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春工商管理专业邓论论述题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3:1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春工商管理专业邓论论述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春工商管理专业邓论论述题》。

第一篇:2010春工商管理专业邓论论述题

怎样正确把握“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答:1“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概括。2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离不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4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 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答: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内在于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相互制约 相互依存的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规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要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四项基本原则要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的基础,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他们都必须服从 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的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核心和基础是什么?答:1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科技是关键,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2建设创新型国家,优秀人才是核心。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要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3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教育是基础。教育史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长远需要,深入教育改革,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是什么?答: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目标。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 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地位。3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 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要求,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果,实现节约发展 情节发展 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什么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它与生产力标准有何联系与区别?1答:三个有利于标准是1992年邓小平提出的,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它是判断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2答: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仅继承而且发展了生产力标准,因为:他把生产力标准具体运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衡量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为各项工作指出了明确的目标。它是生产能力标准的具体化。他把生产力标准 政治标准 人民利益标准结合起来成为统一的标准。怎样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答:1三个有利于标准继承 发展了生产力标准,回答了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2三个有利于标准与社会主义有着内在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规定的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3三个有利于标准要求我们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跳出来,以一种新的管您,新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工作,在改革开放中放开手脚,大胆地实验。4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仅是衡量经济工作的标准,也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题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答: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由其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这就排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基础,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提供了前提。2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消费品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只能实行按劳分配。3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小时,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因为承认劳动差别,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吧劳动贡献同劳动报酬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如何正确处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答:1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2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放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这是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不同造成的必然结果。3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愈大愈好,要防止生产两极化。4为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党提出了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为解决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针对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分配更加注重公平。5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内。为此必须: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共同富裕。试述十七大提出的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答:1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2加快推进政企分开 政资分开 政事分开 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 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3要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关系。4要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 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 责任交叉 政出多门问题。5要统筹党委 政府和人大 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 严格控制编制。6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7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利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试述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作出的强调。答:对如何坚持的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着重强调以下几点:1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 服务完善 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3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 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4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 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答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和谐文化建设起着统摄和支配作用,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和谐文化的灵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的核心。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和谐文化尖声的强大精神动力。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党的现先进性和先进文化有什么关系?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答:党的先进性和先进文化的关系便现在:1中国共产党是先进文化的产物。2中国共产党是先进文化的代表着和创造者。3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之一,是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做到: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3建设先进文化要解决好文化建设实践中的问题。试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致性和关联性。答:1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者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第一,二者都已发展为主题。第二 二者都以“以人为本”作为价值取向。第三 在方法论上,二者都强调“统筹兼顾、全面协调”。2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者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载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条件。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试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答: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1维护公平和正义 涉及最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维护公平和正义是我们党执政为公 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3维护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与不公平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对照,社会主义就是公平与正义的社会。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答: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关系统一的最佳方式。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1在这一构想下,可以做到在国家统一前提下,作为主体的祖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高度自治。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他们的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的保障永享太平。2台湾经济将真正以大陆为腹地。台湾可以利用大陆市场大 生产成本低等有利条件,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长期繁荣,两岸经济可以更好的实现优势互补。3台湾同胞可以和大陆同胞一道,形势管理国家的权利,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党的十六大报告还指出,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八项主张,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试述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中的战略优势。答: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掌握着打击遏制台独的战略优势。1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已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2两岸民间经济文化交流持续发展,密切了两岸同胞的联系,培育和发展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要求改善两岸关系,反对台独。3中国文化是连接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这是任何力量也难以斩断的。4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始终稳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宗旨。答:邓小平将争取世界的和平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和首要任务,并认为我们确立的政策要 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提出这个宗旨是因为:1和平与发展史当今时代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史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是由中国的历史和国家性质决定的。3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4中国之所以提出促进共同发展是因为:发展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利益,还代表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增大,已过经济的发展与地区经济的发展以至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紧密

