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合作化、规模化、多样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04:2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农业合作化、规模化、多样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农业合作化、规模化、多样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县农业合作化、规模化、多样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县农业合作化、规模化、多样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在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提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良好的发展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实践证明,农民专

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关系,不影响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家庭财产所有权的基础上,农民自愿参与;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范章程,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市场为导向,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或农业发展项目,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积极探索、引导,稳妥推进。截止目前,全县围绕粮、糖、茶三大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共建各类专业合作社六个,协会一个,即省级审批的打洛镇勐板村委会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专业合作社;省级审批勐阿镇曼迈农用物资服务专业合作社,勐遮镇曼恩甘蔗良种繁育生产专业合作社,勐海县茗艳山区茶业专业合作社;部级审批的勐遮镇曼根优质稻米专业合作社;部级审批的勐海镇蔬菜协会。申报省级待批的有勐海镇曼真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勐遮镇曼扫稻田养鱼专业合作社、勐混镇曼扫傣家手工造纸专业合作社、勐海县云麻生产专业合作社五个;申报部级待批的布朗山章家辣子生产专业合作社一个。资产总额428.53万元,其中:省级扶持财政专项资金4个,每个专业合作社10万元,计40万元,部级扶持财政专项资金1个,计20万元,县级财政扶持资金5.5万元,农业局扶持贴息贷款20万元;扶持资金总合计85.5万元。总收入408.62万元,总支出279.61万元,盈余60.75万元,农民成员因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均增收132.10万元。目前我县合作社处于起步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合作社制度健全,组织机构、组织运作相对齐全规范。如勐遮曼根优质稻米专业合作社成立于3月26日,最初由31户农户提出,村党支部牵头,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和“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组织发起,目前,合作社社员遍及全村22个村民小组,有持股社员372户,合作社成立至今,办理了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申请注册商标及商品条形码,开创了合作社的品牌——曼根傣贡。如勐海县茗艳山区茶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9月,在茶叶市场十分低落的情势下,探索开辟茶叶销售的新路子,解决社员买茶难的问题,组织收购销售青毛茶300多吨,创利润38多万元。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有了进入市场的客观要求,面对分散经营的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带来的困难,农民迫切需要以合作制的方式组织起来,联合进市场,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氛围不够

主要是扶持资金规模小,牵线搭桥不够。目前虽有农业部门牵头申报争取立项,但启动资金有限,扶持政策在欠发达地区仍未能得到系统的实施,或者说是相关涉及部门未能很好的达成一整套扶持机制,出现政策执行的断层,这对于农民综合素质不高的我县来看,极大的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另外,在社会上营造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氛围不够,主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目前发展中正处于探索阶段,社会认知程度不高,致使社会共创意识未达到一定的高度。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农民组织化领域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体,按照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方式生产、经营、分配、管理的互助经济组织,而农民自身综合素质有限,把握政策与市场机制的能力不够充分或者说是不全面,在组织、管理、运作,拓展业务等方面处于摸索阶段。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宽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环节尚未较好的延伸到生产流通领域,合作社多以生产资料采购、技术培训、农产品销售中介等初级合作内容为主,尚未呈现出它旺盛的生命力。未能拓宽市场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三、全县建设与发展农业合作化、规模化、多样化的意见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是联结农户、市场和企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合理引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有序发展,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的必然选择。根据县委政府全县专业合作组织发展22家以上,覆盖乡镇2家以上的要求。首先,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粮、茶、糖、林木、养殖、冬季农作物开发和

第二篇: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调研报告

是个山区农业县,县域经济中,农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以及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实施,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因此,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加快我县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战略。

一、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一)三大主导产业根基稳固

目前,全县已形成一批布局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的刺葡萄、南酸枣、毛竹林等三大主导产业。据统计,全县已种植刺葡萄1500亩,南酸枣人工栽种5万亩,年产南酸枣鲜果3000吨以上。全县现有毛竹林面积67.6万亩,活立竹9861万根,年加工产品竹200万根,竹笋产量20000吨,实现产值2.6亿元,实现税收500万元,林农来自竹产业人均年收入达1200元。

(二)六大特色产业区域化生产格局已成雏形

基本形成了茶叶、油茶、花卉苗木、有机水稻、畜禽养殖、脐橙等六大区域性特色产业。

(1)茶叶:以横水、铅厂、上堡、乐洞等乡镇为主产区的茶叶生产初具规模,全县茶叶面积25120亩,年产茶叶982吨。

(2)油茶:全县现有油茶总面积达8.3万亩,主要分布在金坑、杰坝、思顺、上堡、过埠等乡镇,2013年全县油茶籽产量750吨,茶油产量250吨,实现茶油产值2000万元,有油茶专业合作社3家,油茶协会8家。

(3)花卉苗木产业蒸蒸日上。等乡镇共有花卉苗木基地200个(处),总面积超过8000亩,主要品种有红豆杉、香樟、桂花、罗汉松等,2013年全县花卉苗木产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

(4)畜禽养殖:有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30家,其中出栏4000-10000头养殖场4家;有年出笼8000羽的家禽养殖场1家。2013年生猪出栏9.5万头,家禽出笼77万羽。

(5)以新世野农业开发公司为龙头的有机水稻种植1500亩,年产有机大米40万斤,市场前景看好。

(6)脐橙种植面积7.3万亩,产量达9.2万吨,实现产值2.2亿元,主要分布在龙勾、扬眉、铅厂、横水等乡镇。脐橙果品分级、包装销售企业43家,其中规模以上脐橙加工企业12家。

