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就业分析
http://.cn/McResearch/ShowCSJB
计算机专业 机械专业都吃“技术饭” 出身不重要
【计算机专业最不被看好的专业薪情依然不错】
麦可思——2011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位列其中,尽管风光大不如前,但填报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仍有前仆后继的趋势。原因有三:第一,计算机仍然是人们最能够近距离接触和想象的“高新技术专业”;第二,计算机专业就业覆盖面广,几乎能够进入所有行业,对于很多没有明确的职业梦想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万金油”专业;第三,在计算机普及低龄化后,它早早在一些城市的学生中培养出了自己的忠实追随者,他们因热爱而选择。
计算机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紧俏时代已经过去,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首先,用人单位普遍提高招聘门槛。有些用人单位强调应聘者的英语水平、IT证书,有些用人单位则要求应聘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这些导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初次就业率走低,起薪下降。其次,计算机专业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相近专业间相互挤占就业岗位,就业空间逐渐“缩水”。再次,由于各行各业自主培养各种层次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各学科专业增开计算机课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一些行业内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不过计算机的总体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软件开发方面,缺口很大,薪金亦不菲,现在还分离出了新兴的“软件工程”专业。就业情况两极分化
主人公:招同学
班级: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
就业状况:约20%进入国企,大多数进了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的IT公司
主要就业方向: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和网络维护
华师的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开设一个班,共80人,其中包括10名国防生。招同学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签约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佛山分院。他感觉整个求职历程相对顺利。
据招同学介绍,相较于计算机学院的其他专业,网络工程的就业情况处在学院的偏中下水平,因为一方面他们班人数较多,另一方面同学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能力较好与偏弱的同学各占一部分,而在求职过程中,能力强的同学容易找工作,能力较弱的同学则多次碰壁。到毕业时候网络工程专业的就业率大概是40%。但是,有许多同学在毕业之后不久就签约了,因此,实际上,今年的就业形势反倒是不错的。班上大多数同学进了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的IT公司。招同学表示,计算机的就业主要有三类职位: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和网络维护。更多同学选择了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的职位。
对于计算机类的专业,招同学的印象是就业机会多,薪资水平高。因为计算机技能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需要的,因而需求量大,如今年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大型国企招聘人员不少,班上有约20%的同学进入了这些国企;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的月薪在广深可达4000多元,在佛山等二线城市也有3000多元,已经是较高水平。大家对此也普遍比较满意。
“出身”不一定决定薪水
主人公:汪同学
班级:中山大学计算机系信息安全专业
就业状况:出国、读研共有15人左右,其余大部分已就业
主要就业方向:国企、IT企业、银行IT部门、公务员
汪同学班上有48个人,出国、读研共有15人左右,就业主要去向是国企、IT公司、银行IT部门,有的考上了公务员。在大三的暑假,小汪去了广州某科技公司当技术部助理,整理文档,写招标文件等。汪同学说,实习时公司软件部的两位经理“薪水差不多,都超过一万元了。但一个是清华毕业,而另一个只是中专毕业,都是做技术的。当时很惊讶,本以为清华的肯定很厉害,所以出身不一定决定将来的”。汪同学收到了金蝶等公司的Offer,但最后却选择了在中大工学院网络安全中心做助理,写技术文档。
大部分同学都就业了
主人公:林同学
班级:暨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就业状况:除了读研、留学的5个同学,其他的都就业了
主要就业方向:银行、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
林同学班上内招生与外招生加起来大约40人,除了读研、留学的5个同学,其他的都就业了。主要去了建行、工行、中行等银行,还有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从事软件类的工作。
小林目前在广州一家公司做软件类的工作。小林在分享他的求职心得时说,不仅要对专业知识有较好的掌握,而且要用心准备面试。小林谈到电信公司面试时说,“在第二次单面时,我先给面试官看我的个人概况和经历的简历,而等到他考察我的专业知识时,再给我的技术类简历,让他觉得我用心准备。”
一提到机械类专业,大家就不免将工厂里满身油污的工人联想到一起,这样一来,很多人就在机械类机械专业面前望而却步了,转而去挤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直到三四年后看着机械专业毕业生成为市场的“香饽饽”时才后悔不已。
据了解,近年,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专业在就业市场上需求相当大,就业率基本为100%。机械类专业的就业率近几年一直排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前几位,其中要数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最“吃香”。今后一段时间内,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
机械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包括: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运行、调试、维护与管理工作;面向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企业,从事设备的制造、装配与调试工作;也可在机电设备制造企业从事机电产品设计与开发、企业与车间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机械专业一般要求学生具备敏锐的感受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并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机械专业
