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大会,这是事关全区长远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我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全面启动。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大意义
第一,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有效应对国际国内发展新挑战的现实需要。总体来看,“十二五”时期我们仍然处在重要的发
展机遇期,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国内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但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我们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不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了严重冲击和深刻调整,全球经济整体复苏可能还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国内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外部形势的变化使我们的发展环境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第二,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迫切要求。十七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出并不断完善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底,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去年12月底,国务院批复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些都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同时也使我们的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如何以新的角度来审视、谋划、推动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把这些新的要求、新的方向、新的目标全面系统地纳入到我们区域发展的整体规划中,需要通过“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来加以体现,并且通过更有针对性、更加具体的工作举措,一个一个地落到实处。
第三,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推动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我们现在发展中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但是我们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特别是我们围绕“发展三大产业、加快四大改造、实施五大行动”的总体思路,通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不仅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而且做了大量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为“十二五”的发展拓展了空间,积累了后劲。可以说,正在逐步走出经济结构调整最困难的时期,呈现出一系列积极向好的发展特征,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厚积薄发、加快追赶、全面跨越的关键时期。
因此,全区上下尤其是承担规划编制任务的部门和同志们,一定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富有成效地工作,确保把“十二五”规划编制成一个各方认可、群众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纲领性文件,为推动跨越式发展提供科学有力的指导。
二、突出重点,切实把握好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要正确把握指导方针。规划的指导方针是规划编制的灵魂。“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方针要根据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站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的高度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细化对现有基础、比较优势、发展重点的分析,从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社会建设战略性推进、体制改革战略性突破、开放水平战略性提升等方面进行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作出科学的分析和概括,提炼出准确鲜明、符合实际、指导性和号召力强的发展目标和发展举措,充分体现中长期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和前瞻性。
第二,要科学制定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规划发挥引导作用的重要体现和主要方式。要加大对规划目标及指标的研究,通过科学论证和测算,提出一些可评估、可检查、可考核的量化指标。在指标的确定上要注意做到四个兼顾:一是要兼顾全面和重点,要围绕“十二五”期末全区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00亿元、综合实力进入全市前列的总体战略目标,研究提出相应的各项发展指标,同时还要研究提出全面反映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指标。二是要兼顾延续性与阶段性,既要科学继承“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又要提出能够反映未来五年发展远景的战略目标,还要与近期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有关指标相衔接。三是要兼顾需要和可能,既要思路超前,鼓舞人心,争取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面发展的合理要求,又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通过努力可以实现。四是要兼顾预期性和约束性,既要选择一些引导市场的预期性指标,又要突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责的要求,尽可能研究确定一些相关的约束性指标。要努力形成一套速度、质量、效益、结构相统一,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相结合的指标体系,更好地发挥引导科学发展的作用。
第三,要着力突出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的主轴,产业规划是整个规划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围绕全市发展的总体定位,结合发展的实际,突出自身的特色,坚持以产业升级化、集群化、“两型”化为方向,继续深入推进全区三大产业调整升级。要认真研究并突出现代服务业的主导地
位,按照做大做强三产业的要求,重点规划好服务业发展区域、主导行业、重点项目、扶持政策等,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要认真研究都市工业的发展方向,按照做精做优二产业的要求,积极推进传统工业的改造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壮大发展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引进培育,加快完成以生产制造为主体的传统工业向都市型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都市产业转型升级;要
认真研究房地产业的发展重点,按照集约节约用地的要求,调整房地产开发的结构,“十二五”时期,我们的四大改造要基本完成,房地产业还是推动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要鼓励开发大型商贸项目、高档写字楼、星级酒店、高级住宅小区等,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
第四,要合理优化空间布局。合理的空间布局是集中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现在的城区布局已经不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及早进行科学规划。目前,汉正街商贸旅游区、宝丰商务区、古田商圈—中央采购区、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和西部商业休闲区这五大重点功能区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要围绕这五大功能区的定位,将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落实到空间布局中,按照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成发展、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完善各个功能区和重点地块的功能定位,规划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形成各个功能区竞相发展的格局,实现全区发展功能的跨越式提升。特别是要通过编制“十二五”规划,争取将汉正街商贸旅游区列入市里的重点功能区建设中,同时还要争取一批项目进入市级重点项目库。
第五,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核心命题。因此,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特别重视关心和改善民生,更加关注教育、卫生、文化以及社会公共服务普惠化、均等化等方面的问题,尤其在涉及居民收入、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住房保障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要提出有针对性的目标和措施,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群众的期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同时,要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放在突出位置,研究和制定加强城市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措施和办法,通过完善公共服务和加强社会管理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精心组织,确保“十二五”规划编制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编制“十二五”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重,责任大。各街道、各部门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紧启动、开拓创新,扎实做好规划编制的各项工作。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实工作力量。从现在开始,要把规划编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区里已经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下一步还要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充实规划编制起草工作专班和项目工作专班,协调组织指导全区规划编制工作。各相关责任部门的一把手要亲自参与,亲自把关,亲自协调,及时了解规划编制进展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要明确分管领导具体抓规划编制工作,同时要选配知识结构好、业务能力强的骨干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班子研究和编制规划,确保按进度、高标准完成编制任务。
