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腐倡廉与当代大学生
反腐倡廉与当代大学生
摘要:在我国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发展时期,反腐败斗争存在着这样一种令人困惑的矛盾现象:一方面,无论从党和政府所花费的精力和采取的措施来看,还是从每年惩处腐败分子的数量来看,反腐败工作的力度都是不小的,所取得的成就也是相当大的。但是,另一方面,在现实中,腐败现象仍是打而不衰,腐而不败,一些层面和环节上的问题依然严重,不断披露出来的大案要案令社会震惊,无论是案件数量、犯罪金额、腐败主体职级、涉及领域、还是作案手段和形式等,都比以往有了许多新的发展。由于各种原因,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遏制,反腐败斗争工作形势依然比较严峻,腐败已成为当今中国头等社会问题。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如何应对如此现象,如何才能做到不辱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称号。
关键词:反腐倡廉、严峻、社会矛盾、党、大学生、洁身自好
正文:
1.反腐倡廉的目的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决反对腐败。
1.1共和国经济犯罪第一案
当年赖昌星嚣张时,平均3天就有一艘万吨油轮闯关卸油;每天有20几个集装箱的走私香烟落地;8000多台走私汽车从这里流向了全国其他地区;专为走私服务的地下钱庄每年换汇数以亿计„„经专案组查实,1996年以来,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在厦门关区走私进口成品油、植物油、汽车、香烟、电子器械等货物高达人民币530亿元,偷逃应缴税额约300亿元。
远华一案也成为建国后第一大经济犯罪案件。
用金钱贿赂高官
远华走私案源于赖昌星团伙以金钱美色开路。事后,时任专案组副组长、前线总指挥的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牟新生(后担任署长)回忆说,当专案组秘密制定工作方案的同时,赖昌星携带3000万元巨款三次进京,企图使中央收回查办厦门走私案的成命。仅1997年春节,赖昌星送给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礼金”就达2000万元。
专案组事后对赖昌星的行贿有这样的总结:
一是邀请高官到厦门视察,不失时机地与高层领导合影留念,并将这些照片放大,悬挂于办公室醒目处,以抬高自己身价,所谓拉大旗做虎皮。二是收买高层领导人的秘书和司机。1999年5月,赖昌星给某高层领导的秘书一包几十万元的物品,该秘书开车去一个朋友家,把包放在车上,被小偷敲破车窗玻璃偷走。赖听说此事后劝慰那秘书:“我下次再送你一包不就得了!”三是将高层人物的亲友及子女安置到他的企业里就业,给予优厚待遇。四是通过看似正当的商业交易渠道,和与高层人物有血缘关系或特殊关系的商界“精英”做生意,巨额让利。五是利用具有远华特色的常规武器,极大地满足各类人的欲望,进行物质与感情的双重投资。
1.2 大学生和反腐倡廉
大学生是国家培育出来的良木,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着振兴中华,昌盛、繁荣民族的重任。二十一世纪新时期的大学生正迈着时代的步伐前进,要继承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走进文明时代,廉洁修身,既是大学生的崇高使命,也是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腐败是无处不在的,它不只是公共官员滥用职权的问题,而是人们为了捞取任何不义之财而滥用职权(不一定是政府的职权)的行为。”教育历来被视为人类精神与智慧成长的神圣领域,即使是这样,腐败现象也在所难免。上大学受教育,可以开阔视野,接受先进的思想和理论。有机会对某专业进行深入的系统的研究。但上大学无法改变一个人最本质的特点,有些学生总是不懂廉洁,无视自己的尊严,而踏上了腐败之路。
现代的大学有着小社会之称,而这一小社会却有着与大社会一样的腐败。组织帮派,靠吃饭来拉票,吃喝嫖赌在大学里随处可见,所谓彼此同乡就能够团结一致,不但防止别人对你的欺压,而更甚至可以去欺压别人,形同于一般的黑社会。政事上常有的靠吃饭来拉票,用钱买票竟然也能在大学这么一个神圣殿堂里上演,真可谓新鲜事天天有啊!
以父母的辛苦钱来买一个没有经过自己努力得来的工作位子,又有何值得展示的呢!父母过长时间辛苦赚得的汗水钱供作大学生们学费,却有的大学生以各式各样的借口拖欠学费,把父母给予的学费用在大吃大喝赌博等事上面,这实在是令人汗颜,为那些被骗的父母感到伤心哪!
2.反腐倡廉的意义
2.1反腐败斗争具有紧迫性
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成败。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保持清正廉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产生了官僚主义、贪污受贿、敲诈勒索,贪脏枉法、执法犯法、任人唯亲、裙带关系、腐化堕落、道德败坏等腐败现象。如果任其蔓延,就会使党变质、国变色,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毁于一旦。因此,要保证党不变质、国不变色,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惩治腐败。
2.2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
其次,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邓小平同志指出:“惩治腐败斗争,不能搞一天两天,一日两日。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产生腐败的原因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这就决定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
从思想上看,封建主义的残余思想和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还会对我们一些党员和干部产生腐蚀作用。从制度上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权力制约机制不健全,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有可能被某些腐败分子用于谋取个人的私利。因此,清除腐败要通过长期的制度建设和思想教育,这些都决定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
2.3反腐败斗争具有艰巨性
最后,反腐败斗争具有艰巨性。惩治腐败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但腐败是一个历史性的顽症,反腐败斗争必然要遇到腐败势力和分子的抵制和反抗。
同时,反腐败斗争涉及到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法律的诸多方面,由于它又是一个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开展有效的反腐败斗争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阻力。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
实践证明,反腐败不能通过“搞运动”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方式不仅往往出现大轰大嗡的情况,而且容易使腐败分子漏网或反腐败斗争扩大化的问题。因此,只要把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轨道,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2.4 大学生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
反腐败从身边做起。现代大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前人留下的经验心得,从马克思思想,毛泽东思想等大思想中寻找廉洁修身之路。在遇到腐败现象时,拒绝诱惑并且勇于与其作斗争,在强权,利益前做到不低头,永远坚持廉洁修身。
大学生不仅要懂得学习廉洁修身之道,也要运用所学的知识教育他人。要做好廉洁修身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大学生在教育他人廉洁修身时不应半途放弃,要持之以恒,要用实际的事例或行动来告诉人们廉洁修身的必要性,告诉他们反腐败的必要性。我们应当从我们身边的人做起,一传十,十传百,永不放弃地干下去。
在大社会里拥有防止腐败的法规制度,而在属于我们大学的小社会里也应拥有类似的制度来防止类似的腐败现象。
大学里应该有相应的人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相关的校规制度,并且组织相关的人成立一个部门事对相应的腐败现象。
要心中明亮,即使处于黑暗之中也能看到光明;而如果心中黑暗,即使站在阳光下也会感到历鬼缠身。不做腐败之事,不做亏心之事,我们的生活即使平平谈谈,却是很充实很幸福。一时的腐败将为你一生留下一首抹不掉的痕迹,所以我们当代大学生必定要反腐败,崇尚廉洁,这样才对得起我们头上“大学生”这顶大帽子。
参考文献:
1.陈怀鹏 田颖,《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访中央纪委副书记曹庆泽》,《求是》,1999年第4期,第24页
2.叶俊东,《“反腐”三部曲》,《新华月报》,1998年第10期,第30页;尉健行,《加大力度 标本兼治 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北京日报》,1999年3月1日。
3.黄海,《反腐败:如何面对大案要案回升?》,《嘹望》新闻周刊,1997年第10期,第13页。
4.胡鞍钢、李雪勤等人从这一角度对腐败和反腐败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胡鞍钢,《以制度创新根治腐败》,《胡鞍钢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李雪勤,《反腐败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嘹望》新闻周刊,1998年第18期。
5.李学勤等主编,《新中国反腐败大事纪要》,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6.《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尉健行谈加大反腐败治本力度》,《嘹望》新闻周刊,1998年第18期。
第二篇:大学生与反腐倡廉
廉洁,即公正不贪,清白无污,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作为一名在校学生,很多人认为“廉洁应该是政府官员的事”,与己无关,实则不然。廉洁文化对大学生的要求则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热心公益、勤俭节约、远离腐败等。
新时代的大学生因时代的变迁享受着丰厚的物质需求,这也促使了一些人思想上的懒惰,培养了贪婪的恶习;更受到社会上某些不良之风的影响,涉世不深的学生过早的被暴露社会阴暗面前,使其不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扭曲。因此,廉洁教育势在必行,学习廉洁人物精神,学习廉洁文化为的是树立起廉洁自律,知诚讲信,爱岗敬业的品质,用聪明才智为人生路,为社会主义建设打好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廉洁文化建设不仅仅只局限于政治领域,在社会各个领域同样也需要。而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各个领域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腐败风气的盛行从而有助于大学生走进社会后能够保持清正廉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人们的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贫富差距开始拉大,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前提下,人们的精神文明却没有实在的跟上,也就造成了现在的社会格局。大量的计算机犯罪、经济犯罪、金融犯罪、高科技犯罪、大学生犯罪开始产生,其理由简单明了,为了生存,不得不利用现有知识,进行不义之财的取得。所以,我们大学生要认真学习了解廉洁文化,倡导廉洁教育,正确认识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1.“大学生和廉洁的关系其实不远”。
