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赏析
《西方室内弦乐艺术赏析》期末论文
情感的盛宴——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赏析
提到《流浪者之歌》,多数人的脑海中浮现出的是绚烂的演奏技巧和深沉的、伤感的旋律。在这一首曲目中,萨拉萨蒂运用恰当的手笔描绘了吉普赛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技巧性得到了相当完美的结合。
《流浪者之歌》是一首情节性极强的乐曲,仿佛一首诗歌,一个故事,一点点的将吉普赛民族的性格展现在我们眼前。诗歌有起承转合,故事有跌宕起伏,歌曲同样有情节的起始、发展和高潮。而在我眼中,若论到情节的跌宕、情感的丰富,《流浪者之歌》无疑是独奏曲中的佼佼者。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它用四个部分让我们经历了剧烈的情感变化。
乐曲的开始,强而有力的管弦乐齐奏和主奏小提琴充满忧伤的旋律,就如同一篇文章精彩而简短的开头,将人们带入了吉普赛民族的情感世界。第二部分,以变奏和反复做技巧性极强的发展,轻巧的泛音和华丽的左手拨弦展现了丰富的主题。在这一部分,乐曲一点点的向我们诉说吉普赛民族的美丽和忧伤,仿佛美丽的吉普赛女郎含泪的倾诉,让人既惊叹于女郎的美丽,又唏嘘于她颠沛流离、饱受歧视的生活。随着少女的倾诉,忧郁而伤感的情绪一点点积蓄在心中,终于,在乐曲的第三部分,悲伤的情绪达到顶点。装上弱音器的小提琴,奏出充满伤感情调的旋律,将悲伤的情绪渲染到了极致,仿佛是少女倾诉后的沉默,不仅倾诉者陷入深沉的哀伤,听者亦入境,唏嘘落泪。此情此景,恰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一曲终了,“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若是乐曲就此结束则罢,出人意料的却是,乐曲行至此处,急变为极快的快板,就仿佛突然传来的将这沉重的沉默打破的窗外的歌声和舞蹈。哭泣的女郎被其鼓舞,擦干泪水重展笑颜,将哀伤和忧郁抛开,加入到这一场愉快的狂欢中,为满座的倾诉者献上绝世的曼妙舞姿,而听众们经历了方才感同身受的悲伤,再看吉普赛女郎且歌且舞,则更加体会到了这舞蹈中蕴含的飞扬的、极致的美。情绪一点点的高涨,朝气蓬勃的趋于高潮,闪电一般的结束,让人沉浸在余韵中,不能自拔。
由一开始的忧郁、悲伤、到最后极致的欢喜,这样一首乐曲引导着我,沉浮在其缓缓展开的情绪中,且哭且笑,短短几分钟,却仿佛看完了一场跌宕起伏的人间戏剧,经历了情绪剧烈的跌宕起伏,回肠荡气,酣畅淋漓。
音乐是一种神奇的艺术,在高度的抽象和概括之下,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丰富到即使千千万万人听过,但每个人总能听出其中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因而,像《流浪者之歌》这样的情感与内容均十分丰富的作品,不同的演奏者总能为听众呈现不同的听觉体验。每一个演奏家,理解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便有差别。穆特的《流浪者之歌》,情感外露,细腻而浪漫,她呈现出的故事主人公像是一位浪漫美丽的吉普赛少女,时而柔美,时而浪漫热情。而海菲兹的《流浪者之歌》,丰富的技巧使得情感更加含蓄,他呈现出的叙事主人公,则更像一位已然经历了人世风霜的吉普赛妇女,悲伤的情绪更加内敛而深沉,即使是狂欢中,也带有沉稳和持重。每一个版本,每个人的理解与喜好更是各有不同。
