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矛盾冲突中的成长———《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分析

时间:2019-05-13 04:4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我意识矛盾冲突中的成长———《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我意识矛盾冲突中的成长———《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分析》。

第一篇:自我意识矛盾冲突中的成长———《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分析

摘要: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里程碑。通过深入分析主人公哈克成长过程中三次内心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反映了哈克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从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都获得知识;其认识与道德都得到成长;最终成长为一名具有健全心灵和民主理想的人。同时我们提出青少年自我意识和思想上的冲突与其成长是不可分的。

关键词:哈克;内心冲突;成长;成熟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 年)近代美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美国文学界的林肯、美国文学之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著作之一。该书思想内容深刻,艺术风格独特。海明威曾说:”所有美国现代文学皆起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书,名叫《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是我们前所未有的最佳之作。故事发生在美国内战前的南方,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哈克贝利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结识了从主人家出逃的勤劳朴实、热情诚实的黑奴吉姆。他们成了好朋友,一起漂泊在密西西比河上,沿途逃避追捕,经历了种种奇遇与坎坷,最后哈克贝利帮助吉姆获得了自由。作品对于主人公哈克的描述有血有肉、生动逼真,而且寓意深刻。哈克的历险是他社会道德意识不断发展和成熟并最后踏上追求理想精神自我的心理历程。下面我们就深入分析主人公哈克历险成长过程中的三次内心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

一、主人公内心的第一次矛盾冲突

在小说的第十六章,出现了哈克内心的第一次矛盾冲突。当哈克和吉姆突然看到岸上的亮光时,吉姆认为他们已经到达了凯劳(属废奴州)。于是吉姆兴奋地又蹦又跳,大声嚷嚷:“他说,他到一个废奴州,头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攒钱,一分钱也不花,攒够了钱,就给在华珍小姐住处的一户农庄上为奴的他的老婆赎身,然后夫妻两人干活挣钱再给两个孩子赎身,要是孩子的主人不让赎,他们就找个废奴主义者去把他们盗走。”吉姆所说的话让哈克感到不安,哈克越想心里越难受,在奴隶制观念的影响下,哈克的良心开始动摇,他一次次地警告自己:从奴隶的合法主人那儿把他们偷出来是大罪。于是,哈克在木排上开始来回折腾,这也反映出哈克内心的矛盾冲突在逐渐积聚。此刻,哈克一方面想要立即逃避帮助吉姆逃跑的责任,于是他说了一些话来安慰自己:“这不怨我,因为我并没有叫吉姆逃离她的合法的主人。”另一方面,他又回忆起华珍小姐并没有亏待过他,尽心教他念书,教他做人的规矩,千方百计地照顾他。想到这,更让他的良心感到不安。哈克的罪恶感逐渐上升,内心的冲突不断加剧,他所谓的“坏良心”占据了上风。最终,哈克决定去告发吉姆。作出这一决定后,小说中有一段对哈克的感受作了描述:“我马上觉得轻松快活,身子像要飞起来似的。”这说明此时的哈克尽管认为吉姆是一个好人,并且是他的好朋友,但由于在白人的世界长大,奴隶制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哈克仍然不情愿帮助一个黑奴成为自由人。因此,哈克在小说的这一部分仍是一个天真的青少年,他的思想道德还不够成熟,害怕成为人们眼中的“坏”男孩。

二、主人公内心的第二次矛盾冲突

哈克第一次内心冲突的结果是决定向白人告发吉姆的逃跑。然而,就在哈克做出这一决定的同时,吉姆的举动和话语却又重新唤起了哈克对他的友情之心。小说中,出于对哈克健康的关心,吉姆把他的旧上衣铺在舱底让哈克坐。同时,吉姆对哈克说:“我史过(是个)自由人啦,要布史有哈克,我这一攀(辈)子也布用想自由;哈克帮了我的忙,吉姆我永世忘布了你哈克;你史我吉姆顶好的奔(朋)友;”哈克听到这些非常感动,于是,他对去告发吉姆开始变得犹豫。就在哈克思想发生动摇的关键时刻,一件事情的发生再次考验了哈克的良知:小说中,两个正在追捕五名逃跑奴隶的人出现在哈克的竹筏附近,他们靠近竹筏,问哈克竹筏上躺着的人是黑人还是白人?这时,哈克内心的第二次矛盾冲突上升到了顶点,“是否告发吉姆”,可是哈克怎么也下不了决心去告发他。相反,哈克欺骗了那两个来追捕的人,谎称竹筏上的是他生了天花的父亲。由于害怕被传染这两个人留下钱逃跑了。至此,哈克内心的第二次矛盾冲突,同时也是哈克道德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结束了,哈克彻底改变了他最初的计划——去告发吉姆。此时的哈克尽管违背了白人世界关于处理逃跑奴隶的道德准则,但他仍然决定打破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也就是说,从现在起哈克决定做任何事情都从自己的良心出发。哈克保护逃跑奴隶的举动可以说是他建立正确道德观念的一个积极举措,然而,更重要的是,在哈克内心冲突的过程中,哈克的性格特点逐渐形成,这更帮助他向道德和精神成熟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主人公内心的第三次矛盾冲突

通过对上面两次矛盾冲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哈克与吉姆之间的关系经历了许多曲折。“哈克第一次与吉姆的联合是消极的,仅仅是出于摆脱孤独,为了找个逃跑的伴儿。接下来,哈克帮助吉姆逃脱两个奴隶追捕者的捉捕,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趋向,但他基本上是出于一时的念头,而非意识的决定。”在小说的第三十一章,故事发展到了理解哈克这一角色的重要阶段:哈克的道德水平迅速提升,哈克对待吉姆与奴隶制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开始通过自己的良心采取积极的行动,甚至努力加入到帮助吉姆逃跑的事情中来。可以说,这一阶段不仅是哈克道德成长的关键时刻,也是整篇小说的高潮。

