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名城”战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思考4

时间:2019-05-13 04:4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湖名城”战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思考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湖名城”战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思考4》。

第一篇:“大湖名城”战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思考4

“大湖名城”战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思考

【摘要】“大湖名城”的合肥梦,是建设美丽富强的“中国梦”。建设大湖名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本文从人口资源环境的角度,结合合肥经济发展过程中凸显的像巢湖蓝藻、人才流失等诸多问题,分析综合治湖、坚持以人为本留才等具体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并提出一些对建设生态宜居合肥的建议。

【关键词】治湖;以人为本;生态宜居;可持续

2012年底,合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的《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这升级版的“十二五”规划中,合肥正式提出了“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战略,并设立了70%的城镇化目标,将合肥建设成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的区域性特大型城市,成为泛长三角地区仅次于沪宁杭的经济第四极。

早在两年前,在浙江嘉兴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次市长联席会正式宣布接纳合肥。合肥用了7年时间,正式加入了“全球第六大城市群”的长三角地区。目前,合肥在长三角城市中经济实力属于中下等,在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指导公布的2012年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中,安徽城市无一上榜,这充分说明了目前合肥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整体经济实力还很弱,但在2012年度长三角城市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名,合肥却高居第七,充分体现了合肥的未来发展潜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合肥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融入长三角的道路上更要做到准确定位,做好恰当的规划,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如何实现大湖名城的合肥梦,促进合肥健康可持续发展呢?

一、综合治湖

湖泊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幸福指数的提升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城市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同时湖泊也是城市重要的休闲场所和城市文化的源泉,往往成为所在城市的象征,成为城市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南京的玄武湖、杭州的西湖和苏州的金鸡湖,都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做出了贡献。合肥内拥国内第五大淡水湖的巢湖,八百里烟波浩渺,内河联通黄金航道长江,水运便利,风景秀美。拥有这么大的城市内湖,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而近年来,巢湖蓝藻问题严重,环境问题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凸显。在今年的两会上,合肥市长张庆军表示“巢湖能治理到什么程度,就决定了合肥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如果巢湖治理不好,其他的发展都是空谈。”因此,大湖名城的合肥梦,关键在于治理巢湖。

蓝藻主要是由于氮、磷等物质超标,造成湖水富营养化,从而造成湖内藻类大量滋生。而藻类生长速度快,生命周期短,大量藻类死亡后腐烂发臭,并漂浮于湖面,遮蔽阳光,使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弱,水中含氧量下降,从而造成鱼虾的大量死亡,给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巢湖蓝藻集中爆发,造成了诸多恶劣影响,治理蓝藻刻不容缓。对此,笔者建议:

(一)加大对巢湖治理的资金技术和政策上的支持。

(二)要从整体上统筹治理,大力发展巢湖周边生态经济,从根本上改变原先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合理规划,优化经济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和监督化工、造纸、酿造、纺织印染等污染严重产业。

(三)治湖要先治河。加强对巢湖流域的河流污染治理,加强对流域河流工业企业排污监管。

(四)做好除污减排方面工作。重点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及其他固废处置工程、污染底泥清淤和护坡截污工程,逐步建设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置工程。

(五)做好巢湖流域的生态修复工作。建设湿地恢复工程、湖区内源生态系统工程,综合治理入湖主要河流,实施饮用水源生态保护工程;在适宜的湖湾、主要河道入湖口等地区,建设生态湖滨带、前置带等工程,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减少沿岸地表径流营养盐的输入。

(六)做好生态换水工作,“引江济巢”工作。引江济巢,不仅能带动巢湖的水循环,改善巢湖水质,还能促进合肥与长江黄金水道的沟通,带动经济发展。

二、以人为本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这句经典的电影台词,形象的说明了在这个知识爆炸时代人才的重要。

人才始终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合肥人口众多,享有充分的人口红利,而且合肥市全国四大“科教基地”,高校相对丰富,有两所211高校、一所985高校和众多的科技研究所,人才济济。可是实际上,现合肥的人才强市地位却岌岌可危。合肥的确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可是却大都为他人作嫁。合肥大量的优质劳动力流向了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尤其是那些高学历人才和高科技人才,合肥的人口红利往往为外省的经济增长做贡献。更为严重的是,合肥市在安徽的吸引力,尤其对皖南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吸引力并不高,辐射力较小,经济腹地渐渐被南京都市圈所侵蚀。此外,合肥的市民归属感较低,相当多人都有移民外省的倾向。在南京的西祠胡同论坛上,合肥市民和皖南地区居民占了很大比例。如何留着合肥的人才,甚至吸引周边地区的优秀人才成为合肥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困境。对此,笔者有一下建议:

(一)要充分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合理布局产业分布,吸引外流的劳动力,让他们在本地就能充分就业,从而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

(二)为愿意留在合肥的优秀人才提供各种待遇上的优惠政策,加强市政建设尤其是合肥市内交通建设,为他们生活工作提供便利。

(三)充分利用合肥的科研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速度,用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留着科研人才。

(四)鼓励创新和自主创业,为创新型企业和自主创业提供政策上的优惠,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五)收复合肥被南京抢占的经济腹地。加强和皖南铜芜马地区的经济联系,在产业规划布局上做到优势互补。建设通往这些地区的城际高铁,以对抗即将开通的宁安城铁带来的“南京一小时经济圈”。在政策上加大对合肥都市圈的扶持力度,如实行统一电话区号,统一市话标准等。

(六)在发展合肥经济、真抓实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外宣传,提高合肥目前并不高的知名度。协调环境和经济全面发展,增强合肥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

三、生态宜居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出现了像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市政设施不堪重负、幸福指数下降等“城市病”。近年来,“内陆看海”、持续雾

霾、食品安全等现象屡见报端,引起了人们深刻反思,生态宜居城市的概念也逐渐被接受。1996年联合国第二届人类住区大会明确提出了“适宜居住的人类住区”,指出宜居城市是一个能够满足所有居民的生理、社会好心理方面的需求,同时有利于居民自身发展的城市系统。

生态宜居城市重点存于生态的建设与规划,注重的是绿化园林建设、水文水利建设、工业规划建设等综合性的精神文化建设项目,以各种指标来恒定宜居的理想程度,比如说城市园林绿化指数、空气污染指数、水质监测指数、文化广场普及指数、旅游环境指数、气温指数等方面。

目前,合肥市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合肥在未来的建设道路上,要将合肥的城市发展战略和巢湖地区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结合起来,并紧密联系合肥旅游总体战略规划,将合肥建设成为生态平衡、环境优美、宜居宜游的现代绿色都市。

(一)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吸取长三角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教训,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分区,并逐步加大对企业的环境门槛,坚决淘汰落后生产方式。

(二)加大有利于环境保护科技研发,采用先进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

(三)加大对环巢湖流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挖掘人文魅力景点,大力发展旅游业,特别是精品路线。目前,合肥规划的九大精品旅游线路为:湖光山色逍遥游、悠悠巢湖度假游、温泉养生康健游、名人故里寻踪游、历史文化修学游、都市新象览胜游、皖中水乡湿意游、精美田园浓情游、时空穿越时尚游等,这些将成为合肥生态旅游的主体。

(四)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注重湿地保护。实施 “生态立市”战略,创新环巢湖地区生态湿地建设模式,如“人工+自然”的湿地恢复模式、“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湿地开发模式、“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管理模式等。

大湖名城的合肥梦,是美丽中国梦,是绿色生态梦。合肥在融入长三角的道路上,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坚持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此间,我们要痛定思痛,治理好巢湖的污染,合理利用合肥丰富的资源;要居安思危,预防和减少人才的流失,充分利用合肥的人口红利;要高瞻远瞩,注重绿色经济和幸福指数,才能建设生态宜居环境友好的大合肥。

【参考文献】

[1] 曹树青.安徽力推巢湖治理良策[J].环境保护,2012.18

[2] 邹德慈.低碳、生态、宜居的生活[M].21世纪的理想城市.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6

[3] 周建平.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比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

[4] 李丽萍,郭宝华.关于宜居城市的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06.05

[5] 杜永春.浅谈巢湖治理中存在的主体缺位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

[6] 魏杰.探求流动性过剩的化解之道[J].中国金融,2007.17

[7] 唐海燕.国际贸易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8] 赵剑波.合肥市发展趋势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09

第二篇: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摘要:根据江西近年红色旅游开发的实际情况,明确将红色旅游与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的指导思想,遵循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经济工程的全面启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协同互动等红色旅游发展的五项原则;确立建设红色旅游强省的总体发展目标;实施政府主导下的地区联动、市场导向下的多色互动等五大发展战略;按照“一个龙头、两个集散中心、三个支点、六大区域、三大协作区”的总体布局,采取重点建设十大经典景区,办好一个“红博会”、举办系列高峰论坛、搭建一个信息平台、建好一批教育基地、做好一个总体规划等促进红色旅游深度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是江西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决策。