但忽视这所有的时间的、空间的差距,《流浪者之歌》无论是对于演奏者还是听众,都无疑是一场情感的盛宴。与如今快餐文化和市场经济下的快餐式廉价音乐不同。廉价的音乐只能取悦耳朵,其背后的内涵与情感经不起推敲与发掘,因而其生命周期仅限于耳朵的从新鲜到厌倦的过程。而《流浪者之歌》,其经过作曲家凝练、抽象概括的丰富情感,需要用心去感受、聆听,并在情感的共鸣中达到精神的欢愉,它跨越了时间空间的界限,让听众得以与作曲家、与演奏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只要人类灵魂之美没有变质,其生命便绵延不绝,不断为人们带来新的感动。不仅《流浪者之歌》,所有音乐史上不朽的名曲也是如此,它们作为人类珍贵的精神食粮,不论何时何地,都是人类最极致的、情感的盛宴。
第二篇:流浪者之歌观后感
流浪者之歌观后感 《流浪者之歌》开始于林怀民一趟渴慕的旅程。1994年夏天,行囊里带着德国作家赫曼?赫塞根据佛传故事改写的小说《流浪者之歌》,林怀民飞往佛祖得道的菩提伽耶。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赫塞,四十五岁创作出经典作品《流浪者之歌》(又译:悉达求道记),故事主人翁婆罗门之子悉达多,历经静坐冥想、放浪形骸、流浪苦行的种种求道法门,而在放下一切法门时得证圆满。在菩提伽耶,林怀民看到大觉寺外聚集上百的乞丐,残障与麻疯病人,大受惊骇,因而烦苦不解:“人世间的悲苦,为何在佛陀涅盘两千五百年后毫无改善?”忽然间,他意识到佛陀不是神,而是凡人,为了利益众生,苦思出让世人安身立命的生命哲学。他感动地叩头顶礼。
一日,在佛陀悟道的菩提树下静坐,阳光穿过叶隙,林怀民感到眉心一股温热,从未有过的安静与喜悦笼罩他的身心。印度归来,如流水般创作出《流浪者之歌》,林怀民喜欢说:“这是佛祖的礼物。”
这样就诞生了我们今天所能观赏到的舞蹈《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绝对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编舞者将三吨半稻谷搬上舞台,让我们得赏一场稻谷的盛宴:谷泉、谷河、谷雨、谷瀑、谷丘,及至满满一舞台金黄的稻谷。编舞者以乔治亚民谣作为配乐,那音乐雄浑,低沉,沧桑,长河一般的音符,蕴藏着无比的坚韧和力量,与舞蹈浑然天成。而那些衣衫褴褛的男女舞者,他们的一出场就让人震惊,让人感受到了求道之途的苦难。
一束细密的谷泉,从天而降,汩汩落在一个扮作僧侣的舞者的光头顶上。随后的90分钟里,他一动不动,合掌而祷,接受着稻谷(圣水)的洗礼。从高空垂直落下的稻谷,簌簌敲击着他的头顶,再飞溅到他指尖,再弹起,焰花一样美丽的弧线,绽放,落下,缓缓堆积在他脚下,小山一样。灯光下,粒粒稻谷本身就是舞蹈。金黄的,带着声响,线条流畅,路径华丽,亦动亦静。
沿着稻谷堆成的蜿蜒的圣河,那些衣衫褴褛的男女求道者挣扎、跋涉、祷告、祭祀„„他们的舞蹈,虔诚、神圣、充满仪式感。那一次次扑向稻谷,或者翻滚、跳跃、旋转、鞭笞,都给人极大的震撼。他们肢体的动作,又是那样的由内而发,像是不可遏止的本能,全不是为舞而舞。
还有那个整场只与耙子为伍的舞者,将满台的稻谷一圈又一圈地耙出一个巨大的圆。耙这个圆,足足用了24分钟。那是何等的气场?从近景中看到舞者淋漓的大汗,再观他的专注疑重,无不让人惊叹。
《流浪者之歌》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什么是沉思冥想?什么是躯体舍弃?什么是持戒奉斋?什么是屏息呼吸?那是从‘自我’中一种短暂的飞离、从生命的苦痛中一种临时的逃避;那是对生命痛苦的一种缓和、对生命愚行的减轻。”这是赫尔曼·黑塞 在小说《流浪者之歌》写的话。看完了林怀民编导的舞蹈《流浪者之歌》,我开始明白了这段话的含义。《流浪者之歌》正传达了一种忘我,一种生命痛苦的解脱。而这种忘我这种解脱,一方面需要精神的追求,一方面需要物质的劳作。
第一段---痛苦,那个僧人,站在左前方的台上,上面不断地洒下谷物,从他的光头上流泻,在足下堆积。他应该就是乔达多·悉达多,就是流浪的修行者。
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演出过程中无论是喜是悲,这个僧人始终保持这个姿势,岂一个忘我可解?
