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统筹发展战略整体推进城乡建设

时间:2019-05-13 03:2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坚持统筹发展战略整体推进城乡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坚持统筹发展战略整体推进城乡建设》。

第一篇:坚持统筹发展战略整体推进城乡建设

坚持统筹发展战略整体推进城乡建设 努力提升文明和谐新太村建设水平

旬邑县太村镇党委书记张 克

(2012年3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打破二元结构,构建和谐社会,是广大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基层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我所工作的太村镇地处旬邑县中部塬区,镇政府距县城5公里,总面积10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8万亩,辖29个行政村4.8万人,是旬邑县第一大镇。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主线,按照“高举发展旗臶,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机制,推进富民兴镇”的思路,用发展凝聚人心、树形象,团结带领全镇人民,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办成大事,办好实事,办妥难事,特别是突出新农村建设和重点镇建设两大重点,统筹镇域经济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镇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修编完善规划,规范城乡统筹建设。规划是发展的依据和蓝图,没有大手笔的规划就没有高标准的发展成果。在推进镇

域统筹发展进程中,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个性鲜明的特色城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未来10年乃至20年的发展需要出发,充分考虑人口数量、产业基础等发展现状,把城乡建设与长远发展、提升品位与突出特色、完善设施与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合理确定新农村建设规模和空间布局、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以及工业园区布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镇区规划上,围绕完善基础设施这一重点,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先行规划镇区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以及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搭好框架,为建设打好基础。同时,依托镇区、主干道路规划建设中心村,进一步拉大城镇框架,聘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规划设计院和陕西中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太村镇总体规划》、《太村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新农村规划上,坚持因村制宜、因户制宜、量力而行、节俭节约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综合考虑农村地理位臵、经济基础、人口数量等因素,修编完善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精神文明、组织建设等子规划,使之相互衔接、自成体系,为打造经济发展、功能完善、服务一流的现代城乡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壮大特色产业,支撑城乡统筹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欠发达是最基本的国情。为此,我们始终把发展特色产业、扩大经济总量作为推动镇域发展的第一要务。按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要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镇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5万亩,总产1.1万吨,地膜玉米种植达到2万亩,总产1.37万吨,粮食产业稳步增产。积极建设生态果园和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全镇果园面积达到6.5万亩,总产量达7.56万吨,建成百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园10个、绿色有机苹果基地1.5万亩,栽植核桃、柿子、花椒等经济林8600亩,苹果产业不断提质增效。抢抓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机遇,引导鼓励农民发展生猪养殖,新建600头商品代种猪场5个,百头养殖示范户125个,并建成百头肉牛养殖场、奶牛养殖场、孵化场,畜牧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大力发展蔬菜专业村,专业户,新建蔬菜大棚150座,占地面积达到289亩,每棚年产值3万元以上,做大做强西甜瓜种子繁育基地、花子馍、乌鸡养殖等特色产业,特别是依托唐家文化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田园风光游”、“农家体验游”,并积极发展劳务输出,全镇年均输出9000人次,年人均务工收入达1万元以上,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借力发展不动摇,狠抓招商引资,引进绿野果业公司、北山果业、蓝海果业、志锋果业、全民果干厂、精工彩钢厂、面粉厂、恒信果业、中盛源果蔬、新汶矿业、凯德瑞啤酒等企业,依托太村产业园区,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发展产业链、企业链,辐射带动全镇工业有序健康发展,形成了三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进一步扩大了全镇经济总量,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推进新村建设,夯实统筹发展根基。农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村建设是统筹发展的瓶颈所在。要解决统筹发展的难题就必须解决农村发展的难题,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就必须加快农村开发建设步伐,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夯实统筹发展基础。近年来。我们太村镇按照抓点、连线、扩面、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全镇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全面提升、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2008年至今,全镇建成了琅琊洼、店头、赵家等13个新建示范村,坳乔、南宫、唐家、上官庄等12个旧改示范村,赵村、刘家、上南子等6个巩固提高村,完成坳乔、琅琊洼、罗家、张家村、赤道村等村级阵地建设20个。同时,完成了后堡子、赵家等6个村易地搬迁及配套设施建设。改造农村电网25个村、152公里,建设了孟家咀等30个村人畜饮水工程,修筑安家、上魏洛等43个村通村公路195公里,全镇通村公路里程达到225公里;绿化造林3900亩,复垦老庄基15个村,新建沼气池2250口,安装太阳能4500台,搭建吊炕3200铺,改建卫生厕所2160个,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全力狠抓民宅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从基础层面缩小城乡差距,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四、强化镇区建设,引领城乡统筹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城乡关系论”中提到: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渐进过程。就实际情况而言,加快城镇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连接点、关键点。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生态、人文、精致、宜居”的目标,抢抓全省重点镇建设的历