第二,要加强调查研究,依法科学编制。相关部门要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结合未来发展的需要,尽快确定一些事关“十二五”工作全局的重大战略性课题开展深入的前期调研,为各项规划编制奠定坚实基础。要严格遵循规划编制各个环节的要求,以规范的程序来保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序推进。要按照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战略性、纲领性和综合性的总体规划,切实发挥总体规划的统领作用。按照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的原则,着力编制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管理、社会事业、区域发展等方面的28个重点专项规划,切实增强专项规划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第三,要加强工作衔接,形成强大合力。一个科学的规划应当是一个尊重民意、集思广益的规划,要坚持开门编规划,适时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市民代表等征求意见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注重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使规划决策更科学、更民主。要加强衔接配合,对内要搞好各相关责任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各责任单位在承担好各自工作任务的同时要积极配合好全区“十二五”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做到资源共享,左右联动;对上要加强与市直部门的沟通与衔接,特别是规划项目要注重加强与市发改委的衔接,尽最大努力争取将我区重大项目更多地纳入到市的规划之中。
第四,要加强工作保障,确保任务完成。区财政要在优化支出结构的基础上,优先安排必要的规划经费,保障重大问题调研、基本思路研究和规划纲要起草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相关责任单位也要强化对自身规划的支持保障,做到资金、人员、任务“三落实”。
同志们,“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大家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扎实工作,通力合作,争取高水平、高质量地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为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篇:市委书记在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省和南通市有关“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各项重点工作。
一、统一思想,正确领会“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重要意义
规划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统
领作用。“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实现勇当沿海开发排头兵奋斗目标的攻坚时期。科学编制好、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全面提高我市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有利于积极适应国际环境新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济衰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持续,世界经济结构正孕育着深刻转型。与以往五年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编制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也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挑战。面对国际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新格局,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全球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妥善应对外需大幅萎缩对我市未来经济的冲击和影响。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牢牢把握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的难得机遇,深入研究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力争编制出一个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努力在新的竞争格局中确立我市的经济地位。
二是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有利于妥善应对国内发展新挑战。“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消费结构加速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科技进步日益加快,体制机制更趋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但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土地、水等资源更加稀缺,资源、生态、环境等对发展的瓶颈制约更加突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一直以来依靠高投入、高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发展中的问题依然突出。面对国内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编制好“十二五”规划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抓住战略重点,探索有效途径,推动经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序轨道。
三是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有利于全面把握我市发展新机遇。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率先发展纳入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作为长三角重要的中小城市,即将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长三角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将成为未来主导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既是我市向现代化建设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面临大跨越、大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我们要善于把握这些发展环境、发展基础、发展动力等方面发生的积极变化,科学编制符合实际、助推发展的规划,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二、明确方向,认真研究“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重大问题
编制好全市“十二五”规划必须充分体现国家和省“统筹兼顾、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工作要求,既要体现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内在规律,又要体现政府的施政意图和发展导向;既要贯彻当前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基本政策,更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一要确立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编制规划的灵魂和核心,是制定规划目标任务和相关政策举措的导向和依据。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发展的影响,准确把握“桥港时代新”发展阶段特征,立足科学发展,更新规划理念,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着重解决关系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十二五”时期工作的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使其成为指导我市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要明确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探索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乡和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新路子,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等战略重点,为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良好、和谐长安的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坚持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既要对“十二五”期间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我市的发展阶段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又要以发展战略思路和目标为指导,研究提出一批事关全局、意义深远、带动有力的重大工程和建设项目,努力使规划成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领。三是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在统筹兼顾推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加强对影响我市全局性、战略性重大
