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经济部分基础知识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概况(范文)

时间:2019-05-13 03:2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古代史经济部分基础知识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概况(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古代史经济部分基础知识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概况(范文)》。

第一篇:中国古代史经济部分基础知识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概况(范文)

中国古代史经济部分基础知识专题

(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概况

一、古代经济发展概况

1、阶段特征

(1)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底下,远古人类以其有限的劳动经验和劳动协作在同大自然的艰苦抗争中,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发展生产力,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出现并缓慢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原始社会组织的演变和社会的进步。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加剧,并逐渐产生了阶级,开始向奴隶制过渡。

(2)奴隶制的确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当时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夏代农业工具以木石工具为主,出现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夏朝有了历法。商朝奴隶制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农业是主要部门,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手工业以青铜制造最重要。西周井田制盛行,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农作物品种比商代更多,手工业分工更细。春秋时期,奴隶主为争霸战争的需要,重视发展生产。这一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增多。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使原有的阶级关系相应地发生变化,形成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各国也相继改革赋税制度,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这样,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为基础的井田制瓦解,我国奴隶社会走向崩溃。

(3)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的确立,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生产工具和水利事业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奴隶制的崩溃使更多的手工业努力转化为个体手工业者,促进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城市兴起,中原市场繁荣。

(4)秦灭六国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由于秦的暴政,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首次盛世局面。西汉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牛耕的普及、铁农具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大量兴修和耕作技术的显著改进,西汉的手工业和商业也有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是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物质基础。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生产遭到破坏。东汉初,采取恢复经济的措施,生产又得以恢复和发展。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广大农民日益失去土地,沦为依附农民。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黄河流域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5)三国时期,魏、蜀、吴都注重发展经济。曹魏重视农耕、推行屯田制,在淮河流域兴修水利,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在蜀、吴统治之下,西南地区和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农民大量南迁,江南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迅速,福建和两广也得到一定程度开发。南方的农业生产开始赶上北方,开始改变我国农业经济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北方的社会生产在十六国时期遭到破坏,但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南北经济的发,各地联系的加强,为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6)隋的统一,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但由于隋炀帝滥用民力,迫使大量农民离开土地,阶级矛盾激化,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唐初,接受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全面发展,国力强盛。那时,对外交往频繁,政治、经济制度影响到国外,唐都长安成为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唐朝中期以后,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唐朝实行两税法,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作为征税的主要标准,改变了以往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7)五代十国时期,黄河流域受到藩镇割据和五代各朝长期混战的严重破坏,直到周世宗改革后,经济才有所恢复。而同期南方经济有较大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农民的南迁和 1

中国古代史经济部分基础知识专题

(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概况

割据政权注重发展经济。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农业、手工业发展引人注目,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南宋时,江南农业生产超过北方,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许多方面如水稻和棉花的种植、棉纺织技术、航海造船、对外贸易等成就就非北方所能及。两宋时期,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元朝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棉花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棉纺织技术进一步推广,海运和漕运的开辟保证了南粮北调,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大都市,对外贸易空前发达。但元朝末年,政治黑暗,经济崩溃,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8)明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积极恢复和发展经济。到明朝中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都超过了前代的水平,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入市场,出现了一批具有专业职能的工商业城市,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在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的基础上,江南地区如苏、杭等地个别生产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种萌芽虽然弱小,但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内部的新现象。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土地集中、赋税沉重,社会生产遭到破坏,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而实行的一条鞭法因大地主的反对而被迫废止。明末农民战争中提出的“均田免粮”的口号,直接触及到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清初,奖励垦荒,实行“摊丁入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得到了缓慢发展,但腐朽的封建制度已经成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严重障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

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原因

1、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社会经济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经济部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推动。首先是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发展起来。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得到发展,而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商品经济繁荣时期和商品经济繁荣的地方,货币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并缓慢发展。

在古代经济的发展中,虽然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多次被战乱和社会动荡所打断,但发展是主要的。特别是战国、两汉、三国、南朝、隋唐、两宋、元朝和明清等朝代的初年,经济发展尤为突出。究其原因可大体分为如下几点:①新制度的确立;②国家统一安定局面的出现;③统治政策的调整(包括发展经济的奖励措施);④民族融合的加强;⑤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和农作物的推广;⑥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上述因素中,对某一朝代来讲,可能有两种或更多种起着作用,要根据某一朝代的实际而定。如西汉经济的发展,就是②③⑤⑥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古代国家所确定和推行的对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政策措施

中国古代国家所确定和推行的对于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政策措施,主要有:①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政策。②抑制兼并,保护小农经济的政策。③官营工商业的政策。④对外贸易政策。⑤救荒政策。⑥平抑物价政策。⑦增殖人口和扩大劳动劳动力生产政策。⑧推广科学技术政策。⑨重农抑商政策。上述各项政策在内容上多有交错,又各有相对独立的内涵。在其实施时间上,有的延续时间较长,有的责主要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存在。