学校是传授与学习知识的神圣殿堂,老师教书育人,学生求知明理,本着为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着,然而就在这神圣之殿下也混杂着些许不和谐。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人已不满足于简单的吃饱穿暖,于是,“吃”要吃高档的,“穿”要穿名牌的,就连用的也不能马虎。手机,电脑,mp3已被不成文的归为进大学校门的三件必备,更有甚者开着私家车来上学„„学生中攀比之风肆虐的兴起。还有的教师边教书边下海,边拉关系边赚钱,甚至有学者抄袭他人的学术成果,大搞学术腐败。据统计,目前大学生中受处分最多的是因为考试作弊。而学术诚信、逾期还贷等问题在学生中也时有发生。这都是关系到一个人廉洁的问题。而一些“腐败”现象也悄悄浮现于学生中。学校学生社团有校里统一拨下的经费,班级也会收取一定的班费,而管理这些费用的都是学生,阴暗事件的悄悄发生,外人却不得而知。
从持续两年的反腐运动成果来看,部分大学竟然也成了腐败重灾区,权钱交易,学术腐败,腐蚀的不仅是中国的教育,更是中国的科技进步和学术进步,如果不能保证一个一尘不染的校园环境,何以培养众多国家建设的人才栋梁,何以为经济发展和工业进步注入前沿的学术成果,何以给中国的现代化提供牢靠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故而维持一个廉洁的校园环境也是保障国家发展的重要一环。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老师和学生同样也要承担反腐倡廉工作的重任。近来有人提议在校园中设立纪检机构,使得学生可以参与到廉洁校园建设中来,这便是一个大学生人人可为的反腐实践。2.“廉洁文化的教育迫在眉睫”。
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廉洁文化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主体的大众性,主要表现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以健康向上的廉洁文化充实社会公众的精神世界;二是指向的权力性,主要表现为掌握社会公共权力的管理者廉洁自律,恪守宗旨,执政为民;三是实施的职业性,主要表现为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四是组织的公共性,主要表现为机关、团体等社会公共组织处事公道正派,诚实守信,廉洁高效。
大学生廉洁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岗前”的职业道德教育,它是一种关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诚信素质、职业规则的教育,职业性是它的最显著特性。从职业的视角探讨和实践大学生廉洁教育,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天的大学生,明天就将步入社会,学校是希望通过一系列廉洁教育课程的开展,引导大学生形成诚实守信、正直节俭、崇尚廉洁的价值观。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廉洁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的成长规律,积极推进廉洁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夯实青年学生反腐倡廉的思想基础,强化学生的自觉意识和法制观念。
学校本是传授知识的一方圣堂,老师传授科学知识和做人的真理,学生接受知识的浇灌提升自身各种素养。但是,在这种和谐明媚里也不知不觉中混杂了一些不和谐:盲目的消费观念和攀比之风日益盛行。考试作弊现象屡见不鲜。学生干部队伍“模拟腐败”。恶意拖欠学费。大学生诚信缺失,骗取或拖欠国家助学贷款。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上也往往缺乏诚信。这更能说明大学生学习廉洁文化的必要性和进行廉洁教育的迫切性。
大学生活是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们能否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也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是面向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和提高青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基础工程。所以加强大学生的廉洁文化修养教育势在必行。
廉洁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廉洁文化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学生中展开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在校的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终将踏上社会。通过廉洁文化的学习,在思想以及精神层次上的提升将为走向社会打下扎实的精神支柱,将“敬廉崇洁,知诚讲信”带上工作岗位,为企业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为我们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良好精神氛围,并使廉洁文化广为人知。
第三篇:浅析当代大学生与公共关系
浅析当代大学生与公共关系
摘要
卡耐基在《公共关系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一个人的成功,85%都是和专业无关的,而是同其与客户的交流有关,也就是说要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共关系。” 由此不难看出人际交往的重要。在上大学时曾学习过,人的智商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便稳定在一定的平面,以后的是经验的积累。也就是说,一般来讲人与人的智商没有很大的区别。因而一个人的成功更多的是基于一个人的情商。从人际交往的研究专家卡耐基的名言,更确认了这一点。
关键词
公共关系
现代公关意识
公众意识
危机意识
引言
公共关系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种塑造组织形象的管理艺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公共关系更加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广大公众的青睐。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主力军,面对着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公共关系意识。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公共关系在现代管理中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学习和理解公共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组织与公众沟通的过程、手段及方法。大学生的成长环境
1.1大学生的生活环境
在校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1980年后出生的。80后”大学生热情、开放、个性独立、善于发现问题,同时由于“80后”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依赖思想严重、参与社会的能力不足等原因,又凸现出一些令人担忧的社会焦点问题。例如,在一些“80后”大学生的就业取向上表现出明显的求稳怕变和官本位思想。由于父母和亲戚对他们的宠爱和期望值高,也支持孩子在家继续考研、考博等,有些大学生备考多年,待业使处于黄金时期的“天之骄子”严重脱离社会,和同学缺少共同语言,对他们自信心的打击很大,客观上也浪费了他们的创造力,并不光彩地被冠以“傍老族”或“啃老族”。1.2大学生的心理环境
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就住在了学校里,在新的环境中,没有能够尽快去适应而与同学相处不融洽,学习成绩一再下降。大学生对学习生活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下降、情绪低落,公共关系紧张,有自卑感、孤独感等等。出现不适应的主要原因应该归结于面对新的环境,学生没有在短期内适应,并且在重新认识和评价自我时出现了问题。
迈入大学校门,每个学生都面对着新的环境、新的老师、同学,客观情况的变化要求他们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大学生活。虽然环境的变化程度和个人适应能力存在差异,但只要每个大学生完成三个方面的转变,就能比较自如地适应大学生活。这三方面是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适应公共关系的改变、重新认识和评价自我。
1.3大学生的机遇和压力
聚焦大学生:机遇和挑战同在曾经,“天之骄子”似乎与“找不到工作”搭不上边,但现在,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不是个例。挑战与机遇并存。
教育界有关人士表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第一、我国经济将保持又好又快发展,这对全社会的就业来说,是有力拉动。第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将有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协调、稳定发展。第三、建设创新型国家,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用武之地。第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辟更广阔的空间。第五、2 广大高校质量工程实施将进一步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第六、就业促进法将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法律保障大学生面临的挑战从中学到大学,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以及个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都会发生一些根本的变化。
我认为,大学新生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学习方式的变化。
二、生活环境的变化
三、人际交往的问题。
四、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的问题之,为适应上大学这一重要的转变,应注意四个问题。第一,要学会学习。第二,要不断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第三,要学会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第四,要正确的认识、评价自己,在新的环境里要认清自己的实力或潜力,树立自信心。大学是令人羡慕的年华,年轻是我们最雄厚的资本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规划自己的生活,来应对这些新的挑战。相信通过科学的规划,我们能够在大学这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上,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使大学生活变得更精彩!大学生与公共关系
2.1认识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种塑造组织形象的管理艺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公共关系更加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广大公众的青睐