关键词:江西;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以及参观游览的主题旅游活动。开展红色旅游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国务院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革命传统、促进 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决策。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好江西红色旅游对于繁荣旅游经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红色旅游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结合江西红色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红色旅游发展指导思想和红色旅游发展原则,确立红色旅游发展战略思路和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红色旅游强省的必然要求。

战略原是一个军事术语,它的本意是研究战争中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对战争全局及其各个局部的关系作出系统的科学的判断,从而对战争及其各个阶段军事力量的准备和运用作出的部署。在产业经营中运用这个词,是用来描述产业打算如何实现它的任务和目标。战略是贯穿于一个产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决策或经营活动中的指导思想及其指导下关系全局发展的重大谋划。[1] 江西红色旅游发展战略其实就是一个区域的特殊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所谓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是指以分析旅游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与条件为基础,从关系到旅游产业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制定在较长时期内旅游产业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解决的重点以及为实现上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的总称。从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特性上分析,它是有关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和总体性的设计和谋划;从其内容上来分析,它主要包括确立旅游产业发展目标、旅游产业发展方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旅游产业发展措施[2]。本文在宏观层面系统探讨江西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战略问题,以期为全国红色旅游健康发展作一有借鉴意义的探索。

一、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内涵品位高,体量规模大,赋存形式多,实际影响广,近年来红色旅游发展在全国一路领先,取得了巨大成就。红色旅游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切实搞好革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紧紧围绕《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和《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的要求,依靠江西红色资源所具有的独特性、垄断性和先发性等优势,红色与绿色、古色旅游互动发展,进一步突出江西“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主题形象,完善红色旅游发展的“一个龙头、两个集散中心、三个支点、六大区域、三大协作区”的总体布局,加强红色旅游宣传推介,注重区域合作和和谐发展,将红色旅游同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发展山区经济,改变老区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把江西真正建设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强省和旅游经济大省。

红色旅游发展是典型意义的政府主导发展的旅游发展模式,根据该模式的要求,江西发展红色旅游必须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1.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经济工程的全面启动原则:要充分认识到红色旅游所具有的重大的政治功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经济 效益等三方面属性,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政治教育功能、先进文化的传播功能和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来抓。进一步挖掘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发挥红色旅游的经济功效,走政治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进的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协同互动原则:发展红色旅游,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红色旅游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旅游形式,从起步到发展都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正确指导,各级政府要在进一步指导红色旅游业健康发展方面有所作为。而各红色旅游景区必须发挥自身的造血功能,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民间资金和外资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全社会办红色旅游的局面。红色旅游是绝对不允许在政治上和文化上出现差错的。所以要由政府做好政治上的保证,而文化建设需要全民的参与[3]。遵循市场规律,按市场化的原则运作红色旅游,真正的把红色旅游推向市场。

3.统一规划、总体布局、分层开发的协调发展原则:坚持对全省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空间、结构和开发时序进行统一部署和总体规划。发展红色旅游要有长远眼光,各地红色旅游业的发展要服从大局,在盘活全省红色旅游业的前提下,按照“一个龙头、两个集散中心、三个支点、六大区域、三大协作区”的总体布局,优先建设重点景区,以重点景区的发展带动其他景区的发展,促成江西红色旅游协调发展,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共同发展的局面。

4.求同存异、深挖主题、创新形式的特色发展原则:各地发展红色旅游要注意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尊重客观现实。“红”是红色旅游发展的主题和品牌,但红色旅游和其他各种旅游一样可以形成不同的内容和形式。红色旅游区大多处于偏远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好,人文积淀丰厚,有着发展其他多种旅游的良好基础。红色旅游应主打“红色”品牌,力推复合型精品,逐步形成红色主题、多彩内容的红色旅游新理念[4]。各个景区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创新,改变单一的旧址观光、馆舍展览形式,开发成融瞻仰、教育、观光、休闲、体验、会议等多种形式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从而进一步地丰富红色旅游内涵,开拓红色旅游市场。要充分发挥各红色旅游区的自身优势,形成一个主题,多种形式,差异化开发,个性化发展的红色旅游新气象。

