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海市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发展调查问卷
临海市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发展调查问卷 尊敬的朋友:
您好!我是浙江师范大学的一名在读本科生,为了解临海市主要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状况,开展了关于临海市历史文化古迹的社会调研工作。本调查不记名,请您在填表时不要有任何顾虑。对您的合作,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张雪怡
2014年8月15日
请在您所选的答案前打勾,或者在“其他”中填写选项中未涉及的答案
1、您的年龄?A、16岁以下B、17-30岁 C、31-50岁 D、51岁以上
2、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您所了解的临海市历史文化古迹:
A、江南古长城 B、桃渚城C、珊瑚岩群D、巾山 E、东湖F、紫阳街G、千佛塔H、龙兴寺I、郑广文祠J、武坑K、云峰公园L、其它
3、在您所选择的文化古迹中您对其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
A、非常了解B、了解C、略微知道D、不知道
4、您认为所选择的文化古迹的保护程度怎样?
A、非常好B、一般C、不是很好D、非常不好
5.您如何看待游客在文物古迹上刻字留念这类行为?
A.反对B.赞同C.无所谓
6、您对当前景区内的文物保护状况满意吗?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7、您是否赞成对历史遗迹进行开发利用?
A.利大于弊,赞成B.弊大于利,反对C.无所谓
8、您认为对文物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A.建造大量商业建筑和人造景观 B.经营不善,管理缺乏科学性
C.操作人员缺乏文物专业知识D.追求利益,进行掠夺式开发E.文物部门与旅游部门联系不够 F.游客过多
9、您认为在开发利用历史遗迹文物时的决定性因素是:
A.自然环境B.文化背景C.经济水平D.国家政策
10、您认为对现有文化古迹的保护在那些方面应给予改进?
A、文化遗产的修缮B、文化遗产的开放管理
C、文化遗产的内涵D、其他
11、您认为您所了解的文化古迹的发扬传播程度怎样?
A、非常好B、一般C、不是很好D、非常不好
12、您认为解决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A.增加资金投入B.限制游客数量C.培养专业人才
D.加强景区合理规划 E.加大科技保护力度 F.加强文物保护教育
13、您觉得当前文化古迹保护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A、人们的意识不够B、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
C、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D、缺乏资金
E、其他
感谢您百忙中抽空认真完成了本次问卷调查!谢谢!
第二篇:山西省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发展调查问卷
山西省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发展调查问卷
尊敬的朋友:
您好!为了了解山西省主要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状况,我们北京城市学院大学生社会调研组开展关于山西省历史文化古迹的社会调研工作。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山西省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发展的现状,本调查不记名,请您在填表时不要有任何顾虑。对您的合作,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北京城市学院暑期社会调研组
2011年7月13日 请在您所选的答案前打勾,或者在“其他”中填写选项中未涉及的答案
1、您的年龄:
A、16岁以下B、17-30岁C、31-50岁D、51岁以上
2、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您所了解的山西省历史文化古迹:
A、乔家大院 B、平遥古城 C、应县木塔 D、恒山
E、五台山 F、北武当 G、云冈石窟 H、关帝庙 I、晋祠
J、其他
3、在您所选择的文化古迹中您对其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
A、非常了解B、了解C、略微知道D、不知道
4、您认为所选择的文化古迹的保护程度怎样:
A、非常好B、一般C、不是很好D、非常不好
5.您如何看待游客在文物古迹上刻字留念这类行为?