史机遇,以园区为依托,以镇域为中心,全力狠抓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四个关键,加快重点镇建设步伐。2010-2012规划总投资13062.7万元建设镇区。2009年投资3828万元,完成了福兴街道路改造、中学寄宿楼、中医医院综合楼等6个项目建设。2010年投资8614.3万元,完成了创业大道北延伸段等3条道路和太村商贸楼、三和商城建设任务。2011年,总投资4981万元,其中投资2700万元续建创业大道北延伸段、兴业路、书院路尾留工程建设任务,铺设两侧人行道地转6.8万平方米;投资270 万元,安装街灯198盏;投资1300万元,建设占地15亩的配水厂检测楼及辅助设施;投资600万元开工建设镇政府机关办公楼;投资380万元正在建设派出所办公楼;投资400万元完成福兴路改造工程。赤道社区建设城区街道2.9公里,商业门店80户,中心文化广场2个,初步建成了环境优美、商贸活跃、人气旺盛的山水园林明星城镇。同时,在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全面加强城镇管理,巩固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成果,提高了城乡文明水平。

总之,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立足乡镇工作实际,从新农村建设和重点镇建设两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力求破解瓶颈的途径越来越多、发展的进程越来越快,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推进统筹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一是土地难题。随着城乡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的建设用地越来越多,使得建设用地需求和耕地红线的矛盾不断加剧,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用地上报难、审批难、征地难的问题愈来愈突出,有项目无土地,有资金难征地,严重制约了城乡建设步伐。

二是资金难题。资金是建设的保证,是城乡一体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一直以来乡镇没有可靠财源、稳定财源,经济基础非常薄弱,保运转很困难,产业发展、设施建设更是难上加难,加之缺乏信用担保和融资平台,商业银行贷款政策变化太快,城乡建设资金融资问题非常突出,融资难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致命瓶颈。

三是人才难题。由于工作环境问题、工资待遇问题,基层工作面临着缺少人才、留不住人才等问题,城乡一体发展中诸如农业技术指导、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许多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无人承担,统筹城乡发展几乎没有高质量的智力平台。

第二篇:质量并举统筹推进湖北城乡建设

质量并举 统筹推进湖北城乡建设

尹维真

2013年第6期 ——经济建设

加快推进湖北住房与城乡建设,是建设“幸福湖北”、实现富民强省的重要内容。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关键是要结合省情,切实在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扩容提质,强化住房保障,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一、坚持规划引领,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湖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引导作用,在保持“量”的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在城镇发展的“质”上下功夫,推动全省城镇化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向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转变。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围绕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深入实施《湖北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深化完善以城市圈(群)为主体、以“一主两副”为引领、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以县城和中心镇为节点的城镇体系规划。特别是要强化区域发展空间统筹,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形态。今年重点推动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武鄂黄黄城镇密集地区等分区域规划和黄石、浠水、老(河口)谷(城)丹(江口)等跨江跨河组合城市协同规划的编制。

严格规划实施管理。继续推进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实施,引导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完善城市、建制镇规划区“一书两证一核实”,推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规范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开展“县城优秀规划实施范例奖”评选活动,着力提升县城规划实施水平。切实加强规划执法,完善“三区”、“四线”规划管理制度,禁止任何形式的破坏性开发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绿道规划编制与实施试点,加强沿河库、湖泊、湿地、山体等城乡景观绿化和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自然资源保护。完善规划督察员制度,启动省市向辖区派驻规划督察员工作,逐步形成覆盖全省的规划监督网络。建立健全城乡规划政务公开、公众参与和监督制度,依法查处规划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积极推动城镇化示范工作。小城镇是连结城乡的重要节点,是城镇化的基础。从今年开始,在现有的100个重点镇和100个特色镇中,选择一批城关镇、口子镇、城郊结合镇和具有地域、资源和产业特色的小城镇,作为全省城镇化建设示范,集中给予支持。继续加大黄梅小池镇各项规划的实施力度,加快推进开放开发,充分发挥其在小城镇转型发展中的典型示范作用。

