变化。一是从宏观层面进入微观层面。第一代改革主要是框架式的,今天的改革主要是结构性的,出台的政策尤其需要具体、细化。二是改革的成本高了。过去的农村改革主要是放开问题,80年代的五个一号文件中,“答应”、“可以”、“也可以”的字样出现了40次左右。现在无论是财政体制、教育、文化、卫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改革的边际成本递增。三是改革不能即期见效。过去一个政策出来,立竿见影,“大包干”“一包就灵”,今天的改革很多都是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很难短期见效。同时,各类利益群体胃口高了,要求不断攀升,端起碗吃肉,放下碗不是光骂娘,而且说肉越来越不好吃了。可以说是“实惠越来越多,满足度越来越低”。即使是取消农业税,农民的反应并没有想象中的强烈。在温饱阶段,人们的欲望只有一个吃饱,吃饱之后,人们的欲望变成无数个,幸福感不是越来越高,而是越来越低。四是改革的支持率低了。社会群体不断裂变、分化、组合,不同的群体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很难再像改革初期那样形成强烈的改革共识。五是改革的复杂程度高了。经济与政治,社会与文化,纵向与横向,过去与现在,都需要协调对接,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六是更依靠政府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而一些政府部门本身就是一个非凡的利益集团,且利益硬化,很难沟通。七是初期的改革是自下而上推动,现在是自上而下推动。
以上这些变化,都使改革的阻力和难度大大提高。新阶段的农村改革必须积极寻求方法论的突破,实现从体制机制创新向全面制度创新、从政策推进向法律规范、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逐步从原生态的“摸着石头过河”走向理性的“造桥过河”。
30年农村改革,从操作方法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摸着石头过河”,鼓励探索。二是“找船过河”,在摸索的过程中逐步寻找带有规律性、趋势性的东西。三是“造桥过河”,把已经探索出的规律性的东西固定化、制度化、系统化,更加科学、自觉地改革。这三个阶段互相交叉,没有明显边界。当前,深化农村改革要加强“造桥过河”的力度,许多试验探索应逐步走上制度化、法制化。比如,我们在摸石头时,找到了“一事一议”这条“船”,今天可以扩大船的容量,明确对跨村工程实行“一渠一议”、“一路一议”、“一圩一议”,并答应各地根据实际适当提高筹资上限,同时应以法律的形式固定完善下来,造好“一事一议”这座“桥”;又如建立三农的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应逐步刚性化、制度化,今年中心一号文件中的“三个明显高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进一步量化、具体化,增强刚性约束;再如,劳动立法对集体争议事件应增强操作性。现在只有劳动部门的规章,对集体争议事件且只简单地写了一条,不能解决现实中的许多复杂问题,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近几年劳动集体争议事件暴涨,每年百人以上的事件就达数百起,占各类群体事件的一半左右。因此,只有强化“造桥”力度,才能改变目前改革中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动力机制失范、平衡机制失缺的“两失”问题。另外,在设计制度的“造桥”过程中,应引入经济学上经济人假定的原理,长期以来使用的“好人假定”的设计制度思路应予改变。
政府应从逐步放活政策向主动提供服务转变
30年农村改革,先后实施了“五次放活”。第一次是放活土地,推行“大包干”,建立统分结合的家庭承包经营制;第二次是放活经营,废除统购统销制度,给农民以生产农副产品的自由;第三次是放活领域,准许农民“离土不离乡”,大办乡镇企业;第四次是放活空间,打破城乡户籍藩篱,准许农民“离土又离乡”进城务工经商;第五次是放活组织,给农民以组织权,让农民依法有序自主地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而眼下,政府可以放权的地方越来越少.]