A.反对B.赞同C.无所谓
6、您对当前景区内的文物保护状况满意吗?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7、您是否赞成对历史遗迹进行开发利用
A.利大于弊,赞成B.弊大于利,反对C.无所谓
8、您认为对文物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此题多选)
A.建造大量商业建筑和人造景观B.经营不善,管理缺乏科学性
C.操作人员缺乏文物专业知识D.追求利益,进行掠夺式开发E.游客过多F.文物部门与旅游部门联系不够
9、您认为在开发利用历史遗迹文物时的决定性因素是()
A.自然环境B.文化背景C.经济水平D.国家政策
10、您认为对现有文化古迹的保护在那些方面应给予改进:
A、文化遗产的修缮
B、文化遗产的开放管理
C、文化遗产的内涵
D、其他
11、您认为您所了解的文化古迹的发扬传播程度怎样:
A、非常好B、一般C、不是很好D、非常不好
12、您认为这些文化古迹的发扬传播的方式还应该怎样改进:
A、拍摄纪录片,在电视台播放
B、举办各种活动
C、发放各种资料,比如宣传册、海报等
D、其他
13、您是从什么渠道了解这些文化古迹的:
A、电视B、网络C、杂志D、听说E、其他
14、您认为解决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的途径有哪些(多选)
A.增加资金投入B.限制游客数量C.培养专业人才
D.加强景区合理规划E.加大科技保护力度F.加强文物保护教育
15、您认为政府该如何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A、鼓励民众积极参加保护行动,并给予奖励
B、鼓励地方政府及民间团队来举办活动,加大宣传
C、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外筹集资金
D、其他
16、您觉得当前文化古迹保护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A、人们的意识不够
B、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
C、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
D、缺乏资金
E、其他
17、您对保护历史文化古迹的有什么样的建议?
感谢您认真完成本次问卷调查!
第三篇:家乡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开发调查
家乡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开发调查
--以陕西省咸阳乾县乾陵为例
摘要:现代社会飞速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而历史文物一方面能为人们展示了时代的生活,有其独特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人们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品位。因此,文化古迹成为景点已不足为奇。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历史文化古迹成为景点的同时也不断遭受着破坏。本次调查以陕西省咸阳乾县乾陵为例,结合实践中对景区的观察,通过与景区 工作人员的交流、访谈和问卷调差等形式,多角度地探究有关历史和文化古迹的保护问题,制定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从个人、景区和社会等方面来有效地达到保护历史和文化古迹的目的。
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一)调查的背景
中国向来是个崇古的国家,所以历史和文化古迹对于中国人 来说,是有特殊感情的。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更加追求精神层次的富足。逐渐地,遍布全国的名胜古迹也就成了人们在外出旅行时的不二选择。而随着文化古迹所处景区客流量的增加,历史遗产遭到破坏的程度也在不断增加。近期,有关历史文化古迹遭到破坏及游客恶意行为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纷纷关注,面对这样的情况,除了痛心和沉思以外,对历史遗产、文化古迹的破坏与保护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调查的目的
在本次实践的调查活动中,以陕西省咸阳乾县乾陵为例出,以历史和文化古迹的破坏因素为主要出发点,通过调查与研究,了解群众心目中对于景区现状的看法,景区所属单位的态度,在原有的保护措施上增加新的解决方案,帮助景区更好地对历史遗产、文化古迹进行保护。除了制定相对有效的解决措施,调查活动的过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们保护历史和文化古迹的意识,有助于景区所属单位多角度地加大对古迹的保护力度,让历史遗产和文化古迹能在社会各界更好的保护下,以更好更完整的姿态,向人们展示它的历史悠久、灿烂文化,发挥其价值和真正效用。
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的内容
以陕西省咸阳乾县乾陵为例,本次的调查内容分为以下四方面:普通群众对于文化古迹保护的认识、群众对待历史遗产保护的态度、自然灾害对于景区的影响、景区所属单位的保护措施。根据搜集得到的以上四个方面信息和相关资料的查阅,针对以陕西省咸阳乾县乾陵为代表的历史遗产、文化古迹,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有效地对其进行保护。
(二)调查的方法
在本次的调查活动中,主要采取了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等。
