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变压器行业现状分析
2013年变压器行业现状分析
变压器因原理简单,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不同的用途)变压器的绕制工艺会有所不同,所以,变压器几乎涵盖所有的电子产品,因此,有关机构对于2013年变压器行业现状作了
以下七点分析:
1、变压器行业市场营销
包括营销理念、营销模式、营销策略、渠道结构、产品策略等。
2、投融资及并购分析
包括投融资项目分析、并购分析、投资区域、投资回报、投资结构等。
3、变压器行业市场竞争主体企业
包括企业的产品、业务状况(BCG)、财务状况、竞争策略、市场份额、竞争力(SWOT
分析)分析等。
4、变压器行业市场供需平衡
通过对变压器行业的供给状况、需求状况以及进出口状况研判行业的供需平衡状况,以
期掌握行业市场饱和程度;
5、变压器行业生命周期
通过对变压器行业的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产品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入壁垒及退
出壁垒、技术变革、用户购买行为等研判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6、变压器行业竞争格局
通过对变压器行业的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的分析,掌握决定行业利润水平的五种力量;
7、变压器行业经济运行
主要为数据分析,包括变压器行业的竞争企业个数、从业人数、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出口值、产成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负债、行业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
变压器行业现状分析报告是通过对变压器行业目前的发展特点、所处的发展阶段、供需
平衡、竞争格局、经济运行、主要竞争企业、投融资状况等进行分析,旨在掌握变压器行业
目前所处态势,并为研判变压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信息支持。
在电网改造工程持续推进之下,变压器产业的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节能变压器等产品
普及应用速度将加快。
(分享来源:一览变压器英才网)
第二篇:变压器发展现状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极其重要的输变电设备,可将一种电压的电能转换为另一种电压的电能。变压器在电力设备中属于一次设备的范畴,其发展与电力工业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
国内变压器行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使变压器产品品种、水平及高电压变压器容量都有了大幅提高。国内企业生产的变压器品种包括超高压变压器、换流变压器、全密封式变压器、环氧树脂干式变压器、卷铁心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此外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应用,国内各变压器制造企业还不断研制和开发出各种结构形式的变压器。
“十一五”期间,在我国投入巨资进行电网改造、轨道交通系统提速升级、城市地铁、城际高铁等项目的带动下,我国变压器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我国变压器生产总量位居世界前列。
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电源、电网投资建设规模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特高压/直流将成为“十二五”电网投资的重中之重。由于中国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实施,变压器需求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目前,智能电网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的重要阶段,城乡配电网的智能化建设将全面拉开,智能电网及智能成套设备、智能配电、控制系统将迎来黄金发展期。这无疑给变压器制造业提供了良好的增长空间。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迅速对电力的需求也日趋上升,作为输变电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变压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许多制造厂家不断地改进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性能,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在新工艺新材料的探索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以此来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变压器作为发电行业必备的输配电设备,其需求量与电电力网投资规模密切相关。近年来,新能源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更为变压器带来了较好的发展空间,也成为变压器制造企业抢占细分市场领域,扩大业务范围的重要方向。同时,也促进了变压器产品结构的优化和技术的革新。
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竞争中,虽然我国在小容量方面已经拥有相当的实力,并在国际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高容量、超高容量变压器方面,我国的技术实力还非常薄弱,这就造成了欧美发达国家高容量、超高容量变压器市场我国无法进入的情况,这将阻碍我国变压器行业今后的发展,需要引起高度的关注。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变压器的研究报告: 2015年中国换流变压器产业研究报告 2015年中国固态变压器产业研究报告 2015年全球换流变压器产业研究报告
