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邓论考试复习资料

时间:2019-05-13 03:1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大邓论考试复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大邓论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篇:电大邓论考试复习资料

单项选择题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B.和平与发展

2.我国在()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B.1956年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上来的战略决策。A.经济建设

4.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在()。B。党的十五大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C.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是,C.党成立8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7.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A.人民的根本利益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为,加强()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9.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当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C.1000

10.2004年9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的能力。C.领导发展

1l.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B.第一要务 12.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的集中体现。B.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13.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与重新确立是在 C.1978年 14.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C.实事求是

15.思想路线的本质在于(),在于不断地研究新问题,在探索中前进。D.创新 16.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C发展生产和共同致富

17.一种社会制度是否有优越性,根本上决定于它能否C.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8.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B.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B.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20.在党的十五大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B.基本纲领

21.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A.和谐

100.世界多极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哪些历史机遇?

1、世界多极化有利于中国在国际外交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有利一于我们团结和联合大多数国家的人民共同推动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发展;

3、有利于我们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有利于我们防范和击败各种“分化“和”西化“中国的图谋;

5、有利于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101.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哪些历史机遇?

1、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对外开放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2、全球资本市场为弥补我国资金不中提供了便利;

3、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为加快我国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科学技术在全球的交流与传播为我国吸引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提供了机会。102.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我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宪法的规定,国内和少数民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享受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综合民族和地区为一体的自治制度。103.为什么要改善党的领导?

改善党的领导是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形势变化对我们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法等提出相应改变的要求,为了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使们们的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2、改善党的领导是克服自身缺点的需要。

104.简述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对于党内外任何企图削弱、摆脱、取消、反对党的领导的倾向,必须进行批评、教育以至必要的斗争;另一方面,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又必须要努力改善党的领导,使党能真正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切实克服身身建设中的种种缺点和不足。这两个方面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105.简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任务(即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3、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4、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5、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6、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7、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8、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唯上的不正之风。22.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目标中,“和谐”是指A.社会现代化

23.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B.2000年翻两番 24.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是A.农业 25.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6.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第一步是(),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27.在对外开放中坚持()是我们的一条基本原则。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8.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上。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29.我国目前实行的分配制度是由()所决定的。B.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

30.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 A.注重公平31.人民通过()的政权组织形式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A.人民代表大会 32.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C.政治领导 33.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两大主题是A.团结,民主 3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B.培育“四有”新人 35.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C.集体主义

36.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7.以人为本的“本”,是指 A.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C.社会基础 3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B.坚持改革开放 40.“一国两制”构想首先用于解决的问题是B.香港问题 41.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2.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B.一国两制

43.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来处理,C.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44.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最高准则是A.国家利益 45.建设和谐世界要通过B.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46.我国的各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赋予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它们是C.参政党

47.在党的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C思想建设

48.()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A.民主集中制 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经历了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的基本命题的提出阶段

C.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的.逐步展开和形成理论轮廓的阶段

D.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的科学体系形成并最终确立指导地位的阶段 2.我们党在新的世纪要带领人民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B.完成祖国统一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D、推进现代化建设3.科学发展观坚持

A.发展为了人民B.发展依靠人民C.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全面发展B.协调发展D.可持续发展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A.为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基础B.打破了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D.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C.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D.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 7.改革开放主要解决()的问题。

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8.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设想是

A.东部地区先加快发展B.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 C.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D.实现共同富裕

9.在对外开放中,我们坚持()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A.“引进来”B.“走出去” 10.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 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11.建设政治文明涉及下列哪些方面,A.政治思想B.政治制度 C.行政管理D.法制建设

12.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是

A.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B.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C.形成学习型社会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3.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生态良好

14.特别行政区除在外交、国防、宣战和媾和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还享有 A.行政管理权B.立法权C.独立的司法权D.终审权 15.当今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 A.霸权主义C.强权政治

16.()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

A.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艰苦奋斗B.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C.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D.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106.简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07.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之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要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108.简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按照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109.简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总体目标。

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和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国,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永葆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简答题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主要是指什么?

答: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设计和领导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和巨大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的伟大实践,并在这场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新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和实践经验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现实依据。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主要是指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的历史根据。主要是指:自19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期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获得的实践和理论经验,以及党的指导思想犯“左”的错误,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挫折和教训。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第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第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第四,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第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的理论;第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第七,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理论;第八,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理论;第九,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

3、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答:“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有哪些经验最重要?

答:第一,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第二,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第三,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记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5简述如何统筹城乡的发展。

21、“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

1、民族的愿意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国两制”的出发点。

2、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为“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

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国两制”的力量所在。

22、为什么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答:(1)一个中国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2)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事实和原则。(3)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及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基础。

2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3)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24、简述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答: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论述题

一、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答: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

(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二、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答: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简述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7简述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重要意义。

答: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的意义在于:(1)保证了拨乱反正的顺利进行,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2)保证了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正确的思想路线对于制定和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意义;(3)保证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正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深入贯彻,我们才不断地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新政策。

8为什么说解放思想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答: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2.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指针和方向;3.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9如何理解“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答: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批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微型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0、建国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上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答:(1)对中国的国情缺乏全面的了解(2)错误地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忽视发展力;(3)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11、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这种不发达,既表现在生产力上,也表现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上,归根到底,生产力的落后是最基本的特征

12、简述党的十五大“新三步走”战略

答:(1)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在2l世纪前50年,我们的目标是:(2)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4)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13、怎样正确理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

答: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

(1)发展是目的。发展首先指经济发展,同时也包括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全面进步。

中国解决自身内部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2)改革是动力。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改革是指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只有广泛而深入的改革,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空间。一方面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发展是改革的目的。(3)稳定是前提。稳定是指国家政局的稳定和基本路线、基本政策的稳定不变。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4)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同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14、简述“三个有利于”标准。

答: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它是判断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15、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答: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2)把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着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4)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16、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如何? 答:(1)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2)从法治和德治所属的领域看,它们同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3)从实践看,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17、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和方法是什么?

答:(1)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3)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4)必须要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确保国家的安定团结

18、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1)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4)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是什么?

