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做史料分析题 培养历史分析能力
如何做史料分析题 培养历史分析能力
一、认真阅读
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将史料的意思弄明白。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文言文,现代文的阅读能力,但关键是要认真,要有耐心。认真阅读史料,除了阅读正文而外,还要注意阅读史料的按语和尾注。这些要素提示我们把这段史料还原到相应的历史环境下,有助于我们联想相关的历史知识,正确答题。
至于史料的正文部分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泛读即整体阅读。疏通文字,把握史料的基本内容。阅读的过程中,划出中心句或关键句,概括出史料的主要意思。对似懂非懂的内容要联系上下文,再把它和课本中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这样就能达到正确理解史料的目的。
第二遍阅读是针对文后的题目,有选择地阅读,是精读。这次阅读实际上是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整理的过程。要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特别是要挖掘材料间的隐性联系。
史料后的题目做完后,进行第三遍阅读。这次仍是通读史料,检查一下有没有把握住史料的主要内容,有没有疏漏的地方。这一次阅读是拾遗补阙。
二、仔细审题
教会学生要用三分之二的时间来审题。如果说认真阅读史料是准确答题的基础,那么仔细审题则是关键。不少同学不会审题。特别是考试时遇到一些材料长,信息密度大,文字又比较艰深的史料题。一看材料,心里发慌,手脚自然就乱了。还没答题心理就打了败仗。于是,匆忙地将材料和题目看一下,还没有理解清楚题意,就草率答题。其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殊不知,审明题意是正确答题的前提。只有仔细审题,正确理解题意,才能准确回答,不至于答非所问。
仔细审题,首先要看清题目有几问。其次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如时间、背景、措施、意义等去理解,还要注意有没有字数的限制,问题之间有没有联系。如果遇到评价某人或某物,必须客观。一般要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评述。另外有些题目的回答,还要考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深层次、多角度、实质性地分析。
三、准确表述
理解史料原意后,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回答,千万不能丢、漏要点。这一步的关键是靠船下篙,扣紧问题回答。对史料里的有效信息要进行整合、概括。表述时做到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层次分明。
当然,影响史料分析能力的因素有许多。要想提高史料分析能力,也不是三两天所能奏效的,功在平时。平常要多做一些史料分析题的训练,熟能生巧。另外,还有待于语文阅读水平、辨证思维能力的提高。
总之,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有效的训练,史料分析能力的提高还是大有希望的。最关键的是,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我们都需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去落实。
第二篇:巧用史料教学活化历史课堂培养学科能力
巧用史料教学活化历史课堂培养学科能力
从2008年高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的命题看,全国Ⅰ卷中,其中12道历史选择(客观)题和2道主观题几乎全涉及到历史史料的考查,如全国Ⅰ卷17题.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关系的新纪元”、第18题“新中国的诞生”,均考查学生解释历史事实的能力;全国Ⅰ卷第37题“科举制”,第39题“清朝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全国Ⅱ卷第19题“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考查学生从历史资料中获取信息以及解释、分析信息的能力;全国Ⅱ卷第37题“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扩展和影响”,第39题“苏德战争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等,主要考查学生从历史资料中获取、解释、分析信息的能力,恰当地运用原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能力,以及解释历史事实的能力和客观地评价事实的能力。阅读历史材料,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既是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又是高考命题方向和选拔人才的需要。所以,在中学历史课堂中,要重视史料运用,巧用史料教学,以达到活化历史教学和培养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目的。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巧用史料,才能达到活化历史教学和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史料巧设问题
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穿插、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史料,如人教版必修(1-3)和选修(1-6)高中历史教材中,每册选用的图文资料约有几百条幅之多,其中包括文字史料、文物图片、历史地图、表格图示等。这些资料与教材内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或是历史知识的形象化,或与历史知识互为表里、互相补充,或是对历史知识的诠释和展拓,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教学时如果置之不理或只是简单地要学生看一看、读一读,就会使史料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充分利用这些史料,尽量挖掘其内涵,精心、巧妙地设计教学问题,增加思维含量,启发、诱导学生去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把平铺直叙的结论教学变成跌宕起伏、疑难重重的探求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高一历史(必修1)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节中,在分析秦朝中央官僚机构有何特点时,学思之窗中有则小故事就可以利用。教学中,可利用这条材料设计思考题:(1)秦始皇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如此在意的原因是什么?(2)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3)从这则故事中可以看出秦朝中央官僚机构有何特点?通过阅读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学生自然得出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特点: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职责、权利、地位相互配合彼此牵制;臣议君决减少失误;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等。
二、巧妙补充教材外的史料激趣探疑
由于篇幅所限,教材所提供的史料毕竟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恰当补充史料,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课堂上补充的史料一般有如下几种:
1.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的史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证明: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明显提高,思维更加敏捷。历史具有过去性,提供相关的图片、音像等资料,可以化无形的历史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介绍历史人物的时候,可适当补充历史的人物的画像、照片或手迹、名言、代表作品;介绍历史文物、古迹时,最好展示真实的文物、遗迹图片;在介绍历史事件时,可播放相关的录像资料。这样可以穿越时空的约束,再现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处于活跃状态,提高课堂效率。