飞流之下静定禅立,其中的定力和坚韧,自不待言。他在流动的稻谷中坚守着静,坚守着念,以不变应万变,愣是成了整个舞台上最牵缠人心的一角,也让人心生敬意。
在这段,那几吨稻谷自然也会成为卖点,稻谷是收获的象征,是富裕的象征,物质的象征,但也是沙漠的象征。正应征了佛祖的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开始的时候衣衫褴褛的男女求道者在满地的稻谷上挣扎,稻谷从他们的指缝中抓起又漏下,痛苦的人们犹如在沙漠中行进。这让我想到,物质上的东西我们不可能永远抓在手中,若没有精神上的富足,我们只是在沙漠痛苦地穿行,看不到尽头是什么,看不到希望在何处。
第二段---自我的鞭挞,这一段中的男人们拿着绿色的树枝抽打自己,让我看得触目惊心。随着他们的自我鞭挞,我的内心也在经受着鞭挞。绿色树枝是希望的象征,是谁不让生命的希望不能发芽,是人自己,既折磨了希望也折磨了自己。这让我想到人的不自律是才是痛苦的根源。我们时时破坏自定的规则,嘴上嚷着要遵守规则,需要规则,要有社会公德,却不自律,亲手去破坏它们,使它们形同虚设,毫无意义,最后还在一味地抱怨,不满那些自己造成的错误。我们时时违背自己的良知,我们明明知道善的立场,却又不由自主地走到另一边,最后遭受恶果,深陷于痛苦中不能自拔。
一切都存因果,此消彼长。自我谋取到眼前的那点利益也不过是截了自己的脚补自己的头这样的蠢事。人的自我是就那鞭挞着希望和鞭挞着自己的树枝,就是既不利益自己也不利益众生的痛苦。我们要从痛苦中解脱,就需要忘我,需要先自我解脱。
第三段,一个全身只着一根带子的几乎裸体的健硕男人,和一堆稻谷从空中重重砸下。前面的舞者如果说表现都是饭都吃不饱的穷人,始终站起跌倒,牢牢地被吸引在大地上,(在人智学中,大地也代表着物质),那么这健硕的男子(肌肉非常之美)定是个富足的人,也许他拥有许多的粮食和黄金(这里稻谷可以解释成黄金,财富)。那么这一段,这个男子也始终贴在谷堆上,他只是挥霍,挥洒那些稻谷抑或黄金,他几乎连向上的力量都没有,他沉溺在这些物质之中。
那些穷人因为难以得到物质的满足而挣扎痛苦,而那些物质富足的富人们,他们沉浸在物质之中完全难以自拔,完全丢失了精神上的支撑,成为了精神上的乞丐,真正的乞丐。这不正是对我们现实中那些本末倒置、追名逐利的,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摸爬滚打地,而身心疲惫的人们的一种警告吗?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光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却忽视精神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意义,物质只会让我们沉迷难以自拔,精神才能让我们忘我,以摆脱物质的痛苦,得到解脱。
第四段---双人舞(爱的力量),这里男舞者背起了女舞者,向着光的方向前进,前进„„好像整个舞蹈,只有在这里出现了两对双人舞,我理解为,爱的出现。这个爱也许仅仅是两个人的,爱的对象只有那一个,但这至少是爱。拯救的力量就是在爱的依稀微茫之中。在此过程中,两对舞者之外还有一个孤独的男舞者,执着棍子盲目地追寻„„
这让我想到爱的力量,爱给我们带来了陪伴的温暖,心灵的慰藉,让我们有了责任,有了动力向着光明,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而那些找不到爱的人就只能孤独地盲目去追寻人生,找不到方向和希望。所以我们需要爱,需要爱去让我们摆脱求道路上的困难。
以上是让我印象深刻的几段,还有就是那位当所有的舞者都来谢幕,包括那位无论是喜是悲也如如不动的僧人也来谢幕时,依然默默在谢幕的舞者后面拿着耙子耕作的耕耘者。他一直是以人肉背景的姿态出现的,无论民众如何痛苦,找寻„„他都如一个毫不相干的形象独自耕作,那时我就冥冥中感觉,这个人肉背景很重要。果不其然,后半场,这位耕种者独自出现,用耙子在舞台上静心划出了20个同心圆,约30分钟。
我感觉这个耕种者其实就是僧人,也就说都是修行者,或者说是修行者的一体两面。参禅有止和观两种方法,如果说僧人做的是观,那么这位耕种者做的就是止,一切的痛苦挣扎精神的焦虑都在土地地耕作中停止。流浪的终点是归顺土地,修行的终点也是归顺土地;精神的归属是肢体劳动,痛苦的终结是默默耕种。
耕种者是有福的,纯朴的劳动者是神的厚爱。那些我们现代人看起来蠢笨之极的手工劳动:木工、缝纫、烹饪、园艺耕种„„正是能把我们的精神的焦虑、飘忽的头脑深深植入大地的途径。这让我觉得修行(即忘我,从苦难中解脱)是两面的,一面是精神的追求,一面是物质的劳作。
《流浪者之歌》通过舞者们的的肢体动作呈现的是求道之旅,由此岸向彼岸的旅程,集祭祀、膜拜、修为、朝圣等等宗教仪式于一体。苦难的生命,朝圣之路就是生命之旅。求道,缘自信仰、渴慕,是精神所需。而代价,却必定是肉体的痛苦。舞者压低身姿、缓行慢舞,迟滞、痉挛、抽搐般的舞姿,沉重的呻吟或者吐纳声,皆为呈现求道之途的苦难。最终在那飞流直下的谷瀑、倾盆谷雨,带着巨大声响的壮观中,求道者们得到了光明,从痛苦中得到解脱。
