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腐倡廉工作要服务发展、推进发展
反腐倡廉工作要服务发展、推进发展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必须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进行,努力服务发展、推进发展。当前,一方面要看到反腐倡廉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腐败现象在一定领域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仍然严峻。我们应该按照“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廉政法制建设,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采取各种有力措施,进一步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加强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是教育。只有通过全面的、经常的教育,真正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思想政治防线,才能把干部队伍建设好。从历史上看,仅靠严刑峻法解决不了腐败问题。历史的经验教训说明,我们党提出的“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这一论断是科学的、正确的。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使广大党员干部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处理问题。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为谁执政、为谁掌权”这一根本问题,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强公仆意识,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奋斗目标和最高追求。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执行中纪委三次全会提出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按照“四五”普法规划,努力提高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要严格按照中纪委三次全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和司法机关等部门的合作,努力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的工作格局,共同开展反腐倡廉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相互监督、相互配合的反腐教育长效机制。
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是贯彻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体现,是惩治腐败和端正党风政风的有效手段。要坚决查办大案要案,重点仍然是查办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案件。围绕热点问题,紧盯重点领域查案办案,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工作大局服务。重点查办建设工程、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融、物资采购领域的案件;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案件;领导干部伙同或支持其亲友非法敛财的案件;领导干部严重腐化堕落的案件;司法人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案件;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和严重失职渎职的案件。通过查办这些大案要案、重点领域的案件和群众关心的热点案件,向人民昭示我们党反腐败的决心和能力,取信于民,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党内监督。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首先要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推动党内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要重点监督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维护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的情况;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法执政的情况;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保障党员权利的情况;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执行党和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密切联系群众,实现、维护、发展人民根本利益的情况;廉洁自律和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各级党委要认真履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的监督职责,实现党内监督工作的制度化和程序化。充分发扬民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监督制度,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广大党员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负起监督责任,行使监督权利,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检举党组织和党员违纪违法事实,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建立健全行政监督的制度体系。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制度是保证。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途径。当前,要大力推进五项改革:一是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按经济规律办事、按法律规定办事,减少过多的、不规范的对市场活动的行政干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坚决查处和清理“小金库”,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能纳入预算的都要纳入预算管理,加强对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三是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加强和改进对投资活动的管理和监督,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资体制;四是深入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和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党委会讨论重要人事任免无记名投票表决制度、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度,实行领导干部辞职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五是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严肃查处金融违纪违法行为,确保金融资产质量和安全。