第二篇:中国古代史部分

13.西夏的建立

西夏是由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建立,是古代羌族的分支,居住在青海、四川、甘肃三省交界处以游牧为生。唐中后期受吐蕃挤压,迁到陕西、甘肃、宁夏一带,党项族有许多部族,其中一个就是平夏部,平夏部出兵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因而首领被封为夏国公,赐姓李,并赐封宁夏为其居住地,到五代与北宋初,平夏部逐渐过渡到阶级社会。北宋时,其首领李继捧归顺宋朝,引发部族部分人反对,其弟李继迁投靠辽,内部分裂,平夏部同时向宋、辽称臣,宋赐姓赵给平夏部,辽也对其封王。AD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重新统一了党项各部,并建立了政权,正式称帝,新造了都城—兴庆府(现银川)国号为大夏,史称西夏,西夏控制了西北广大地区,吸取中原地区文化,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根据汉字发明西夏文字,科举选拔人才,实行官制,西夏政权的建立是西夏走向文明摆脱落后的开始。

夏宋战和:

李元昊建立政权后,往中原扩张,与北宋发生冲突(年年发生战争,且大多以北宋的失败告终)AD1040年的三川口战争,1041年的好水之战,1042年的定川之战都是北宋失败。AD1044年双方开始和谈,最后达成一条和议:a 夏国主去掉帝号,由宋朝册封为西夏国主(西夏向宋称臣)b 宋朝每年送给西夏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3万斤,称为赏赐。C 双方边境互开榷场,互相贸易通商,自此以后,宋与西夏没再发生冲突。

14.宋金和议:

A 绍兴和议

宋金开始和谈,1141年11月南宋与金订立了第一个和议(绍兴十一年)内容:a 南宋向金称臣; b 南宋每年给金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c 南宋与金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南北分治,以北为金,以南为南宋; d 金朝送还徽宗灵柩及高宗生母韦太后。

绍兴和议的签订,标志着宋金南北对立的局面正式形成,有利于南北的交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百姓安定,此后宋金维持了近20年的和平时代。

B“隆兴北伐”和“隆兴和议”

AD1149年,完颜亮杀害金禧宗,自称为帝,开始筹划南下攻宋,兀术为金朝攻宋的主将。经过十多年的准备,完颜亮亲率60万大军兵分四路南下,直攻到长江北岸,而宋高宗则一直逃,最后在劝说下停下来准备反抗,结果金朝内乱(完颜亮南下并未得到金贵族的支持)完颜亮再次准备南下时,金内部发生改变,其弟称帝,迁都开封。后来完颜亮决定将渡江的地点选在采石镇,想直接攻下南方,在南方称帝。南岸有许多南宋逃亡的士兵,恰好被文臣

虞允文遇到,他以特使的身份整顿军队,布防抵抗,当完颜亮举兵南渡时,遭到南宋军队的进攻,结果完颜亮大败,史称“采石之战”。自此,宋高宗想和议再也行不通。1162年,宋高宗被迫将帝位传给养子赵眘,宋孝宗继位后志向高远,宋孝宗想趁机反攻,收复中原,宋高宗虽反对,但也无用,宋孝宗为岳飞平反,重新启用抗金名将张俊主持北伐,起初攻占了淮河以北一些城镇,但当金兵开始反击后,宋军便败退,6万军队最后只有1万军队退到长江南岸。

因1167年为隆兴元年,与金人和议,后来协商成功,隆兴二年双方再次达成和议:a 金与南宋的关系由君臣关系变为叔侄关系; b 改岁贡为岁币,银和绢的数量减少5万; c 南宋退出收复金的土地,双方的疆界恢复到绍兴和议时的疆界。这样双方的和平又维持了40多年

C “开禧北伐”和“嘉定和议”

宋孝宗让位于其子宋光宗,1189年,光宗被其皇后李氏掌控,宋孝宗死时,宋光宗没有出面主持葬礼。

宋孝宗死后不久,因为宋光宗的行为,宫廷发动政变,逼迫他退位,继位的是宋宁宗,大臣韩侂胄权势很大,金又受蒙古族兴起的干扰,韩侂胄便以为可以趁机收复中原,决定北伐。1260年,开禧二年,韩侂胄奏请宁宗北伐,兵分三路北上,后大败而归,封岳飞为岳鄂王,主和派史弥远主张议和,金朝要求以韩侂胄的人头为议和条件。嘉定元年,双方达成和议:a 金与南宋由叔侄关系改为伯侄关系; b 每年南宋给金岁币白银30万两,绢30万匹; c 南宋给金犒军银300万两 c 金朝放弃南下新占领的土地,疆界不变。