答:(1)有利于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2)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机遇,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3)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科学发展的各方面需要,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党要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20、十七大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1)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2)社会就业更加充分;(3)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4)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5)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6)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f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三、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答: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主要从两方面看:(1)科学发展观是在认真总结我国以往的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改革开放3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已经实现小康,但这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八大阶段性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它表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全面认识新形势和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和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2)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因为: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四、怎样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

1、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推动生产不断展,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解决好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才能接受时代挑战,尽快缩短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种度上的差距,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2、能否解决好发展总是,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国、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要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五、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

答: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内在于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规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推陈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要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四项基本原则要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的基础,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们都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六、试论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目标。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七、如何正确处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答:(1)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体现。(2)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这是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不同造成的必然结果。

(3)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愈大愈好,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4)为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党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5)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级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内。为此必须: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共同富裕。

八、试述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作出的强调。答: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着重强调了以下几点:

(1)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3)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4)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九、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答:“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和谐文化建设起着统摄和支配作用,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和谐文化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的核心。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九、试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答: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1)维护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维护公平和正义是我们党执政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3)维护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与不公平、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对照,社会主义就是公平与正义的社会

十一、试述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中的战略优势。

答: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掌握着打击、遏制“台独”的战略优势。(1)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两岸民间经济文化交流持续发展,密切了两岸同胞的联系,培育和发展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要求改善两岸关系,反对“台独”。

(3)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这是任何力量也难以斩断的。

(4)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始终稳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十二、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答:(1)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个问题,是由要长期保持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并不断完成党的历史使命而提出的。

(2)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就成了在全国执政的党。党在执政的50多年时间里,总的来说工作是努力的,成绩是显着的,得到了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有过失误,党在执政的过程中也出现过挫折。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承担着十分艰巨的领导任务。如何能够长期保持党的执政地位并且领导人民按照预定的目标取得成功,还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4)党在执政之后的所有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执政来展开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一项基本建设,它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简答题:

1、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历程

答: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20年时间,三个发展阶段:第一,1978年---1982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到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命题从酝酿到提出的分阶段;第二,1985年—1987年,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和形成理论轮廓的阶段;第三,1987年-1997年,从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到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形成并最终确立指导地位的阶段。1992年9月,党的十四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归纳为9条,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确立。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第一: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方针;第二,明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第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工作方针政策。

一个政党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2.党的思想路线为什么需要重新确立?

因为1958年以后,特别是1966-1976年待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程度上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重大挫折,1976-1978年间“两个凡是”的指导方针也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如果不重新确立党的“实是求是”思想路线,不打破了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的个人崇拜等“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前进,党的微型机就会停止,最终就要亡党亡国。

23.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有什么意义?

真理标准总是的大讨论最终发展成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冲击了“左”倾错误和“两个凡是”的指导方针,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这场大讨论为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基础。24.邓小平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了哪些贡献?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科学地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对党的思想路线从理论上作了重要的阐述和发挥,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面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他认为,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而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25.应该如何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及其发展规律。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提示客观存在的本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为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基础。

26.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不从心,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7.如何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应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首要任务、根本原则等方面着手。首先,社会主义是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必须能够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因而社会主义,尤其是我们这样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次,社会主义是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社会形态,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原则必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那种那经济附加在社会主义的3.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第一,世界开始了多极化格局的进程。维护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第二,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个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第三,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4.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因为:

1、在邓小平理论中,有一种坚实的哲学思想感---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在邓小平理论中,有一个明确的理论主题----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思考,并形成了对其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

3、在邓小平理论中,在一系列内在联系的重要观点(3个方面,16条)。其中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论断,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奠定了这个理论体系中的一块块基石,是这个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5.党的十一届六中会讨论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总是的决议》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第一、坚决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客观公正地对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正确总结;第二,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深刻阐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第三,充分肯定了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而且概括了这条道路的10个主要点。6.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7,简述邓小平理论对我们的各项工作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二、它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8.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形成;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地位确立。

9.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可以导致哪两种发展前途。

一种是,推动它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促进有效而公正地配置世界资源,促进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共同发展,造福全国人民。另一种是,任凭它按照不合理的规则运行,进一步加剧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民发展的不平衡,继续扩大南北发展差距,加剧贫富分化和环境恶化,使一些发展中国家进一步被边缘化,经济和金融风险增大,中国犯罪严重。我们应该团结世界和国人民努力争取第一个前途,避免第二种前途。

10.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概括中哪个思想体现得最明显?

承认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并充分估量到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从而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认真对待新技术革命给我们的挑战和机遇,顺应潮流,趁势而上,把我国的科学技术搞上去,把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搞得更好。这个思想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概括中体现得最明显。11.简述“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基本含义。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12.简述:“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基本含义。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3.简述“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含义。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14.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三,它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第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什么?它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16.简述如何统筹区域的发展。

统筹区域的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家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7.简述如何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是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18.简述如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即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19.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够平衡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所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20.简述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第一,确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第二,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1.为什么说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至关重要?

因为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对它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思想路线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正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深入贯彻,我们才不断地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新政策,保证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和确立经历的曲折过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正确思想路线的确立对本质规定中的错误认识必须澄清。

28.为什么在搞清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也要解放思想?

因为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第一,在我们的观念中,存在着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的倾向,造成了对社会主义的错误理解;第二,在 我们的实践中,受错误观念的影响,照抄照搬前苏联模式,没有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推进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首先解放思想,大胆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纠正对社会主义理解上的偏差,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29.如何理解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的问题?

