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竞赛课的反思[范文模版]
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竞赛课的反思
1、这节课学生在积极的讨论中,热烈地合作学习中不知不觉的掌
握了知识,学生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涨。
2、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互相谈论中对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避免了很多学生心不在焉的学习状态
3、小组合作学习对于突破难点,重点,都有很好的作用,会的同
学通过给不会的同学的讲解,思路更清楚了,表达能力也强了,不会的同学也许同学的讲解他更容易理解,也就掌握的更好了。这对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4、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我觉得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完全的、充分的调动起来,还需要在这方面下下功夫。
杨岩云
第二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环节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环节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并通过学生的各种有效学习合作,引导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也就是说,在三种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而合作学习是促进学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基于此点,小组合作学习就自然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最多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在于小组合作是否有效,也只有有效的小组合作,才能使课堂达到高效。
一、选择具有合作价值的学习内容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
首先,学习内容可具体分解。合作学习,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要选取那些内容可分解,可让每个合作成员有明确任务,又比较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其次,讨论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启发性、探究性。“学源与思,思起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思考、常探索、常创新。探究疑点的时候是注意筛选那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答案多样、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内容。
二、学生独立思考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动力
合作学习是通过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讨论,形成集体意见。否则,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打开,容易被别人观点同化,出现人与亦云的现象。
三、学习任务明确分工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合作学习中学习任务的确立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是贴近学习实际的、有选择性、有一定难度的、具有思考价值的。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学习任务,小组成员间也要根据个人特点分配任务。
四、教师引导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始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以高涨学习热情投入于合作学习中。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特别是出现困难、意外混乱局面时要深入小组,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保证小组学习合作有序、有效地开展。教师要及时诊断与处理问题,注意激活“冷场”,控制“过热场面”,使全体小组成员“动”起来。教师还要下组参与学习讨论,及时把握各组学习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机智,调整学习时间,同时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入。
五、展示交流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内容
展示交流有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阐述观点,并倾听其他组的观点,吸纳他人之长,及时做必要的订正和补充发言。通过及时展示交流进一步内化知识、归纳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教师要传达给学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投入到展示活动中去的信息,激励学生参与展示活动。
六、评价激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导向
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
1.小组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相结合。既自我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又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2.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和小组成员的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合作学习小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
3.可以对小组活动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学习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方式,它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发挥积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最佳时机,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从形式走向实质。
