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钱钟书《吃饭》有感

时间:2019-05-13 04:1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钱钟书《吃饭》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钱钟书《吃饭》有感》。

第一篇:读钱钟书《吃饭》有感

读钱钟书《吃饭》有感

钱钟书先生的这篇随笔(也可称散文),读后感觉余味无穷。吃饭,是每个人生活中最平常的事,又是最麻烦的事。但在钱钟书先生笔下,竟然会引发出那么多的知识和故事来,吃饭 是政治家的装点,吃饭与音乐的关系、吃饭与赏花游山的关系等等、吃饭中大有学问,吃饭中有万般气象,吃饭中有高深哲理。作者如同与你拉家常,就那么慢条斯理地细细道来,诸多人生哲理在作者的叙述中向读者自然随意地展示出来。

钱钟书先生是大学问家,他的这篇《吃饭》,决无华丽的词藻,像是不经意中信口说出来一样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篇短文,具有那么多的知识含,足见作者的 博学多才。“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题目是讲《吃饭》,但你细细品味,这的确实又不是纯粹讲吃饭的一篇普通作品,钱钟书讲的是人生、哲学、政治,讲的是历史、是艺术,是怎么做人的道理。我想,没有文章大家的睿智,没有广搏的哲学社 会学知识,是绝对写不出如此自然流畅而信息量丰富的文学的。

鲁迅先生论及文章写作,曾有一句名言,叫做:去粉饰,勿作做,少卖弄。如果用这段话来评价钱钟书先生的《吃饭》,我以为再合适不过了。全文不用修饰之语,少华丽之辞,即使引用柏拉图等先哲们的故事或典故,也绝无生拉硬扯吊书袋的造作,而是自然贴切,恰到好处。

平淡的生活中含有丰富的哲理,而要把丰富的哲理讲述得平淡率真,让人潜移默化地接收那些内函丰富的道理,需要讲究方法。

像我们这平淡的人生却有着平淡的想不到的收获,不要少看了吃饭这两个字,俗话说的好“人是铁,饭是钢”。我们生活的一切必须从这开始。

第二篇:钱钟书《吃饭》教案

钱钟书的《吃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反复研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旨。

2.培养学生发现、研究探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揣摩、理解文中意蕴深刻的语句的能力。

4.提高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训练学生逆向和多角度思维。

二、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最后一段有一句话是解读全文的一把钥匙。

“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

这就是说,现代社会的人事,是非分别,善恶的果报,并不像寓言所讲的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情形要复杂得多,是非颠倒,善无善报,恶无恶报的情形是常有的。生活在现代社会。要避免碰壁上当,头脑就不能那么简单幼稚。人事是复杂的,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才有清醒的认识,才有适当的对策。贯穿全文的一个深刻见解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恶的一面,随着经验的积累,人也变得越来越狡猾了。作者对每个寓言故事的“纠正”通过联类引伸,来洞烛世相,讲的就是现代社会那些不良行为乃至丑恶现象,比起寓言故事来说,其手法要狡猾的多。

把握了精神实质,领会了文章真义,就容易读懂了,就可以看出哪些话是话里有话,哪些话是反语。

三、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堂导入

一、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现代著名学者、小说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并至法国巴黎大学进修。1938年归国,先后担任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兰田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等职。1953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

研究所研究员。著有长篇小说《围城》(被誉为现代“儒林外史”)、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学术著作《谈艺录》、《七缀集》、《管锥编》、《宋诗选注》等。

二、作品简介

《吃饭》选自《写在人生边上》一书,该书由上海开明书店于1941年出版,前有作者写于1939年2月18日的自序,据此可以推知本文当写于1939年之前,而非教材中所说的“本文写于1941年后”。

《写在人生边上》共收有散文10篇,对世态人生有着敏锐的观察和剖析,语言幽默风趣,笔调犀利多变,是学者散文的代表之作。作者在序中曾经自述其创作旨趣:“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真是那样,那末,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缴卷。但是,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批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地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里的Marginalia。”