(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用逐步显现

县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贵竹发展有限公司、省华森竹业有限公司、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县林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市级龙头企业4家(县宝龙果业有限公司、县鑫丰人造板厂、县赤水仙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君子谷野生水果世界有限公司),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59家(其中:种植业81家,林业25家,畜牧业23家,渔业1家,农业服务业6家),2013年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有7家(涵盖种稻大户、苗圃基地、特种养殖等行业)。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优惠措施,努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013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从2013年起每年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1000万元,共计2000万元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尤其在刺葡萄、南酸枣、大棚蔬菜等产业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给予了大力支持,激发了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五)农产品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我县目前有8个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了农产品质量认证,认证产品涉及茶叶、脐橙、大米等21个产品,认证面积达到83591亩,其中无公害认证3万亩,绿色认证5万亩,有机认证3591亩。“高山茶”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受理,“野生刺葡萄原产地”正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无论是从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来看,还是从满足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要求来看,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还不强。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较大的只有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南酸枣加工企业,年产值突破亿元,君子谷公司、新世野有机大米、崇峰罐头食品等企业正处在发展壮大时期,还有很多拓展空间。从龙头企业对主导产业的带动面上来看,还没有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而形成的产业集群。

2、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与农户分散经营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的矛盾,农民恋土情结与土地规模经营的矛盾,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矛盾,如何通过现行土地制度的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是现阶段农村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3、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程度不高。就农业投入的风险评估而言,农业产业面临市场价格、自然灾害、政策调整等方面风险,使产业集约化经营很难建立完善的价格体系,市场价格好,农户不按合同向企业提供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企业不愿按订单收购,造成分散生产与集中加工销售的矛盾相当突出。

4、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特色产业发展缺乏有力支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农业技术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当前的一些服务内容、措施、办法、手段已跟不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对市场信息的调研、对科技含量较高的特种种养业技术支撑还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特别是在农民急需的销售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资金服务、法律和文化等公益服务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的新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不仅可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且有利于加强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我们要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贯穿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始终。按照“做强龙头、做大基地、做精加工、做活营销”的发展理念,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着力提升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种养加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对农民增收带动能力,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化的跨越发展。

1、培育壮大本地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我县要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加快扶持,像“君子谷”、“齐云山”等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力争强的行业“航母”。从而彻底改变我县经济结构单一的“一钨独大”的经济格局。一是从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二是引导企业强强联合,用市场的方式,积极引导和督促全县同类型的龙头企业具备条件的加强横向联合,实行品牌、技术、产品、信息、资源共享,搞好分工合作,努力整合建设跨区域的大型龙头企业。例如我县茶叶、脐橙、竹业都不同程度出现厂家多、品牌多、“小而全”、竞争力低下等现象,非常有必要进行整合经营;三是推动科技创新,帮助企业在发展中做强做大,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企合作,引导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储运、保鲜、精深加工、包装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与国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密切合作,开展联合研究、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

2、强化农业项目建设。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围绕南酸枣、刺葡萄、茶叶、竹笋、有机大米、油茶等产业,切实利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并制订优惠的政策,千方百计引进几个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来我县落户,建设规模农产品基地、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和加工营销等,利用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畅达的市场销售网络,建成一批一头连接农户,一头紧贴市场的农业产、加、销企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加大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化建设力度。围绕刺葡萄、南酸枣、竹业、茶叶、油茶、有机大米等主导(优势)产业,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制定发展规划,搞好产业布局。采取订单农业等形式,加强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的联系,引导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基地、企业+合作社+基地、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形式,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解决好农产品基地建设与企业加工能力不相适应的矛盾,使合作社、农户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组织生产,使基地建设与企业加工所要求的品种、质量和加工能力相匹配。

4、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一是通过签订合约,合理确定农产品收购价格,实行最低保护价;二是在再生产各环节上建立统一的管理组织,调整各利益主体间的分配关系;三是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以资金、技术、土地、劳力入股,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使龙头企业和农户共享平均利润或超额利润;四是建立风险保障制度,从再生产各个环节经营额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风险基金,以调节市场供求变化和自然灾害给各方所带来的损失;五是加强对合约的法律监督和仲裁,维护合约的严肃性。

5、切实解决产业化经营资金。资金不足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大困难。一是要加大力度争取外资。要利用苏区振兴的政策优势,争取更多的国家扶持;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到我县从事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二要稳定政策、用活政策,围绕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建设的需要,逐步建立健全政府补助、企业参与、农户自筹的涉农政策性保险体系,减轻农业投入风险,吸引县内外社会资金、民生资金从事农业规模化经营。三要积极治理金融环境,促使涉农贷款良性循环,提高金融部门的放贷积极性。四要加大现有政策性资金整合力度,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6、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一是各涉企部门应迅速转变职能,要以企业、合作社和农民为中心,企业和农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服务内容。二是坚决打击对企业、合作社、农民在服务过程中的“吃、拿、卡、要”、故意发难等行为,改善企业的投资环境,切实为企业搞好服务。三是转变服务方式,允许有一技之能的工作人员,停薪留职承办产业基地,开展技术承包、技物结合等多种形式的有偿服务。

第三篇:学校高中部多样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普教职教综合办学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XX县第五中学校高中部多样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是有针对性的,是引导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大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的关键,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在培养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升学率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为促进我校高中教育健康发展,全面了解我校高中部多样化发展现状,使我校沿着规范发展、科学发展、特色发展之路走得更远,八月中下旬,按照县科教局基教科安排,我校组织专门人员对我校高中多样化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如何理解普通高中办学多样化发展;五中在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办有特色方面的做法、取得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我校多样化发展受制约的因素及最大的困难;我校今后的办学方向以及建议对策。通过听取汇报、走访师生、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XX县第五中学校高中部多样化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

