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资合作社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时间:2019-05-13 04:29: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展农资合作社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展农资合作社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篇:发展农资合作社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农资合作社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我县各种农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在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下,全县各专业协会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建设,有效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找到了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抓手,实现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2007年7月28日挂牌成立的大泉乡兴泉农资合作社的成立,标志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今后也必将在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强基层党组织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入世之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长期坚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与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相互衔接之间出现了诸多新的问题和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讲,已经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是有效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主要途径。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牧民为主体,在自愿、民主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自助服务性合作经济组织,是在不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削弱农牧民独立自主经营地位、不影响农牧民生产经营的前提下,把千家万户的农牧民组织起来,依靠群众的力量,解决一家一户所不能办、不好办的事情,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善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合作经济组织。它可以把千千万万分散经营的农户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较好的组织起来,纳入到整个市场体系当中,同时又能把农民自产自销的单个产品纳入整个产业链条,从而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格局。在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下,合作社可以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建设,建立起资源共享、生产互助、利益共沾、风险同担的机制,依托一定的产业链条把农民组织起来,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经营。这一模式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集约化和产业化,使农民个体的市场主体地位朝着群体的市场主体地位转变,初步解决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他们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民的致富本领,拓展农民增收的渠道。同时,它引入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改变了过去资源配置在农户中平均分配的状况,加快了土地、资金等资源向优势产业的集中和流动,从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和不断优化。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快速发展和社会化服务滞后的矛盾愈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中出现了联合和合作起来的更强烈的内在需求。近几年,大泉乡积极鼓励农户扩大适销对路农产品的生产,农村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快速发展,从以棉花生产为主,逐步向以蔬菜、瓜果和畜禽产品等高效农业占主导地位的效益农业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产业布局正在逐步形成。如河西村的西瓜、三道沟村的蔬菜、城郊西村的花生等。但是,这些产品的销售、技术指导和品种改良等问题,靠一家一户是很难解决的,亟需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服务,包括最新农业科技成果的采用,开辟、扩大市场,特别是农产品产后的一整套商品化处理,如产品的分级、整理、包装、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以及产品的标准化、信息化等等。这些技术经济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情,就迫切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联合起来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成为必然。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沙湾县大泉乡兴泉农资合作社的前身是成立于2006年6月,是以经营农药、种子、化肥、地膜为一体的大泉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泉乡农资合作社采取党委引导、政府协调、供销社、农综站、农业产业化协会、村委会、农民入会的构建模式,倡导各村委会成员以个人名义入股参会成为团体会员,协调农综站以技术服务入股参会,鼓励农户以家庭为单位通过申请并按时交纳会费成为个体会员,并凭会员证明以优惠价购买与实际种养规模相符的农业生产资料,享受协会团体会员及合作发展单位无偿技术指导服务。合作社为

全体社员发展棉花产业提供全程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以提高棉花种植水平、增加收入为宗旨,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实行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通过召开由全体设立人参加的设立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合作社理事长、理事,发展社员50人,覆盖全乡13个行政村,大多数社员都是懂技术、会管理的种植行家和经营能手。由全体设立人通过了合作社章程,所有社员必须按照章程规定的范围和约定的责、权、利条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障了社员的合法权益。同时,不断完善了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了组织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理财制度,配齐财务人员,设立了明细账户,保障了合作社成员的地位和经济利益。并于7月1日向沙湾县工商管理局递交报告,正式申请设立沙湾县大泉乡兴泉农资合作社,并取得了相应的营业执照,这标志着我区首家农资合作社的正式成立,为推进我县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增加农民收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迈出了一步。