当哈克被两个无赖“国王”和“公爵”卖掉时,哈克内心的矛盾冲突到达了顶点。此时,哈克的良心与人性发生了长时间的冲突。一方面,哈克认为这件事是上帝在惩罚他,他应该把吉姆还给他的主人。因此,他给华珍小姐写了一封信,告诉她吉姆现在所在的地点。然而,哈克写完信后,小说中提到“我一辈子头一次觉得我的所有罪孽都已洗刷干净,心里好不畅快”,这反映出当时在哈克心中,他认为这是唯一他应该做的“正确”事情。另一方面,出于吉姆对他的友谊与忠诚,哈克的直觉又告诉他,自己所做的事是错误的。哈克“想起了我们在河上漂流的光景;我的眼前老有个吉姆,白天也好,夜晚也好,有时在月光底下,有时在暴风雨中,我们在一起漂流,聊天,唱歌,欢笑”。哈克认为吉姆是一个好人,他身上有很多长处,“我看到他值完了自个儿的班以后,不叫醒我,接着替我值班———好让我睡个够”;这些吉姆过去善良与忠诚的行为时时让哈克想起,最终哈克下定决心决不放弃吉姆。“这真叫我作难。我拿起纸捏在手里。我浑身哆嗦,因为我得在两种做法中决定一种,从此定局,这一点我心里明白。我几乎屏住气,琢磨了一阵,然后我跟我自己说:„好吧,我就下地狱吧——我把纸撕了。‟”至此,哈克健全的心灵彻底击败了他扭曲的良心。此次内心矛盾冲突过后,哈克做事情开始根据自己的意愿而不是社会的伪善原则来做决定。与哈克第一次内心矛盾冲突时他对吉姆的态度相比,哈克现在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个人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哈克道德成长中的一次好的进步。“哈克所做的决定以及他对吉姆的同情与感激都显示出,此时的哈克成熟了。”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主人公哈克成长过程中三次内心自我意识矛盾冲突的深入分析,反映了哈克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从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都获得知识;其认识与道德都得到成长;并最终成长为一名具有健全心灵和民主理想的人。我们最终得出结论青少年的成长与其自我意识和思想上的矛盾冲突是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 ]Neilson,Keit h.Preface.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By Mark Twain[M].New York:

A Tom Dohert y Associat es Book,1989:ix.[2]成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3]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孙胜忠.成长的悖论:觉醒与困惑———美国成长小说及其文化解读[G]//.虞建华.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3 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5]无尽的求索和虚妄的梦———美国成长小说艺术和文化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第二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人公的原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人公的原型分析

作者:陈志海 董淑新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12期

[摘要]从神话原型的角度出发,把亚当与作品中男主人公哈克贝利放在一起剖析,从而揭示哈克贝利的道德觉醒过程。《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作品是美国梦的典型体现。美国梦是美国人民的人生追求,也是美国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发展动力。而美国梦在圣经中的原型就是重建伊甸园。而作为男主人公的亚当向往自由,勇于开拓,这与哈克贝利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对自由的不懈追求特征完全一致,这也正是本文将二者结合的切入点。

[关键词]神话原型批评 哈克贝利 亚当 美国梦

[中图分类号]I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2-0091-02

一、神话原型批评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是我国从西方众多当代文学批评理论中引进的重要批评理论之一,旨在我国进行文学研究转型的新时期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文学发展史上的一种新型文学批评模式,注重分析文学作品与神话故事等原始文学的内在关系:从时间上,即从历时的角度总结、分析了作品形成时代和原始心理的相通因素;从空间上,即从共时的角度促进了来自于不同地域人们之间的感情,并在20世纪上半叶得到了各大语言学流派、学派的广泛关注。该理论起源于英国古典文学界的剑桥学派,后又因加拿大批评家诺斯洛普的宏篇巨作《批评的解剖》的出版而得到了升华,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批评著作之一。

弗莱认为文学作品是“移位的神话”,即文学起源于神话,在其中可以找到文学中所有的形式和主题。在《批评的剖析》中,他对“原型”做出了新的解释:神话是核心力量,是某种特定类型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就是神或者是比人类更强大的事物。弗莱把文学系统分为五种模式:1.神话;2.传奇、传说、民间故事、童话等;3.史诗及悲剧;4.戏剧和现实主义小说;5.反讽文学。弗莱认为神话是其他四种模型的原型,即其他模式都是神话情节的再现与模仿。弗莱的这种思想并不意味着神话与其他几种模式是孤立的,相反,他们是互相影响、互相包含的。他并不否认作家个人的创作,但他认为所有文学作品的共性就是“原型”,也就是指在诸多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感官印象或感情象征的代表。弗莱认为,原型的意象由神启意象、魔幻意象和类比意象三大意象群组成。上述五种文学类型与这些意象群密切相连,其叙述模式是在模仿自然界的循环周期,由此文学的发展过程就体现出一定的循环周期:开始于神话,经过传奇、史诗等最终归于神话。所以弗莱认为整个西方文学就是意象、神话世界的延续。

二、“美国梦”——美国本土文化的原型

批评家们对“美国梦”主题有着不同的阐释。从原型批评家的角度出发,文学作品是神话和仪式的具体体现,因此“美国梦”的原型可以在“伊甸园”的神话中找到:最初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但由于违背了上帝的意志被逐出乐园,而重返伊甸园成为人们不懈追求的梦想。这就是美国梦的原型。美洲新大陆在美国文学中就是这样一个人向往的理想“天堂”。在那里,只要你努力拼搏、艰苦奋斗就会实现你的梦想。这样的故事,被早期的美利坚成功人士反复讲述着,渐渐地这种思想融入到美国的民族意识之中,成为了一种信仰,并被赋予了美国的神话色彩。

神话伊甸园中的主人公亚当,经历了由反叛犯下原罪、彻底堕落、顿悟悔过,最终寻求救赎的人生磨难,这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哈克贝利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从哈克贝利身上我们仿佛能看到重生后的新亚当原型。