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建设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高素质反腐倡廉队伍。纪检司法干部队伍,身处反腐倡廉工作的第一线,责任重大。当前,面对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潮,面对错综复杂的执法环境,纪检司法干部队伍面临的最大风险仍然是被腐蚀利诱的风险,面临的突出矛盾仍然是队伍整体素质不适应工作发展需要的矛盾。能否建立一支党和人民信赖的反腐倡廉队伍,是事关反腐败斗争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要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做到警钟长鸣,切实使我们这支队伍在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中“不变质”。努力提高队伍的业务素质,切实使我们这支队伍能够在腐败与反腐败的较量中“打得赢”。坚持严格管理,严肃查处纪检司法干部自身的违法违纪行为,清除极少数“害群之马”,保持队伍的纯洁性。对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而受到不公正待遇甚至被诬陷的同志,要旗帜鲜明地给予支持和保护。
第二篇: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推进畜牧产业发展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推进畜牧产业发展
柞水县畜牧兽医局作者:陆秀赟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把反腐倡廉教育放到突出地位、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努力取得实效”,为我们畜牧业在新形势下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腐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的整体工作水平指明了方向。正确理解并自觉实践对扎实做好畜牧兽医工作,推进畜牧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就是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在落实上下功夫,在行风上见成效,在政绩上出成果。
一、提高认识是动力,明确目的是关键
作为畜牧部门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畜牧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执行,为畜牧事业发展扫清各种障碍,创造良好的畜牧发展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发展养殖业提供政策保证;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理念,树立反腐倡廉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和养殖户的根本利益的最终目的。做到认识上视反腐倡廉为生命;思想上不产生邪恶腐败之念;作风上以增强执行力为第一要务,工作上求真务实勇争先;效果上成绩突出群众满意。根除口谈政治只唱高调,汇报成绩弄虚作假,总结工作欺上瞒下,评选先进骗取荣誉的腐败土壤。
二、警示教育是手段,筑牢防线是根本
紧贴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围绕“权力”监督这个重点,坚持把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教育重点,将领导干部推上反腐倡廉教育的“前台”,发挥其表率和示范作用,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培养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在廉政建设中真正担负起责任,带头固守道德防线,带头严格廉洁自律,带头同腐败行为作斗争。同时对新时期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与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等新问题,注意抓住着眼点,针对近年来畜牧惠农项目较多,重点把项目财务管理,惠农政策兑现、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收费等重点部门、岗位和环节的人员作为教育重点,分层次抓好教育。二是在广大干部职工中认真开展算好7笔帐,把好6道关警示教育。即:算好政治账,不要自毁前程;算好经济账,不要倾家荡产;算好名誉账,不要身败名裂;算好家庭账,不要妻离子散;算好亲情账,不要众叛亲离;算好自由账,不要身陷囹圄;算好健康账,不要身心交瘁。把好美色关、节庆关、小节关、初始关、亲情关、交友关。在全系统叫响 “抓廉政就是送福利”的口号,强化全体干部职工自重、自省、自警的意识,解决好不敢乱作为的问题。三是以“崇廉“教育为指导,以“感恩”教育为重点,以“思进”教育为目的,强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认真开展工作;结合本系统实际加强机关作风和干部工作作风建设,踏实工作,坚决惩治“虚、假、漂、浮、庸、懒”的行为;通过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加强畜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坚决抵制腐朽思想和落后文化的侵蚀,进一步构筑畜牧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从而使全体干部职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促进畜牧产业跨越式发展,在“五抓”(一抓猪鸡生产,壮大畜牧产业;二抓牛羊发展,打造特色产业;三抓疫病防控,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四抓产业化经营,提升畜牧业现
代化水平;五抓执法监管,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工作措施的基础上,着力推动“三个”转变(一是抓龙头企业、畜牧经济合作社组织,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大力扶持规模养殖户,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道路,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三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围绕规模养殖场(户)、示范村集中运用畜牧兽医技术,推动增长方式的转变),围绕反腐倡廉教育,用感恩之心努力工作,用思进之情奉献力量,发扬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凝心聚力,知恩图进,促进我县畜牧业跨越式发展。
三、健全机制是前提,令行禁止是核心