课文分析

作者以吃饭为切入口,展开了对于人生欲求的探讨,这也是其众多小说、散文作品的主要题旨。在嘲讽世情时弊时,避免用直截了当的讽刺,而是用调侃的口吻。用一些看似自相矛盾或荒唐错谬的警句来揭示常人忽视、误会或掩盖的细节。作品在语言运用上汪洋恣肆,机趣横生,旁征博引,充分体现了学者的雅趣。

阅读鉴赏

钱钟书的这篇散文写于六十多年前,是一篇随笔式散文。作者似乎是娓娓道来,侃侃而谈,语气是调侃而随意的,但目光却是冷峻而深邃的。

全文分为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核心命题是“名义上最重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

第二段核心命题是两个。

一是人类所有的创造活动,不仅表示大脑的充实,而且证明肠胃的空虚;二是社会由两种人(穷人与富人)组成,他们有不同的人生观。

第三段核心命题是“和谐”,即“完美的人格”,‘一以贯之’的‘吾道’,统治尽善的国家,不仅要和谐得像音乐,也该把烹饪的调和悬为理想。

第四段指出“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

全文神侃吃饭,在闲聊中将政治家的主张、婚姻择偶的动机、人际交往的准则、风流雅士的宴集尽情揶揄了一番。本文在艺术上最主要的特色是巧设新鲜的比喻和广征博引,侃侃而谈,让读者感受到知识和智慧的魅力。

第三段其实开头三句就是主旨.整篇文章就是拿吃饭做比喻.阅读评价

其实人生是一种过程:这两种人都有存在的权利,钱钟书先生是个文学大师,他是第一种人,他说的第二种人主要是贵族人士。当然对于自力更生的人是受到人们尊重的,钱钟书先生明显对第二种人含有鄙视,他认为人应该通过工作、生产、创造,来换饭吃,不要作寄生虫。

但是,作贵族是很多人的梦想。

课堂小结

关于钱钟书的博学、智慧和幽默已被人说得太多太滥,而钱钟书的精神世界却是一湖幽深的清水,坦然而深不可测。在钱先生辞世的时候,“钱学”的热浪已经烟消云散,也许是因为钱先生过于沉默的缘故吧。捧场的人终归发现自己是自找没趣。钱钟书并非是一个皓首

穷经的古板书生,他识尽俗世中的许多花招和机关,却又含笑不语。

他淡泊超然,却又悲天悯人。在参悟之后他不吝言语启发世人。

钱钟书在40年代曾经写下这样的诗句:“一世老添非我独,百端 忧集有谁分”(《乙酉元旦》),表达了内心的忧伤和痛苦。而今,大师已经悄然远去了,他的情思大概已无人可解,而他那化石般的文

字将永远敲打着追思者的心灵。

作业:

1.吃饭和结婚有什么共同点?

2.上段文字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3.转了弯的不甚朴素的人生观是什么?

第三篇:读钱钟书窗

读钱钟书〈窗〉有感

------外面的自由

人是有私心的,想呆在屋子里也能感受外面的自由,所以有了窗,这是我对窗的出现的奇想。

也许人们都有徐志摩《想飞》的愿望,渴望自由,将所有躁动的因子慷慨地暴露出来,与自然分享不拘一格的舒畅。然而,现实总驱使你忙碌于事业等。你不舍,所以用窗暗地里呼吸“自由”的气味,调剂沉闷的生活。有位作家写道“生活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婚姻,工作是这场婚姻中最锅碗瓢盘的过程,琐碎,单调,散发着霉烂的气息。而自然,就像你朝夕暮想的一个情人,每天鲜活地站在窗外,群居飘舞,芬芳朦胧,等待着你与她的幽会”,就是这样子,窗外面的自由是我们永恒的情人,作在屋里的人应该与她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而窗子粉饰了她的美,用距离构造朦胧美,牵引着人们的好奇心。

