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司马迁

时间:2019-05-13 04:1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看司马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看司马迁》。

第一篇:我看司马迁

我看司马迁

司马迁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思想家,可敬之处在于其遭遇不公后的忍辱负重,还有其作为思想家的治史观点和治学精神。

司马迁的不幸来源于李陵事件。本是判了死刑的司马迁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官小家贫的司马迁在绝望中决定自杀,可是想到人总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此轻巧地死去是毫无意义的,便痛下决心,接受这残酷的,既摧残肉体和精神,又侮辱人格的腐刑。在他人生最痛苦的时刻,完成《史记》的编写成为他努力地活下去、忍辱负重的最强大支柱。

正是因为司马迁特殊的人生经历,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是不仅记载真实的历史事件,更着眼于个人的价值与品格。不同于历来的史书,司马迁的《史记》不再是一味地赞颂帝王的丰功伟绩,而是有着鲜明的爱憎,它既有对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对汉代最高统治集团的揭露和讽刺,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封建暴政的反抗,热情赞扬和肯定了一系列下层人物,描写了一系列的爱国英雄。可以说,司马迁完成了从“正史”向“实录”的蜕变。

司马迁在其《报任安书》中有这么一句话: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意思是研究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理顺明白从古代到现在的变化迁移,成就自己的独立完善的理论著述。由此便可窥探司马迁独特的思想。或许直到司马迁的出现,之前的历史学家都只是单纯的历史学家,有的甚至连史学家都称不上,顶多算的上是歌功颂德的笔者。司马迁的出现使史书的范围变得宽广,他的笔触联系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既有对历史的客观记录,又有深刻而独到的思考。司马迁也因而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作为一个现代的学生,对司马迁皮毛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或许我们能做的就是传承司马迁“文直、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精神,体悟其渗透于《史记》中的思想,成为一个正视历史,有良知与准则的人。

第二篇:看司马迁写《报任安书》

看司马迁写《报任安书》传到麻辣时评作者赵津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自己的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在这封回信中司马迁重点阐述了自己忍受奇耻大辱,苟活于世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一部伟大的史书。同时以及其悲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常。一直以来这样的思想成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我也不曾怀疑过这个主旨正确性和完整性。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不难看出,任安在狱中给司马迁写信主要是为了想让司马迁在汉武帝面前找机会为自己求情,减轻自己的罪行。“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这些大都是任安的客套话,一个将死之人想到不是为自己的亲人后事着想,而是让朋友慎重地待人接物,并推荐贤能之士。如果任安真的是这样想的,那么他真是一个高尚的人。

征和二年(前91)朝中发生巫蛊之祸,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在太子叛乱事件中,任安按兵不动的做法是很明智的,因为他明明知道太子是被逼叛乱,奋起反抗。但是太子势力较弱,起兵仓促,自己支持太子虽然在道义上是对的,但是会让自己背上谋反的罪名。同时他又不能派兵去镇压太子的起义,汉武帝迟早会发现太子是被迫反抗,那样的话任安为虎作伥罪孽更大。任安的精明做法汉武帝怎么会不知道,汉武帝后悔自己逼死了太子,最终将愤怒发到任安头上。任安并没有错,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司马迁因为李陵事件无故遭受了宫刑。他也更加了解了汉武帝,自己如果向念子心切的汉武帝求情,等待他的说不定就是死刑。司马迁遭受了奇耻大辱不去寻短见,因为他要完成父辈们一直想要编一本史书的愿望。为任安求情不仅无法为任安减轻罪行,自己的史书也无法写完了。看着自己的朋友受难,司马迁却无能为力,他也是很痛苦的。他也想不好怎么去安慰任安,让任安了解自己的苦衷,所以“阙然久不报”。这段时间正是司马迁构思怎么回任安的信。

“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昂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忼慨之士乎!”„„司马迁写这些言外之意就是说自己目前只是一个宦官位卑职小,何况李陵事件留给他的阴影还没有消除,汉武帝的脾气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确实是很同情任安的遭遇,并且内心为为任安鸣不平,但是自己尚且忍辱负重苟且偷生,自己的命还是谨慎地攥在手中,更不用提救别人的性命了。司马迁确实是帮不了任安,让任安了解自己的情况。