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主力军,面对着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公共关系意识。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公共关系在现代管理中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学习和理解公共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组织与公众沟通的过程、手段及方法。2.2影响大学生公共关系的因素
复杂的公共关系,从实质上考虑,无外乎受两大类因素的影响:一是增进人际吸引,使之接成、维系、发展为良性的公共关系的积极因素;一是阻碍人际吸引,使之不利于建立和发展良好公共关系的消极因素。
2.2.1增进人际吸引的积极因素
(1)邻近性因素,指人与人在时间、空间上的临近性。比如大学生有时举办“同乡会”,它为同乡之间交往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平台,使人们可以在交往过程中相互认识、相互磨合,从而形成一定的公共关系。
(2)相似性因素,又称为类似性因素。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总是愿意和自己志趣相同或相似的人交往。因为有共同的语言。有相同或相似的情绪体验,使彼此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得到互动相强化,从而产生了共鸣,导致相互吸引。
(3)补偿性因素,又称为需要的互补。大学生正处于青年的初期,需要一个人能够倾听自己的心声。这是大学建立公共关系所追求的目标。因此说,需要上的互补是将人际交往联系在一起的最强有力的纽带。需要的互补是多方面的,包括人与人之间在个性特征上的互补和互嵌。这种由于需要上的互补而产生的人际吸引是现实社会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模式。
(4)仪表的魅力。尽管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下的人对美的认识不同,但置身于美的环境总会令人赏心悦目,感到愉快。因此,人的仪表魅力也是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之一。
(5)个性品质或人格特征。人在现实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倾向性、人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品质,影响公共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些个性品质容易导致人际吸引,诸如:助人为乐、坦诚无私等行为倾向,就有利于良好的公共关系的建立、维系和发展。
(6)情景因素。它是指社会环境、自我环境、心理环境三方面。大学生大多都是第一次远离家乡。往往在互帮互助中得到认同,这就形成了人际吸引。
上述增进人际吸引的积极因素,往往是几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因此,协调好各个因素的作 3 用,可以形成良好的公共关系。
2.2.2 障碍人际吸引的不利因素
(1)信息沟通阻碍。能否顺畅地进行人际交往,关键在于能否通畅的进行信息沟通。大学生从不同社区而来,这就自觉不自觉的带上方言。可能在一定时间段里无法顺利畅通的沟通,过一段时间就适应了。
(2)情感冲突。情感是人积极活动的心理动力源泉。排斥性情感使人与人之间互无交往的愿望,因而也就谈不上彼此的吸引和良好关系的建立。已经建立良好关系的双方,倘若在以后的交往中产生情感的冲突,也会给双方的关系罩上阴影。因此,“伤树莫伤根,伤人莫伤心”,一定要注意人的感情因素,使之成为增进公共关系的积极因素。(3)需要的不满足。如前所述,寻求需要的满足是人的行为动机,也是人进行交往、建立公共关系所追求的目标。因此,“需求饥饿”是阻碍人际吸引和良好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4)利益冲突。根本利益上的不一致,甚至根本利益上的冲突也是阻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利因素之一。
(5)态度和价值观念相悖。态度是一种直观的心理状态。它会直接反映到人际交往行为中。态度和价值观念的不一致,使交往双方对彼此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成为阻碍大学生人际吸引的因素。
(6)个性品质或人格特征。人在现实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倾向性、人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品质,影响公共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些个性品质则容易障碍人际吸引,诸如:道德败坏、自私自利、虚伪狡诈等行为倾向,则不利于公共关系的建立和融洽。
2.3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公共关系
根据以上对大学生精神和生活各方面的分析,发现大学生问题出在想独立,又不能独立,存在着系列的公关危机,譬如责任情感就业等方面的问题。
大学生在公关中应该掌握的几个原则:
1、承担责任原则。无论谁是谁非,都不要企图推卸责任。
2、真诚沟通原则。应把自已所做,所想的,积极坦诚地与公众沟通。
3、速度第一原则。那么多的空闲时间差不多大学生把它浪费掉了,浪费在网吧游戏,沉溺爱情当中 2.3.1大学生应养成哪些公关意识 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主力军,面对着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公共关系意识。现代公关意识是形象意识、公众意识、沟通意识、信誉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时效意识、战略意识、审美意识和信息意识的总和。那么我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公共意识呢?
第一,形象意识,当代大学生今后的工作会中会遇到如招商,谈判,对外洽谈等等。这时个体的形象就代表公司的形象,个人的形象就关系到公司的工作是否能顺利完成。企业的形象已经成为企业必备的一种竞争力,现代的企业和机构都十分的重视企业的形象。
第二,创新意识,企业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生存,对于当代的大学生创新意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办事的效率办事进而更好的帮助公司完成各个重要的任务计划。
第三,责任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让我门认识到了责任,当代大学生就应该有责任意识,这样干一行爱一行。用高度的责任心服务公司,才能使公司更好的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第四,信息意识,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时代的到来决定当代的大学生应具有较高的信息意识才能跟的上时代的进步。信息社会需要的不是信息的简单传递者或使用者,而是具有较强信息意识和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大量支离破碎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归纳与综合,使之条理化的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其次,培育信息素养是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现实需要,同时还是学生创业发展与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
第五,公众意识,公众泛指与一个组织或团体具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个人、群体和组 4 织,他们对组织的目标、存续和发展具有或多或少、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或影响力。
2.3.2怎么养成公关意识
学会自我服务 做生活的主人学会“理财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要有严格的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乐观而平静的心境,有积极向上的精神。
合理安排闲暇生活,做时间的主人 大学生闲暇活动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自立性较强,有时难免无所适从,因此掌握一定的选择原则对大学生合理安排好闲暇时间是有所补益的。大学生闲暇活动选择的原则是多样的,其中最基本的原则有三个方面:
一是娱乐性原则。大学生活不是一条平行的直线,而是有起有伏、一张一弛的曲线。青年大学生血气方刚、充满活力、感情丰富,担负着繁重的学习任务。通过健康有益的闲暇活动打破一些学生“一个书包一只碗,教室饭堂图书馆”的呆板生活方式,确有必要。紧张学习之余,散散步、做做操、听听音乐、跳跳舞,松驰一下紧张的神经,疲劳很快就会消失,这对于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从而有效地进行学习是十分有益的。所以把娱乐性列为闲暇活动选择的第一条原则。但必须注意的是松驰有节制的,松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如果“玩兴太重”,为松驰而松驰,就会贻误正事。二是知识性原则。这里所指的知识,不限于专业知识。鲁迅先生曾说过,学习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闲暇,大可以看看各种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专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究竟是怎么回事。大学生闲暇活动中,可获取知识的地方很多,广泛的课外阅读,经常的文艺欣赏、沙龙辩论、师生交流等等,都是闲暇活动中摄取知识的有效途径。还有些形式的闲暇活动,使同学们获得感性知识,有助于理解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能引起联想,触类旁通,开拓新的知识领域,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因此,大学生要善于从闲暇活动中摄取知识,加强学习,用广博的知识来丰富自己内心世界,朝着成才目标前进。
三是思想性原则。在大学生闲暇活动中,难免会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夹杂一些不健康的消极的形式和内容。当代大学生应多选择那些思想性强,健康积极的闲暇活动,抵制和批评消极的闲暇活动。健康主要表现为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精神需要;有利于陶冶高尚的情趣,培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富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结语
21世纪的核心是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下人际交往的狭窄范围,把企业与个人推向整个社会,扩大了个人之间、集体之间的交往范围,它也使公共关系带有强烈的商品化色彩,增加了公共关系的经济价值,形成了市场经济下公共关系的新特点。
我们大学生马上就要进入社会,社会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学好各方面知识!把公共关系灵活的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最后对老师一直辛勤的讲解和认真的教学表示忠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公共关系教程》,卡特里普等著,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1 年
[2]DaugNewson:TheRealitiesofPublicRelations,SixthEdition.道•纽森等著《公共关系精要》(第六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3]《公共关系学》,寥为建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4]赵宏中主编.公共关系学[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5]廖为建.公共关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02(2)