一、XX县第五中学校开展调研的整体情况

基本情况分析:

XX县第五中学校创办于2001年,初为民办公助性质的私立完全中学,2007年6月,县委、县政府出资收购为县直公办学校,之后又经

过校舍安全工程新改扩建,到2010年秋学校成为高中八轨、初中六轨的完全中学。

2009年,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科教兴县战略,力争把我县建成人力资源强县,提出了“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的战略思想。从2009年初起,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履新之际,在刘振国书记的指导下,XX五中积极迈出创建XX县特色教育主阵地的步伐,学校从此有了创建XX特色教育主阵地的定位。

为进一步更好地发挥我校特色办学优势,在县委、县政府及科教局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8月魏树全校长上任以来,XX五中在以魏校长为核心的校领导集体注重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和正确引导,努力开拓学校综合发展的新路子,学校以开辟学生第二课堂为重点,加强学生特长教育,先后举办体育、美术和音乐高考班。使艺体教育凸现特色,积极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挥学生体育艺术特长。加强学校艺体教育、特长教育,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并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本校特色的课程设臵体系,学校艺术特长班包括:音乐特长班、美术特长班、舞蹈特长班、体育特长班。三年来,我校积极整合原有特长培训班和学生社团,通过对它们的兼并重组,多方筹集资金,添臵设施设备,并千方百计投入人力物力,新建起XX五中体育特长班、美术特长班、音乐特长班、舞蹈特长班。学校体育艺术特色教育主要由音、体、美教研组具体实施。文化课与专业课统筹兼顾,统一时间安排,统一场地分配,统一器材配臵,统一组织辅导。同时,还成立了校园广播站、朝霞文学社、“玖舞凤飞”舞蹈社和学生礼仪队等学生社团,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学

生社团活动。学校并广播站和校报编辑部整合,统一管理。

学校通过创新工作思路,深入细致、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更加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形成办学特色,努力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致力于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和个性发展的机会。全县各层次的大型文艺艺体活动时时出现五中特长生的身影,受到县委、县政府认可和称赞,2010年高考取得了达线人数二本9人、一本11人的好成绩,理科状元王文哲同学以560分的好成绩被南京理工大学录取,其中不少学生通过艺体特长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报考率、升学率、名牌率都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明显提高。

2010年初县委、县政府站在教育均衡发展和全县学校布局调整的高度,委任我校校长魏树全兼任XX县职中校长职务,将原在平城村的XX职中搬迁到XX五中东。

针对目前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模式单

一、人才培养模式趋同、缺乏办学特色,不能适应多样化人才的培养的需要,以魏树全同志为校长的校领导班子在特长教育工作扎实开展初见成效的基础上一致达成共识,既要坚持普通高中教育的公益性,又要坚持多样化发展,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办学体制和发展模式,利用XX五中,与XX职中校区紧邻可以相互依托,资源共享且统一管理的便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我校迈出大胆探索试验的步子。特色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XX五中的使命就是努力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他们的成才道路,学校致力于将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相结合,在普遍施教的前提下,承认个性差异,尊重特长与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此,我校在普通高中教学正常开展的基础上,根据本

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课程安排和作息时间安排的“弹性”上下功夫,保证常规的语文、数学、外语等文理科文化课程的同时,对艺体特长生开设专业课程。对职中学籍学生开设职业中学专业课,这三类课程的开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与舞台,搭建了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的桥梁,分别管理学生学籍,统一作息时间,统一开展文化课教学,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和学校文化,起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积极作用。

XX五中紧邻XX职中促使普高中融通中职的便利,两校融合升学预备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形成多元选择的课程体系,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富有成效的就业指导。此外XX职中还与北京市经贸高级技术学校开展联合办学工作,实行学籍流动和学分互认,扩展了学生的发展空间。XX五中建校近十年,对普通高中办学多样化的理解,则基于本校师资和生源的实际。XX五中高中部未来的发展将朝着“多样化和特色化”之路迈进,形成普通高中办学通过普教与特长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联合起来,实现融合办学的全新理念;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形成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实践,实现理论的提升,使我校多样化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

二、XX县第五中学校高中部多样化发展的现状及成效

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多样化发展是新世纪高中学校办学发展的方向,我校近年来积极寻求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力图改变千校一面,万人同语现象,学校面对当下基础教育同质化现象批判的声音,也在进行自己的反思。

普通高中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和同质化的发展道路,已无法适应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甚至成了XX教育事业发展的“软肋”。学校应保

持高昂的斗志,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使每个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只要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具备了不可替代的个性品质,学校就可以在教育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与名牌学校合作共生、共存共荣。

2001年建校之初,我校借用XX县职中校舍办学,当时师资基本上是名副其实的“杂牌军”,有从XX一中、XX二中老教师中返聘的,有从职中、宜兴等乡镇初中抽调的,有部分是县里安排的入编教师,有学校自聘的大中专毕业生。2002年基建工程完工搬迁至现址,学校发展到2006年,由于资金、师资、生源等诸多困难,民办机制办学陷入困境。

当时全县普通高中的教育格局已经基本形成:XX一中跻身省级示范性高中行列,兵强马壮,在硬件、师资、生源等方面占尽先机,规模扩张势头强劲;XX二中偏居岭西地区生源较稳定,而XX五中面临“招生难-提高难-生存难”的危机。2007年6月,县委、县政府出资790万元将其收购为公办县直完全中学。当时学校初高中仅共有二三百人,高考成绩即使与二中相比也仍处于下风。五中高中生存于一中、二中的夹缝中,校领导班子和全校教职员工无不忧心忡忡,感觉犹如泰山压顶。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校教职工做了许多工作,学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由收购前的240名增加到现在的880名,但由于学校刚刚改制,新招学生基础差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以高一为例,我校招新生时,高一学生成绩均在全县600名以后,五中建校及改制时间短,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生源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远无法与优质学校比肩,因此学校高考成绩一时低于“老大哥”学校,大家都能理解。