要完善体制机制,深化纠风治理工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用完善的体制机制确保反腐倡廉各项规定制度、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严密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是做好廉政工作的组织保证。制订《畜牧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并与班子成员及科、室、所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逐项进行责任分解,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是严格公车管理制度。根据市、县纪委的规定,专门制定了《车辆使用管理制度》,局党组成员及全体干部一律不准公车私用,严格接受干部职工的监督。三是公开透明使用惠牧资金。近几年,国家加大了畜牧业项目的投入力度。合理运用项目资金严格执行财金纪律,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是社会各届非常关心的问题。按照有关规定标准,对涉牧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及时上墙公示,让每个农民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抓好项目监督管理,公开项目的依据、范围及扶持资金的标准,使群众参与监督,防止不廉洁行为发生。同时设立举报电话,公布扶持政策,公示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真正形成警钟长鸣的自律局面。四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及时废除那些过时无效的制度,也要对现有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更要从过去那种注重执行过程的监督转移到决策过程的监督,防止决策错误和腐败。做到公开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忌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实行上班签到制,执行首问负责制,严禁摸牌赌博等规定,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五是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严格遵守党章的规定,真正做到政治上不说糊涂话,生活上不做亏心事,经济上做个明白人,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落实措施,切实做到畜牧各项工作让领导放心,社会认可,群众满意。通过制度体系的建立逐步加大治本力度,使我们的畜牧干部少犯或不犯错误,真正从源头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四、反腐倡廉做保障,科学发展是使命
结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强化‘两力’上水平、争先创优促发展”学习教育活动,积极实施“坚持科学发展,高效廉洁服务”行动,推动和保障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工作,以做好廉政工作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畜牧科技创新、提高畜牧产业科技含量。一是突出行业特点,强化责任观念。进一步严格行政审批制度,对兽药饲料经营从业许可证、兽医从业许可证等行政审批程序一律纳入绿色通道办理,坚决做到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同时,还应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寓于动物防检监督、草原管理行政执法、兽药饲料监管等专项工作中,做到领导班子对分管部门负责,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负责,形成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相互衔接的体系,从根本上杜绝行政执法中的“吃、拿、卡、要、报”现象,彻底铲除了滋生腐败的土壤。二是解
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首先要从传统的畜牧业发展观念中解放出来,真正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把发展养殖大户和生态畜牧小区建设作为工作主战场;大力吸收民间资本参与畜牧业的开发;切实帮助养殖户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使我县的畜牧业生产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方向发展,从而使畜牧业真正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全面提高农民增收。其次发展规模养殖,建设生态畜牧小区。要大力推进“牧一沼一草一牧”和“牧一沼一果(菜、树、菌、鱼)”等科学立体生态养殖模式,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组织养殖大户到外县、市畜牧业发达的地方参观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规模连片,相对集中”的原则,推行“政府引导,协会组织,龙头带动,大户养殖,统一防疫,集中服务”。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结合生态学原理进行圈舍建设,饲养管理,逐步实现畜牧生态协调发展;狠抓养殖大户和畜牧养殖小区,逐步实现畜牧业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培植和发展以大户、小区、重点乡镇为主的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典型示范带动,提高辐射带动效益;充分利用粮食、秸秆、牧草、草山草坡等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加大产业化经营力度;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兴办畜产品生产基地,搞好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结合沼气池建设,大力推进沼畜工程,逐步实现畜牧产业化、生态化。
总之,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把反腐倡廉贯穿于畜牧兽医工作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用反腐倡廉的实际举措去保证畜牧经济的健康发展,用反腐倡廉的成果促使畜牧事业发展的“增值”;用畜牧经济发展的事例验证反腐倡廉的重要,借鉴畜牧经济发展的经验促进反腐倡廉的不断深入,使党风廉政建设同畜牧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不断促进畜牧兽医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第三篇:服务发展大局推进文化建设
服务全市发展大局
加快推进昆山文化现代化建设
***年是**规划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战之年。作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职能部门,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次会议精神和全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把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自觉服务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大局,全力推进昆山文化现代化,把加快推进昆山文化现代化转变为党的建设的实践成果。
一、增强使命感,确立更高更快更优发展目标。文化现代化是昆山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我市要在2012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要求文广部门必须创新理念,确立目标,主动作为,加快发展,大力推进全市文化繁荣和发展,加快推进与全市经济社会政治生态相适应的文化现代化。昆山应确立更高的文化发展目标。加快建立起适应全市基本现代化要求的文化现代化发展格局、文化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使我市成为人民群众综合素质普遍提高,文化经济繁荣,文化科技结合紧密,拥有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先进配套的文化设施、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拔尖的文化人才、发达的文化产业、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独具特色的鹿城文化、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文化发展主要