第四篇:浅谈信仰与当代大学生
信仰与当代大学生
一、信仰的概念:
百度对于“信仰”的解释是: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由此可见信仰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和作用是极其巨大的。信仰价值的关键在于它的“支柱”作用。信仰支柱体现着人生价值的可靠落实,其最根本的意义就是能够赋予短暂人生以永恒的意义。这种精神可以说是人生价值的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决不能离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发展的要求,也就是说,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建立在信仰支柱的基础之上的。
二、信仰与当代大学生
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信仰的价值作用是不一样的,在所有类型的社会群体中,大学生应该是一个特殊的部分了。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大学生正处在一个远离社会又即将进入社会的阶段。对于我自身而言,因为我本身的角色就是一名大学生,身处这样一个“当事人”的角色,所以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特性,心里,价值观等等是有一个大概的体会和认知的。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以及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也间接决定了整个社会即将出现和面临的种种问题。
有人评价我们这群人,说“这一代年轻人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躁。”的确,我们是躁动的一代,我们的生活处在一个飞速更新换代信息时代。这样一个时代的特征就是:快速、简单、方便、时尚。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以前有了大大的提高。可是大学生心中那填补不了的空洞却在日益扩大。大学生们从之前强迫式的学习环境中解放出来之后,以为自己总算找到一片属于自己任意发挥的空间。现在不是流行一句宣言“我的地盘我做主”吗!这样一种自我的思想形态在大学生们心里根生蒂固。
(配合情景表演)
三、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
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外各种思潮的涌入,各种新观念、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加上思维方式不成熟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处于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状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在崇物的多元化上。在大学校园里,各种理论都可能占有一席之地。
2、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社会中存在一些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是正常的。但是,一部分学生对此不加以理性的思考。他们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当我们的共产主义运动受到挫折时,他们便开始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和不信任,认为马克思主义不灵了;当我们打开国门,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时,他们又认为资本主义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
3、由于过去我们在开展信仰教育中的悬空化,导致部分学生厌恶信仰教育,只重视个人物质生活利益的追求,他们不谈理想,不要信仰,更谈不上为祖国献身,他们奉行事不关
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他们有难不帮,见死不救,把见义勇为视为傻子,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刺激下,世俗化心态使部分学生变得自私,他们崇尚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根本谈不上什么为祖国做贡献的伟大理想,这种世俗化倾向已经严重侵蚀了大学生的思想。
4、高校思想教育的缺失。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大多是单方面“灌输式”的静态沟通,受教育者只能处于被接受的“不平等”地位上,传递出来的教育信息对于他(她)只是一种被“知会”的信息而己,因而对其思想认识触动有限,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拒受”的情况,这就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同时,越来越多的学校只重视学生的专业成绩,而不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他们把马列主义教育放到最低的位置,以至于学生们对这方面的教育出现抵触情绪。
5、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因此不可避免地养成一种狂妄自大、自信心十足的性格。同时又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要求别人以成人看待他们,以成年人自居,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评态度,行动上具有很强的反抗性,易于偏激,缺乏克制,往往产生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他们宣扬个性解放,不愿受到外来因素的束缚。这部分学生放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加之高校内部改革步伐加快,超过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造成他们价值观的混乱。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给大学生带来极大的冲击,使他们很容易受到蒙蔽。
四、对大学生信仰的教育的措施:
形势发展越迅速,每个单位时间里发生的变化就具有更多的社会意义,也就更需要具有坚定信仰的人来承担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在缺乏信仰的情况下,当然可以通过强化外部控制来维持社会秩序,但强化外部控制意味着增大社会压力,社会压力高则容易导致心理对抗,反而使社会控制能力降低。面对当前大学生在行为上的迷茫和混乱,在精神上的痛苦和失落,我们高校教育者应当积极应对挑战,加强对大学生信仰的教育。对大学生信仰的教育,关键是搞好理想信念教育。
(一)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舆论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方式,正确的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强化信仰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们在信仰方面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各种报刊杂志甚至于电视电影都很少看到有关信仰方面的内容。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舆论宣传的手段,净化舆论环境,恰如其分地宣传理想信仰。报刊杂志可以开辟专栏,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市场经济的现象,以正确的方法对待和吸收西方文化,大力弘扬共产主义价值观和信仰。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是对青年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主渠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理论脱离实际,只重视课堂上简单的灌输,对学生的思想了解不够,教师不能顺应时代 发展,与时俱进。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该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老师在同学的发言中了解其思想状况,并对此提出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对策。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还必须强调实践和体验环节,广泛运用 现代 化教育手段,如互联网,增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三)把理想信念教育与积极的心理引导结合起来。理想信念会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改造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同时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既要靠思想教育,还要靠心理引导。总之,要循循善诱地搞好疏导,入情入理地进行教育,耐心细致地帮助大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把用 科学 理论武装大学生的任务落到实处。
(四)为了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还要研究大学生的接受心理。研究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有助于高校思想 政治 工作者转变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过去,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是从党和国家的需要来考虑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而不大注意同时考虑受大学生的需要。久而久之,在大学生的心目中,似乎接受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不是他们自己的需要,而是党和国家的需要。这样就把二者对立起来,在现实中形成了某种对立和分裂。如果我们把握准了大学生的接受心理,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和需要结合起来,就可以摆脱理想信念教育的被动状态,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不仅要研究受大学生的接受心理,而且还要研究其不接受心理。
(五)全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高校的根本任务来进行。胡锦涛总书记在《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中,希望广大青年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二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深入研究和掌握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这一特点。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认真分析其原因,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三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 规律 和教育规律,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学习生活相结合,与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相衔接,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相统一,要根据新形式新任务的要求,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结语: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信仰在于肯定灵魂。”