五中生源质量太差了。

众所周知,普通高中的生源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甚至决定学校的高考升学率。在分数至上和升学第一的质量观的作用下,人们往往会不考虑生源实际,单纯地以高考分数和升学率来评判学校和教师,从而导致优质生源高度集中,形成学校间恶性竞争和两极分化的局面。不少薄弱高中也盲从这种大众化的价值取向,跟在名牌优势学校后面亦步亦趋,抢优质生源而不得,比高考升学而居下,结果迷失了自我,陷入了困境。

建校以来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的发展,五中的出路在哪里,这样一个难题摆在五中人面前,引起五中人的思索,(普通高中无论大小强弱,都应该各有特色,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局限在同一种模式下,更不必非得拼出个高下强弱)。当时,学校在冷静地分析教育市场后,判断出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我们认为,与其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围绕优等生源展开恶性竞争,不如另辟蹊径,走创新之路。面对一个“百废待兴”的学校,将来的五中靠什么屹立于世人面前,肯定不是一所学校的的硬件设施等办学条件,但正是这种教育领导者“使学校能够在与同类学校的竞争中取胜”的多样化发展理念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届校领导班子组成后,不等不靠。积极认真地在县委、县政府的主导下进行探索实践,为此学校定位为“为中考成绩非一流学生提供一流的高中教育”,开始创新高中多样化办学的多元办学体制,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才能显露、人生发展选择的关键时期,如何给五中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个性发展机会,争取让全社会认同。对于中

考成绩“非一流”的学生能否得到很好的高中教育,五中教育工作者怀着“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勇于担当教育每个学生成人成才的社会责任。

魏树全校长以创建合格加特长学校为目标带领创新办学思路,整合现有资源,站在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的高度,开发学生志趣,挖掘学生特长,培养他们的能力,积极促进教育模式也由原来的单一教育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按照现代教育理念,学校树立素质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新课改大背景下,积极探索特色教育的崭新模式。在发展特长教育这一块,学校摒弃单纯以文化成绩作标尺的评价标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需求,提出“特色强校”的战略,执着追求“人才为本、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特色取胜”的办学特色。从2009年起,我校开始从我县初中毕业生中招收高中部特长生。之后学校坚持对艺术体育特长者,通过面试、测试,适当降低文化课录取分数线,予以特招,以此保证学校年年都有一批有潜质艺术体育生入校,带动全校特色教育工作不断创新。

我们清醒的认识的想办好五中,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不考虑升学率肯定是不行的,学校开展教学管理工作严字当头,力求向管理要效率,向过程要质量,向细节要成绩,确保文化课教学成绩的提升,同时学校加强学生艺体特长教育,培养的学生具有明显的学科兴趣或特长,突出学科建设特征,于是我们特长教育专门与高考艺体专业测试挂钩,从发展壮大特长班入手。2010年秋,我校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大量配备音体美舞等专业教师在原有体育队、美术班、音乐班的基础上扩设4个体育班、3个美术班、3个音乐班、2个舞蹈班特长学生达超两百人的规模。

开展以文化课教学为主,发展特长特色教育为辅教育教学工作。学校以“创建艺术和体育等见长的特色高中”为目标,积极建立完整系统的特色学科课程体系、专业教师队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推进了培养模式多样化。通过加快XX县特色教育主阵地的建设步伐,使我校特色教育初具规模。

我县县委刘书记、县政府郭占宝县长、王玉娥副县长和科教局梁进军局长等领导都十分关注五中的生存与发展,并对我校寄予厚望并给以支持。县领导们反复强调,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内涵发展,创建别具一格的特色品牌学校,这就为五中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认为,真正的教育不仅是对成绩一流的学生的教育,更是面向全体学生实现有教无类的教育。学校一贯重视对学生的艺术教育,大力开展艺术教育成为我校特色教育、素质教育的一个亮点,让有特长的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前景,在体艺教学上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体艺类训练和管理经验,许多学习基础本不是很好的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最终都实现了理想,考上了大学,我校特色教育建设初见成效。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健全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融通机制。2010年实现了我校和宜兴初中实质合并,在我校加挂了“XX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牌子,开始了普教职教融合办学的道路,承担起我县职业技术教育所有职能。为了培育办学特色,学校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确定了以“职普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探索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走上了建立普高为主体,以艺体教育、职业教育为两翼,三元并行,互相促进”的发展路径,一批有艺术或体育特长的学生和职中籍学生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培养,艺体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色逐步显现。学校后来

还开办起武术班、跆拳道等兴趣班来进一步丰富学生第二课堂。

来五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全面的学到普通高中文化课,还可以学到一技之长的事实,加之校长“魏树全”的名号(在XX教育界就是一块品牌),2010年我们吸引大量的学生争相前来就读。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使众多当年中考成绩“非一流”的学生开始觉得XX五中的定位适合自己的发展,特色教育不仅成了学校的亮点,还成了撬动学校快速发展的支点,学校以资源整合为契机,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五中推到了一个错位竞争、异军奋起的平台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和实质性跨越式发展。通过资源整合,进一步拓宽了学校的发展空间。2011年高考,我校学生全部达到了专科分数线,有70人本科达线,其中达20人一本线,艺考学生连放“卫星”,超额完成了既定指标,学生获得了远高于当初心理预期的成绩,也因此体验到了“后来者居上”的兴奋与快慰!