在进行调查活动之前,我们先搜集了有关乾陵的相关历史资料,以普通群众和景区的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制定了两份问卷。普通群众版问卷共设置了15道题,分为12道单选题和3道多选题。景区工作人员版问卷共设置了15道题,分为12道单选题和2道多选题,1道填空题。
在实地观察了乾陵后,分别向游客、附近居民和景区工作人员分发了调查问卷。但在分发问卷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即不同的人群存在文化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比如在向附近的居民发放问卷时,有一部分人根本不识字,或者有些人不能很清楚地理解问题的指向。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更换原来的调查方法。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通过近似于采访的方式完成的。在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后,我针对调查过程中出现的真实情况,提出关于乾陵保护方面的问题,向景区工作人员进行实地采访,以提高本次调查的可靠性。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普通群众对于文化古迹保护的认识
1、普通群众的年龄分布:十六岁以下的占据了23.7%,十七岁到三十岁的占14.3%,三十一到五十岁的占49.7%,五十岁以上的占据了12.3%。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青年与中年人群占了调查对象的很大一部分,这符合我们的预期。因为从大体情况来看,会选择以历史文化古迹作为旅行地点的人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两个年龄段内。同时,这些年龄段的人更能把握问题的实质与指向,他们提供的信息,也更能代表广大群众,使本次调查活动更能反应真实情况。
2、普通群众眼中的现状
通过数据的整理研究,普通群众对于当前景区保护状况非常满意的占7.1%,比较满意的占23.7%,一般的占60.6%,不满意的占8.6%。
以上数据,结合我了解到的普通群众认为的目前乾陵的保护程度,我发现,在人们眼中,当前的保护还是存在不足。一方面,可能是景区所属单位的正常保护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所造成的。当然,自然灾害或者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也是使乾陵遭到破坏的一部分原因。总的来看,对乾陵的保护有待提高。
(二)群众对待历史遗产和文化古迹保护的态度 1.对于不文明行为的态度
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是使历史遗产、文化古迹遭到破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在发现其他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时,大部分人会上前劝说阻止,少部分人会选择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剩下的一部分人会选择无视。
从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具有责任感和保护公共财产的意识的,这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的。但是我觉得,上前劝说阻止和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可能是一种内心的倾向。因为在真实的情况下,很多人还是会选择无视,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些感知。首先,每个人定义的文明与不文明是各不相同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次,并不是每个人在每时每刻都会有这种行动力的。当然,有如此多的人有这种倾向和意识,相信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进步。至于具体落实,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2、自身的态度
调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的普通群众会在参观景区时有意识地规避不文明行为,而一小部分选择不会有意识地规避不文明者,也有没注意的一部分群众。
可以发现,从人们自身的素质来看,还是相对乐观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参观历史遗产、文化古迹时还是可以发现很多不文明现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一定会有不同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在乾陵参观的游客及附近居民,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是不错的。如何让更多的人能有意识的规避不文明行为,是乐观以后的进一步思考。