市场需求大就业100%
机械行业招人层次高
主人公:小张
班级: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专业
就业状况:有四分之一的人定向就业,还有部分是读研、出国深造,其余都找到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外企、制造行业、科研院所
小张是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专业的毕业生,他谈到机械专业属于人才缺口比较大的专业之一,班上的同学有四分之一的人定向就业,其余的大部分或者是读研、出国深造,或者进入了外企、制造行业工作,也有的到科研院所工作。小张应聘到了广州市一家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工程师职位,在他看来,机械行业所招的人才层次都挺高,待遇也不错,但同时也非常强调技术性,并要懂得思考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应聘者除了专业知识要掌握好外,管理、销售等方面的能力也不可忽视。
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主人公:赵同学
班级: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机械类专业
就业状况:就业率在90%以上,其余出国留学和读研
主要就业方向:设备维护、数控维修、机械设计等专业领域
赵同学介绍,他们学院近几年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班上除了出国留学和读研的同学外,其他的同学基本上都找到工作了。由于机械专业具备广度适应性,除了一些人应聘到广州、珠三角等地区公司的设备维护、数控维修、机械设计等专业领域,另外一些人还实现了跨专业和跨行业就业。
赵同学成功应聘到广州一家日系汽车公司。他认为,现在的机械人才已经成为了市场的“香饽饽”,具有开发能力的技术人才也成为了各企业争夺的目标。
第二篇:就业形势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当前政治形势: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看,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人,当年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2002年有145万人,较2001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达23.1%,当年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64.7%,比2001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2003年有212万人,比2002年又增长了67万人,增幅达46.2%,截至6月20日,当年大学生毕业生签约率只有50%;2004年有280万人,05年更是达到338万。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32万人,全国平均就业率为70%。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增加幅度有限,因此,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特别是本科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现在到2010年,我国普通高校年均毕业生数量一直会保持在350万人的规模,而且现在还远未越过毕业人数的峰顶。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10万人。
据“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问卷”显示,89.43%的网友认为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您认为您能接受的工资是多少?”的选项中,选择“1500-2000元”的比例最大,占26.83%。
相信很多去过招聘会的同学也都会发现,现在面对社会上越来越丰富的人才资源,用人单位都不约而同的提高了员工聘用的标准,稍微好一点的工作,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招聘会上有一些小单位甚至也明确打出招聘“硕士研究生”、“博士”的招牌。这时,即便是中国最优秀学校的本科生也只能摇摇头,无奈的走开。叹息是没有用的,现实就是这样残酷,面对这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严峻的就业形势让众多大中专生毕业生不得不另寻就业“捷径”。
政府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享受国家、省人社部门制订的相关政策。市人社局会同相关部门做好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据有关部门了解,今年我市突出创业带动,实施“就业富民工程”,构筑创业宣传、创业融资、创业孵化、创业项目推荐、创业指导服务等五大平台,不断拓展“创客空间”,鼓励支持更多劳动者创业就业。政府可以给予一定政策上、经济上的优惠扶持,积极鼓励这批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这样可以积极组织向海门各大园区、乡镇输送一批紧缺的化工、机械、国际贸易、英语、建筑等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把他们充实到海门经济建设一线中。另外,非公经济组织是高校毕业生的重要就业渠道,人社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疏通渠道,营造氛围,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外企和民营企业就业。
二·经济形势:就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单位GDP增长的就业拉动能力明显扩大。据测算,每亿元GDP容纳的就业量,第二产业约为1058人,第三产业为1348人,后者超过前者约30%。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近十年来单位GDP增长拉动新增就业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2008年以前,GDP增长一个百分点,拉动就业增加不足100万人,而目前上升到140-160万人。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7.7%,处在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但已连续两年低于8%的水平,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发展速度变缓,下行的压力短时期内还难以改变,用工整体需求下降,进而极大地减少了由经济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就业需求量的增加,影响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复苏减缓,直接影响着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我国的对外贸易,使得外向型出口企业发展困难,吸纳就业能力下降。