因为得不到,屋里的人对窗外的自由总充满着向往。同时,不容置疑的是,窗外确实是唤醒生命的境地。老鹰展翅高飞,蒲公英随风流浪,浪花嬉戏于海水„..它们不因屋里的阴暗,冷漠,沉迷而静止。潮汐依然不停,天地在弹指一间变化着。自由赋予了生命足以燃烧的能量,清烟为了达到白云的高度,离开屋子的暖和,一切在窗的眼里浓缩成快乐。当人在屋子里伏案努力时,月光以高姿态照入屋内,尘埃在光路中拥抱,问候,星星在夜空上歌唱,这时应感谢窗子,它们是善良的,将美丽同屋内者共同分享。

累了,站在窗前,眼睛所看到的应该是万物在恬静地安睡,她们想睡就睡,即使在风中,是自然恩赐的自由。闭上双眼,放松全身的肌肉,呼吸着天地间的灵气,任思绪乘着风神游,神游到乌托邦,放纵自我,沉醉于自然,参与快乐。

周涛在〈隔窗看雀〉中有这样的一个结尾:“瞧,枝上的一个‘逗号’(麻雀)飞走了,‘噗’地又飞走一个。”也许,这就是外面的自由吧!

第四篇:钱钟书

中文名: 钱钟书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江苏无锡县 出生日期: 1910年11月21日 逝世日期: 1998年12月19日 职业: 作家,文学研究家,翻译家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牛津大学 主要成就: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代表作品: 围城、管锥编、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人·兽

履历

钱锺书出生那天,曾有人送来一部《常州先哲丛书》,伯父为他取名 “仰先”,取“仰慕先哲”之义,字“哲良”。至此周岁抓周,抓了一本 书,父亲为他正式取名“锺书”。1920年 十岁 入无锡东林小学。1923年 十三岁 考入美国圣公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因出众的才华受到罗家伦、吴宓、叶公超等人的欣赏,被看作特殊的学生。1932年,结识杨绛。1933年,与杨绛订婚。钱钟书和杨绛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 特学院英文系留学。与杨绛结婚,同船赴英。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B.litt学位。之后随杨绛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女儿钱瑗出生。1938年,秋,与杨绛乘法国邮船阿多士Ⅱ(AthosⅡ)回国。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在湘西两年。其间于1940年暑假曾回家探亲,因道路不通,半途折回。完成《谈艺录》最初部分,约相当于《谈艺录》初稿的一半。完成《围城》 的布局、构思。有《中书君近诗》一册(非卖品)。有论文《中国诗和中国画》(1940)。此文后来收入了《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1947)、《旧文四篇》(1979)和《七缀集》(1985)。1941年,暑假由广西乘船到上海,珍珠港事件爆发,被困上海,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校,其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散文随笔集《写在人生边上》由开明书店出版,是“开明文学新刊”之一。写作《围城》。其时困顿于上海沦陷区时期的经历和情绪,对《围城》题旨和书名的确定有重要的影响。1945年,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其短篇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围城》作者钱钟书先生诗文评《谈艺录》得以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是“晨光文学丛书”之一。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毛选翻译工作和《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1955—1957年 四十五—四十七岁在郑振铎、何其芳、王伯祥等人的支持下,穷两年之力完成了《宋诗选注》,选注了宋代81位诗人的297首作品。1957年因父病到湖北省亲,有《赴鄂道中》五首绝句,寄寓了对当时形势的感受。此年父亲钱基博病逝。1958年 四十八岁 《宋诗选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锺书、杨绛均被“揪出”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经受了冲击。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锺书轻蔑领袖著作,钱锺书、杨绛用事实澄清了诬陷。1972年3月回京,开始写作《管锥编》。1976年 六十六岁由钱锺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诗作《老至》寄寓了对形势的感受。1980年 七十岁11月,赴日本访问。在早稻田大学作《诗可以怨》的演讲。《围城》重印。1982年 七十二岁《管锥编增订》出版。本年起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83年 七十三岁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身份主持中美比较文学双边讨论会,并致开幕词。《人兽鬼》和《写在人生边上》被列入“上海抗战时期文学丛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 七十四岁《也是集》由香港广角镜出版社出版。此书上半部是1979年以后发表的三篇论文:《诗可以怨》(1981)、《汉译第一首英译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1982)、《一节历史掌故、一个宗教寓言、一篇小说》(1983);下半部从《谈艺录》补订本摘选。《谈艺录》补订本由中华书局出版。1998年 八十八岁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锺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当晚,江泽民总书记