讲历史必修1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风雷”一目时,教师首先准备一张邮票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说明这是1989年发行的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的邮票,请同学们观察这张纪念邮票的设计有何特点。学生立即集中了注意力,好奇地回答:“卷了一个角。”师问:“这有何含义?”学生恍然大悟:“五四运动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教师因势利导:“五四运动为什么会发生?过程如何?为什么说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请同学们积极思考,下课后,我将把这枚邮票送给发言最积极、最有见解的同学做奖品。”如此引入新课,新颖别致,先声夺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用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史料
不言而喻,重点难点是教学中的重头戏。如何去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其中,善用史料教学就是有效方法之一。
如在讲述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引入:材料1一九二五年毛泽东同志在他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中明确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材料2可出示高中语文课本鲁迅的小说《药》中部分表现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的情节。让学生仔细阅读和分析这些材料,上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重点难点也就自然就突破了。同样的道理,在讲授“春秋战国百家学派的思想主张”、“两税法等赋税制度的改革”、“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启蒙思想家的主张”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适当补充原始史料,对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有事半功倍之效。
3.提供史学研究新成果、新观点的史料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考古的新发现,史学研究不断出现新成果、新观点。中学历史教材毕竟不能年年更新,同历史研究的进展不可能完全同步,于是,出现了教材相对滞后的状况。有的史学新成果虽然出现于教材,也只有蜻蜓点水式的结论,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面对这些情形,最好的做法是在课堂上适当引用史学新成果、新观点进行补救。比如在讲述戊戌变法的性质时,可向学生介绍两种观点: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前者是教材中的传统提法,后者是史学界的新观点,其实这两种观点均有道理。这样,可以创设新的历史情境,提供新的视角,丰富学生的认识,拓展思维的空间,深化教学内容,引导质疑创新。
4.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的时政热点和乡土史料
时政热点问题,鲜活度高,现实感强,能缩短历史的时空距离,使学生体会到历史学科的实用价值。乡土历史因发生在自己的家乡,在自己生活的地方,让学生有一种格外的亲切感。这两类史料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比如讲述鸦片战争时提及我们湘西凤凰籍总兵级人物郑国鸿,是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攻占的第一块领土劫后余生的守土军官,是鸦片战争全过程中规模最大、战斗最为激烈的定海保卫战的捐躯者,是被整个中华民族公认的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近代第一批民族英雄。郑国鸿在鸦片战争和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这种突出地位,使得他的影响已经突破了湘西凤凰这一狭小的地域,成为在全国范围里极有知名度的人物。以至于人们一提及鸦片战争就会联想到郑国鸿,一提起郑国鸿就要想到湘西凤凰。因此,凤凰这座美丽小城与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战争在某种程度上结下了不解之缘。课堂上适当引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开阔视野,有利于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情怀。
三、合理布置史料作业研习提升
教材上、课堂上、练习本上提供的史料往往都是专家、学者、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学生只是被动拿来运用;而且每位学生面前呈现的史料都没有区别,体现不出个体差异,满足不了个性需求。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收集、整理、阅读、理解、综合、运用史料,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上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布置灵活机动的史料研习作业,显得很有必要,如:
(1)选择《资治通鉴》中你最喜欢的一篇阅读,写出阅读体会。
(2)阅读《三国志》中《魏书-武帝纪》及裴松之注中有关曹操的材料,结合小说及电视剧《三国演义》,分析讨论小说、野史中的人物形象与正史记载的人物有什么区别,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3)洋务运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或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或拿破仑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请引用史料作答。
诸如此类的作业,教材中是没有现成答案的,要求学生要像史学家一样“探究”历史,进行自主学习,自己选读史书,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处理,主动去获取信息、发掘信息、归纳信息。长此以往,必然养成自觉、主动研习史料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四、严格遵守史料教学的原则操作运行
巧用史料教学,能有效活化历史课堂。如何使史料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是一门上课的艺术,最好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客观性原则。正如梁启超在《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史料是从某一角度对历史的再现,是历史客观性的依据和实证。课堂教学使用的史料必须真实客观可靠,这是体现历史学科科学性的坚实基础。所以,选择史料最好是可信度强的原始材料、第一手资料,一般情况下还应该注明出处。把野史趣闻当正史材料运用是史料教学的大忌。
(2)趣味性原则。由于历史知识本身具有既往性的特点,加上中学生年龄特征的限制,难免会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因此,课堂教学中补充一些趣味性强的史料,往往可以受到很好的效果。
(3)关联性原则。课堂中史料的运用,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史料的运用一旦与教学内容脱节,与教学目的无关,在学生的历史理解或历史解释的活动里不起作用,不能引发任何探究活动,就变成了一种机械式的演练,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切忌堆砌史料,生搬硬套,哗众取宠。
(4)适度性原则。运用补充史料的量要适度。在历史教学中,教学任务本身比较繁重,如果一味地补充史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的分析讲解,会增加学生负担,结果只能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甚至是适得其反。