二、合作社的运行机制

农资合作社是由供销、农民与乡农综站共同出资创办的合作社,共入股资金127万元,其中供销社入股5万元,农业产业化协会入股5万元,三道沟村,二道河子村以房屋入股2万元,50个社员每人每股2000元,共入股10万元,农综站以技术入股。臧江生入股103万元,成立合作社后,为了便于管理,合作社将经营权对外进行了承包,承包者只限于销售农资,进货由合作社统一进货,同时为了方便社员,拓宽销售渠道,合作社在二道河子村、西泉村、五道河子村、烧坊庄子村、三道沟村、中泉村、大泉村建立农资销售点,每个销售点都配有一名农业技术人员,负责农户产前、产中服务。

三、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2007年为了进一步提高棉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社员的经济收入,合作社利用入股的资金引进棉花新品种“新陆早”31号、进行示范种植推广,推广种植600亩;同时为社员提供了“新陆早”24号、“新陆早”19号等优良棉花品种,截止目前共销售农资990吨;其中:种子230吨、化肥700吨、地膜20吨、农药40吨。销售收入达550万元,销售净利过41万元。成立农资合作社,主要以为社员提供生产资料及农业技术服务为目的,以配套的服务促进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农资由合作社统一进货,以成本低价提供给社员使用。在销售过程中,凡是社员购买农资满2000元的,返还1个股,目前已返还了15股,现在不愿返还的,3年后每股返还2980元。合作社按照合作制分配原则制定了收益分配方案:种子每公斤让利0.2-0.3元;化肥每吨让利10元;地膜每公斤让利0.2元,合作社为社员节约成本18.9万元,增加了社员收入,极大地调动了社员积极性。同时合作社利用自身优势在为社员提供优质服务时,利用宣传单方式将棉花各品种的栽培技术发放到社员手中,科学技术在棉花产业发展中所占的份额大大提高了。通过合作社这一渠道供给农民的农资占到了农资总量的65%。

四、实行“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工作模式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和领导核心作用,不仅要体现在对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上,更要体现在统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驾驭市场经济和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能力上;体现在引导农村各类组织健康发展、妥善处理农村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上;体现在吸纳农村各方面符合入党条件的优秀分子,使自身成为人才高度密集的先进组织的能力上。兴泉合作社在成立的同时成立了党支部,实行“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工作模式,有效地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工作提供一个新的载体,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由直接决策变为出谋划策,由直接指挥变为引导服务,由直接创办经济实体变为创造生产发展条件和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水平,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五、今后的发展思路和措施

1、农资合作社要以给农民提供服务为目的,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多渠道拓宽销售领域,把农资销售服务与新技术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合作社不仅要提供农资服务,还要进行新品种的试验、推广,及时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实行科技与农资合作社联手,抓好推广搞经营,搞好经营促推广,使技术推广和合作社同步发展。到2008年农资合作社给农民提供的农资占到全乡农资总需求量的90%以上。

2、在农资合作社自身发展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农民加入农资合作社,使大多数农民受益,农资合作社真正起到方便群众,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种植投入成本的效果。使农资合作社成为大泉乡农资供应和新品种引进及推广的重要渠道。

3、在农资合作社运作中,发挥各村科技副主任和包村技术员作用,实行农资销售与奖励、惩罚结合的原则。

4、积极与棉花、番茄、花生等协会合作,通过现场会、广播、科技之冬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配方施肥,使良种良法配套,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

5、推广应用优良品种,使优良品种应用率在2007年达到95%以上,2008年达到100%。

6、争取与生产厂家和经销商联合办合作社,进一步降低成本。

7、加强与科技协会联合,在各村建立销售点,鼓励农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按照合作制分配原则制定了收益分配方案,对售后利润按社员的交易量进行分配。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合作社是一个社团组织,是由全体社员自愿参加组成的,合作社是社员自己的合作社,通过运作使社员得到实惠,社员既能得到新产品、新技术服务,增加农业收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又壮大了合作社经济收入,实现了以会养会,为更好地为社员增产增收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大泉乡组建的大泉乡兴泉农资合作社是由企业、协会、农户、村委会成员参股的方式建立的。今后,合作社将有计划地扩大经营服务范围和领域,建立专业分会机构,特别要积极鼓励引导个人资本参股入会,逐步扩大个人股金比例,使其占主导地位,最终形成总会统筹安排、分会各负其责、股金结构优化、项目不断增加、个人集体共同参股、会员自主经营管理、上下联动整体发展的格局,真正实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良性发展格局。