15.北宋时的手工业

北宋手工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大大超过前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民营手工业,又分为个体手工业者和手工作坊两种形式。当时的手工业部门主要有:a 矿冶:发展显著,开采冶炼规模明显扩大,铜的开采急剧增加,银一百多万两,已采用煤进行冶炼。b 造船:民间、官方都兴盛,尤其是海船的建造,大者达千吨以上,基本上使用罗盘定位。C 制瓷:地域范围越来越普遍,技术更加精细,形成五大窑系。开封官窑、河南钧窑、河北汝窑、浙江龙泉哥窑、定窑,瓷器大量出口。d 纺织:遍布各地,主要是丝织业,南方为丝织业,尤其是两浙地区和四川地区 e 造纸业:此时真正成熟,全面繁荣,原料改进,如江浙地区的竹纸,发达地区(浙江、福建、皖南)江东、两浙、福建 f 印刷业:雕版两浙、四川、福建 ;活字:北宋时期,杭州一个刻工毕昇发明。印刷,两浙质

量最高,福建产量最大。(注:北宋手工业详见教材156、157、158)

16.北宋时的商业和城市发展

A 商业

1..经商风气普遍盛行,宋代知识分子提出“商业离不开农业,农业也离不开商业”“农商相藉,农商一事”商业为各个阶层、各个群体所接受。

2.商业经营规模的空前扩大:a 大商人的数量增加

b 地区性的商业群体扩大

c 全国范围内的商业经营规模扩大

3.城乡间、地区间的商品流通和市场联系空前密切

4.海外贸易高度发达(北宋是陆上贸易转为海上贸易的时代)北宋的贸易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品种之多远超唐代,当时的著名的港口有:广州、明州、杭州(北宋三大贸易口岸)密州、泉州

5.货币形态的变化:赋税货币化,交易规模扩大,市场上铜币流通严重不足,很多地方出现钱荒,于是民间的一些商人开始想办法,他们采用质押的办法,后成为一种信用凭证。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设立专门机构—交子务,面向民间限期限量发行交子,由政府担保,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发行的纸币,最早的法定纸币,最早在四川及其周边地区,南宋时全面推行,贵金属也开始承担一部分货币的职能。人们也要承担贵金属税

B 城市的发展

城市走向全面繁荣时期,且发展形态也发生变化,城市突破了原有的军事、政治所拘束的现象,渐渐发展成为各个经济、文化、社会中心。

1.城市发展的地域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北宋时北方为引领的格局打破,南北方并驾齐驱,北宋出现四大城市群带:a 以开封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城市群带b 以秦州为中心的西北城市群带 c 以苏、杭二州为中心的江南城市群带 d 以成都为中心的西南城市群带(南宋时南方城市超越北方)

2.城市经济的全面繁荣和经济形态的全面转变:

a.城市商业的变化,商业活动在城市各地得到自由发展,商业形态发生变化,有传统的消费型商业转化为流通型商业(这意味着地区交流频繁,商品生产专业化)和生产型商业(自产自销意味着城市也成为商品的供应地)

b.市场体系的变化,宋代分工越来越精细,分工专业化,市场和生产结合在一起,出现了

许多主题市场,称之为高层次的市场形态

c.城市手工业发达,城市的民间手工业全面兴起,城市不仅成为市场中心,也成为生产中心

d.城市体系的系统化,一种经济形态成为一种产业,产业形态多种多样

C 城市社会形态的重大变化

a.城市街区格局的重大变化:开始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工商业街区,城市居民市民化,市民即具有城市意识的人

b.市民阶层的全面的兴起:平民化,世俗化,商业化

c.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形成,包括行政管理,治安管理,消防管理,城市卫生管理,建漏泽园,即公路

d.商业市镇的广泛兴起,最初是商业活动点

17.宋代史学

这一时期史学很发达,主要表现在:史学体裁的完善,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史学著作 出现了纪事本末体,代表作: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史学巨作《资治通鉴》上到战国,下至五代,是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司马光

《续资治通鉴》是编年体断代史,北宋一朝一百多年的历史,李焘著

纪传体:后晋 刘煦《旧唐书》、欧阳修《新唐书》、薛居正《旧五代史》、欧阳修《新五代史》 典章体史书也有新的发展,唐 杜又的《通典》确立此体裁,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合称三通。

这时也是地方志的确立时期。

18.元朝的地方行政体制的改变

在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是中书省,管理行政,中书省下设六部:礼、工、行、兵、吏、户,在中央设立枢密院,成为最高的军事机构,元代的枢密院三权合一,中书院设中书令,中书左右丞相,中书参知政事,这些都属于宰相级别。

