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代驾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环境分析
中国代驾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环境分析
王惟迅北京邮电大学
摘要:本文介绍了代驾行业起源和整体发展现状,并重点分析了中国代驾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环境,初步总结了代驾服务面临的风险及规避措施。
关键词:代驾市场竞争环境风险规避
引言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和驾驶人数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也逐年增加,为此有关部门不断出台相应政策整治的同时,与此相关的行业和职业也相继出现,代驾就是这样一个能够帮助新驾驶人员、酒后驾驶人员、疲劳驾驶人员等避免事故发生的一个新兴行业。现在,代驾行业已悄然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商务往来,成为一个有长远意义的行业。
一、国外代驾市场发展及现状
代驾,即在车主不方便或者不能由自己驾驶车辆的情况下,由专业人士代替车主来驾驶车辆。在国内,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代驾行业由于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工商部门的正名而始终无法搬上台面。相比之下代驾行业在国外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
日本早在1980年就在主要的城市和机动车辆较为集中的地区出现了代驾行业。特别是由于公共交通设施不发达导致私家车的增多,代驾行业在日本各地方及郊区都得到了普及。
在汽车业发达的韩国,人们特别喜欢喝酒,但酒后驾驶的行为却很少。这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众多“代驾业务”公司提供了便利的服务。截至目前,韩国有将近1万家正规代驾公司,注册的代驾司机超过30万人,每年所创造的产值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据韩国代驾服务协会统计,在5000万人口的韩国,每天有大约10万名代驾司机为70万人次的客人服务。每逢周末,这个数字还要增加30%。韩国的成功来自模式的开放和严谨,韩国代驾业务由韩国代驾协会运营,该协会由韩国国会社会委员会监督,是一个正规代驾公司的联盟体,共享软件平台、资讯、订单和客户。通过共享,能够将代驾司机和订单进行最便捷的配对。强势的监管部门,完整的管理体系和售后服务以及代驾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成就了韩国代驾产业的平民化、普遍化。
美国在处理酒后驾车肇事方面非常严厉。按规定,酒后驾车一经查出,不管是否肇事,驾驶者都要接受处罚,并且要被记录在案,汽车将被没收,经法院审判后决定具体的处理方式。美国对酒驾的严厉处罚为美国的代驾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美国代驾服务运营模式的完善和代驾行业的繁荣。
“严格的管理、规范的运作”是国外代驾市场红红火火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我国代驾市场发展概况
我国的代驾行业起步于北京一家名为奔奥安达的代驾公司,该公司于2003年11月注册成立,并于2004年初开展业务,这是北京市也是全国首家专业的代驾公司。随后,在国内一些大中型城市也相继出现了兼有代驾服务业务的汽车服务公司。代驾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在我国“醉驾入刑”法令颁布之前还处于低
谷期,业务一直寥寥无几,因此很多公司只是把代驾业务作为一个业务增项。但在2011年《刑法修正案
(八)》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醉驾入刑”规定出台后,尤其是在其正式实施后,代驾业务数量猛增,并有大量专业的代驾公司应运而生,代驾行业也因此迎来了它的春天。[1] 目前“代驾服务”已经广泛应用于会议会务、体育赛事、会展、机场接送、婚宴、酒后代驾、长途代驾、旅游代驾等诸多方面,是社会经济水平提高,消费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体现。
一个正规的代驾市场,应该具备以下三种特征:收费统一化,允许出现小幅度的差异,而不是目前这种租车公司巧立名目的加价;服务安全化,有一套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让车主放心;责任明晰化,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或其他事件后的责任追讨及赔偿。
但是,目前我国的代驾行业仍然属于“无主管单位,无准入门槛,无统一标准”的“三无”行业,不仅缺乏行业内部的规范和约束,相关立法也严重缺失,这为代驾行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另外,很多非专业的代驾个人和机构大量存在,标准不一,造成代驾市场管理混乱,代驾业务竞争激烈。而我国很大一部分市民对专业的代驾公司也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因此,我国的代驾市场存在很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挑战。[2]
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私家车数量迅速增加,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醉酒驾车、疲劳驾驶等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危害,随着国家对酒驾管理力度加大,“醉驾入刑”政策出台,个人和公司单位对酒后代驾的需求日益提升。代驾行业所处的政策环境和竞争环境也越来越受到整个市场的关注。
三、我国代驾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一)竞争环境分析
目前我国代驾的形式主要有专业代驾公司、私人代驾、酒店提供的代驾服务和地区性代驾联盟等。
1,专业代驾公司。目前我国的专业代驾公司是指已经获得了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依法从事汽车代驾服务的代驾公司。随着代驾业务的增长,相关的汽车服务公司开始摸索和加紧完善其经营方式,以占据这一崭露头角并将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很多专门的代驾公司因此应运而生。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2011年底,仅北京登记注册的代驾公司就有约500家。[3]
2,私人代驾也称私人应邀代驾。这种私人代驾原本是指在车主无法驾驶车辆时聘请专业司机,或亲朋好友代为驾驶,因此可以是有偿的或者是无偿的。但是在“醉驾入刑”法令颁布以后,市场上涌现出大量没有合法的从事汽车代驾服务资格的单位或个人,这种提供代驾服务的主体数量是非常多的。这些“无资质、无协议、无保险”的私人代驾一般是通过与发小广告或者在网上发帖招揽生意,这种代驾一般都不与顾客签书面协议,仅与顾客通过口头的方式估算公里数来收费,因此其收费弹性较大,经讨价还价,价格比许多正规代驾公司便宜许多。