在这一过程中,我明白了流浪者的终点是什么。是忘我,是解脱,是摆脱苦难,是走向光明,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向那群衣衫褴褛的男女那样在物质中挣扎,而是像那个僧人一样追求精神,向那个耕耘者一样通过物质的劳作释放痛苦,这样我们才能得道,才能走向光明。
第三篇: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观后感
《舞蹈欣赏》要结束了,当初就是想选一门相对轻松一些的课程,能够在繁忙的专业功课学习之余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休息。很开心,这门课完全符合我的要求。其实有时候休息并不只是睡觉,能够放松心情,卸下包袱,去融入到舞蹈的欢快氛围中往往能够让人更加的心情愉悦,更加充满活力。
不过必须要承认,我是没有什么音乐细胞的,或者说艺术细胞的,所以我基本上是看不懂舞蹈想要表达什么感情的,或者说要叙述什么故事的,我只能看出那些舞者是多么不容易。要不就是惊叹他们的动作是多么高难度,能给我在视觉上有很大的冲击感,但是要说心灵,精神上的冲击就很牵强了。我还没有到那么一个境界,到能领略艺术精神的境界,我还要继续努力
当然上了这门课我也是获益良多,这门课上也让我对于舞蹈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了舞蹈的分类,也知道了哪些是体育舞蹈等。老师也经常会提到舞蹈演员的选择标准以及中西方传统上对于舞蹈审美的差别。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对我产生了影响,或许今后我会更加有意地去发现中西方审美上的差别。深感我们在学习本专业课程之外还应该增强自身的人文修养,多去学一些其他的跟专业无关的东西。其实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修养如今在世界上排的是很后的,我们大多数人没有看过歌剧,没有听过真正的交响乐,没有认真欣赏过舞蹈,即便是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欣赏过的也不多。我想说的是舞蹈欣赏的课程是很好的,它给予我们的营养并不比那些专业课来的少。
我们的邓老师还是一个比较有激情的人,我经常能被她向上的态度所感染,甚至我还感觉听着她讲课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她还是相当负责的,从她走下讲台到我们身边给我们一一签卡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认真的人。在教室里大家一起看舞剧也很开心?在课上看的踢踏舞、芭蕾《天鹅之死》等舞蹈,我现在依然记忆深刻。
说了那么多,不可避免还是要说说这个论文主题-----流浪者之歌。我想说这部舞蹈剧并不好看。总之我看完的感受是这样,可能我没有艺术细胞吧,我看的时候觉得这个所谓的“舞蹈”里的动作过于扭曲,病态,我看了以后觉得很不舒服,感觉很压抑,甚至我还没有把它看完,倒是觉得最后的那个用一个耙在金黄色的稻米上画出一个个同心圆的画面倒是挺美的。还有整个舞台的布景还算可以,但就是里面演员的动作让人难以接受,太不自然,太过生硬,并没有什么感受。或许是因为视频拍摄的问题,不过我看一些场景的布置还是觉得挺美的。舞蹈或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侧重给观众以愉悦,一类侧重宣泄舞蹈着自身的情感。当然我还不太清楚《流浪者之歌》是哪一种。
为了这个论文,我还是找了很多关于《流浪者之歌》的资料来看。《流浪者之歌》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舞蹈,没有任何故事情节,节奏缓慢,唯一的舞美就是舞台上的三吨半金黄色的稻谷。这些稻谷有各种呈现方式,有时像山川河流,有时像瀑布,有时整片地掉下来,最后舞台上安静下来这些稻谷还要回收,就在演员谢幕之后,一位舞者拿着耙子在舞台上画了25分钟的同心圆。《纽约时报》的舞评认为《流浪者之歌》最好的舞段就是这25分钟,在每个城市演出时都有人流泪。
我没有看完全部的《流浪者之歌》,我就到网上找了一些过程来看。第一幕看到的就是一个僧人,站在左前方的台上,上面不断地洒下谷物,从他的光头上流泻,在足下堆积。他应该就是乔达多·悉达多,就是流浪的修行者。他身后是
群舞,有男,有女,着素衣,有的手持棍子,在痛苦中挣扎。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演出过程中无论是喜是悲,这个僧人始终保持这个姿势,如如不动,是世间变幻的观照。也许很多时候这几吨稻谷成了卖点,但是我们不仅仅的来看稻谷的,我们要看到稻谷的意味。稻谷是收获的象征,是富裕的象征,但也是沙漠的象征。正应征了佛祖的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开始的时候衣衫褴褛的人们在满地的稻谷上挣扎,稻谷从他们的指缝中抓起又漏下,痛苦的人们犹如在沙漠中行进。沙漠的原野,精神的也是物质的。