5.明确目标、立足国内、走向国际的战略提升原则:目前江西红色旅游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国际市场份额很少。针对国内国外市场失衡的状况,应采取措施促进红色旅游走向国际市场。国内红色旅游在保持游客人数稳步增长的同时,努力提高质量效益。快速发展国际红色旅游,以增加红色旅游外汇收入,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改善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结构,提高红色旅游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红色旅游产业整体素质的要求。各红色旅游区在开发过程中,要明确并坚持这一目标,深刻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做大做强国内市场;同时拓宽思路,放眼未来,把红色旅游推向国际市场,积极地将中国红色文化推入世界文化遗产体系。

二、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从2008年起,用两年时间将已形成的一批重点红色旅游区高标准地建设成为不同发展模式的红色旅游区,打造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精品景区,进一步确定江西作为红色旅游强省的地位。再用三年时间将“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打造成为具有强大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使江西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红色旅游“首选地”之一,主要红色旅游区成为国内外旅游热点,同时力争成为全国的红色旅游学术研究中心和信息资源发布中心,从各方面巩固江西作为红色旅游故乡和红色旅游强省的地位。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要注重社会综合效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二)具体目标

1.政治目标: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青少年思想教育,以此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通过红色旅游改变革命老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建设旅游型新农村,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2.文化目标: 红色旅游要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重要途径;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注意保护旅游区原生态文化,保护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风情、风俗、风物;红色旅游要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课堂,弘扬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所承载的艰苦奋斗、努力工作,生命不息、战斗不 止的崇高精神。

3.经济目标: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化,使其成为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的优势产业。到2010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达到5 0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300亿元,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40%以上,相当于全省GDP的4.28%。

4.社会目标: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社会经济的引擎作用。通过红色旅游对革命老区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扩大招商引资,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劳动力转移,加快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5.人才目标: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红色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依托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探求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争取能在未来几年之内提高从业人员的学历,使学历层次高级化、科学化、合理化。

6.专题产品:开发好一批成熟的、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红色旅游产品,按照旅游“十大要素”的要求,高标准搞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和线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把红色文化研习游、革命摇篮体验游、红色故都寻访游、长征之路觅踪游、人民军队寻根游、工人运动探源游、秋收起义访习游等红色旅游产品和红色旅游文化节事活动打造成为精品项目。

7.旅游目的地:建设主题鲜明、交通便利、服务配套、吸引力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把井冈山、瑞金、南昌建设成为国 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把萍乡、上饶、赣州建设成为国内著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同时建设一批省内著名、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8.旅游节事:组织举办在国内外有影响有特色的各类会议、展览、招商活动,加深社会对“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认同感;组织召开中国现代革命史重大事件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制造轰动效应,招徕旅游者,提高江西知名度,保持社会对江西红色旅游的持续关注。重点巩固“红博会”、“红歌会”“军乐节”的优势主导地位,办出规模,办出水平,办出影响,使之成为全国红色旅游标志性的会展品牌。力争把“红色旅游高峰论坛”办成国内主要的旅游高峰论坛会议。

三、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战略选择

红色旅游发展总体战略是指导红色旅游发展全局的计划和策划,是对发展红色旅游相关重大问题的全局性、战略性的谋划,兼顾到红色旅游所具有的政治性、经济性、文化性三者统一于一体的发展实际,政府主导的地区联动;市场导向的多色互动;适度开发的持续发展,产品开发的精品名牌,效益驱动的管理创新是红色旅游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思路和选择:

1.政府主导下的地区联动战略模式:政府在红色旅游的发展中应承担主导的作用,要有长远目标,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对省内外红色旅游资源的组合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做到各景区在 空间上的融会贯通,在旅游目的地形象上的统一,在客源上的共享,以传统景区带动新兴景区,促进区域红色旅游整体联动高速发展。红色旅游区域合作还要求红色旅游资源与区域内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合作开发。

2.市场导向下的多色互动战略模式:红色旅游能否持续发展,最终由市场来决定。红色旅游的发展,不能脱离市场。在按照市场需求发展红色旅游的前提下,发挥多种资源的互补作用,把分散的红色、绿色、古色等多色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多色互动的局面,增强江西红色旅游的整体实力。加强与其他资源的有机结合,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5]。

3.适度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良好的生态与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革命文物是红色旅游业发展的基础,革命遗址的保护和红色旅游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走开发与保护、发展与稳定相结合的旅游发展道路。把旅游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红色旅游产业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