二、坚持民生为本,着力探索建立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

保障性住房建设,既是民生工程,又是发展工程,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必须花大气力抓紧抓好。

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今年,省委、省政府首次把保障房建设纳入对各地政府的目标考核,全省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5.60万套(户),基本建成18.16万套(户),分配入住10.89万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万户以上。抓好配套设施建设,做到配套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确保今年基本建成的保障房分配入住率不低于60%。抓好公平分配和后期管理,完善“三审两公示”工作机制,严把入住关、退出关,加强保障房物业管理。抓紧研究制定湖北省城镇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总结推广黄石等地三房并轨运行经验。抓好大别山地区住房保障延伸到乡镇的试点工作,实施保障房政策向该地区乡村教师、医疗卫生工作者、科技人员、乡镇公务员、扶贫志愿者覆盖。积极推进住房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年底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运行。

规范发展商品住房市场。继续贯彻落实好既有调控政策,支持合理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住房需求。加强全省房地产市场信用档案建设,继续在市场准入、销售、租赁等方面强化监管,严肃查处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结合各地住房需求和城镇化人口转移目标,编制各地住房建设计划,切实加大住房有效供给尤其是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工作,加快全省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省、市信息平台建设。

强化住房公积金监管。大力实施住房公积金倍增计划,今年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额213亿元,新增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106亿元。将住房公积金缴存纳入用工单位劳动合同管理,不断增加制度受惠人群。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扩大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范围。加强省级监管能力建设,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建立健全住房公积金监管及在线服务系统,加强实时监控。不断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综合柜员制度。

三、坚持扩容提质,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建设与管理并重、地上与地下并重,切实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推进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全面组织开展城市地下管线现状普查,加强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提升城建档案管理水平,创新城市地下管线统一管理机制。研究制定城市排水管理办法,严格实施排水许可制度。完善城市排水、内涝防范技术标准及政策措施,推进排水防涝设施体系建设,全年建设排水管网500公里。坚持一“点”一“策”,着力整治城市渍水点。加强设施维护和管理,保障城市管网运行安全。

加快推进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全面完成设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科学实施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中心城区路网加密、扩能改造及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改造,全年新(改、扩)建城市道路600公里。积极发展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加快推进武汉市轨道交通设施建设,确保实现通车里程72公里。合理布局公共停车设施,启动建设停车引导系统,提高城市交通运行及保畅能力。

着力抓好城市供水供气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城市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全年新(改、扩)建供水管网300公里。加强供水水质检测能力和污染应急处理处置体系建设,完善供水安全督察考核和水质公告制度,确保市民喝上“放心水”。加快燃气设施建设,新建燃气管网300公里。调整优化气源结构,拓展燃气应用服务范围。建立完善应急储备、设施保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运营安全监管等制度,确保市民用上“安全气”。今年,全省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7%、90%。

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以园林城市、园林式单位(小区)、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创建活动为抓手,大力推进以综合性公园、街头小游园为重点的公园绿地及城市绿道、林荫道、林荫停车场建设,着力提升城市绿化量和绿化品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精心筹办武汉市第十届中国国际园艺博览会,带动和促进全省城市园林绿化提档升级。切实抓好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4%、80%。深入推进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力争地级以上城市基本配套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强化城市污水处理监管,将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状况与“以奖代补”政策挂钩。全面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争消除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空白市县。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加强存量垃圾治理。启动宜昌、襄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加大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

四、坚持加强城市管理,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加强城市管理、创造宜居城市就是抓发展、抓民生。要坚持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常态化管理上下工夫、抓落实。

统筹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实施城市“容貌提质”工程,推动专项治理“五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美好示范道路”和“市容环境美好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形成全员参与城市管理的浓厚氛围。实施环境改造和小区美化行动,严格渣土管理,坚决治理扬尘污染、抛撒滴漏等问题。推动环境整治向乡村延伸,建设“美丽小镇、美丽村庄”。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完善和环境整治工作,重点抓好农村垃圾的收集、清运、处理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加强农村自然风貌特别是传统村落肌理的保护。

