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评价司马迁以及看法
忆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又跟着汉武帝到各地出巡,见识多广,也便开始着手写《史记》这一历史著作。直到他为李陵辩护之后,得罪了汉武帝,遭受到腐刑的惩罚。但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偷生。他所受的挫折,所承受的痛苦之巨大是今人难以想象的,当时他也曾想到了死。生死的抉择,他毅然选择了生,从此他提起笔树立了忠臣义士的形象,造出了一个毅然耸立的人生。终于一部3000年的通史《史记》得以著成。
历史总爱蒙着面纱,等待被那些见微知着的人揭开。美好与丑陋,阴谋与背叛,忠诚与奸淫,在他笔下倾泻开来,仿佛上演着一出一出的独角戏。而他笔下的古人,也是真正的人,是历史舞台上的戏子。他们人生的血泪和欢颜,却因司马迁而能够留在泛黄的书页间,然后,两千年过去,他们的戏,依旧可以被我们观看,并且由衷感慨。在那个繁华而苍凉的年代,他以一颗历尽劫难却仍鲜活丰盛的赤子之心,一笔一画的描刻历史,为它染上同自己一样的纯蓝。因为司马迁也明白自己也将是历史中的一员,在他为他人写好剧本后,睡去了,永远的睡去了。
使我感到好奇的是,他那种是怎样的意志,竟能让他在痛苦的边缘奋不顾身。那是坚韧不拔的意志,他正是靠着这样的信念,才留下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豪言壮语,才成就了《史记》这样的鸿篇巨制,才铸就了流芳百世的辉煌。我不禁长吁一声,如果是我,怕是没有这份坚强。刚上了他写的一篇《报任安书》,我才明白这样一个史官的难处。司马迁用千回百转之笔,表达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和曲肠九回之情。不同的选择,在我看来,有的时候活着比死去更难能可贵。在艰难的命运面前,个人的抗争也许软弱,但由此而彰显的精神与刚毅,再渺小也是永恒。
司马迁,这个悲情英雄的执着,让人记住的不仅是历史,也让人记住了这本史家绝唱的背后,那个曾受腐刑的司马迁,那个经历坎坷人生,却拥有钢铁般意志的司马迁„„一个人,无论在碰到多大的打击与挫折,只有精神不倒,所有都能够持续。
第二篇:档案袋评价的看法
通过一天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档案袋评价的学习,结合平时的教学我发现档案袋评价有许多的优点,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优点:
一、可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发挥了学生们的主体性,比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档案袋,自己设计档案袋的封面和格式。学生即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参与的主体。
二、加强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充分的发挥了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作用。在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同时,又提高了他们的鉴赏水平,也促进了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带动了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关注,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拉进了学生与教师、家长,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亲近关系。把家长也从教育的外部拉到了内部来,从为了教育的参与者。积极发挥了家庭对学生的保护。
三、记录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形成了一个系统,对学生的一整个阶段都是有帮助 的。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进步,并从中受到激励。
四、弥补了传统评价方式的弊端,能够较客观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有效地增进了教学的相互结合,推动教学发展。
针对作文档案袋的评价,虽然优点很多,但我认为有一点不足的地方,不知说的合适不合适,希望大家给予指导:
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家长素质的不同,尤其是农村家长的素质更是差异性很大,这都会对评价带来麻烦。如:班上那些学困生,自己写作文就很难,没有标准,如何从多方面评价其他学生的作文呢?农村学生家长的认识和知识水平都有限,大部分家长认为学生学习就是老师的事,不但不配合学校教师的工作,甚至还会阻碍学校工用。如:给家长布置任务,就是老师的不称职,也有小部分家长知识有限,很想配合学校但是就是辅导不了作业。
时间上的问题也是很大的。一篇习作,四五次评价,在时间管理上也很难统一,战线太长。教师时间精力都有限,如果处理不当的话,无形会加重教师的负担。最终流于形式。
第三篇:作文评价的看法
答:作文教学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评价是作文教学的关键。合理的作文评价体系能够促进作文教学的发展,反之,不合理的作文评价体系也会阻碍作文教学的发展。我非常赞成视频中王老师和张老师的看法。如他们提到作文评价要做到人性化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相结合。如评价中要呵护童心,保护童年。“恰当的评价是学生写作兴趣之火的助燃剂”。听了王老师和张老师的话,在以后的作文评价方面应怎么做,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多鼓励少批责。老师批改作文时,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语句不通顺,错字多,有的作文甚至在内容上不符合要求。这时,可以将学生找来,当面批改,指出文中的优点和不足,更重要的是要给予鼓励,讲清道理。也可以用委婉,富有感情的评语去感染他、激发他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二、多商量少强加。对于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一些不恰当的地方,如用词不当,句子不通等,在评语中要以商量的口吻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学生参考。如学生在写作文时,如果出现了用词不当或材料不恰切的现象,可以参考这样的评语“你看看如果换成这个词你觉得怎么样”“这个材料细细品味一下应该用在什么样的主题文章更好一些呢”„„商量式的评语能达到一种和谐的民主气氛,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以后作文遣词造句时注意推敲,做到用词准确。
三、多交流少空话。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兼容的工具学科,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作文对学生进行交流,继而走进学生心灵。有的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在作文中往往表现出一种闷闷不乐的抑郁情绪,面对这样的作文,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启发学生正确对待生活,对待挫折。
第四篇:司马迁演讲稿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均已散失,唯《艺文类聚》卷30引征《悲士不遇赋》的片段和有名的《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
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
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报任安书》选节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
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宫刑 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
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 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之后才有了今天的史记。
第五篇:司马迁 名言
司马迁名言
1.不义而富且贵,于11.究前人之际,通我如浮云 古今之变
2.不知其人,视其友
12.酒极则乱,乐极3.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4.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5.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6.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7.非其位而居之曰贪位,非其名而有之曰贪名 8.父母者,人之本也 9.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
10.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生悲 13.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14.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15.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16.民人以食为天 17.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
18.女无美恶,入宫见嫉;士无贤肖,入朝见妒
19.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2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1.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22.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2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2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25.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 26.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
《国语》;孙子膑脚,《兵法》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27.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
28.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29.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30.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且欲兴圣统,40.五帝不相复,三唯在择任将相哉!
代不相袭,各以31.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32.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
33.智者贵在乘时,时不可失 34.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5.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36.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3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8.求学贵于博,求道贵于要 39.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
41.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42.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43.不知(识)视其友。
44..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45.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46..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识理
义。
47..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48.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49.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漏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50.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如何不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