第三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淅河中心学校“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文件为指针,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标尺,依据课改精神,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和课堂这块主阵地,借鉴外地课改的先进经验,立足我校实际,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究富有活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施目标:
1、培养会学习的人才,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引下,学会自主学习,达到“先学后教”的目的,力求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力求形成“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反馈与点拨”课堂教学模式;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三、实施步骤与工作措施:
根据校情及教学规律,我校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改革,大概分为试点研究阶段(2010年9月-2011年6月)、总结推广阶段(2011年9月-2012年6月)、全面展开(2012年9月起)三个阶段。
(一)试点研究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6月)
实施范围:七
(六)班、七
(七)班、八
(一)班、八
(五)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学科。
本阶段主要任务:一是通过外出学习、校内培训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转变观念,认识课改的必要性;二是成立课改机构,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三是搞好宣传启动工作;四是让学生逐步适应这种学习模式;五是总结出适合我校实情的经验,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使课改更有“实效”,课堂更加“高效”;六是发现能带动课改开展的教学带头人,充实课改力量,使课改工作可持续发展。
具体工作:
1、成立班级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冯小明
副组长:杨万富
组员: 余正武、戢祥登、徐波、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试点班班班主任
职责:
筹划课改实施工作,适时到班听课、召开实验班师生座谈会和反馈意见,共同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收集分析相关数据,推广实施班级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提高教师课改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益。
2、全员培训,切实转变观念:
(1)将聘请专家以及赴外地考察学习的领导、教师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更新教学观念,深入理解并逐步掌握教学模式;
(2)学习观摩外地优秀的课堂教学实录,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组织交流反思;
(3)重新认识教师的作用。新课程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应当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是方法的指导者,学习动力的激发者,学习潜力的挖掘者。认识新教学模式下“先学后教”的核心理念,明白我校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模式,以“导学案”(讲学稿)为教学抓手的课改具体做法;
(4)重新理解好课的标准。一堂好课不再是老师讲得精彩,老师的个人素质的充分展现,而是在于充分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的发问、思考、领悟、发现,最终获得发展。
3、利用各种培训形式,全面宣传,让师生了解“班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4、具体要求:
(1)由四个班教师按照班级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2)定期面向全校推出班级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示范课。
(3)学校号召其他教师不等不靠,自觉实施班级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课堂教学模式。
(4)本学期内,学校将组织观摩、反思、研讨,重点围绕学生活动的组织、教学的设计与呈现、课堂质量的监控、教学进度的协调等问题进行研讨,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5、在试点阶段,总结经验,修正实施措施,并鼓励有责任心、钻研有成效、有志愿的教师加入课改研究团队,以保课改工作可持续发展。
(二)总结推广阶段(2011年9月-2012年6月)
实施范围:七八年级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学科
本阶段主要任务:全面成立学习小组,让试点年级相关学科的所有班级都加入到课改中,进一步总结经验,各学科根据“先学后教”的理念,初步形成“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反馈与点拨”课堂教学模式,各相关学科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由逐步熟悉到熟练运用,各学科形成成体系的导学案等教学资料,评价机制趋于完善,学校相关制度逐步健全。
具体工作:
1、成立“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课堂教学模式各工作小组。使课改工作全面、有序开展;
工作小组设置:
(1)学生工作小组
余正武、徐波(教务处学生活动负责人)负责,各班主任协助
主要职责:抓好各班学习小组设置,并要有小组分组记录,负责小组培训。
小组设置原则和培训要点:
①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合作学习小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功能联合体,通常由4~6名在性别、学业成绩、个性特点等方面具有异质性的学生组成,尽可能地使小组的组成体现一个班级的缩影。由于在每个小组组内体现了合理差异,从而在全班各个小组之间组成了一个大体均衡、可资比较的小组联合体。组内异质保证了组内各个成员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异和互补,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取长补短和优势互补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在同一起点和同一水平上展开公平、合理的竞争创造了条件。