健全完善城管长效机制。建立城管协调督办、考核奖惩、投入保障机制,强化城市综合管理职能。编制《城市综合管理手册》,细化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构建“高位监督、分级管理、重心下移、逐级考评”的城市管理格局。进一步完善考评办法和标准,加大第三方调查和暗访力度,注重公众参与,强化社会监督,增强考评的客观性、公平性。

全面推进数字城管建设。结合社会管理创新,集约高效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力争年底所有市(州)全部建成数字城管系统。开展县城数字城管试点,力争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市)建成责任明确、反应快速、处置高效、监督有力的数字城管系统,为城市管理实现信息化、科学化、精细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坚持提速增效,着力推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积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产业发展的着力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进一步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建筑业是湖北的优势产业,今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达到7500亿元。坚持扶优做强,鼓励大型优势企业向大型项目管理公司、工程总承包公司转型,推动专业承包企业向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向新材料、新能源、建筑工业化等领域延伸,推进建筑业多元化、一体化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力度,企业申报省级工法、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和专利技术等3项指标保持20%以上的增速。切实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规范各方主体行为。严格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建筑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勘察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先导作用。加快行业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进一步增强行业创新驱动发展,提高行业创新能力。打造湖北工程勘察设计品牌,加快武汉“工程设计之都”建设,依托产业联盟和设计产业园区,构建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的行业合作平台,促进勘察设计业与建筑业、制造业协同发展,勘察设计实现营业收入800亿元。

积极推进房地产业转型发展。引导企业从以住宅开发为主向商业、工业、旅游、养老等产业地产发展,从以大城市为主向中小城市发展,从粗放式开发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发展,从项目开发向综合开发发展,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创造产业聚集和宜居宜业环境。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将绿色生态、节能低碳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纳入项目建设准入条件。加快武汉城市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集中连片推广,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1000万平方米;研究制定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发展绿色建筑200万平方米;支持武汉花山、武昌滨江、汉阳四新、宜昌点军、襄阳东津等率先建设绿色生态集中示范区。积极推广适合冬冷夏热地区的节能技术,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30万平方米,新增建筑节能能力61.4万吨标煤。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环境整治,推出3-5种农村节能实用房型,开展农村节能住房示范。完成21个重点镇“禁实”达标任务,新型墙材应用率、水泥散装率分别达到89%、56%。■

(作者系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

第三篇: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城乡发展战略统筹

学号:1009072

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城乡之间的壁垒逐渐松动并被打破,特别是乡镇企业的突起,使得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小城镇迅速扩张、人口就地城市化为主的特点。

在这种经济高速增长而城乡户籍分隔的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就必然成为我国政府的最佳城市化战略政策。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城乡 统筹 发展 战略 规划 城市化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战略思想,而它也有着固有的时代背景与战略意义。

1.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看,已具备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条件

城乡关系一般是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的。工业化通常经过三个阶段:即依靠农业积累建立工业化基础的初期阶段、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中期阶段、以及工业支持农业发展的实现阶段。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非农产业,不再需要从农业吸纳资本等要素。农业应获得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机会与权利,并逐步成为接受“补助”、“补偿”的部门。这个阶段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过渡,工农、城乡关系开始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有关统计指标显示,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未来二十年,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化和尖锐化,也会使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陡然增大。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既与这一阶段我国城乡关系的基本特征相适应,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从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看,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我们党对待农民的基本准则:要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要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改革以来各级政府致力于农村改革和社会发展,但目前中国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和不断扩大,“三农”问题依然是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现代化的难题。主要原因是,过去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更多地注重于在农村内部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种思路的根本缺陷是割裂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社会其他单元的有机关联,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单独加以研究,因而实现不了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