3,酒店提供的代驾服务,主要提供酒后代驾服务。随着醉酒驾车事故频发和国家对醉酒驾车专项整治的开展,很多酒店纷纷打出了酒后代驾的服务招牌。通常是酒店聘请有经验的司机从事专职的代驾服务。酒店提供的这种代驾服务通常都是免费的。
另外,还有不少汽车租赁公司、驾校和专门的汽车陪练公司也提供汽车代驾服务。因此,我国各大城市的代驾市场竞争均十分激烈。
(二)代驾服务风险
1,代驾合同的法律效力及合同纠纷。除酒后代驾外其他形式的代驾都是在车主清醒时签订合同,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对喝了酒的顾客,一般来说并不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即一般人们酒后对自己的行为性质及后果是清楚的,所以即使是在酒后签订合同的也是有效的;但是在严重醉酒的情况下,如果顾客已经丧失了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及后果的判断能力,所签合同就不能被认定为有效的。
因此代驾服务虽然有合同协议以书面的形式保障,但不可避免在代驾发生事故或有财务丢失情况下,有顾客以醉酒为借口不承认合同的有效性,给代驾公司带来麻烦。
2,代驾司机监控管理。代驾司机在外作为代驾公司的代表,行为得当与否直接影响顾客对代驾公司的认同度。目前在我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市运管部门并未对担任代驾的司机资质作出规定,而某些代驾公司由于人力成本限制、人员流动性大等原因,招聘部分兼职代驾司机,或者对代驾司机的资质要求相应放宽等,导致代驾司机素质良莠不齐。一旦发生代驾车主财务丢失、代驾过程中违章驾驶、未将代驾车主送达指定目的地、发生交通事故而代驾司机逃逸等状况时,代驾公司不仅会因此蒙受损失,更会影响公司的声誉。
3,代驾事故责任承担。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承担事故责任的应当是驾驶者,而不一定是车主。代驾过程中,消费者与代驾公司之间是一种委托合同关系,消费者(车主)请人代驾的目的是要对方将自己安全送达目的地,代驾司机在提供服务中发生交通事故,应视其违约,由此造成的损失应当由代驾方(代驾公司)承担。另一方面,代驾司机为所属单位所雇佣,他执行代驾服务的行为是一种职务行为,因此,在代驾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失的民事赔偿问题方面,如果是代驾司机的责任,则造成的损失应当由代驾公司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再由其与所属司机之间依照双方雇佣协议解决。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代驾司机与车主签订的有效合同中有关于发生交通事故责任赔偿的规定,事故发生后,双方按照协议规定应予执行。
四、总结
通过目前我国代驾市场现状和代驾市场竞争环境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代驾市场尚不成熟,代驾服务的提供还面临风险,需要完善相关的行业管理规范和监督措施,帮助减少和规避代驾风险,使整个代驾行业顺利运转。在综合市场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
(一)签订有效代驾合同[4]
与消费者(车主)签订代驾合同前,代驾司机应仔细检查车况,观察外观是否有损,确认车内物品清单并由车主签字确认,应尽量在消费者饮酒前,或者在有消费者的亲友共同确认的情况下签订代驾合同,列出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写明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
代驾合同的主要条款,通常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报酬支付条款,即确定提供代驾服务的报酬;第二,履行期限和地点条款,即代驾司机提供代驾服务的时间及行程的起始地点;第三,赔偿条款,即双方当事人就一方违约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事先达成的确定赔偿的方式及标准;第四,提供代驾服务标准条款,良好的代驾服务通常要求代驾司机具有一定年限的驾龄,熟悉道路状况等;第五,争议解决条款,即双方当事人解决合同纠纷的手段、地点等。
(二)设立“代驾险”
“代驾险”作为一个独立险种的设立,将代驾事故的责任鉴定以及赔付行为转移到保险公司,大大提升了支付能力和处理效率,保障了行业的良性运行。和国内相比,国外的代驾行业起步较早,设立了“代驾险”,出事故后直接由保险公司支付。
(三)加强代驾服务规范监管[5]
在代驾司机的选用上,代驾公司应对代驾司机的驾龄年限、身体情况、年龄范围、历史违章情况等方面综合衡量,保障代驾司机的整体素质。
在代驾服务管理上,代驾公司应规定代驾司机在提供代驾服务时,必须着公司的统一服装,佩戴胸卡。代驾过程中,不得接触车主车内及随身财物,服务范围一般只限于在驾驶座位上。
代驾市场的发展需要规范化的制度和管理手段,这些会随着行业的发展慢慢得到改善,笔者希望通过切实的研究,为管理部门提供改善和规范行业环境的有效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君丽,浅析我国代驾行业现状,政府法制,2012(1),[2]沈建莉,酒后代驾业务发展探析,现代商贸工业,2011:10
[3]臧志成,北京市汽车代驾行业发展概况及相关执法问题的调研报告[J],道路交通安全,2010:39,[4]罗蔚,“代驾”市场路在何方,公民导刊,2011(8),[5]刘启欣,代驾服务运营与发展模式的探析,管理观察,
第二篇:驾培市场发展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这几年源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区驾驶培训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我区驾驶员培训学员报名人数一直保持稳步快速上升趋势。2012年驾培管理职能下放,我处在驾培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努力,目前我区驾培市场也日趋规范,但驾培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而作为我们运管部门,主要职责就是要规范管理驾驶员培训市场,积极引导驾校从规范培训、提高培训质量上下功夫,以优质服务拓展生源,并形成竞争有序、稳定的驾培市场。“品质驾培”是驾培市场发展的目标。在我们职权范围内,如何更好地规范驾培市场,让驾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我区驾培市场的现状。
目前,我区已获取得培训经营许可证的驾校共有13家,教练车650辆,教练员736名,近三年来驾校每年培训的学员以20%的速度递增,预计今年我区驾校学员总数在35000人左右。目前我区每个驾校的培训计划都安排到半年以后,生源充足,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新增教练车辆68辆。驾培市场前景看好。
二、我区驾培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1、驾校管理不规范,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体责任意识。