指标全国领先,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居全国前列的文化强市。2011年全市文化建设将紧紧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创新作为,扎实推进。
二、建设主流媒体,牢牢把握宣传舆论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以昆山“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为指引,建设以“两台一网”为重点的现代化区域媒体,不断强化主流媒体喉舌作用,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高扬舆论宣传主旋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昆山特色价值观理论研究,自觉从创新广播电视宣传、现代网络媒体和文化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入手,广泛深入地开展昆山特色价值观和城市精神宣传教育,使之走进群众、深入民心、融入生活,为全市干部群众理解、认同并自觉实践,为昆山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工作、突出转型升级、突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发挥两台和网络优势,通过组织高密度、高质量、多形式的媒体宣传,渲染氛围、凝心聚力,助推昆山经济社会全面科学发展,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提供正确导向和舆论支持。加大对外宣传推介。积极拓宽对外宣传渠道,加强对昆山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对外宣传,提升昆山城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提升昆山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强对网络新媒体的管理与应用。网络、手机等新型传媒已成为覆盖最广受众面最大的“现代新媒体”,成为人们
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主动应对,积极适应,充分发挥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传媒的作用,使之为传播先进文化服务为全市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以先进文化占领思想文化的新阵地,加强网络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网络信息、移动电视、手机短信等新型文化业态的管理与引导,牢牢掌握网络、手机信息宣传的主导权,使之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构建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党的十七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为指导,围绕我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建设现代的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大力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的标准,高标准建设好市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文博园、名人馆、美术馆、科技馆、影城、书城等标志性功能性文化设施,大力推进和提升文化设施的现代化。进一步完善市镇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完善和提升以市级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区镇街道公共文化设施为枢纽、以村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的布局均衡、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面完成“文化昆山”三年文化设施建设任务,切实满足群众对公共文化设施的需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好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有计划地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送展览、送讲座下乡活动,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需求。坚持以先进文化引领人,以“文化昆山栏目、欢乐文明百
村行、我们的节日、鹿城故事、百姓舞台、市民大讲坛”等文化活动载体,打造昆山特色的“精神家园”文化服务品牌,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精神世界、凝聚精神力量,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加强大型文化活动策划创新,精心组织好昆山国际啤酒节、昆山国际友好城市展、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昆曲入遗10周年等系列文化活动,打造具有昆山特色、全国有影响的文化活动品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发挥昆山文化研究中心的作用,深入开展昆山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保护、传承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中长期和挖掘、保护、推广方案。有计划地加强对先贤思想的传播,培育和提升市民的精神境界和审美修养。积极争创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力弘扬昆曲文化、良渚文化、稻作文化等昆山优秀传统文化品牌,挖掘以三贤为代表的昆山名人资源,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名人馆。充分利用昆山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加快建设文化搏览园,为市民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载体。通过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提升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利用水平。
四、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经济。文化产业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必须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进全市文化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和功能定位,以规划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制定与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相配套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为各类文化产业特别是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文化产业