②任务分割,结果整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小组学习成绩的优劣与个人是否尽责密切相关──小组合作学习将小组的学习任务分解到个人,或者全班任务先分解到小组、小组再分解到个人的方法,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承担了小组任务中的特定部分,一个人完不成自己承担的任务,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成功,而且也会给整个小组或全班的任务完成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小组的学习目标结构中,小组成员之间在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上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全体小组成员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一个人的成功并非真正的成功,只有在小组的其他成员也达到学习目标的情况下,自己才能达到目标。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单一的“输—赢”关系,在小组成员之间产生了“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的“荣辱与共”的积极互赖关系。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在自己掌握了学习内容之后,就会积极地去帮助其他学生;而学习成绩较差的成员,由于集体荣誉感和自尊心的作用,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以保证自己所在的小组不因个人的成绩不理想而失败,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③分配角色,分享领导
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每一个学生往往都具有不同的个性品质──有的善于倾听,有的善于捕捉信息,有的善于澄清事实,有的善于分析问题,有的善于组织活动,有的善于缓解冲突,有的善于组外外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安排他们扮演适当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同时,在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课题研究之中,学生的角色可以轮流互换。这样,既保证了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又能使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得以充分利用和彼此协调。
④小组合作学习中课桌椅的排列方式
课堂教学中学生课桌椅的排列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主动参与和相互合作的程度和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桌椅的排列方式主要是一种一排排课桌椅朝前的“秧田式”,这种课桌椅的排列方式有利于同桌的两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但是再大范围的合作学习就会受到严重制约和影响。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理论认为,为了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必须改变传统的课桌椅排列方式,可排成“田”字形或“T”字形等,从空间结构上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教学资料编制小组
余正武、戢祥登(教务处教研活动负责人)负责,各备课组长和实验学科教师协助(优秀的实验实验教师可以充实到负责人行列);
主要职责:
负责导学案(讲学稿)制作的培训与收集,编成体系,定期收集经验体会和反思材料,及时调整课改方向,在教研中不断地改进,使教学模式日趋成熟和完善。
具体工作:
① 负责对全员教师进行导学案(讲学稿)制作进行培训;
② 备课组长负责制定教学进度,平行班实验教师负责备导学案并修改成型,并在教务处登记后交付油印室印刷,保证在上课时学生人手一份;
③ 教务处(戢祥登负责)负责登记并收集成套教学案,备课组长协助,为资源共享作准备;
④ 学校在每周学习时间对教师进行经常性的培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
⑤ 在实验推广阶段,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反思总结,不断提升运用水平,以期早日达到熟练应用水平。
(3)考核评定工作小组
杨万富、余正武(教学负责人)负责,各年级组、备课组长协助 主要职责:一是定期或不定期到课堂上对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二是督促教师在“先学后教”的理念下,采用“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反馈与点拨”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三是对实验过程中工作不力的教师进行交流谈话,使所有实验教师能够尽快进入角色;对不作为的实验组或教师实行问责;四是通过听课、问卷调查、明查暗访等手段,发现并及时解决在课改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相关问题进行反思并总结经验;五是通过评价,对课改效果良好的教师和学习小组进行奖励,对教师上报上级彰,并在绩效工资积分的相关项进行奖励。
2、多层面推出公开课,使全校教师进行全方位、立体交流,迅速、全面地把握新模式下的课堂教学。
(1)交流课:备课组推出交流课,旨在交流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改善。
(2)示范课:各教研组定期推出示范课,旨在突出骨干教师带头作用,并以点带面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3)汇报课:每位教师推出一堂公开课,展示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及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果。
(4)跟踪课:对改革不到位的教师,考评小组不定期听课,及时给予整改意见,敦促其落实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3、建立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
(1)改革并逐步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重点围绕学生的参与,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形式的创新来制定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2)建立督促机制:对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反响强烈,教学效果不佳的教师,考评小组将采取戒免措施,确保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全面展开阶段(2012年9月起)
实施范围:各年级所有学科
任务目标:根据积累的教学实验经验,对教师进行再培训,用成熟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全面培养爱学、会学的学生
具体工作:
1、全面铺开课改工作,包括毕业年级在内的所有班级所有学科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
2、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开课、报告会或经验交流会,以研促教,并在其中大力推出骨干教师,培养自己的“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将优秀的教师推到“专家”行列;
3、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成为培养素质性学生的品牌之举,形成社会影响,多为社会培养爱学、会学的学生,从而提振学校的教学品牌形象。
四、保障措施