目前,全区驾校管理工作相对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驾校只向教练员收取管理费,存在严重的只收费不管理现象,驾校在培训管理过程中主体责任意识差,对培训管理把关不严,要求不高,尤其是对教练员,更是无法进行正常监管,听任教练员自由施教,没有统一的教练时间和教练过程。教练员承包车辆或挂靠驾校私自招收学员培训,这些教练员未按教学大纲完成对学驾人员的培训任务,致使驾培质量下降,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直以来,驾校受经济利益驱使,基本采用的是挂靠经营模式,虽然从2010年开始,全市进行了“两挂”清理工作,但从传统的经营模式向现代经营模式,驾校还处于转变适应的阶段,
2、教练员素质偏底,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目前教练员素质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巧立名目乱收费及变相索要钱物等不良风气比较普遍,造成较坏的社会影响;二是整体文化水平低,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在驾校的教练员大部分是老驾驶员出身,很多只有初中以下文化水平,驾校的大多数教练员因自身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和学员正常的沟通和互动,培训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练不教。
3、生源充足背后的隐患。
近年来,我区驾培市场生源充足,造成供小于求的现象,今年,各驾校教练车辆与教练员增加数量惊人,目前来说,已经能基本满足学驾人员需求,但考虑到我区驾培市场的生源,以外来务工人员居多,这些人员具有不稳定性,从驾校的长远发展来看,如何能合理开发生源、有效利用生源,是每个驾校应考虑的问题,我们不能杀鸡取卵、寅吃卯粮!要注意有度开发生源,维持发展后劲。
三、驾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思考。
我们在日常监管中发现了驾培市场及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解决驾培市场存在的问题,对驾培市场的管理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一)加强行业监管力度。
1、硬监管方面
(1)建立驾培质量考核体系。
以三证一牌(学员证、教练证、教练车证、教练车标志牌)管理为抓手,建立一套完整的驾培质量考核管理机制,这套管理机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学员的考核。驾校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汽车驾驶员队伍,我们加强了对培训质量的考核,也就抓住了驾培行业管理工作的重点。我们首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员培训质量考核方案,学员培训质量考核合格后,核发培训结业证,公安凭培训结业证组织对学员进行考试发驾照。全面提高驾校的培训质量,向“品质驾校”迈出坚定的步伐。
(2)积极推行驾校资质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交通主管部门对驾校实施资质管理,作为交通主管部委托的运政执法机构,有关法规和部门规章给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了可靠的执法依据,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积极推行对驾校的资质管理。为了确保对驾校资质管理落实到位,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积极扶持现有有潜力的几家驾校做大做强,提高驾校内部办学设施条件及教练员的素质,推行它们的成功经验,通过它们的发展壮大来引领行业发展;二是对一些规模小、资质条件差的驾校,推进驾培联合体建设,实现资源整合,促进我区驾培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三是引入退出机制,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就是优胜劣汰,在驾培市场的行业发展也不例外,对于一些不适应驾培市场,无法达到驾培行业最低资质的培训单位,或是对驾校管理工作严重失职的驾培机构,要责令退出驾培市场。
(3)加大稽查力度,严厉打击违规经营活动
目前,我们对驾培市场的动态管理不够,作为行业管理部门要引导好驾培市场的发展,需要加大执法力度,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一是严厉查处非本区车辆在我区教学和教练车辆在未经审核的非法场地内教学的违法行为。以确保我区驾培市场的稳定。二是加强对三证一牌(学员证、教练证、教练车证、教练车标志牌)的场地稽查,加强对驾校培训过程管理,能过加大稽查力度,使三证一牌能落实到位,以杜绝驾校的违规经营;三是对教练场地(包括副场地)进行清查,对不符合《机动车教练场技术条件》的培训单位进行处罚,对安全措施等不到位的场地,进行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不能符合要求的,给予注销场地。
2、软监管方面
(1)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行业协会中各会员都是驾培单位的负责人或主要管理者,他们能通过相互探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统一游戏规则,净化驾培市场风气。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法规更多的是宏观管理,而一些规则、规章则是政策法规的具体细化;二是行业协会能起到行业监督员作用,行业协会能迅速的掌握驾培市场的动态变化,对行业发展进行监督,包括对政府各个管理部门及经营个体的监督;三是行业协会能对行业管理政策的出台献计献策,使行业管理规章更具可操作性;四是制定驾培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考核标准,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2)通过评先评优,树立驾培形象,促进驾培行业发展。
评选,在管理学中是一种激励方式,开展这种活动要切实做好以下三点:一是有标有的,不走过场;二是定期、定时,有始有终;三是有奖有惩,与该驾校的质量考核工作挂钩。通过评先评优,树立驾培行业的形象,促进驾培行业的发展。
(二)加强行业管理的横向联系
加强与各兄弟单位的横向联系。通过与各兄弟单位之间的协调沟通,一是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二是可以通过业务上的相互交流、探讨,达到激发灵感、拓展新的管理思路;三是可以便于更有效的进行行业管理,驾驶员区域内流动频繁,管理难度较大,通过与各省市尤其是省内及邻近地区兄弟部门的联系,实现定期的工作联系机制,促进驾培行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还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一个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管理,我们应积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使之形成紧密有效的行业管理链。尤其要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联系,我们要积极与公安部门进行协调沟通,使学员在培训、考核、考试这一管理链条的各个环节中不要因部门分割而出现脱节或梗阻现象,以保证学员高质量完成培训,顺利通过考试发证关。