(5)渐进性原则。史料的解析,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好的古现代汉语功底,较广的知识面。因此,史料的选用必须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运用史料教学要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年级学生运用的史料应该有不同的要求。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应多用一些直观的、简易的史料;高三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和稍难的史料。
总之,万丈高楼平地起,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非朝夕之功,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中,巧用史料作为探究历史问题的证据,用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只要我们注意方法、掌握原则,不断实践,勇于探索,一定能达到活化历史课堂,培养学科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第三篇:高中学生历史材料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研究(模版)
高中学生历史材料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研究
摘要: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是高中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学生对许多问题的认知、思考都是建立在此能力提高的基础上的,因此高中学生应注重对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对于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下面笔者将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分析;能力;阅读
一、培养高中学生历史材料阅读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1、从历史学科高中生学习的现状看
有些人认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思维和阅读的能力,因此无需在阅读上再下功夫,实则不然。在我七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高中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整体较差,拿到一段材料往往感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特别是遇到文言材料时,学生们更是万分恐惧。由于学生无法准确的理解材料,因此学生们无法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导致学生丢分的现象屡见不鲜。
2、历史教学的需要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材料一直伴随着教学过程,我们对历史史实的认知,往往是通过阅读完成的,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史实与数据。一堂有效教学,就在于此堂课学生掌握了多少史实与论点,并作出自我独特的分析。教师教学的难度就在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顺利突破教学重难点,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无疑是提高高中学生历史成绩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作为高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
3、从高考的要求看
我县中考时历史科目采取的是开卷考试,很多学生平时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他们多半是在考前进行突击,或者准备大量资料带入考场。因此很多学生根本不具备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初中的学习没有形成独自的历史素养。甚至进入高中以后有些学生仍把死记硬背作为提高历史成绩的有效方法,这其实与当今的历史学科考试是相悖的。
在当今的历史学科的高考试题里,我们不难发现材料题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多以材料的形式呈现出来,重点就是考察学生对史实的认知能力,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因此高考的现状就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分析阅读能力。
二、提高学生对历史材料阅读分析能力的方法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不仅是学好语文学科必备的能力之一,也是高中历史学科对学生的要求。阅读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教材,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可以是文学类的,也可以是历史方面的,如一些人物传记、世界史等方面的书籍,或者利用网络、电视等来获取一些历史知识。通过长期阅读和积累,既提高了阅读的速度,也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学习万万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毕竟现在的高考考察范围广,命题活,仅仅依靠教材那么一点知识根本无法满足考试的需求。大量有效的阅读,能有效的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为历史题的顺利解答打好基础。
2、教师注重历史学科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对材料阅读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升材料阅读分析能力也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的关键就在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们知道学生很喜欢历史故事,如果可以把这些材料都变成小故事就好了!可事实上我们又无法把每一个材料都一一对应出一个历史故事。而且我们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老师拿着教材或者试题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信息,久而久之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会下降。到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我认为首先历史教师一定要努力让学生喜欢我们的历史课。学生是否喜欢历史学科,是做好材料题的一个良好的心理因素。只要学生敢于去了解历史,解答历史,就能提高自己。其次教师在讲解材料题的过程应借助语言、图片、影视片段等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这一点在六月初到安康参加历史学科年会上我深有感触。会上一位来自上海的近七十岁的李老师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材料解析课。李老师选取的是今年考古学上的一个热门――海昏墓的发掘。在这里面涉及到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导致的王国问题,再到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看似很常见的知识点,李老师却通过几个小故事并利用几个考古发掘现场的图片以及抑扬顿挫的语调,创设情境讲的非常生动,学生已经完全被吸引了,所以学生们愿意继续阅读和思考。此外李老师非常注重鼓励学生开口说,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整个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3、克服对文言历史材料阅读的心理障碍。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只要一看到较长的材料,特别是文言材料就害怕,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拿下它。主要原因是,长期的历史教学往往更倾向于关注试题本身的解答,而忽视了学生解题的心理疏导,忽视了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要大胆的引导学生去做这类题,指导学生先结合上下文看懂材料的大意,再依据材料提炼相关信息。如提炼材料的出处、时间等关键信息,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已经掌握的相关的历史知识完成对试题的解答,让学生在一次次训练中提高自己的历史解答信心。