2016-2020年推进变压器制造专用设备行业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调研报告 2015年全球音频变压器产业研究报告 更多电子行业分析
随着变压器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变压器行业,也有很多企业脱颖而出,例如鸣远变压器始创于21世纪初由合资股份组建一家专业致力变压器、电抗器、滤波器等研发、生产厂家,经过近十年发展现已成为行业为数不多先进技术引领者和开拓者。
变压器在电器设备和无线电路中,变压器常用作升降电压、匹配阻抗,安全隔离等。在发电机中,不管是线圈运动通过磁场或磁场运动通过固定线圈,均能在线圈中感应电势,此两种情况,磁通的值均不变,但与线圈相交链的磁通数量却有变动,这是互感应的原理。变压器就是一种利用电磁互感应,变换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变压器的最基本形式,包括两组绕有导线之线圈,并且彼此以电感方式称合一起。
中国变压器行业竞争激烈,外资跨国公司抢占了很大市场份额,国内变压器制造企业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中低端变压器市场竞争激烈,具备220KV变压器生产能力的企业有20余家,具备110KV变压器产品生产能力的企业有100余家。而生产500KV等级以上变压器企业通过技术和产能构筑了很高的进入壁垒,市场格局趋于稳定。
从中国变压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了解近年来,我国电力需求增长迅速,电网高速建设和投资拉动了输变电设备的市场需求。巨额的电力建设投资给变压器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促使变压器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预计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变压器市场增长率将保持在10%左右。根据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已披露的农网改造投资目标,‘十二五’期间两大电网公司总计投资将超5000亿元,其中国家电网预计投资近4000亿元,南方电网预计投资1116亿元。
近年来,全球输配电设备市场需求总体呈上升趋势。近一个时期以来,加快西电东送、南北互供、跨区域联网等工程的建设,带动了我国输配电设备行业的快速发展。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来看,变压器制造行业又将迎来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时期。
传统变压器的升级改造将催生很大的市场份额,落后产品的淘汰工作能够促进招投标工作的有效开展,巨大的经济效益将显现出来。节能型、智能型变压器的研发、制造、销售、使用、维护将成为主流,全新产品必然为该产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变压器是电力输送的关键电气设备,由于数量众多,变压器本身消耗的电能也相当可观。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所有变压器自身消耗的电能占全国发电量的3%~10%.而在配电网损耗中,变压器损耗占40%~60%,节能潜力巨大。
近年来,电源中电子变压器所用的铁心材料和导电材料价格连续上涨,上游原材料形成卖方市场。作为下游的电子变压器的电源用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和采购,形成买方市场。处于中间位置的电子变压器行业,只有走技术创新之路,才能摆脱这种两头受气的困境。然而,在成熟的电子变压器行业里,技术创新比较困难。但是每一个细小环节的改进,就可以带来新的理念和新的产品。
走技术创新之路,要时刻记住要达到的目的。电源中的电子变压器,象所有作为商品的产品一样进行任何技术创新,都必须在具体使用条件下完成具体功能中,追求性能价格比最好。现在的电源产品,普遍以轻、薄、短、小为特点向小型化和便携化发展。电子变压器必须适应作为用户的电源产品对体积和重量的要求。同时,电子变压器的原材料(铁心材料和导电材料)价格上涨。因此,如何减小体积和重量,如何降低成本,成为近年来电子变压器发展的主要方向。
硅钢是工频电源中电子变压器大量使用的铁心材料。要减少电子变压器中的铁心用量,必须提高硅钢的工作磁通密度(工作磁密)。硅钢的工作磁密既决定于饱和磁通密度,又决定于损耗。因为效率是电子变压器的重要性能指标,现在,为了节能,许多电源产品都提出待机损耗要求。电子变压器的铁心损耗是待机损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都对电子变压器的效率或损耗提出明确的严格要求。
年以来,取向和无取向冷轧硅钢价格上涨,卷绕式环形铁心,相比于R型、CD型和EI型铁心,由于消耗材料少,可以节约20%以上的铁心材料成本,扩大了电子变压器中的使用范围。卷绕式环形铁心可以充分发挥取向冷轧硅钢的性能,与无取向冷轧钢相比,工作磁密要高得多。同时不象R型、CD型和EI型的铁心那样,可以充分利用硅钢材料,不会有边角废料,材料利用率可以达到98%以上。
作为电子变压器一大类的工频变压器,采用工作磁密高的铁心材料后,可以不减少铁心截面和体积,而是减少线圈匝数,减少用铜量。在现在铜材价格远远高于铁心材料的情况下,可能是更好的一种设计改进方案。
软磁铁氧体是中、高频电源中电子变压器大量使用的铁心材料,和金属软磁材料相比,软磁铁氧体的饱和磁密低,磁导率低,居里温度低,是它的几大弱点。尤其是居里温度低,饱和磁密Bs和单位体积功率损耗Pcv都会随温度变化。温度上升,Bs下降,Pcv开始下降,到谷点后再升高。因此在高温条件下,只要Bs保持较高水平,就可以把工作磁密Bm选得高一些,从而减少线圈匝数,降低用铜量和成本。高温高饱和磁密软磁铁氧体材料,还可以扩大电子变压器使用的温度上限到120益甚至150益。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对电力需求的增长,对作为输变电系统中主要设备的变压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许多制造厂家不断地改进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性能,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探索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力。目前,变压器主要向两个方面发展。