(三)加强科学技术在行业管理中的运用
驾培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运用各类先进的教学与管理设备,例如场地视频监控、GpS等,在运用新科技的同时,要加强节能环保意识,对于电动教学仪等环保设备的使用,要有意识的向驾校推广。向真正意义上的“品质驾培”努力前行。
第三篇:调味品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
调味品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从这两句含有深刻意义的话中,可见调味品在人民生活中所占的地位。酱油、食醋、酱、腐乳、酱腌菜和调味料,产品虽小,却涉及到千家万户,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可以说是百食之先,百味之源。调味品生产和食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没有调味品,就没有中国璀璨的饮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搞活经济的浪潮风起云涌,调味品的生产技术、科技人才和产品广泛交流,各种菜系亦打破地域的局限,在各地开花。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调味品的品种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关键字:调味品;现状;发展现状;营养
前言:为了提高调味品生产企业的竞争力,从调味品的市场、前景、复合调味品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及新技术的运用等几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认为我国调味品工业的发展趋势应追求品牌化和方便化,强调绿色健康。发展现状
近些年,中国的调味品工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已成为食品行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调味品行业具有发展速度快、产量大、品种多、销售面广、经济效益好等特点。近年来,中国调味品行业有了较大发展,企业依靠科学技术、通过科研、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创造新产品并以严格的质量管理,保证了产品质量,在增加品种的同时也使产品达到规模化生产。在全国各地调味品厂的努力下,先后创造了一大批优质产品和新品种。名、特、优、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产品产量稳步增长,产品结构得到有效调整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和典型抽样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调味品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人民币380.5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为205亿元,实现利税为15.3亿元,利润3.2亿元。主要产品的产量为:酱油500万吨,食醋260万吨,酱类95万吨,酱腌菜270万吨,复合调味料达到120万吨以上。传统调味品如酱油、食醋的产量保持稳定,产销两旺;调味品新产品层出不穷,产销量逐年上升,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高档酱油形成了东西南北的发展格局:北方以河北珍极酱油、北京王致和和北京和田宽为主;南方以广东海天、致美斋、美味鲜、李锦记、福金香、美味源为主;西部以大王酱油和千禾香为主;东部以淘大和统万为主。食醋行业以江苏恒顺醋业为龙头,形成天津独流、北京龙门和田宽和北京龙门醋、山西水塔和东湖、四川保宁醋点状分布的格局,竞争日趋激烈。在传统调味品生产增长的同时,其消费领域越来越宽泛,已不仅仅是过去的“调味”和“佐料”,而是作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消费品和食品工业的原料,向食品工业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延伸发展。新开发的调味品以及调味品生产原辅料产品日益增多,如河南“十三香”的香辛调味料,上海“太太乐”鸡精、蘑菇精等产品。值得一提的是由国家公众营养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调味品协会联合推动的酱油营养强化补铁工程于2002年正式启动,为调味品行业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铁强化酱油。目前首批试点企业的产品已上市,消费者反映良好。在调味品原辅料方面,发展突出的有湖北“安琪”酵母、河北保定味群食品公司的“植物蛋白调味粉”和广东东莞的“一品鲜”等新产品。1.2 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中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跨国食品集团涉足调味品生产,民营调味品企业发展迅猛
在党的“十五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大政方针指引下,国有调味品生产企业加大改制的力度,明晰产权,转变机制,明确定位于竞争性行业,各种形式的配套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如江苏镇江恒顺集团,积极建立现代公司制度,通过资本运营实现成功上市,为调味品行业的资本经营开了先河;成都、杭州、哈尔滨等城市的大型调味品企业通过改革、改制,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和活力,通过市场创新、产品创新,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国际上著名的跨国食品集团如达能公司、联合利华公司、雀巢公司、美国亨氏集团开始涉足国内的调味品生产,在国内频频展开收购、兼并,如达能控股的上海淘大食品公司收购上海海鸥酿造公司的酱油生产车间、品牌和上海金山食品酿造厂,酱油年产量达到10万吨;美国亨氏集团收购广东美味源食品厂后,正欲向北方扩张;瑞士雀巢已入主上海太太乐和四川豪吉,成为大股东;联合利华在收购老蔡酱油后正谋求新的发展,家乐品牌的鸡精和铁强化酱油已上市销售;香港李锦记在广东新会的4万吨高档酱油生产线已投产;台湾味全也在武汉、成都和北京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台湾金兰在无锡的生产基地正欲扩大规模。