第二篇: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_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户县不断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当前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织形式。

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

(一)发展概况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根据我局统计,到2011年5月中旬为止,全县在工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251个,在农业局备案的合作社为128个,主要为果蔬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农产品储运业、农业信息服务加工各类合作社。我县自1995年被确定为省级扩大农协试点县以来,2005年又被西安市确定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试点县,在省市的关心支持和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和农民协会在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运行特点

1、入退自愿,组建形式多样。我县农民合作社在组建中,基本上都坚持了加入自愿,退出自由的原则。组建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种养业大户或经营能手牵头,又有村干部和农民经纪人领办。

2、民主管理,规模不断扩大。绝大部分合作组织按规定建立了《章程》和有关管理制度,组建了内部机构。实现了农民平等参与、当家作主、自我理财的愿望,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

3、立足产业,区域特色明显。全县农民合作社大多依托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起来的,因而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

4、服务广泛,范围逐渐延伸。农民合作社已由过去单纯的农业技术宣传、咨询和供应农用生产资料、农产品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环节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转变;由“松散型”逐步向“紧密型”转变,范围逐渐延伸。

(三)作用效果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加快了农业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步伐。通过合作社结合自身生产的需要,直接与农业、科技等部门联系合作,举办科学技术培训和科技示范活动,提高了成员科技水平。

2、促进了农民增收。通过合作社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

组织农产品销售,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中间环节提高销售价格,实现了农民增收。

3、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合作社架起了农户与市场、农户与龙头企业连接的桥梁和纽带,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全县已初步形成以水果、蔬菜、养猪、渔业为主的主导产业。

4、维护了农民权益。农业部门常年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业务指导,通过进行法律宣传和维权工作,减少了农户生产消费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5、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合作社通过“产加销”有机结合,在产品的质量、成本、营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农民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

一是有的基层干部对发展农民合作社重要性认识不足。担心农民因此联合起来与政府唱对台戏,不予支持。二是对农民合作社的性质认识不足。没有正确把握“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有的合作社是乡镇村领导为了完成任务或争取政策支持而强行组织“催生”出来的,还谈不上发展问题;三是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快的铁路沿线占多数,北部乡镇少,绝大多数乡村甚至有的乡镇至今还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空白。

(二)内部管理不规范,决策不够民主。

一是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的虽然制定了章程,但很不规范,有的财务管理、分配制度等不完善,导致利益分配不明确;二是有的合作社对一些重大事项和活动没有通过成员(代表)大会讨论。三是社员合作意识不强,只享受权利,不愿履行义务。

(三)扶持力度不够,组织运作困难。

一是资金扶持不力,绝大多数合作社运营中都存在资金瓶颈。二是信贷支持不力。三是税收优惠政策难以执行。

(四)技术人才匮乏,成员素质不高。

一是带头人难寻。难以寻找到懂技术、善管理、有文化、有胆识、乐于献身农村事业的合作社带头人。二是缺乏技术骨干。各合作社基本上都依靠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直接培训传授技术,而合作社自身的技术力量缺乏,难以指导到一家一户的创新和发展。三是农民素质还不高。一些农民自律意识、法治意识、风险意识较弱,市场行情好时,单方面撕毁合同,自行销售农产品。

三、加快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思考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农民合作社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国家通过专门立法承认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其利益不得侵犯。她的诞生和发展不仅把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连结,成为农户、企业、政府、市场的桥梁与纽带,而且解决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错位”、“越位”和“缺位”等问题,解决了基层组织“统”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情。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增加农民收人、推进农业