在地方:实行省、路、县三级行政体制,省全称:行中书省,是中央直属派出的管理地方的行政机构,朝廷直接管辖地:腹地(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元行省共有十个: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浙江、江西、湖广。行省有统一的行政机构,管理长官是地方一级的行政单位,行省下面是路,相当于州府,但元代仍保留部分府,有的府与路

同级,有的与县同级。在元世祖统治后期,在福建行省的晋江县下又设立了澎湖巡检司,这是中国历史上正式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的开始,从此以后,台湾地区正式纳入到中央统治区域中。

元朝在中央还设立了宣政院,管理宗教事业和藏族居住区,第一任宣政院长官是八思巴,从此时起,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域。

第三篇: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测试题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专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2016·广东)1.2015“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约6000年。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2016·青岛)1.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我国最早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

B.黄帝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2016·临沂)1.图1中的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朿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A.黄帝

B.舜

C.禹

D.启

(2016·聊城)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

(2016·岳阳)18.央视热播《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玉巉岩遗址 D.城头山遗址

(2016·烟台)1. 2015年9月大型原创动画连续剧《黄帝史诗》在央视少儿频道首播.自上映以来,全国各地观众反映强烈,剧中提到的黄帝被尊称成为()A.治水英雄 B.人文初祖 C.兵家鼻祖 D.一代天骄

(2016· 湘西)1.大约生活在距今约70至20万年之间的我国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2016•邵阳)1.暑假期间,邵胜同学参观了浙江省一处著名的原始人类遗址,如图是他用手机拍下的干栏式房屋复原图.据此推断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016·郴州)1.五一期间,小明在北京周口店参观了一处距今大约70万~20万年之间的早期人类遗址.由此可以推断,他参观的这处早期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2016·山西)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D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江苏·淮安)13.“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2016·娄底)1.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2016·苏州)1.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陶器上的稻穗纹

②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

④半地穴式房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专题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2016·德州)1.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2016·安徽)《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这体现了武王推行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2016·连云港)19.“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2016·四川内江)1.春秋时期的政治局面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的出现与西周哪项政治制度有关?()

A.分封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九品中正制

(2016·四川内江)2.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

A.商鞅变法

B.长平之战

C.楚庄王称霸中原 D.合纵与连横

(2016·南充)1.改革变法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进人封建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2016•宜宾)1.《史记》载:“(孝公)有囊括四海之意„„。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可见“ 商君”属于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016·青岛)2.《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2016·青岛)4.《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2016·临沂)2.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A国人暴动

B.周平王东迁洛 C.齐桓公成为霸主

D.韩赵魏三家分晋

(2016·河南)1.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

鹳鱼石斧纹陶缸(约5000年前)

司母戊鼎

战国铁犁铧 A.中华文明的演进

B.生产工具的进步 C.耕作技术的发展

D.古代纹饰的演进

(2016·菏泽)1.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

(2016·包头)1.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

(2016·潍坊)1.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这些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是()

A.缴纳租税 B.治理郡县C.镇守疆土 D.监察百官

(2016•龙东)1.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他”是()

A

黄帝

B.禹

C.舜

D.启

(2016·齐齐哈尔)1.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他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A.夏朝B.商朝 C.西周 D.东周(2016·泰州)1.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东汉

(2016·郴州)2.如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

A.秦、楚、齐、燕

B.齐、楚、秦、燕

C.燕、齐、秦、楚

D.燕、齐、楚、秦

(2016·株洲)

1、读右图,图中①④代表的诸侯国是

A.秦国

楚国 B.齐国

楚国 C.秦国

韩国 D.魏国

赵国

(2016·苏州)2.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名称的山现,主要是因为

A.分封制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度

专题三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的分离与民族融合

(2016·黄石)5.《史记·商君列传》载,“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共)三十县。”材料反映了当时

A.实行分封制B.建立县制C.确立行省制D.推行郡国并行制

(2016·娄底)2.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底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16·株洲)

2、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

A.公元3世纪初期

B.公元3世纪20年代

C.公元2世纪初期

D.公元2世纪20年代

(2016·绵阳)1.秦朝时,蜀郡(现今四川地区一带)郡守产生的方式是()

A.世袭继承 B.皇帝任命 C.地方推荐 D.考试选拔

(2016·陕西)下列图片所体现的制度或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B)

2016·德州)2.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B)

(2016·临沂)3.鲁迅先生说:“结果往往和英雄们的预算不同。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其中,“赦免了农书和医书”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秦始皇发布焚书令

B.秦始皇活埋一批儒生

C.秦始皇修骊山陵墓

D.汉武帝推行儒家教育

(2016·临沂)4.《三国志》中说:诸葛亮在临死前,吩咐在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需要其他陪葬物。这表明诸葛亮

A.赏罚分明,突出法制

B.为国损躯,忠心耿耿

C.生活腐化,挥霍一空 D.为官清廉,严于律己

(2016·青岛)5.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洛阳 B.咸阳 C.长安 D.北京