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具有一种信仰的真挚的人就达到了崇高。” 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自己的信仰,以给自己的灵魂找到一个可以停泊的港湾,以使自己有一种真正的内心自由。正确对待大学生信仰危机的现状,并对此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重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前途,任重而道远!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与中国共产党
第二讲 大学生成长与中国共产党
教学要求:
通过本讲学习,使学员明确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奋斗业绩,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所取得的基本经验,正确认识大学生成长离不开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它诞生于八十多年前,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必然,是适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反封建民主政治需要而产生的。
(1)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延续几千年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封建主义压迫问题。
(2)中国共产党诞生前,旧民主主义革命连遭失败,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封建专制王朝,但资产阶级革命后的中国并没有能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知识分子曾寄希望于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梦幻也宣告破灭。中国社会革命需要新的政治力量领导近代中国社会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希冀通过新的革命来改变旧社会的政治制度,工农群众迫切需要改善自己的生活。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两大历史使命: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1、近代中国工业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产生的社会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1)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资本在中国沿海通商口岸建立了几家船舶修造厂,从而出现了第一批产业工人。(2)19世纪60年代,在洋务企业中,产生了第二批产业工人。
(3)19世纪70年代,在民族资本经营的企业里,出现了第三批产业工人。
2、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1)具有很强的反抗性和革命性
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地三重压迫,经济政治地位极端低下,表现在:①劳动时间长;②劳动条件恶劣;③工资低。(2)分布集中
① 地区分布上的集中。② 产业类别分布上的集中。③ 集中在大型企业。
这种集中有利于工人阶级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在工人阶级中传播革命思想和发展革命力量,从而形成强在的战斗力。(3)与广大农民有一种天然的联系
中国工人阶级多数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因而在革命斗争中最易于与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早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在地主、官僚、大商人、高利贷者的残暴剥削和掠夺之下,就有一批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失去了他们原有的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不得不另谋生路,相当一部分的人流入城镇做了苦力工人,成为资本家廉价的劳动力。
3、中国工人阶级构成党的阶级基础的因素
①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处于社会最底层,迫切要求革命; ②中国工人阶级集中于大城市大企业,左右着社会的工业生产,有相当大的力量; ③中国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表现得非常坚决、勇敢; ④中国工人阶级从多年的战斗中,取得了丰富经验; ⑤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4、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为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条件
(1)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作了组织和干部上的准备。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使中国先进分子产生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3)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起点;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二、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光辉历程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革命、不断建设、不断发展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实践中不断产生的新成果”,是“活生生的教
材”,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领导中国社会胜利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1、1924、1——1927、7国共合作指导下的国民革命战争 2、1927、8——1937、7十年内战(土地革命战争)3、1937、7——1945、9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4、1945、9——1949、10解放战争时期
(二)1949、10——1956、9社会主义革命
(三)1956——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三、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业绩
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创了新世元。
2、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是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至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基本得到解决,起来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3、开创了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事实历史地说明,孙中山和苏联的模式没有让中国真正繁荣和富强起来,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却让人们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4、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几千年来,特别是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饱受欺凌和压迫的历史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5、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我们仅仅用了半个多世纪时间,不仅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且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五十六倍。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许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十二亿多中国人解 决了温饱问题,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6、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人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坚持发扬全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各国文明的先进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日益繁荣。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新的精神风貌。
7、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1950年4月,解放海南岛;1951年5月,和平解放西藏,标志中国大陆全境解放。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实现民全民族夙愿。随着海峡两岸同胞的交流交往不断加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必将实现祖国统一。
8、锻造了一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抗美援朝、中印对抗、中苏对抗、援越抗美、对越自卫反击战、卫星升空、原子弹爆炸、抗洪斗争、抗击非典、5.12抗震救灾、08奥运等等都在用铁的事实证明党对军队的绝对而正确的领导。
9、在对外政策上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我们彻底结束屈辱外交的历史,积极倡导和维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决反对以强凌弱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原则,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努力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伊拉战争的外交立场就是很好的例子。
四、青年大学生与中国共产党
(一)党的事业需要大学生积极参与
党的事业是祖国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更是青年大学生的事业。我们正在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光荣而艰巨的事业。它需要当代大学生
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1)振兴中华的重任历史地落在青年大学生肩上