为维护竞争优势,各国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使得我国已经连续十几年成为全球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危机时代我国外部经济发展环境比较复杂,对我国外部经济拉动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内外经济增速趋缓,将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中国经济整体仍处下滑周期中,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和结构的调整,客观上会对劳动者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就业总体规模产生挤压效应,对劳动者就业产生影响。尤其是传统支柱产业企业改革的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部分行业持续低迷及产能过剩将造成结构性失业和转型性失业,就业难度加大。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仍然不确定,风险和变数依旧较多,欧美主要经济体面临着财政紧缩、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等诸多问题,新兴经济体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出口下滑等问题,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影响着出口型经济及就业的发展。
中国经济走势:1.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四种压力影响:第一种影响:受到欧美经济放缓影响。第二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或到了拐点。第三种影响:多年来结构性矛盾的充分暴露。
产业结构:热的过热:房产、股市、基金、钢铁 冷的太冷: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机械、服装业。
分配结构,积累过多,基本建设规模大,形象工程耗资多,工资分配低,群众收入少,国内需求不足。
第四种影响:人口红利率的下降。2.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亚洲开发银行(ADB)2013年10月2日公布2013和2014年最新经济展望报告,下调对亚太地区整体经济增长预期。ADB称,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料分别为7.6%和7.4%,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2013年GDP增长估计7.5%,保8难以持续。
3.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分析
近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消费、投资和出口(俗称“三驾马车”)。
一、2009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8.6%,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37.7%,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23.7%。
二、2010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7.3%,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54.8%,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7.9%。
三·经济形势对就业形势的影响:就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单位GDP增长的就业拉动能力明显扩大。据测算,每亿元GDP容纳的就业量,第二产业约为1058人,第三产业为1348人,后者超过前者约30%。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近十年来单位GDP增长拉动新增就业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2008年以前,GDP增长一个百分点,拉动就业增加不足100万人,而目前上升到140-160万人。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7.7%,处在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但已连续两年低于8%的水平,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发展速度变缓,下行的压力短时期内还难以改变,用工整体需求下降,进而极大地减少了由经济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就业需求量的增加,影响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复苏减缓,直接影响着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我国的对外贸易,使得外向型出口企业发展困难,吸纳就业能力下降。为维护竞争优势,各国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使得我国已经连续十几年成为全球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后危机时代我国外部经济发展环境比较复杂,对我国外部经济拉动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大幅提高,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加快,城镇人口快速增加,我国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6.2%上升到2013年的53.7%。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的就业压力减轻,但是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增大。一是城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吸纳能力有限,每年城镇中新成长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需就业;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型城市转移的门槛较高。由于户籍限制、素质技能要求、就业信息不畅通等因素,农村转移劳动力寻找工作难度大。
一方面,在大力调整夕阳产业和淘汰落后产能时,要对涉及职工的转移安置提供帮助;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其中必然导致技术技能人才短缺。此外,由于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也使一些企业减少新员工吸纳,甚至排挤出部分劳动力,这也会导致就业的结构性问题。
近年来,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农民工工资不断上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缩小,如在东中西部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差距已经缩小至30元左右。区域就业形势差别明显,东部地区求职人数同比出现大幅下降。随着中西部地区传统劳务输出大省的工作环境好转,返乡就业、创业正成为越来越多外漂农民工的新选择。