相连,共同发展成为各国一致利益。试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答: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并进一步从国际关系 政治 经济 文化 安全和环保等方面,全面地阐述了如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1在处理国际关系上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过节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 和睦 协作 共赢精神。2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3经济上相互合作 优势互补 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 惠普 共赢方向发展。4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5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 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6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试述中国特色社会注意事业的依靠力量。答:(1)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依靠人民群众,首先依靠最主要的是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农民,适中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民进步的根本力量。(2)工人阶级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阶级和最基本动力。(3)广大农民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数量最多的依靠力量。(4)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承担者重大的历史责任。(5)新的社会阶级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怎样理解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及其三者间的关系。答:1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这三大建设既相互区别各有侧重、各有分工又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正是他们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构建者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2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思想建设是一项基本建设,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时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3加强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突出环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加强组织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阐述了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等重要思想。4加强作风建设史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党风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毛泽东把 理论和时间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概括为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有的 新的工作作风。保持和发扬这些好的作风是党的优良传统,是放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防御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之一。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当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答:1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个问题,是由要长期保持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并不断完成党历史使用而提出的。2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就成了在全国执政的党。党在执政的50多年时间里,总的来说工作是努力的,成绩是显著的,得到各族人民的信任和用户。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有过失,党在执政的过程中也出现过挫折。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承担者十分艰巨的领导任务。如何能够长期保持党的执政地位并且领导人民按照预定的目标取得成功,还是一个很大的课题。4党在执政之后的所有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执政来展开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一项基本建设,他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①在邓小平理论中,有一种坚实的哲学思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在邓小平理论中,有一个明确的理论主题--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思考。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①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②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③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

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④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为什么说“三个代表”是党的指导思想的有一次与时俱进?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到新高度。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建设怎样党的问题,集中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并在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使之上升到理论。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总体部署。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①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②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的观点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③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④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社会主义在消除资本主义弊端方面的优越性。⑤科学发展观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相互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全面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①科学发展观是在认真总结我国以往的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改革开放3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已经实现小康,但这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八大阶段性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它表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全面认识新形势和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和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②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因为: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进一步

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为什么说解放思想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因为解放思想的程度决定实事求是的深度。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人的思想只有适应变化的情况而发展,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②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指针和方向。解放思想的目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冲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新的基础上使我们的认识符合新情况,做到实事求是。③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试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①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也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但由于党的指导思想“左”的错误发展,“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度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这是我们党最深刻的经验教训。②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第一,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执政党只有致力于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有效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一种制度是否先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讲,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比先前的经济制度更高的社会生产力。第三,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此矛盾的解决有待生产力的发展。第四,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将来过度到共产主义奠定必需的物质条件。第五,把发展生产力当作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摆在首要位置,才能真正实现“三个代表”,构建和谐社会。怎样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①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推动生产不断发展,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解决好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才能接受时代挑战,尽快缩短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距,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②能否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相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答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因为:(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它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二篇:2010春工商管理专业邓论多选

多1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中,一国和两制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制的前提是一国/两制是主体与部分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只有实行两制才有利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2特别行政区除在外交国防宣战和媾和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还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终审权)3中国政府在发展两岸关系中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个中国/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争取两岸直接三通/力争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单不承诺放弃武力)4当今时代潮流的主题是(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5当今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6中国努力构筑面向21世纪新型伙伴关系框架已经出现,其中有(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法全面/中美建设性/中日睦邻友好)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够(保证少数民族在自己的聚居区内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祖国统一 /增强各族间的团结)8(工人 农民 知识分子的艰苦奋斗/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合作/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9党的十七大指出,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10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的基本命题的提出阶段/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的逐步展开和形成理论轮廓的阶段/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的科学体系形成并最终确立指导地位的阶段)11我们党在新的世纪要带领人民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三者之间(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1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14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基础/打破了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16在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过程中,遇到的思想障碍是(“两个凡是”的思想/教条主义/个人崇拜)1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

19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2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历史过程)。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发达状态表现在(生产力上/生产关系上/上层建筑上)22改革开放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23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4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设想是(东部地区先加快发展/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实现共同富裕)25党中央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陆续提出(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6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27在对外开放中,我们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8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要看他(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本国的基本国情)。29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有(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30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31建设政治文明涉及下列哪些方面(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32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维护司法公正)3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34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基础上强调要加强(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个人品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35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事业/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36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7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级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38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39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坚持民主法制/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

第三篇:2010春工商管理专业邓论单选

单选1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民族的愿望和国家的根本利益)2一国两制构想首先用于解决的问题是(香港问题)3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4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是(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容分割)5我国目前对统一问题是用的是一国两制的政策,但他不会改变我国人民民主的国家性质,这是因为(两种制度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6中国政府主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但绝不承诺放弃是用武力,目的是(对付台独和某些外国势力把台湾从祖国大陆分离出去的图谋)7党的六大报告强调,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8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史有可能的,战争史可以避免的)9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0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来处理(与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11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12坚持独立自主 和平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反对霸权主义 争取世界和平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13坚持独立自主 和平外交政策的最高准则是(国家利益)14建设和谐世界要通过(走和平发展的道路)15我国的各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赋予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的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它是(参政党)16在党的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思想建设)。17(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18先进性建设史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执政能力建设史先进性建设的(现实要求和具体体现)19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20我国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211978年12月,邓小平在党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的题目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2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23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的讲话中首次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24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在(党的十五大)2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2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是(党成立8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9明确了自身工作的责任,特别是认识到(加强我们党作为国家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考问题和理论创新的重点10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11“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13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14科学发展观正是对我们党应对“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关键时期的一个(战略性)思想。

