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从事有机合成工艺研发工作三年的体会
我从事有机合成工艺研发工作三年的体会
作者:ttyhhecheng(优化合成)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我已经在Bristol-Myers Squibb从事有机合成工艺优化(process R&D)工作三年了,这三年,感谢公司的栽培,我顺利完成了从学校毕业生到有机合成工艺优化专家的转变。因为此前我一直都在学校读书,这个转变对我个人而言也是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开端,我在此把三年来的经历和体会作个总结,兴许新的有机合成化学毕业生看了能有所得。
2004年三月,我刚入公司第一天,我就被安排做新API的路线优化和第一批临床原料的合成,虽然这只是一个四步的合成工艺,但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我完成了从最佳工艺路线的挑选,建立各步合成反应中控标准,定型API分离方案,下车间放大生产(1.5kg, 50L)的所有工作,就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工艺优化所牵涉到的各方面问题有了全面接触,例如如何挑选API路线(我学到的第一课是最短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迅速地优化多变量反应,如何运用自下而上的原理帮助确定分离方案,如何处理收率和质量的关系,如何检验工艺的可重复性,等等。。
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一个学习强度非常高的时期,一方面我得做大量实验优化各步工艺,提高我运用合成化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我得迅速熟悉PR&D各部门间交流对话的机制和快节奏的决策过程,定出符合FDAcGMP工业标准的生产放大方案并付诸实施。从我这最初三个月的经历来看,我们部门实行的是通过压担子--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完成对新人的培养的策略,我个人的成长经历说明这一策略是非常成功的。当然,成功实施这一策略的前提条件是部门内有很好的团队精神,新手能及时地得到资源上,人际关系上的帮助。在此我一方面要感谢公司对我的信任,让我直接负责新API的工艺研发,另一方面,我也要向我的很多同事致以由衷的谢意!我能迅速胜任重担是和他们对我的无私的指导和帮助分不开的。从我个人成长来说,我深切体会到不管在哪里,多做少说是新手树立良好第一印象适应公司氛围的关键,不管是老中老美,大家总还是尊重勤恳干活的人的。
在完成了第一个项目后,领导征询我的意见是否愿意领兵做一个重要的中间体工艺放大工作。这个项目和第一个完全不同,反应了有机合成工艺优化工作的极具挑战性的另一侧面,即如何啃下硬骨头。第一个项目事务繁杂但技术难度并不大,其中的挑战性在于如何依据实际情况分清工作主次,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出合理决策。这第二个项目的核心内容是技术攻关,即如何将一个非常复杂的化学反应优化放大,完成三百公斤规模的生产。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放大生产是要在外包商的车间完成,这其中就还牵涉到如何顺利完成技术转移的任务。当时我工作了还不到四个月,确实并没有体察到完成这个任务所要求的方方面面的能力,只因为对这任务的技术上的挑战性充满兴趣,二话没说就接受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真有点不知天高地厚,豪气干云的意思,根本没想过万一做不下来会如何如何。
这个中间体的合成包括了三个主要步骤:先是高温(140摄氏度)下进行三加二环加成反应得到消旋产物的dimer,然后将dimer转化成消旋性产物,最后将消旋性产物拆分成所需的旋光性对映体。在我接手之前,通过多批次的办法已经合成过40公斤,这时的平均收率在16%左右。但我的任务是要生产300公斤。从前的工艺是行不通的。主要的问题有:高温下的环加成反应重复性差,收率和立体选择性变化幅度大;需进行两步分离,而消旋性产物盐的分离有极大难度(当时用了两天的离心时间);最后拆分工艺也不稳定,析出的晶体的旋光纯度随结晶时间的延长而逐步下降。所以要顺利实现这个放大,我必需解决这三个技术难题:1,如何确保高温反应的高收率和重现性;2,如何解决中间体的分离难题或者更进一步干脆省略中间体的分离步骤;3,如何建立稳定的拆分工艺。而这三个难题实际上是相关的,第一个难题的解决是解决第二个和第三个难题的基础。明确这个关系后,我们三人攻关小组现聚焦第一关。我们利用了在线红外波谱仪详细研究了高温下环加成反应机理,搞清了反应物配比,浓度,溶剂成分,温度和升温速率等变量对主反应和几个副反应的影响,把反应实时收率从80%提高到95%左右,同时实现了高重复性。第一步的高收率也意味着在这一步产生较低杂质,这样为省略中间体的分离(纯化)步骤奠定了基础,也为建立起稳定的拆分工艺提供了良好原料。就这样,我们用了近五个月的时间,把一个两步分离,平均收率16%的工艺改进成一步分离,单反应罐操作,平均收率30%的稳定工艺,并顺利地实现了对外包商的技术转移和规模生产。
在优化这一复杂反应过程中,方法论方面我有两点重要体会,第一,在技术攻关时,一定要站在战略性的高度来详尽分析各个矛盾,找到主要矛盾,集中所有资源先解决主要矛盾,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1
事半功倍;第二,在提高解决具体技术问题技巧时,一定要牢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的古训;在现代科研实践中,我的理解是这意味着用最合适的仪器去获得最可靠的数据。以对高温下环加成反应机理研究为例,如果没有在线红外波谱仪,这项工作肯定要持续更长时间。
现代应用研究往往是多人合作,如何处理好科研实践中的人和人的关系是每一个从业者要天天面对的任务之一。我的体会是一方面要互相尊重,另一方面要实事求是,直言敢谏。这二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互相尊重是要对他人劳动有客观合理评价,而不是唯唯诺诺和稀泥,不敢评判,科研工作来不得这些,在一个这样快节奏的研发机构中,如果一个团队成员间是和稀泥的态度,那么这个团队是不可能高效优质地完成任务的;实事求是,直言敢谏的态度实际上正是重视他人老动成果的具体表现。对如何做同一件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只有大家都能畅所欲言,最后才能择优而用。而直言敢谏是一定要遵循就事论事的原则,不能搀杂任何个人感情色彩。这样提出的建议往往是建设性的容易被接受。