(2016·成都)2.后人在对张骞的评价中说:“骞始开通西域道也。”这里所说的“西域道”的起点是

A.洛阳 B.成都 C.长安 D.酒泉

(2016·南充)2.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汉高祖时候

B.汉文帝时候

C.汉景帝时候

D.汉武帝时候

(2016·乐山)16.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016•广东)第一手史料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历史剧《三国》

B.罗贯中《三国演义》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诸葛亮《出师表》

(2016孝感)2.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汉代的“丝绸之路”

A.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B.使孤立、分散的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C.使中国的丝织品、玻璃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 D.使美洲特产的玉米、马铃薯、可可等传入中国

(2016·长沙)13.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汉武帝的微信朋友圈,下列人物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项羽

B.张骞 C.蔡伦

D.华佗

(2016·常州)1.史书载:“骞始开通西域道也。” 我国历史上“通西域”始于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2016·连云港)20.右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在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2016·连云港)21.右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得益于

A.优越的自然条件 B.人口的大量迁移 C.统治者的措施 D.稳定的社会环境(2016·青岛)6.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2016·青岛)7.《史记》记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让更多的人得到封地

C.加强思想控制

D.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政府做官

(2016·青岛)8.2015年3月,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景与行动》,旨在重开“丝绸之路”.关于古代“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A.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 B.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

C.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

(2016·青岛)10.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隋文帝

(2016·聊城)3.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汉武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A.派张骞出使西域

B.设置“十三州部” C.颁布“推恩令”

D.反击匈奴

(2016·聊城)4.“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澶州之战

(2016·福州)3.他采纳董仲舒的主张,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他”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2(2016·海南)秦统一后,围绕着在地方采取何种统治方式的问题,君臣之间发生过激烈争论。最终,秦

始皇在地方推行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3(2016·海南)赤壁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战役的交战双方是曹军与

A匈奴大军

B.孙刘联军

C.前秦军队

D.东晋军队

(2016•永州)1.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

A.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B.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 C。道教产生: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

(2016·郴州)3.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它建立于()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221年 C.公元前202年 D.公元202年

(2016·张掖)1.秦统一之前,中国地域内有许多分封的国家,各国有自己的国君或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有限;秦统一后,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

A.禅让制 B.分封制度 C.郡县制度 D.行省制度

(2016·烟台)2.在《秦王扫六合》一课的讨论环节中,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就“分封制”和“郡县制”进行了激烈争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分封制是封建社会的象征

B.分封制结束了地方官吏的世袭

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D.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2016·烟台)3.(2分)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汉武帝“罢黜百家”﹣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C.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论的开辟

D.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16·烟台)“将都城有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通婚.”材料中的措施促进了()

A.民族融合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北魏政权的建立

D.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的形成

(2016· 湘西)2.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最早把儒家学说确立为封建正统思想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隋炀帝C.汉武帝 D.唐太宗

(2016·潍坊)2.《新全球史》载:在古典时代,一些个人也完成了长途旅行,张骞历尽艰险从长安到达了遥远的西方,张骞“长途旅行”的主要目的是()

A.打击匈奴B.开拓疆域 C.管理西域 D.开通商路

(2016·潍坊)3.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水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2016·齐齐哈尔)2.《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你知道其中的“三国”是指()

A.魏、蜀、西晋 B.魏、蜀、吴C.吴、东晋、梁 D.宋、齐、梁

(2016·泰州)2.“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忽必烈改革

(2016·泰州)3.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6•邵阳)2.史载,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现了西沙群岛并且在南海航行.该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

A.商朝

B.西汉

C.南北朝

D.隋朝

(2016·菏泽)3.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

兵力对比 5万——20万(号称80万)结果

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2016·南京)26.阅读下列示意图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探究活动.

(2)上述示意图体现的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有哪些?

(1)①赤壁之战.②魏.③黄河.④孝文帝.⑤齐民要术.⑥北方.⑦经济重心.⑧隋.(2)政权分立到国家统一;江南逐步开发(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2016·常州)15.(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汉书》 材料三

两年之后(指1871年),明治政府又宣布新措施„„将藩改为县制单位,最初共有3府302个县,后改为3府72县,1888年合并为3府42县。——王新生《日本简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废除的地方政治制度又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武帝”和“主父”分别指的是谁?(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作用。(2分)

(3)材料三中的“新措施”指的是什么?(1分)

(4)概括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制度和措施的共同作用。(1分)(1)实行制度:郡县制(1分);废除制度:分封制。(1分)(2)“武帝”:汉武帝(1分);“主父”:主父偃(1分);事件:颁布推恩令(1分);

作用: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1分)(3)“新措施”:废藩置县。(1分)强了中央集权。(言之有理即可,(4)作用:巩固统治(或:巩固了统一),加分)