从2009年以来,货币工资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且增速逐年加快。据统计,2013年全国共有2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7%;有17个地区制定了工资指导线,基准线普遍在14%左右。调查反映,当前工资增长和企业承受能力的矛盾已导致许多中小企业和大型劳动密集企业的普工短缺。
我国正在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我国劳动适龄人口的总量开始减少,在新生劳动力供给方面,大学生将占据一半左右的水平,农民工总量特别是跨省流动农民工的增速减缓,并逐步趋于稳定。据预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6年达到峰值,总量为9.99亿人,之后逐渐下降,到2020年将下降至9.87亿人。2011—2020年就业年均增速将比前期下降0.9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率下降约0.4个百分点。城镇化加速推进所释放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仍然不能弥补劳动力人数减少对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当前就业形势: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已成为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既能有效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也能真正把知识变成生产力,从而推动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发展;若解决不好这个问题,也会使教育教学得不到深入开展,不能把人力资源变成社会财富,更是一种损失,也不利于一个国家其他方面的发展,而解决就业不仅仅是国家的责任,也需要社会﹑高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国中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社会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呈现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层次重心上移的趋势。在毕业生就业中研究生已越来越 “抢手”,本科生还能基本平衡,专科生则较明显地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高校、科研单位、大机关、大公司已经基本上以接收硕士生博士生为主,甚至连一些中小型单位都开始希望多接收研究生。这种社会现象致使现在不少用人单位存在 “人才高消费”的错误观念,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因而对毕业生的需求出现扭曲,人为地制造了就业难。2016年毕业生就业形势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2016年的毕业生总人数可能只多不少。大学生的就业春天不会来临,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内外经济增速趋缓,将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中国经济整体仍处下滑周期中,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和结构的调整,客观上会对劳动者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就业总体规模产生挤压效应,对劳动者就业产生影响。尤其是传统支柱产业企业改革的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部分行业持续低迷及产能过剩将造成结构性失业和转型性失业,就业难度加大。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仍然不确定,风险和变数依旧较多,欧美主要经济体面临着财政紧缩、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等诸多问题,新兴经济体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出口下滑等问题,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影响着出口型经济及就业的发展。
五·总结: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就业观念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1.认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就业准备。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我们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要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做好积极准备。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
2.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一些企业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要我们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3、转变就业观念。我们应从实际出发抛弃“会精英”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二三线城市急需大学生这样的高素质人才,民营中小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我们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西部地区锻炼成才,树立起“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职业选择策略,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班级:15汽车三班
姓名:毛进 学号:15122158
第三篇:会计专业就业分析
会计专业就业分析
调查目标:本调查旨在分析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了解当前该
专业的就业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提议。
调查时间:(起止时间)2012/07-2012/08
调查对象: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调查方式:网络问卷调查
会计学专业就业前景颇为看好.为帮助大学毕了解会计学专业职业前景,以便选择好自己未来的专业,梳理了相关资料,并对会计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薪酬状况、从业行业、事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仅供参考!