就总体而言,无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好,构建和谐社会也好,建设新农村也好,推进**政治建设也好,最终都需要落实到基层政府的服务上来。怎样搞好服务,让农民无障碍享受惠农政策,不再觉得这些政策是奢侈品,这是深化改革面临的崭新课题和严重挑战。
就农村而言,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服务是最现实的问题;发展是农民的主题,服务是政府的主题。过去的农村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焦点是农民怎么干;现在的农村改革,目标是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全方位提供服务,焦点是政府怎么干。这是贯穿于近几年几个中心一号文件的一条红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应把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致力于打造服务型政府作为基本目标取向。
改革30年来,我们已经建立起一个消费型社会。社会成员的消费需求表现为三类产品: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政治产品。目前,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消费都很轻易获取,而政治产品的消费却十分艰难。一项调查表明,当农民不轻易,农民要办的各种审批手续、证照和需要服务的项目加起来高达206项,这些项目都是农民需要消费的政治产品。如何让农民与这206项政治产品实现零距离对接,也就是让农民找政府不犯难,要害就在于政府如何做好服务。
在这个问题上,安徽省自2006年在全省普遍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亳州市谯城区则对此作了细化、量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深入探索,成效显著。从2007年初开始,谯城区在全区建立了区、乡、村三级代理服务网络,用几个月的时间,彻底摸排农民需要办的各种审批手续和证照,经全面梳理,共排出108项可以全部代理的项目和98项可以部分代理的项目,然后把这些项目印刷成册,广泛散发给农民,并利用电视、广播、文艺节目、年画等形式大力宣传,让每个村民都知道。村干部在村部天天轮流值班收取村民申办事项材料,然后分送乡代理室,属于乡镇能办的就地办理,需要区一级办的再由乡镇代理室转送到区级各有关部门。每个项目、每个环节由谁办、多少时间办结,都在服务手册上有严格规定,一环扣一环,哪个环节限时不办,即予处罚。他们又开发出全程代理服务系统软件,村、乡镇、区三级联网办公,农民要办事项全部上网,时限多长,已办到哪个环节,干部群众不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打开电脑就一目了然。哪项没按时办结,电脑自动合成提示。农民再不像过去那样为办一件事情跑断腿、磕破头、还要请客送礼犯难了,只须把要办事项交给村干部,就可以在家坐等结果。这种服务模式,变“干部动嘴群众跑腿”为“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变“民对官”为“官对官”,变“多次办理”为“一次办理”,实现了“大事小事不出村”,农民省时、省钱、省心。
谯城区的这一做法,牵为民服务一发,动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全身。一是较彻底地解决了农民群众“办事难”的问题。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基层干部认为计划生育是“天下第一难”,而农民则认为找官办事是“天下第一难”,许多好政策都只具有观赏性,不具有实用性。“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则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二是使干部与群众主仆关系归位。以前,干部作为仆人,经常站在主人的位置上发号施令,现在群众真正行使了主人的权力,干群关系融洽。三是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不仅使政府从治理型转向服务型,而且使服务由浅层次向深层次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轨,由松散服务向规范服务转型。同时,在摸排中还取消了一些过时审批项目,将26个项目审批权力下放一级,带动了政府治理体制改革。四是推动了基层行政效能建设。以前一个就业服务卡,几个月办不了几件,现在一天能办上百件。五是给基层干部提供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新平台。收取税费时代,完成“三要”即是政绩,取消税费后,干部政绩观出现迷茫,不知干什么、怎么干,现在有章可循。六是堵塞了权力寻租空间。变随意办事为按规矩办事,变暗箱操作为阳光操作,防止了吃、拿、卡、要现象,杜绝了权力滥用。七是推动了依法行政。对广大基层干群来说,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是法制宣传教育的新课堂。不仅增强了群众依法办事的观念和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干部按规矩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八是把基层政府和干部为民服务的内容和行为细化、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固化了政令畅通和下情上传的通道,促进了惠农政策的落实。九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大大增强。出现了村民心无旁鹜,人人思创业、家家忙致富、村村谋发展的好势头。十是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崭新的思路,过去很多地方和部门搞服务大多是坐在办公室里,按照自己的意志设计出来的,不管农民需不需要,合不合适,只管做下去,结果事倍功半,或事与愿违。谯城区从彻底摸清农民要办的206项事情入手,根据农民的需求,对所有项目细化、量化、规范化,有针对性地做好全方位服务。这才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正确思路。
中国城乡改革靠“两村”起家,即安徽的小岗村和北京的“中关村”。30年农村改革已经走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大步,一是家庭承包责任制,一是农村税费改革。今天正迈出以农村综合改革为标志的第三步。第三步涉及面广,内涵丰富,但以搞好服务为核心应是综合改革的要害所在。建议可在全国推广谯城区的做法。