第四篇: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概况

《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0)》

2011年01月14日

报告认为,2010年中国展览业的宏观发展态势呈现六大特征:

(一)会展业宏观政策不断完善,规制内容向微观领域延伸。2010年中国会展业宏观政策进一步完善,各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支持和规范会展业的发展。这些政策总体上体现两种特征:一是规制内容向微观领域延伸;二是政策导向仍以鼓励和扶持为主,其中财政资金的直补成为本的重要特征。

(二)场馆存量不断增加,新建场馆向中西部延伸。2010年我国的会展场馆建设存量继续增加,不仅东部地区场馆建设热度不减,中西部地区也涌现出许多新展馆,宁夏、西藏、天津、武汉、等省市均新建和扩建场馆,且场馆规模和投资金额巨大。

(三)会议、展览、节庆等齐驱并进,综合性会展目的地逐步形成。由于会议、展览、节庆、演出等不同类型的会展活动在管理模式、基础设施要求等方面存在很大共性,而且在很多大型活动中交叉进行,因而以杭州、成都为代表的很多大中型会展城市已经突破单一会展业态的概念,逐步打造多业态、综合性会展目的地。

(四)会展业的国际化进程稳步发展,行业组织合作不断深入。伴随着会展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会展业的国际化进程稳步发展,不仅跨国会展公司逐步拓展在华业务,行业组织之间的合作同样在不断深入。

(五)业内交流保持活跃,世博会成热点主题。2010年,会展业内交流非常活跃,探讨的主题除了涉及会展业自身发展的传统议题外,世博会成为热点。

(六)会展教育不断发展,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会展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一方面,高校不断增设会展专业,会展策划师等传统培训项目有序开展;另一方面,会展业的校企合作不断深入,会展教育更加向实践靠拢。

(七)协会组织稳步发展,有效推动会展业健康发展。2010年,会展业协会组织稳步发展,西宁、武汉、天津、澳门等城市和地区成立了新的行业组织。据悉,为了准确地反映中国展览市场的运行特征,2010年课题组在2005-2009年的研究基础上,继续对京、沪、穗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展览市场进行了重点监控。从最终调查结果看,2010年上述三地展览市场总体上呈现出如下七大特征:

(一)展会数量有所回升,京沪穗三地分布比例相对稳定。

(二)展览市场运行质量良莠不齐,上海优势特征明显。

(三)展览会行业类型北京基本稳定,沪穗有所调整。

(四)参展商对参展后业务的向好预期有所增强。

(五)展商对组织环节的评价基本稳定,对专业买家邀请工作有所提升和改进。

(六)参展商与观众对展会的评价不同,观众的满意度高于参展商。

(七)专业观众的总体花费小幅回升,对主办城市的贡献率有所提高。此外,报告预测了2011年中国展览业的前景,认为展览业总体上有望保持良好的态势,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传统展会类型基本稳定,消费类展会有望成为

新的增长点;展览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规范亟需加强。

报告还着重指出,世博会的示范效应有望多层面推动中国会展业迈上新台阶。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低碳环保理念、展览展示技术、场馆设计艺术等不同层面向会展界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对我国会展业的创意理念、设计水平、组织能力、国际化水平等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世博会的举办向全球展示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成就,对吸引更多的国际组织来华参展、办展以及举办各类社会文化活动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五篇:中国古代史经济专项练习题2

中国古代史经济练习题2

砚山县第一中学2014届历史组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80分)。

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使井田制瓦解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2.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C.以农为本D.重农轻商

3.下列各项符合史实的是

A.夏朝时期已广泛使用青铜农具

B.青铜制造是夏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C.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铁器的使用

D.西汉时期,我国人民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B.秦国修建的都江堰属于交通运输工程

C.三国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用于水力冶铁D.京杭大运河沟通了长江与黄河,便利了南水北调

5.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甘薯残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6.从经济角度看,秦始皇统一中国最大的作用是

A.统一了度量衡B.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C.确立了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D.统一了货币

7.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的特权

8.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其主要原因是①地处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是南北交通的枢纽②胡商云集,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③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④政治、经济地位超过了当时的长安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9.下列有关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B.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陶瓷生产格局

C.邸店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D.城市中住宅区和商业区分开布局

10.明清时期商品流通扩展,国内市场扩大,其原因有①农业手工业发展,投放市场的商品的数量增加②地域分工趋势出现③农产品商品化倾向增长④赋役征收的货币化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

11.施复夫妇开设的机房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体现,主要是因为

A.机房生产规模扩大B.机房中分工比较细C.机房中使用雇佣工人D.机房产品投入市场

12.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商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商朝重视商业,商民善于经商,“商人”源于此B.唐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

C.明初开始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D.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对英贸易始终处于出超地位