更重要的是,明确告诉学生,高考肯定无法碰到我们已知材料,只有形成自我的历史解题素养与能力,才能获得高分,让学生面对历史题时排除这个知识我们没学过等等心理障碍因素。
4、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技巧。
首先,最有效方式是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这主要是针对主观题来说的。主观题的材料一般较长,把整个材料看完了再去看问题,然后又要根据问题再读材料,必然会耗费大量时间。因此提高做题效率的一个办法就是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再看材料。通常情况下主观题会有两到三问,而每一问都会叫我们通过阅读XX材料回答。在看完每一问后我们一定得先弄清楚题目到底问什么,再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材料,并把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用笔标记出来进行规类。这样就节省了时间,解决重复阅读材料的弊病,为提高做题效率奠定基础。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用来思考和整合答案,减少丢分。
其次,针对常见的问题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如:“依据材料一,概括“当面临这类问题时,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就在材料中,我们要一句一句的去读材料,然后归纳史实。又如做”表明”、“反映”、“启示”等题,其实都有一个套路。必须让学生先学会去套,在套中尝到甜头,在套中提高自己。使材料题的解答训练过程,成为学生的历史素养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不知不觉的提高自我解答能力和历史解答信心。
再次,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有效分解。有效分解问题,是我们提高材料阅读能力的必备方法。在高考过程中,往往一题隐藏多问,学生感觉好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没有学会分解问题,如:“依据材料一,我们能从汉武帝统一思想的措施中得到什么启示”,其实这一问隐藏着两问,我们要分解为:汉武帝统一思想的措施是什么?然后从这些措施中得到什么启示。而试题需要我们回答的仅仅是启示而不是措施。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有效解答能力,即阅读分析能力。
总之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让学生在自我解题能力的提高中解决学生的历史心理障碍,让学生不再害怕历史材料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分析解答能力,形成一套自我的解题能力。
第四篇:2011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
2011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20分)“宁波帮”形成于明朝,崛起于鸦片战争后的上海,至辛亥
革命后达到鼎盛。近代中国工商业的风风雨雨,留下了“宁波帮”浓墨重彩的一笔。1916年孙中山先生曾对“宁波帮”企业家作过高度评价: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影响与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诸多商帮中,不仅有“山西帮”的晋商,也有“安徽帮”的徽商,他们经商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成就发财之梦想,而后起之秀的“宁波帮”则摒弃了前两者结托官府、单靠商业的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从而迅速崛起并闻名于世。(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宁波帮”与“晋商”、“徽商”在经营理念上的差异之处。(2分)答案:晋商和徽商: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1分)宁波帮: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1分)
材料二: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阳明,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比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义利兼顾”的思想,„„余姚人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经济伦理,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的君主政治观和经济发展观,并分析其经济思想产生的根源。(4分)
答案:君主政治观: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平等。(1分)经济发展观: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1分)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分)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宁波崇商敬贾的社会风气愈益浓烈。清末民初人士张原炜指出:“海禁弛而互市起,商业更为世重。大商豪贾,俨然与操国柄者相息消,势位骒隆,才者益以起。”宁波以商起家者衡宇相望,甚至出现了“满路皆商贾,穷愁独缙绅”的世情。(3)近代以来,宁波曾两度对外开放。请列出宁波两度对外开放的具体史实。(4分)
答案: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宁波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被迫对外开放。(2分)1984年宁波作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对外开放。(2分)
(4)联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宁波帮“崛起于五口通商后,至辛亥革命后达到鼎盛”的具体原因是什么?(6分)答案:受到浙东学派“经世致用”和“工商皆本”思想的影响;对外开放较早,受到西方工商思想的影响;宁波帮敢为天下先,敢于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宁波地方崇商敬贾的社会风气和商业传统;受到民族危机的刺激和“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辛亥革命后颁布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的热情等。(答出其中四点即可,6分)材料四 为了阻止外国商船北上,乾隆曾经试图提高宁波等港口的关税,但是令他惊讶的是,英国商船宁愿多交关税也要去浙江贸易。愤怒之下,1757年乾隆断然决定:以后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地贸易。
(5)联系以上材料分析归纳以“宁波帮”为代表的浙江商人的特点,说明 “英国商船宁愿多交关税也要去浙江贸易”的原因。(2分)同时分析指出“宁波帮”企业在近代发展中的阻碍因素。(2分)