15、2004年9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调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16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7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18、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与重新确立是在(1978年)19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20思想路线的本质在于(创新),在于不断地研究新问题,在探索中前进。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22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发展生产和共同致富)23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2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5一种社会制度是否有优越性,根本上决定于它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6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7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2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29在党的十五大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3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3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32党的十七大根据党的基本路线的新表述,补充了(社会建设)的内容33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34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目标中,和谐是(社会现代化)

35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36在社会 主义建设中处于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是(农业)37我国改革的性质(社 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8我国的改革(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39、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首 先在农村拉开序幕。第一步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 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40实行对外开放是(我 国的长期基本国策)41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 们的一条基本原则42“三个有利于”标准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 问题43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44 我国目前实行的分配制度是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所决定的45(按

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分配原则46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体现47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48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权组织形式行驶管理国家的权利49中国共产党度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5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51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题(团结、民主)5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培育“四有”新人)53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54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5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诚实守信)56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57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人的全面发展)58以人为本的“本”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5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是(社会基础).6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坚持改革开放)6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62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第四篇:邓论-论述题

论述题:(各点需展开)

1.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反战的新阶段?2.为什么说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3.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4.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5.简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6.试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此题要联系实际)7.联系我国实际,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8.如何理解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至关重要?9.怎样正确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10.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1.为什么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2.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3.怎样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14.怎样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15.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16.试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17.为什么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18.试论我国政府在解决和发展两岸关系问题上坚持的基本原则。19.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宗旨?20.怎样理解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21.试述党的十六大关于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

1.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反战的新阶段?

答:(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色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为什么说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答:(1)因为旗帜是方向。党的十六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以邓小平理论为旗帜,就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有机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因为旗帜实形象。以邓小平理论为旗帜,就要一心一意抓经济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保持国内稳定、维护世界和平,树立一种改革、开放、向现代化迈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鲜明形象。(3)邓小平理论既是方向,又是形象。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才能把邓小平所开创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因为邓小平理论为实现我们的事业提供着理论的指南、精神的动力和智慧的启迪,提供着最重要的思想保证。

3.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答:“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其中:(1)当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2)当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三个“代表”之间,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前提;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像是关键;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核心。

4.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答: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于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将产生极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它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2)它是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指南;(3)它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因而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简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根据和目的;(3)解放思想、与时俱金和实事求是是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的;(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探索永无止境。

6.试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此题要联系实际)

答:(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执政党只有致力于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有效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讲,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比先前的经济制度更高的社会生产力。(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此矛盾的解决有待生产力的发展。(4)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奠定必须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必须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并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5)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经济建设重新被确立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这是对党的八大路线的恢复。目前,我们必须把发展生产力当作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摆在首要位置,才能真正实现“三个代表”,体现出党的先进性。

7.联系我国实际,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答: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做到:(1)增强国力,接受时代的挑战。我国社会主义正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使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面临传统产业革命和新技术革命两种挑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尽快缩短我国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距,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促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财富日益丰富起来,最大可能地实现社会公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从根本上促成一系列社会矛盾的解决。发展才是硬道理。(3)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一系列物质条件作保证。

8.如何理解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至关重要?

答:(1)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反复思考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搞清楚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什么,其中,认清社会主义本质是明确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前提。(2)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转化中的根本理论问题;第二,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第三,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搞清楚的首要问题。