“三农”问题表面上看是农村问题,实际上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单靠农村自身,必须在城市与农村的互动中逐步解决,可以说没有城市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民的小康难以顺利实现。只有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创新城乡发展战略,才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战略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就是要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跳出“就三农论三农,就三农抓三农”、“以农言农”的传统思路,统筹考虑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选择,是加快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重大战略举措,更是我国城市化的国家战略。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统筹城乡发展,需要观念、机制和体制的诸多变革,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思路和战略目标,就是要通过积极促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配置和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既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又充分发挥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城乡之间全方位自主自由交流与平等互利合作、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良性互动,通过文化、人员、信息交流,经济、教育与科技合作,把城市现代文明输入农村,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在如何通过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上,目前从上到下已形成共识,达成了明确的战略思路:那就是把“三农”问题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战略布局中统筹考虑,通过工业化、城市化与“三农”的充分互动加以解决。“城里人”要关心“乡下人”,城市要帮扶农村,工业要反哺农业,应当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从我国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来分析,我们都不难得出结论,新阶段农业的问题需要工业参与解决,农村的问题需要城市参与解决,农民问题很大程度上要靠劳动力转移来解决。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不仅指经济范畴,它应该包括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都要实现城乡统筹。在经济上应把农民致富与转移农民、减少农民结合起来,藏富于民,实现农民“有其利”;在政治上应把善待农民与尊重农民、组织农民结合起来,给农民国民待遇,让农民当家作主,实现农民“有其权”;在思想文化上应把教育农民与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结合起来,弘扬勤劳、善良、讲修养的传统美德,增强民主、科学、讲公德的现代文明意识,实现农民“有其教”。具体说来:

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即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政府宏观规划,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主要包括: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统筹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住宅、农业与生态用地;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三是统筹城乡管理制度。

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残留影响,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和自由的发展空间,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四是统筹城乡收入分配。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城市偏向,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将农村交通、环保、生态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都列入政府财政支出范围。

综上所述,加速地区内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实现区域之间城市发展的平衡,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国家整体的共同富裕,是长期的艰巨任务,是我们真正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根本举措,也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战略。

参考文献:高尚全.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战略,2010

第四篇:坚持群众路线 推进城乡建设和谐发展

坚持群众路线 推进城乡建设和谐发展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它卓越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成效,已经为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所充分证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一开篇就纵观历史,开宗明义地强调指出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使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讲话”围绕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核心思想,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记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等重要思想。“讲话”最后高度概括地告诫全党:“90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依靠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点我们

敞开大门,接受群众阅评,广泛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请他们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论证,献计献策,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努力提高城乡建设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宜居和谐的生活环境。

坚持群众路线,推进城乡建设和谐发展,就要依靠群众力量,凝心聚力,合力攻坚。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城乡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无论是市区还是乡镇到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工程施工场面,到处可见那些紧张而忙碌的建设者们加班加点、昼夜施工的情景。今年国庆长假期间,菏泽城区大多数工地都在紧张施工,上千名工人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忙碌在施工一线,赶进度、保工期,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度,正是由于建设者们的奋力拼搏、无私奉献,菏泽城才一天天变得更加靓丽、更加美好。另外,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老城区街道狭窄,工程距两旁房屋较近,行人车辆多,地下管线混乱,再加上人员关系复杂,协调工作难度较大,这也需要依靠群众,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配合与支持,推进工程的顺利进展。总之,城乡建设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协作配合、共同努力,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群众力量,才能发挥最大的整体效能。

坚持群众路线,推进城乡建设和谐发展,就要认真开展

提升了我市居民的文化娱乐水平,演武楼成功承办了“十一运”武术散打比赛,被组委会评为“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优秀场馆”,大剧院、演武楼和牡丹广场的建成,成为菏泽市区标志性建筑和最具现代气息的景观场所。菏泽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去年投入运营,已累计处理生活垃圾10万余吨,城区环境面貌得到进一步提升。村镇建设工作更是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做起,让广大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今年以来全市修建村镇道路长度590公里,新铺设供水管道325.5公里,排水管道43.2公里,新增绿地27.3公顷,新增住宅建筑面积 570万平方米,新增公共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新增生产性建筑面积190万平方米。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共启动整村改造建设项目299个,开工建设总户数达到10.08万户,改造危房3.3万户。积极探索建立乡村卫生保洁的长效机制,在全市22个重点乡镇建设了污水处理站和垃圾中转站,有效地提高了村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我们要时刻牢记和坚持“三个一切”,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推进城乡建设事业的和谐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菏泽市城乡建设局 杨存生)