(三)自然灾害对于景区的影响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的合葬陵;是陕西唐十八陵中唯一未被盗掘的一座陵墓。陵园位于陕西乾县城北的梁山上。1961年3月,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文献记载,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逝于东都洛阳,武则天按照高宗的遗愿,选取雍州好畤之梁山为高宗修建陵寝。按照“因山为陵”的葬制,乾陵寝宫修建于海拔1047.3米的梁山主峰之中,工程艰巨浩大,到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八月埋葬时,主要工程竣工。埋葬高宗后乾陵营建工程继续进行,及中宗李显于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五月重启乾陵玄宫隧道,合葬女皇武则天、迁葬永泰公主李仙蕙等陪葬乾陵,到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乾陵最后一座陪葬墓建成,因此,乾陵的所有营建工程,经历了武则天、中宗、睿宗至玄宗执政初期才全部竣工,历时长达57年之久。乾陵陵园规模宏大,建筑富丽雄伟,是唐代帝陵葬制的典范和后世帝陵营筑的楷模,在中国古代陵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中国古代陵寝建筑的里程碑和丝绸之路鼎盛时代的重要遗产,乾陵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上世纪50年代末至今,陕西文物考古部门对乾陵陵园进行过多次考古调查、勘探和试掘,搞清了陵园布局。乾陵陵园仿唐长安城格局营造,陵园分为内城、外城和陪葬墓区三个部分:内城基本呈方形,周长5920米,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外城“周八十里”,外城垣东段距内城垣约220米;城内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碑亭、狄仁杰等六十朝臣画像祠堂、下宫等辉煌建筑群多处。目前已发掘了地宫隧道、碑亭基址、王宾殿基址、内城南门阙楼基址、双乳峰阙楼基址等多处。乾陵陪葬墓位于陵园东南隅的黄土台地上,现存封土堆15个,目前已发掘清理了5座,出土了以唐三彩、墓壁画、石椁线刻画为主的珍贵文物三千余件,对研究盛唐文化和唐陵陪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其中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和章怀太子墓建有博物馆对外展示。
由此可知,乾陵建成距今历史久远。在这段漫漫时光中,自然因素对其造成的破坏也值得我们好好探究一番。
听附近的居民谈到,这两种说法都是民间传说,说来并没有多么可靠,所以不能轻信,第一种说法是说村民砸了石像,可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封建程度来看,百姓们应该是干不出来这种事儿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石像遭到了损毁呢? 考古学家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石像们脑袋的消失应该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灾害造成的。因为在大量的历史资料上我们可以查到,在1555年1月23日的时候,乾陵一带曾经发生过严重的地震,因为发生时间是在子夜,所以死伤情况格外严重,有将近八十万人死在了这场地震当中,乾陵位于震中地区,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这就是有名的关中大地震!时间、地点全都对得上,所以专家们推测造成这些无头石像的真正原因应该就是这场死伤惨重的大地震。除了这些人像,其实也有不少石马受到了损害,而它们受到损害的位置恰恰就是头部。这些石像的材质并不是特别好,在采用的时候就发现里面有些瑕疵,所以石像一旦受到震动,先受损的就是头部,更不要提天摇地晃的地震了!根据考古学家们推测,这些石像们的脑袋应该就是在那场大地震中损毁的,另外一部分可能是在明末清初那些战争中被毁的。这不得不令人感到惋惜,但是即使缺失了一块,我们也依旧能够从这些石像身上看到当年的繁华盛世。
可见自然因素也是其中很大的一部分!
(四)景区所属单位的保护措施
除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自然灾害影响之外,景区所属单位的保护是否到位,也是历史遗产、文化古迹是否长久存在的关键。
调查显示,相当多的一部分人认为文物遭到破坏的因素之一是追求利益进行掠夺式开发,还有一部分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经营不善,管理缺乏科学性,导致了破坏。不过,景区内部的文明提示还是比较到位的。
四、调查的总结及解决措施
(一)原因总结 1.游客的因素
从调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有一部分人在参观历史遗产、文化古迹的时候不会有意识地规避不文明行为。另外,会有一群游客能够自身做到行为文明,而看到其他人不文明行为时,会选择无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景区的客流量只增不减。那么游客自身的不文明行为以及如何看待这些不文明行为,对于景区的影响会显得格外突出。当然,我们相信,进步的社会会使人的思想觉悟也有所提升。如何引领人们走向更高的思想层面,除了在其主要领域,以游客的身份存在,也是目前丞待加强的方面。
2、自然灾害的因素
历史悠久的乾陵,在自然灾害遭到过很大程度上的破坏,再加上风吹日晒而产生的正常破坏和其他不可避免的因素。但是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
3.景区所属单位保护不当的因素 我国历史文化建筑主要有三个部门管辖,分别是文物部门、旅游部门、宗教部门。依照常理,文物部门管理历史建筑应该是保护的最好,因为专业人士可以更好的维护这些文物,但事实就是,文物管理的历史建筑得到的保护也并没有很好。文物部门和旅游部门缺少联系,没有及时沟通交流反应景区的实时情况。
(二)解决措施
1.加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