司马迁很痛苦,但自己实在是无能为力,所以写了《报任安书》,表明自己的苦衷。

第三篇:我敬佩的人——司马迁

我敬佩的人——司马迁

我敬佩的人是司马迁,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上的龙门。他小时侯天天的能听到黄河流去的波涛声。司马迁小时侯最喜欢听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听在心中感到十分激动。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管修史的官司马谈下定决心要编写史书,史书里记载了关于黄帝到汉武帝之间2600年间的历史。从此之后,司马迁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刻苦读书,他大大充实的历史知识。后来长大之后,司马迁还四处游历,交了许多朋友,扩大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司马谈临终之前,伤心地拉着儿子的手说:“等我死后,朝廷会让你继承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啊!”司马迁牢牢记住父亲的遗愿,他天天夜以继日读历史文献,收集父亲留下的史料和自己走遍全国收集的资料。

就这样,司马迁发奋写作,用了18年的时间,在他60岁时,司马迁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着“史记”。这是前无古人的着作,几乎耗尽司马迁的毕生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我敬佩司马迁他有这么大的耐心写史记,如果是我根本没有。前古以来没有人跟司马迁比,我非常敬佩司马迁,现代世界上有很多人敬佩他!

第四篇:司马迁演讲稿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均已散失,唯《艺文类聚》卷30引征《悲士不遇赋》的片段和有名的《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

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

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报任安书》选节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

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宫刑 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

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 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之后才有了今天的史记。

第五篇:司马迁 名言

司马迁名言

1.不义而富且贵,于11.究前人之际,通我如浮云 古今之变

2.不知其人,视其友

12.酒极则乱,乐极3.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4.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5.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6.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7.非其位而居之曰贪位,非其名而有之曰贪名 8.父母者,人之本也 9.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

10.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生悲 13.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14.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15.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16.民人以食为天 17.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

18.女无美恶,入宫见嫉;士无贤肖,入朝见妒

19.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2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1.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22.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2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2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25.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 26.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

《国语》;孙子膑脚,《兵法》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27.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

28.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29.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30.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且欲兴圣统,40.五帝不相复,三唯在择任将相哉!

代不相袭,各以31.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32.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

33.智者贵在乘时,时不可失 34.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5.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36.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3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8.求学贵于博,求道贵于要 39.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

41.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42.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43.不知(识)视其友。

44..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45.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46..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识理

义。

47..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48.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49.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漏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50.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如何不勉焉?

下载我看司马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看司马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司马迁 思想

    略谈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 摘要:司马迁的《史记》一书,不论在我国的史学遗产中还是文学遗产中, 都占有重要地位。在对《史记》进行研究时, 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 就是对......

    司马迁评传

    (《司马迁评传》——黄新亚)之读后感 对于司马迁,一开始只知道他给后人留下一本巨著《史记》,被称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然而并不明白为何被一代作家鲁迅称作是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

    他生于西汉,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不因入狱而绝望,写完了一部流芳千古的史书-----《史记》。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司马迁。 回首历史,无数的伟人放弃了荣华富贵,毅然......

    从《史记.货殖列传》看司马迁的反潮流思想

    从《史记·货殖列传》看司马迁的反潮流思想 徐白斌 (西南财经大学 13级财务管理2班 41315082) 【摘要】在中国封建社会重本轻末的潮流之下,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却提出了......

    司马迁,我想对你说4篇

    司马迁,我想对你说如果我可以穿越时空, 我会来到古代, 来到你编写《史记》的时候, 看你编写《史记》的过程, 是多么的辛苦, 多么的劳累。 您为了李将军辩护而坐牢, 并且受着酷刑, 正......

    司马迁与《史记》

    论《史记》的历史意义 两千多年前,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撰了一部记载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的史学著作。然而当时为完成自己心愿而撰写......

    司马迁的名言

    司马迁的名言1、得人者兴,失人者崩。2、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3、酒极则乱,乐极生悲。4、求学贵于博,求道贵于要。5、民人以食为天。6、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

    关于司马迁的作文

    笑傲苦难雨,在漫天飘洒着,打湿了那个古老的王朝,打湿了那个不屈的灵魂。透过千年的历史风尘,我看到了,看到了那个在千古江山下雄心万丈的倜傥少年;那个在生死之间徘徊抉择的佝偻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