长期“左“的思想影响严重束缚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时候,对社会主义进行在“再认识”的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了全党的面前。“现认识”一是要根据变化了的历史情况和中国的现实,更好地理解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二是要从中国的现实出发,进行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这种理论研究要求:第二,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为我们正确地“再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所确定的思想路线。

30.如何理解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性。

第一,它是社会主义从空间想到科学转化中的根本理论问题;第二,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第三,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搞清楚的首要问题。3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32.为什么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本质特征?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的首要任、本质特征是因为,这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适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趋势。我国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面临着世界范围的越来越激烈的新技术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要坚持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自身的发展中体现出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特点。就必须通过改革不断解放生产力、加速发展生产力,早日实现现代化,摆脱贫穷落后,走向民族复兴。3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 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这两条原则是有机统一的,没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不可能真正实行按劳分配,就不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格分化,也就不可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没有共同富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不有广泛的社会基础,难以确立。正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两点,从根本上体现着社会主主所特有的本质特征,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区别开来。34.简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的含义。

1、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背离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35.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1、这一理论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原理。

2、这一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石,是我们党制定现行路线、方政策的根本依据。

3、这一理论是我们在实践中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的有力思想武器。

36.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7.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38.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指导意义。

1、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规定了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

3、强调了实现奋斗奋斗目标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4、指出了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39.简述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

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坚持我们国体的无产阶级性质。

3、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全面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统一。

4、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坚持正确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

40.简述“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目标的含义。

1、“富强”是指经济现代化,建设发达的物质文明。

2、“民主”是指政治现代化,建设充满活力的民主政治制度

3、“文明”是指文化现代化,建设精神文明;

4、“和谐”是指社会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在这个目标设计中,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是不能动摇的。41.简述党的十五大“新三步走”的战略。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在21世纪前50年,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42.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我们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4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备对策。

主要有:

1、建设创新型国家;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4.什么是创新型国家?

所谓创新弄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45.简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1、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重大举措;

2、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3、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国家的任务,既反映了党对世界经济、科学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46.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这是我们党从长期实践中确立的处理农业问题、家材问题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

2、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认真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生活大局,事关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47、简述邓小平关于全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思想。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的战略设想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条件,东部地区先加快发展,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

48.国家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实施了哪些战略?

1、推进西部大开发;

2、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3、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大的政策;

4、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中东西地区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49.简述当代中国改革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

1、旧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造成人民贫困、国家落后的事实,迫使我们必须改革。

2、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改革。

3、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内在要求。50.为什么说改革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

1、从改革所引起的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变革的深度和广度看,可以说是一场新的革命,因而成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2、通过改革达到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阻碍的目的,因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改革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

4、改革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51.简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1、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于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是严峻的考验,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显着增加.4、有机遇,也有挑战,总的说机遇大于挑战.52.怎么样正确理解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相互关系.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2、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相辅相成的,两者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社会主义.立起来的形而上学的错误倾向。73.“四有新人”的内涵是什么?内在的关系如何?

“四有公民”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对国民素质的具体要求,其内涵是:第一,有理想;第二,有道德;第三,有文化;第四,有纪律。两者的关系:“四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其中理想是目标,道德是基础,文化是条件,纪律是保证。“四有”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现代化建设对全体公民的社会政治理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素养、法制纪律观念等全面发展的要求。

74.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其内涵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包含着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1、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2、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

3、促进个人和集体的不断完善。

75.如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奠定基础。

2、大力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形成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新局面。

3、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讲正气、讲道德、讲美丑、讲荣辱,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践行,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一个持之以恒的践行机制,主要包括要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机制、修养机制、示范机制和评价机制。

76.为什么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因为: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由意识形态本身的特点和社会功能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同任何意识形态一樟具有统治功能的社会意识形态。

2、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所决定的。在文化领域党要贯彻自己的意识形态,要用马克思主义去指导文化建设。

3、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也是由思想文化建设的性质、目的、任务所决定的。

77.如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主题,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强大精神动力。为此我们应该:

1、继承优秀民族文化,发扬优良文化传统。因为发族文化是发族精神的母体和载体,民族精神则是发族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2、以开放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为民族精神注入新内容。

3、要在全社会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78.“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内涵是什么?

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

53.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会不会导致资本主义?为什么?

不会,因为从政治上讲,我们国家机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有能力保障社会主义制度.从经济上讲,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工业、农业、商业和其它方面已经建立了相当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前提下实行对外开放,只能是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冲击社会主义制度;对外开放会带来消极影响,但有办法解决.我们既要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好的东西,又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的东西和反映资本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5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哪些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反映现代化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具有以下几方面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1经济活动市场化;2企业行为自主化;3宏观调 控间接化;4经营管理法制化;5社会保障制度化.5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具有的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56.如何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必须

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坚持公有制为主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57.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是全体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数据,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以生产数据的支配、使用,以及由此取得的收益都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他们共同的意志和需要;任何个人或少数人不能利用生产数据为自己牟取私利.58.简述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的概念.他们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生产数据所有制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数据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数据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诸方面的经济关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 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本的组织形式和资本的经营方式.59.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表现在:

1、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2、非公有制经济的灵活机制,较强的适应市场的经济能力,为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3、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60.什么是”按劳为配”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61.社會主義社會個人收入為什麼要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是由其客觀經濟條件決定的.1、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條件.2、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條件.3、在社會主義社會,舊的分工還沒有消失,勞動還存在著重大差別,勞動還是謀生的手段,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

62.為什麼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承認和允許人們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別?

有其客觀的必然性.1、這是貫徹按勞分配原則的必然結果;2這是實行多種所有制形式和多種分配方式的必然結果;

3、這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

4、這是我國各地自然條件和歷史條件不同造成的必然結果.63.什麼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是指社會主義國家在其政治實踐活動中構成的文明成果,其核心內容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64.什麼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它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以人民代表大會為政權組織形式,以民主集中制為組織原則,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國家權力機關,統一領導國家事務的制度.65.我國實行怎麼樣的政黨制度,其政治基礎和基本方針是什麼?

我國實行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調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中國共產黨同和民主黨派合作的政治基礎.”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是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基本方针。66.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是?

1、努力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从多方面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依法治国,还必须从多方面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党的十七大报告主要从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法法制宣传教育、尊重和保障人权(参与权、平等权)、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六个方面加以强调。

67.政治体制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1、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2、从宪法和德治所属的领域看,它们同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

3、从实践看,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并使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68.为什么说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尚需一个过程。

2、封建的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还长期存在。

3、我国尚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基础。

4、我国目前还存在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69.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我国为什么要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中国彩民族区域自治的办法解决民族问题,是根据本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历史安排。因为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2、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3、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距,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70.《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十七大报告对其作了哪些改进?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改进: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的基础上,增加个人品德建设,这是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正式提出个个品德建设。7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根本任务是要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培育“四有”公民。72.如何理解“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的辩证关系?