9.怎样正确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按简答复习)答:(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概括(2)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者两个基本点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离不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4)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10.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答:(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分别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政策分别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策。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11.为什么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答:(1)199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制定并开始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2)科教兴国,是指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3)科学技术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它是生产力诸要素中主要推动力量。(4)发展科学技术,有赖于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抓教育,从培养人才入手。教育和科学,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2.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答:(1)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2)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既包括经济体制由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已辐射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促使社会生活发生整体转型。(3)改革是政策的重新选择,是体制的重新构建,是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的重新调整。(4)总之,无论从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引起的巨大作用看,还是从其所引起的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变革的深度和广度看,都可以说是一场新的革命,因而成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13.怎样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 答:(1)“三个有利于”标准继承、发展了生产力标准,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2)“三个有利于”标准与社会主义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规定的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3)“三个有利于”标准要求我们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跳出来,以一种新的观念、新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工作,自改革开放中放开手脚,大胆地试验。(4)“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仅是衡量经济工作的标准,也是衡量一切工作地标准。14.怎样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答:(1)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工友之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它既包括作为主体的共有制京津,又包括公有制以外的其他所有制经济。这一制度既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又结合了初级阶段的实际,符合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15.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答:(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内容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16.试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答:(1)从历史发展看,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2)从法制和得知所属的领域看,它们同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法制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3)从实践看,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并使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17.为什么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答:(1)一个中国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2)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事实和原则。(3)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及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基础。18.试论我国政府在解决和发展两岸关系问题上坚持的基本原则。答:(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2)力争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3)促成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争取实现直接“三通” 19.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宗旨? 答:邓小平将争取世界的和平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和“首要任务”,并认为我们确立的政策要“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提出这个宗旨是因为:(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是由中国的历史和国家性质决定的。(3)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4)中国之所以提出促进共同发展,是因为:发展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利益,还代表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增大,一国经济的发展同地区经济的发展,以至同世界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联,共同发展成为各国的一致利益。20.怎样理解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答:(1)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我们党的拒腐防变能力;(2)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就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要弘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4)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核心的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21.试述党的十六大关于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答:(1)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2)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3)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4)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5)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第五篇:电大邓论论述题

论2.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有效推动社会主义事平。它是判断我国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阶段?答:可从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四个方面的贡献业的发展。(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2)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仅继承了,而理解:(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体现。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体优越性,从根本上讲,且发展了生产力标准。国为:它把生产力标准具体运用于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比先前的经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衡量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济制度更高的社会生产力。(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现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就为各项工作指出了明确的目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3)邓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标;“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三个有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身产利于”把生产力标准、政治标准、人民利益标准结合起来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之间的矛盾,此矛盾的解决有待生产力的发展。(4)大力成为统一的标准。的科学判断;(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将来过度到共产主义奠定必须的物质1.怎样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条件,这会主义必须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答:(1)论3.为什么说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本注意,并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5)在党的十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大旗帜?答:1.因为旗帜是方向.党的十六大指出:邓小平一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经济建设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理论是我们的旗帜,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各项工作重新被确立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这是对党的八大路线的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的根本指针.以邓小平理论为旗帜,就要把科学社会主义复。目前,我们必须把发展生产力当作社会主义的根本任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有机结合,务,摆在首要位置,才能真正实现“三个代表”,体现出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因为旗帜是形象,以邓小平党的先进性。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理论为旗帜,就要一心一意抓经济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2.如何理解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至关重要?答:(1)邓小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它既包括作为主体的公有制则和改革开放,保持国内稳定,维护世界和平,树立一种改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反复思考的经济,又包括公有制以外的其他所有制经济。这一制度既革、开放、向现代化迈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国家的鲜明形象.3.邓小平理论既是方向,又是形象.坚持而搞清楚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道路;又结合了初级阶段的实际,符合当代中国的基本国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才能把邓小平所开创的伟大事基础上,认清社会注意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什么,其中,情。

业进行到底.因为邓小平理论为实现我们的事业提供着理认清社会主义本质是明确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前提。(2)1.试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答:(1)从历史发展论的指南.精神的动力和智慧的启迪,提供着最重要的思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它是社会主看,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想保证.义从空想到科学转化中的根本理论问题;第二、它是国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2)从法

1.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答:中国共产党必须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第三、它是我国社会治和德治所属的领域看,它们同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主义建设必须搞清楚的首要问题。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3)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1为什么说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从实践看,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并使它们在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其中1.党要始终代表中国答:1在一定社实际生活中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保证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会的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总是同时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家的长治久安。

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有一对矛盾是主要矛盾,它是社会基本矛盾,既生产力和生2.试论我国政府在解决和发展两岸关系上坚持的原则。坚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推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表现.2在1956年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和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促群众的生活水平。2.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后,剥削阶级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剥削阶级作为一使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争取实现直接三通。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个完整的阶级因此已不再存在,阶级斗争虽然在一定范围3.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党的16大必须努力体现法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其对象,范围,方式和总趋势都发生了报告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之所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重大变化.3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由我国社会这么说,是因为:在这一构想下,可以做到国家统一的前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提,作为主体的祖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保持原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党要始终代表中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有的社会制度不变,高度自治。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间的矛盾.他们的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保障,永享太平。台湾的经济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答:将真正以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台湾可以利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生产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益大陆市场大、生产成本低等有利条件,实现经济结果的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改造基本完成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我国基本实现为止,优化和长期繁荣,两岸经济可以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台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这种长期性,是由历史前提,现实湾同胞可以和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共享