会计学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以说它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教育部通知201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680万人,较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的660万人,增长了20万人。但就会计专业而言,可以说任何一个单位都离不开会计,所以只要你的期望值不高,一定可以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且本专业入职门槛相对比
较低,很多非本专业的大学生或社会工作多年的人员都能较容易的拿到“入场卷”。难就难在以后的发展。想要得到好的发展,就要注意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巧,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对本职业的大学生而言,对后期的选择也有所不同,男生大多选择继续深造提高起点,如报考注册会计师或者是读研。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行业已经开始和其它的专业慢慢融合从而产生了很多新职业,这也为以后会计人员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以会计作为职业会获益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以了解企业到底是如何运作的。会计领域为从业者提供了不断变化并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所以很多商界成功人士最早都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同时,很多大企业的财务总监必须具有会计的背景。
二、就业前景分析
目前在我们国家的的会计专业的就业前景可以概括为一下几点:需求量大,待遇、发展欠佳
职业状况:这一块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是最大的,也是目前会计毕业生的最大就业方向。很多中小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于会计岗位要求不高,专业人才的财务管理和分析能力得不到用武之地,而且,此类公司大都财务监督和控制体系相当简陋。因此,在创业初期,他们的会计工作一般都是掌握在自己的亲信手里。到公司做大,财务复杂到亲信无法全盘控制时,才会招聘“外人”记记帐。
外企:待遇好,学得专业
职业状况:大部分外资企业的同等岗位待遇都远在内资企业之上。更重要的是,外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和方法都成熟,对新员工一般都会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工作效率高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分工细致,而分工的细致使我们在所负责岗位上只能学到某一方面的知识,尽管这种技能非常专业,但对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不利,因为你难以获得全面的财务控制、分析等经验。后续培训机会多是外企极具诱惑力的另一个原因。财务管理也是一个经验与知识越多越值钱的职业,而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不同于在学校听老师讲课,它更贴进实际工作,也更适用。
事务所:小所和外资大所的云泥之别
职业状况:所有的事务所工作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累!区别在于很多小事务所所,待遇低,加班不给加班费,杂事多„„外资事务所例如普华永道则待遇要好的多,但从某种方面来说,他们的工作任务更重,坊间甚至有传言说在那里是“女人当做男人用,男人当做牲口用”,加班更是家常便饭,著名的“安达信日出”就是指员工经常加班后走出办公楼就能看到的日出。但在事务所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即使是小所,因为人手的问题,对于一个审计项目,你必须从头
跟到尾,包括和送审单位的沟通等等,能充分锻炼能力。大所则是对团队合作以及国际会计准则、专业性、意志等方面能给予地狱般的磨练。
理财咨询:方兴未艾的阳光职业
职业状况:去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招聘会的同学应该知道,现在对个人理财咨询职位的招聘需求量正在慢慢放大,而且,由于社会投资渠道的增多和保障制度的改革,理财咨询服务必将走进更多城市白领的生活。此类人才的需求增长点应在社会投资理财咨询服务机构
公务员、教师:稳定有余,发展不足.会计人考上公务员或被招进高校做老师,和其他专业的人从事这些职业一样,有稳定、压力小的优势,也有发展艰难的不足。
三、就职待遇分析
1、内资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是最大的,也是目前会计毕业生的最大就业方向。但是,其待遇、发展欠佳,新人月薪绝大部分集中在1500元左右。
2、大部分外资企业在同等岗位上的待遇都远远高出内资企业。更重要的是,外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和方法都比较成熟,对新员工一般都会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但其要求较高的英语水平。在薪
金方面,新人一般在3000元以上,同时,绝大部分外企能够解决员工的各种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