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是统一的,二进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2、“二为”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总目标和总方向,“双百”是实现“二为”目标和方向的必由之路。离开“二为”谈“双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就会迷失方向;离开“双百”谈“二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就不可能落到实处。

3、我们应防止和反对把二者对79.现阶段我们党的历史任务是什么?党领导人民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是现阶段我们党的三大历史任务。

8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什么?胡锦涛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81.如何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

表现在:

1、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所必需的;

2、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所必需的;

3、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的执政的历史任务所必需的。8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83、怎么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要从四个方面努力践行: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3、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4、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84.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要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1、从多方面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

2、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3、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4、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85.“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是什么?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86.“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在“一国两制”中,坚持“一国”的原则,“一国”是“两制“的前提(2)在“一国两制”中,坚持两种制度都不变的思想。(3)保证香港、澳门、台湾的高度自治和稳定的局面。87.“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民族的愿望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国两制”的出发点。(2)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时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国两制”的力量所在。

88.如何理解“一国两制”中“两种制度都不变”的思想?

坚持两种制度都不变,讲不变要讲两个方面,不只是讲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不变,还要讲两种社会制度都不变,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也不变;在两种社会制度中,作为主体的大陆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有了这个主体,就可以允许在它的身边,在小地区、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就不怕资本主义吃掉社会主义,反而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89.“一边一国”的实质是什么?

“一边一国”是陈水扁推行“台湾独立”的政治本质的大暴露,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90.我国政府在解决和发展两岸关系问题上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2)力争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认放弃使用武力。(3)促成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争取实现直接“三通”。91.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政府的对台方针政策主张是什么?

(1)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2)明确定义两岸关系的现状,提出“反独”、“遏独”是当前对台工作的主要任务。(3)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策与法律框架。(4)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为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92.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

邓小平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1、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

2、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增长。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3、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上升。

4、南北矛盾突出。93.谈谈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认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最初是用来处理民族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的,起初的创始国是中国、印度、缅甸。目前,它在国际上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9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有何联系?

和平共处式项原则的本质是反对侵略的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提;

2、“互不侵犯”,就是在处理国家之间和国家关系中排除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3、“互不干扰内政”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

4、“平等互利”,是要求在国家之间的各种交往中,彼此以主权国家平等相待;

5、“和平共处”是前四项原则的目的和必然结果。

9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提出以来,作出了什么贡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了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

2、它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之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解决途径。

3、它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南北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4、它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96.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1、进一步推动同发达国家关系的发展,致力于全面建立稳定大国关系框架。

2、努力营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3、继续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把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推进到令人满意的新阶段。

4、积极开展首脑外交和多边外交,不断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5、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

6、加大涉台外交斗争力度,遏制台湾当局的“务实外交”。97.我们应该如何为现代建设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

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高举和平与发展旗帜,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发主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们就能不断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98.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展开外交?

1、进一步推动同发达国家关系的发展,致力于全面建立稳定大国关系框架。

2、努力营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3、继续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把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推进到令人满意的新阶段。99.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是什么?

1、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正确选择。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2、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由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定的。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有利于维护盅自身的国家和民族利益。也只有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才能抓住机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观目标。

3、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的深厚积淀中。

第二篇:电大邓论论述题

论2.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有效推动社会主义事平。它是判断我国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阶段?答:可从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四个方面的贡献业的发展。(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2)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仅继承了,而理解:(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体现。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体优越性,从根本上讲,且发展了生产力标准。国为:它把生产力标准具体运用于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比先前的经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衡量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济制度更高的社会生产力。(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现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就为各项工作指出了明确的目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3)邓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标;“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三个有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身产利于”把生产力标准、政治标准、人民利益标准结合起来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之间的矛盾,此矛盾的解决有待生产力的发展。(4)大力成为统一的标准。的科学判断;(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将来过度到共产主义奠定必须的物质1.怎样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条件,这会主义必须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答:(1)论3.为什么说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本注意,并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5)在党的十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大旗帜?答:1.因为旗帜是方向.党的十六大指出:邓小平一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经济建设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理论是我们的旗帜,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各项工作重新被确立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这是对党的八大路线的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的根本指针.以邓小平理论为旗帜,就要把科学社会主义复。目前,我们必须把发展生产力当作社会主义的根本任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有机结合,务,摆在首要位置,才能真正实现“三个代表”,体现出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因为旗帜是形象,以邓小平党的先进性。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理论为旗帜,就要一心一意抓经济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2.如何理解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至关重要?答:(1)邓小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它既包括作为主体的公有制则和改革开放,保持国内稳定,维护世界和平,树立一种改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反复思考的经济,又包括公有制以外的其他所有制经济。这一制度既革、开放、向现代化迈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国家的鲜明形象.3.邓小平理论既是方向,又是形象.坚持而搞清楚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道路;又结合了初级阶段的实际,符合当代中国的基本国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才能把邓小平所开创的伟大事基础上,认清社会注意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什么,其中,情。

业进行到底.因为邓小平理论为实现我们的事业提供着理认清社会主义本质是明确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前提。(2)1.试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答:(1)从历史发展论的指南.精神的动力和智慧的启迪,提供着最重要的思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它是社会主看,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想保证.义从空想到科学转化中的根本理论问题;第二、它是国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2)从法

1.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答:中国共产党必须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第三、它是我国社会治和德治所属的领域看,它们同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主义建设必须搞清楚的首要问题。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3)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1为什么说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从实践看,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并使它们在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其中1.党要始终代表中国答:1在一定社实际生活中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保证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会的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总是同时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家的长治久安。

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有一对矛盾是主要矛盾,它是社会基本矛盾,既生产力和生2.试论我国政府在解决和发展两岸关系上坚持的原则。坚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推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表现.2在1956年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和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促群众的生活水平。2.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后,剥削阶级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剥削阶级作为一使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争取实现直接三通。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个完整的阶级因此已不再存在,阶级斗争虽然在一定范围3.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党的16大必须努力体现法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其对象,范围,方式和总趋势都发生了报告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之所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重大变化.3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由我国社会这么说,是因为:在这一构想下,可以做到国家统一的前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提,作为主体的祖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保持原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党要始终代表中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有的社会制度不变,高度自治。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间的矛盾.他们的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保障,永享太平。台湾的经济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答:将真正以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台湾可以利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生产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益大陆市场大、生产成本低等有利条件,实现经济结果的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改造基本完成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我国基本实现为止,优化和长期繁荣,两岸经济可以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台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这种长期性,是由历史前提,现实湾同胞可以和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共享