三、哈克贝利——亚当的原型

(一)哈克贝利的反叛与对自由的向往

哈克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没有接受过学校或社会的教育,父亲又嗜酒成性。直到道格拉斯寡妇收养了他,境况才有些好转。但哈克并没有因为有东西吃、有地方睡而感到一丝快乐,源于道格拉斯夫人的规矩总是束缚着他。在小说的第一章,哈克说:“道格拉斯寡妇把我当成她的儿子,想改造我,一想到那些死气沉沉的规矩和体面,在她家里过日子可真是一天到晚活受罪。什么时候我受不了了,我就会跑。”不难看出,道格拉斯夫人作为当时文明社会和道德标准的典型代表人物,体现了当时存在的价值体系,一个好人必须信奉上帝、受到教育和循规蹈矩地生活。任何缺乏这些因素的人都不会被社会接受,都要得到改造。但不幸的是,哈克的叛逆性格使他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作为一个有着活跃思想、对自由充满向往的男孩子,他是不会安于这样的社会环境的,他努力逃离所谓的文明社会对他的控制,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哈克最终离家出去闯荡,不仅违背父命,而且违背了上帝的旨意,这是他的“原罪”更深一层的含义。这与亚当的叛离伊甸园有着共同之处。

(二)哈克贝利的道德觉醒与救赎

年幼的哈克起初并没有真正明辨是非的能力,但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时的那些纷乱复杂的经历,却让他开始对世俗社会曾经灌输给自己的伦理道德观产生了怀疑。

哈克初遇黑奴吉姆时,因为长期受到种族主义反动说教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歧视吉姆,常常捉弄他,他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我知道,这样是白费口舌,一点用处也没有——你根本没有法子跟一个黑奴展开辩论”。这时的哈克,只是一个浅薄且爱玩闹的孩子,对邪恶的蓄奴制并没有本质的认识。

经过与吉姆同行的日日夜夜,哈克逐渐地从内心接受了吉姆,并做了在蓄奴制度下白人不愿做的事——将黑人作为“人”来对待。可是当距离自由之地越来越近时,哈克却愈发地不安了。原有的教育开始刺痛他的“良心”。他“决心去告发吉姆”。

就在“追捕黑奴”的人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突然没有了勇气。连一只兔子的勇气也没有”。小说以颇具戏剧性的笔触描写了哈克内心斗争的结果:他拿起了那封告发信说道:“好吧,那么,下地狱就下地狱吧”,随后就一下子把信扯掉了。他终于认同了吉姆,决心帮助他获得自由。这是“健全的心灵(即民主理想)与畸形的意识(即种族偏见)发生了冲突,畸形的意识吃了败仗”。就此,哈克完成了他思想上的救赎。

四、结语

半个世纪以来,马克吐温一直被尊为“美国文学之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描绘了美国社会的广阔层面,揭示了美国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生存危机,读后无不使读者受到极度的震撼和强烈的感染,蕴涵着作者对美国社会的深刻批判。同时,作者通过对书中两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友谊从敌到友的转化及升华的这一过程的细微刻画,揭示了哈克贝利的道德觉醒过程。这与伊甸园神话中的亚当救赎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对文学作品的创作与赏析是有很大影响的。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2]冯川.神话人格——荣格[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3]郭宏安.萨特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4]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

[5]杨节之.马克•吐温对“良心”问题的反思[M].武汉大学学报,2005(4).

[6]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The Analysis of Huckleberry Finn as the Adam

in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Chen Zhihai Dong Shuxin

(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12, 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connects Adam to Huckleberry Finn according to the Myth criticism, which provides a brand-new perspective to reveal the awakening process of Huckleberry Finn.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on of American Dream.American Dream is the pursuit of American people’s lives and it is also the sources and drives of American society.While the archetype of American Dream is the rebuilding of the paradise of Eden, whose hero is Adam.Adam has always been longing for freedom and innovation, which is similar to Huckleberry Finn’s individualism and the ceaseless pursuing of freedom.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aims at finding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m.Key words: Myth Criticism;Huckleberry Finn;Adam;American Dream

第三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哈克的形象分析

摘要:作为马克·吐温的传世之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直被认为是一部典型的少年成长小说。旨在把《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放在成长小说这一领域来研究,从哈克在和杰姆逃亡旅途中不断成熟长大的角度出发,对哈克以及在其成长过程中影响其成长的人物进行分析。通过对哈克成长过程中影响其成长的人物分析,反映了哈克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

关键词:成长小说;哈克;成长;成熟

一、小说背景的简介

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里程碑,普遍被认为是美国成长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成长小说最初源于十八世纪的德国,以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1796)为代表。这类小说是指从儿童时期到青少年时期再到成年时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主人公所经历的一系列复杂的对其自身身份的探寻,并且在此过程中主人公最终从思想到心理都成长、成熟的经历。在美国文学史上,许多著名的小说都属于这类文学体裁,例如,斯蒂芬·克莱恩的《红色英雄勋章》(1895)、詹姆斯·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托妮·莫里森的《宠儿》等等。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小说中,主人公哈克的成长经历主要是:为了逃脱社会的约束,他从寡妇和他亲爹那里逃离出来;为了帮助杰姆成为一个自由人,他们开始了冒险的旅程。同时,在他们逃跑的过程中,杰姆经常保护和教育哈克。他们一起战胜了所有的困难,哈克逐渐认识了自己和世界,并且通过这些认识走入成人世界。最终,哈克成为了一名成熟而有理性的男孩。另外,哈克在冒险历程中表现出的勇敢和智慧,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美利坚民族的精神:拒绝被“教化”、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环境、经常渴望逃离约束等等。最重要的是主人公哈克能够根据兴趣原则来处理各种问题。他知道什么是值得做的,什么是不值得做的。哈克所有这些特点都符合一个成功美国人的性格特点。所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成为了美国乃至全世界近百年来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

二、小说人物的分析

通常来说,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在其道德的成长过程中通常会受到一些人的影响。他们从多方面教育和指导他或她的成长。毫无疑问,在本部小说中,哈克也得到了一些人的指引,这些人在哈克的成长过程中充当着“父亲”、“母亲”的角色作用。因此,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哈克的道德成长过程,就应该对主人公哈克及哈克成长过程中影响其成长的人物进行分析。