2011年秋我校教师人数突破200人大关,在校生人数迅猛增长,目前已达2700人,生源质量逐步改善,被誉为“XX大地上基础设施完善快、教学质量提高快,师生规模增长快的优秀学校”。2010年学校组建起校报编辑部作为高中部多样化发展的宣传阵地。新学年学校将积极筹建可以代表我县参加各种大型比赛和重大活动的体育代表队、管乐队、弦乐队,到时我校特长教育特色更鲜明。

通过全方位的抓教育教学质量,一年来学生纪律、校园秩序明显好转,师生工作学习积极性高,成果明显。学生违纪现象逐年减少,文明行为多了,不抛弃,不放弃,差生转化工作好,成绩连年提高。办学体制的创新已走在全县前列,发挥了效力,彰显了办学特色,提高了教育

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了学校的快速发展。硬件配套,软件跟上,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体育、艺术、职教等方面形成明显的学科优势,完成了学校的预定目标。

三、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发展受制约的因素及最大的困难;学校今后的办学方向以及建议对策。

目前存在软件投入仍然不足、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师资短缺、、课改推进仍需加大力度、教育教学质量与发达地区存在不小差距等问题。

(1)制约的因素及困难

1、场地限制。由于学生人数日增致使场地紧张,现在XX五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工作专业课的教学场地不足,现有公寓已不能满足学生住宿的需要,原教学楼没有设计专业的教师教研室、会议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等,现在各种办公用房与教室混杂一起,教室紧缺,办公用房紧缺,学生宿舍紧缺,图书实验设施紧缺,现代信息教育设备紧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新建相应的教学生活设施已是当务之急。

2、软硬件设施配套。

多样化发展是高中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现在,高中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扩大规模、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发展特色。高中要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群体和学校群体的多样化发展,将过去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之间有特色差别,教育才有活力。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生态环境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教育创新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教育传统的集中体现。现在五中无论从校荣

校貌、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设施、教学质量以及办学规模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随着学校规制、学生人数的增加,致使现有实验仪器、电教设备、体育器材及图书装备也难以与日常教学的需要相配套。学校完善了理化生实验室、实验仪器、图书室等主要设施设备。即使这样,学校自筹资金更新、改造了。仍有很多设备需要补充、更新、改造,实验仪器、电教设备、体育器材及图书装备也难以与日常教学的需要相配套。如电教及理化生实验室设备陈旧,已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

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工作课程开展,新课程中的好多实验内容不能实践操作,图书装备人均比不足,也已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语音设备奇缺,“三语”教学更是无法开展、现有教学设施不足已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3、发展不平衡,就我校来看大班额突出,有待补充教师,达到合理的师生比。

4、职业教育发展困难多。主要是职业教育教学受经济等条件限制,投入不足,吸引力不强,学生及家长缺乏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职中培养模式趋同;缺乏特色、不适应人的发展需要。

5、师生及家长质量分数化观念普遍存在。(2)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建议:

1、政策、资金倾斜。

尽管近年来我校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但高中教育投入仍然有很大缺口。多样化发展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应建立长效保障机制:需健全政府、社会、家庭分担机制;

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政策滞后,管理体制僵化;政府责任,投入比例偏低。当前,教育督导在“导”的内容上,应当特别重视引导各级领导自身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引领学校教育的科学发展。

2、师资、质量保障。

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形成“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可选择”的发展格局,师资是一个重要保障。学校特色是一个体系,是一个领域的卓越,是带动整体水平提高的切入点,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普通高中承担着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和走向社会奠定基础的双重任务,既带动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又关系高等教育发展进而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后劲。

3、理念、制度建设。

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应该推动多样化的理念建设、多样化的制度建设、多样化的能力建设以及多样化的文化建设。加强与改进对多样化教育的督导工作,要有包容多样化的胸怀,尊重多样化的意识,调适多样化的能力。

Xx 五 中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九日

第四篇:甘肃省庆阳市肉牛规模化养殖情况调研报告

甘肃省庆阳市肉牛规模化养殖情况调研报告

2012年9月5日至9日,药物与临床用药岗位团队成员周绪正副研究员、牛建荣副研究员、聘请甘肃农业大学张德寿教授通过组织座谈、现场视察、电话抽查等方式对甘肃省庆阳市宁县、镇原县等甘肃省养牛大县的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进行调研和技术培训,调研报告如下:

近年来,庆阳市畜牧业按照省、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继续围绕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以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积极组织实施“草、牛、羊、猪、驴”五大产业开发,推进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和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全力打造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畜牧业。全市肉牛产业发展形势喜人,综合效益明显,进入了总量扩张、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一、全市肉牛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一)基地规模持续扩大。着力推进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五化”为主要内容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活动,推动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纵深发展。截止2012年6月底,全市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56个,累计达到536个,其中肉牛养殖场(小区)56个,入住农户241户。新增规模养殖户4619户,规模养殖户累计达到6.536万户,全市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占40%以上。全市实现肉类总产4.06万吨,同比增长12.6%。牛存栏45.8万头,出栏10.1万头,同比分别增长8.8%和9.9%。