答案:特点:浙江商人诚信;善于创新,团结;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其它言之有理也可,(2分)。阻碍因素:封建主义压迫和外国资本主义压迫。(2分)2(2010·福建武平二中高三月考)(14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制度和法制建设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材料二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材料三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请回答:(1)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2分)(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及其造成结果的差异。(2分)(3)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2分)材料四: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五: 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英国威廉·格莱斯顿
材料六:美国妇女为选举权上街请愿
材料七: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依据材料四,指出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主要取得了什么权力。该法案的实质是什么?(2分)(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五中威廉·格莱斯顿高度赞赏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依据。既然如此,为什么又会出现材料六中所示的现象?(2分)(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1787年美围宪法的相同点及其进步之处。(2分)(7)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制定宪法或法律的最重要依据应是什么。(2分)答案:(1)不同意。唐朝三省分权制约,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2分)(2)古代中国:个人决策,容易出现失误。古代雅典:集体决策,可以避免鲁莽行事,使决策具有科学性。(2分)(3)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2分)(4)权力:立法权。(1分)实质:用法律的形式限制王权,确保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1分)(5)依据:1787年宪法规定了总统制的共和政体和权力相互制衡的机制。(1分)原因:当时宪法存在忽视人民权利,特别是歧视妇女的倾向。(1分)(6)相同点:确立了三权分立政体。进步之处:规定了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囤民的政治权利,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1分)(7)本国国情和时代发展潮流。(2分)3(2010·江苏高三月考)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材料二 18至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 763件圈地法案,共圈地269万公顷。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1700年为3.175百万夸特,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夸特。计量单位)。
材料三 我国粮食产量1959年3400亿斤,1961年2950亿斤(人均约 440斤),1978年6000亿斤,1984年8 000亿斤(人均约800斤X).’请回答:(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2)归纳材料二中18至19世纪英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并具体分析农业进步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3)指出材料三中反映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并从经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4分)(4)综上,指出古今中外促进农业发展的共性因素。(2分)答案(1)战国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1分)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堰),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关系确立(私田取代公田)。(3分)(2)圈地运动,新农机,新技术的使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发展)。(1分)农业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工业革命为农业提供了更多新农机,促进农业发展。(2分)(3)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粮食产量降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人民公社化运动削弱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4分)(4)提高生产力,改善生产关系。(2分)
第五篇:初一历史材料分析题
一材料分析
材料一
三国和西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材料二
东晋南朝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水稻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种……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三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十九年下诏“不得以北俗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十二月,引见群臣……班赐冠服(按官位不同赐给汉官服装)
材料四
北魏时期,出现了“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的现象。
(1)材料一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与材料二中“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有着怎样联系?材料二中“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主要内容是什么?(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三、四之间有什么联系?
(4)材料四中的现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例子很多,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
二材料一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采取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
(3)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汉武帝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
三材料一
“„„非秦记皆烧之,„„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架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卢生、侯生等方士、儒生诽谤朝廷,共有四百六十多名为妖言以乱黔首的方士和儒生在成阳被活埋。
材料二
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凡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件事?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3)材料一、二都涉及到对哪一学派的态度?
(4)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四第一板块: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一)秦朝
秦朝秦始皇时,大将
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后又修筑了
用来抵御匈奴,它西起
,东到。
(二)汉朝(1)汉朝汉武帝时,大将、大破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2)a.