30年前,十年**之后的祖国满目疮痍,在探索中曲折前行。就在这关键的时刻,是我们伟大的党又一次在危急中挽救了祖国。1978年12月18日至20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党工作重心实现了向经济建设的伟大转移。中国,即将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破浪启航。
30年来,许多我们曾经熟悉的、离不开的事物就向东流的河水一样,一件一件离我们远去。小翻领、中山装;粮票、布票、邮票;昆仑牌9寸黑白电视机、蝴蝶牌脚踏式缝纫机,还有农村常用的脱粒机、扬场机。还记得父亲发黄的作文本上第一篇命题作文就是《开镰》,可能有的同志不明白,其实讲的就是收割小麦。闭上眼睛,我还能清晰地记起小时候过麦秋,和伙伴们一起拾麦穗的情景。
30年来,许多我们想都想不到的新鲜事物像大年初一的客人一样,一股脑儿的涌入我们的生活。大家可能都记得,传呼机、手机、电脑,拖拉机、摩托车、小汽车,一居室、两居室、三居室,真好象一夜之间冒出来似的。
30年,弹指一挥间。
让我们一起从一个侧面简单回顾一下这30年。
在1978年的国家统计公报里,有这样一组数字:
工农业总产值5689.8亿元,进出口总额355亿元;
这组数字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是这样的:
国内生产总值24.66万亿元,进出口总额2.17万亿美元,外汇贮备1.52万亿美元。
还有这样一段话:
1978年是这样说的:目前,商品供应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主要副食品供应仍比较紧张,日用工业品花色品种少,不能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要求。
这段话在2007年的表述是:
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家用汽车大幅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快速普及,旅游人数成倍增长。
30年,是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们伟大的党带领全国人民奋力拼搏的30年,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30年,是我们伟大的祖**亲崛起腾飞的30年。
我们这一代人,是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的。我们不曾经历苦难和战争,我们还有些许张扬和稚嫩。但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流淌着祖辈们英雄的鲜血,都矗立着一根中华的脊梁!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有一句话说,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那么好,永远年轻的共产党员们,让我们团结起来,乘着改革开放的航船,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关于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关于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无论在物质、经济还是在文化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城市里,更体现在农村里。我来自城中村,但是,我的家乡也曾是个很普通的农村,所以就我居住的城中村,和村民们的一些回答,浅谈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村;变化;
一 物质方面的变化
我的家乡就在广东珠海,广东的三个特区之一,所以农村的变化更为显著。据父亲描述,早在80年代,珠海已经不再使用粮票等以前购买物品的必需品,这是很大的进步。
在“吃”方面,明显要比过去好多了,以前不舍得吃的猪、鸡、鸭、海产都能够搬到餐桌上来了,并且从80年代后期到现在,家庭的菜谱一直没怎么变过,但是村里面多了很多沙县小吃、兰州拉面等地方特色食物,丰富了我们的菜谱。在住方面,我村经历了从草房、到泥砖房、到青砖房、再到红砖房的转变,而现今,我村的住房统一规划,所有的房子统一建起,比以前的住房更是美观了许多。在衣服方面,我村也早早地脱离了“黑蓝灰”三色,穿上了好看的衣裳。在出行方面,从最开始的人力、到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汽车,我们的出行变得方便,与外界交流也方便了许多。
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深深地鼓舞了村民,使得村民们更加努力的工作,来改变自己的家乡。
物质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坏处,商品流通,毒品也就流入进来了,在十多年前,就有一批年轻人染上了毒瘾,没钱了,便去头蒙拐骗,找钱去吸毒。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年轻人有的戒毒了,有的失去了年轻的生命,有的还在苟延残喘。这让他们的父母痛心,也让乡亲们揪心。
二 经济方面的变化
这些看得见变化,是由于我们经济模式的改变而产生的。
和普通的村落一样,我们世代以耕田为生,由于靠近山边,了不起也就是有一门捕鸟捕蛇的技艺。据老一辈人的讲述,他们那时候是下田赚工分来养活家庭,但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就变了,因为村里引进了工厂。最开始引入应该是制衣厂,随着工厂的建立,许多的外来人口来到了小小的村子。人多了,各种各样的店面就多了,吃的、穿的、用的都有,这大大带动了我村的经济发展。
工厂的地原本是耕田的地,没得耕田了,村民们有的直接就进入村子里的工厂,有的索性开起了店面,有的也出外去寻求机遇。还有一群先进的人成立了农村合作公司,让村民更多一条出路。由于靠近澳门,我村村民思想也十分地先进,纷纷走出农村,去到澳门当起了劳工。
随着思想的改变,村民们越来越注重环境,开始要求重污染的工厂迁出了村子,而继续引进低污染甚至无污染的工厂。工厂走了一些,但是村子依旧留住了很多的外来人口,这有赖于珠海的交通便利,我村靠近马路,去市中心非常地方便,而村民们也利用新建的、多余的房子以低廉的租金来吸引前来珠海打工的人们;有手艺的人们更是使出自己的真本事,打出了名气,吸引了回头客。
这些变化的先决条件就是交通,我村位于连接中山市与珠海市的马路边上,这使得我们的发展有了“地利”,再碰上改革开放这样的“天时”,最后加上我们村民努力奋发的“人和”,成就我村今天的变化。
人多了,环境也就乱了,在工业区附近,总会有人打架斗殴,有的是外来务工人员的矛盾,有的是本地村民与务工人员的矛盾。在农村,总免不了会有对外来人的排斥,不仅是因为不熟悉,也因为生活习性的不同,还有文化的差异导致的矛盾。
村里也因此成立了保安队,来维持村里的治安环境,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三 文化方面的改变
随着物质、经济的房展,我村的文化情况也在缓步上升。在以前念完小学就不读下去了,念中专已经很了不起了,而现在,有很多的人都上了大专、本科。为了敦促年轻一辈的孩子上学,我村的股份公司更是设置了各个阶段的奖学金,考到高中、大专、大学的人都有奖励,在读时考到名次亦有奖励,这让孩子更多了几分动力。