国内著名的食用油生产企业福临门公司2002年已在天津投资两条酱油生产线,以定牌加工的形式和其品牌优势欲在传统调味品行业占领一席之地。跨国食品集团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手段,对国内的酿造业形成了强烈冲击,同时促进了国内调味品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民营企业在调味品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定位明确,市场意识强烈,发展很快,成为行业的后起之秀。如广东佳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鸡粉、鸡精等产品,2001年已实现总产值1.2亿元,销售收入1.1亿元;河南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集团有限公司2001年销售收入3.5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天然香辛料生产企业。西部地区如新疆“笑厨”和兰州“小二黑”近两年调味品的产量也达到万吨以上。可以说,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各种所有制企业纷纷抢占位置和市场,占领一部分原国有企业让出的市场份额。中国调味品行业正处在重组、改革的大转折时期。
1.3 企业和行业的国际意识增强,不断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调味品企业引进国外技术与资金,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立足国内,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取得一定成绩。广东中山福金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珠江桥” 牌酱油,广东佛山海天调味食品公司生产的“海天” 牌酱油,长期坚持开拓欧盟等国际市场,外销量逐年增长。河北珍极酿造有限公司在产品销往美国的同时,实现了技术输出和品牌输出。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贸易的全球化在向资本的全球化发展。一些国外调味品企业与我国部分调味品优势企业合作,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态势。与此同时,中国调味品协会积极组织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并积极与国际标准化组织联系,对CAC酱油标准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为国家卫生部修订酱油标准提出建议性意见。另外还积极组织与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调味品企业广泛进行交流与合作。可以说,在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调味品市场上,国际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中国调味品协会已充分认识到:只有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竞争求得发展才是唯一出路,除此别无选择。1.4生产工艺技术不断改进,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与国际接轨
进入20世纪90年代,传统调味品生产企业纷纷投资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品牌的技术含量,从而跃上行业先进水平。通过技术改造,在我国形成了传统调味品、新型调味品和各种复合调味品的较高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的生产企业。以河北珍极、北京和田宽为代表的采用日本工艺的高盐稀态发酵本酿造酱油的生产水平和工艺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西南地区民营企业千禾香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酱油采用日本生产工艺,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勇攀高峰。北京龙门和田宽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注重科技投入,生产的产品达到了“清如水,亮如油”的标准,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山东玉兔调味品公司利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酱油,产品风味得到显著提高。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技术如生物酶解技术、固定化酵母技术、膜技术、萃取技术、微胶囊技术不断地应用于调味品生产中,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包装水平,做到了与国际接轨。很多企业通过加强管理,引进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和14000环保认证体系,通过参加GMP和HACCP认证,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1.5 质量管理和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加强
近两年来,国家质监局发布了《酿造酱油》、《酿造食醋》国家标准。原国家内贸局发布了《配制酱油》、《配制食醋》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行业标准。至此,中国调味品协会经过五年多工作终于推出了我国调味品行业五个新的配套标准。五个新标准的发布实施,与我国现有的《酱油卫生标准》、《食醋卫生标准》和《调味品卫生管理办法》相结合,完善了我国调味品标准体系,是近年来我国调味品行业的一件大事,也是标志着我国调味品行业标准化管理的里程碑。配套发布的五个调味品标准,是我们国家第一次颁布酿造酱油、酿造食醋国家标准;第一次颁布配制酱油、配制食醋行业标准,从而有利于对酿造和配制两种产品给以规范管理;第一次颁布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行业标准,从而首次把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产品标准及管理工作列入国家行业标准的管理范畴,并与卫生部1991年颁布的《调味品卫生管理办法》相配套,使我国的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生产有标可依。第一次在新发布的五个标准中采用条文强制,这是我国食品工业标准化管理的一项新内容,在调味品行业管理工作中可以说是正逢其时,对指导调味品工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存在问题