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设立,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
b.这条“中西交往的通道”在历史上被称为
,起点在。c.从起点出发,这条路所经之处的先后顺序是()。①河西走廊
②新疆境内
③欧洲
④西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
D.④③①② d.这条路的开通有什么作用?
(三)魏晋南北朝
(1)乘坐时空飞船,来到了北魏,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人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举例说明。
(2)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民族关系出现了怎样趋势?
第二板块: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纵观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史实,你认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2)以史为鉴,今天我国各民族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五,材料一
三国和西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材料二
东晋南朝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水稻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种„„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三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十九年下诏“不得以北俗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十二月,引见群臣„„班赐冠服(按官位不同赐给汉官服装)
材料四
北魏时期,出现了“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的现象。
(1)材料一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与材料二中“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有着怎样联系?材料二中“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主要内容是什么?(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三、四之间有什么联系?
(4)材料四中的现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例子很多,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
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材料二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受益于上述哪项改革措施?
(3)以上改革,取得了怎样成效?
(4)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其主要改革内容是什么?
(5)材料二的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单元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4)知道《九章算术》,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水经注》《齐民要术》等重要著作。三国鼎立
1、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
2、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
3、魏蜀吴三国建立者、时间、都城?
4、概述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
一.公元207年,53岁的曹操写了一首诗《龟虽寿》,其中有几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思是伏在马槽上的老马仍想驰骋千里,想建功立业的烈士到了暮年,仍是壮志不减。请回答:(1)曹操的“壮心”指的是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2)曹操最大的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功绩?(3)曹操一生受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他为什么会受挫折? 十九
江南地区的开发
1、从东汉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人民的三次南迁浪潮指的是哪三次,并指出其共同原因。
2、淝水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影响?
3、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表现?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江南地区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人们的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物,他们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这里也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1)材料一、二分别描述的是哪个时期的经济现象?
(2)两则材料所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3)分析材料 二中的现象出现的原因。(4)用一句话概括上述历史现象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北方民族大融合
1、北魏孝文帝改革:
历史背景:①386年,_______族建立魏国,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___________,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局面。
改革的目的:为学习___________,加强______ 改革措施:①494年将都城从____迁到_____。②汉化措施措施改穿_______;
学说________;采用________;与汉人______。改革作用: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魏主的改革有何影响?(3)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中的哪两种形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魏主的改革有何影响?
(3)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中的哪两种形式?
1.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时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搞错的是
①书桌上有毛笔、纸张
②书桌上有一叠印制的书籍
③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④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009年12月在河南安阳县安丰乡发现曹操陵墓。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下列事件不是曹操所为的有 A.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C.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D.220年,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 3.2010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举办考古学论坛,“河南安阳曹操高陵”被列为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关注。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B.与刘备、孙权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 C.完成北方的统一
D.淝水之战,打败苻坚
4.我国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其中,至今还存在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 B.羌族 C.鲜卑族 D.氐族
5(2010·东营)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6.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昕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
A.迁都洛阳
B.实行官吏俸禄制
C.颁布均田令
D.讲汉语 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意义是
A.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B.学习汉族文化风俗
C.借鉴汉族政治和经济制度
D.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 8(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对于诏令内容理解准确的是
A.在朝廷必须说汉语,违反者免其官职
B.采用汉族的法律,惩治违法的官员 C.朝廷令所有的鲜卑人都说汉语
D.朝廷有权惩处违法官员. 9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以下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 A.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
B.鲜卑族改穿汉族服装 C.统一度量衡
D.禁止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
10.“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A.说汉语
B.穿汉服
C.改汉姓
D.以法治国魏主欲变北俗,1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12.三峡是我国著名的景点之一。古代有人曾对三峡两岸的猿声作这表的描写:“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A.贾思勰
B.郦道元
C.祖冲之
D.李冰父子
13.下列史实,可以通过《史记》了解的有()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②汉武帝在长安举办太学③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技术④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赵州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
A.《兰亭集序》 B.《九成宫碑》 C.《颜氏家庙碑》D.《玄秘塔碑》 15.右图人物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的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九章算术》
D.《伤寒杂病论》
16.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开凿于
A.西汉时期
B.东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17看到成语“画龙点睛”,你最有可能联想起“以形写神”的著名画家: A.王羲之
B.祖冲之
C.顾恺之
D.贾思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