第五篇:坚持整体推进 夯实基层基础

坚持整体推进

夯实基层基础

中共达州市委

6月初,省委、省政府领导陪同源潮部长深入我市调研,看望慰问干部群众,指导基层工作,让我们倍感温暖,深受鼓舞。中央、省委领导的重要指示,为我市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市委迅速行动,抓好学习贯彻,决心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领导。市委坚持主动作为,书记带头抓,今年常委会3次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深入基层,帮助解决2个以上的党建工作突出问题,指导基层抓巩固、抓整顿、抓提升。建立“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6月底,开展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半年述职工作,并邀请党代表、老干部代表、群众代表列席会议,对述职情况进行点评和测评。健全“述职、考核、评议、问责”四位一体党建责任考核体系,推行党建工作“预决算制”,按照年初预算,实行定期查账、年底交账、末位问责,强势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

二、强化整改提高,促进晋位升级。全市抽调万余名干部、组建3200个调查组,在开展基层党组织现状大调查、抓好分类

定级基础上,对9203个党组织实行分类指导,狠抓薄弱环节,确保整改实效。一是着力整顿转化后进党组织。对排查出的1001个后进党组织,逐个支部、逐条问题确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实行挂牌整改,对整改效果开展满意度测评。从市县机关选派460名后备干部,到后进村和非公企业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帮助整顿转化。二是选优训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对不能胜任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及时进行调整;分类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力争10月底前,市县两级轮训基层党组织书记达100%。三是切实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对尚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分别派出党建指导员,着力消除党建“空白点”。以创先争优为载体,广泛开展“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发挥好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四是全面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分机关、农村、非公企业等10大行业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任务,推进“三分类三升级”,开展基层党建示范活动,确保“先进党组织上水平、一般党组织上台阶、后进党组织换新貌”。

三、强化群众观念,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一是深化向李林森学习活动。全省组织开展李林森先进事迹巡回展览,探索实施走李林森成长之路的“青年干部培养工程”,全市举行李林森故事大赛,开展学习李林森志愿服务、海选李林森式好党员等活动,用好“李林森精神精品课程”,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多样化、长效化。二是深入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学习教育活动,筹备召开全市新时期群众工作理论研讨会,研究新形势下群众路线工作法,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三是深入推进“万名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市县成立“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办公室,派出3000个工作组、1.2万名干部,结对联系3180个党支部、2.4万名困难群众,让机关干部下基层、接地气、惠民生、转作风。据悉,达州市实施“万名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以来,全市1500多个部门(单位)已结对联系3180个基层党支部和3.1万余名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1614起,为联系点理清发展思路3269个,累计协调增收项目1877个、资金19.75亿元,解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难题13050个。(四、强化工作保障,激发基层活力。围绕夯实基层基础,坚持把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一线倾斜。市县财政足额预算工作经费,专项用于基层党建工作。全市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用于“三环两线”党建示范片、春风示范村、活动阵地等建设。按照村(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每个每年不低于1万元的标准,党员教育培训经费每人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现代远程教育站点运行维护经费每个每年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纳入了各级财政预算。高规格打造1000个标准化村级组织

活动场所、100个综合性党群活动中心,年内全市410个社区实现“三有一化”目标达到100%。建立健全每年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干部等体制外群体中公选党政机关干部机制。全面落实“一定三有”政策,建立村(社区)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研究制定社区工作者参加“五险一金”具体办法,充分激发基层活力。

下一步,市委将认真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特别是奇葆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一抓到底的决心,狠抓任务落实,让活动大见实效,让中央和省委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下载坚持统筹发展战略整体推进城乡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坚持统筹发展战略整体推进城乡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促进农村就业增长,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明确要求基本建立......

    统筹推进

    统筹推进“两全”建设 加快打造“四美”乡村 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我市将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作为“两美金华”建设的基础工程进行部署和实施,围......

    统筹推进

    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促进县域经济 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03年以来,双流县从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解决“三农”问题入手,确立“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

    坚持四个统筹推进全民创业(推荐阅读)

    坚持四个统筹推进全民创业创业是发展之基、富民之本、强市之路。推进全民创业,是集中民智民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是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津市复兴和......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xx区长在全区领导干部读书会上的讲话~年8月31日同志们: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前不久,市委召......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xx区长在全区领导干部读书会上的讲话2004年8月31日同志们: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前不久,市......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xx区长在全区领导干部读书会上的讲话2004年8月31日同志们: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前不久,市......

    统筹城乡建设服务跨越发展

    统筹城乡建设服务跨越发展 区 建 设 局 下阶段,区建设局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区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抢抓新机遇,确定新目标,推行新机制,进一步加快城乡统筹和建筑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