2.怎么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决定的.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党的16大报告还指出:的最新成果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历史前提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3我国现实的国情决“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展的最新成果主要表现在1.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4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决定贯彻八项主张,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和方法论,为科学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的推进我国社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一前景。”用和平方式实现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2.它坚持党的最高纲领3怎样正确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答:1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概括.2经济建

1、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3.它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设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答:邓小平讲争取世界的和平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本点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目标”和在“首要任务’,并认为完美确立的政策要”立

4.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为坚持马克思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离不开足于中国自身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3四项基本原则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论视野。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4两们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

3.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业。”提出这个宗旨是因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平思想答: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主义的实践 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思想,对于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将产2.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答:(1)1995年,党中历史的历史潮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由中国的历生极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它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央和国务院正式制定并开始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2)科史和国家性质决定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国之所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2.它是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教兴国,是指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以提出促进共同发展,是因为:发展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指南3.它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会发展的优先地位,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的利益,还代表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维护和平,促进发大理论武器。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经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目标的顺利实现。(3)科学技术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增大,一国经济的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构和人民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它是生产力诸要素中主要推发展同地区经济的发展,以至同世界经济的发展紧密相业的长远发展,因而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动力量.(4)发展科学技术,有赖于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联,共同发展成为各国的一致利益。

1.怎样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的精髓?答:(1)的提高,因此必须抓教育,从培养人才入手。教育和科学,2.怎样理解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进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答:(1)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程,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思想前提,理论基础,是邓小平术的现代化。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理论建构的方法论(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1.怎样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答:(1)“三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我们党的拒腐防平理论的每一个重大问题,成为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基本个有利于”标准继承、发展了生产力标准,回答了“如何建变的能力;(2)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就要坚持用加强马克的指导性线索。(3)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设社会主义”的问题。(2)“三个有利于”标准与社会主义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在义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规定的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要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每一重大问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3)“三个有利于”标准要弘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题的核心和灵魂。求我们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跳出来,以一种新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

2.简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观念、新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工作,在改革开放中放开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必须答:(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手脚,大胆地试验。(4)“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仅是衡量经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培养

(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根据和目的(3)济工作的标准,也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4)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核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是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的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答:(1)社心的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密切联系群众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探索永无止境。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2)的优势,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

1.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答:(1)依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现代化的重要保证(3)社会主义文3.试述党的十六大关于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建设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答:(1)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2)不断提高驾的事业中依靠人民群众,首先的和最主要的就是依靠工1.为什么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很实现御市场经济的能力;(3)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因为:一个中国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4)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5)不断提高总揽全局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法理依据。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事实和原则。一的能力。的根本力量。(2)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3)依靠新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及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基础。

时期的统一战线(4)依靠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2.什么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它与“生产力标准”有何联系1.试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答:(1)发展答:(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1992年邓小平提出的: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生产力是一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执政党只有致力于发展生产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第三篇:电大、中级财务会计考试复习资料

中级财务会计2

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并将其顺序号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下列有关利润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D)。

A.只需按年编报B.动态报表C.静态报表D.反映经营成果

E.“本期金额”栏根据损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

2.下列属于企业实收资本增加途径的有(ABC)。

A.接受投资者投资 B.经批准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C

D.接受现金捐赠E.将债务转为资本

A.购进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差额

B.购进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差额

C.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D.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E4(ABCDE)。

A

B

C

D

E

8(ABD)。

B.售出固定资产收到现金

CD.用存货偿还短期借款E.上交所得税

9.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有(BD)。

A.备抵法B.追溯调整法C.直接转销法D.未来适用法E.直线法

11.下列业务中,影响所有者权益结构变动的有(ABDE)。

A.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B.接受捐赠C.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

D.经批准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E.发放股票股利

13.下列项目中,不应确认为收入的有(ABD)。

A.销售商品收取的增值税B.出售飞机票时代收的保险费C.销售商品的价款1

第四篇:电大国际企业管理考试复习资料

国际企业管理期末综合复习题 单选题:

1.世界范围内的制成品与提供原料的分工是(垂直式)国际分工

2.国际直接投资是指(生产资本)的国际化.3.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活动不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国际租赁).4.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活动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直接投资).5.国际利益分配模型表明,资本的跨国移动会增加(资本输入输出双方国家)的国家利益.6.如果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就应选择(出口贸易).7.日本非常注重在美国,俄国和其他邻国之间维持平衡,表明了一国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明一国的(政治环境).8.下面不属于政治风险的是(C)A.本国化,B国有化;C当地化;D.有偿证明.9.美日等西方国家海外经营中用于(自然资源开发)项目达1/4以上.10.”胞波”一词强调的是(自然环境)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11.东亚国家吸引投资最快的时期是在其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12.美国政府支出占GNP比重的25%,反映了(政治法律环境)对国际企业的影响.13.下列行业中易被没收,征用和国有化的行业是(石油开采).14..21世纪企业的环境适应模式是以(文化信息)为中心的适应关系.15.国际企业各种全球化战略之间的关系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16.实施产品出口战略可以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这在(飞机制造业)中表现显著.17.实施(许可证贸易)战略的投资规模小,近年来成为生物技术,半导体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弥补研发费用的有效途径.18.在美国,(特许经营)已成为增长最快的贸易形式.19.生产经营空洞化是实施(分包)战略必须应对的严峻问题.20.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是由(简.霍普兰德)提出来的.21.最早缔结国际战略联盟的是(美国福特