时代造就青年,时代呼唤青年。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的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思想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信心。尽管一些大学生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思想问题,但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是大有希望的一代,是大有可为的一代。当代大学生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锐意进取,奋发成才,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2)青年大学生是祖国最富有朝气的力量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说:“现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当代青年运动的主题。”他充分肯定青年是富有朝气,具有创造精神的,他说,青年既是未来又是现在。(3)党和祖国对青年大学生寄予殷切希望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部说过:青年人就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高校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工程,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殷切希望。
(二)大学生成长离不开中国共产党
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大学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来,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以此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以此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才能大有作为。(1)当代大学生要把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统一起来;
遵守道德规范、进行道德自律,是一名合格人才和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学时期是人生形成自觉道德意识的重要阶段。当代大学生要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要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从中国人民长期社会实践孕育的传统美德中汲取精神力量。(2)当代大学重要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
当代大学生要珍惜年华、刻苦学习,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勇攀科技高峰,大力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掌握建设祖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开阔眼界,锤炼品格。要注意增进身心健康,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要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德才并进。(3)当代大学生要把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
古人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只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首先要坚定社会政治方向,要把树立远大理想和艰苦奋斗精神统一起来,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自觉地做到以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不得违背党和国家政策的基本精神,不怕艰难困苦,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为人民为祖国服务的本领,就是要将基础知识学扎实的同时,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党员要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自觉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以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成为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勇士;在认识世界、认识自然、发现规律、为国家、为社会贡献青春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4)当代大学生要把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统一起来。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到“成由节俭,败由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同时,艰苦奋斗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是思想品德问题也是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青年大学生尤其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精神。当前,有人把改革开放与艰苦奋斗相对立起来,认为艰苦奋斗过时了;与此同时,在一些人中间讲排场、比阔气、高消费等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盛行;加之挥霍国家财产等腐败现象蔓延,这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正确认识。
在一部分大学生身上艰苦奋斗精神被淡忘,重要原因还在于我们艰苦奋斗教育的力度不够,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他还特别指出,“艰苦创业”的教育这些年进行得太少,这一指示切中要害。今天我们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他们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树立艰苦创业、勤俭节约、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精神,使青年学生鄙视那些贪图享受、好逸恶劳、挥霍公产、奢侈浪费的人和事。
(三)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与中国共产党息息相关。
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的成长更离不开党。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在这些理论指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再次说明:她值得我们去信任、去依赖、去追随。只有深刻地了解党、相信党、拥护党,才能真正历练灵魂、提升修养、锤炼政治理念,成为对党和祖国、对人民有所建树的高素质、高品位的人。对于当代大学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世界观改造,自觉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胜信念。在这稍纵即逝而又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 大学时代,我们应该做出的最正确选择,就是积极靠近党组织,在党的熔炉中接受锻炼,和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一道,踏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中奉献自己的青春、汗水和聪明才智。
1、做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革命导师列宁指出:“严格的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斗争的随行者和结果”。“党性要求在对事要做任何估计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的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这就要求党员的立场、旗帜要鲜明,要坚信共产主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共产主义信念决不是喊口号,只有从内心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才能不被错误的思想所引诱,自毁前程。
2、大学生应该加强申请入党的主动性;
申请加入党组织是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追求也是大学生重视自己政治生命的一个生要选择,我们应该把加入党组织作为自己的人生动力。大学生入党是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实现的。
3、要深刻认识加入党组织对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
怎样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辉煌壮丽、有所成就、有所作为?这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之成为自己成长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应该认识到,选择了为共产主义奋斗和为党的事业奋斗就等于为自己的人生确立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既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又有利于加快在政治上的进步和成长。
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谈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不认真地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历史上的一代代先人如何自觉地肩负起民族的重任。历史清晰地记载着: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几十位青年学生作为广大民众中觉醒的第一批人,是他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使历史的车轮骤然驶进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时期。在此之后,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其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最年轻的仅19岁,他们中许多人都成了尔后中国革命的中坚。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大批年轻人在党的召唤下到苏联学习,用所学知识投入百废待兴的祖国建设。由此看出,年轻人往往都站在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从老一辈革命家和建设者的身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正是历史的需要,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那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什么呢?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再次为我们提出了新世纪我国的发展目标,即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四化”大业。那么,什么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全面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把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首要任务。如何才能提高生产力呢?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我们国家及时地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以此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也只有这样,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才不是空谈。