一是向特大型超高压方面发展,电压等级由220伏、330伏和500千伏向750千伏、1000千伏发展。这些变压器一般都用在大型电站或电力输送上,其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制造厂为改善电、磁、热、力的性能和分布的合理性采取了很多措施。如目前制造铁芯采用的硅钢片都是冷轧优质硅钢片,片型也越来越薄,0.35毫米的已淘汰,一般为0.3毫米、0.27毫米和0.23毫米厚的硅钢片。
二是向节能化、小型化、低噪声、高阻抗、防爆型发展。这些产品以中小型产品为主,如目前在城网、农网改造上被推荐采用的新S9型配电变压器,它是第七代节能产品,还有卷铁芯变压器、非晶合金变压器、全密封变压器、组合变压器、干式变压器、高燃点油变压器SF6气体绝缘变压器等。这些变压器的生产工艺基本上能够借用上述大型变压器的生产工艺,另外根据不同产品有不同的工艺特点。比如目前生产的卷铁芯变压器都是封闭式铁芯,有多极型和R型铁芯,这就需要配备卷铁芯机,特殊绕线机,铁芯退火炉,不然很难生产出卷铁芯变压器。
目前我国变压器制造工艺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变压器供大于求价格竞争激烈。生产厂家为夺取市场份额而尽量压低产品价格,生产厂家没有足够资金投向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使得生产厂家后劲不足。
今后,我国变压器发展方向仍是节能、低噪声、防火防爆型,同时可靠性要高,所以要继续推广普及使用先进工艺设备。要选用优质低损耗导磁物质,大型产品可选用激光照射或刻槽硅钢片,要普及使用带轴向幅向压紧装置的绕线机,气相干燥、步进式横剪线等先进生产设备。绝缘材料加工尽可能由专业生产厂家统一加工并发展激光加工,逐步增加新兴固体绝缘材料如注塑件等。另外,对变压器外表质量应下大力气加以研究,如油箱表面处理、油漆的种类等使油箱尽可能美观。
变压器节能潜力大
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的一位专家介绍说,变压器是电力输送的关键电气设备,由于数量众多,变压器本身消耗的电能也相当可观。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所有变压器自身消耗的电能占全国发电量的3%-10%。而在配电网损
耗中,变压器损耗占40%-60%,节能潜力巨大。
按照《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十二五”期间降低电力变压器损耗,其中空载损耗降低10%-13%,负载损耗降低17%-19%。因此,对在网运行的高能耗变压器实施节能产品替代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据了解,节能配电变压器包括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调容变压器等。如非晶合金变压器,是上世纪70年代开发研制的一种节能型变压器。由于使用了一种新的软磁材料——非晶合金,使得非晶合金变压器的性能超越了传统的硅钢变压器。经测算,非晶合金变压器比传统的硅钢片变压器空载损耗下降约80%,空载电流下降约85%,是目前节能效果较理想的配电变压器,但其在价格和原材料供应方面不具备优势。
市场仍未完全启动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我国节能配电变压器市场散乱,加上行业门槛低、企业良莠不齐、缺少鉴定与标准、技术创新不力等因素的制约,导致节能变压器推广缓慢。据介绍,我国变压器经历了S7、S8、S9、S10、S11等几个系列的替代过程。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强制性地采用S7系列低损耗配电变压器在全国范围内淘汰当时在电网运行的JB1300-73和JB500-64标准的高能耗变压器。从1998年开始,全国推行城乡电网改造,用S9系列配电变压器取代S7系列。在近年的国家城网、农网改造中又开始大批量采用S13及S15型产品,其空载损耗较S9型变压器降低50%-80%。
为推动节能变压器应用,财政部、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早在2012年就联合出台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配电变压器推广实施细则》,对节能型变压器进行4元-30元/千伏安的财政补贴。一家变压器厂商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原材料等因素影响,节能型变压器的成本明显高于传统变压器,价格因素也是影响节能型变压器普及和推广的主要因素。“虽有节能惠民补贴工程对高效节能变压器进行扶持,但市场仍未
完全启动起来。”
实际上,除了财政支持外,业内也一直试图通过标准制定升级推动变压器产品提升能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赵跃进见证了变压器能效标准的提升过程。据其介绍,2012年10月完成的对GB20052标准的修订提高了能效限定值水平和节能评价值水平。2013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20052-2013《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公告,并于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过去配电变压器以S7、S9、S11等来划分的时代随之结束,衡量变压器是否节能改以能效一级、二级、三级来划分,能效标准开启了节能变压器的新纪元。新能效标准对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能效要求,也有望改变变压器的市场格局。
或成走出行业困局突破口