与日本马自达).22.采用IMV实达联合品牌是属于(制造生产战略联盟).23.通用动力公司为了向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销售F-16型战斗机,曾达成协议,规定在这4个国家制造及装配零部件是属于(制造生产战略联盟).24.IBM在国外长期推行的是(独资企业)战略.25.国际企业的(全球中心型)组织控制体制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26.构成延伸产品的标志是(附加价值).27.以现有产品或市场为基础,利用技术,设备,销售等潜力,扩大产品组合的广度,这是(扩张型)产品组合.28.与普通商品的交易不同,技术的转让是(使用权)的转让.29.如果企业产品多样化程度小于10%,而且国际营销比重也有限,那么应该采取(国际事业部组织结构)的组织形式.30.丰田公司在4个东南亚国家中有零部件和生产销售网络,表明此时的国际企业处于(独立子公司阶段).31.美国Nike公司把运动鞋和服装的生产经营分包给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包商,所采用的是(寻求外源)的组织形式.32.(母女)结构最适用于母企业规模不大,海外子公司数目较少且分布在邻近国家的情形.33.世界著名的(IBM)公司,在公司内曾长期保留国际部,负责全球营销业务.34.如果一国提高利率,那么会出现(该国货币远期汇率下跌).35.(国际事业部结构)比较适合从事多国性生产不久,产品标准化,技术稳定,地区分布不广的中小型国际企业.36.当英国的通货膨胀率比美国高,则(英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导致英镑汇价下降).37.低关联文化的沟通要用(词组)来表达.多选题

1.从分工和组织结构看,国际企业的类型有(水平型,垂直型,混合型).2.从经营角度看,国际企业的主要类型有(资源型,服务型,制造型).3.两缺口理论认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用济增长的因素是(储蓄和外汇).4.下列哪些特点属于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贸易导向,资源开发比重大).5.海默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是(市场不完全,垄断优势).6.哪三种市场不完全导致企业拥有垄断优势(产品差异,专有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优势).7.所有权优势是指(管理技能和创新能力).8.区位优势包括(市场空间分布和吸引外资政策).9.衡量一项引进技术的适用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目标适用性,产品适用性,工艺适用性).10.以国际经营人员考评的中心内容为(业绩考评).11.交易性人力资本理论包括国民的(道德,信誉,社会关系).12.构成形式产品的标志是(产品特征和商标).13.传统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人的素质中,只有个人的(知识,技能,体力)才对财富增值起作用.14.国际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民族性,传统性,渗透性,地域性,变革性).15.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包括(筹资战略,市场进入战略,投资战略,技术战略).16.国际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包括(心理层次,制度层次,行为层次).17.霍夫史蒂德认为,对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有影响的文化价值观有以下几个方面(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差距,不确定性规避,价值观念的男性度与女性度,长期观---短期观).1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管理者不可能逃避沟通,沟通要注意场合,沟通是一个动态过程).填空题

1.对外间接投资者对所投资企业没有(管理权),只享有(获得相应的股息和红利)的权利.2.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3.邓宁的三优势模式,包括(企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4.两缺口理论认为(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两个因

素.5.世界上已形成19个区域性经济集团,基本有代表性的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跨国公司).6.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合作性契约协议主要有(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分包)三种形式.7.国际战略联盟主要有(研究开发战略联盟,制造生产战略联盟,联合销售战略联盟,合资企业战略联盟).8.东道国关税壁垒如(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如(配额,进口限制,价格管制)等都构成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障碍.9.基础性人力资本理论包括(知识,技能,体力).10.从分工和组织结构看,国际企业的类型有(水平型,垂直型,混合型).11.哪三种市场不完全导致企业拥有垄断优势(产品差异,专有技术,规模经济优势).12.采用IMV-16实达联合品牌是属于(制造生产战略联盟).13.产品的整体概念包括(核心产品,形体产品,延伸产品).14.引进技术直接经济效益的影响包括对(成本,销售额,利润)的影响.15.国际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是(企业的内部资金,企业的外部资金).16.美国Nike公司把运动鞋和服装的生产经营分包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包商,所采用的是(寻求外源)的组织形式.17.国际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包括(心理层次,制度层次,行为层次).18.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及政府间的双边或多边协定提出了一系列避免双重税的解决方法,包括(免税法,抵免法,扣税法,减税法.)

19.国际营销组合是(产品,价格,销售渠道,销售促进)等营销因素的综合运用.20.产品的整体概念分为(核心产品,形体产品,延伸产品)三个层次.21.国际营销定价策略有(差别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新产品定价策略,价格调整策略)四种.22.进入市场的产品要经历(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23.国际技术转移的实施方式一是(技术许

可证);二是(依附贸易或投资品技术转让).24.价值链一般由两大部分构成,上部是(企业的辅助性增值活动),下部是(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25.国际企业的组织控制体制有(本国中心型,多元中心型,全球中心型)三种类型.26.国际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和社区文化)在国际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部分呈现.27.国际企业招聘人才的方法有(测试方法和面谈方法)

28.对国际经营人员的考评主要从(业绩考评,态度考评,能力考评)三个角度来进行.29.工人参与管理的方式有(工人管理,共同决策,少数参与权,工作审议会,工作丰富化).30.跨国经营面临的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政治风险)两大类,其中经营风险主要指(汇率风险,利率风险,通货膨胀,经营管理和其它风险).31.外汇风险即汇率风险,是由(外币,时间和汇率)变动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汇风险可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三类风险.32.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目标和投资目的是(降低成本,获取资源,推动商品出口).判断改错题:

1.区位优势包括市场空间分布,吸引外资政策和市场控制能力.(×)

改:区位优势包括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资源禀赋和市场空间的分布地域,劳动力成本的高低,吸引外资的政策等.2.当地化不属于政治风险.(√)3.英美法系又称为成文法.(×)改:英美法系又称为普通法,判例法和习惯法.4.将多向发展产品和多个目标市场结合起来是专业型产品组合.(×)

改:将多向发展产品和多个目标市场结合起来是多种经营型产品组合.5.采用地区中心战略是收我国现阶段国际化经营的实际情况决定的.(×).改:采用本国中心战略是由我国现阶段国际化经营的实际情况决定的.6.适当的工资待遇能充分发挥国际企业人

力资源的作用,增强国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7.选择性分销渠道用于购买率高但每次购买量不大的日用消费品及工艺品等.(×)改:广泛性分销渠道用于购买率高但每次购买量不大的日用消费品及工艺品等.8.间接分销渠道适用于生产资料的销售.(×)

改:直接分销渠道适用于生产资料的销售.9.层级结构是不很独立的,更集中安排的管理体制,平行结构是自给自足的分权式的管理体制.(√)