问题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突出矛盾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四是坚持规范规划编制程序的原则。在规划编制程序上,要按照前期工作、立项、起草、征求意见、衔接、论证、批准、公布等程序,建立完善规范化的公示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和评估、修订制度。
三要把握规划编制的战略重点。科学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必须着眼于
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明确发展的战略重点,提出相应的政策方向和重大举措。
一是要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我市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积极探索科学发展新路,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使经济增长建立在人口素质提高、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注重质量效益上来。要努力跟踪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优化工业布局,壮大工业经济规模。要紧紧围绕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海洋工程装备、船舶及其配件、新能源等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加大技改升级和整合力度,引导企业不断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全市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对外竞争力。
二是要注重强化自主创新和改革开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创新发展融入规划编制、实施的全过程。一要增强创新能力。认真分析全市科技资源的配置状况,加快改进我市在教育、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存在的问题,增加科技投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二要继续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服务的透明度和效率,强化社会监督。三要扩大开放水平。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加大对工业园区建设力度,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积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对外经济的发展水平。
三是要注重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世界各国围绕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问题,展开激烈的博弈和较量,因此发展绿色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是“十二五”及今后国际、国内有关经济发展制度框架内对某个地区发展的基本要求。要突出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避免过度开发和掠夺式增长,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切实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扎实推进经济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四是要注重改善民生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要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和谐发展。一要致力改善民生。要切实解决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住房保障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市人民共享发展改革成果。二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把重点放在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深入研究如何通过城市化和工业化,带动农业、发展农村、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是要注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市面临的发展任务将越来越艰巨和繁重,体制机制上的矛盾也将越来越突出,对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来进行攻坚和突破。要紧紧围绕消除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研究行政管理、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争尽快取得新突破。
六是要注重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重点,结合实际,在培育高技术产业化、延长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等方面策划储备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产业项目。要在江苏沿海开发大潮中,抢抓发展机遇,加强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体系,提升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要解决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社会安全、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上述这些问题是我们在编制总体规划中需要着重思考和解决的,在专项规划编制过程中,由于编制领域不同、地域不同,所需解决的问题也各有不同,各镇乡、园区、部门在编制过程中,既要基于全市的基本面,也要紧密结合本单位、本地区的基本情况,精心组织、深入分析,确保按要求提交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三、突出重点,准确把握“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关键举措
我市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前期研究阶段,从现在起至今年3月底。主要任务是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提出全市“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思路。第二个阶段为规划纲要框架形成阶段,从今年3月至5月。主要任务是,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发展的主题、主线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形成“十二五”规划纲要框架。第三个阶段为规划纲要框架完善阶段,从今年6月至8月。主要任务是,征求专家和社会各界对“十二五”规划纲要框架的建议意见,并向市四套班子领导作专题汇报。第四个阶段为规划纲要形成和审议阶段,完成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工作,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经市政府审定后,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第五个阶段为规划发布宣传阶段。“十二五”规划纲要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通过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
为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必须紧紧抓住规划编制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强调查研究,强化规划深度,规范编制程序,切实提高编制工作的有效性。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立足课题调研,做深前期研究。调研是理清发展思路的前提和基础。调查是否深入,研究是否透彻,直接关系到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成败。围绕我市“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内容和重点问题,我们拟定了发展环境分析、沿海开发思路、沪崇苏大通道对经济影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方面的13个重点课题。这些课题的质量都比较高,但在题目、内涵等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充实完善,既要吃透上情,将国家和省里的大政方针政策研究透;又要摸透下情,将区域发展和产业重点研究透。各镇乡、园区和有关部门要组织最精干力量、整合最优势资源、花最大精力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确保今年3月底前完成前期调研工作并形成成果提交会议讨论。
二是立足规划统领,做优总体规划。在研究重点调研课题的基础上,要按照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战略性、纲领性和综合性的总体规划。一要科学确定总体思路。要紧紧围绕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模式,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环境特别是经济运行情况,认真掌握了解国家“十二五”期间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全面摸清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布局,确定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重大建设工程和重点项目布局,提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政策、工作措施等等。二要合理制定指标体系。提出指标数据时,要进行详细科学地测算,所提的指标要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既不能太低,也不能过高。在编制我市“十二五”规划时,要围绕“勇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这一战略目标,走出南通、放眼全省,确定经济、社会各方面指标,加强民生、人文、资源、环境等发展指标研究,重点突出约束性指标。各职能部门尤其是统计、发改委等部门要加强沟通衔接,对指标参数要作细致论证和测算,确保指标体系科学、完善。
三是立足细化落实,做精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分工、落实的,要切实增强专项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我市结合实际情况,拟组织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经济体制改革、沿海开发、外向型经济、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服务业发展、信息化建设等35个专项规划,这35个专项规划的编制由相关部门分别牵头完成。各镇乡、园区也都要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纲要、务必高度重视,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编制,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各专项规划要进行衔接论证,一方面规划之间要做好衔接,特别是与已有的中长期规划、上位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在空间布局、约束性指标方面避免相互冲突;要增强规划的全局性,加强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防止规划部门化。另一方面规划自身要搞好论证,要邀请权威的专家学者、高层领导为我们的规划“把关、号脉”,努力提高规划编制的质量和水平。