在科研交流中尊重他人的另一具体表现是在准备交流资料时。科研实践中工作量最大的任务往往是获取数据,而数据又是一切分析决策的基础,是技术交流的主要内容。正因为数据是这么重要,每个科研人员都应该欢迎对数据获取过程进行详尽检查。我的体会是在交流时,一定要树立这种欢迎检查的观念,而在准备交流材料时,要尽量选择易于检查的形式。我从前一直重内容而轻形式,实际上这个观念是要不得的。因为在对选择表达形式的过程中,往往能升华对内容的理解;而合理的表达方式往往是实现高效交流的前提。我们在向外包商技术转移时,从如何表述最佳工艺操作,设备选型要求,到产物表征分析方法,进行了小组内全面讨论,历经6次修改才开始转移。而在这6次修改中,我们又发现了工艺的不足之处并补充实验将工艺完善。当然,对我个人而言,这么个“吹毛求疵”的过程也大大地强化了我应用EXCEL, CHEMDRAW 等软件作图作表的能力。
在经过一年时间锻炼后,我对Process R&D的过程有了个大致理解。这时,我已逐步体会到在研发中树立全局观站到战略高度分析决策的极端重要性。因为Process R&D在制药工业届是提供临床研究物质基础的关键部门,下游临床研究部门制定研究计划,招聘临床对象都得知道何时有药,Process R&D就得做到一言九鼎,何时能供何药来不得半点含糊,这样,规划管理一个复杂多步的合成项目的难度真是随步数加长而呈指数性增长,真是需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差不多两年前,我们有一新药需进入临床,药化路线要22步,如何确保供应成了我们部门的一大挑战。显然,就算能用药化路线供最初毒理实验用药,后期临床用药必需另辟稀径。部门高层就这样未雨绸缪,早早地组织精兵强将进行新工艺研发。我当时也主动请樱,加入这个团队,一方面是因爱啃硬骨头,想看看自己所设计的路线究竟任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想了解学习这么管理复杂的项目的研发。
两年一转眼就过去了,我们团队完成了一期毒理,二期药物稳定性测试用药的供应,项目是阔步前进,因为下游部门胃口大增,而我们团队的压力更是有增无减。这时,在确保现有路线顺利放大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开辟新路线已是十万火急。虽然我不是项目领导,我也能体会到要理清其中千头万续,按时保质完成各项任务的难度。就这样,这两年,旁观侧击,我感到自己对研发工作的很多问题的认识又有进一步提高。例如,如何处理近期和中,远期目标的关系,在制定目标时,又如何做到保守和进取的平衡,对已知的和未知的风险的进行合理评估,如何理顺协调队员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关系,等等
如前面所说的,最近两年从事这个高度复杂项目的经历使我深切体会到成功的有机合成工艺研发工作一要有合成高手,技术层面上有足够支持,优秀技术人员的创造力永远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根本动力;二要有管理高手,资源的调配能实现合理优化,建立管理高手和技术高手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往往是关键。我接下来就记流水帐,把我们这个大团队从组建队伍开始到现在的运作过程做一介绍,为增进国内同业朋友对国外大药厂的研发机制的了解尽微薄之力。
先说明一点,虽然各大药厂研发机构设置,程序各有千秋, Process 和 Medicinal还是经纬分明的。Process部门的切入点对各大药厂很不相同,我们公司Process进得早, 强调质量控制和FDA的对话,从狗猴毒理药开始,Process就切入了。而有些药厂要等到临床二期才真正介入,前面用药全用外包。我们这个项目,因其合成难度实际上Process和Medicinal之间的通话还要早,一般来说,我们上游药化部门见了好苗头,就开始和我们部门高层通气,而我们部门高层会在小范围内通示结构,征寻合成方案,这时所起作用就是埋种子,预热脑子,结构越复杂,这个工作开展的越早;我当时有幸,成了我们项目最初四个人之
一。等到药化部门确定了新药结构时,我们可以立刻铺开。值得一提的是,一旦结构确定,立即全部门公示,大范围征寻合成方案,而我们核心小组对所有方案进行评估排序。这个过程差不多有一个月,基本上
文献调研,开会激辩,任何部门成员可列席放炮, 经这么个民主辩论纸上谈兵过程后,最终确立几条合成路线进行实战演练(要上班了待续)
在很短时间内评估大量合成方案本身即是一个挑战。这其中不仅是技术上分析论证。如果有二,三十个方案,而每个倡议者都认为其方案最佳,可想而知,要做到每人觉得客观公关并非易事,这里处理这样的竞争关系时,我的体会是第一要树立大局观,所有的方案是为一个目标;第二是比较的是方案,并非人的能力或智力高下,再好的路线会有不足,再差的路线会有可取之处;第三,清清楚楚标明各人贡献,何时何人想出何方案,做好方案记录,免得日后打官司。而作为项目领导,第一要做好听众,不能自己的方案就高人一等。在进行具体技术分析时,要侧重于战略高度而不是枝微末节,要评价的是否可行,要多长时间打通或解决关键步骤,长远潜力,质量控制难度等,千万不能只简单算步数来定优劣。
我们小组挑了三条路线研究。在四个月时间里打通了其中一条,12步合成,这样奠定了第一轮新路线的基础。而团队随即膨胀到九人,前面步骤迅速外包放大;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研究新工艺时,药化工艺已外包,用以提供最初狗猴毒理药,而我们同时要遥控负责质量控制。新工艺的放大基本上是我们一有初步结果便转至外包商,经常是在我们小试数据尚未采全时,外包商就已准备车间放大了。这种第一批次往往出价很高,而外包尚也要有很强研发能力才接得下。很多是候问题连连。就这样我们跌跌撞撞放大了前十一步,历时九月,当最后外包商的产品运至我们仓库时,大家可是开心了一阵。
现在国内很多同行想做后期临床药外包,我有一些建议可能会有点用处,第一,要有过硬的技术队伍,拿到工艺,必需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为这种第一轮的工艺是很不成熟,问题连连的;因定价是以提供一定量的最终产品,如无过硬技术,做不到收率倒贴都可能。第二,要有好的分析设备,HPLC,LC-MASS 是必不可少,没有这些,就谈不上质量控制,谈不上做好生产记录,而这种外包,大药厂第一重视质量,第二交货期,这儿廉价并无多大市场,原因是此时药的物质成本和临床研究费用相比几可忽略不计。