亲自给钱先生的夫人杨绛打电话,对钱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在翌日新华社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字样。2.主要著作年表钱锺书先生字默存,曾用笔名中书君等。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昆仑。60年来,钱钟书先生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淡泊名利,甘愿寂寞,辛勤研究,饮誉海内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几代学人,是中国的宝贵财富。钱先生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对于我们建设中国新文化,特别是在科学地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和有选择地借鉴外来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钱先生给予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一是以一种文化批判精神观照中国与世界。在精熟中国文化和通览世界文化的基础上,钱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为此,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先生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以及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二是以一种新的学术规范发展和深化中国学研究。中国是诗书礼义之邦,中国的学问源远流长,中国学早已蔚成世界之显学。在这个领域,一方面是勤谨笃实,硕果累累,另一方面却是陈陈相因,难以出新。思想方法上的僵化固守和学术方法上的划地为牢,极大地阻滞了前进的速度。在这种亟待变革的形势下,钱先生的治学方法应运而生。他数十年间所实践的“打通”、“参互”、“比较”的方法,努力使中国学自觉地成为一个科学的、开放的体系,从而获得一个更深、更广、更新的发展。三是以一种现代意识统领文学创作。钱钟书先生生活在一个农业国,但是,他却没有小生产所固有的狭隘保守观念;他主要研究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但是,他却没有三家村学究的陈腐迂阔做派。钱先生的创作贯注着一种强烈的现代意识,这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是并不多见的,有别于同时代的一般作品而与世界文**流颇为合拍。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他的文学创作都不是那种生吞活剥的东西,而是具有真正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中国人也为外国人所喜爱的作品。四是以一种高尚的形象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人格上的榜样。在三、四十年代,钱钟书先生不向恶势力俯首,用文学作品辛辣地嘲弄了那个黑暗社会。1949年以后,钱钟书先生虽然“经过九蒸九焙的改造”,“文革”中更是受尽凌辱和折磨,但是,智者是不可征服的。钱钟书先生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忘记他作为一个学者,要为祖国和世界文化做出贡献的历史使命。他不走冷门,不投热机,不计利钝,不易操守,反对树宗立派,只是一心一意地搞研究、出成果。在当今之世,这种品格更其难能可贵。

第五篇:钱钟书

钱钟书《围城》读书笔记

读《围城》先是为其幽默所折服,细细回想,才品味出表面的幽默背后,其实别有洞天。

《围城》的整个脉络,大抵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以方鸿渐为例,外人看似风光,殊不知此人正被学历,婚姻等问题层层围困,无法挣脱。而在钱钟书笔下,其他的人物,也大都作茧自缚,痛并困惑却不自知。这些“聪明人”之所以像一样被困,说到底是因为人性软弱,逃不过欲望作祟。这种立意上的深刻,在钱老笔下却表现得轻快流畅。看似轻松的调侃,却是对时弊,人性犀利的讽刺。这种辛辣的幽默,读来酣畅淋漓,细想却发人深省。

自序言起,钱钟书已经开始以其独特的语言就当时华而不实的“献书”风气小小地幽了一默:近来觉得献书也像“致身于国”、“还政于民”等等佳话,只是语言幻成的空花泡影,名说交付出去,其实只仿佛魔术家玩的飞刀,放手而并没有脱手。随你怎样把作品奉献给人,作品总是作者自己的。大不了一本书,还不值得这样精巧地不老实,因此罢了。