除了接受正常的教育外,人们所处的环境也能对一个人的素质培养起很大的作用。所以,让普通人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是很重要的。比如人们会经常记得电视上的一些公益广告,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除了让游客在身处景区的时候受到文明的熏陶,平时也应当受到这方面的教育。因此建议,电视台可以制作并播放一些与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相关的公益广告,以提高群众的个人素养。2.对文物进行保护措施
一般来讲,一些历史遗产、文化古迹会定时收到检查、维修。但是其实,不一定等到有了破坏后才进行维修,我们一定要知道,预保护和破坏后的维修相比,同样也是很重要的。预防与未然,其实是“保护”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很多时候,都是没有发现的小问题,往往变得越来越严重。所以,自然灾害前的保护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有重大自然灾害预警的时候,更应加强保护力度。现在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资金。许多历史建筑因为得不到资金修缮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毁败。我们可以看到,当下的传媒是十分发达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保护文物的意识也相对较高,如果文物部门能结合传媒,凭借共同的努力,想必资金不是问题。
4.采取更专业的保护
我通过对工作人员的采访了解到,文物部门对景区的维修还是比较及时的,检查也是比较定时的。但是我们看到,有些维修并没有达到好的效果,甚至是向破坏前的方向偏离的。这一点,不由得让我们怀疑景区平时的保护与维修是否专业。
无论做任何事情,专业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建议招募真正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能定时定期对历史遗产、文化古迹采取一定的检查维修。
五、结束语
本次实践开展的有关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活动,以陕西省咸阳乾陵为例,从普通群众对于文化古迹保护的认识、群众对待历史遗产和文化古迹保护的态度、自然灾害对于景区的影响、景区所属单位的保护措施这四方面开展调查,以破坏和保护为主线,根据实地考察、调查问卷和访谈所得,针对以乾陵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古迹,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从而有效地帮助景区更好地保护这些历史遗产、促进个人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篇:阜阳市文化古迹现状及保护调查问卷
阜阳市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发展调查问卷
尊敬的朋友:
您好!为了了解阜阳市主要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状况,我们阜阳一中14班历史文化调研组开展关于阜阳市历史文化古迹的社会调研工作。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阜阳市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发展的现状,本调查不记名,请您在填表时不要有任何顾虑。对您的合作,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阜阳一中14班历史文化调研组
2012年5月23日
请在您所选的答案前打勾,或者在“其他”中填写选项中未涉及的答案
1、您参加过阜阳市文化古迹保护活动吗:
A、是B、否
2、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您所了解的阜阳市历史文化古迹:
A、文峰塔 B、奎星楼 C、资福寺 D、城隍庙
E、刘錡庙 F、青莲庵 G、北昭寺 H、观音庵 I、会老堂
J、其他
3、在您所选择的文化古迹中您对其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
A、非常了解B、了解C、略微知道D、不知道
4、您认为所选择的文化古迹的保护程度怎样:
A、非常好B、一般C、不是很好D、非常不好
5.您如何看待游客在文物古迹上刻字留念这类行为?
A.反对B.赞同C.无所谓
6、您对当前文化古迹保护状况满意吗?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7、您是否赞成对历史遗迹进行开发利用
A.利大于弊,赞成B.弊大于利,反对C.无所谓
8、您认为对文物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此题多选)
A.建造大量商业建筑和人造景观B.经营不善,管理缺乏科学性
C.操作人员缺乏文物专业知识D.追求利益,进行掠夺式开发
E.游客过多F.文物部门与旅游部门联系不够
9、您认为您所了解的文化古迹的发扬传播程度怎样:
A、非常好B、一般C、不是很好D、非常不好
10、您认为解决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的途径有哪些(多选)
A.增加资金投入B.限制游客数量C.培养专业人才
D.加强景区合理规划E.加大科技保护力度F.加强文物保护教育
11、您觉得当前文化古迹保护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A、人们的意识不够
B、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
C、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
D、缺乏资金
E、其他
感谢您认真完成本次问卷调查!