时代在召唤年轻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是“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我们中国人已经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良机。在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化革命浪潮中,我们同样吃了大亏,比如在不少行业只能做些信息业下游的产品,没有自己的平台,没有自己的品牌,被外国人占尽了便宜。1998年,在我国人民与特大洪水作斗争的时候,日本人虽然也派出医疗队,带着药品到洪涝重灾区进行“红十字”服务。事后得知,在抽血的过程中,日本人竟带走了极关键的一部分血样,回国后经过分离、提纯,得到许多珍贵的我国民族所特有的基因,并用其中有益的基因制造出特效药物,获得了巨额利润,还专门申请了国际专利。这不正是我们国人科技意识缺乏造成的结果吗?如此多的漏洞应由谁家补偿呢?责任已一步步落到我们年轻一代身上。我国要发展,就必须对外开放。而与外国人打交道,还得学会竞争,并且在竞争中努力取胜。
中国在经历了14年的艰难谈判后,终于在2001年成功地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和WTO,是以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强国地位作为支撑条件。一个国家对高科技的拥有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它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和在WTO的游戏规则中的强势和弱势。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经济全球化和WTO中无疑处于强势。它们除了资本的优势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掌握了世界的大部分高科技资源,其中包括人才资源。有了人才,就有了高科技;有了高科技,就能赢得在全球化中的有利地位。人才不是凭空得来,人才的获得主要是靠教育培养。现在,“科教兴国”已成为我国全民族的意志和共同目标,而高校又是“科教兴国”的主力军,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全面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大责任。当代大学生,只有努力使自己成才,将来才能服务于社会,贡献于社会,这是我们成才的根本方向和既定要求。
那么,如今的大学生又怎样才能成才呢?近些年,在一些高校乃至全国许多行业和部门,考“托福”、考GRE几乎成了一种社会时尚,成了许多有为青年奋斗的最高目标。谈到底,有些人的学习目的无非是为了出国。走出国门开阔知识视野,其实并不是件坏事。但不少人却是“一去不复返”,宁愿在西方国家低人一等,也不愿回国效力。国内有项统计,八十年代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6名赛手,当今除一人仍在上海,一人不知去向,其余4人全在美国。当初,微软要在北京成立微软(中国)研究院,一下就用高薪网罗了国内该领域最顶尖的十几名科学家。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培养人才,往往只落得“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结局。如此恶性循环,国家如何能迅速发展?
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大力培养政治和业务全面发展的人。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不仅要看其智力因素即知识水平,更要看德育的种种表现。“德”的标准是很宽泛而实在的。但真正佩称为人才的,至少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履行基本的社会道德。一个人道德品质不好,与社会格格不入,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难对社会做出贡献。千万不要忘记,当年掌管奥斯维辛集中营焚化炉的一批希特勒信徒中,就有戴着医学博士耀眼头衔的出色科学家。宋朝司马光在总结前人做人经验的基础上,曾特别强调了“道德足以尊主,智能足以庇民”的人才判断标准。据报道,前几年北京四中有位学生会主席,学习成绩很好,工作能力也强。在高三复习期间,有一家大型跨国公司派人与他联系,为他提供免费到美国波士顿某大学留学的机会,条件是学成后需为该公司服务。尽管答应这个条件即意味着他可以不用参加当年残酷的高考,而到美国直接接受良好教育,还意味着他可以为自己并不富裕的家庭节省一大笔开支,并且他未来的事业也可能一帆风顺,但他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个邀请。这名同学在高考中不仅考入了名牌大学,并在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安全部门工作。可以说,他就很好地做到了国家需要与个人发展的统一,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光荣典范。
“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们纷纷将“救国、救民”作为自己的最高使命,如今爱国的表现已不再是救国,而是兴国、强国。当代生产力对科学技术的依赖越来越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家间的较量日益转向科技创新能力的制衡,一个国家的技术单凭模仿、引进已不能保证经济的真正优势,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理应担负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的历史重任,努力使我国尽早地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工作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始终关心青年人的成长,并高度评价青年人的社会作用。
193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会上他曾指出:“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身作用呢?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
1955年,毛泽东同志又说:“青年人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都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你们的。”毛泽东访苏时给中国留学生语。
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也高度重视做好青年人的工作,把青年人才看成党的事业的未来和希望,把青年人才的培养 和使用看成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关键。
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学上,邓小平同志指出:“今天,党中央这样关注科学和教育事业,这样照例培养和选拔人才,我们可以预见,一个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新时代必将很快到来。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的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同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他说:“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各个有关部门的通知,整个社会的家家户户,都来关心青少年的思想进步。”
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也对青少年的成长和成才高度重视,并明确提出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加强,青年有希望,未来就有希望”的人才强国战略。1998年,江泽民同志与共青团十四大代表座谈时说:“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始终把青年看作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档的第四代领导核心,高度重视和关注青年人的健康成长。2003年,胡锦涛同志再和共青团代表十五大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有许多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精辟论述,集中反映了当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热情关怀和殷切希望。各级党委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共青团的领导,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爱护青年,关心青年,鼓励青年成才,支持青年干事业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当对青年一代重视和关怀是非常无微不至的。青年一代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的伟大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和历史赋予的。作为青年大学生一定要树立远大志向肩负起这一沉重的使命,牢记党对我们的期望。
三、青年大学生应该如何积极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是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
人的每一项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都是为着实现确定的目标;而目标又使人产生动力,形成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的意志。目标与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的意志就构成了动机。党员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的意志是党的战斗力的来源。入党动机正确与否,关系到党的纯洁性和党组织的战斗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因此,对于要求入党的人来说,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即共产主义的理想,要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意志,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对于党来说,如果党员的奋斗目标不正确,就意味着他要谋取其他的目标,从而损害党的纯洁性,影响党的统一和行动一致,破坏党的战斗力。如果党员的目标正确,但是意志不坚定,在考验面前就有可能动摇目标,甚至最终背离目标,同样损坏党的战斗力。正因为如此,列宁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要保证我们党的巩固性、坚定性和纯洁性。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在一定意义上讲取决于党员的入党动机。要纯洁党的队伍首先必须把住党员入党这一关,从思想入手,从动机抓起,努力防止投机分子和其他不良分子混进党内,以确保党的队伍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纯洁性,确保党的战斗力。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入党的目标不正确、意志不坚定,即使入了党,也难免会在严峻的考验面前迷失方向,甚至走上错误的道路,不仅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而且毁了自己。正是因为正确的入党动机对于个人成长、对于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端正入党动机便成为个人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而党也把端正入党动机、从思想上入党作为对每一名党员的要求。