2.1 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比较迟缓,科技研究相对滞后,科研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酱油生产虽然起源于我国,但传统的中国酿造酱油技术率先在日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我国调味品生产和工艺水平总体上与国际水平存在着差距。2.2 机制改革滞后,国有企业存在调整空间
我国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想,并逐步付诸实施,至今也不过十多个年头。计划经济的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酱油行业更是作为人民生活必需品行业,刚刚从保市场供应转为市场竞争;多数调味品厂为国有中、小型企业,产权关系不清,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企业改革滞后,市场份额在日益下降,特别是西部地区,如西安、重庆、兰州、新疆、河南、山西等地的国有生产企业生产工艺落后,市场不断萎缩;有的调味品专业公司在转换机制过程中调整不力,多种经营没有成效,反而放弃了主业发展;有的著名品牌没有发扬光大;还有的企业不熟悉行业情况,盲目决策,造成投资失误。2.3 市场上产品质量问题比较突出,假冒伪劣情况比较严重
调味品行业管理工作在很多省、市流于形式,国家机构改革在一些方面使行业管理工作衔接不够,甚至短期或暂时出现管理职能的“真空”,都或多或少地对行业的发展和管理造成一定影响。著名品牌调味品都深受假冒之苦。假冒侵权产品直接冲击了调味品市场,坑害消费者,破坏著名品牌调味品生产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随着城市打假工作力度的加大,假冒伪劣产品有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市场监管的任务日益繁重。2.4 调味品生产企业税负较重
调味品生产主要以农副产品为原料,其产品属微利产品。按照我国目前的增值税条例,调味品生产企业购进原料如大豆、小麦时,增值税税率为13%,有些只能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的原料如谷糠、稻壳等只能按10%的折扣率抵扣,但生产的产品却都按17%纳税,造成调味品生产企业的税负不合理,企业纳税负担较重。消费市场发展趋势 3.1 多样化
目前调味品市场货源充足,品种繁多,别具风味的调味新品竞相问世,使消费者眼花缭乱,胃口大开。从口味上来看,酸、甜、咸、辣、麻及海鲜味应有尽有;从用途上来看,既有用于炸、炒、烹,也有用于蒸、煮、炖;从品种上来看,既有固定型调料,如五香粉、鲜辣粉、味精等,也有液体型调料,如调味油、调味汁等;从包装上来看,既有瓶装、桶装,又有盒装、袋装,还有用高档礼品盒的坛装,致使调味品从居家消费逐步向馈赠消费的趋势发展。3.2 高档化
昔日那种以油、盐、酱、醋等为主导的调味品市场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丁香、沙司等高档调料已进入普通家庭,调味品高档化是居民生活提高的结果。据调查,中外合资企业所生产的黑胡椒粉、桂皮粉、大蒜粉等几十个品种系列的调味品深受众多消费者的欢迎。3.3 方便化
如今,时间对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十分宝贵,人们用于一日三餐的时间已大大缩短。为了适应人们生活的快节奏,各种方便、快捷型的调味品应运而生。葱汁、蒜汁、辣油、蕃茄酱等产品满足了人们吃凉菜或拌菜肴的需求,涮羊肉系列调料顺应了冬季爱吃涮羊肉者的心愿,各种方便型调料为人们提供了四季理想的调味佳品,因而销势十分看旺。3.4 复合化
复合化调味品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调料,它是将几种调味品按比例调和在一起而分装成不同用品的调味品,作为调味品中的“新秀”――复合调料,现已显示出很强的竞争力,并且销路乐观。3.5 营养化
人们在食用调味品的选择上,比较注重营养和保健功能,如对心血管病有一定辅助疗效的醋蛋液,含有各种维生素的多维酱油,高效健身米醋等产品销路看好,具有较高营养成分的蔬菜调料汁、香菇鸡汁等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时下适合幼儿、青少年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调味品系列似乎还是个空白,这有待于厂商的重视和开发,从而使调味品市场的产品格局更加合理、全面。研发生产趋势
4.1 化功能型调味品 这一类产品正在由认知发展到迅速普及,如铁强化酱油、加碘、加锌、加钙的复合营养盐,与传统调料品相比,它们虽然是初级的复合型调料,但也正因为它简单化的功能诉求,更能为大众所接受,普及推广速度非常快。该类产品一般保持着优质低价的特点,包装依然采用传统的瓶装和袋装,宣传引导主要靠行业的导向和消费者口碑传播。
4.2 据各种菜系或特色菜专门设计的调味品
典型代表如海天老抽和太太乐鸡精,老抽目前的销量占到了海天酱油总销量的40%~50%。太太乐鸡精更是鸡精行业的第一品牌,它对消费者由认知到使用到替代味精的引导作用功不可没。还有专门烹饪川、粤、鲁等大菜系的名肴调料,复合型的专用拌菜、调面、烹虾、炸鸡调料、各种调味酱、火锅底料等等都属于这一类调味品。这类调味品是目前市场上最为热销的新品品类,主要走餐饮渠道,品种繁多,价格属中高档系列。它的销售主要受厨师推荐,因此针对酒店厨师和总管的贿赂销售是最主要的促销方法。另外此类产品也是各企业最为重视的品类,表现为广告宣传力度较大,以太太乐赞助电视餐饮栏目广告为代表,是电视广告、车体广告最多的调味品类。此类产品的包装不受约束,有方便的小袋包装,也有大包装的玻璃瓶或塑料桶,规格视具体品类的需求而定,但是讲究包装精美、华丽,以实用为主。目前市场仍有较大开发空间。4.3 各种调味原料提取或深加工的调味品
如畜禽、水产、蔬菜、水果、酵母等天然提取物,因其原料味道鲜美自然,易被人体吸收,被开发应用于各种复合调味料,表现为各种肉类香精、大蒜精、姜精油、醋精、花椒精油等。但是这些产品的研究因起步较晚,距世界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以进口为主。产品的使用范围尚有局限性,价格也比较高。此外也有部分小企业开发的低档产品,但市场销量不大。目前推广和宣传主要集中在纸质媒体,作为高科技的研发成果来展示,是一类有待开发的产品。4.4 “健康”的调味品
随着消费者对卫生、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强,各种健康型调味品得以迅速开发,并且品类日益增多。如既可做调味醋又可做饮用醋的保健醋、调体醋等高档醋饮,比较知名的品牌有“天立独流老醋”、恒顺保健醋等等,诉求健康的醋饮产品虽已不是新鲜事物,但销量较少,没有形成消费气候,期待大企业的参与开发;另外,强调低盐、浅色或无盐的调味品也是一种趋势;还有为满足老人、妇女、儿童的营养需要,充分利用相应的天然食物,如黑米、薏米、黑豆、蘑菇菌类等,生产出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不同营养成分的调味品;此外药膳调味品也开始呈现一定市场,因为调味常用的花椒、沙仁、豆蔻、大料、桂皮、茴香等既是调味品,又是中药,因此药膳调味品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从而为调味品开拓提供更广阔的市场。这类产品总体要求价格较为高档,包装比较讲究风格与设计,同时要有好的卖点,并利于大众传播。4.5 即食型调味品
鉴于家庭炊具的快速发展,适合微波炉、烤箱食品的调味品也将被开发,这些调味品撕袋即可食用,方便、卫生、好吃、好看。比如各个品牌的辣酱、方便面调料、沙拉酱、炼奶等。这类调味品讲究与食品的搭配,一般在卖场有现场导购促销,与食品搭售效果最佳。结论:
我国调味品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当然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同时也要加强对调味品行业的监管,保证食品安全这个大问题。我国的调味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将来定会走向世界,希望我们的调味品企业把质量和服务放在首位。
参考文献:
[1]贺建军;海带花生营养调味酱的研制[J];食品工业科技;2002年05期
[2]蒋佃水;调味园里的奇葩──功能性营养调味食品[J];中国调味品;2001年07期
[3]励建荣,姚蕾,蒋予箭,宣以巍;中国传统调味品的现代化[J];中国调味品;2004年04期 [4]宁发子,郭匡平,蔡冬,马青,曾宪经;方便面风味调味料的种类与应用[J];食品科技;1999年05期
[5]别小妹;甜味剂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J];食品工业科技;1998年05期 [6]尤新;国产食品添加剂的开发潜力[N];中国化工报;2000年
[7]姚朔影;中小食品添加剂企业品牌提升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8]王图展;市场关联、比较优势与产业集聚[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第四篇:浅析玉米种子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浅析玉米种子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最关键的生产资料,其中种子的纯度和质量是衡量种子好坏的主要指标,两者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玉米生产中种子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影响了农业生产,损害了农民利益。因此,经营者和种植者正确掌握玉米种子的鉴别方法,对确保玉米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玉米杂交种子市场现状
梨树县是全国重点产粮大县之一,玉米常年播种面积305.6万亩,玉米杂交种子年销量900万斤左右。随着种子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国有种子部门已彻底退出种子生产经营市场,种子的供给工作全部由种业公司和个体经销户来完成Ⅲ。
二、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
1.经营主体较复杂,市场监管难度大
国有种子部门退出种子生产经营市场后,玉米杂交种的经营主渠道虽仍为种业公司和个体经销户,随着个体种子经营户的数量迅速增加,经营主体由高素质的单一体变为复杂的混合体。个体经营者素质不一,一些不合理、违规的经营行为如个体经营户间换种或再次批发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种子市场秩序。
2.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经营活动不规范
玉米杂交种子是季节性强的特殊商品,经营时间相对较短,购买时间较为集中,在经营种子时,种子销售者不具备相应的素质条件;在销售种子时无法出具销售凭证,使得其所售种子无可追溯性,无经营档案可查,有的经营者甚至在到自己经营场所所在地之外的乡(镇)去摆摊设点,销售种子。
3.假冒伪劣种子在市场上时有出现
有些陈种在第2年甚至第3年仍进行销售,由于个体户仓储条件有限,种子保存不规范,很难保证种子的发芽率达到国家标准,对农户造成过多成本投入或直接经济损失。一些个体户或不法商贩,为牟取私利,甚至冒用别人品牌,盗用他人成果,直接欺骗农户,损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4.农户缺少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不少农户在购种时,为图方便和省钱,或盲目求新,不到正规的种子经营场所购种,不索要销售凭证。有的经营者以促销为由,发放一些纪念品,使很多农户为贪图小便宜而上当受骗。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很难索取赔偿,使得农民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三、建议
1.强化玉米种子选择与鉴别
(1)选种原则。明确当地自然条件是否适于玉米生长,如土质、地力、积温、降水、光照、无霜期等,预先了解市场,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正确选择适宜品种,特别要明确所选品种的特性能够适应于当地环境条件,明确所选品种栽培技术,最好选择有信誉的大型售种企业的良种,同时要注意种子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有效,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品种说明是否满足需求。选购专用玉米品种一定要到诚实守信的正规商家或育种科研单位购买。此外,在玉米生产上,最好不要使用陈种,尤其不能使用贮存3年以上的陈种。另外,种子的生育期对玉米产量也有很大影响,过早收获使植株不能合理利用当地的有效积温,达到高产的目的,过晚则玉米不能正常成熟,致使收获时水分过大,不易贮藏而发霉。
(2)鉴别种子。一般陈种经过较长时间的贮存和干燥,颜色变得深暗,胚部较硬;易受虫蚀,将手伸进种子堆内拔出时,手上有粉末。新收获的种子色泽鲜亮,隔年陈种色泽较暗,自交籽粒有浅色粒存在。此外,如果自交系或杂交种中混入异品种种子,则可根据籽粒类型鉴别。杂交种的形状、大小一般都与母本种子相同。一般一个制种区的玉米杂交种形状大小比较均匀一致,购种时应注意。
2.加强种子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种子管理机构,完善检验、行业管理、品种管理、综合管理等科室的制度,使之相互协调,规范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体系,完善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加大试验示范力度,提高玉米种子试验、示范、推广的水平,为新品种审定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同时也为玉米种子的市场准入提供依据。
3.相关部门加强合作
加大玉米种子市场监管力度,加强与工商管理、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等部门或单位的合作,在玉米种子销售的旺季,大力开展种子市场清查工作,严厉打击制假贩假、以次充好的行为。特别要加强对走村串巷的游商小贩的清查力度,对证照不全和种子经营档案不全的经营户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惩处,对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4.规范种子市场秩序