然后几乎裸体的健硕的男人:这个全身只着一根带子的男人,和一堆稻谷从空中重重砸下。前面的舞者如果说表现都是饭都吃不饱的穷人,始终站起跌倒,牢牢地被吸引在大地上,(在人智学中,大地也代表着物质)那么这健硕的男子(肌肉非常之美)定是个富足的人,也许他拥有许多的粮食和黄金。(这里稻谷可以解释成黄金,财富)那么这一段,这个男子也始终贴在谷堆上,他只是挥霍,挥洒那些稻谷抑或黄金,他几乎连向上的力量都没有,他沉溺在这些物质之中。这里男舞者背起了女舞者,向着光的方向前进,前进„„好像整个舞蹈,只有在这里出现了两对双人舞,我理解为,爱的出现。这个爱也许仅仅是两个人的,爱的对象只有那一个,但这至少是爱。拯救的力量就是在爱的依稀微茫之中。在此过程中,两对舞者之外还有一个孤独的男舞者,执着棍子盲目地追寻„„全场暗淡,没有音乐,唯有僧人静静站立,谷物簌簌倾泻在他的身上。人只是个通道,世界从人身上流经,不来也不去,不多也不少。在这里,谷物在灯光中飘落,听着簌簌流泻的声音,不存一念。爱出现了,火-光明之子也就出现了,这里男女围着火跳舞,突然谷物如瀑布(两排)从上方倾泻而下,灯光辉煌了起来,人们在欢呼。谷物这时犹如暴雨,“暴雨”过后,居然有烟(携带在谷物上的灰尘)冉冉升起,整个就是雨过天晴:蓝色天空里飘着白云。
以上第一部分结束了,所有的舞者都来谢幕,包括那位无论是喜是悲也如如不动的僧人也来谢幕,掌声雷动,经久不息。那位耕耘者依然默默在谢幕的舞者后面拿着耙子耕作„„前面部分的时候,他一直是以人肉背景的姿态出现的,无论民众如何痛苦,找寻„„他都如一个毫不相干的形象独自耕作,后半场,这位耕种者独自出现,用耙子在舞台上静心划出了20个同心圆,约30分钟。
经过看过资料后,我重新评价这部作品。《流浪者之歌》三吨半的黄金稻米,是舞作中最动人的风景。林怀民从印度返台后,告诉技术人员:“我要满台的黄金稻米。”从选米、筛米、洗米、染色、烘晒、阉割、熏蒸繁复的加工,才创造出被誉为“黄金之舞”的诗意画面。米是圣河、是山、是求道者的苦行鞭笞,是清泉细流,是舞评所说的“生命之源”。
舞作里的乔治亚民歌音乐,同样来自千里流浪的邂逅。那年,胡宝林教授在维也纳送给林怀民一张私人拷制的乔治亚民歌录音带,音质粗糙,但Rustavi合唱团沧桑而温暖的歌声,让林怀民如获至宝,直觉:这就是《流浪者之歌》的音乐。为了寻找音质较好的唱片,云门展开从莫斯科到纽约的千里搜寻,终于在纽约一家俄文书店尘封的角落,发现仅存的一张唱片。
流浪者之歌不只是一场舞蹈表演。它兼容艺术和文化上的多方指涉,却浑然合为一体„美好的台湾舞者以每根筋络,每块肌肉,全然投入地表达一场朝圣之旅中的圣洁感与祈求。即使是外行亦能看出,“云门”看似自由的手舞足蹈其实有严格的规程。所谓随意,只是一种观感而已。演员之张弛很像是太极——慢、控制、蕴涵不可预知的爆发。紧绷处令人窒息,挥洒时令人心悸。而最令人怦然的则是双手合十伫立在台侧超过70分钟的佛陀。沙漏般从高处流
泻而下的柱状稻谷,不止歇地落在他的头上、肩上四处飞溅,而佛陀却宛如一尊石像,静的排山倒海。这真是个奇怪的时空安排,霍金若见,续写《时间简史》也不一定。这是我的评价。观众共享了舞台上所刻划画的冥思精髓,并为时间似乎为之静止的宁静殿堂,忘却了生活上的琐事。这是个值得历经的旅程,是个东方宗教生活的庆典,它将烙印在每个有幸参与此旅程的观众心中。林怀民的舞,不只是美丽。他的舞完美,引人入胜,精准而严谨。舞到终段,黄金米瀑洒落,带出狂喜。这段超凡亮丽的剧场表现,迷醉着我们的想象力。
第四篇:《流浪者之歌》讲稿
《流浪者之歌》
一、导入新课。
1、视频导入。
师:首先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请大家认真观看,一会儿告诉老师这是哪个国家的电影片段?(印度)那么关于印度你知道多少呢?谁来给大家说说,我们来讨论讨论。你们知道的可真多,非常好!概括的很全面。
2、导入新课:印度历史悠久,人口众多,领土面积广大,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创造了许许多多世界灿烂的文化,如:宗教文化;(西游记唐玄奘去西天取西经)建筑文化(泰姬陵);尤其是印度的音乐文化,在世界上享有盛名。那么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这次的印度音乐之旅,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二、学习新课。
1、播放音乐,初步感受歌曲。
师:首先我们来听一首印度民歌《流浪者之歌》:板书,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屏幕上出示的问题: 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其中有几个乐句相同或相似? 师:歌曲结构是a+b+b'。
2、复听歌曲。
(1)教师范唱歌谱,学生感受旋律走向,例举3种旋律线条让学生选择。
A.请同学们边听边拍击歌曲节奏。师:分析了歌曲的结构之后我们再次聆听《流浪者之歌》。
B.思考:歌曲中出现了屏幕上的哪些节奏型?