3、最近,法律+财务的财务会计也很受上市公司和外资企业欢迎。所以,选修了法律专业并有所成就或拿到法学第二学位的同学,其发展前途也很光明。
4、事物所的待遇虽低,且有时加班还不给加班费,杂事多„„但是在那里能学到很多东西,也能充分锻炼能力。即使有的小会计事物所月薪只有1000元,但大一点的也有3000元左右,外资大所实习生(试用期)则大部分能拿到5000元以上。
5、理财咨询,这是一个方兴未艾的阳光职业。更何况,现在对个人理财咨询职位的招聘需求量正在慢慢放大,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社会投资渠道的增多和保障制度的改革,社会对这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个人理财咨询师的待遇会因区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月薪至少也会在2000元以上。并且收入也必将随着经验的增长而增长。
6、公务员、教师则是稳定有余,压力小,但发展不足。
7、另研究生和注册会计师而言,前者是提高薪金起点,后者则是社会急缺的人才,供求缺口大,一般年薪都在10W元以上。
四、就业态度分析
1、过度扩招。在上世纪80年代考入大学(本科+专科)的升学率不足10%,现在呢只有10%左右的考不上。
2、教育课程滞后。大学课程设置及教材更新等方面存在问题,学到的知识已经是落后了,跟不上时代进步的速度。
3、学生自身心高气傲。好多毕业生眼高手低,无法应付工作,更谈不上干好了,用人单位不满意。
4、受大环境影响,企业需求不足,不能提供更多的岗位。
因此本专业大学生应该端正自身的就业态度,如前文所提到的要注意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巧,开拓自己的知识面,任何用人单位都希望招收到勤恳且虚心上进的员工。大学生早已不是人们心中“天之骄子”。只有放下身段,扎扎实实的学好专业,同时拓展其他方面的能力,为自己攒够足够的“本钱”。在以后的竞争中提供足够的动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篇:新闻学就业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在职研究生 http:///
2013新闻学就业分析
文章来源:http:///
中国传媒大学高级课程进修班的新闻学专科表示近年来,传统媒体经营遭遇低谷,从业人员一度饱和,新闻专业毕业生在广阔的媒体领域就业无门;另一方面,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不论是技术性人才还是运营或者管理方面,都存在庞大的人才缺口,面对庞大的毕业队伍,用人单位竟然痛呼天下无才!
如此,在传统媒体遭遇新媒体的时代变革中,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碰到了两头不讨好的尴尬境遇!当初拳拳赤诚的新闻理想,在经过了四年的悬梁刺股后,却在毕业的关口碰得一头灰!那么,当今新闻专业的学子,到底是遇上了最好的年代,还是遇上了最坏的年代?或许,曾经的“无冕之王”,也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重新书写“成者为王败者寇”的定义!
一.新闻专业不再“专业”
“以前新闻专业的学生,有中文系的文笔,有哲学系的思想,还有美术系的艺术,几乎无所不能。而今新闻专业的学生,论文笔不如中文,论思辨不如哲学,论排版远远不如美术!尤其是在经济、政治、法律等专门领域,新闻专业的学生往往在报道中捉襟见肘,难以胜任!”一些关于新闻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文章如是写道。
先不论这种观点是不是以偏概全、有失偏颇,且看近几年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不得不承认,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他们身上的光环正在逐渐消退,当年“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无冕之王”已经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几乎所有的广播电视以及报刊杂志或者互联网媒体的招聘启示中,专业都写着一条“专业不限”的亲民告示。而在实际的录取中,新闻专业的靴子也正在逐渐失宠,广州电视台曾在2004年招聘的43个人中,只有14人毕业于新闻专
业。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新闻专业的学子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非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正逐渐受到更多青睐,尤其是经济、法律、政治等专业的毕业生,往往由于其精深的专业知识而在工作中大放异彩。不少媒体单位在招聘中均表示,新闻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专业知识积累严重欠缺,虽然采写编排技术稍胜一筹,但这种技术优势往往都是暂时性的,所以,在长远的竞争中,新闻专业的学生不但不占优,反而深陷劣势。
这样的观点,实际上表面,在传媒领域的竞争中,新闻专业的学生正在逐渐丧失其专业优势,以致其只有技术,而无专业!
与此同时,当新闻专业的许多学生在难以进行专业对口就业时,纷纷被迫转向其他领域寻找工作机会。由于大学期间过于理论化的课程设置,新闻专业的学生往往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过硬的专业技术,更没有十分突出的实践经验,所以很大一部分人的就业范围仍然局限于文秘、行政助理等操作性工作,不得不在一个几乎没有门槛的领域,接受所有人的竞争!
坦白地说,新闻专业的学生,不仅大片丧失了自己的生存领地,而且在公共的生存领地中,也沦落为十分边缘的危机地步!