医药产业中的化学外包
在前几节我对我们工作中外包部份有简略说明,现在就专门就目前医药产业链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谈谈我的体会。
新药研制周期很长(8~10)年,大约耗资大8~12亿美元,主要分四个阶段,目标确认,结构筛选,毒理试验,药效鉴明;目标确认期主要研究新药靶的基础生物学,搞清是否能以此治病;结构筛选期是通过对药靶的结构分析,用组合化学或对天然产物修饰的办法来找到药靶的小分子开关;毒理试验阶段要搞明白人是否可食新药,药效鉴明阶段则需确认新药的疗效。这四个阶段,除开最前研的基础研究很少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他三阶段的很多任务要大量劳力,都在加速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因劳力资源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优势。
在结构筛选阶段时,一般从初期用蛋白溶液或细胞培养液筛选的结构(Hit)到先导化合物(Lead), 药物化学家一般要合成上百个来从其选择性,生物可用性,代谢,毒性一一比较;这其中的合成工作量可想而知,而尽管分析仪器日新月异,任何新化合物的合成分离纯化都要大量人力,很大一部分工作是无法用机器完成的。但好在一个有机实验从开始到结束的工序却是大同小异,普通高中毕业生经过训练后便可完成其中很多任务,这样把有机实验分解成单元操作如制鞋织衣便可和人力资源相结合了,我想药明康德的朋友对此最清楚不过了。我想目前国内作full time equivalent雇员的总人数应该是迅猛增长的。而十年后,估计定制合成的绝大部分订单都会转移到中国,正如中国的织衣制鞋业在当今世界居支配地位。尽管印度目前可能还有和西方沟通上的优势,但中国强大的化学工业基础和其他更优越社会资源(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交通资源,大量在外有机研究人员等)将逐步吸引定制合成业到中国。
毒理临床新药的供应和定制合成有很大区别,这块对技术资金上的要求很高,特别是要保证FDA标准(好像国内目前FDA论证了的厂不超过50家)。相比之下,印度制药业有很大优势,因其GENERIC 药的规模,已经建立积累了很高效的制度和人才储备。欧美药厂大多愿意找印度公司去供原料,而非中国公司。但是中国好在已有更好的大的产业基础,如基础化工原料供应,发达的水陆交通物流系统,甚至是大量闲散资金高达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如有合理公正的医药管理制度,鼓励诚实负责企业的发展,也未尝不能把这个产业环节在很短的时间里拿下。
第二篇:我从事CRA的一点体会
我从事CRA的一点体会[转] 一年前我已从事临床工作近五年,考了中级职称后改的行。个中原因主要感到从事医生使我顾家太少,尽管我很热爱这份工作。
医生是个造福后代的职业,自己得到和付出的即便在升到主治后可能略相称,可也没有时间安排妥自己的生活。
一年前加入了家CRO,进公司后我先后参与或负责或参与协助近5个项目。其中有III期的,IV期的,还有上市后的调研。Sponsor都是世界药企前十的几家。有的项目从选中心开始,组织研究者会议,递交伦理,等待审批,参与中心启动,培训医生填写CRF,原始数据核查,解决Query,随时报告不良事件。有的是去清点回收药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很耐心,很细致。有的是去做SDV,即Source Documents Verification,原始文件核对。有的是去回收CRF,然后整理齐备交给数据统计部门。有的就是纯粹后期的解决一个又一个的Query。有的有不少不良事件报告需要Follow。
目前国内医疗行业的大环境不好,导致很多同行和学弟学妹都渴望从事CRA(Clinical Research Associate)。
我认为在没有充分了解这个行业之前,还是脚踏实地在目前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不要一山望着一山高,这样患得患失反而会进入一种频繁跳槽却总也感觉找不到最合适自己的怪圈,最后把心态也搞坏了。尤其是三十岁以前,是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其中包括知识、经验和人脉。
我进入CRA行业前准备了三年多的时间来了解、参与、实践。
首先,CRA不仅需要良好的医学背景还需要对整个医疗运作体制的充分掌握,因此很多应届毕业生直接进入CRA行业很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层次的教授主任,毕竟在实习阶段没有任何利益关系,就无法真正地融入医院的内部人文环境中。
其次,就是对CRA这份职业的了解。起初我以为多看国家GCP,国际ICH-GCP就够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面试的时候这些最多作为笔试的一些基本常识,此外更重要地是真枪实弹地实践积累下来后处理应急事件的经验。
最后一点,应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英语,知名的CRO或者药企中的CRA必须按照项目对应的SOP书写很多英文报告,每天工作中可能需要收发几十封不同项目来自不同角色的Email,乃至在国际多中心项目时的电话会议都要求良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在这一点上如果英语基础好的人在面试时也会获得比较高的印象分,这点随着国际化接轨的加快,在其他行业也是显而易见的。
之前看到一个战友写的对CRA的一些看法,我感到写得非常中肯,我加入一些我个人体会,修改如下,还望战友不要见怪,旨在交流: 1.CRA前景:CRA 是个热门的职业;国内的起步比较晚,中国的人口数量多,SFDA的标准有改变,外企重视中国的市场等,所以有比较大的发展前景。在外资药企内做3-5年就算是资深的CRA; 一般在CRO 公司(正规的,做多国多中心试验)做了3年都是资深的CRA。