对于新引进的品种,特别是省外品种,由于不同区域,其气候差异较大,所以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实行种子市场准入制度,对于不适宜在梨树县进行种植的种子,一律不准进入市场,并禁止其销售。此外,还需定期或不定期对经营者的种子经营档案进行检查、核对,从而保证其所销售的种子具有可追溯性,严格把好玉米种子市场准入关和种子源头关。
5.加强宣传教育
各级政府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在全县各乡镇的集市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群众讲授识假辨假的相关知识,让制假贩假者无利可图。同时,教育种子经营者自觉遵守市场秩序,自觉接受监督检查,自觉建立健全的种子经营档案,共同维护种子的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徐玉峰,蒋先林.玉米种子市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云南农业,2009(8):49
[2]李娜.玉米种子选购原则与播前种子处理[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10):8
[3]张晓华.快速鉴定玉米杂交种纯度的两种方法[J].中国种业,2009(3):30-31
[4]郭润莲.杂交玉米种子田间检验技术[J].种子科技,2009(9):36-37
[5]蒋先林.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徐玉峰[J].种子科技,2009(8):16-17
[6]董瑞春.谈如何鉴别玉米种子质量[J].现代农业2009(4):52-53
第五篇:广告环境分析及广告策划中对市场的分析
所谓广告环境分析,就是仔细考察广告所处的环境,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市场机遇,评价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广告宣传情况,并比较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广告所处的复杂环境,从宏观上看,包括经济环境、人口环境、企业环境、商品环境、政治环境、国际环境和政策环境等。
经济环境,主要是考察宏观经济状况;人口环境,主要是分析研究不同类型不同年龄居民的购买力;企业环境,主要是考察相关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商品环境,主要分析商品在寿命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及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政治环境,就是要关注某些政治事件的发生和处理;国际环境,就是要关注国际情势的变化;政策环境,就是要熟知政府颁发的任何一项新的法律、规定、条例、办法。
从微观上看,广告环境分析主要包括对市场的分析,对企业本身优劣势分析,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对商品的质量和包装装潢的分析,销售价格分析,商品所处的市场生命周期分析等。
如“活力28”广告策划中对市场的分析:
市场分析
1.竞争对手分析
(1)在广东地区,沙市日化生产的活力28超浓缩洗衣粉主要竞争产品是广州浪奇公司生产的高富力超浓缩洗衣粉,高富力的主要优势为:
A.产品质量较好。
B.本地产品,长期经营。
C.在浪奇公司的统一品牌影响下,与高富力已占有的洗衣粉市场形成了相互推动的形象树立 和促销作用。
D.广告活动经过了整体、细致的策划与实施。
E.许多企业常年将高富力作为劳保品发放。
(2)高富力在质量上也存在一些缺陷,如:
A.高富力超浓缩洗衣粉比普粉的浓度高三倍,而活力28则高四倍。
B.高富力超浓缩尚未做到真正的“速溶”。
C.高富力的包装亦比活力28略逊一筹。
(3)有关高富力的广告效果调查,表明了以下数据:
A.传达率:看过高富力广告的人
占调查总数的71.8%
没看过的占28.2%
B.喜好度:喜欢高富力广告的占50%
一般的占48%
不喜欢的占2%
C.信息来源:
电视:通过珠江台看到高富力广告的67%,其他各台均在25%以内。
报纸:有53%的人在报纸上看到过高富力广告。
D.使用情况:
用过的占56.6%。其中用过高富力普通洗衣粉的为66%,用过超浓缩为34%。
没用过占43.4%
数据表明高富力的广告与销售均有优良的成绩。但是,活力28仍有分割市场的机会。
2.产品分析
(1)质量:活力28在北方早已树立了质量的信誉,活力28超浓缩的各种性能和指标均与高富力不相上下,有几项还优于高富力。活力28普通洗衣粉则稍逊一筹。
(2)包装:活力28的包装颇富亲和力与吸引力,曾获洗衣粉包装评比第一名,具备与高富力竞争的实力。
(3)价格:活力28超浓缩较高富力略高,而活力28普通洗衣粉则较高富力略低。
3.消费者分析
广东地区北方的消费者有不同的特点:
(1)购买方式:一般由家庭主妇在住家附近的零售店就近购买,且购买的随意性很强,一般不会指明要某种牌子的洗衣粉。产品价格对其选择的影响不大。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已有了使用高富力的习惯,许多零售店里也只出售高富力。
(2)使用方式:广东消费者家中一般都使用全自动洗衣机,加之广东人经济收入较宽裕,所以对省水、省电、省力、省时等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
(3)洗涤观念:广东消费者至今仍觉得,洗衣粉泡多则洗得愈干净。超浓缩洗衣粉却恰好是无泡,而又具有超强去污能力,在这一点上存在着冲突,所以整个超浓缩的销售始终比不上普通粉。另外,广东人换洗特勤,衣物本身并不太脏,所以一般也比较不出超浓缩与普通粉的优劣。
4.销售渠道分析
(1)活力28在广州市内,主要与几个大的百货商场和一些批发单位建立联系,在深圳、汕头、惠州、湛江等地,则多与当地某个批发部门合作。
(2)活力28与经销商的联系方式也仅仅是“派人接洽”,另外虽采取一项“送货上门,货量不限多少”的优惠措施,但见效不大。
(3)活力28在铺货上亟待改进,一般的零售店大都看不到活力28产品,这与消费者的就近购买习惯背道而驰,如果维持这种局面,大量销售绝对无法实现。
另据调查,在广州市内的某些商场也没有销售活力28。
5.以往广告效果分析
经过去年的广告宣传,广东消费者对活力28“一比四”广告有了一个初步印象,许多客户都是从珠江台上看到电视广告前来订货的。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广东消费者对活力 28超浓缩仍然没有很大的反响。其中,除了广告定位问题外,广告的投播量与形式的多样化也值得考虑。因为,整个广东市场是各方信息交错溶杂的地方,没有一定的投播量是无法从这样“信息海洋”中“跳”出来的。高富力1992年仅在2—6月就在广州地区的电视、广播和报纸几大媒介投入近百万人民币的广告费。而活力28去年基本上只采取了电视与报纸两大媒介,没有其他媒介与活动相配合,显得单薄,所以,今年的广告宣传必须是立体化、系统化的集团作战。
6.潜在市场展望
(1)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
(2)广东是全国的富庶地区,人均收入高、消费能力强。
(3)广东的高温期持续时间长,人们已养成了勤洗勤换的习惯,洗涤用品的消耗量特别大。
(4)虽然高富力在广东初为一方之主,但仍有很大的市场空缺,比如超浓缩市场就给活力28提供了机会。
7.开拓广东市场的重要性
(1)广东作为一个广阔的消费潜力巨大的市场,具有很大的经济开发价值。
(2)广东推行活力28产品,将为沙市日化集团在深圳上市股票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