第五篇:关于“历史文化古迹保护”暑期社会实践 新闻稿(xiexiebang推荐)
关于“历史文化古迹保护”暑期社会实践
新闻稿
7月11日上午9:00,我校“历史文化古迹保护”暑期社会实践在队长张宇豪的带领下前往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流镇皇城相府进行实践调查。此次我社会实践团队的目的是探寻文化古迹在岁月的变迁中,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来的巨大变化。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其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皇城相府风景区属相对富水区。泉水分布比较集中,涌水量大,国家大型火力发电工程——阳城电厂即取延河泉之水。流经风景区的河流均属黄河水系,其中,沁河最大,是黄河的主要支流之一。皇城相府景区属暧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比较显著: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少雪。
经过向当地老人了解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堡,皇城相府建筑群分内城、外城两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内午亭山庄导航图城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
斗筑居
城墙内四周设藏兵洞,计五层125间,为战时家丁、垛夫藏身小憩之用。内城北部建一高堡楼,名曰河山楼,长三丈四尺,宽二丈四尺,高有十丈。楼分七层,层间有墙内梯道或木梯相通,底层深入地下,备有水井、石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是战乱时族人避敌藏身之处。
内城建筑分祠庙,民宅和官宦邸三类,风格迥异。祠庙建筑有陈氏宗祠,民居有世德居、树德居和麒麟院,官宦私邸有容山公府和御史府等。
河山楼
皇城相府河山楼河山楼位于内城北部。河山楼,名取“河山为囿”之意,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当时正值明末战乱风起云涌之时。为抵御流寇侵扰,由陈家昌言、昌期、昌齐三兄弟合力建造,高三十多米,是皇城相府中最高的建筑。楼平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10米,高23米,共七层(含地下一层)。楼外墙整齐划一内部则逐层递减。整个河山楼只在南向辟一拱门,门设两道,为防火计,外门为石门,门后施以杠栓。楼层间构筑棚板屯贮人员物质。
河山楼三层以上才设有窗户,进入堡垒的石门高悬于二层之上,通过吊桥与地面相通。河山楼楼顶建有垛口和堞楼,便于瞭望敌情保卫城堡。河山楼内还储备有大量粮食,以应付可能出现的长期围困。
河山楼建于公元1632年,工程尚未完工,流寇不期而至,陈氏家族及附近村民八百余人入楼避难。流寇久攻不下,扬言要日夜封锁并采取火攻,楼内村民将井水从楼顶泼下,以显示准备充分,不惧围困,流寇知难而退,撤兵离去。此后十个月里,流寇又先后三次进犯,依靠河山楼的避佑而逃过兵灾的村民多达数千人次。
河山楼又名“风月楼”。屯兵洞
战乱时期驻藏家丁或垛夫的隧道,共计五层125间。皇城相府屯兵洞和陈氏宗祠洞间或通、或不通,或三五间相连,层间有暗道相通,可直达城头。最高一层筑于城墙之内,并设炮眼对着城外,既可发射火器,又可观察敌情。
陈氏宗祠
陈氏家族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庙。建于明嘉靖年间,结构为两进院落,前为祭祖堂,后为先贤祠。
树德院
皇城相府树德院和世德院树德院位居内城之东北角,建于明嘉靖年间。该院为东西向的两个并列四合院,主院由正房、厢房和倒座围合而成,正房为三层楼房,采用“明三暗五”形式,厢房和倒座均为二层楼,院落四角为封闭或开敞的天井。这种建筑形制极其独特,与云南“四合五天井”式民居有某些类似之处。院内地面以素砖枵条石铺筑,主院西北天井辟门与偏院相通,门不设影壁。偏院布局同主院基本相同。