2.CRA薪水:CRA 不是你想象的天堂,赚的绝对是血汗钱。在大的药企或CRO,工作非常辛苦,而且强度很大,压力也很大;尽管出差多数是出去一两天,不占用周末和假期,但是timeline压得根本没时间出去,每天都是酒店和医院两头跑。绝对会感觉对得起你拿的那些薪水;CRO 新人:薪水在5000左右(税前)。大型药企多数有年底Bonus,新人:薪水:7000~9000(税前);有3年或以上经验的CRA,去了大型外资药企,平均的薪水:10000(税前);待升到Senior CRA通常正规的CRO:6000~8000(税前),药企的高级CRA也差不多会多2000左右,但是药企中很多CRA同时管项目,可以是CRA也可能SCRA,资深的CRA,可达到:10000~12000(税前);到项目经理即Project Manager(在药企没有这个Title),在CRO通常可能需要入行1年到3年,在药企很可能需要3~5年,薪水都差不多,大约:12000~15000(税前);再上升到临床研究经理即CRM及高级CRM,CRO里大约15000~18000(税前),大型药企分工比较细,会细分到事务、培训、产品安全、产品注册、产品医生或医学总监等岗位,薪水跟工作量以及公司本身都有些关系。特别指出的是:项目经理之后有一些公司除了Salary就会有项目提成,年底也会有额外的Bonus,还会有相当不错的Well-Being,除了Social Benefit还有各自企业不通的Welfare Plan。
3.CRA发展的空间和曲线: 国外的不少CRA会在同一家公司一直做到退休,而国内相对就非常少了,然而有一点跟医生很相似,就是也有一条很固定的职业发展轨迹,是个很讲究专业的行业,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在该领域的业务技能与常识,此外对临床前沿的东西也最好随时可以拿起,这样跟那些知名教授主任讨论项目的时候他们才会尊重CRA,也会非常配合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 一般的发展模式是:Junior CRA-Senior CRA-[Project Leader(PL)、Project Manager(PM)]-Associate manager-Associate director-Clinical Research Manager-Medical Department Manager;如果往BD(Business Development)或Trainer方向发展也可以,如今很多的PM在管理项目的时候就会参与到BD的工作中去,但还是要根据不同公司的职责划分来定。
4.CRA 的适合人群
第一,CRA无论在药企的医学部还是CRO的操作部都是参与到项目的每个环节,在项目形成雏形的时候像个策划,制定方案的时候像个研究生,翻译方案和知情同意书的时候是个翻译,查阅文献修改方案通过律师考核的过程像个督查,成本核算规划预算的时候像个会计,选医院选医生的时候像个猎头,进入医院考察接触教授主任的时候像在做课题,递交伦理的时候如同个秘书,组织研究者会议的时候像做市场和大型会议的组织人员,培训医院医生启动项目的时候像个培训专员,招募受试者的时候又如同一个销售,然而核对数据清点材料和药品的时候又好像个公务员,监查的过程要非常细致如同个苛刻的审计或生物统计,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又像个临床医生,在跟踪不良事件报告的过程中如同个安全专员,结束项目总结报告整理材料的时候又像个文员,总之亲力亲为什么都要做;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交际能力要没有问题。第二,CRA 要负责的事务会非常繁琐并要求极度严谨,你会感到几近吹毛求疵的程度,毫不亚于临床对病例书写的规范要求。很多人做了CRA 后,感觉很有种挫折感,经常会出纰漏,但又不一定是故意的,只是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认真的工作态度就可能轻而易举地处理好这些难题。
第三,CRA会经常出差,如果负责的Site(医院)多一些,一年中很可能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面,因此要合理安排好工作与生活,毕竟出差时间只是一两天,不影响任何休息日,即便不得以影响了也会调休。但出差时更要工作细致,一旦有纰漏会增加成本。此外需要清醒的头脑去处理很多突发事件,尤其在外地,Site的管理远没有在本地城市的医院容易,时间都是按照小时计算好的,如果效率低或者不仔细就容易给自己添麻烦。
5.CRA工作的现状:由于国内跟国外临床试验管理和监督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如今入行CRA会经常感到许多医生还缺乏基本素质,往往大城市三甲医院从事较多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教授和主任在这些方面做得已经很不错了,可以看到他们会准时在办公室等候CRA,把事先电话里确定下来的文件准备好给CRA看,如果有任何问题会给予耐心的解释甚至会经过CRA指正后谦和地分析并商榷解决方法;然而,还存在不少医生被以往不良氛围影响下养成了某种惯性思维方式,或在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之下,不理解临床试验的真实目的及意义,对GCP也知之甚少,这样在接触中就要求CRA懂得如何去解决这些人为因素造成的阻碍,把不良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具备比较完善的SOP的一些外资CRO或药企医学部通常还是有比较浓郁的学术氛围,可以在从事CRA的经历中获得在医院永远无法获取的人生阅历。
来源:丁香园
好像CRA这个职业越来越热门了,的确,从05年我加入这行开始,就一直被猎头骚扰,而听到的消息也一直是这行缺人,严重缺人,尤其缺有经验的CRA,所以猎头要到处挖人。就算今年金融危机,与从前同事们联系,发现到处都是一片四处搜罗人才的声音,都在彼此拜托找人,而且都是大型外企。因为有些地方跳槽很夸张,一跳就是一个团队,汗。我会从事CRA这一职业,也是专业使然;我是临床药理专业研究生毕业的,研究生期间,人体试验就没少作,不过当时都是研究者的角色;大凡毕业,都想从事和专业挂钩的职业,就一心想去药厂,对CRO也不大了解,乱投简历,结果还真被一家上海的中型CRO要了。虽然我在读书期间已经参加过全国的GCP培训了,不过说实话,临床项目如何做的,还是一团迷雾,不过凭借专业的优势,至少知道新药临床研发分期,每期具体内容,GCP原则,再加上英语比较无敌,专业又比较对口,面试还是很容易的。同志们,英语很重要!!如果你想去大的企业,想去外企,想去好的CRO,英语真的很重要,面试可以加分不少,后来的实际工作中能省很多力气。只要是外企的项目,资料肯定都是英文的,邮件都是英文发的,如果有EDC或者电子随机中心之类的,绝对都是英文,以前接触过的一个电话随机发药的全球临床,守在电话那头的都是老外,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或者差错,就要直接打电话跟老外去扯,直到问题解决,大部分医生口语不大好的,最终还是找CRA,这些时候,英语可以帮助你方便快捷的解决问题,也赢得医生的尊重。