二.扩招与滞后的双重危机
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危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要原因在于高校新闻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发生严重脱轨。
高校新闻学专业招生规模近年来不断扩大,新闻学毕业生供大于求。不少普通高等学校认为设置新闻专业是“投资小、见效快”,相继增设新闻传播专业,一些新办的民营高校、独立学院,也纷纷设立,导致新闻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而与此同时,新闻行业正在进行深刻的变革。新闻媒体走向市场化运作,不少单
位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控制新闻采编人员的数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提出了“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为了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整顿新闻出版秩序,削减停办了一批报刊。新闻行业的这些变革状况,没有像其他行业随经济的发展岗位增多,反而有所抑制,所以对新闻专业的就业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新闻专业在教育上,存在严重的滞后现象。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等均落后于媒介的变化与发展,大多数学校上新闻专业后,均将名校的相关内容全盘照搬。而其教学方式也只注重知识传输而缺乏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实践教育环节严重缺失,特别是新上新闻专业的学校没有相应的社会资源,完全依靠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造成不少学生大学期间没有到正规的新闻单位实习的经历。而且,不少高校的师资结构极不合理,新闻专业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学历高但实践经验不足,对学生的教育多是纸上谈兵。在这种条件下不少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没有突出的专业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剧了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现在新闻教育的培养模式不够健全,无法根据现今市场的需要快速反应,培养所需人才,这是新闻教育的弊端。现在他们最想要的就是“既能跑动又有思想的记者,既能管版又能管人的大编辑,既懂媒体又懂经营媒体的管理者,既懂传统媒体又懂新媒体的跨媒体人才。”长沙晚报《新闻专业对口就业率低,教育培养模式有待改变》一文中对当前高校新闻专业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批评性意见。文章指出,高校在师资上应尽量去找有实际操作经验的编辑、记者任教;新闻专业的在校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知识深度,在博学的基础上也要专学,一定要有自己擅长的方向;同时也应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在校期间
积极参加实践和实习,以提前适应环境,查漏补缺。
三.非专业的专业之路
当专业对口就业遇到瓶颈的时候,求变或许是一条不错的出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强化职业技能训练。面对已经饱和的新闻学就业市场,适时的转移自己的努力重点,以下职业方向可为广大的新闻学专业学生提供一种就业参考。
(1)高校教师
因为新闻传播学既具有理论的成分,又很实务,因此就业的前景也非常广阔,其属新兴学科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极缺高校教师,因此研究生毕业后即可进入高校教书,或者科研咨讯机构进行理论研究。
(2)网络编辑
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有近300万人,而传统新闻从业人员只有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已经从规模和数量上超过传统媒体。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示的第三批十种新职业中,“网络编辑”名列其中。在得到国家认可的同时,网络编辑也成为市场上抢手的人才。当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大部分网络新闻人员不再由技术人员充当,而是需要更多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背景或从业经验的人员去从事。做一名网络编辑,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其次要熟知新闻的相关知识,对网络上出现的新闻、信息、趋势要有足够的敏感度;还要能熟练使用Dream Waver、Flash等网页制作软件和一些编辑发布软件等等。
(3)影视节目制作公司高级编导
如果你是一个娱乐“粉丝”,那么一定听过“光线传媒”这个名字,它制作的《娱乐现场》节目总计发行达600个频道。光线传媒便是一个典型的影视节目制作公司,其官方网站挂有常年招聘节目撰搞及节目编导的启事。目前,我国有影视节目制作公司1500余家。在电视栏目方面,大家熟悉的《幸运52》《娱乐现场》《欢乐总动员》等都是由影视节目制作公司制作的。这些公司对影视节目的编、播、采人才都有广泛的需求。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写作能力,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和电视表现手法,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这类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前景非常广泛。
(4)线下刊物编辑