四、强化领导,切实提高“十二五”规划编制的组织程度
“十二五”规划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工作要求高,必须上下齐心、通力合作、加快推进。
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督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以发改委为主,组建规划编制小组,并从相关单位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专门工作班子,加快形成牵头部门统筹协调、参与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各镇乡、园区、有关部门都要尽快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全面统筹、亲自过问、狠抓落实,及时了解规划编制进展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和矛盾,确保整个规划编制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二要加强衔接,协同推进。在前期调查、中期编制和后期论证中,市发改委作为牵头部门,要提出“十二五”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切实承担起规划编制的协调、组织、督查职责,积极与上级部门搞好沟通衔接。各镇乡、园区、部门要根据市政府确定的规划编制工作总体安排,明确各自职责,尤其是要认真抓好13个重点调研课题和35个重点专项规划的落实,确保整个规划编制工作顺利推进,如期完成。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协作和衔接,做到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同级规划各有分工、各有侧重,相互衔接、相互协调,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规划有机融合。
三要加强沟通,集思广益。各镇乡、园区、部门要特别重视提高“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一方面,要组建专家咨询小组,邀请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市有关部门领导以及离退休老干部等组成咨询小组,开展经常性地咨询、论证工作,为高起点编制规划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形式,为社会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开辟渠道、搭建平台,保障全市人民群众了解和参与规划编制的权利。要善于广泛听取各方面建议意见,吸取各方面好的建议,群策群力、广纳良言,努力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四要加强考核,狠抓落实。规划编制进度安排都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各镇乡、部门的主要职责也已经有了明确分工,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加大考核力度,对规划编制实行奖优罚劣。市新闻媒体要围绕“十二五”规划编制开辟专题和专栏,深入开展讨论。各镇乡、园区、部门要统筹安排规划编制工作,严格按时间要求完成相关课题调研和规划编制工作任务。市委、市政府将组织力量定期督查,及时通报,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同志们,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任务繁重、意义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努力在新机遇中争创新优势,在新起点上谋求新发展,为全市勇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在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动员大会上讲话
同志们:
在5月5日国务院刚刚审议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出台之际,今天我们召开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动员会,是因为“十二五”发展规划是指导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行动纲领,关系到学校未来几年的建设发展以至于长远发展和愿景,具有决定性意义。同
时,编制好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深化,是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标志。
下面,我就规划编制工作谈四个方面意见。
一是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努力增强编制规划的紧迫性
我们经常讲要认清形势,做规划更要正确分析和把握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科学判断,顺势而为。
从国家层面看,党的十七大以来,对国际大背景的提法是“三个化”,即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对国内的分析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阶段”;对教育的提法是“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今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强调,要面向时代要求,谋划教育发展。只有一流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他要求,要推进教育改革,树立先进教育理念,把教书和育人很好统一起来。对办学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考试评价制度进行系统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适应各类学校的办学体制。这些讲话都从全局高度强调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先导性战略地位。
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看,随着《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为学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要求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必将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和技能的价值越来越充分显现,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这必将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三是高等教育强省发展目标更加宏伟、道路更加宽阔、保障更加有力,政策机遇不可多得。四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合肥经济圈、加快皖北发展、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等战略的深入实施,对人力资源供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省属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从行业发展特点看,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措施的落实、卫生资源的迅速前移、下移,公立医院改革的逐步深化。面对这一趋势,卫生事业发展重点将逐步从提高基层卫生设施水平向提高卫生服务能力转变,这给医学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可以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对高等教育大发展非常有利的大环境中,处在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机遇难得,不容错失。看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对我校而言,下一个五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时期。我校目前正处向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的迈进期,处在新一轮建设和发展期,这几年时间如果我们抓住了,对于我校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如果丧失这个机遇,要保住学校目前的位置都非常困难。
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规划是学校当前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积极措施。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站得要高、眼界要宽,更准确把握战略研究的全局性、长远性和重要性。
二是明确思路、与时俱进,努力增强编制规划的前瞻性
目前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正由规模的竞争而转化为水平和质量的竞争,各校都在致力于发展优势和特色,以提高核心竞争力。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各个高校的竞争意识、发展意识、赶超意识和危机意识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烈,虽然从一些具体指标分析,我校某些方面在省属高校中还具有一定优势,一些优势学科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享有盛誉。然而,这种优势在其它高校的加快发展面前,越来越不是优势。这样的形势,对我们既是压力,更是动力,我们必须静下心来,认真分析,找出差距和不足。客观地讲,各个高校起点不同,水平有高低差距。但这又是可以转化的。谁化挑战
为机遇的本领大,谁把机遇同本校的实际结合得好,谁就能把机遇用好,乘势而上,赶超领先者。反之,就有可能错失良机,陷入被动。
“建设人民满意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是第六次党代会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校党委和行政制定的学校发展目标。“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必须放在高等教育发展大趋势中,放在国内高校争
先进位的态势中加以理解,才能更好的理清我们的发展思路。
这里,我想做两个比较。