回忆自己的工作经历,似乎从来没有觉得CRA这份工作带给我太多的压力;最开始在CRO,工作最辛苦,每个星期出差,那时候倒最开心,全国各地的跑,毕竟以前没去过这么多地方,可以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是个不错的经历。
我的第一份工作,运气很好,租借给业界有名的公司参加国际多中心临床,这家公司的临床项目,至今仍让我记忆深刻,他们真的有一支一流的队伍,舍得砸大笔的资金保证整个流程的正确运转,而且培训,整个监管过程非常专业到位,可以学到n多细节和操作上的东西;可以说很多都潜移默化的成为了工作习惯;这对将来的职业发展是非常好的。而且这帮做研究的人,CRA,项目经理,临床经理,直到总监,确实都是训练有素的人,真正做临床的人是非常强硬的,很坚持原则,绝对按照规定来办。当时偶的领导们对医生态度都比偶要强硬,我其实强硬不起来。。。。总觉得医生真的很忙,我们的试验真的很烦,我会一遍一遍的纠正他,但我很理解他们会遗漏一些细节,临床医生的确很累,所以只要是原则允许的范围内,我尽量的帮他们;而医生因为接受我的帮助多,也会觉得不好意思(偶这种帮助不是说帮他们干活,绝对不能帮医生填CRF,是培训一再强调的),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了。
我想大概就是这种心态帮助了我吧,一直抱着一种体谅的心态和医生打交道,所以沟通起来就很容易。就算出现一些问题,我也不会严厉的责备,彼此尊重吧,其实只要正常的人,提醒几次都会注意的。加之项目本身也很好,人家也非常认可,所以到现在还和当时认识的一些医生保持联系,成了朋友。
我看到有些朋友发帖留言说担心CRA要学的东西,要掌握的东西很多,很犯怵;我觉得完全没必要,我也学了8年医,小硕毕业,实验室也混过,医院也呆过(实习);做CRA绝对比做试验简单多了去了,基本是个体力活,虽说是有些技巧在里面,但容易掌握,不象做试验可能今天出结果明天不出结果的捉摸不透;压力比当医生的更小了;如有好的培训体制,有一个比较好的项目给你作为初次实践(国际多中心的是最理想了),一个项目做下来,该遇到的问题你都会遇到一遍,不会处理的问同事,问上司,或者自己也可以动动脑筋怎么处理,半年左右,我觉得基本就可以达到做事有把握的程度了,其实人只要做事有把握,压力自然就会减小的。象咱们医学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都拿下的同志们,绝对没有智商问题吧?学什么学不会呢?知识专业方面是毫不需要担心的,而且绝对比学医要简单;现在培训都比较完备;都是培训后上岗,还有很多有经验人士做你的backup,上手绝对是快的。
我一直觉得CRA其实就是一超级打杂;启动项目的时候帮医生收文件,收签名,开会的时候帮医生订机票安排住宿;到医院开启动会的时候讲课,带医生入组患者;常规监查的时候核对资料,病历,错误处贴条;督促医生解决Query;发生SAE了,协助医生收集资料,向上报告;平时在办公室接无数个询问电话,发送传真,复印资料,给医生邮寄各种资料。。。绝对的超级大打杂。。。。不过因为有SOP和GCP的约束,也算是有点技术含量的打杂吧。
俺就觉得这工作挺和我性子,压力不大,处理起来游刃有余,平时和医生打交道也相对比较平等;虽说做销售收入高的多,但是我还是不喜欢,一来压力大,二来总是有求于人,感觉不爽。这份工作能让我过得比较开心。
CRA另外一个重要的素质就是和人打交道的素质,当然这种交道和销售不一样;CRA说到底,是既要控制研究的质量,又要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各个环节都要跟人打交道,主要是医生,个人感觉,医生还是属于好大交道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圈子简单,人也相对比较简单,比社会上那种分散的客户群素质可好多了。所以从事CRA的同志们还是幸运的,这样我们的工作也相对简单,我觉得这样的生活不错。
最后一点,我觉得就是自信。我们和医生打交道,很多时候要指导医生研究上的一些问题,所以一定要自信,首先就要让自己做好准备,非常熟悉方案,多思考和研究相关的问题;另外平时也要显示对研究的一种自信,对自身的一种自信。我觉得我就比较不知天高地厚,第一份工作,项目经理给我培训了一个下午(关于方案啊试验流程啊之类的),一个有经验的CRA带我去观摩了她开启动会,然后我就一个人飞到千里之外的一个大医院去开启动会了;当地一个大医院,来了一屋子医生,不下2,30个(因为是国际多中心临床,大家都来听);偶也平静的讲下来了,然后好多医生提问啊,有些问题我听到过讨论知道答案,我就照样子回答,有的问题我真的不知道答案,不过我说“这个问题我也不确定,但我可以回去问我们的专家,然后再答复您,可以吗?”没有医生会说不可以,第一次启动就这样蒙混过关了,哈哈!所以遇到问题根本不需要慌,有不知道的问题也很正常,只要你能找到答案就可以了。何况一般CRA背后有一支这样的团队(项目经理,临床经理,医学总监,医学顾问),心里真的可以很踏实。另外,我觉得CRA是个比较女性化的职业,因为太细致,我觉得其实不太适合男同胞。而且毕竟发展有限,物质上也比较有限。这个职业绝对的女性占优势,不仅数量,做的好的也是女性居多。应该是基于女性耐心细致,且善于沟通的缘故吧。女孩子做蛮适合的。PS面试:我已经几年没有面试过了,新近面试了两次,结果两家外企都是全程英语面试,就不说中文了-_-!以往的面试从来没遇到过这种阵杖,难道对CRA要求又提高了?或者说现在的人才太多了,所以可以提高要求了?所以各位有心往外企发展的同志们,要好好的练口语了啊~~~~我面试了两次后,觉得英语溜了不少,平时也没机会用,嘿嘿,就当练练了,也蛮不错的
第三篇:从事外贸工作三年的自我介绍
以下就是一名从事外贸工作三年的业务员的自我介绍。
本人吃苦耐劳,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绝对服从领导的安排和指示。组织性,纪律性强,会很努力的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工作。