我国变压器行业规模庞大,但中小企业居多,集中度不高,生产商较为分散。产能过剩、质量隐患多,已经成为变压器行业不能忽视的行业困局。根据中研普华的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国变压器企业一直在低效益环境下运行,产能过剩的现象尤为严重。我国每年变压器需求量约在15亿千伏安左右,而变压器行业产能则约有30亿千伏安。国家中低压输配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一位专家对记者表示,节能变压器的推广不仅将有效助力节能减排,更重要的是可为深陷产能过剩困局的变压器行业打开突破口,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不过,据了解,节能变压器也亟待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提升功能稳定性和抗短路能力等。除了技术层面的问题外,检测标准和检测手段仍滞后于产品发展,缺乏能体现不同设计水平和制造工艺的产品性能评估、评级体系和手段。
第三篇: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我国物流业当前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
2.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18.3%,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3.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8.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3.64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4.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不过,与国外物流业高度发达相比,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一是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二是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三是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能力有待加强;四是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五是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加深,物流行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也受到了严重冲击。物流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运输和仓储等收费价格及利润大幅度下跌,一大批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提供运输、仓储等单一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受到严重冲击。整体来看,国际金融危机不但造成物流产业自身发展的剧烈波动,而且对其他产业的物流服务供给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当前中国物流业面临的形势。
我们应该能够看到,实施中国物流业的调整和振兴、实现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不仅是物流业自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一是要解决当前物流企业面临的困难,需要加快企业重组步伐,做强做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抗风险能力,保持产业的平稳发展;二是物流业自身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向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通过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高自身竞争力;三是物流业对其他产业的调整具有服务和支撑作用,发展第三方物流可以促进制造业和商贸业优化内部分工、专注核心业务、降低物流费用,提高这些产业的竞争力,增强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2.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和全球销售的发展模式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产品供给时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强国民经济的竞争力。二是为了适应国际产业分工的变化,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物流服务体系,改善投资环境,抓住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吸引国际投资,促进我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三是随着全球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国内现代物流服务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物流企业竞争。