(二)项目建设全面落实。各县区加强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充分发挥项目在拉动民间投资、完善发展基础、带动全面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畜牧业的投入力度,全市兴起了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热潮,涌现出一大批高起点、高标准、机制活、体制新的养殖大户、专业小区和公司化养殖场,通过项目建设助推畜牧业发展。全市宁县、镇原县2个牛羊产业大县利用2011年现代农业发展资金700万元,带动财政配套80多万元,养殖业主自筹900多万元,共计新建、维修牛舍1740平方米、运动场10000平方米,建成饲草料加工储存库房980平方米、污粪处理设施1000多平方米、青贮窖12000立方米,购置兽医器械、饲料加工机械50台(套),引进早胜牛种公牛89头、基础母牛100头、良种肉牛300头、奶牛100头。仅这一个项目的建成年可向社会提供良种肉牛2400头、带动发展规模户300多户,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

(三)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在肉牛产业发展方面,宁县、镇原2个肉牛产业大县的牛还犊”和“职工担保贷款”等运作模式,通过职工担保贷款2689万元,解决群众资金困难问题,实行牧业公司犊牛由农户代养,增加了群众收入,加速了肉牛数量扩张,推进了肉牛产业发展。在草产业发展方面,注重产品研发,依托退牧还草工程、草原奖补等项目及国家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的有利时机,及时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坚持整体规划,抓“为养而种”示范户,引导养殖企业拓建自己的饲草料基地,鼓励草业企业、奶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建设,推广以3000亩为一个单元的设施化、标准化种植方式。目前全市所有的肉牛规模养殖场都有自己的牧草基地,已完成人工种草20多万亩。注重草产品研发、深加工,加大牧草新产品开发力度,生产牛羊全价饲料、混合青贮饲料及高档草产品,绿鑫草业、金泉草业、丰源草业、泰兴牧业等草产业公司仅上半年加工销售苜蓿草8500吨、草粉300吨、草颗粒120吨。(四)资金投入明显加大。今年各县区进一步加大了对畜牧产业的资金投入,投入财政专项资金2652万元,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世行贷款、生态建设、财政支农等资金3000多万元,启动民资15137万元,利用银行贷款59255万元,其中妇女创业贴息贷款35000万元,用于扶持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草籽补助、良种畜引进扩繁、棚圈建设及冻配改良体系建设等方面,辐射带动了全市草畜产业发展。

(五)良繁体系逐步建立。利用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和畜禽良种工程建设项目,立足种畜禽场基础建设和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积极推广应用人工受精、冻配改良、胚胎移植等技术,优化了现有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布局,提高良种覆盖面,保证全市良种供应。宁县在兴旺牧业公司建设早胜牛种质资源保护场,组建早胜牛核心群109头,其中种公牛9头、基础母牛100头,年繁殖良种牛85头,品种选育及测定早胜牛500头。

二、全市发展肉牛产业的扶持政策

为了促进草畜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我市制定了《庆阳市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到2015年,紫花苜蓿留存面积达到500万亩,其中耕地种植100万亩;肉牛饲养量达到100万头,出栏30万头;畜牧业为农民提供的人均纯收入由“十一五”末的156元提高到62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由“十一五”末的4.9%提高到10.1%,其中牛产业提供农民纯收入129元。

为了支持草畜产业,国家、省、市、县都在政策、资金、项目上加大了扶持力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主要以牛羊产业大县为主,主要扶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设、养殖场(小区)建设、饲草料加工利用、能繁母牛补贴、贷款贴息等项目,年扶持资金约1200多万元;二是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主要用于牛羊产业大县的良种繁育体系和养殖场(小区)建设,每年约1800多万元;三是“菜篮子” 产品生产项目,主要对年出栏肉牛2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及水产健康养殖标准场进行扶持,以提高肉、蛋、菜、水产品等产品应急供应能力,提升标准化水平。

为了有效解决养殖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促进全市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近期市政府转发了由市政府金融办、人行庆阳中心支行、庆阳银监分局、市农牧局共同起草的《关于金融支持养殖业发展的意见》,加大对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良种培育和疫病防治、养殖场(小区)建设、养殖龙头企业、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都有扶持草畜产业的政策措施。目前建设银行启动了“农耕文明”涉农贷款,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农户”的贷款模式,向与龙头企业签订养殖、购销等合同的农户发放个人经营类贷款,共同支持特色农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妇女个人建办养殖场(小区)等创业就业项目的给予8-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期限两年,利息由财政全额贴息。请需贷款的朋友向相关金融机构咨询。

畜牧业用地、用水、用电方面的优惠政策是有以下几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规模养牛场(小区)生产和管理设施、附属建筑物,视为农业用地,并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安排;水利部门对规模养牛场(小区)用水免收地下水资源费;电力部门对畜禽养殖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电价。

全市对于年出栏50头以上牛场积极帮扶修建化粪池,进行粪便低成本发酵处理工作,中小型规模养殖户结合农村能源建设项目,修建沼气池,将粪便进行沼气无害化处理增加养殖户收入,增加养殖户收入,大力改善养殖污染环境问题。宁县兴旺牧业公司引进牛粪养殖蚯蚓先进技术,对畜禽粪便进行固液分离,把分离出的固体堆肥,用牛粪养蚯蚓,用蚯蚓粪作为有机肥料,液体用厌氧发酵法处理,发酵后产物中,沼渣堆肥,沼气利用照明或采暖,最后把剩余的液体再用好氧法进一步处理,从而形成“以牧草到牛,再从牛到牧草”的良性循环生态链,这样由于整个生产过程不使用化肥、农药,利用植物、牲畜、微生物有机组合,协调共存,实现了养殖场污染物的零排放,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存在问题

(一)发展资金缺乏,后劲不足。特别是紫花苜蓿、肉牛产业开发建设可依托的国家投资项目较少,扶持千家万户养殖、良种引进和品种改良等方面的资金少,致使产业基地规模做不大,畜禽总量少。