10.国际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水平的竞争.(√)

11.我国海外投资的战略重点是向亚太地区及发展中国家投资.(√)

12.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完全取决于一国在资金,技术,市场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合优势.(×)

改: 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完全取决于一国在资金,技术,市场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合优势.13.管理交易风险的方法可分为事先防范法和事后防范法两类.(√)

14.低关联文化的沟通要用身体语言来表达.(×)

改:低关联文化的沟通要用语言来表达.15.交易风险是指企业以外币进行交易的过程中,由于汇率变动使折算为本币的数额增加或减少的风险.(√)

16.国际避税与国际逃税的性质是相同的.(×)

改:国际避税与国际逃税的性质是不同的.17.当国际企业营业初期亏损时,海外公司应选择分公司形式以减轻税负.当公司扭亏为盈后,海外公司应转变为子公司以便于避税.(√)

18.子公司当地货币贬值时,母公司的出口销售的价格和数量都有所增加.(√)19.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本投入越高,子公司的自主权越大.(×)

改: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本投入越高,子公司的自主权缩小.20.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是目前最高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21.罗斯托的经济发展“五阶段论”认为,处于前三个阶段的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处

于后两个阶段的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22.文化强制有不同的类型。如果你穿的衣服不属于我们文化所容许的类型,就可能会遭到嘲笑或干预,这就是间接文化强制。(√)

23.跨文化意识是指国际经营者对不同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有较深的理解和认识。具有跨文化意识的人有着较强的文化偏见。(×)

24.全球性区域型组织结构是以产品为中心构成的。(×)

25.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将资本用于在他国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掌握经营管理指挥权的投资行为。(√)

26.选择性分销渠道适用于购买频率高但每次购买量不大的日用消费品及工艺品等。(×)

27.适当的工资待遇能充分发挥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的作用,增强国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8.当国际企业营业初期亏损时,海外公司应选择子公司形式以减轻税负;当公司扭亏为盈后,海外公司应转变为分公司形式以便于避税。(×)

29.国际企业在进行组织机构选择时,如果当企业的产品多样化程度和国际营销比重同时增加时,应考虑采用国际事业部组织结构。(×)

二、简答讨论复习重点

1.现代世界经济呈现的基本特征?6-8 ①全方位开放的特征 ②多极化的特征 ③区域集团化特征 ④竞争与垄断并存的特征 2.现代国际企业的共同特征17

①在众多国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 ②规模庞大 ③具有寡头独占性质 ④实行全球经营战略 ⑤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国际企业有哪些经营方式?19 ①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贸易 ②合同行安排 ③间接投资 ④直接投资

4.如何认识国际企业在母国经济中的影响。24 正面影响:

①增强了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了对外贸易

②保证本国所需资源的未定供应 ③有助于本国经济结构调整

负面影响:国际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是比引起资本外流,影响本国经济发展对资本的需求,容易引起经济增长困难、事业等社会问题。

5.联系实际谈谈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的要点及现实意义。36 ①技术优势 ②规模经济优势 ③资金和货币优势 ④组织管理优势

6.为什么说知识产品市场不完全是决定内部化的主要因素?42

知识产品市场的买方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买方可能对尚未被转化为生产力的无形只是产品的价值缺乏充分的认识,外部市场也难以对只是产品准确定价,如果将买卖双方置于一个企业组织内便可消除这种不确定性,并借助内部市场定价机制充分实现只是产品的价值。

7.国际企业经营的环境影响。60①自然环境②经济环境③政治法律环境④技术环境⑤社会文化环境

8.联系我国实际探讨罗斯托的经济发展“五阶段理论”的要点与现实意义。63 ①传统社会 ②起飞前夕 ③成熟阶段 ④高消费阶段

9.举例说明特许经营的优点及应注意的问题82 优点:

①它是不需要打规模资金投入即可打入国际市场的十分快捷的方法

②通过出售一揽子特种经营权,提高了特许专业公司的知名度

③特许经营使用费往往被记入到企业所受到的“预付款”中,可以说这是企业所获得的一笔十分可观的额外营业基金收入。注意的问题:

①特许经营主要适用于那些服务行业,而

对于高技术产业或一般制造业则不适宜,也很难推广之

②与许可证贸易相似,一旦特许经营协议签字生效后,管理上也易于出现失控现象,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干预经济或政局不稳等给监控当地经营活动带来困难,再则,文化和语言障碍也有可能抑制特许经营在国外的有效发展。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什么国际企业乐于采取并购战略进行扩张?85 ①并购可以使企业迅速进入目标国市场 ②并购可以迅速扩大产品种类 ③并购与“当地化”战略相辅相成 ④并购可以从被“吃”企业的资产价值低估中获取好处

11.简述影响国际企业分销渠道长度决策的产品因素。110 ①产品因素 ②市场因素 ③企业本身因素 ④其他因素

12.谈谈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要点及其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现实意义。152 ①道德素质与交易费用。员工对企业的不道德行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员工忠诚度不够,二时员工的奉献度不够。②组织道德与社会道德。个体的组织道德渎职越高,越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个体的社会道德素质越高,越有利于社会目标的实现,但不一定会游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有时甚至妨碍组织目标的实现。③个体的道德选择。

④信誉。组织和个人的信誉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无形的信誉,另一种是经过认证。

⑤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每个人所拥有的社会关系最终联结成遍布社会的社会关系网,当社会关系网具有了调动社会资源配置的功能时,个人所拥有的社会关系就成为他(她)的人力资本。13.一个合格的海外经理人员必须达到的标准和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是什么?158 ①业务能力与管理技术水平。②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③语言及韧劲交往的能力。④责任心和使命感。

⑤经历人员及家属移居国外的愿望和动机。

⑥个人因素。

14.试述价值链理论并作简要分析。193 ①独立子公司阶段:即在东道国创建相对独立运作的子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所有权控制,其他联系还包括转移技术和提供长期资本。②寻求外源阶段:主要通过寻求外源来参与国际化生产经营,一些活动在东道国进行,这些经营活动与在另外所进行的工作联系起来。