(一)主人公:哈克的分析

在美国成长小说中,哈克贝利·费恩被认为是一个经典的人物。他不守寡妇的规矩,厌恶所谓“正确”的事情,拒绝寡妇的“教化”。但他渴望自由,想要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于是他从陶格拉斯寡妇和他醉醺醺的“爹”处逃离出来,遇到了一个逃跑的黑奴———杰姆。在他们共同逃跑的过程中,哈克帮助杰姆摆脱白人的追捕,渐渐地改变了对黑人的偏见,最终接受杰姆并把他作为自己的朋友和“父亲”。对于哈克这样一个来自白人世界的男孩来说,他的道德成长经历了巨大的飞跃。而后,在哈克的成长旅途中,他又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对他成长产生影响的人物,他们不断地帮助哈克成长和成熟起来。在某种意义上说,哈克是美利坚民族的经典代表人物,他的成长过程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父亲角色的分析

1.爹

“爹”是哈克生理上的父亲也是本部小说中唯一与哈克有血缘关系的人。在哈克的逃跑旅程中,哈克几次提到“爹”,都是为了支撑他“偷”的家庭哲学。可以说,爹在哈克整个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尽管有限但对于哈克的成长只具有消极作用。

2.杰姆

在小说中杰姆是哈克的朋友,但他更像是哈克真正的“父亲”。他不仅照顾和保护哈克,而且在如何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成人方面,他更教授了哈克许多规矩。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杰

姆在哈克的成长历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杰姆是哈克的朋友。在小说第十四章中,作者提到“整个下午,我们在树林子里聊天,我念书给杰姆听,过了半天通常说的好时光。我把破船里头、渡船上发生的事讲给杰姆听;…… 他讲起我进了德克萨斯以后,他怎样爬回去,想上木排,却发现木排漂走了,他差点儿死了过去。”(成时81)通过哈克所说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哈克没有把杰姆当成一个大人。尽管他们有年龄的距离,但哈克始终认为杰姆是他的一个好朋友,哈克喜欢和杰姆聊天,愿意和他待在一起。对于哈克来说,杰姆是他最亲密的朋友甚至超过了汤姆。

第二,杰姆又是哈克的保护者。在小说第九章的结尾,哈克和杰姆发现了“一所木头房子从西边流下来。”杰姆在房子里面看到了一个死人,他对哈克说“:布过别去看他的脸———那脸太帕(怕)人了。”然后“杰姆拿了些破旧衣服罩住了他。”(成时54-55)我们可以看出为了保护哈克,不让他伤心,杰姆告诉哈克别看那个人,因为他认出那个死人是哈克的爹。

第三,杰姆通过一些例子而不是规则去感动和教育哈克思想道德的成长和成熟。在小说第十五章中,哈克作弄杰姆,但杰姆只说在大雾中的分离是一场梦。杰姆庄重而令人感动的训斥,这更加增进了他与哈克之间关系。使哈克感到羞愧而向杰姆道歉。同时,这也是杰姆帮助哈克道德成长的突出证据。因此,尽管杰姆不是哈克真正的父亲,但他却深深地影响着哈克的成长,对哈克的成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公爵”与“国王”

在小说中,“公爵”与“国王”的出现把哈克和杰姆的逃跑方式从竹筏带到了岸上。起初“公爵”与“国王”来到竹筏上时,哈克只是充当一个观察者,后来哈克也参与到了他们之中去欺骗别人。渐渐地,哈克对他的行为有了罪恶感,他把“公爵”与“国王”欺骗来的钱巧妙地还给了曼丽姐妹,并且揭露了“公爵”与“国王”的罪行。因此,尽管“公爵”与“国王”是两个骗子,但他们却以一种反面的方式教育了哈克,他们的行为让哈克更加清楚地认识了一些社会现象。

(三)母亲角色的分析

1.华珍小姐与陶格拉斯寡妇

在小说中哈克认为华珍小姐是一个严格且严厉的“母亲”。尽管她出于好心,但是方法不对。她总是说:“„别把你的一双脚放在那上头,哈克贝利‟;或者„别那样弓着背——哈克贝利——坐直了‟过不了一会,她又说„,别这样四棱八叉的,哈克贝利——为什么不学的规矩些?‟”(成时6)因此,哈克拒绝华珍小姐的教导,他认为华珍小姐的行为和教导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粗鲁的、虚伪的。以至,在加入“汤姆索亚帮”时,男孩们提出必须杀死一个“家庭”成员才能加入时,毫不犹豫地说,杀死华珍小姐。总之,尽管华珍小姐“母亲”的形象是清晰的,但是由于她教导严格,哈克最终还是选择逃离她的管束,去寻找自由。在哈克的成长过程中华珍小姐所起的作用是消极的。陶格拉斯寡妇——一个有代表性的“母亲”角色,她被认为是哈克的好“母亲”。在小说第一章中,哈克就已经认为寡妇是一个好心的母亲。例如,“寡妇冲着我哭,说我是一只可怜的迷途的羔羊,还叫我好多别的名称,不过她对我没有一丁点儿恶意”。(成时5)当哈克和其他男孩在外面整夜未归时“寡妇没有责骂我,只是把衣服上的油渍和土刷干净。我看她一脸难过的样子,不由得想:只要我做得到,我要安分一阵子才对。”(成时17)在小说中,哈克对寡妇因感到惭愧而想安分一阵,说明寡妇通过表扬和博得同情心来教化哈克成为一名绅士的教育方法对哈克的成长是积极的,事实也证明寡妇的行为和言语成功地教导了哈克。因此,她在哈克的成长过程中起的是积极的指导作用。

2.赛莉姨妈

赛莉姨妈是小说中的第三位“母亲”角色,她热情、爱交际、经常唠唠叨叨但没有恶意。当哈克第一次遇到她时,哈克假扮成汤姆索亚,但是赛莉姨妈并不知道,她对哈克的到来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激动,并且热情地招待了他。在小说的结尾包莉姨妈告诉了她事实——哈克假扮汤姆,然而她并没有为哈克的欺骗而感到生气,她说:“嗐,还叫我赛莉姨妈好啦,我现在已经听惯啦,用不着改口。”(成时290)这反映出赛莉姨妈更能理解孩子们的作弄把戏。因此,她是一位善良的“母亲”。之后,为了从小屋里营救杰姆,汤姆和哈克在赛莉姨妈的家里偷了一些勺子,她虽然训斥了他们,但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可以说她的管束对男孩们来说是松散的。因此,赛莉姨妈这一“母亲”角色,在哈克的成长历程中,并没有产生深远的影响。