13.春秋战国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①铁农具的使用 ②牛耕的运用 ③水利灌溉的发展 ④封建制度的确立

A.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4.战国时期出现的手工业工艺专著是

A.《齐民要术》B.《营造法式》C.《考工记》D.《氾胜之书》

15.商鞅变法中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内容是 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统一度量衡③废分封,行县制④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④

16.北魏推行的均田制 ①确认了受田农民对国有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 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 ③有利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④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民族大融合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

17.唐朝时创制的灌溉工具是

A.水排B.桔槔C.筒车D.耧车

18.《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握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这主要说明了唐朝

A.严格管理城市商业B.长安商品经济繁荣

C.对长安洛阳的商业活动进行特殊管理D.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

19.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处于“萌芽”状态,是指它 ①始终未能出现劳动力的商品货币化②力量远不足分解封建生产方式③总体上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④长期不能改变其自然经济的性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

20.下列农作物,在我国得以普遍种植的先后顺序是 ①蚕桑②茶叶③棉花④甘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④③D.③①④②

21.“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B.中国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众多,吃饭是首要问题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2.明清时期,经济领域里的“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的现象,产生的最突出后果是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B.农民购买力低,缩小了商品销售市场

C.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D.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自由劳动力缺乏

23.康乾时期,苏州账房“散发丝径,给于机户,按绸匹计工资。机户织成绸缎,送归帐房批售,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持账房为生”。这种现象表明

A.当时手工工场失去独立发展的条件B.账房就是手工工场主的财务管理机构

C.商人打入生产领域成为包买商D.账房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4.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商”的结果在意识形态方面产生的影响有①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②使封建守旧思想久久得不到冲击③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产生④有利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25.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包括 ①封建国家由于政治、军事需要的考虑 ②封建社会初期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 ③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 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6.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米”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上述现象说明

A.地区性分工扩大B.手工业生产力提高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27.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根据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两者的主张

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实质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需求

C.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28.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商”的含义是

A.取消一切商业经济活动B.限制与外国贸易往来

C.限制私人商业经济活动D.一切商品均实行专卖

29.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最主要条件是

A.农业生产的发展B.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C.商品经济的繁荣D.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30.下列历史现象中,体现明清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B.建州女真进入辽沈地区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31.自秦统一到清朝初年,我国封建时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社会经济基础是

A.封建大土地所有制B.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C.不够发达的商品经济D.中小地主土地所有制

32.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废井田,开阡陌”,这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B.社会性质的变化C.王权的削弱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33.封建国家进行赋税制度改革的出发点是要解决 ①地主与农民的矛盾②封建国家与农民的矛盾③封建国家与地主的矛盾④国家财政危机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4.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长期如吾土,则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顷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当地出现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B.大量棉花纺织品投入市场

C.有的城市发展成为棉纺织业中心D.商品经济渗透过浙江农村

35.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化最主要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不断改进B.土地制度的日渐变化C.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演进D.小农经济制度的成熟

36.封建统治者不利于商业发展的措施或政策是()

A.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B.西汉“开关梁,驰山泽之禁”

C.唐代限制经商时间、地域D.明清给予商人贩盐权利

37.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始终未能突破萌芽状态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②君主专制空前加强③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④荷兰、倭寇的入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

38.从“工商食官”到官营手工业主导地位的丧失,这段历史应在()

A.商周到宋元B.西周到明朝C.秦朝到清朝D.汉朝到元朝

39.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B.统治者“不抑兼并”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40.作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要表现的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有()①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的个体生产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生产目的是满足自家进本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④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41.“刺绣文不如倚门市”这句话表明西汉()

A.丝织业衰退B.商业繁荣C.商人社会地位降低D.工商业发达

42.下列关于两宋时期商业的发展表述正确的有()①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②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 ③纸币出现且使用地区和发行量日益增加 ④与其他民族政权之间的贸易和海外贸易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43.据《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段引文说明()

A.铁农具与牛耕的运用使生产力显著提高B.奴隶主贵族大量占有私田

C.各国先后都承认了土地私有D.劳动组织方式和产品分配制度的进步

44.下列诗句所描绘的隋唐经济状况,其中对经济持续发展明显不利的是()

A.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B.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流

C.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D.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

45.王安石变法时所设立的市易务,其主要职责是()

A.负责市场税收B.核准市场物价C.管理对外贸易D.调节市场物价和商品流通

46.“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这首唐诗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人际关系的庸俗B.社会风气的败坏C.商品经济的发达D.价直观念的更新

47.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A.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48.中国古代个体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最大不同点在于()