1、学校重视。学校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的课改工作作为和中考同等重要的工作来抓,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充分重视课改工作;试点阶段后学校领导轮值进课改课堂听课,每天不低于1节;
2、人、财、物的保证。学校在财力、人力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只要是课改需要的教学硬件与软件,经审定全力投入。人员的需要,可按计划调整到课改实验中;
3、奖励机制到位。将课改成绩带入到评优表模中,同时,课改效果优秀的集体和个人上报中心学校进行表彰,对评价机制中优秀学生个人和小组,学校也予以表彰;对消极对待课改或持抵触情绪的教师在一切评优、晋级中“一票否决”;对积极投入到课改中的教师,在学校老师聘任中优先聘用;
4、制度保障到位。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健全各项制度,责任明确,做到事事落实到人,时时落实到人,环环相扣。
淅河中心学校
2010年10月
第四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本站推荐)
官塘中心小学“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文件为指针,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标尺,依据课改精神,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和课堂这块主阵地,借鉴外地课改的先进经验,立足我校实际,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究富有活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施目标:
1、培养会学习的人才,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引下,学会自主互助学习,达到“互帮互学”的目的,力求达到“变大班为小班”的理想境界;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力求形成“个人自主学习-小组结对互助-反馈与点拨”课堂教学模式;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三、实施步骤与工作措施:
根据校情及教学规律,我校实施“互助高效课堂”模式教学改革,大概分为试验研究阶段(2013年2月-2013年12月)、总结推广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6月)、全面展开(2014年9月起)三个阶段。
试验研究阶段(2013年2月-2013年12月)
实施范围:三
(三)班、四
(三)班、五
(二)班、五
(三)班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
本阶段主要任务:一是通过外出学习、校内培训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转变观念,认识课改的必要性;二是成立课改机构,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三是搞好宣传启动工作;四是让学生逐步适应这种学习模式;五是总结出适合我校实情的经验,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使课改更有“实效”,课堂更加“高效”;六是发现能带动课改开展的学科带头人,充实课改力量,使课改工作可持续发展。
具体工作:
1、成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张智 副组长:唐厚安
组员:刘曙根、钟智慧、彭维新、教研组长、年级组长、试验班班班主任
职责:
筹划课改实施工作,适时到班听课、召开实验班师生座谈会和反馈意见,共同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收集分析相关数据,推广实施班级小组互助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提高教师课改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益。
2、全员培训,切实转变观念:
(1)将聘请专家以及赴外地考察学习的领导、教师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更新教学观念,深入理解并逐步掌握教学模式;
(2)学习观摩外地优秀的课堂教学实录,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组织交流反思;
(3)重新认识教师的作用。新课程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应当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是方法的指导者,学习动力的激发者,学习潜力的挖掘者。认识新教学模式下“先学后教”的核心理念,明白我校以“小组互助学习”为模式,以“练习设计为主渠道”的教案(讲学稿)为教学抓手的课改具体做法;
(4)重新理解好课的标准。一堂好课不再是老师讲得精彩,老师的个人素质的充分展现,而是在于充分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的发问、思考、发现、推广,最终获得发展。
3、利用各种培训形式,全面宣传,让师生了解“班级小组互助学习”模式;
4、具体要求:
(1)由四个班教师按照班级小组互助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2)定期面向全校推出班级小组互助学习课堂教学示范课。
(3)学校号召其他教师不等不靠,自觉实施班级小组互助学习实施课堂教学模式。
(4)本学期内,学校将组织观摩、反思、研讨,重点围绕学生活动的组织、教学的设计与呈现、课堂质量的监控、教学进度的协调等问题进行研讨,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5、在试验阶段,总结经验,修正实施措施,并鼓励有责任心、钻研有成效、有志愿的教师加入课改研究团队,以保课改工作可持续发展。
(二)总结推广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6月)实施范围:三、四、五、六年级各学科
本阶段主要任务:全面成立互助学习小组,让试验年级的所有班级都加入到课改中,进一步总结经验,各学科根据“互帮互学”的理念,初步形成“个人自主学习-小组结对互助-反馈与点拨”课堂教学模式,各相关学科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由逐步熟悉到熟练运用,各学科形成成体系的教案等教学资料,评价机制趋于完善,学校相关制度逐步健全。
具体工作:
1、成立“小组互助学习”实施课堂教学模式各工作小组。使课改工作全面、有序开展;
工作小组设置:(1)学生工作小组
唐厚安、彭维新负责,各班主任协助
主要职责:抓好各班小组设置,并要有小组分组记录,负责小组培训。小组设置原则和培训要点: ①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互助学习小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功能联合体,通常由4名在性别、学业成绩、个性特点等方面具有异质性的学生组成,尽可能地使小组的组成体现一个班级的缩影。由于在每个小组组内体现了合理差异,从而在全班各个小组之间组成了一个大体均衡、可资比较的小组联合体。组内异质保证了组内各个成员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异和互补,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取长补短和优势互补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在同一起点和同一水平上展开公平、合理的竞争创造了条件。
②任务分割,结果整合