发展规律研究。以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深入研究和把握适合昆山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培育适合昆山特质的文化产业。在经济中更多地注入文化的内涵,提高经济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在文化中更多地吸收和应用先进科技成果,增强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加强特色文化产业园建设。根据昆山城市、产业、资源特点,有重点地规划建设若干个文化特色产业园,以产业园打造一批龙头型、规模型的新型文化产业企业。加强文化资本运营,通过生产引领时尚潮流的文化产品,实现文化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鼓励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制定有利于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重点支持一批有昆山传统文化特色的优秀民企,助其做大做强。同时要应用现代科技改造、提升民营企业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不断推进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积极创造条件,使一批有昆山特色的文化产品走向全国和世界。
五、坚持开放创新,增强文化发展动力和活力。创新是推进文化现代化的不竭动力,是先进文化永葆生机和活力的灵魂、源泉。没有历史积累的文化是“化而不文”,没有现实活力的文化是“文而不化”。在经济全球高度开放的条件下,要遵循“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去伪存真”的方针,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实践,大胆让西方的进步文化进入中国,让中国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创新内容和形式,从而让一切创造先进文化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中华民族文化以深厚的东方底蕴、鲜明的民族风格、绚丽多彩的中国气派屹立在世界舞台。
六、加强人才建设,为文化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坚持人才为本、人才引领发展理念,建设一支与文化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人才队伍。科学制定文化人才建设规划。要着眼文化现代化需求,制定好十二五和人才引进和培育计划,今年要组织实施好“6420引才工程”,有计划地引进一批高素质的文化领军型和高层次人才。健全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着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人文环境,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创新人才培育载体。采取以“内部培训培育人才、引才引智集聚人才、产业带动吸引人才、高校合作共育人才”等方式,实施好“百期千人培训工程”,大力加强全市文化人才培训,提升新闻宣传、文化创新、事业发展和行政服务能力。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引进和培育文化人才,为推进文化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
第四篇:牢记服务宗旨推进创新发展
牢记服务宗旨推进创新发展
全力建设和谐、幸福的油田新矿区
第一部分
会议概况:2月29日下午,华北油田公司2012年矿区服务工作会议隆重召开。公司副总经理、矿区服务事业部主任石德岭作了题为《牢记服务宗旨,推进创新发展,全力建设和谐、幸福的油田新矿区》的工作报告,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利民、安全副总监张聪敏出席会议。会上,石德岭副总经理与矿区服务事业部、住房建设管理办公室以及矿区服务二级单位主要领导签订了《中级管理人员2012绩效合同》;会议通报了2011年下半年矿区服务工作考核结果;综合服务4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会议还对“出做创”劳动竞赛活动精品项目、服务明星、特色品牌进行了表彰。矿区服务事业部领导,公司机关有关处室和矿区服务系统单位(部门)主要领导、负责人共18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题:会议认真总结2011年矿区服务工作,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矿区服务系统2012年工作会议、华北油田公司三届四次职代会暨2012年工作会议精神,分析矿区服务系统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12年工作任务,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推动矿区服务业务持续稳健发展。
2011年矿区服务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矿区服务系统牢牢把握“和谐社区建设”这一主线,认真履行“保障生产、服务生活、维护稳定”的重要职责,正确处理服务与管理、建设与经营、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倾力支持民生建设,持续深化精细管理,保障了经营增效,实现了服务创优,保持了健康发展,综合服务满意率达到98.7%。
(一)和谐社区建设全面推进。
(二)“规范管理年”活动深入开展。
(三)惠民便民利民工程稳步实施。
(四)矿区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五)经营矿区能力不断增强。
(六)社区环境保持安全稳定。
(七)社会化、市场化改革探索取得新进展。
第二部分
正确把握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随着油田发展和矿区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在新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下,矿区服务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围绕矿区服务工作“十二五”任务目标,推进和谐社区建设,需要我们正确研判面临形势,科学谋划发展思路,准确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认真遵照“找差距、转方式、抢机遇、上水平”的总要求,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服务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保持发展稳健。二是保
持生产平稳。三是保持队伍安稳。四是保持矿区稳定。
“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服务质量要提升。二是创收增效要提速。三是民生工程要提速。四是深化改革要提速。
矿区服务系统要按照公司“找差距、转方式、抢机遇、上水平”的总要求,下功夫、见成效。“找差距”就是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对照同行业先进标准,多方查找不足,进一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转方式”就是更新观念,通过经营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推进经营方式的转变,实现经营增效;二是推进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改革增效。“抢机遇”就是要抢抓公司主业发展势头强劲对矿区服务业务发展带动的机遇,拓展服务空间,将公司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抢抓公司和驻矿各单位高度重视民生工程的机遇,充分发挥驻矿单位参与矿区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共建和谐矿区,进而带动和促进矿区服务业务的发展。