3.洛夫提斯太太

洛夫提斯太太这一角色是在小说第十一章中出现的,当哈克和杰姆正在竹筏上前行的时候,哈克想要了解一些关于他们的消息,所以哈克上了划子,逆水向伊利诺伊州划去,在那儿他遇到了洛夫提斯太太——一个精明、善谈、好心的太太,她从哈克的一系列动作中,看出哈克是假扮的女孩。她及时地指出了哈克在假扮女孩中的错误动作,并告诉他男孩应该怎样去做。洛夫提斯太太的建议对哈克在成年之初确认自己的男性身份具有重要意义。从那以后,哈克再也没有假扮过女孩,甚至他刚一离开洛夫提斯太太家就摘下了遮阳帽。因此,在哈克的成长过程中,洛夫提斯太太起的是积极的“母亲“作用,她帮助哈克尽早地确认了自己男孩的身份。

综上所述,本文把《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放在成长小说这一领域来研究,从哈克在和杰姆逃亡旅途中不断成熟长大的角度出发,对哈克成长过程中对其成长产生影响的人物分析,可以看出哈克在和杰姆逃跑的旅途中,这些人物帮助和影响了哈克的成熟和成长,对哈克思想道德的成熟和人格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Bildungsroman.”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1st ed.1996.[2] 成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3] 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 孙胜忠.成长的悖论:觉醒与困惑——美国成长小说及其文化解读,见虞建华主编《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三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5]“无尽的求索和虚妄的梦——美国成长小说艺术和文化表达研究”.博士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第四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成长主题

摘要:成长是美国文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主题。其中马克.吐温的著名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出版标志着美国成长小说的成熟。本文将从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原型,哈克成长的引路人与旅途中的伙伴,以及自然神灵的引导等方面来分析哈克的成长。

关键词:成长;小说原型;引路人;伙伴;自然;神灵

成长作为一种文学主题,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有悠久的创作传统。

一、成长的定义

成长小说来源于德国,英文中指教育小说。韦伯词典这样定义成长小说:它是针对主人公受教育和自身发展变化的小说。成长这一文学主题,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也具有身份悠久的创作传统。作为西方文学传统来源之一的《圣经》中就有着成长文学的渊源。

成长小说限制在主人公对成人世界从无知到知之的叙事,是叙述人物成长过程为主题的小说,常通过其中人物成长经历的叙述,反映出人物在经历过程中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成长小说的主人公是动态人物,具有亲历性,一般有一个基本模式,也就是“天真—诱惑—出走—迷惘—考验—失去天真—顿悟—认识人生和自我”的过程,主人公在经历了人生的磨难之后,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有了重新的认识。

二、美国的成长小说:

成长是美国文学一个不可或缺的主题,它重视的是美国这个民族的集体经验和国民性。由于每个时代都有困扰年轻人成长的不同主题,成长小说在美国经久不衰。在美国,第一位关注青年人成长问题,并通过小说成功予以表现的作家是霍桑,他的《年轻的布朗先生》,《红字》都是优秀的成长小说。另外一位重要作家赫曼.麦尔维尔的《白鲸》也对美国成长小说贡献很大。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迅势发展,给青少年成长带来很多新问题,这又为美国成长小说提供了新鲜而又生动的素材,促进了美国成长小说的繁荣。清教主义和西进运动后,乡村生活的枯燥和黑奴问题又成为美国成长小说不可回避的问题。马克吐温举世闻名的两部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出现标志着美国成长小说的成熟。从南北战争以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社会处于上升时期。这一时期成长小说的主流是乐观和自信的。天真,真是美国成长小说繁荣时代的基本特征。二战后,年轻的一代失去了生活的坐标,由于社会道德的缺失和混乱,青少年成长遭遇了普遍困境,年轻人对现实社会和文明开始质疑,悲观。

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哈克的成长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哈克是小说中的中心人物,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富于正义感和叛逆精神的儿童形象。他和黑人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哈克善良的天性和自然的正义感使他对吉姆产生同情和友爱,一路上,他们经历了种种考验和危险,在经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帮助吉姆获得自由。

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原型,最早可以追溯到《圣经》中的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过着无忧无虑,天真无知的生活。他们代表了人类的童年。后来撒旦诱惑夏娃偷吃禁果,夏娃听从了。夏娃的心理反映了青少年成长的共同心理,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希望变得更加聪明。他们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会经不住诱惑,敢于违背上帝的禁令,冒险偷吃禁果。违背上帝就是反叛权威和长者。偷吃禁果后的亚当和夏娃获得了智慧,但也受到了惩罚,需要独立生存,经历磨难。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几乎都有做过父母不赞同,禁止的事情。这意味着他们在尝试自己的独立能力,体验自主行为的刺激和冒险。夏娃亚当的故事还反映了人类注定要追求知识,不会因为知识的后果和知识的烦恼而放弃求知的努力。哈克也是一个反抗权威,即可爱又淘气的孩子。但他内心善良,质朴。他渴望自由自在,不

受约束,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寡妇道格拉斯认我做干儿子,她说要教我学学规矩,可是只要想想这寡妇为人处事有多古板,多正经,就能明白一天到晚呆在她屋里是多么受罪,所以到了我再也受不了的时候,我就溜啦。在第四章中,哈克一晃眼混了三四个月过去,几乎天天上学,也会识字,念书和写字了。