在工作上,责任心强、适应能力强、态度热忱、做事细心,具有9年以上企业财务管理经验和1年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工作经验,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善于交际,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在性格上,诚实守信、忠诚、和善、谦虚、乐观;在业务上,具有全盘业务处理和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擅长财务分析,精通财务税务制度,可独立完成各项财务工作。熟悉使用国税、地税、财政、银行、工商、统计的报表及防伪税控软件,熟练使用计算机解决财务的实际问题。
从事外贸工作三年了,熟悉外贸的一整个业务流程及船务安排,能独立完成一整套单证的制作,有着扎实的外贸功底。后期开始样品开发,直接跟美国的设计师联系,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能力,而且比以前更加详细地了解工厂的生产流程,在与工厂沟通的同时学会了如何处理公司,与各个不同工厂之间的联系。本人自人认为是一个有责任感,积极向上,认真勤奋的人,因为喜欢英语,所以从事外贸工作,希望能运用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工作中去,在提高自己的同时,给公司带来利益!
第四篇:从事设计工作的体会
从事设计的体会
机械设计往往离不开设计人员的阅历和经验积累,固然可以从书本上学到不少,但是非躬亲很难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别人的经验,自己没有一定的基础,要理解吸收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加工制造、装配、运输、安装、使用、维护的整个过程,任何设计时的疏忽总会在这些方面反映出来,产品设计的成功与否是很容易判断的。设计的过程中,受制造的影响很大,亦就是说好的设计是不能脱离制造的,对制造越了解,越有助于提高设计水平。
设计的图纸,投入生产,我没见过多少能立即按图加工装配,在审图、工艺等过程发现大堆的问题很常见,包括所谓“资深”的高工,总工拿出的图纸,还是经过多次开会研究反复讨论的出来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绘图的规范性,看图者的水平是一方面,但设计方对制造工艺的了解不深入是主要原因。
怎样判定自己对制造的了解程度?最简单的方法是随手抓一张自己设计的东西的图纸你是否能说出它的制造全过程。铸、锻、车、钳、铣、刨、磨,只是这样子,肯定是不行,在机械厂做过几年的谁不知道?必须细分下去,要全面了解各过程。比如说铸造时候怎么分型,浇口冒口怎么放,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铸造缺陷产生,零件结构在热处理的时候会不会导致意外情况发生的,怎么在零件结构上进行优化,切削加工过程,在脑海中虚拟出来,总共用几把刀,转速,走刀量,甚至铁屑望哪里飞,各把刀使用的顺序,车工,铣工,磨工的操作动作全过程,如此等等,才算是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不是说搞设计的一定要会玩车床,铣床,会烧电焊才可以,但是要知道这些作业特点,在设计时加以充分考虑,作为搞机械设计的人这样才比摇车床烧电焊的强,才有安身立命之处。如此,在设计过程中,就会规避一些不合理的结构,设计的质量自然提高不少,可是还不够,一个有十年八年的工龄的技工能提出比你更成熟的细节方案(尽管整体的设计统筹他们做不了),但是多少个不眠的夜晚设计出就这样一个结果,岂不是斯文扫地耶?唯一的解决办法,多看书。
别人总结出来的通常与生产相结合,俱是心血的结晶。带着问题学,多想就能消化。再也不会说“只要保证同心度就行了”这样愚蠢的回答,关键是你已经指出保证同心度的方法,甚至前辈的错误。这个时候,没人再叫你小钱、小赵,连老板都叫你钱工、赵工,挺受尊敬的吧。
摸摸下巴,胡子长出来了,尿布丢了,孩子叫妈了,成就感也来了。
可是设计总是为了使用,好的设计必须是具备人性化的,设计一新的设备,试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老板来搞杯庆功酒。过了几天,发现人家弃之不用了,原因是操作者用起来操作繁琐,骂娘啊。而且操作过程要注意的细节又多,操作工他要是能考虑的那么多因素就不会还在那里做操作工了。
设计不利于使用,就面临淘汰,有很多的成套设备,如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之类正常运转时“挺好的”,可其中一个键槽、一个轴承座什么的地方坏了,整个就不能用,厂方只卖整件,要配件不卖,自己加强还真的没地方加了,换了几个厂去买,摆了一堆,用户只好敬而远之,立了个技改项目——可怜的技改。这样的事情只要是在机械行业转的久的都会有所见所闻。使用根本就离不开维修,好的设计更不能忽视维修性。
在一条大型的生产线上,关键的设备,总共一年也就维修那么两次,每次都要把设备搞得大卸八块,行车、叉车、千斤顶、撬杠十八般兵器还不够用,老师傅们还要自己专门动脑动手玩几样好用的专用家当来伺候,导致停产的损失已经超过设备本身的价值,真是个无言的结局。如果一套大型设备仅因更换一只油封什么的,都要几乎将整机完全分解,使用单位不骂设计干的是断子绝孙的玩意才怪,真的是设计者的悲哀。
我们搞设计不光是要站在制造的基础上,还要有创新,但创新一定要学会继承。现在,全社会都在强调创新,但我们不能只要一强调创新,就瞧不起原有的东西,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的更远,这就是哲学里讲的“扬弃”。通常的创新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构成事物旧有元素的重新组合,一种是在旧有元素上加一些新的元素。
所以,不管怎样,创新的东西总是含有一些旧有事物的影子是不可否认的。正像哲学中所讲,新事物都是在肯定中否定,否定中有肯定中产生的。
比如我们人类,虽然说是大自然的天之骄子,但实际上,我们99%的基因都是和大猩猩一样的。如果人类不是在继承大猩猩的基因基础上,有1%的突破,人类的出现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有人说我有志气,不需要继承大猩猩的基因,我自己搞一个100%纯人类基因,那您就是再过一亿年,也搞不出来一个人类来。所以说,不能为了创新,把旧有的东西全盘抛弃。原有的东西就如同一盘菜,创新就如同一点点调料,有了这么一点调料,菜的味道更加鲜美。但没有人为了纯鲜美,不要菜,光来一盘炒调料的。所以我们强调创新,但不能忘记继承,只有继承,没有创新,那是因循守旧,而只有创新,没有继承,那是空中楼阁。