我们刚刚掌握了歌曲的节奏,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歌曲的旋律走向是怎样的呢?请大家认真听老师唱歌曲的旋律,并跟着老师的手画出歌曲的旋律线,然后对屏幕上的选项作出选择。
三、学唱歌曲《流浪者之歌》。
1、用“lu”轻声模唱歌曲旋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共同的探讨,对流浪者之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来学唱歌曲,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钢琴伴奏打着拍子用“lu”轻声模唱歌曲旋律,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
2、师:同学们基本能模唱这首歌曲了,那么歌曲中最有特色的地方在哪里?
(1)写在音符的左上方,表示临时升高或降低该音符的符号叫变音记号。这种变音记号也叫临时记号。5 4 3 #5 4 3(2)师小结:在音的上方有一条像波浪线的记号叫上波音记号。(3)教授其概念:上波音是在同一个音之间加入上方时值很短的邻音而构成的,就是这个上波音记号让这首歌曲富有地方特色,印度音乐大多喜欢在歌曲中加入变化音和装饰音,这就是印度音乐中最有特色的地方。
用钢琴演奏,让学生感受对比,再用钢琴带唱。(加入上波音和没有上波音有何不同?)#5 4 3 和 #5 454 3 的对比。设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除了这个地方出现了上波音记号外还有哪个地方出现这样的音乐记号?出示音阶图,带有上波音的 7 6 又应该怎么唱?
生: 7 1 7 6 6
3、跟钢琴歌唱歌曲中的简谱。
师:我们解决了这个难点,下面请同学们跟钢琴歌唱歌曲中的简谱。
4、师: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熟悉了全曲旋律,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钢琴伴奏加入歌词轻声哼唱全曲,随音乐打拍子并轻声跟唱。
5、这次请全班同学轻声跟录音范唱完整演唱全曲。(提示学生注意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
6、师生合伴奏接龙唱。
师:现在老师想跟你们合作一下,老师先唱两个小节,你们再接着唱后面两个小节,第二段的时候反过来由你们先开始唱,看看我们配合得够不够默契!
7、情境创设,体会歌曲情感。
师:假设你就是这位流浪者,你会以怎样的感情来演唱这首歌曲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1分钟,小组长来分享你们组的体会。(略带伤感)
8、完整跟录音伴奏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情感。
9、认识印度古典音乐的两个基本因素拉格和塔拉。(打比喻:盖房子)
师:大家演唱时可以再洒脱、随性一点,其实印度的传统音乐是很崇尚即兴的,但是即使是再自由的音乐,也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拉格,其含义是企图借特定的音符组合的旋律,来引领听者的情绪和感情,一般由5至9个音符组成。
二是塔拉,是节奏和节拍的总称。这两个要素在我们刚刚学习的歌曲中都有体现。
10、播放乐器视频片段,教师简介,认识最具印度特色的乐器。师:刚刚介绍的两个基本要素又离不开两件最具印度特色的乐器。“西塔尔”是一种长颈弹拨乐器,共有七根琴弦,主要作为独奏乐器用来演奏拉格或为演唱伴奏;“塔布拉”是由两个单面鼓组成的套鼓,是进行塔拉演奏的关键乐器。
四、拓展与延伸。
1、体验与感受印度舞蹈。
师:印度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它的歌舞紧密相连,互相促进,在印度音乐中常常加入了舞蹈。接下来请大家通过欣赏印度歌舞《蒙格尼》寻找一下印度舞蹈的特点。
(1)、欣赏印度歌舞《蒙格尼》。
设问:欣赏印度歌舞《蒙格尼》时请同学们关注:舞者的眼神、手部动作、舞姿?