但他仍然看不上数学。刚开始恨学校,后来慢慢习惯,烦了就逃学。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哈克具有典型的“美国男孩”特征;首先是对“文明”的拒绝,渴望自由自在,不受规矩的约束,二是不满足现时的生活和环境,渴望某种形式的逃离和探险;三是实用主义原则,按照自然的正义法则和利益原则,怎么实用怎么方便就怎么做。他的举止都是本身本能反应和享乐原则,对周围的人和事都充满了好奇。这种好奇也更激发他对探险的兴趣,也正是之后的密西西比河的游历促进了他的成长。

在成长小说中,成长的引路人也是美国成长小说的一个重要构件。人们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一些人的影响,这些人从正反两方面影响丰富着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的认识。在小说中,成为哈克的旅途伙伴和引路人的是黑人吉姆。成年黑人的特殊身份使得他们能够成为白人少年最佳的伙伴。由于黑人和儿童都是等级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物,受到某些相同的待遇,能产生相似的感受。因此他们能以平等的身份与儿童相处。其次,黑人一方面是能干的成年人,可以帮助儿童学会生存,另一方面他们受到的教育有限,容易与少年儿童产生一定程度的认同感,之间能够互相同情和理解。吉姆为人忠厚,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虽然不如哈克聪明机灵,但他对哈克诚心诚意的关怀,使哈克懂得了什么叫友情和忠诚。而且在哈克与吉姆的相处过程中,哈克的自我矛盾,从想揭发吉姆到最后助他逃亡,完成了成长的过程。

哈克和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中间遇上了大雾,他们两个各自经历了一番凶险。当哈克重新找到吉姆的时候,他向吉姆开玩笑说一切都是梦,并没有发生什么。当吉姆把事情都想清楚的时候,生了气,说“我因为拼命地划木排,又拼命地大声喊你,差点都要累死了。在我困得打瞌睡的时候,谁想把你给丢了,心都要碎了,所以也就顾不得自己和木排会不会出事,就那么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看到你平平安安地回来了,我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我心里说不出的感激,恨不得跪下来亲你的脚。可是啊,你心里想的只是怎样编一个谎来糊弄老吉姆那边一堆残枝败叶是垃圾……哈克认识到自己的错,恨不得去亲亲他的脚求他收回他说的那些话,后来还是鼓起勇气向一个黑人低头了,而且从来没有后悔过。

调皮的哈克喜欢捉弄吉姆,这次的捉弄却伤害了吉姆的自尊心。黑人吉姆用自己的真诚,善良热情和对哈克的牵挂和担心感动了哈克,使哈克认识到自己戏弄朋友是卑鄙的行为,并向吉姆认了错。一个白人向黑人认错,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它不仅反映了哈克的道德成长,也反映了哈克对世俗观念的挑战。学会独立生活只是成长的部分意义,学会和人共同生活和发展,才是人成为社会人的重要标志。平等的心态是建立互相学习的基础,也有利于他们真心欣赏对方的优点,从对方身上学习自己缺乏的素质。

在第16 章中,在吉姆觉得自己即将获得自由的时候,哈克的内心矛盾十分激烈。吉姆说他如果到了自由州就要攒钱买回妻子和孩子,如果买不回来就偷回来。哈克觉得很难过,他觉得黑人就是给一寸,进一尺。他开始自责,觉得是自己帮助吉姆逃走的。他决定一看到灯光就划到岸上去告发他。但看到吉姆高兴并认为他的自由都是哈克的功劳,都是哈克做的好事,并说哈克是吉姆最要好的朋友也是唯一的朋友时,他就整个泄气了。他的良心告诉他不能出卖朋友,于是决定不再为这个问题劳神,怎么方便怎么做。

后来哈克和吉姆遇到了“年轻的公爵”和“老国王”两个骗子,他们教哈克和吉姆到各城市去传教骗钱,或是耍宝,愚弄乡民以骗取他们的金钱,或是遇到有人死亡便到他家中诈骗钱财,这两个骗子对哈克和吉姆无所不用其极。哈克在经历和磨难中不断了解社会,不断成长。在经过与吉姆同行的日日夜夜,哈克终于认同了吉姆,决心帮助他获得自由,并且拿起了告

发信说下地狱就下地狱吧,随后一下子把信扯掉了。吉姆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他采取了出逃的对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算是力所能及的反抗了。吉姆还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的人,在大河上漂流时,他处处照顾哈克,尽可能不让孩子受惊受苦,当汤姆中弹受伤时他不顾自己的安危,留在危险区域协助医生救护孩子。通过吉姆一系列高尚热诚行为的描绘,我们看出,黑人在人格上不仅不比白人差,甚至在许多方面还超过了白人。而哈克在与吉姆的共处中终于悟出了这个道理,健全的心灵即民主理想与畸形的意识即种族偏见发生了冲突,畸形的意识吃了败仗,哈克也由此获得了成长。

美国成长小说的一个重要传统,也是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大自然中寻求自然神灵的引导。没有玷污的大自然---这是神圣的男性必不可少的环境。影响哈克成长的是密西西比河---这条象征自然和原始淳朴的圣河,哈克在它的怀抱里沐浴着自然神灵的洗礼。哈克和吉姆畅游在静静流淌的密西西比河上---在这里,水的流动完善了整个意象,使孤独的美国之梦得以漂浮。《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伟大的作品是被公认的美国经典成长小说,为我们研究成长小说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Bildungsroman” Webster’s College Dictionary.New York:Random House,1996.[2]疏荐.从哈克贝利·芬到霍顿看美国成长小说的发展.安徽文学,2009 年第10 期.[3]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5月第一版.[4]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 年12 月第一版.