在小组互助学习中,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小组学习成绩的优劣与个人是否尽责密切相关──小组互助学习将小组的学习任务分解到个人,或者全班任务先分解到小组、小组再分解到个人的方法,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承担了小组任务中的特定部分,一个人完不成自己承担的任务,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成功,而且也会给整个小组或全班的任务完成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小组的学习目标结构中,小组成员之间在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上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全体小组成员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一个人的成功并非真正的成功,只有在小组的其他成员也达到学习目标的情况下,自己才能达到目标。这样,小组互助学习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单一的“输—赢”关系,在小组成员之间产生了“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的“荣辱与共”的积极互赖关系。因此,在小组互助学习中,学习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在自己掌握了学习内容之后,就会积极地去帮助其他学生;而学习成绩较差的成员,由于集体荣誉感和自尊心的作用,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以保证自己所在的小组不因个人的成绩不理想而失败,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③分配角色,分享领导
在互助学习小组中,对具有优良品质的组员分配给他相应的扶助任务—即一对一的帮扶对象(潜能生)。潜能生的成长优劣直接影响着他的成长优劣。这样,既保证了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又能使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得以充分利用和展示。
④小组互助学习中课桌椅的排列方式
课堂教学中学生课桌椅的排列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主动参与和相互合作的程度和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桌椅的排列方式主要是一种一排排课桌椅朝前的“秧田式”,这种课桌椅的排列方式有利于同桌的两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但是再大范围的合作学习就会受到严重制约和影响。因此,小组互助学习理论认为,为了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必须改变传统的课桌椅排列方式,可排成“田”字形,从空间结构上为开展小组互助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教学资料编制小组
彭为华、吴小丽、李霞负责,各备课组长和实验学科教师协助(; 主要职责:
负责教案(讲学稿)制作的培训与收集,编成体系,定期收集经验体会和反思材料,及时调整课改方向,在教研中不断地改进,使教学模式日趋成熟和完善。
具体工作:
① 负责对全员教师进行教案(讲学稿)制作进行培训;
② 备课组长负责制定教学进度,平行班实验教师负责教案并修改成型,并在教务处登记后交付备课组成员进行个案修改后使用; ③ 教务处(彭维新负责)负责登记并收集成套教学案,备课组长协助,为资源共享作准备;
④ 学校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对教师进行经常性的培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 ⑤ 在实验推广阶段,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反思总结,不断提升运用水平,以期早日达到熟练应用水平。(3)考核评定工作小组
张智、唐厚安负责,各年级组、教研组长协助
主要职责:一是定期或不定期到课堂上对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二是督促教师在“互帮互学”的理念下,采用“个人自主学习-小组结对互助-反馈与点拨”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三是对实验过程中工作不力的教师进行交流谈话,使所有实验教师能够尽快进入角色;对不作为的实验组或教师实行问责;四是通过听课、问卷调查、明查暗访等手段,发现并及时解决在课改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相关问题进行反思并总结经验;五是通过评价,对课改效果良好的教师和学习小组进行奖励,对教师上报上级表彰,并在绩效工资积分的相关项进行奖励。
2、多层面推出公开课,使全校教师进行全方位、立体交流,迅速、全面地把握新模式下的课堂教学。
(1)交流课:备课组推出交流课,旨在交流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改善。
(2)示范课:各教研组定期推出示范课,旨在突出骨干教师带头作用,并以点带面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3)汇报课:每位教师推出一堂公开课,展示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及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果。
(4)跟踪课:对改革不到位的教师,考评小组不定期听课,及时给予整改意见,敦促其落实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3、建立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
(1)改革并逐步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重点围绕学生的参与,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形式的创新来制定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2)建立督促机制:对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反响强烈,教学效果不佳的教师,考评小组将采取戒免措施,确保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全面展开阶段(2014年9月起)实施范围:各年级所有学科
任务目标:根据积累的教学实验经验,对教师进行再培训,用成熟的“小组互助学习”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全面培养爱学、会学的学生
具体工作:
1、全面铺开课改工作,包括低年级在内的所有班级所有学科都采用“小组互助学习”模式进行教学;
2、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开课、报告会或经验交流会,以研促教,并在其中大力推出骨干教师,培养自己的“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将优秀的教师推到“专家”行列;
3、让“小组互助学习”教学模式成为培养全能型学生的品牌之举,形成社会影响,多为社会培养爱学、会学的学生,从而提振学校的教学品牌形象。
四、保障措施
1、学校重视。学校把“小组互助学习”模式教学的课改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充分重视课改工作;试验阶段后学校校务成员轮值进课改课堂听课,每天不低于1节;