(2)、模仿几个简单的印度舞蹈手部动作 师:请同学们跟老师学习3个印度舞蹈手姿。
(3)、动:闻歌起舞,根据刚才学习的印度舞蹈手姿结合头部有节奏的左右摆动、眼睛随音乐转动等分小组为歌曲《流浪者之歌》创编律动。
五、小结。
1、请学生归纳出印度音乐的特点。
(1).装饰性音型(上波音)点缀旋律。
(2).旋律迂回、曲折呈下行走向
2、教师归纳总结本节课。
印度的音乐以拉格和塔拉为基本要素,使用了很多的装饰音和变化音,运用了最具特色的乐器,且大多数都加入了歌唱和舞蹈,使其具有独特魅力。
3、结语:印度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国度,印度音乐浪漫、唯美、动人,常常带着一种迷幻的色彩。印度舞蹈以其变幻无穷的手势、眼神,复杂多变的舞姿让人迷恋,让我们学会用开放的心态,审视、包容它。谢谢大家!
第五篇:流浪者之歌观后感
流浪者之歌
观后感
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
班级:微电子技术一班
姓名:夏瀚涛
学号:200931261185
指导教师:邓晨霞
正文:
在最后一节舞蹈欣赏课上观看了台湾现代舞大师林怀民先生的”流浪者之歌“感慨颇深。
作为一名理工科的学生,对文艺类的舞蹈不是很了解,更别说在舞蹈中也不算很流行的现代舞了。但是,今天看了流浪者之歌,不知不觉深受感动。让我这一个门外汉也情不自禁的深深的沉醉到其中。
流浪者之歌分成几个段落,每个段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第一段 痛苦的昭示
开场时,就被那忧伤的曲调和震撼人心的舞美所吸引。一个僧人,站在左前方的台上,上面不断地洒下谷物,灯光照在谷物上,谷物似水流从他的光头上流泻,在足下堆积。他应该就是婆罗门之子乔达多·悉达多,历经静坐冥想、放浪形骸、流浪苦行的种种求道法门,而在放下一切法门时得证圆满。在他身后是群舞,有男,有女,着素衣,有的手持棍子,在痛苦中挣扎。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演出过程中无论是喜是悲,这个僧人始终保持这个姿势,如如不动,是世间变幻的写照。
全剧没有一处布景和实景,三吨半稻米便是整部舞作的全部舞美。金黄的色泽,与灯光配合制造出质朴而别致的舞台效果。也许很多时候这几吨稻谷成了卖点,但是我们不仅仅的来看稻谷的,我们要看到稻谷的意味。稻谷是收获的象征,是富裕的象征,但也是沙漠的象征。正应征了佛祖的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开始的时候衣衫褴褛的人们在满地的稻谷上挣扎,稻谷从他们的指缝中抓起又漏下,痛苦的人们犹如在沙漠中行进。沙漠的原野,精神的也是物质的。
第二段 自我的鞭挞
演出中另一个吸引人眼球的就是舞者手中的棍子。棍子表达的是对自我的防护,对外界的敌意。干枯的树干象征着生命的干枯,了无希望,上面绑的铃铛,不时发出清脆的声音,那也许是人心中对希望的呼唤,是对神的呼唤。我注意到,开始一段的铃铛好像是很少的,不是每个都有的,到了这一段好像就每根棍子都有了。是不是对希望对神的呼唤越加强烈了呢?
在舞剧的中期,男人们拿着绿色的树枝抽打自己,让我看得触目惊心。随着他们的自我鞭挞,我的内心也在经受着鞭挞。绿色树枝是希望的象征,是谁不让的生命的希望的希望不能发芽,是人自己,既折磨了希望也折磨了自己。此时我心中只有念头:人的不自律才是痛苦的根源。一切都存因果,此消彼长。自我谋取到眼前的那点利益也不过是截了自己的脚补自己的头这样的蠢事。人的自我是就那鞭挞着希望和鞭挞着自己的树枝,就是既不利益自己也不利益众生的痛苦。
第三段 物质欲中沉溺
那个全身只着一根带子的男人,和一堆稻谷从空中重重砸下。前面的舞者如果说表现都是饭都吃不饱的穷人,始终站起跌倒,牢牢地被吸引在大地上,(在人智学中,大地也代表着物质)那么这健硕的男子(肌肉非常之美)定是个富足的人,也许他拥有许多的粮食和黄金。(这里稻谷可以解释成黄金,财富)那么这一段,这个男子也始终贴在谷堆上,他只是挥霍,挥洒那些稻谷抑或黄金,他几乎连向上的力量都没有,他沉溺在这些物质之中。
第四段 爱的力量