3.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保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国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货物运输量、社会商品零售额、对外贸易额等将大幅度增长,农产品、工业品、能源、原材料和进出口商品的流通规模将显著增加,对全社会物流服务能力和物流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中西部地区要求改善物流条件,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物流成本差距,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区域间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有利于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有利于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增加城乡就业岗位,扩大社会就业;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缓解交通拥堵,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内外、城乡和地区间商品流通,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需求,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国家救灾应急、处理突发性事件,保障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全。
上海佳吉快运公司
上海佳吉快运公司现状
上海佳吉快运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较大规模的专门从事物流快运服务的专业公司,公司专营上海到全国各地往返货物运输配送仓储等为一体化的企业、组织健全、经验丰富、设施完善,有数千家合作伙伴.佳吉快运公司现拥有员工近万人,其中高学历、高职称、物流专业人员近半;2005年运输网点总数近1000个;拥有3000余台车辆,其中95%以上是标准箱式货车,长途车约1200余辆,市内配送货车辆约1800辆。另外拥有可调配车辆1500余台;2008年运输总收入逾15亿元,发展速度每年以40%以上的增长率递增。
作为现代化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佳吉拥有庞大的运输车队,在全国各等级公路上,均可看到佳吉快运的车辆。在车辆管理体系、吞吐量、仓储面积等方面,均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群体需求;在风险保障上,通过强大的整体保险支持,全面保障了客户的利益,降低了运输风险,使佳吉的客户没有后顾之忧。
佳吉快运公司在北京、山东、东北、江苏、浙江各地区域境内设有分公司,可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的服务。在多年的物流经营中,经过严格考核,挑选出全国各地100余家合法的、信誉好的大型物流企业签定了联运合同,进行联网经营。所以上海佳吉物流快运公司能严格保证在全国各地有充足的车源,随时可以调配,您只要有货,无论何时、何地,就近物流货运公司就能立即、就地提供免费上门提货,安全、可靠、快速直达的货运服务。
上海佳吉物流主要从事国内物流仓储,运输.结算为一体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公司拥有宽大的信息网和先进的INTERNET物流管理系统运输各种货物、仓储设备配置精良、已建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且具有多年仓储;配送、运输、操作经验的现代化物流队伍,可根据客户具体特点,设计策划”个性化”物流配送方案,并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综合物流方案。不仅提供各地区,各类型客户需求的信息交递平台,而且还提供从生产、销售到市场跟踪的信息网络服务。
佳吉快运公司本着“安全快捷,重守诚信,适价经营,完善服务”的经营理念,在最大可能降低运输及管理成本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和支持。在经营战略上佳吉公司领导层的正确决策、务实的态度与作风,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多年来专业化公路运输经验的积累,逐步完善出了具有一定的较为科学严谨的管理经验。在公路运输行业特点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经营管理方法。使得上海佳吉公司运转良好,保持了稳定、持续的发展。本公司,在坚持上海佳吉物流快运、上海佳吉物流托运、上海佳吉物流货运的品牌经营体系下,锐意进取,积极发展,努力创新,并且上海佳吉公司与时俱进,在充分发挥利用以具有的管理经验和经营优势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把握好经营战略上的市场定位。公司再未来的发展中将以一流的服务与各界新老客户友好合作,携手并进,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庞大的网络是佳吉能提供优质服务的又一前提。佳吉快运建成以 上海、天津、广州、武汉、西安 五地为中枢的全国性货运网络体系,以高速公路和国家高等级公路为依托的运作模式。上海佳吉面对现状的对策
因为现代企业主要是从服务上战胜对手,所以我就从服务上说一些它的对策 途径一:将“客户”要领引入企业内部
客户服务是所有员工的事情,而不仅仅是直接与客户接触的一线员工,更不仅仅是客户服务(客户经理)部门员工的事情。整个物流公司都可以看作是客户经理(客户服务或营销)部门,因为公司每一个员工的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客户满意的程度,所以,物流行业必须将“客户”的要领引入物流业内部。特别是在营销后服务中,公司高级主管、客户经理部门人员不仅仅要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而要首先满足内部客户(即其他员工)的需要,二线员工必须尽力向一线员工提供支援。