“上水平”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服务品质上水平。经营增效上水平。管理创新上水平。工程建设上水平。民生工程建设上水平。
第三部分
2012年矿区服务工作指导思想:认真贯彻集团公司矿区服务工作会议和华北油田公司三届四次职代会暨2012年
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和谐矿区建设总体要求,立足公司“十二五”发展总体目标,以和谐社区建设为主线,以“出精品、做明星、创品牌”活动为载体,牢记服务宗旨,夯实管理基础,强化经营增效,推进民生工程,创新社区管理,不断提高矿区综合服务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油田科学、稳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12年矿区服务工作主要目标:
——全面完成经营管理指标,实现收支平衡;
——安全环保实现“三个杜绝、三个确保、三个达标”; ——自主创收完成集团公司下达指标;
——投资完成率达到95%以上;
——综合服务满意率达到95%以上。
石德岭副总经理强调为实现上述目标,2012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稳步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一是坚持创新综合服务。二是倾力做好物业服务。三是努力抓好离退休工作。四是切实加强幼儿教育。五是努力强化医疗卫生管理。六是大力提升社保便民能力。
(二)努力夯实矿区管理基础。一是加强基层队站标准化建设与达标升级。二是继续抓好对标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
(三)大力开展经营增效工作。一是强化成本控制。二是优化投资管理。三是促进创收增效。四是严控用工总量。
五是狠抓节能降耗。
(四)加强与创新社区管理。一是创新居委会工作。二是加强综治维稳。三是强化社区党建。
(五)倾力实施矿区民生工程。一是全力推进住房建设工程。二是扎实开展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三是持续抓好社保惠民工程。四是稳步推进养老康复工程。
(六)积极探索和推行矿区新型管理体制。一是实施幼儿教育引入社会力量办园。二是探索和推行新建小区物业管理新体制。三是推进集中供热管理模式。四是研究既有住房水电暖物业服务补贴转移方案。
(七)高度重视安全环保工作。一是扎实推进安全社区建设。二是着力提升HSE管理水平。三是推进生产现场标准化建设。
(八)突出抓好矿区文化建设。一是完善矿区文化理念体系。二是推进矿区视觉文化建设。三是打造矿区服务品牌。四是促进社区文化繁荣。
公司总经理助理郑立在会议总结时要求:加快发展时不我待,我们一定要科学把握形势,充分估计困难,坚定信心,稳中求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开拓进取、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努力推进矿区服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为油田建设发展做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五篇: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服务市场主体发展
省厅约稿: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服务市场主体发展
NZ县工商局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纪实
近年来,NZ县工商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局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商事制度改革工作部署,围绕简政放权,大力放宽市场准入门槛,着力优化注册登记流程,致力提升便利化服务水平,努力打造门槛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秩序最优的一流营商环境,较好地激发了NZ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积极贡献。
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一站审批
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是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是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
国务院“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导落实、多措并举,强力进行推进。整合工商、税务、质检等部门办证流程,全面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申请人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只需填写“一张表格”,向工商部门“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
2015年5月22日NZ县顺利实施了“三证合一”改革;
2016年10月8日NZ县实施了企业“五证合一、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2017年8月1日顺利实施“27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办理营业执照时间由过去的近30天,缩短至3天内;提交的材料由过去的向不同部门提交多份材料,现在只需填写“一张表格”到“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工商部门3日内发照,发照之日就一并办理了列入整合的27项登记、备案事项,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市场主体的办照成本。“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成为企业唯一“身份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成为企业唯一身份代码,实现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NZ县落实多证合一、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举措,被《中工网》、《湖北日报》、《襄阳日报》、《视界网》等10多家网站和媒体报道,收到了较好地社会效果。
实施“三证合一”改革以来,全县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12204户,其中,企业1866户,个体工商户992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11户。截止2017年8月底累计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7279户,注册资本2757736.60万元。其中企业4886户,注册资本2359353.16万元;个体户21379户,注册资本138092.32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1014户,注册资本260291.13万元。截止2017年8月底共发放“三证合一”营业执照4215份;企业“五证合一”营业执照3686 份;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营业执照15428份;“27证合一”营业执照2137份。
简政放权,同县通办,便捷准入
围绕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落地见效,NZ县工商局积极实施