钱老书中的幽默并不是单纯的插科打诨,而是着力于中西方文化,或中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间的冲突:一是嘲讽对西方文化的生搬硬套:“生平最恨小城市的摩登姑娘,落伍的时髦,乡气的都市化,活像那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把做样子的外国人旧衣服上两方补丁,照式在衣袖和裤子上做了”。二是探讨对西方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吸收中的荒诞,一如方鸿渐在家乡中学演讲时所说的,“海通几百年来,只有两件西洋东西在整个中国社会里长存不灭。一件是鸦片,一件是梅毒,都是明朝所吸收的西洋文明。”三是以现代文化比照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弊端:方鸿渐的父亲方老先生的迂腐,他推荐的线装书中„中国人品性方正所以说地是方的,洋人品性圆滑,所以主张地是圆的‟。

钱式幽默同样针砭了社会的时弊。“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一语道破了流于形式的浮夸风气。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被钱老所不屑的一些做法,在现代却随处可见。文凭至上已成为大多用人单位的常态,假学位的现象在今日更是屡见不鲜,若钱老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围城》中的讽刺,最终落点仍然是对人性的剖析。整个离奇的故事本身就是最大的讽刺,集中体现了人性中的欺诈、虚荣、软弱、对环境的无奈。在其与爱尔兰人荒诞的交涉过程中,尔虞我诈,锱铢必争,最终方鸿渐获胜,取得“也许是中国自有外交或订商约以来唯一的胜利”,双方均表现得既虚伪又吝啬。此外张买办中文夹英文,被钱钟书讽刺为“牙缝里的肉屑”的说话方式也可折射出崇洋媚外,贪慕虚荣心态。书中其余各处描写均表现了世间百态,或丑陋或滑稽,不一而足。

《围城》式幽默,发人深省,同样也引发了了我些许的思考。只要有欲望的地方,就有所谓的“围城”,在我们津津乐道于方鸿渐被层层围住的同时,自己是否也身在其中,道德,地位,金钱,乃至情感,一圈圈的围城,很多人似乎浑然不觉,即使了解,也未必敢正视,即使正视,也不见得想出来,当真想出来的时候,不是看破红尘便也垂垂老矣,当然,的的确确有不少的人想逼进来,那便又是一个进出的循环.人生就是在此循环中过的,我们自始终究要走进那一个一个的围城,无可避免,却并非每一个人都可以走出来,所谓执念,便是对于这类人所说的.而我想,<围城>虽点出时弊,却无法解决,是否算是悲哀,而我们,虽知身陷其中而无法自拔,是否也是一种悲哀?

下载读钱钟书《吃饭》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钱钟书《吃饭》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钱钟书的《论快乐》有感

    读钱钟书《论快乐》有感 在钱钟书的《论快乐》一文中,我喜欢这样两段话:(一)“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过的决不会永久;我们永远快乐,正好象说......

    读《钱钟书散文》心得

    读《钱钟书散文》心得 ——论快乐 甘南县巨宝镇中心学校郭宝珍 钱钟书,江苏无锡人,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传统经史教育,国学根基深厚,清华大学英文系毕......

    参观钱钟书故居有感

    钱钟书故居观后感 最近,我们寝室一行人来到了钱钟书故居,钱钟书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著有《围城》被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

    钱钟书妙语摘录

    钱钟书妙语摘录 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 —— 钱钟书:《围城》牛惯做牺牲,可以显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并且,世人好吹牛,......

    钱钟书语录

    钱钟书语录1、考古学提倡发掘坟墓以后,好多古代死人的朽骨和遗物都暴露了;现代文学成为专科研究以后,好多未死的作家的将朽或已朽的作品都被发掘而暴露了。被发掘的喜悦使我们......

    钱钟书俏皮话[定稿]

    钱钟书俏皮话 “他们便找到一家门面还像样的西菜馆。谁知道从冷盘到咖啡,没有一样东西可口: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

    钱钟书故事

    1.清华读书创造纪录 • 高分高能者大有人在。比如化学家侯德榜院士,当年考清华12门功课1200分满分,但他的动手能力也很强,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著名桥梁......

    钱钟书——读书笔记

    读钱钟书心得 杨显忠100112008067 钱钟书先生是一位博学的国学大师,其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独到的见解让人折服,读他的文章不仅能学到知识更主要的是学到一些为人处世的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