途径二:创建“服务至上”的物流企业文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物流公司开始重视客户服务,并急于将其引入到物流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去,于是制定一大堆客户经理或市场营销的规章制度,强制员工去执行,结果却不尽人意。问题在于:制定制度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员工认可、内化服务理念、服务宗旨,这样员工才会主动地、绞尽脑汁地去想、去做他能为客户所做的事情。同时,物流公司在服务上的竞争,关键不是服务项目和产品的多少,因为这是很易模仿的,而在于服务文化。因为建立和改变物流企业文化,需要一段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服务杰出的管理者,会不厌其烦地阐释其服务理念,并亲自到第一线为客户提供服务,这样做可以使高层主管接触客户遭遇的问题,体验第一线员工的辛劳,同时向所有员工显示客户服务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参与型的领导才能真正使员工体会到传播的“文化”的实质,而员工才可能有最大的投入。此外,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组织机构也是重要的一环。这种组织结构应该向员工传递这样一个清楚信息:一线员工的职责是使客户满意;而管理人员的职责是支援员工,使他们更好地为客户服务,要做到这样,一线员工应被充分授权,因为真正了解客户的是直接面对他们的一线员工,如果这些人没有权力根据客户需求决定自己的行动,就不可能让客户满意。为了保证一线员工正确地使用权力,物流公司要加强员工培训,管理层要由机械管理者转变为客户拥护者和教练,配合员工愉快地工作。同时,在缩短管理半径的同时,强调管理人员与员工的双向沟通:一方面,管理者必须让员工了解服务的目标,协助他们提供最优服务;另一方面,一线员工应将客户的意见准确、快速地反馈给管理层,并提供决策参考。
途径三:规划好营销后服务系统一是要建立客户资料库。客户资料是物流公司营销活动的起点,其基本思想就是做到对客户了如指掌,不定期进行意见反馈,征求意见,从而针对每一个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要准确规划设计统一的客户信息管理中心,并实行资源共享。
二是尽量提供全方位营销后服务,增强客户对公司的依赖性即设置高的转换壁垒,使客户难以离开。主要包括:为客户提供月度统计分析表,报给客户参考。内容包括:
1.本月发货量,派车、到车及时率,单证流转准确率,有无货损货差等;
2.为客户提供季度、报表,内容包括:各地发货量走势、淡旺季时间、区域发货量对比、发货准确率、及时率、事故率等等;
3.结合客户的物流工作目标,确定该项目的发展目标。处理客户投诉,提供补救性服务;以及其它增值服务。
三是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在确定提供哪些服务项目之前,必须先识别客户最重视的各项服务及其相对重要性,进行优先排序,根据“二八”原则,对重点和优良客户量身定做服务项目,避免在某些低层次服务项目上投入过度,而对提升客户满意度却收效不大。
1.充分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创造一切机会,密切与客户的联系,注意简化客户与公司的接触程序,方便投诉和建议。当客户需要帮助时,能快捷地得到帮助。因此,简化接触程序是鼓励客户主动和物流公司沟通的必要条件。要立足于实际,以客户为中心全面整合公司内部资源,重组业务流程,扩大客户与公司的接触面。例如:开通服务热线,免费拔打;设立客户关系小组(CRG),可针对特定客户(如大客户)的特定需求提供相应服务,也可针对特定客户问题,找出问题根源,避免和消除问题的重复发生,类似QC小组;或者设立客户服务部门。客户服务部应该成为客户与公司之间沟通的桥梁,增强信息收集、处理、反馈效率,同时,也应该作为客户在公司的服务代理人,负责统筹、协调所有相关部门的工作。
2.注重对客户的认同与奖励。每个客户都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理应受到公司的认同和重视。因此,要让客户知道公司非常在乎他们、对他们心存感激、并有所回报时,他们重复接受服务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常用方法有:经常性消费者计划,对老客户、重点客户,公司可通过信函、电话或直接拜访等方式,向客户提供其所在行业最新动态、财务状况和技术进展等情况,帮助客户建立信心;了解客户对物流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共同讨论改进计划;对重复交易行为进行奖励,如欧莱雅的营销点卡、弗洛伦的会员卡、资生堂俱乐部等等;新客户认同计划,例如在物流服务完成后24小时内发出感谢信函,表达感谢,希望再次光临、主动征询意见。或者为特定客户做“特别”的事情。例如赠送生日贺卡、邀请客户给优秀员工颁奖、定期举办优秀客户会议、赠送运动比赛或表演的票券等。 途径四: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如果说上述方法更注重的是情感投入和利益回报的话,那么更为牢固的客户关系应该是战略联盟与伙伴关系,即对客户来说要有量身定制的物流方案,对物流公司来说要提供小棉袄般的贴心服务。物流企业应该在以下几方面体现出和客户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不断改善、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销售需要。
2.伴随着客户的发展壮大,能够及时提出相对应的采购、销售物流解决方案;
3.通过有针对性、个性化的物流解决方案,来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资金占用量;
4.配合客户销售,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客户与其终端客户的零距离、客户的零库存以及JIT概念的实现。
5.积极跟进客户销售网络的铺设,作好仓储网络的部署、客户的分拨、配送物流。
6.通过资源的不断整合、优化,降低物流费用,为客户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以达到双赢,真正形成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使客户和物流公司成为新的利益共同体。途径五:衡量客户满意度
对客户满意度进行追踪调查和评估,是持续改善服务的关键。物流公司衡量客户满意度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无外乎以下两方面:外部评估与内部检查相结合。
外部评估的其中一个有效渠道就是处理客户投诉。但并非所有不满的客户都有投诉,而对服务感到满意的客户几乎都不会有任何表示,因此有必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调查,才能全面衡量客户的满意度。调查样本的选取要保证客户的覆盖面,既要包括各个层次的现有客户,又要包括流失的客户。对于流失的客户,要分析停止服务的原因。为此,可在服务后立刻对客户进行调查。这样,可以立刻发现问题所在,及时补救。