③系统一体化阶段:任何地方营运的某一子公司都可以独自地与其他公司或母公司一起,为真个公司行使职能。

15.国际企业进行战略控制需要考虑那些因素?197

①企业规模②资本投入③技术水平④产品多样化⑤子公司之间相互依赖强度⑥子公司分布的地理差异⑦竞争环境状况 16.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207 ①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性

②资金融通的多样性 ③奉献程度的差异性 ④财务挂历技巧的复杂性 ⑤财务管理的内容更丰富

17.说明转移价格的含义,国际企业运用转移价格策略的目的是什么? 229、235 转移定价是国际企业处于对共同利益的考虑,认为制定的背离正常市场价格的内部交易价格。利用转移定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公司的税负,此外,利用转移价格还可以达到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改变子公司名义盈利能力等目的。

18.简述国际企业文化管理的步骤.271 ①第一步是识别文化差异 ②第二步是敏感性训练

③第三步是建立共同经营观和公司文化 19.联系本地区实际谈谈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及意义。277-278

①国际化经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②国际化经营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 ③国际化经营是适应世界经济环境变化的需要

④国际化经营是有效利用国际资源的重要途径

⑤国际化经营也是转移国内剩余加工能力和技术的需要

20.举例说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287

①投资战略:我国的投资应重点放在亚太地区。

②筹资战略: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筹资战略应充分挖掘公司内部资金潜力,或以非现金资产如机器设备、只是产权等折股投资;公式积极开拓海外筹资渠道,如股权债券融资。

③市场进入战略:我国跨国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非股权安排方式,灵活地渗透到国际市场。

④技术战略:我国长期研究开发出的一些特有技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再国内转化成生产力时,可以才需技术投资或技术资本化方式,与国外企业合作,共同生产

第五篇:音乐教学论考试复习资料

1.音乐教学论: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必修课程,也是我国在职音乐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进修高等师范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研究中小音乐教学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属于理论与应用相兼的学科.2.音乐课程价值的体现: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传承价值

3.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中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新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4.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学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内容标准:1--2年级,3--6,7--9年级 5.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6.音乐课程的评价原则:导向性,科学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原则。

7.音乐课程评价的方式与方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相结合,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强调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远文化的多样性: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8.高中音乐模块: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

9.变声期一般在12.13岁至14.15岁。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审美教育观深入人心,创造教育观方兴未艾,主体教育观得到确立;

10.音乐审美心理:指学生在进行音乐审美活动中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主要有音乐感知,情感,思维和音乐兴趣等内容;音乐审美心理特征:音乐感知,情感,音乐思维,兴趣。11.感知和知觉是指对客观事物表面现象的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12.音乐常用的教学法:视唱法,视奏,模仿,演示,讲授,练习,讨论,比较,欣赏,情境,发现法。

13.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体态律动;柯达伊音乐教育的基本观念:音乐属于每一个人,没有音乐就没有完全的人。柯达伊教学法:以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首调);奥尔夫:嗓音训练活动,动作练习活动,乐器演奏活动

14.音乐教学原则:寓教于乐,参与活动,情感性,科学性原则。

15.音乐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音乐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组织音乐教学所建立起来的各种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形式。A.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传授接受教学模式,示范模仿,自学辅导,启发诱导模式;B.探索中的模式:游戏教学,参与教学,情境陶冶,探究发现,引导创造教学模式

16.音乐教学设计的过程:教学内容和对象的分析,教学的类型与目标确定,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与评价,教案编写。17.音乐教学计划的分类:学期教学计划,学年教学,课时教学(教案),单元教学计划。

18.唱歌教学的方法要点: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培养有感情的歌唱(欣赏歌曲,激发情感;分析歌曲,体验情感;歌唱歌曲,表现情感)应立足于为音乐审美体验服务;应注意指导学生正表达歌词。

19.唱游教学:采取音游戏,律动,歌曲表演,集体舞蹈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指导思想: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

20.唱游课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模拟游戏,竞赛表演,归纳总结

21.合唱教学:是具有丰富表现力的音乐艺术形式,是实施音乐审美教育没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合唱教学应遵循: 合唱练习应从轮唱开始,选择局部为合唱的音乐作品,选择不同节奏的二声部合唱作品。22.音乐欣赏的教学指导思想:整体感知,主题分析,整体感知

23.小型器乐教学的要点:把激发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放在首位;坚持为音乐审美体验服务的教学指导思想;在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要注意控制音量。24.音乐知识教学在小学中包括:乐理知识,音乐审美要素,体裁,简史,类别及音乐相关的文化内容。

25.音乐知识教学的方法:是为音乐审美教育服务;应结合音乐进行;应在参与音乐活动之中展开。

26.音乐知识教学在一节音乐课中,所占时间和内容的比重比较少

27.音乐创作教学:一指作曲教学:二是指各种进行发展性,创造性音乐活动内容的教学。目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

28.音乐创作教学的方法:即兴性的音乐创作教学;指令性的音乐创作

29.组织教学艺术:体现在良好的教学环境的保持;体现在方法形式的多种多样;存在于教学过程的细节之中;体现在增加教学情感性,竞技性与表演性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起伏现象。30.课外音乐活动的基本原则:寓教于乐,自愿参与,计划开展,形式多样原则。

31.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原则:导向性,科学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原则。

32.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案设计: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过程,方法与手段,老师素质,教学效果,教学特色

下载电大邓论考试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大邓论考试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理教学论考试复习资料

    1.1904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近代最早正式设置的中小学地理课程。是我国制定的在全国普遍实施的第一个课程设置方案。 2.1919年,陶行知先生基于“教学做合一”强......

    电大专科《邓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6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 模拟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A.改革开放2O多年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B.新中......

    电大专科《邓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邓小平理论概论试题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结束......

    邓论调查报告

    邓论调查报告 【关 键 词】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正 文 】 一、拨乱反正——1977年邓小平同志复出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精神文明思想的萌芽时期......

    邓论和三个代表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

    邓论读后感

    邓论读后感 政治学理论 309030201011 谢坤 邓小平理论的出现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条件的,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并且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

    邓论-读后感

    《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读后感 ---伟大的理论创新指导伟大的社会实践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的理论,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必须认识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论心得体会

    学习《邓小平理论》心得体会 通过这学期对电大所开课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学习,使我对邓小平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