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社会生活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这就难免这样或那样地影响人们的入党动机。我们应当看到,目前在大学校园中,广大要求入党的青年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但在入党动机上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注意和需要加以引导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种,“入党可以为自己今后工作打好基础”。有些人认为,共产党是执政党,如果自己不是党员,将来会在使用、提拔上受影响,不利于发挥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特别是近几年来,连外企、私营单位接收大学毕业生时,也青睐党员。于是,他们申请入党是为了以后安排一个好工作、获取更多提拔和重用的机会。第二种,“不写申请书就是不进步”。一些同学看到别人写入党申请,如果自己不写,怕老师、同学说自己不要求进步,于是随大溜也写份申请。第三种,受家庭和亲朋好友的推动才递交申请书。有些同学的父母都是党员,亲朋好友也多是党员,每当他们问及自己是否要求进步时,感到不入党似乎不光彩。第四种,“入党是为了荣耀和满足”。有些人看到别人入了党,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望,羡慕不已,于是自己也写份入党申请书,企盼有一天自己能获此荣耀,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些不端正的入党动机都程度不同地带有功利化的倾向。怀着这种入党动机,即使加入了党组织,也不可能真正成为有党性有奉献精神的先锋战士。而且其功利化的意识一旦显现,就会给党带来不好的影响。
入党的确是个人追求进步的途径,但是这种进步不应是为了面子和狭隘的个人目的,而是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个人能在历史进程中正确发挥作用,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所以,正确的入党动机应该是: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充满热爱,信仰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祖国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共产主义的理论,不断从思想上丰富提高自己,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念,由此而提出入党的要求。
每一名企盼入党的同志和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时刻提醒自己,入党是为了什么,入党以后要干什么,严格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只有这样,我们的党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党。
(二)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的基本要求
入党动机属于思想范畴。根据人的认识和成长规律,人的正确思想是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印证、相互促进的不断运动中形成的。所以,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的基本要求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动投身于社会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培养自律意识,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觉性。
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理论清楚,才能形成正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意志,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只有积极学习先进理论,以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并把理论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才能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这些理论是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总结、创造出来的,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指出了建设理想社会的方向,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一切积极要求入党和已经入党的同志只有积极学习这些理论,并以这些理论指导自己认识客观世界、认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自觉地批判、抵制其他错误的理论认识,才能真正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真正做到从思想上入党。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积极投身到这一伟大事业中去,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意志,锤炼自己的才干和情操,即是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的重要途径,也是为入党后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奠定基础。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们在校学生尚未走上社会,怎么在实践中锤炼呢?应当看到,发展高等教育,搞好教育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学生在搞好学习的同时,关心教育改革,为搞好教育改革献计献策,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支持和推动教育改革,同样可以锤炼和提高自己。还应看到,学校为了培养、锤炼学生,不仅支持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自我教育活动,还组织大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这些活动,同样可以增长才干、锤炼意志和情操。只要养成了在实践中锤炼、提高的自觉性,也就是善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注重主观世界的改造,就可以为把自己锤炼成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奠定基础。
实现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奋斗。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一代代具有高度共产主义觉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始终不渝的献身精神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之艰苦奋斗才能实现。在奋斗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自觉进行自我反省。我们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在为实现党的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艰难和曲折是难以避免的,要在艰难时不气馁,在曲折时明方向,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意志。还应当看到,共产党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社会上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也会影响我们。因此,共产党人需要加强党性修养,经常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以便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去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正确的入党动机的树立,不会是一劳永逸的。如不注意人生观的改造,也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地审视自己的入党动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思想成长的基本规律。周恩来同志曾说过,“活到老,学到老,思想改造到老”,正是共产党员不断追求进步的写照。
(二)共产党标准的主要内容
共产党员的标准就地党章中规定的第二条和第三条,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的个人利益和工作权利外,所有共产党员不得谋取任何私利和特权。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这句话集中概括了共产党员标准的主要特征,本质地鲜明地反映了共产党员应该是什么人,党章总纲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地先锋队,这不是说共产党员可以凌驾于群众,而且说共产党的觉悟必须高于一般群众。
大学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学习是大学生的根本任务,但要积极假如中国共产党,光是学习上优秀,工作上能干,还必须有共产主义的觉悟。所以,我要努力学习,在学习、工作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早日加入共产党。2 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因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先进性而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作为学生,在校期间就要从点滴做起,身体力行,把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作为学习动力,关心广大学生的利益,关心学校的发展,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各方面热心帮助周围的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的工作和社会实践,维护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