第四篇:考勤机行业现状分析
考勤机行业现状分析
考勤机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主要分析要点有:
1)考勤机行业生命周期。通过对考勤机行业的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产品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技术变革、用户购买行为等研判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2)考勤机行业市场供需平衡。通过对考勤机行业的供给状况、需求状况以及进出口状况研判行业的供需平衡状况,以期掌握行业市场饱和程度;
3)考勤机行业竞争格局。通过对考勤机行业的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的分析,掌握决定行业利润水平的五种力量;
4)考勤机行业经济运行。主要为数据分析,包括考勤机行业的竞争企业个数、从业人数、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出口值、产成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负债、行业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
5)考勤机行业市场竞争主体企业。包括企业的产品、业务状况(BCG)、财务状况、竞争策略、市场份额、竞争力(swot分析)分析等。
6)投融资及并购分析。包括投融资项目分析、并购分析、投资区域、投资回报、投资结构等。
7)考勤机行业市场营销。包括营销理念、营销模式、营销策略、渠道结构、产品策略等。
考勤机行业现状分析报告是通过对考勤机行业目前的发展特点、所处的发展阶段、供需平衡、竞争格局、经济运行、主要竞争企业、投融资状况等进行分析,旨在掌握考勤机行业目前所处态势,并为研判考勤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信息支持。以下是相关考勤机行业现状分析,可供参看:
第五篇:家居行业现状分析
变革之时,终有破冰之举
——家居行业现状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房产新政的出台,家居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虽然流通商场竞相开店,但即便到了周末,国内许多上万平米的家居卖场也只有零零散散的顾客,装修公司门前更是门庭冷落。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家居行业洗牌的时候到了。纵观历史,家具行业虽然是一个传统行业,但作为一个产业的正式发展,中国家居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变强,不过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如今,家居行业正从混乱无序走向规范秩序,从恶性竞争变为理性成长,行业变革势在必行,并迫在眉睫。
生产企业面临重重困境
许多业内人士感叹;现在家具业垮的比开的多,卖家具的又比做的赚得多。目前,中国家居行业技术含量不高,准入门槛很低,造成了当前家居生产企业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家居行业内成规模的企业至少有8万家,其中规模300人以下的企业占据80%。小家具生产厂数目众多,整个行业市场处于混战状态。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家居行业产能过剩,如果城市化率再上不来,受房地产新政的影响,肯定会有一部分企业死掉。
2009年家居行业的产值达7300亿,按照过去30年平均22.2%的增长率来看,到2015年,中国家具行业总产值有望超过汽车业。然而,大部分属于中小型的企业贡献出了90%的产能,其中没有一家企业能达到1%的市场占有率。这样造成了行业内的无序竞争。为保证市场份额,厂家能做的事情就是降低成本,以保持价格优势,但近两年来家具原材料及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令厂商叫苦不迭。如今,已有相当多的小家具企业因此而关门倒闭。
对生产企业而言,除了人工和原材料,另外一项重要的费用支出就是场租:按08年以前的统计,一类城市其场租在300-500元/M²/月左右,二三线城市在20-80元/ M²/月左右,依次计算每年的场租(300 M²),一类城市在180万元左右,二类城市在28万左右。
在高额的场租下,家居卖场的疯狂扩张,就更使得生产企业陷入了两难境地。不跟进,市场份额就有可能被跟进的对手抢占;跟进,又要付出很大的成本。有实力的企业借着卖场扩张把渠道拓展开,而跟不上的企业就会慢慢的从人们视线中消失。
传统的渠道模式制约了行业发展 有人说,2007年之前的家居趋势是“工厂主宰天下”,那时候工厂有一定的资金能力去打造一个产品,然后在市场上就能马上出售;金融危机之后,主宰市场的就是这些零售连锁终端,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足够影响消费者。
如今,中国的家居行业变成了一个渠道品牌大于企业品牌的行业。家居卖场的品牌化发展,连锁化经营,日益成为家具行业的“巨无霸”。
最近几年,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集美家居等本土卖场开始了疯狂扩张,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区域,家居卖场开新店的消息此起彼伏,一场接一场的“开店拉力赛”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有的老牌家居卖场大举进军二三线城市;还有多年来以经营家具为主的卖场,也开始将触角伸向了建材。与之相对的,是许多家居卖场生意冷清、难以维持,最终不得不选择关店或缩小店面,从而引发了“家居市场已经饱和”的争论。
中国的家居卖场大多数都是统一管理下的摊位制市场模式,家居卖场的老板原则上讲是房地产老板,而各个家居企业只是租赁部分摊位。于是,随着零售终端白热化的竞争被无限加剧,租金的上涨不断挑战企业的运营成本底线,加重了家具制造企业的流通成本,损耗消费者的消费价值。