不光年轻一代在文化方面有进步,老一辈也是有很大进步的。老一辈的人受到了没文化的苦,所以他们对知识文化也是很渴求的。电视是一个很好的普及知识的工具,而很多家庭更是订阅了报纸来了解国家时事、国际大事。
新时代的就业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否则很难胜任工作。
而且现在的父母都很重视教育这个问题,他们知道以后的趋势都是需要孩子们有知识、有技能,才能适应这个社会。所以不论是老一辈还是新一背,都努力地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
四 思想方面的变化
相比起物质、经济方面的改变,思想方面出现了“突变”的现象,这是由于时代日新月异,很多时候人的思想的变化相对滞后于时代的变化。但是新生的一代接受能力强,他们很快的适应了新时代的要求。以我祖孙三代为例,我的祖父辈是典型的农民的思想,而我的父辈却独具一种“闯”劲,至于我们这一代没有受过苦,则略显“娇气”。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思想转变。
此外,我村还保留有旧时的庙宇,基本上每家每户逢年过节都会去参拜,但是此时的参拜,也已经脱离迷信的范畴,而是成为了一种风俗,寄托着我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它成为了一种精神追求和慰藉。此外,我们十分尊敬祖先,过年过节、凡是有好事,都会去“拜拜祖先”,告知先人。
做为一个女生,觉得最大的改变就是很多村民不再重男轻女,真正想到了“生男生女都一样”,很多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女儿,并且对她非常疼爱。国家独生的政策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也是因为现在教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就已经很高了,再多的孩子可能会负担不起来,还有的就是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不再认为儿子才能给自己养老,女儿也是可以的。
新时代在发展,带来好的方面,也带来坏的方面,在物质、经济发展 的道路上可能经历波折,例如高污染的工厂,这些是可以从根源上改变的。但是在思想层面上的,却难以改变。
例如婚姻观,在村里,离婚的夫妇不算少。按老人的说法就是,以前都要过日子,两个人比一个人要好活,所以将就着将就着在一起吧,久了也就不分开了。但是现在物质丰富了,人们的思想从“东西坏了修修补补就能用了”,转变到“东西坏了就换一个”,既然婚姻不适合,就分开吧。另外也是因为人们的能力提高了,谁离开谁都能活的下去,所以,越来越多的夫妇开始离婚。
八九十年代正式香港电影兴盛的时候,很多的香港黑帮电影传到了我村,这助长歪风邪气,许多年轻人效仿电影里的情节;还有赌博、还有嫖妓„„
改革开放是一把双刃剑,它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物质、经济、文化、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更是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冲击,我村靠近澳门,思想改变更是剧烈,但是我们的前进道路是曲折上升的,没有一帆风顺的发展,相信我们会战胜这些困难,迎接美好的未来。
五 结论与建议
通过村民的回答和补充,我对我村的历史有了很大的了解,文章的内容只提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变化,但实际上我村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
一个小小的村落,其实就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我们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参考性,例如“想要富先修路”,正是有了交通便利这样的条件,我村才
得以发展;例如引入工厂,增加就业机会,一亩的田可以养活一户家庭,但是一亩的工厂却可以养活几百人;成立农村合作公司,最大限度发挥村民民们的能力,发挥本土优势;鼓励村民走出村落,走向外界,眼界高了自会有所发展;支持教育事业,支持孩子的学习,现在就业形势要求孩子必须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去胜任,对孩子,不仅学习方面要有支持,其他方面也要兼顾孩子,所谓“再苦不能苦孩子”;还有做好村内的管理工作,如成立保安队,协调好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村民的关系,减少矛盾;还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这不仅影响一代人,世世代代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以上是本人对我村发展的一下看法和理解,衷心希望我村发展得越来越好!
第五篇: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的变化
今年秋天我和爸爸、妈妈回东北农村的爷爷家,村子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爷爷乐得合不拢嘴,说:“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前,爷爷所在的村子是有名的贫困村,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现在的房子大部分都是楼房了,就连平房也逐渐变少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千百年来农民头顶烈日收割庄稼的情景,深深烙在我们心里。而今,秋收时节,耕牛马匹在田野上已经不见了踪影,到处都是农业机械化忙碌的身影。以前窄小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变成了“水泥路”。现在变成了真正宽阔的水泥马路,中间三四辆车可以并派通行,在街道上畅通无阻,路两边的人行道载满了高大的树。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去了。现在农业税等好多要交的税都取消了,国家还给每亩地粮食直补和农资补贴至少60元钱。并且农民孩子上学的学杂费也免了,以前村里那些穷孩子上不起学,现在都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去了。村民们得到了实惠心里美滋滋的。
看到这些变化,我下定了决心要勤奋学习,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为我们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年级(4)班陈柳
指导教师:郑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