原封不动的克隆可能很多的人认为是最安全最省事的一种设计方式。但是作为从事工程设计人员来讲,克隆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所谓一抄、二改、三创造。简练的概括了设计人员的成长之路。
刚入门的时候,只能照抄,但是在抄袭的同时要拼命的去理解原设计者的意图和思维,理解整个机器的传动,各个装置之间的相互关联,每个零件的相互关系,理解了之后就可以出图,图纸上就可以有明确的尺寸配合要求,形位公差约束。只知道画下来,随手胡扯几根线条上去,大概感觉机器精度比较高,就玩命的把精度往上提动不动就0.005,0.002,Ra0.4、0.8,在图纸上大言不惭的签名在设计栏。号称自己搞的东西是很精密的。这种不知所谓的号称机械设计工程师的信手拈来满地都是。
模仿优秀的作品是每一个设计师的必走之路。但是做设计,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人也要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久了,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风格的养成与一个人的艺术素养和个人修养有直接关系。罗嗦的人搞出来的东西就是那么罗嗦的,小气的人搞出来的东西就是一副小家子气,不负责任的人搞出来的机器就跟那人的德行一样的不负责任。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就是不一样,这样捣腾出来的东西就有了独特的灵魂。行家一看就知道,这是用心的杰作。
要想在抄袭的时候积累了经验就要抱着否定的态度学习。查阅资料,多看些经典的设计案例和设计的禁忌,与自己接触过的一些东西进行对比,就有了大的提高,就可以在现有的机器上动手术。
如:提高机器的附加值,完善更多的功能,让整机具备更高的可靠度,从而迎合高端的客户。
或者进行结构精简,保留一些常用功能,降低成本,满足些买不起那么也用不上多功能的客户的需求。
做到这样就可以称的上做机械设计开始入门了,能不能成为世界级的发明家这个事情很难说的。但是凭自己多年经历见识,将一些结构进行组合,变异,嫁接,创造一些新的东西是不难的。
与其用一生的时间去研究永动机之类的高深课题,或者搞一些莫名其妙不能创造任何价值的所谓专利,不如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做些能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留下点印记的事情。到时候老得快死了,临终的时候还会想到,活了这么多年,捣腾了那么多机器在地球上跑,足以含笑九泉。
成为一个真正能称职的机械设计工程师,需要十年甚至十年以上的磨砺。还要有相当的天分以及勤奋和能造就人的环境。
天才等于99%的勤奋+1%的努力,其实说的并不是只要下苦工就会有成就。这句话说的是若一个人对某个职业没有那1%天分,再勤奋也是没有用的。勤奋是一个发掘自己天分的一个途径,是有所成就的必须条件之一,而不是全部。机械零件材料选用的原则要考虑三个方面的要求:
1、首要考虑使用要求
1)预期使用寿命
2)工作性质(连续工作、间歇工作)
3)工作环境(户内、户外、环境温度、湿度、盐雾、霉变)
零件的工况(预期寿命、震动、冲击、高低温、高速、高载都应当慎重对待); 2)结构对零件尺寸 3)零件的重要程度。(对于整机可靠度的相对重要性)
2、工艺要求:
1)毛坯制造(铸造,锻打,切板,切棒); 2)机械加工; 3)热处理 ; 4)表面处理
3、经济性要求: 1)材料价格(普通圆钢与冷拉型材,精密铸造,精密锻造的毛坯成本与加工成本的对比,); 2)加工批量和加工费用;
3)材料的利用率;(如板材,棒料,型材的规格,合理的加以利用)
4)替代(尽量用廉价材料来代替价格相对昂贵的稀有材料,如在一些耐磨部位的套用球墨替代铜套,用含油轴承替代车削加工的一些套,速度负载不大的情况下,用尼龙替代钢件齿轮或者铜蜗轮等等)。5)当地材料的供应情况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1.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a)对机器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要注意协调、平衡!防止木桶效应的出现。
b)对机器经济性的要求 设计经济性,在短的时间里投产上市,捞回开发期间的消耗,甚至边设计边制造使用经济性:要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产品在小批量做开始赚了,再来改的更好)
2、对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
1)在预定工作期限内正常、可靠地工作,保证机器的各种功能 2)要尽量降低零件的生产、制造成本
3)尽可能多的采用市场常见标准件。
4)对可能系列化的产品,尽可能的在开始设计的时候考虑零件的通用性,无法通用的也要尽可能的在结构上类似,以减少制造过程的工艺编排,夹具工装设计的工作量。
第五篇:从事调研信息工作体会
调研信息工作不像有些业务工作那样引人关注,但却是整个机关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我于10月开始从事调研信息工作,至今快两年了。作为一名基层调研信息工作者,说起调研信息工作体会,我想用“情有独钟”这个词来概括。
有兴趣,然后有动力。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我对文字工作怀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到单位上班的第一