第一个是作为学校发展标志的学科平台建设。从国家重点学科的分布情况看,全国960个重点学科分布在180所高校,其中60%集中在35所“985工程”高水平大学内。国内一流大学一般拥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的数目都在10个以上,而地方重点大学能拥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的只是凤毛麟角;国内一流大学一般拥有数十个甚至上百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而地方重点大学目前拥有二级国家重点学科的数目一般只有几个,可见差距之大。与国内一流大学相比,地方重点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也都相对较弱,具有国际影响或对地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还很少,在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成果也偏少。另外,地方重点大学现有的学科平台整体规模和水平尚普遍难以满足做大强势学科和形成具有特色优势新兴交叉学科的需要。
第二个是国内独立设置的医科大学的比较。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医学院、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共199所,其中,全国独立建制的医科大学仅17家。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和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数据显示得出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在中国大学医学排名中(含综合性院校),我校排第23名;在独立的医科大学中,排名第7。与位次优于我校的医科大学相比,依次是首都医大,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医科大学,3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5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南方医科大学,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南京医大,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哈尔滨医大,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河北医大,18个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与我们排位相近的,重庆医大,2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国家重点学科4个。天津医大,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福建医大,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
与这些医科大学相比,我校既有发展优势,也明显存在着办学空间狭小、办学层次有待提升、临床实践基地不足、人力资源不足、办学经费不足等瓶颈问题。针对瓶颈问题,我校近年在国家级科学进步奖、专业学位博士点、国家教学团队,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重大支撑项目、优化特色学科专业、多渠道筹资办学、办学空间拓展等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但完全找到并突破、破解发展瓶颈问题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下一步的发展,我的思考是有这样四个关键词。第一个“质量”。注重质量的发展是最好的发展。温总理说过: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提高质量。袁部长今年也指出,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可以说,没有质量的持续提高,规模和数量扩大的社会效益就会大打折扣。最近有17所医学院校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进行医学生综合技能比赛,南京医大名列第一,我们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里面去。第二个关键词是“特色”。刘延东同志曾说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优势所在,竞争力所在,也就是个性所在。大学都要放弃模式化发展的方式,避免“同质化”趋势,从模式化发展转换成特色性发展。每一所大学只有彰显特色,才有存在的意义。学校资源有限,突出的矛盾在于:学科发展需要与满足这种需要的人财物的不足。因此,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突出特色,在有限的领域和主攻方向上形成创新知识和服务社会的优势。“有所不为”不是无所作为。我们的学科在所有方向上都去创一流,不可能,也不现实,要有所不为。要遵循学科建设的内在规律,将精力集中在若干优先发展的学科方向上,重点投入,有所突破,从而实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深入到学科的前沿,“立地”,就是根深叶茂,形成雄厚的学科发展基础。第三个关键词是“体制机制的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办高水平的大学必须探索和本校相适应的管理体制。规模扩张时我们有一个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时代在发展,我们的管理体制是不是还要固守先前?改革体制机制既有依法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外部问题,也有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问题。我们最近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深化后勤改革领导小组,就是要对与学校发展不相适应的后勤管理进行进一步改革,以谋求适应新的发展。教学体制、科研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适应下一步发展的问题,也都需要逐步加以改革。我们要坚持依法治校,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实现形式,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和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促进高校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第四个关键词是大学的“对外交流”,尤其要强调的是国际交流,这也是我们的弱项。当前,国际交流和合作日趋广泛,人才培养和跨国流动日益频繁,文化的兼容并蓄日趋深入。一方面,我们对大学的评价要借用国际标准。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快国际交流的步伐,加强本科生、研究生的国际交流,将优秀的学生
送出去,把国外的学生吸引进来。在这方面,国际交流学院要有大的作为。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也要建自己的国际交流学院大楼。
制定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面临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第六次党代会我们提出:质量立校战略,人才强校战略,特色名校战略,开放合作战略,和谐兴校战略等五大战略。实践证明,这些战略的方向选择是对的。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应该有新的思考。首先是跨越式发展战略。就是要通过改革创新,在办学理念、办学战略、用人制度和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突破原有的范式,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我们在建设,在发展,在前进,其它大学也在建设,在发展,在前进,而且他们前进的步伐并不比我们慢。所以,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想真正赶上去,就必须比别人想的早、比别人动作更快、发展得更快,必须通过改革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使得学校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而不是越来越大。其次是学科群发展战略。学科群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规律。现代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出现了高度综合、相互渗透的态势,形成了三代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性学科和汇流型学科。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引进学科带头人建设新的学科;通过学科之间相互交融形成新的学科;通过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整合新的学科;以我们骨干和优势学科为龙头发展、建设学科群,才能形成学科的突破与发展。因此,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行业或区位优势,培育自己鲜明的学科优势。第三是多渠道融资战略。现代科技的发展,高昂的医学办学成本,使得我们对经费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又使得高等学校在教育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发展的问题上,“教学科研型大学”难于像“研究型大学”那样容易争取到国家的支持。因此我们应该具有多渠道融资的意识,抓住机会,多方筹资。从—,我们抓住省部共建项目的机遇,获得国家财政支持5000万元,大大改善了学校教学、科研硬件条件。在临床学院建设上,我们也是采取十分务实的态度,作为临床学院就是要承担所带学生的教学、住宿等费用,这也是临床学院的贡献,实际上也为学校降低了办学成本的压力。今后,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进行多渠道融资,仍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一个主要任务。第四是组织结构创新战略。事业越是发展、改革越是深化,越是需要加强管理、改进管理。要牢固树立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公平的理念,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科学管理。根据学校特点,我们要注重组织结构创新和管理模式的转变,积极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第五是服务地方经济战略。积极以市场为导向,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开展教学、科研、医疗等服务社会活动,而在这方面,我们的科研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还不明显,必须切实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增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三是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努力增强规划的科学性
大学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要分析七个问题:现状、预测、战略愿景、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规划和保障措施。实际上,规划得科学不科学,就是要说清楚这样两个问题,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包括: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怎么办这样的学校,用什么样的机制来办这样的学校,最后要办成规模多大、水平多高、条件具备到什么程度的学校,办这样的学校还需要我们创造什么条件,采取什么措施,等等。这些问题说清楚了,规划制定就会科学。