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合作社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合作社作为弱势群体的联合互助组织,对内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自身积累十分有限,发展中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扶持。各级财政每年应划拨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合作社建设。一是教育培训。二是购臵设施。改善农产品加工、贮藏、包装条件,走“产加销”一体化之路。三是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支持注册商标,树立品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出台优惠政策,为合作社发展营造宽松环境。

农民合作社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态,有一个培育和发展的过程,需要各方面优惠政策的扶持,才能茁壮成长。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应该确立扶持合作社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扶持新农村建设的观念。一是登记发照支持。只要合法工商等职能部门就准予登记发照。二是在产品销售、兴办加工、流通实体等涉及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方面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加强信贷支持。通过政策性信贷、财政贴息、保险等金融手段,解决农民合作社资金投入不足和发展风险问题。四是实施电价等优惠。合作社进行农产品初级加工、从事种养业生产的用电、用水、用地以及人才使用、农用柴油等应给予大力扶持。

(四)农业项目支持,为合作组织发展注入活力。

各级涉农、科技等部门,要注重发挥农民合作社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应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载体和示范作用,形

成全方位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合力。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参与农业财政扶持的项目建设。

(五)加强指导监督,推动合作社健康发展。

规范化管理是确保农民合作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要使合作社真正体现“成员所有、成员管理、成员受益’原则,必须加强指导和监督。一是要健全运作机制。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边发展边规范,以规范促发展,重点要建立完善组织管理、利益分配、积累发展、监督约束“四个机制”。二是要发挥地方政府在农民合作社建设中的扶持、规范作用。三是要为农民合作社提供政策指导、市场供求信息、科技信息、农产品推介等方面的服务。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和网络营销平台。四是要加强对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传播合作理念,吸引更多的农民关心、加入、办好农民合作社。

第三篇: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绥中县不断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当前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织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最主要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

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

(一)发展概况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根据县工商局统计,到2008年3月末为止,全县在工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45个,占全市注册登记总数的25%,注册成员户数为394户,出资总额为1079.5万元。按产业划分,果蔬种植业27个,畜牧养殖业13个,水产养殖业3个,林业养殖业1个,农产品储运业1个;按兴办方式划分,全部为农民和农业技术能人牵头兴办,还没有由社会团体和农业企业牵头兴办的;按社员所在区域划分,村内33个,乡镇内12个,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沿海及102国道周边乡镇,西部和北部乡镇仅有4个。

(二)运行特点

1、入退自愿,组建形式多样。我县农民合作社在组建中,基本上都坚持了加入自愿,退出自由的原则。组建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种养业大户或经营能手牵头,又有村干部和农民经纪人领办。

2、民主管理,规模不断扩大。绝大部分合作组织按规定建立了《章程》和有关管理制度,组建了内部机构。实现了农民平等参与、当家作主、自我理财的愿望,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

3、立足产业,区域特色明显。全县农民合作社大多依托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起来的,因而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

4、服务广泛,范围逐渐延伸。农民合作社已由过去单纯的农业技术宣传、1咨询和供应农用生产资料、农产品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环节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转变;由“松散型”逐步向“紧密型”转变,范围逐渐延伸。

(三)作用效果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加快了农业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步伐。通过合作社结合自身生产的需要,直接与农业、科技等部门联系合作,举办科学技术培训和科技示范活动,提高了成员科技水平。

2、促进了农民增收。通过合作社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组织农产品销售,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中间环节提高销售价格,实现了农民增收。

3、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合作社架起了农户与市场、农户与龙头企业连接的桥梁和纽带,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全县已初步形成以水果、蔬菜、养猪、渔业为主的主导产业。

4、维护了农民权益。工商部门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站,并在条件具备的合作社建立了消费者维权站,通过进行法律宣传和维权工作,减少了农户生产消费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5、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合作社通过“产加销”有机结合,在产品的质量、成本、营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农民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