在网络时代,现实中的一切活动几乎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但网络信息也有到达率不足的问题,于是很多网站在发展壮大后都开始创办线下刊物。上海壹报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办的《文化艺术报。城市壹报通》就是一种汇集线上信息的线下刊物,它是一张集众多分类广告信息为一体的实用型报纸。该公司招聘采编的要求是具备记者的敏锐、编辑的统筹策划能力、广告人的商业嗅觉,最好还要有旅游、培训、房产、装潢建材、餐饮娱乐行业等工作经验。因此,不仅熟悉新闻学的相关知识,而且对某行业比较有专攻的毕业生在这方面最有优势。
(5)企业刊物编辑、记者
出于发展的需要,现在很多企业都会办一些不定期的刊物,这里也是传媒人才的用武之地。但这需要从业者知识面较广,因为公司主营业务各有不同,对采编人员专业背景的要求也就不尽相同。比如上海毕马企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在招聘媒体策划、采编人员时,要求具备新闻、广告、医学、药学大学本科学历;而藏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招聘执行主编时,则要求最好有历史、文物等相关专业
背景。
中国传媒大学高级课程进修班专家表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需要掌握的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如果不学习,自己终将被淘汰,所以希望广大人民,尽可能的提升自我。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分析
未雨绸缪天道酬勤
——当代大学生就业我之见
即将离开校门的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求职就业等问题,为了未雨绸缪,提前了解当代的大学生求职现状以及社会方面的政策制度,我们小组在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或总中进行了深入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分别对不同专业的同学们进行了调查,我们多次进行了小组讨论等活动,自感在此次活动中受益匪浅。下面是我个人活动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当代社会中,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集体是社会上需求量较大的集体。然而随着当代经济危机的阴霾尚存以及扩招带来的大学生总体素质普遍下降且眼高手低等因素,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容乐观。为了改变这些局面,我们应该积极主动的来对自身综合素质进行提升来适应企业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提高了自身素质,也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同时,我们还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光与热。
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我们平时利用暑假或是五一等长假参观或是进入一些较正规的企业进行实习等。在格子间中体验工作技能,了解工作环境以及同事相处之道。这样方便自身更深刻的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竞争力以及企业对于员工的素质要求。工作技能的提升让我们在求职大军中更具备脱颖而出的能力,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则为我们的自身发展铺就笃定的基石。
2.我们可以平时多与专业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请求老师对我们进行专业的指导。专业导师知识丰富,经验充足。我们可以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省去许多弯路,更方便快捷的实现自己人生的涅槃。
3.我们平时多浏览一些求职类的网站和综艺节目。在这里我有比较好的一些网站和综艺节目推荐给大家。应届生求职网,这个网站对于应届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一群出入社会的菜鸟们在这里进行交流进步。此外还有智联招聘,这是一家大型的照片网站,里面的求职方面的建议很具有可实践性。我个人非常推崇的一档综艺节目是《职来职往》。里面的达人们经验丰富,风格迥异,也都很耐心诚恳,主持人很有良知,主持风格清新自然。
4.我们应该博览群书。目前大学生的学习是很功利性的,只对自己专业绩点有帮助的书籍才会认真对待。殊不知,只有自己的人文精神素养的层次提升了,智商智慧也便提升了。书中是作者们丰富生活的写照,我们认真的阅读品味书中精神内涵便经历了作家们的生活历程。这是很好的提升自我的途径。多读书,让自己的生命充满着书卷的气息。这样也会帮我们在求职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从企业和学校的角度来说,可以建议他们平时多提供机会和讲座来指导大学生们进行就业培训以及指导。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庞大的一个团体,具备基础的知识技能,在精神和技能水平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应该立足于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在接下来的求学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力争突破和提升,充分利用好在学校和社会中每一次机会,细心发现,脚踏实地,逐渐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和就业技能。在即将面对的就业市场上凸显自己的激昂文字,未雨绸缪;在即将面对的人生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飒爽英姿,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