然而,扩张是把双刃剑。走商业地产套路的家居卖场一方面向业内外展示企业实力的同时,另一方面急速扩张也带来了家具、建材企业不堪重负的现状。
目前,中国成规模的家具企业达8万家。这些企业的现状是,大部分中小企业仍处在制造工厂模式,销售渠道大部分由经销商掌握,而大部分经销商又要听命于手握零售渠道的连锁大卖场。
经销商遭到卖场“捆绑式”发展,利润不断减少,而卖场在大肆扩张,在重点城市已经出现过剩的现象,在这些卖场里,品牌大部分在赔本。卖场可以用旺
店的业绩来抵消新门店或者业绩差的门店的亏损,但是品牌商和经销商却无法承受这样的亏损压力。
因此,多位厂商及经销商表示,如今渠道扩张得太快,厂家和品牌的资金已经跟不上,但受制于捆绑式的合作和卖场的强势,他们只能硬着头皮跟着走。
总而言之,传统的渠道模式已经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效应。家居卖场的扩张需要更多的理性。如果卖场无序扩张,租金上涨,成本增加,经销商难做,压力转嫁给消费者,最终会导致恶性循环,从而形成市场的混乱,并最终带来行业内的从新洗牌。
家居行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家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家居产业造就了日益扩大的市场。
今后,家具行业面前的最大机会是国内的城市化建设。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是45%,(国外发达国家是70%),到2030年中国可能达到70%到80%的城市化率。今后十年,中国住宅建设将突破60亿平方米,年均6亿平方米。仍处于住宅改善期的中国,每年约有10%的家庭需要装修和添置家具。每年约有1000万的农民将变成城里人。今后几年,中国家具年增长将超过10%。
其次,中国家具出口增速保持在平均每年30%以上,全球家具贸易快速增长。根据海关总署的记录,2010年1月-11月,我国家具出口295.2亿美元,同比增长32.7%。再次,中国目前只有三亿八千万人用成套家具,还有十亿人的消费群体。推动家具消费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收入、住宅、人口、升职等,每年约有1000万对情侣结婚,年收入十万元以上的白领阶层正在崛起。
这些数字无一不表明了,中国的家居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据业内人士分析,一直以来家具业的发展势头都非常好,改革开放30年来,国民生产总值的递增幅度是8%左右,而家具业一直都是以20%-30%的速度递增。
房产新政虽然在短期内影响了家居行业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击投机性购房,如果房产新政执行有力,对将来包括家具业在内的家居市场将是非常好的前景。
各方面的数据显示,家居行业是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对于生产企业、经销商或流通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去考虑如何寻求突破,以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化、战略化、规模化的升级转型。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家具的生产大国,世界出口第一,国内销售也在逐年增长。”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介绍说,“我们家具行业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家具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量发展向质发展的过程,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
试水还是破冰,家居行业或将实现新的突破
进入21世纪后,人们日益紧迫的家居品味体验诉求与家居市场的单一化,具象化产生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永恒的矛盾。对于各企业而言,在挑战与压力的背后,暗藏着巨大的商机。同时,这也预示着,中国的家居行业必将经历一个激烈角逐的过程。
业内人士总结说,家居行业刚刚过去的十年是制造业、商业平台推动的十年,今后十年,终端消费者的参与将直接或间接成为这个行业发展的新推动力。
专家预测,在未来3到5年内,在家具产业逐步转移及国家宏观经济的大背景下,中国家具行业将迎来第二个高速发展期。近期,家居行业内的一些变革,似乎预示着这个高速发展期的到来。
4月12日,巢尚商城上线,作为专业的地板电子商务公司,汇聚了大卫地板、大自然地板、久盛地板、美丽岛地板、升达地板、生活家地板、圣象地板、扬子地板等诸多一线地板品牌,以期改善家居行业的电子商务乱象。
5月27日,淘宝抢先开出了家居业的第一家电子商务“线下体验馆”,让网上商城走“低价模式”的产品走下线来。
5月28日,由卸去国美电器董事长职位的陈晓投资的家居生活用品大卖场“名巢靓家”正式开业。名巢靓家定位于中高端家居用品零售连锁企业,已引进全球200多个时尚家居生活用品品牌。名巢靓家还辟出专门区域,陈列创新生活电器,计划成为中国覆盖区域最广、覆盖人群最多的家居连锁卖场。
此外,还有更多的家居生产企业和卖场也在原有基础上寻求突破,有的着力打造小户型家居产品;有的以“零租金”方式与厂商直接合作;多家装修装潢公司提出“完全家居”,打造消耗平台推出品牌家具;部分家电大鳄也将涉足家居
领域„„
如今,中国家居业每年有近万亿的总产值,家居行业的前景仍十分广阔,但竞争也将异常激烈。实力雄厚的“外来者”会对原有的家居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中国家居行业已进入一种超竞争的状态。如何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产品和营销创新的质量,以应原材料资源供应紧张、能源和交通运输价格的提高等一系列难题,是行业发展的关键之处。同时,细分市场、建立独立店、开发互联网销售、直接与房地产商进行合作等各种“破冰”之举,也将为行业带来新鲜活力,并将引领行业向着更加健康、有序、理性的方向发展。
如何在这广阔的市场中稳保自己的一席之地,如何开辟新的“疆土”,使强者更强,谁能够成为家居行业“亿时代”的最终赢家,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