4.统筹规划下的精品名牌战略模式:统筹规划红色旅游发展,以全面盘活红色资源、实现共同发展;认真做好红色旅游区域规划,以充分发挥整体效益。为此,江西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应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着力开发红色旅游精品,重点推出精品线路,重点创“红色摇篮,绿色宝库”井冈山、“江湖都会地,华夏英雄城”南昌、“新华摇篮,红色故都”瑞金等几个名牌,深挖其人文内涵,大手笔策划和 建设,增加其动态参与性活动,营造整体环境,推出针对不同客源市场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使各个景区优势互补,相得益彰[6]。

5.效益驱动下的管理创新战略模式:在兼顾政治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探求红色旅游发展的创新之路。用新方法来整合红色旅游资源,以便更有效实现旅游综合效益。实施管理创新的“五个一”工程:提出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并在红色旅游区付之实践;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并借鉴推广;进行一项制度创新并作为改革示范。

四、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战略举措

1.战略布局

按照“井冈山为龙头,南昌和赣州为集散中心,南昌、井冈山、瑞金为支点,综合建设井冈山、瑞金、南昌、萍乡、上饶、九江(庐山)六大红色旅游区域,跨区合作构建湘鄂赣、赣浙沪、“中央苏区”三大红色旅游协作区”的总体布局,为实现红色旅游互动发展,近期在全省重点建设十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井冈山“革命摇篮”景区,南昌“英雄之城”景区,瑞金“红色故都”景区,安源“工运摇篮”景区,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弋阳方志敏革命纪念馆,新建“小平小道”,于都“长征始发地”景区,永新三湾改编旧址,萍乡、铜鼓、修水秋收起义纪念地景区。十个重点景区作为江西红色旅游发展 的重点产品和红色旅游线路组合的主要部分,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2.战略举措

办好一个“红博会”:由省政府牵头,继续联合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等中央有关部门和兄弟省市有关部门,在全省各地和省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精心办好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今后,“红博会”实行市县“申办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充实活动项目内容,注重创意设计,加强媒体宣传造势,吸引更多展团参展,使之成为充分展示江西主题形象、全面整合旅游产品、广泛吸引八方来客、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国性旅游经典盛会。

举办系列高峰论坛:继续办好地方系列红色旅游高峰论坛,包括已举办过的井冈山红色旅游高峰论坛、萍乡赣湘红色旅游合作高峰论坛、瑞金红色旅游高峰论坛等,其他有条件的红色旅游区也可在近期举办类似的论坛活动,旨在造势发展;在此基础上,在南昌举办第一届江西红色旅游高峰论坛,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以及旅游政府部门官员就发展江西红色旅游的重要问题建言献策,以后每一届高峰论坛的实行“申办制”。让地方和省红色旅游高峰论坛成为每年江西红色旅游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为江西红色旅游发展出谋划策。

搭建一个信息平台:按照打造“数字化江西旅游”的总体要求,将红色旅游信息平台作为全省旅游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全省红色旅游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工程专家咨询小组,加快红色旅游信 息化基础设施及信息化队伍建设,切实拓展信息技术在红色旅游各生产要素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建设覆盖旅游咨询、旅游服务、旅游宣传、旅游网络营销、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管理、旅游企业宣传等方面的全省红色旅游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并逐步健全信息平台服务功能,促进江西红色旅游发展[7]。

建好一批教育基地:在建设好目前江西省1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有关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江西红色旅游的知名度。近期,高要求、高标准建设好新建“小平小道”景区、莲花“一枝枪”纪念馆、新余罗坊会议纪念馆、尋乌调查纪念馆等教育基地,争取晋升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做好一个总体规划:在2004年印发的《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的基础上,邀请熟悉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的旅游专家队伍,举全省旅游智库的智慧编制好《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在对全省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在产品整合、战略举措、宣传营销、资金筹措、保障体制等方面给予具体可行的实施意见,统领江西红色旅游朝健康、稳定、协调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黎洁,赵文红.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管理[J].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1.[2] 张辉.旅游经济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155.[3] 吴必虎,余青.红色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3.[4] 黄细嘉.红色之都,多彩苏区[J].江西社会科学:增刊,2005:62-63.[5] 谢雨萍,胡海胜,郑艳萍.论庐山红色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752-756.[6] 龚志强,江小蓉.浅议红色旅游开发的新思路[J].商业研究,2006,(16):200-202.

[7] 黄细嘉,龚志强.红色旅游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的构想及其意义——以江西为例[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58-64.