简政放权举措,强力进行了职能服务再优化、措施再加强。
实行“同县通办”、“同城通办”登记改革,加速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进程。在落实“先照后证”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市场主体住所登记信息申报制和企业集群登记注册制,允许“住改商”、“一址多照”、“一照多址”、住所信息申报登记、集群登记,较好的解决了初创企业、小微企业住所难找或费用过高的创业瓶颈,对激发投资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全县87户创业者适用住所申报制度办理登记注册;NZ县兰羽集群注册托管有限公司以托管的方式,一次性为15家企业办理“集群企业住所托管”工商营业执照。
实施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注册“零见面”。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网上发照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在NZ县得到有效推进,市场主体足不出户就可开公司、企业,极大方便了群众创业发展。2016年5月13日,NZ县首份电子营业执照顺利发出。截止目前,全县颁发电子营业执照75份,实现企业登记“零见面”。目前,NZ县工商局正加大推行“互联网+登记服务”业务培训,待网上登记软件开通后,全面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核准、网上发照、网上公示的全程电子化登记方式和电子执照应用模式。
推行市场主体住所登记信息申报制和企业集群登记注册,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2017年1月,《襄阳市市场主体住所登记信息申报制试行办法》和《襄阳
市企业集群登记管理试行办法》出台后,NZ县工商局迅速贯彻落实,鼓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采用住所申报制进行登记注册,并指导经营者填写市场主体住所信息申报相关文书,确保其申报的住所信息准确、完整。“住所申报”、“集群登记”成为NZ小微企业发展的新的便捷途径。截止目前,全县已有87户经营者适用住所申报制办理了登记注册,新登记集群注册托管服务企业1家,托管企业15家。
深化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方便市场主体快速退市。2015年,襄阳市工商局出台了《关于印发<襄阳市企业注销登记简易程序规定(试行)>的通知》,NZ县工商局迅速转发并认真进行了贯彻落实。2016年12月国家工商总局下发《关于全面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的指导意见》,NZ县工商局按照指导意见全面实施并深化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进一步简化企业简易注销登记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构建便捷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
放管结合,信息共享,协同监管
为了有效加强先照后证改革后的监管盲区,放管结合,实现部门间无缝对接,NZ县工商局主动加强了与相关职能部门间的协调,积极强化信息共享,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协同监管格局。
打破信息孤岛,实行信息共享。为确保“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后监管信息共享和监管对接,NZ县工商局全面实施“双知识、一承诺”制度。工商部门在办理涉及“工商登记后臵审批事项”的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时,拟制《工商
登记后臵审批事项告知书》,在发放营业执照时一并送达申请人;申请人申办登记注册时,按规定向登记机关提交由全体投资人或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署的《承诺书》,书面承诺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及时办理相关后臵审批手续,在取得行政审批前不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等诚信守法事项。工商部门在办理登记注册后,及时通过“湖北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共享交换系统”推送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各相关部门通过“共享交换系统”及时认领涉及本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或属于本部门主管职责的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做好共享数据的导入工作,实现与本部门业务系统有效融合。通过“双告知一承诺”制度,不仅避免了申请人对“先照后证”认识上的偏差,而且清楚告知了申请人该去哪些部门办理审批手续,避免了跑冤枉路,减少“折腾”时间;同时也较好的打破的部门间信息壁垒,实现监管信息共享。
落实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制度,推进诚信体系建设。NZ县工商主动强化职能服务,积极加强业务指导,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依法按时公示信息,企业年报工作得到有效落实。2017年,全县企业应报4384家,已报2933家,年报率为66.90%;个体工商户应报19425家,已报13904家,年报率71.58%;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报871家,已报641家,年报率73.59%。全县市场主体年报率名列全市领先地位。
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努力提升科学监管效能。NZ县工商局结合有关政策和NZ实际,制定了《NZ县工商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NZ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双随机”
抽查实施细则》,并全面建立健全县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和抽查清单。目前已建立4438家企业名录库和全系统32名信用监管执法人员名录库,结合监管需要组织开展对企业的定向抽查和实地检查,进一步细化抽查检查内容、涵盖事项。
建立监管“三库”,积极构建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体系。加强对市场主体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即时性的重点检查,按规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标注为经营异常状态,并及时向社会公示。建立健全“经营异常名录库”和台账,制定工作规程,规范经营异常名录的列入、移出和经营异常状态标记工作。截止6月26日,对全县168家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列入经营异常名录,99家个体工商户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移出已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50家。
加强协同监管,实现事中事后全面对接。NZ县工商局积极发挥市场监管委员会办公室作用,主动加强各成员单位间工作协调,推进信息共享,基本实现部门间信息无障碍传递。截止目前,全县市场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交换各类数据24350条。其中:工商部门推送信息20020 条,其他单位上传许可数据1096条;全县上传处罚信息1599条,上传协同监管信息395条,上传抽查检查信息163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