2.怎么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决定的.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党的16大报告还指出:的最新成果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历史前提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3我国现实的国情决“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展的最新成果主要表现在1.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4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决定贯彻八项主张,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和方法论,为科学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的推进我国社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一前景。”用和平方式实现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2.它坚持党的最高纲领3怎样正确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答:1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概括.2经济建

1、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3.它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设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答:邓小平讲争取世界的和平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本点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目标”和在“首要任务’,并认为完美确立的政策要”立

4.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为坚持马克思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离不开足于中国自身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3四项基本原则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论视野。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4两们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

3.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业。”提出这个宗旨是因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平思想答: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主义的实践 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思想,对于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将产2.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答:(1)1995年,党中历史的历史潮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由中国的历生极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它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央和国务院正式制定并开始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2)科史和国家性质决定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国之所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2.它是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教兴国,是指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以提出促进共同发展,是因为:发展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指南3.它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会发展的优先地位,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的利益,还代表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维护和平,促进发大理论武器。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经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目标的顺利实现。(3)科学技术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增大,一国经济的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构和人民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它是生产力诸要素中主要推发展同地区经济的发展,以至同世界经济的发展紧密相业的长远发展,因而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动力量.(4)发展科学技术,有赖于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联,共同发展成为各国的一致利益。

1.怎样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的精髓?答:(1)的提高,因此必须抓教育,从培养人才入手。教育和科学,2.怎样理解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进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答:(1)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程,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思想前提,理论基础,是邓小平术的现代化。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理论建构的方法论(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1.怎样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答:(1)“三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我们党的拒腐防平理论的每一个重大问题,成为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基本个有利于”标准继承、发展了生产力标准,回答了“如何建变的能力;(2)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就要坚持用加强马克的指导性线索。(3)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设社会主义”的问题。(2)“三个有利于”标准与社会主义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在义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规定的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要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每一重大问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3)“三个有利于”标准要弘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题的核心和灵魂。求我们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跳出来,以一种新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

2.简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观念、新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工作,在改革开放中放开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必须答:(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手脚,大胆地试验。(4)“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仅是衡量经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培养

(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根据和目的(3)济工作的标准,也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4)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核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是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的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答:(1)社心的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密切联系群众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探索永无止境。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2)的优势,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

1.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答:(1)依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现代化的重要保证(3)社会主义文3.试述党的十六大关于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建设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答:(1)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2)不断提高驾的事业中依靠人民群众,首先的和最主要的就是依靠工1.为什么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很实现御市场经济的能力;(3)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因为:一个中国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4)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5)不断提高总揽全局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法理依据。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事实和原则。一的能力。的根本力量。(2)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3)依靠新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及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基础。

时期的统一战线(4)依靠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2.什么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它与“生产力标准”有何联系1.试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答:(1)发展答:(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1992年邓小平提出的: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生产力是一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执政党只有致力于发展生产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下载2010春工商管理专业邓论论述题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春工商管理专业邓论论述题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春邓论复习案例材料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2013春论述分析复习材料1.请根据以下材料,阐释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材料一: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2017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选题精选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介绍一些选题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会因为选题迷茫! 选题就是确定论文写作的题目,一篇论文写的好坏,能否顺利导师和评审团的审核,选题占很......

    2016春大学语文论述题

    1、人们从《诗经》中总结出来的"赋比兴”手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诗经》"赋比兴”:采用朱熹的说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及敷陈直叙;比者,以彼物以比此物也,即就是打比方,比......

    工商管理专业2005年(春)毕业论文总结范文

    工商管理专业2005年(春)毕业论文总结一、基本情况 我省电大本届工商管理专业提交毕业论文及参加答辩的共449人,主要分布在商学院直属分校、长沙、湘潭、衡阳、怀化、岳阳、常德......

    毛邓第七章论述题答案

    2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邓小平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邓论调查报告

    邓论调查报告 【关 键 词】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正 文 】 一、拨乱反正——1977年邓小平同志复出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精神文明思想的萌芽时期......

    邓论和三个代表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

    邓论读后感

    邓论读后感 政治学理论 309030201011 谢坤 邓小平理论的出现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条件的,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并且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