学校“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党委已经讨论过了,会后就会下发。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为导向,主动适应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新趋势和安徽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立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为总目标,科学、前瞻地组织编制学校“十二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与部门规划,明确“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使其成为指导我校未来一个时期改革与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为推动安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促进安徽医疗卫生事业进步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学校“十二五”规划体系在功能上分为三部分:总体方案《安徽医科大学“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三个专项方案《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校园建设发展规划》;以及院、各职能部门的子方案。
规划制定的主要任务有三方面。一是加强规划基本思路研究。全面总结学校“十一五”规划、第六次党代会决议实施情况和基本经验,重点加强对学校及各部门、各单位“十二五”时期的面临形势、发展环境、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发展思路、战略举措、重大项目等方面深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途径,形成规划基本思路。为此,学校成立“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专题调研组进行专项研究。二是编制规划大纲。在调查研究、规划思路征集基础上,根据规划编制的基本框架与思路,完成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大纲及相关专项规划大纲。各职能部门、直属附属医院和院(系)要完成本单位的规划编制大纲,并交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三是编制规划文本。在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编制大纲,并形成规划文本草案。提交各种专家咨询机构、教代会、广大教职员工广泛讨论。
制定“十二五”规划,工作千头万绪。关键立足全局、突出重点,处理好三个结合。
做好十二五规划一定要立足于学校的全局。想问题,出思路都要从全局出发,不能仅站在一个学院,一个专业或一个部门去看问题、做规划,必须眼观大局、服从大局、维护大局,以全局意识统筹各方面的发展,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十二五”期间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许多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各单位可能都会觉得本单位本学科的发展很重要,但有限的规划期、有限的政策资源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我们还要辩证地看待立足全局。面面俱到、人人照顾不是立足全局,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才是立足全局。因为有重点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有重点才有针对性。
具体到我们学校,就是要重点做好学科、师资队伍和校园建设规划。学科建设方面,要实现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奋斗目标,争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新增国家级重点学科;要按需求定发展,以条件定规模,凝练方向,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培育特色,重在创新,整体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要重视培育和发展新的学科群,通过学科建设,带动科研水平的提高;在争取国家重大纵向项目上有新的突破,科研总经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模,建设一支数量相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确立教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逐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灵活的用人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实事求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引进、培养、流动三者统筹考虑、协调推进,“内育外引、提高质量、营造环境、发挥效益”。对于人才提倡“不同而和”、“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始终把人才资源开发和队伍建设作为兴校立业的第一推动力量。在校园建设规划方面,一要进一步加快在现有校区建设“一体化新安医大”的步伐。二要面对现实,充分规划好现有校区。校区要有明确功能定位:学生生活服务区、体育运动区、教学与科研区、行政办公区、教职工生活区,努力打造成精品校区。三要通过一附院、二附院、四附院、口腔医院的建设,形成“一校四区”,真正实现医院、临床学院一体化管理,将高年级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学生的学习、生活、见习、实习均落脚在所属医院。四要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和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校园人文氛围的营造和办学历史、校训精神、学风精神的延续,要以人为本,重视协调各方面利益,努力为广大师生医护员工创造一个优美、和谐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
处理好三个结合。要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应当在对校内外环境和校情进行全面调查、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当前实际和中长期发展的需要,准确把握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找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在确定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主要措施时,做到既立足现实又富有远见,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前瞻性。要坚持定性目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突出对规划目标、发展思路和保障措施等重点问题的研究,在定性描述的基础上,能够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量化,提高调研的科学性。要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紧密结合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发展实际,认真研究“十二五”期间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事关学校发展全局、影响深远、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重点建设项目,统筹好重点与一般、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四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努力增强规划编制的实效性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改革建设的力度,而改革建设的力度,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速度。应当承认,学校与国内高水平医科大学相比差距很大。我们一直在谈解放思想,一直在要求大家解放思想,但在具体实践中总还有许多人认识不高,说到底就是思想上的固步自封,观念上的因循守旧,习惯上的平均主义。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思想解放的力度,全力消除思想中制约学校发展的消极因素,树立“能快则快,又好又快”的发展意识;“抢占先机,敢为人先”的机遇意识和“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忧患意识,从而使全校上下形成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氛围。
在制定学校发展的“十二五”规划时,我们一定要突破固有的框框,要敢想、敢闯、敢干,敢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增加闪光点和创新点。要通过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赋予规划以新的时代特色,从学校现状出发,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勇于创新,形成新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
要清醒估计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困难。常言道“机遇与挑战同在,困难与希望并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看不到机遇和希望,固然会丧失信心,无所作为;但对挑战和困难估计不足,则会安于现状,盲目乐观,丧失良机,贻误发展。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这个问题上,我们常常是谈的多,做的不到位。例如,大家已经认识到:学科特色受制于学科的交叉和学科结构的优化,但在着手学科结构、队伍和资源调整优化时,就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有效的机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特别是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加快发展的资源严重不足与仪器设备的闲置低效矛盾突出。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和矛盾,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动真格地去改革。