A.生产规模不同B.产品质量不同C.生产目的不同D.劳动力来源不同

二、非选择题,49题22分,50题12分,51题18分,共52分。

49.(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春阳是宁波人,万历中弃儒经商,在苏州吴趋坊北口开一小铺,后来规模日大,闻名四方,一直到清中叶,仍很兴旺发达。其店规之严,选制之精,合郡无有也。“它的管理办法,很像州县衙门,亦有六房,曰南北货房、海货房、腌腊房、酱货房、蜜饯房、蜡烛房。售者由柜上给钱取一票,自往各房发货,而管总者掌其纲,一日一小结,一年一大结”。……它的商业信誉极好,明亡以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

材料二: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甚至妄称卖的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在鸡肚中塞沙,在猪肉、鸡肉中注水,伪造古董或家谱,漫天要价等等,伪字随处可见。这股歪风,在经济发达、商业文化最耀眼的苏州、杭州反而有“大风吹倒梧桐树”之势,恰恰充分表明了这一点。人们形容杭州的不少商品弄虚作假是“杭州风,一把葱,花簇簇,里头空”。

材料三:苏州风俗,全是一团虚哗,……。只就那拳头大一座虎丘山,便有许多作怪……即使开着几扇板门,卖些杂货,或是吃食,远远望去……却也热闹齐整。仔细看来……都是有名无实的。一半是骗外路的客商,一半是哄孩子的东西。——--《豆棚闲话》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回答,苏州经济发展的主要现象(4分)

2.孙春阳经商成功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二、三回答,明朝苏州经济发展中的问题(6分)

4.从明朝苏州商业发展中,你得到哪些认识(4分)

33.(12)分析战国时期在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业反而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原因。

34.(18)商鞅提出:“缪力(努力)本业(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这,举以为收孥(罚为官府的奴婢)。” 黄宗羲在论及经济政策时说:“(不切于民用者)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怪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比较分析以上两种经济思想,(4分)并结合其各自产生的社会背景(8分)分析其影响。(6分)

中国古代史经济练习题2参考答案

一1-5CBCAD6-10BBBBA11-15CBDCD16-20ACCCA

26-30ACCCC 31-35BDADC 36-40CABDA21-25ACCCB

41-45BCDDD46-48CDD

32(1)现象:明朝苏州商品经济发达。(4分)

原因:孙春阳是儒家知识分子,有文化;(2分)管理方法严格;(2分)注重商品质量,制作精细;(2分)商业信誉极好。(2分)

(2)问题:掺假,造假,弄虚作假,有名无实,骗取客商钱财。(6分)

(3)认识:①违法经营假冒伪劣商品,不仅坑害别人,自己也丧失信誉。②商人必须有文化修养,注重商品质量,遵守商业道德,合法经营才能保持长盛不衰,持续发展。(4分)

33.原因:①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建立。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商业作为封建经济的一部分和必要补充,也必定得到发展。②“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必然带动了为农业服务的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这是不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③封建统治阶级对自己的奢侈生活的需要,客观上有利于政治中心商业的发展。(12分)

34.(1)思想主张截然相反。前者认为农为本,工商为末,应重本抑末;后者认为工商皆本,对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应该保护。(2分)两种思想虽然截然相反,但在当时都有积极意义。(2分)

(2)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农业是自然经济的主体,要维护封建统治,在争霸战争中获得优势,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商鞅提出重本抑末的主张,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秦国的实力,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具有积极的意义。(8分)

(3)明末清初,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有了初步的发展,但当时重农抑商的政策和传统观念严重阻碍它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冲破这种阻碍。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正是反映了这种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具有进步意义。(6分)

下载中国古代史经济部分基础知识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概况(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代史经济部分基础知识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概况(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概况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概况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予人启迪。总结历史的经验,分析历史的演变,对任何的......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四川省经济概况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四川省经济概况 四川经济开发较早,历史上就以畜牧农耕、凿井煮盐、养蚕织锦著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四川省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中国经济发展论文 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论文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摘要:文章从后危机时代的背景出发,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反思,提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

    论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对策

    第 1 页 共 4 页 论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交......

    中国经济发展论文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五

    中国经济发展论文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五 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创新 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发展观念支配下进行的发展观念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对发展战略、发展过程及其结......

    2014届广东各市一模中国古代史试题整理

    中古 政治 (2013珠海一模)12.火塘是少数民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年都要进行火塘祭祀, 祈求家人安泰。火塘还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分家时要另立火塘。这种习俗源于 A.图腾崇拜B.分......

    2018年黑龙江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辅导:中国古代史-史前时期(本站推荐)

    史前时期(距今的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 1.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和文化(打制石器时代) (1)元谋猿人距今约170万年,在今天云南省境内。 (2)蓝田猿人距今约80—75万年,分布在今天陕西省境内......

    2014 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初一下册中国古代史部分)

    2014 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初一下册中国古代史部分) 1、中日关系问题 古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有十多批遣唐使来唐朝: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