一是有的基层干部对发展农民合作社重要性认识不足。担心农民因此联合起来与政府唱对台戏,不予支持。二是对农民合作社的性质认识不足。没有正确把握“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有的合作社是乡镇村领导为了完成任务或争取政策支持而强行组织“催生”出来的,还谈不上发展问题;三是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快的铁路沿线占多数,北部乡镇少,绝大多数乡村甚至有的乡镇至今还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空白。

(二)内部管理不规范,决策不够民主。

一是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的虽然制定了章程,但很不规范,有的财务管理、分配制度等不完善,导致利益分配不明确;二是有的合作社对一些重大事项和活动没有通过成员(代表)大会讨论。三是社员合作意识不强,只享受权利,不愿履行义务。

(三)扶持力度不够,组织运作困难。

一是资金扶持不力,绝大多数合作社运营中都存在资金瓶颈。二是信贷支持不力。三是税收优惠政策难以执行。

(四)技术人才匮乏,成员素质不高。

一是带头人难寻。难以寻找到懂技术、善管理、有文化、有胆识、乐于献身农村事业的合作社带头人。二是缺乏技术骨干。各合作社基本上都依靠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直接培训传授技术,而合作社自身的技术力量缺乏,难以指导到一家一户的创新和发展。三是农民素质还不高。一些农民自律意识、法治意识、风险意识较弱,市场行情好时,单方面撕毁合同,自行销售农产品。

三、加快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思考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农民合作社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国家通过专门立法承认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其利益不得侵犯。她的诞生和发展不仅把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连结,成为农户、企业、政府、市场的桥梁与纽带,而且解决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错位”、“越位”和“缺位”等问题,解决了基层组织“统”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情。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增加农民收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合作社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合作社作为弱势群体的联合互助组织,对内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自身积累十分有限,发展中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扶持。各级财政每年应划拨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合作社建设。一是教育培训。二是购置设施。改善农产品加工、贮藏、包装条件,走“产加销”一体化之路。三是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支持注册商标,树立品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出台优惠政策,为合作社发展营造宽松环境。

农民合作社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态,有一个培育和发展的过程,需要各方面

优惠政策的扶持,才能茁壮成长。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应该确立扶持合作社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扶持新农村建设的观念。一是登记发照支持。只要合法工商等职能部门就准予登记发照。二是在产品销售、兴办加工、流通实体等涉及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方面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加强信贷支持。通过政策性信贷、财政贴息、保险等金融手段,解决农民合作社资金投入不足和发展风险问题。四是实施电价等优惠。合作社进行农产品初级加工、从事种养业生产的用电、用水、用地以及人才使用、农用柴油等应给予大力扶持。

(四)农业项目支持,为合作组织发展注入活力。

各级涉农、科技等部门,要注重发挥农民合作社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应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载体和示范作用,形成全方位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合力。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参与农业财政扶持的项目建设。

(五)加强指导监督,推动合作社健康发展。

规范化管理是确保农民合作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要使合作社真正体现“成员所有、成员管理、成员受益’原则,必须加强指导和监督。一是要健全运作机制。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边发展边规范,以规范促发展,重点要建立完善组织管理、利益分配、积累发展、监督约束“四个机制”。二是要发挥地方政府在农民合作社建设中的扶持、规范作用。三是要为农民合作社提供政策指导、市场供求信息、科技信息、农产品推介等方面的服务。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和网络营销平台。四是要加强对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传播合作理念,吸引更多的农民关心、加入、办好农民合作社。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报告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贵阳市立足于城乡统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划为基础和龙头,以建立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保证,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工作持续推动,阶段性成效明显。

一、2007年全市推进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

(一)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农业农村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全市一产增加值2005年为34.85亿元,2006年为38亿元,实际增长7.6%;2007年达到45.07亿元,实际增长8.2%。农村经济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为3135元,2006年为3442元,增长9.8%(实际增长8.8%);2007年达到4088元,增长18.77%,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05年的120元缩小到2007年的52元;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2005年比全省高出1258元,2007年高出1714元。