一是要高度重视,确保质量。“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事关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事关每一个单位和全体教职医护员工。参与规划制定的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明确专人负责,选配业务骨干组建得力的规划编制机构进行科学谋划和论证,按照学校统一安排,确保高质量地按时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二是要突出重点,全面发展。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围绕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的办学目标,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发展经验,科学分析我校各项事业发展具有的特色、优势与差距,深刻把握学校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统筹教学、科研、学科、临床、队伍、管理等方面的关系,统筹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关系,统筹重点与一般、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抓好顶层设计,做到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建设,提出有约束力、可检查可评估的指标,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和谐发展。
三是要加强调研,注意衔接。前期调研是编制规划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重要和关键前提。要紧密关注高等教育改革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动态,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战略部署,有计划、分步骤地做好调研工作,全面认识学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学校规划编制工作将遵循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原则,确立学校的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要注重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部门规划与院系规划以及各部门规划之间的衔接,保证各级各类规划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四是要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要深入了解学校各部门以及全体师生医护员工的发展要求,积极依靠全校教职工的集体智慧,调动广大师生医护员工参与规划编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增强规划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把规划编制过程变成动员全校师生员工广泛参与、统一思想的过程,变成反映民意、凝聚民智、激发民力的过程,使学校“十二五”规划能充分体现出广大师生医护员工的意愿。
五是要积极引导、加大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制订规划宣传方案,开展网上征文,编印工作简报,做好规划展示等活动,积极争取广大教职员工的理解和支持,营造人人关心学校发展的良好氛围。
以上是我对“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一些思考,谈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同志们,高校发展规划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航标,指引着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科学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是实现我校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需要;是顺应形势,发挥优势,以贡献求支持,以有为求发展的需要;是集思聚智,共谋发展,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医护员工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让我们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全面稳步推进规划编制工作,谋划学校发展大计,努力开创学校建设发展新局面,为学校早日实现“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在顺德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在顺德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副局长 梁伟沛
2010年1月26日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在这里召开我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会议,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邓永强同志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按照会议安排,下面由我传达国家、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汇报我区目前规划编制的开展情况以及下阶段规划编制的工作安排,最后强调编制规划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一、国家、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
去年9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全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同志立即召开了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对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佛山市也于去年11月份召开了佛山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动员大会暨前期研究课题专家见面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天明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市发改局局长何国森同志作了工作部署,下面我将国家、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作简要传达。
(一)国家发改委张平主任对“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两项要求。
一是要充分认识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意义,是科学分析当前挑战和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关键的五年规划。二是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好规划编制的重大问题,包括规划的指导方针、重要原则、主要目标和战略重点。要根据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认真研究、准确提炼“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方针。要在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突出统筹兼顾、创新推动、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等重要原则。要在兼顾全面和重点、兼顾连续性和阶段性、兼顾需要和可能、兼顾预期性和约束性的基础上,提出能检查、可评估的量化指标和目标。制定战略重点要着重考虑八个问题:一是如何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二是如何提升创新能力和培育新型战略产业;三是如何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四是如何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五是如何加强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经济;六是如何完善公共服务和加强社会管理;七是如何深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改革;八是如何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二)黄龙云常务副省长对“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认真学习、宣传全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对
规划编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要充分结合我省实际、体现我省特色,高质量编制广东省“十二五”规划。三要抓紧做好近期的“十二五”规划编制有关工作。并接着从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前期研究、分析环境变化、测算各项指标、提出重大项目与专项规划五个方面具体部署了近期工作。
(三)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动员大会暨前期研究课题专家见面会的会议精神。周天明常务副市长在会上对“十二五”编制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充分认识“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重要意义。二是找准重点,努力提升“十二五”规划编制水平,重点加强对发展历史和现状、产业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民生社会问题、区域一体化、机制体制创新等领域的研究。三是切实加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强理论研究,重视实地调研,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注重与各类规划紧密衔接,强化组织和制度保障。
目前,市政府已成立“十二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市发改局于去年10月份开始着手起草“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并确定了46个“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包括13个公开选聘的重大课题和33个市有关单位组织研究的课题。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从2009年年底至2011年初,分四个阶段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编制。
二、我区目前“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
(一)成立了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为加强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我区已成立“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邓永强常务副区长担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李允冠同志和我担任副组长,区各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组成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办公室将全面协调编制各项相关工作。