天,领导对我说:“调研信息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感觉你的文笔基础还不错,先做调研信息工作吧!”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与希望,正式接手调研信息工作之后,我开始认真翻阅单位近年来的工作总结、调研报告、工作简报和计划。在熟悉单位工作的过程中,感觉高新技术企业党员支援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很有信息价值,于是在单位领导的指导下以“xxxx打造信息服务平台支援新农村建设”为题撰写了一篇调研信息。按照单位领导和区组织部调研室同志的意见建议反复修改之后,上报市委组织部被《xx组工动态》采用并下全市基层党组织。能够比较成功地撰写一篇调研信息,对我的鼓舞也很大,从此我从事调研信息工作的兴趣更浓了、动力更大了。经常加班加点,抱着电脑撰写调研调研信息和调研文章。有人问:“整天埋头写东西,枯燥不枯燥呀?”我回答说:“有‘枯’有乐。”
知不足,然后重学习。“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有幸参加市、区一些有关调研信息工作培训,并研读了全国、全市层面的一些优秀调研信息和调研报告,深感自己调研信息工作水平有待提升,深感加强学习的重要与必要。为了及时了解上级精神和工作动态,我每天通过网络、报纸等途径浏览时政新闻和单位(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工作情况;为了提高理论水平,我用业余时间通读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十三大以来的党代会报告和重要讲话;为了学习别人的写作经验,我每天阅读《人民日报》,每月阅读《求是》杂志文章,对于其中的好文章反复研读,学习别人如何设计标题、开头、段落和结尾;为了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语言,我开始阅读《资治通鉴》、《民间谚语》和古代诗词歌赋;为了拓宽思路,我认真阅读了《学哲学用哲学》、《辩证法随谈》等哲学书籍和《改革政府》、《第三波》等国外学者专著。工作时间忙,没有空闲时间读书,我上下班包里都会装上一本书,在公交车上有座位的时候和等车的时候就拿出来看几页。
深调研,然后可动笔。调研信息被称为领导的“眼睛”和“耳朵”,在服务决策、反映情况、推动工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调研信息工作的特殊功能,决定了调研信息的“生命”在于真实准确,情况不清、调研不足,写出的信息和调研报告不仅给领导帮不上忙,还会添乱,甚至有害于科学决策。所以没有深入调研,就没有“写作权”。每次确定写作主题后,我都要求自己开展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充分了解上级有关精神、充分掌握工作实际情况、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进行深入思考、分析、综合,然后才动笔撰写。抗震救灾期间,xxxx成立了全国第一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奔赴四川地震灾区一线开展心理抚慰、赈灾信息化建设等志愿服务工作。就此项工作,我通过网络、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与志愿者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了解他们在灾区一线的工作情况,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深深地他们的事迹感动。于是利用周末两天时间,含着感动的泪水撰写了《激情燃烧的80后党员——记xxx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一文,被《xxx组工通讯》刊用,在社会上和党员中产生了良好反响。在多次直接深入基层党组织、走访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执笔完成的《xxx工作模式的有益探索——xxx工作实践及体会》调研文章被全国非公经济组织党建研究会评为“二等奖”。
多磨练,然后有收获。古人云:“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就是说,把目标定到“上”的等次,其结果可能仅达到“中”的等次;定到“中”的等次,结果可能仅达到“下”的等次。做好调研信息工作要有恒心,牢固树立追求卓越的信念,努力把调研信息和文章塑造成“精品”而不仅仅“合格品”。为此需要在寻找信息点和撰写角度方面进行磨练,在掌握调研方法方面进行磨练,在设计文章框架结构方面进行磨练,在词句推敲方面进行磨练,在形成朴实文风方面进行磨练,等等。凡工作,人大都喜欢顺利、轻松和安逸,而不愿忙碌、反复和磨练,这或许是人之常情。然而,毕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写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和磨练,我在调研信
息工作上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先后在市级以上媒体和刊物上发表文章10多篇,其中《xxxx》一文,被中央宣传部《党建》杂志刊用,《依托网络载体,延伸工作手臂:xxxx工作模式》一文,被中央组织部《非公党建专报》刊用。同时,也得到了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激励,被评为了“xx区党委系统信息工作标兵”和“xx区组织系统调研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说起从
事调研信息工作的收获,我想主要有四点:使我深刻认识到一定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投机取巧,这是其一;使我提高了从全局、大局的高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其二;使我养成了持续读书和学习的好习惯,这是其三;使我在工作中更多地体验到了乐趣、充实和成就感,这是其四。
“在一厘米宽,挖一千米深”。一位知名企业家讲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引起我许多思考。能够干自己所钟爱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技无大小,贵在能精”,一个人一生能够真正做好一件事情足矣,更何况还远远没有做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