三是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蔬菜产量从2005年的93.26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25万吨,2年间的增幅分别是13.1%和18.8%;水果产量从2005年的6.86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8.65万吨,2年间的增幅分别是14.1%和10.45%;禽蛋产量从2005年的1.39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2.02万吨,2年间的增幅分别是8.3%和33.6%;肉类产量从2005年的18.06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20.54万吨,2年间的增幅分别是6.7%和6.6%;水产品产量从2005年的1.05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19万吨,2年间的增幅分别是8.9%和3.4%。四是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2007年,蔬菜基地面积达45万亩,花卉苗木面积达2.1万亩,水果基地面积达24万亩,中药材核心基地达7.6万亩,建成养殖小区累计达726个。同时,坚持以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为重点,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到2007年,全市已发展龙头企业7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19家,市级龙头企业46家;扶持培育农业经济合作组织371个。

五是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自2003年以来,我市坚持实施“水、电、路、气、房、林、电视、电话”十字方针,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共解决了32.69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修建乡村公路2550公里,村寨串户路2958.9公里;完成植树造林等农村环境建设工程72.41万亩;修建小水池4.14万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1404户,户均面积达81.2平方米;完成沼气池建设106750口;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5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电时;实现固定电话、移动座机、移动电话等通讯方式对农村的多层次覆盖。

六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重大进步。从2005年起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不断加大推行力度,2007年农民参合率达92.63%;从2006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全市农村在面杂费、免书本费、补助生活费、补助农村学校公用经费这四个项目中受惠的学生数量从2006年的46.9万人提高到2007年的57.6万人。对8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实行义务教育补贴,完成32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二)贵阳市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亮点纷呈

2007年,全市新增新农村建设市、区(市、县)共建点21个,新增区(市、县)自建点83个。全市各级试点示范村寨总数达212个,其中省级点12个,市、区(市、县)共建点31个(注:2006年的11个共建点中,含金山村1个省级点),区(市、县)自建点169个(注:2006年的97个自建点中,含水塘、磊庄、立碑、水尾、中哨、折溪、右

二、杉树、刘育、龙广、黑石头等11个省级点)。通过建设,试点村寨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亮点纷呈。

一是村寨面貌成亮点。修建进村公路317公里,其中省级点35公里,共建点56公里,自建点226公 1

里;修建串户路456公里,其中省级点66公里,共建点106公里,自建点284公里;实施“四改一气”10118套,其中省级点555套,共建点722套,自建点8841套;建设综合楼21栋,其中省级点3栋,共建点3栋,自建点15栋;完成危房改造1269户,其中省级点72户,共建点200户,自建点997户;实施庭院改造1371户,其中省级点332户,共建点696户,自建点343户;修花池1280个,其中省级点190个,共建点446个,自建点644个;建设和配置垃圾池(桶)895个,其中省级点73个,共建点216个,自建点606个;实施通广播电视工程9559户,其中省级点911户,共建点2951户,自建点5697户。通过建设和整治,试点村寨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支撑产业成亮点。发展蔬菜169139亩,其中省级点9350亩,共建点15094亩,自建点144695亩;完成果树种植24466亩,其中省级点4800亩,共建点3903亩,自建点15763亩;建成花卉基地3180亩,其中省级点110亩,共建点1348亩,自建点1722亩;建成中药材基地5970亩,其中省级点200亩,共建点600亩,自建点5170亩;种植葵花30000亩,其中省级点130亩,共建点218亩,自建点29652亩;种植烤烟4424亩,其中共建点2058亩,自建点2366亩。新增商品猪16360头,其中省级点3029头,共建点7457头,自建点5874头;养殖肉牛13352头,其中省级点1500头,共建点990头,自建点10862头;养殖肉鸡1697076羽,其中省级点540000羽,共建点357315羽,自建点799761羽;养兔57540只,其中省级点8500只,共建点19040只,自建点30000只。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为农民稳定、快速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农民增收成亮点。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强化减免和财政补贴等多种措施,促进了农民增收。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88元,增长18.7%,增幅首次超过城市居民收入。其中,清镇市达3628.43元,增长15%;修文县达元,增长21.62%;开阳县达3601元,增长18.9%;息烽县达3120元,增长20.1%;花溪区达4082元,增长16.6%;白云区达5020元,增长15.8%;乌当区达4258.6元,增长12%;小河区达5136元,增长29.3%。