第五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的种族观

摘要:反对种族歧视是马克·土温中期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为例,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塑造哈克和吉姆这样两个人物形象去表达反对种族歧视这一主题,结论是该书是反映马克-吐温种族观的一面镜子。

关键词:马克·吐温;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种族观

一、引 言

被人称为“边疆幽默大师” 的马克·吐温是美国19世纪末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的笔名。作为常人,马克·吐温阅历丰富,作为作家,他著述颇丰。由于对美国文坛的巨大贡献。马克·吐温得到文艺批评家和作家界同仁的高度评价.他先后被称为“美国文坛的林肯”、“美国文学真正的父亲”和“马克·吐温:美国的一面镜子”。海伦·凯勒曾言: “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威廉·福克纳称他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其忠实追随者,1954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更是对其推崇备至,他说,“全部美国文学都来自于马克·吐温的一部叫做《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书⋯⋯ ”[l]历史已经证明.马克·吐温所得到的一切称号和评价都名副其实。然而。马克·吐温之所以伟大还在于其作品中鲜明的废奴主题。为证明这一论断,有必要简述一下作者的生平。马克·吐温,1835年l1月3O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的贫穷律师家庭。这个出生日期和地点都和其种族观的形成关系十分密切。在美国历史上,要求彻底废除黑人奴隶制的群众运动(即废奴运动),从19世纪30年代初已开始在北部陆续展开.而密苏里州又是联邦的奴隶州,因此,年轻的吐温便得以了解奴隶制。这些直接经验成为了往后在他的历险小说中反对种族歧视、倡导民族平等主题的重要来源。

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体现马克·吐温种族观的两个方面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集,严肃的气氛比后者更为浓厚,以致这书成为了美国大部分学校的必修书。尤其是对哈克放弃服从规矩的描写和1850年奴隶制背景设置.极大地迎合了当时年轻人的心理,因为很多与哈克同龄的人正是这样想的。通过哈克的所见所闻所感,小说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中叶美国中西部社会的真实图景,表现了发人深省的重大主题,揭露和批判了美国蓄奴制度的黑暗和罪恶。表达了黑人和白人一样应享有自由和独立权利的思想.反映了作者反对种族压迫、追求真正民主和自由的进步思想及美好愿望。小说的中心主题是反对种族歧视和压迫。具体说来,作者的种族观主要体现在哈克对黑人的同情和支持以及吉姆对现实的抗争的详细刻画上。

(一)哈克对黑人的同情

哈克是小说的中心人物。在马克·吐温的笔下,哈克是一个敢于追求自由的小叛逆者。从小失去母亲.他实际上是一个弃儿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出生于一个白人家庭,哈克既没有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又是一个没有被“文明”教化的“野孩子”。但是.他却有着其他白人孩子不具备的崇高品质,他善良、纯朴、真诚、勇敢、机智及富有同情心。因此,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后他一点也不觉得痛苦,反而感到自由。后来,由于他和烫姆在山洞里寻得财宝才得到人们的赏识并被有钱的道格拉斯寡妇收为养子。像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迈格维琦想把匹普培养成绅士一样,道格拉斯寡妇一心想将哈克培养成为一个“文明人”、“小绅士”,她教他讲究资产阶级的“规矩”和“体面”,并不惜代价送他上学。但是,哈克对资产阶级那种“规矩”和“体面” 的生活极不习惯,认为在寡妇家“太闷气”.是“一天到晚活受罪”.觉得和“有身份的人” 在一起就“浑身发氧”。于是,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毅然决然悄悄出逃。哈克在逃到一个荒岛上藏身时,碰到了华森小姐家的黑奴吉姆。吉姆为了反抗主人把他转卖到南方而潜逃在此。从此,哈克和吉姆在“明知不是伴,事急也相随” 的情况下,结伴乘木排顺密西西比河逃亡.想逃到北方废奴的自由州去。

哈克是一个崇尚自由、心地善良、聪明机智和正直无私的孩子。在与吉姆相处的过程中,他

表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品质。一个白人少年能和一个黑奴建立起真诚的、平等的友谊,这在当时的社会是极罕见的。但是,哈克的这种品质的形成也并非一个轻而易举的过程。为了塑造哈克这个人物形象,作者大量采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并严格遵守现实主义的原则,栩栩如生地写出了在哈克克服种族偏见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哈克遇到吉姆之前,是因为不满现状。追求自由而逃亡。但是。当他遇到吉姆并和他一起逃亡之后,哈克就成了一个窝藏逃奴的人,他的所作所为已触犯了当时美国的社会道德和法律。其实,在遇上吉姆后,摆在哈克面前的两条路是:揭发还是帮助吉姆逃跑。“文明社会”认定前一条路是“正路”,后一条是“邪路”。作为一个白人小孩。哈克自幼生活在种族歧视严重和蓄奴思想浓厚的美国南方,奴隶制观念对他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最开始的时候,哈克的思想是十分矛盾的。所以.他一面帮助吉姆逃跑,一面又进行十分痛苦的内心挣扎。最初,哈克并没有从心里把吉姆当成平等的同伴,甚至还戏弄他。但在逃亡的过程中,同舟共济不但使哈克的傲慢和偏见丧失殆尽,反而使他和吉姆结下了患难之交。忠厚善良的吉姆像真诚的朋友、慈祥的父亲那样信任和照顾哈克。并以真挚情感及优秀品质感动和教育了他。哈克渐渐地明白了吉姆“有一颗黄金似的心”,并从心里尊敬他,惭愧自己取笑过他。有一次,他们的木排在浓雾笼罩的密西西比河上航行,哈克向吉姆撒了一个大慌.企图让他相信这不是真实的事实,而是在做梦。当吉姆谈到他如何为哈克提心吊胆,而现在自己却用编造的瞎话来欺骗他时,哈克心里顿时难受起来。他听吉姆说完话,便径直走到窝棚那里。再也不吭声了。哈克认为“这已经够我受的了。这下子真叫我觉得太卑鄙,我恨不得要过去亲亲他的脚。好让他把那些话收回去。我呆了足足有一刻钟,才鼓起勇气,跑到一个黑人面前低头认罪— — 我到底那么做了,以后也从来没有后悔过。我再也不去出坏主意骗他了。” 嘲在黑人面前,哈克的矛盾心情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随着吉姆自由的步伐的日益迈进.哈克的思想斗争也愈演愈烈。关于这一点,马克·吐温在书中有一段极为精彩的描述:

“我在筏子上不耐烦地走来走去,心理暗暗地骂我自己,吉姆也在我的旁边不耐烦地走来走去。我们两个谁也沉不住气。每逢他手舞足蹈地喊着说:„那不是开罗吗!‟我一听这话,就觉得好像挨了一枪似的,我想,假如那真是开罗的话,我大概会难受得死去。” [21他决定划船到岸上去报告;可是,当他听到吉姆称他是“独一无二的朋友” 时,“我那冲劲就不知道哪儿去了。”他亦曾一度决定写信给华森小姐密报吉姆的行踪。使他失去永远的自由。但是当他想起和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一起度过的日子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深厚友谊,哈克决定冒着死后“下地狱” 的危险,终于把信撕了。他心想:“那么,好吧。下地狱就下地狱吧”,“我打定主意再走邪道。走邪道是我的本行。因为我从小就学会了这一套,做好事我反到不在行。”实际上,这标志着哈克彻底摈弃了种族歧视观念,真正走上与奴隶制决裂的道路。成了一个“文明社会” 的真正叛逆者『31。

对哈克的大量内心活动的描写,鲜明地体现了马克·吐温的种族观。作为作品的中心人物,哈克不仅自己渴望自由,还同情黑人的悲惨处境并敢于帮助黑人争取自由。他在痛苦的内心斗争中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蔑视法律,背离了不合理的社会,反对奴役黑人,敢于为自由和正义而斗争。最后,正确的思想取得了胜利。这个过程和结果表明了马克·吐温自身的种族立场。那就是:尽管人们对奴隶制的存废还有着这样那样的看法,但是。历史总是在不断地前进,白人或迟或早会认识到废除奴隶制的必要性和正确性,黑人最终会获得自由和解放。

(二)吉姆对现实的抗挣

对黑人的同情和对蓄奴制的抨击是许多美国进步作家的共同话题。马克·吐温也是这样,他不仅继承了进步作家的民主思想,而且还将其发扬光大。因为作者所处的时代,虽然蓄奴制在南北战争以后在形式上是废除了,但实际上种族剥削和压迫的情况依然十分严重。马克·吐温通过对蓄奴制盛行时代残酷现实的再现,一方面严厉鞭笞了种族压迫的可耻行径;另一方

面鲜明地阐明了自己的种族观。

黑人吉姆既是一个品质优秀、纯朴善良和爱憎分明的人。同时,他又是一个渴望自由、敢于斗争和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他已不是汤姆叔叔那样一个逆来顺受和只知道逃亡的黑人。而且。吉姆还有一颗忠诚和无私的心。他绝不是一个为了自己的自由和安全而不顾他人的人。为了不被主人卖到南方蓄奴州去.他从华森小姐家逃了出来。“逃亡”是英美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包含主人公逃亡经历的小说作品。可以使故事情节变得错综复杂、悬念迭出。但是逃亡经历真正要暴露的却是种种行动,即主人公的冒险与叛逆(反抗)等行为。这是英美小说“逃亡” 主题的双重内涵,也是诸作者穿插这一情节的终极目标[41。显而易见,吉姆的“逃亡”是冒险与叛逆(反抗)兼而有之的行为。作者对其所做的是正面描写.因而具有积极意义。在马克·吐温笔下,吉姆幻想逃到北方废奴州去,将来赚钱赎出老婆和孩子,一起过自由和幸福的生活。正如《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样一部被林肯总统誉为“引发了一场内战的小说” 中所刻画的一个经典的“逃亡” 主角— — 汤姆一样,《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吉姆也具有“逃亡”本能。然而,他的这种举动又和汤姆迥然不同,他不仅敢于逃亡,还敢于抗争,而且还具有优秀品质。在漂流中.他处处关怀和照料哈克。他跟哈克结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并肯于牺牲自己。因此,马克·土温笔下的黑人形象已富有崭新的涵义嘲。小说通过具体的描写证明,黑人同白人一样,同样具有细腻的思想感情。作家以吉姆的形象驳斥了资产阶级认为黑人是劣种人的反动谬论,并严肃地指出,黑人不但是人,而且有和白人一样的美好理想和高尚情操。和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这一黑人人物形象相比.吉姆的形象更加成熟和完善,他身上已经没有汤姆叔叔那种逆来顺受的奴性。因此.吉姆的形象在整个美国文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他是美国文学中不可多得的塑造得最好的黑人形象之一。

三、结 论

综上所述,通过描绘哈克和吉姆这“一白一黑” 的逃亡经历,马克·吐温事实上否定了当时那个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社会和时代,批判了残酷的种族剥削和种族歧视政策.揭露了所谓的“民主和自由”。在黑人面前,哈克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从看不起到消除偏见再到钦佩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实际上是作者此时此刻十分激烈的内心争斗的真实反映。后来,哈克终于下定决心帮助哈克获得了最终的自由,这也暗示了作者种族观的最终形成:奴隶制必将消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同样,对吉姆的深入描绘也折射出作者的种族立场:黑人也有着纯朴、善良、诚实的高贵品质以及忠诚和无私的心灵,还有他的争取自由的坚强意志。例如,在着力歌颂吉姆有一颗忠诚和无私的心时,马克·吐温巧妙地借用了老医生之口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我可从来没见过这么会伺候病人的黑人,也没有比他更忠心的:他简直是冒着让人逮住的危险来帮这个忙。” [61总之,通过阅读这部作品。人们不仅感受到了杰作的优美.更洞见了一幅逼真的社会全息图。资本主义的罪恶,资产阶级的伪和善,种族的歧视。所谓的“民主和自由” 皆包罗其中并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尤其是通过哈克对黑人的同情和支持以及吉姆对现实的抗挣的故事,马克·吐温揭露和否定了美国的社会文明,表达了不论种族和肤色,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深化了反对种族歧视的主题,阐明了自己的种族观。因此,作为其创作生涯中期的一部重要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反映马克·吐温种族观的一面镜子。

参考文献:

[1]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二卷)[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21陈友书.外国文学人物画廊[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3]陈周方,林瀛-夕 国文学题解辞典 .大连:大连出版社,1990.

[4]覃承华.冒险与叛逆:英美小说“逃亡”主题的双重内涵Ⅲ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2).

[5]傅希春.外国文学辅导(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欧洲卷)[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下载自我意识矛盾冲突中的成长———《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我意识矛盾冲突中的成长———《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