(二)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不强。畜牧业生产与畜产品加工、流通脱节,生产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仅有的加工企业对畜牧业生产的牵引力和带动辐射作用不强,中介组织发展滞后,公司加农户模式发展不快,畜产品加工增值少,仍然以原料形式外销,利润流失多,农民增收少。

(三)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庆阳市有供种能力的种畜禽场少,良种供应大部分靠外引,成本高,效益差;现有的70多个冻配点,能正常开展冻配改良工作的不到三分之一,大部分黄牛冻配点基础设施落后,设备陈旧老化,严重影响着品种改良工作。

(四)防疫监督及保障设施不完善。一是各级防疫监督机构缺乏必要的执法监督手段,防疫、检疫、监督工作力度不够。现有6个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其中有3个随着公路的拓宽延伸需要搬迁。同时,还缺乏必要的检查手段,查验、隔离、消毒、处置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基层防疫工作开展难。由于庆阳市面积广袤,山大沟深,基层防疫工作开展较难.农户散养的畜禽不防疫或者很少防疫,只有集约化的饲养才有防疫,畜禽疫病以营养性疾病和普通病为主的畜禽疫病严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四、发展对策

(一)建立优质饲草料基地。饲草料生产是建设畜牧产业基地的基础。一是大力种植紫花苜蓿。在庆阳市大面积退耕种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台塬地、庄前屋后空地种植紫花苜蓿。依托草产业企业,建成集中连片的商品草生产基地。二是做好玉米秸秆青贮。充分利用玉米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围绕养殖龙头企业、养殖小区、养殖场、养殖专业村和规模养殖户,大力推广青贮技术,发展玉米秸秆规模化青贮,全市年约青贮玉米秸秆150万吨以上,年种植高产粮饲兼用玉米等饲料作物和一年生禾草的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到2015年,庆阳市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三是加强草场建设。以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为契机,实行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养畜,进行草场改良,提高草原植被和产草量,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牧民增收。

(二)建立良种繁育体系。良种供应是建设畜牧产业基地的关键。要紧盯国家和省上畜禽良种工程建设项目动态,重点实施种畜禽场基础建设和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两大项目,积极推广应用人工授精、冻配改良、胚胎移植等技术,优化现有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布局,提高良种覆盖面,保证庆阳市良种供应。一是完善种畜禽场基础设施建设。在宁县、合水县新建良种奶牛扩繁场2个,年向庆阳市提供良种奶牛600头;建成庆阳市液氮冻精生产站,年生产液氮10万立升,初步具备生产冻精能力;改扩建肉牛基地乡镇冻配点100个,每年冻配基础母牛5万头。二是加大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力度。积极争取种质资源保护场建设等畜禽品种保护项目支持,加大庆阳市早胜牛等地方畜禽品种的保护力度。在宁县、镇原、正宁、西峰4县新建20个早胜牛繁育场,年纯繁早胜基础母牛0.4万头。到2015年,庆阳市畜禽良种率达到80%以上,奶牛冻配率达到100%,肉牛达到90%以上;奶牛平均年产奶量达到6吨以上,肉牛胴体重提高到180公斤以上。

(三)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以扶持发展千家万户规模养殖为基础,以发展大、中型繁育场、育肥场为骨干,培育树立一批规模大、标准高、效益好、管理科学的畜牧养殖小区和养殖场,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之路。到2015年,肉牛重点区域的宁县、镇原、西峰、合水、正宁、庆城的80个乡镇,年规模养殖出栏的肉牛占到庆阳市出栏总量的60%以上。

(四)发展产业化经营。一是壮大龙头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引进,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继续壮大以甘肃绿鑫集团为主的草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兴旺牧业集团为主的肉牛养殖、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合水乳业集团为主的乳制品系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行牛肉的精细分割和精深加工,增加产业附加值,以加工业促进畜牧产业化发展。二是发展经合组织,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发展、逐步规范”的方针,鼓励支持规模养殖户和能人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引导有实力的草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领办草畜产品行业协会和青贮银行。到2015年,庆阳市建成产业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内部运作比较规范的紫花苜蓿、肉牛、草料贮存加工专业合作组织50个以上。三是健全市场体系,积极发展畜产品运销经营大户,鼓励各类畜产品购销组织及养殖专业户积极参与流通,开展自产自销、代购代销、长途贩运,以此建立稳定、广阔的销售渠道;积极扶持草畜产业交易市场,改扩建庆阳市现有的畜产品交易市场,扩大营业面积,提高营业规模;在广州、深圳、北京等大中城市设立优质牛肉产品配送中心,拓宽销售渠道,在市内大型超市实行市场准入,设立优质安全牛肉销售专柜,实行优品优价。四是培育知名品牌,通过努力,培育造就一批具有庆阳市地域优势,在省内和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明显竞争优势的肉牛产业品牌产品。逐步完成早胜牛的证明商标注册,完成“东紫”牌牛肉的甘肃省著名商标的认定,申报认证绿色食品优质牛肉1.5万吨。

第五篇:关于潍坊市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潍坊市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情况的调研报告

随着现代农业建设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如何科学把握和稳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事关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是我市农村改革发展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目前,我市各地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当中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正确引导,确保农村土地流转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一、基本情况

潍坊市各地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土地流转形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引导农民加快土地流转。通过土地流转机制的不断完善,大量的土地向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集中,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社会化、专业化分工,使一部分农民由第一产业,转移到加工、销售、运输等二三产业,加快了农民变职工、变民工、变市民的步伐,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潍坊市土地流转面积达4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74%;参与流转农户超过15万户,占承包土地农户的8.8%。