世德院
世德院为陈廷敬出生地。院落大体形制均与树德院类同。除祠堂外一概不用斗棋,柱间枋木组合主要为:平板枋、大额枋和雀替,柱础、门枕石、影壁均为素面,门窗一般为拱形或方形,窗以直棂窗和支摘窗为主,木栏板,梁架结构极少装饰,室内次间多设落地罩,纹饰一般为几何图形。
麒麟院和容山公府
相府内城明代早期建筑之一,皇城相府麒麟院和容山公府原为陈廷敬祖父陈经济居所。门边石兽、门前照壁均有麒麟图案,故取名“麒麟院”。
容山公府座北朝南,由前后两进院落组成。每院一正两厢,所有房屋均为硬山式双层出檐屋顶,前院为会客室,后院为内宅。
御史府
御史府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府邸。因其官居都察院御史,故称御史府。由于地理位置所限,主体建筑被建成并列两院,左为庭堂,右为内宅。
中道庄
外城”中道庄“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皇城相府御史府和中道庄紧依内城西墙而筑,基本呈正方形,比西域略短,东城内主要建筑为陈廷敬府第-冢宰第、大学士第,配套建筑有书房、花园、小姐院及管家院。相府大门外有一大一小两面三刀座功德牌楼,城墙以南有南书院、花园、状元桥、飞鱼阁、八卦亭、祖师庙等。止园书堂,为三进院落,占地11000平方米,为旧时陈氏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
冢宰第
皇城相府冢宰第即“大学士第”,建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大门开于正南,入大门迎影壁东折为一狭儿庭院,东侧建如意门通东书院,南面为一倒座,北为二门,门两面三刀侧施八字影壁,明间内柱间设木质屏风,此为主人及贵或有重大事件里的通道,平时封闭。入二门为一宽敞的方形庭院,正北厅堂悬有康熙御笔牌匾“点翰堂”。正厅往北本为内宅,入大门西折往北沿狭长通道可通花园、假山、鱼池等地。花园往北就是专为家族中成年少女居住而建的小姐院,小姐院前后均辟门以通花园,并有踏道通城上之望河楼。
石牌楼
皇城相府石牌楼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牌楼四柱三楼式。楼柱两侧置夹杆石,下枋上雕二龙戏珠,其上花坊、中枋直至定坊均饰图案,高浮雕。各枋间施牌匾和字牌。定枋上施仿木构斗棋屋檐,正脊两端设吻兽,脊刹饰麒麟。整座牌楼雄伟庄重,制作精美。建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的两柱一楼式小牌楼,在大牌楼建成之前,是陈氏家族的一个主要标志。
小姐院
陈氏闺中小姐及侍从女眷居住的场所,其院落与西花园过厅相通。该院室屋顶形式采用券棚顶,风格独特,屋身低矮。南书院
皇城相府小姐院和南书院、管家园创建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是皇城陈氏子弟学文习儒科举仕进的地方。
管家院
相府管家办事和居住的地方,其房舍均为单层结构。门楣上镌刻“笃诚”二字,是相府选拔管家的用人标尺。
止园
建成于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是陈氏家族最大的一处园林,占地近1.1万平方米。这里是相府主人经常召集文人墨客饮酒作诗的场所。
御书楼
“中道庄”西门外有御书楼一座,是陈廷敬三子陈熊履所建。现楼内仅存康熙御匾“午亭山村”及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
紫云阡
陈廷敬墓地名曰“紫云阡”,皇城相府绿色步道占地1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石牌坊、御书挽诗碑亭、十通高大的甬道碑等。
皇城相府主要有这些建筑构成,改革开放以来,相关部门也在默默的保护着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将这些历史文化古迹保护的更好,把古文化很好的弘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