到了双人舞阶段。这里男舞者背起了女舞者,向着光的方向前进,前进„„好像整个舞蹈,只有在这里出现了两对双人舞,我理解为,爱的出现。这个爱也
许仅仅是两个人的,爱的对象只有那一个,但这至少是爱。拯救的力量就是在爱的依稀微茫之中。
在此过程中,两对舞者之外还有一个孤独的男舞者,执着棍子盲目地追寻„„,似乎是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她。
第五段 心无杂念
不记得顺序了。全场暗淡,没有音乐,唯有僧人静静站立,谷物簌簌倾泻在他的身上。我觉得这是个观照的暗喻:我只是个通道,世界从我身上流经,不来也不去,不多也不少。在这里我也试着作了一下静心:看着谷物在灯光中飘落,听着簌簌流泻的声音,不存一念,天地间只有我独自存在。
第六段 火的仪式
舞其实每段都是一个仪式,那么在本段中的仪式感就很明显了。爱出现了,火-光明之子也就出现了,这里男女围着火跳舞,我好像出神了,感觉自己好也跳上了舞台和这些舞者在一起祈祷,祭祀。我冥冥中觉得这个场景是如此的熟悉。如果真的如斯坦纳说的:想像的生前的反射。我就该相信这些事情也许真的曾经在我身上发生过。
第七段 谷物瀑布(光的降临)
这段是高潮,突然谷物如瀑布(两排)从上方倾泻而下,灯光辉煌了起来,人们在欢呼。谷物这时犹如暴雨,“暴雨”过后,居然有烟(携带在谷物上的灰尘)冉冉升起,整个就是雨过天晴:蓝色天空里飘着白云。
第八段 背后的耕作者
以上的部分就已经结束了,但是贯穿整个舞蹈我看到了另一个隐藏的地方,也是隐藏的寓意。那就是贯穿整场的那个拿着耙子的默默的耕作者。前面部分的时候,他一直是以人肉背景的姿态出现的,无论民众如何痛苦,找寻„„他都如一个毫不相干的形象独自耕作,那时我就冥冥中感觉,这个人肉背景很重要。果不其然,后半场,这位耕种者独自出现,用耙子在舞台上静心划出了20个同心圆,约30分钟。很多人都会注意到那位一直纹丝不动站了90分钟的僧人,而我对那位耕种者却念念难忘。我在翻看豆瓣相关资料的时候,好像在一个访谈中,林老师说:“在这个舞蹈中僧人和耕种者的地位同样的重要。”
我感觉这个耕种者其实就是僧人,也就说都是修行者,或者说是修行者的一体两面。参禅有止和观两种方法,如果说僧人做的是观,那么这位耕种者做的就是止,一切的痛苦挣扎精神的焦虑都在土地地耕作中停止。
无独有偶。在看影片之前我听过一个故事。一位修行者要去长途跋涉,准备突破最后的障碍。最后他来到沙漠的边缘,他感觉到自己正笼罩在莫名的空虚中,不管走那条路都是同样的空虚和寂寞。终于有一天,他看到一眼泉水,水珠不断冒出,又重新被沙漠吞噬。同时也有两个不同教派的修行者来到这里。三人在此顿悟。他开始返程,再一次经过曾经路过的一个花园,他停留了下来,有位老人在等待着他,老人说:“如果某人像你那样,从遥远的他乡找到回家的道路,他必然会热爱这温润肥沃的土地。他知道生长的一切必将会死亡,死亡同时也孕育着生命。”流浪者答道:“现在我归顺大地了”。从此他精心呵护她的花园。
不能说这个故事和流浪者之歌是非常契合的,但和舞蹈结合起来看,有一点却是相同的:流浪的终点是归顺土地,修行的终点也是归顺土地;精神的归属是肢体劳动,痛苦的终结是默默耕种。
耕种者是有福的,纯朴的劳动者是神的厚爱。我记得耶稣诞生的故事中,神就是托梦给两个看上去脏兮兮的牧羊人去祝福的。所以我觉得修行是两面的,一
面是精神的追求,一面是生活的劳作。
感想 :
舞蹈播放结束,但是我还是久久的不能从刚才的意境中解脱出来。之前看过《婆罗门》一书中有下面一段话:“如是我闻。不旅行的人绝无快乐,罗希塔!活在人的社会,最善良的好人也会变成罪人„那么,流浪去吧!
流浪者的双足宛如鲜花,他的灵魂成长,修得正果;浪迹天涯的疲惫洗去他的罪恶。那么,流浪去吧!
他的福份跟他一起作息,跟他一起站立,睡眠,如影随身和他一起移动。那么,还是流浪去吧!“
流浪去吧!多么诱人啊,又多么残忍啊!
可以看出,“流浪者之歌”不只是一场舞蹈表演。它兼容艺术和文化上的多方指涉,却浑然合为一体„美好的台湾舞者以每根筋络,每块肌肉,全然投入地表达一场朝圣之旅中的圣洁感与祈求。
最后,舞到终段,黄金米瀑洒落,带出狂喜。这段超凡亮丽的剧场表现,迷醉着我们的想象力。
当你完全沉浸在这个舞曲中,你只会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