2、人、财、物的保证。学校在财力、人力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只要是课改需要的教学硬件与软件,经审定全力投入。人员的需要,可按计划调整到课改实验中;
3、奖励机制到位。将课改成绩带入到评优表模中,同时,课改效果优秀的集体和个人在学校宣传栏展出并上报学区进行表彰,对评价机制中优秀学生个人和小组,学校也予以表彰;对消极对待课改或持抵触情绪的教师在一切评优、晋级中“一票否决”;对积极投入到课改中的教师,在学校老师聘任中优先聘用;
4、制度保障到位。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健全各项制度,责任明确,做到事事落实到人,时时落实到人,环环相扣。
官塘中心小学 2013年2月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反思
平阴县玫瑰学校
吴兴华
“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新课程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学生开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 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优势:
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全体学生,尤其是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增强了主体参与性。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独立学习成果转化为全组共同的认识成果,培养了群体意识和活动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有互查作用,能使学生从别人的错误方法和思路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4、小组合作学习的汇报有利于开展有竞争的合作。还可以将小组共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能激发创新,拓展思维,提高教学时效。
5、小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过程,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能力。
二、目前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低效现象: 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往往很艰难,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存在一些低效现象,如课堂出现冷场现象,学生合作不主动;学生层次不同,学习合作参与度不均衡;角色分工不到位,各组成员分工不到位;小组成员的构成往往具有一定的随意生和临时性,合作学习小组之间水平差距较大,缺乏横向比较的公正性。导致合作学习小组解体或学习不能顺利进行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小组成员不会合作。导致学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不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愿望,而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方法。
三、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技能:
第一、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如请求发言,遵循指导,称赞他人,澄清观点,支持反馈,互相检查,表示疑义,提出建议,概括小结等。
第二、通过具体形象的内容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交流是说与听双方的事。眼神,表情是语言的说明,和生动的语言具有同样的感染力,面对面的交流是传递信息最好的办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放下手中的书,把目光都集中在发言的学生身上,学习的氛围立刻就不同了。
第三、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小组合作的能力。教学中没有进行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要如何进行合作。他们的知识经验少,对合作交流的认识几乎为零。首先要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在他们大脑中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概念。例如先请分析能力强的学生发表见解,表示同意或不同意他的意见,如果不同意就补充不同的意见。然后再请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模仿老师与同学的交流方法进行两人讨论,使其形成一种模式,给学生导向,最后才放手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自由讨论。这样由于教师示范作用在先,学生合作起来才有明确的方向性,合作才得法,交流才有效。
第四、培养小组长,提高合作学习时效。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如果学生自制力很差,就会导致课堂纪律散乱,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选拔并培养小组长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要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小组成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动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知道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回答正确的同学报以掌声,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问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发言,起表率作用,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问题所作出的不同答案,并及时准确地想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教师可以对小组合作的人员进行合理调配,每组的组长可以实行轮换制。这样可以培养每个学生的组织能力,产生多位组织者,提高学生团体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
通过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多样化、个性化的合作学习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善学习态度。但合作学习技能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现有资源,充分挖掘资源中的娱乐元素,充分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健康、有序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反思
平阴县玫瑰学校
吴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