农村土地流转的推进,对农业农村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是促进了农村土地的规模集约利用,扩大了农业经营规模,农业经营方式产生了质的变化。青州市庙子镇南术店村有110户,380口人,耕地320亩。该村率先成立了青州市第一家土地股份合作社,把村民手中零星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入股的土地每亩为一股,共计320股,村民可以从合作社中每年每股领取800元保底金,并且年底根据受益情况进行二次分红。二是推进了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坊子区九龙街办穆四村杜龙勤把自家的5亩地转租给了安丘市的一家种植公司,自己就近到这家种植公司干农活,成了农业工人。三是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杜龙勤打工的安丘市祥利食品有限公司一次承租了村里的210亩地种植大姜,成了出口农产品种植基地;公司还投资几十万元铺设地下管道,新上了喷灌等先进的农业技术设施,根据客户要求,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大大提高了土地的附加值。四是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农业效益。诸城市辛兴镇东饮马泉村黄烟种植大户臧传玉以每亩430元的价格经营邻村柳家屯流转的188亩土地种植黄烟,扣除租金、雇工费和向地里的投入外,纯收入10多万元。五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土地流转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投身到务工经商中去。贾悦镇农民杨淑全一家种了31亩地,说起来老杨感慨万千:“年轻人都办企业或到城里务工去了,咱种了一辈子地愿

意种。如今种地实现了机械化,不仅效益提高,也省劲多了,这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六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既可以获得流转收入,还可以腾出手来获得务工收入,有的通过土地入股还能获得一定的分红收入。诸城市已培植发展农机资产2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420个,农机专业合作组织38家,走出了一条依托农机作业合作社推动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二、几点体会

随着各地进入流转的承包农户增多,流转形式多样,规模经营的主体日益多元化,流转利益关系也比较复杂。迫切需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要求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确保流转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在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样几对关系: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关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重要前提和制度保障。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才有可能充分行使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权利,从根本上消除流转的后顾之忧。二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发展规模经营的一个途径,但绝不是唯一途径。在我国人多地少、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基本国情下,将农户组织起来,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特别是发展专业合作,提高组织化程度,更为现实。发展规模经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讲规模经营就只讲土地集中经营,更不能脱离实际盲目追求规模经营的速度和规模,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三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是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农民是流转主体,土地是否流转和以什么方式流转,都应尊重农民的意愿,由农民自己作主,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流转。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市场的监管者。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顺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引导而不干预,服务而不包办,放活而不放任。四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国家、承包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三者的利益关系,统筹协调国家粮食安全利益、承包者权益、经营者收益,在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改变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发展现代农业。

此外,从调研的情况看,虽然我市的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刚开始起步,土地流转机制尚需健全,转出土地的农民就业和保

障还需充分满足,转入土地的农户在技术装备上尚需加大投入或有较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做支撑。

三、几点建议

从调研情况分析,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需要采取以下一些配套措施。

切实把握政策,加强正面引导。一是加大政策法律宣传力度。既防止出现一刀切和急躁冒进的行为,又注意引导农民消除惧怕流转的顾虑。二是严格保护耕地,防止“非粮化”倾向。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执法检查,通过完善流转政策规范经营行为,通过政策引导,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三是大力宣传推介正面典型。先进典型是最好的教材,要积极开展试点,及时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稳定完善制度,规范流转管理。一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中央已明确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要按照这一要求,抓紧做好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让流转的主体与客体都吃下“定心丸”,为稳定流转奠定基础。二是依法加强登记管理。规范土地流转合同,提高合同签约率。建立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制度,对变更土地承包关系的流转地,及时由经营管理部门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更登记手续。三是抓紧制定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依法依规加强管理。

加大扶持力度,培育经营主体。鉴于目前农业比较效益仍然偏低,需要在政策导向上加大鼓励和引导土地流转的力度,特别是对农机大户、合作组织等规模经营主体,要积极扶持,培育壮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应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耕地向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流转”的新机制。实践证明,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有着土地规模经营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实现耕地向他们集中,有利于实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有效载体。要在总结诸城等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研究探索,在坚持依法有偿的原则下,认真实施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建立健全规范化的流程管理,积极推进耕地向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流转。

土地规模经营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土地合理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我们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引导农户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将分散的土地采取规范有序地流转,使小片地集中起来连片开发,实行规

模化生产,集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大做强我区城郊型现代农业。

下载县农业合作化、规模化、多样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农业合作化、规模化、多样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建设调研报告(★)

    以人为本只争朝夕努力开创新城区征迁工作新局面——新城区征迁工作情况汇报今年以来,新城区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改造老城、开发新城、拉开框架、提升品位”的基本思......

    规模化猪场建设与管理

    规模化猪场建设与管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养殖业的重视与扶持,一些标准化工厂化猪场也随之兴建,也有不少养殖场在原有基础上改建扩建,不同程度的提高了生猪产量,保障了畜产品的市......

    xx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情况调研报告5篇

    xx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情况 调 研 报 告 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调研组 为全面了解我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情况,按照区政协年度重点工作安排,日前,区政协人口资......

    山东省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山东省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监督管理处 根据省农机办、省财政厅制定的《山东省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计划实施意见》,自2009年起,在全省启动实施了农机规......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doc

    任重而道远路漫须求索 ——山西省交城县会立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与科学工程学院调研组 本文以2010年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者服......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单位代码 11660 单位名称 重庆理工大学 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 作者:刘瑜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小城镇建设 调研报告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穆棱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建设小城镇是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重要......

    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xxxx年4月19日由县政协副主席许爱荣带队一行十人对xxxx棚改项目建设进行了调研,听取该项目综合办公室主任xxxx同志工作回报,参观了现场,使我们感受到此项目任务艰巨,从事这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