第三篇:可持续发展战略

怎样正确认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国情状况?

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使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②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资源状况。③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这是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它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自觉地担负起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什么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面对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国情,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①实现计划生育法的基本国策。实现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我国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②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③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这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要求。环境保护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集中力量先行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④实施可持续发展,依靠你我他。党和政府正在带领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中学生要不断提高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第四篇:我为大湖名城添丰彩演讲稿

务实创新 攻坚克难,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添光彩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十八大精神贯彻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上,并转化为推进合肥新发展的思路和措施,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

随着“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口号的提出,合肥新发展的战略规划正式敲定,迫切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的思路,举非常之策、谋非常之略、用非常之力,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合肥广大工作者要大力弘扬务实创新、攻坚破难的精神,始终保持务实创新、攻坚克难的良好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激情,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大湖名城”是城市原生态与繁华的完美结合,是为了广大合肥市民生活更好;“创新高地”是一种富裕的依靠,是奔向美好生活的途径。要实现这个目标,落脚点就应该放在务实创新、攻坚克难上。

务实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务实创新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必将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务实,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实际,高度重视实践,强化实干意识,把工作绩效作为检验工作优劣的标准。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最宝贵的品格,是马克思主义生机和活力的最主要源泉,要求我们树立全面的创新观,坚持思路创新,大力提高创新能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境界。

攻坚克难,就是指能打破常规,善于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攻坚克难,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开拓别人未曾涉足的“盲区”,奋力探索令人望

而生畏的“难区”,勇于突破不利发展的“禁区”。要求我们要有迎难奋进的责任意识,克服瞻前顾后、遇到困难绕道走的消极情绪,不回避矛盾,不推卸责任。

社会发展速度是飞快的,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被超越。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躺在功劳簿上睡觉注定不可取。当前种业界企业规模扩张非常快,丰乐作为中国知名的上市种子公司,发展需要务实创新,攻坚克难;小麦种子公司作为丰乐种业一个新兴的产业,做大做强离不开务实创新、攻坚克难。这就需要我们辛勤付出,不断增强实力,为公司乃至合肥的大展,发挥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小麦种子公司一名销售人员,我和同事们积极参与小麦科研配组、生产去杂、种子加工销售等环节工作。科研配组时,默默工作在田间地头;生产去杂时,奔波于各个种子生产基地认真检查去杂情况;加工发货时,积极抽取仓库里的种子样品,检测种子室内三项指标。对发放的每一批货都认真扦取封存样,确保公司与经销商的利益不受损害。无论在何种环节,都保持着务实的工作作风,端正的态度,规范的工作,担负好自己的职责,尽全力做好岗位工作。

各位朋友们,务实创新攻坚克难不只是随口说出的一句空话,也不是标榜自己的一个词语,它更是一种默默的奉献,一种高尚的理想,一种强劲的力量。务实创新攻坚克难,誓言无声,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扎实工作,为早日建成“大湖名城、创新高地”而努力奋斗。

(小麦种子公司)

第五篇:关于我国石油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范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关于我国石油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 作者:周世东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4期

[摘 要]石油作为一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文章认为我国应从长远考虑,对现行石油战略进行必要调整,如何合理地利用石油资源,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国内石油资源,如何尽可能保障石油的供应,如何建立必要的石油战略储备,如何更直接地影响国际油价走势,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将事关中国的整个国家安全。

[关键词]石油;战略;多元化;储备

[中图分类号]P407.22

[文献标识码]A

下载“大湖名城”战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思考4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湖名城”战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思考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宁夏农村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

    宁夏农村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宁夏农村图书馆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呈现出协作共建、优势互补的新格局。作为西部民族地区,宁夏......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九年级思品公开课教案 教者:朱礼福 教学内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目标 :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含义和必要性;掌握如何实施可持......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识我国的资源形势。2、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3、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热......

    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战略摘要:逐步推进电力主辅分离的改革是“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实施改革后,电力多经企业面临新的战略环境。电力多经企业要实现......

    可持续发展战略教案(精选合集)

    3.3课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案 凌源市乌兰白中学——张秋江 2009年12月25日 3.3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案 凌源市乌兰白......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滨江区浦沿中学 邵张磊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2、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提高......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分析:环境与资源问题一直是思想品德教材中的重点问题,从七八年级一直学到九年级,只是侧重点不同,学生在地理、生物、化学......

    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