(二)制定了我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为了更科学合理地编制我区“十二五”规划,我局制定了我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方案对我区编制“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原则、时间安排、工作要求等作了具体安排,根据省“十二五”规划工作方案要求,我区“十二五”规划方案制定的工作步骤、时间安排与省、市大体一致,确保我区规划与上级规划的衔接。目前方案已获得区政府批准,并正式颁布实施。
(三)初步与专家达成合作编制规划意向
编制“十二五”规划将充分利用专家、学者的学识资源,目前,我们已与中山大学的专家、教授达成初步合作编制规划的意向,合作内容包括共同开展前期课题研究和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其中在参考省、市拟定的“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基础上,结合我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计划开展涉及发展环境、发展战略
和目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区域发展、体制创新等方面共8个课题的研究。另外,我们已收集各单位近年来编制的规划,作为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参考资料,并将相关资料交给中山大学的专家,目前专家正根据资料整理编制我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思路。
三、“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
我区“十二五”规划工作主要包括开展8个前期课题研究、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21专项规划三部分,其中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是重中之重,前期课题是编制规划的基础,专项规划则与各有关部门的工作息息相关。计划各项工作从2009年12月启动,2010年12月结束。
(一)前期课题研究工作安排
由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牵头,开展我区“十二五”规划前期课题研究工作,为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理清思路、提供依据,前期课题研究计划于2010年3月中旬前出台最终研究成果。
(二)“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安排
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工作由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牵头,区各有关部门配合工作,具体编制工作分四个阶段开展:
1、前期准备阶段(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底)。认真学习研究省发改委和市发改局有关“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文件精神,成立编制架构统筹部署各项工作,积极开展调研收集资料。
2、形成思路阶段(2010年2月至3月底)。在充分调研和开展前期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我区 “十二五”规划的主体框架,提出编制的基本思路。
3、起草纲要阶段(2010年4月至5月底)。组织各部门做好“十一五”总体规划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估工作,研究确定我区“十二五”期间发展目标、发展战略、重点任务、重大项目等,形成我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初稿。
4、规划完善、送审阶段(2010年6月至12月底)。广泛征求各有关部门、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对纲要初稿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十二五”规划纲要初稿,组织专家开展论证会,进一步修改后形成我区“十二五”规划纲要送审稿,由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提交区政府审定和佛山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定。
(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安排
专项规划由各有关单位根据自身职能牵头编制,具体编制工作分三阶段进行:
1、2010年3月底前,各专项规划牵头编制单位提出“十二五”专项规划工作方案和规划草案的编制提纲。
2、2010年 5月底前,各专项规划牵头编制单位完成各专项规划初稿,并报送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由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统筹做好“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的协调衔接工作,将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区“十二五”规划纲要中。
3、2010年8月底前,各专项规划牵头编制单位将规划广泛征求各有关部门、专家、市民等意见后,完善规划后形成送审稿,上报区政府审定。
编制“十二五”规划是一项系统性工作,编制时间长但同时也很紧迫,因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讲求各相关部门间的联动,需要花精力、时间去共同研究和加强沟通,确保编制工作顺利推进。
四、精心策划、挖掘、包装一批重点项目,使重点项目成为落实“十二五”规划的载体
最后,我想特别强调重点项目问题,是因为重点项目是每一个五年规划实施最重要的支撑,“十一五”规划确定了233个重点项目,有力地保证各项任务和目标的实现,使我区经济、社会、城市面貌同步实现提升发展。因此,希望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用长远目光,做好重点项目的挖掘、收集、储备、包装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十二五”期间需要建设的关系全局、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配合区发展规划统计局做好重点项目的收集、评估、论证、立项申报等工作,我们将密切加强与省、市主管部门沟通,搞好对接,争取我区更多的重点项目纳入上级的规划内容中,享受产业扶持、土地供应、信贷资金等方面系列优惠政策,努力降低顺德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
自从“大部制”后,我们实行了“多规合一”,去年基本完成了编制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这三个区委区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多规合一”的格局为我们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我们有理由、有信心、有能力通过做好“十二五”将这些规划和项目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计划“十二五”规划实施过程将不同于以往的规划,编制“十二五”规划后于每一个进行分析、评估、论证、调整,让规划真正体现指导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而不是规划出台后束之高阁,成为表面文章。
同志们,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团结合作、开拓创新,按计划推进各项工作,争取高效率、高质量、如期圆满地完成我区“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承担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将切实做好规划编制的协调、组织工作,与各相关单位通力协作,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作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第五篇:_十二五_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
—资兴市“十二五”规划办
自“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以及相关单位大力协助下,市“十二五”规划办精心组织,坚持开门办规划。目前,“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一是成立了专门的规划编制领导机构。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市“十二五”规划编制组。各相关部门也落实了规划编制工作联络员,同时还建立了督导检查、咨询决策、奖励考评等机制。二是召开了五次工作会议。自2009月12月31日动员会后,相继召开了“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评审会,“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座谈会,“十二五”重大项目申报会,发改局内部各股室的协调会。三是印发了三个工作文件。
1、《资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资兴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资政办发[2009]62号);
2、《资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资兴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资政办函[2009]126号);
3、《资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资兴市“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方案>的通知》(资政办函[2010]126号);这三个文件为规划的编制工作起到了明确任务、政策指导和业务指导的作用。
四是主抓了五大工作任务。坚持开门办规划、建言献策,多种形式提高公众参与度;落实了40个调研课题、20个专项规划;组建了“十二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召开了“十二五”重大课题研究评审会;谋划了“十二五”规划项目库,圈定了218个重大项目建设规
划, “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485.8533亿元。按项目类别分:基础产业发展项目97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53个,民生保障和生态环保项目共66个,房地产类项目12个。起草了“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征求意见稿),反复征求了市内外领导、专家的意见,目前正在完善“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
下一步:将着力开展好规划建言献策活动,督促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完善“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力争早日完成规划纲要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