四是文明新风成亮点。各试点村寨都修建了文化综合楼、农家书屋,少数民族村寨还建起了歌舞表演场所,为农民群众开展读书和文艺活动搭建了平台。在全市组织开展了首届“百村农民篮球赛”,共举办800多场比赛,广大农民踊跃参加和观看,丰富了农村业余文化体育生活。组织开展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培养村民尊老爱幼、邻里友善的新风尚。实施强素质工程,对试点村15万多农民进行了实用科技和技能培训,提高了科学生产和非农就业的能力。把文化活动与打造农产品品牌结合,开展了系列“农产品大王”评比活动,既活跃了农村文化,又推介了农产品品牌。通过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创新文化活动载体,文明新风吹进万家。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基本做法

1、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培育发展新产业。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植特色主导产业。在坚持区域化布局和规范化生产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选准有优势的蔬菜、花卉、畜禽、水果、中药材等作为主导产业,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养殖小区,建设了一批特色新、规模大、档次高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养殖小区。二是以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对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建设、技术改造、质量认证、市场开拓等方面予以扶持,培育壮大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同时,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形成龙头企业带基地、农民合作组织建基地的专业化生产格局。三是推进农产品市场和“农家店”改造和建设,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和完善一批农产品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继续抓好“农改超”试点建设,推进“名店下乡”工程,加快发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完成改造村级农家店、乡级超市和农村集贸市场。健全和完善“绿色通道”机制,保障农产品畅通。四是挖掘农业新功能,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加强“吃、住、行、游、购、娱”六位一体的软硬环境建设,加快“农家乐”发展。

2、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突破口,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一是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一体规划的管理新体制。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城乡一体发展的各项规划。二是突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寨规划,体现特色。根据村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风俗特

点,按照风格各异、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搞好村寨建设规划,防止千村一面。2006年全市选择了108个村寨进行规划建设,2007年又选择了104个村寨进行规划建设。三是重点倾斜,加快试点村寨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水、电、路、气、房、林、电视、电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十字方针”,加大投入力度。每年安排小城镇建设资金、村寨道路建设资金等不少于上年。四是建立激励机制,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制定了《贵阳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寨村庄整治以奖代补试行办法》,对符合条件的试点村寨的串寨路、串户路、排水沟、集中垃圾池、沼气池建设和绿化美化、农房建设、房屋立面整治等进行奖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开展人均环境整治的积极性。通过规划建设,试点村寨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3、以培养新型农民为抓手,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一是推进农民素质工程建设。2006、2007年共计完成新一轮农民技术培训82万人次,绿色证书培训20409人,颁证17340人,完成农业科技培训25万人;完成非农技能培训13万人,有序转移10万人。全市有5000多农民专门从事农产品运销,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经纪人。二是切实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真正让农民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三是走群众路线,在示范点的选择上,要求必须有90%以上群众同意才能确定,使示范点建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规划上,既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体现群众要求,又广泛征求专家意见,使规划科学合理。四是立足于实惠、实效,坚持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举债建设,不搞形象工程,真正让农民群众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对新农村建设充满信心。

4、以突破城乡二元体制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定》,明确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我市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和谐贵阳”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配套政策措施不断完善。针对我市城乡二元体制的现状,为构建城乡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制定出台了24个配套政策文件,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启动区划调整,完成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划归云岩区管辖,其他区划调整正在按程序进行,将“一市三县”改区的工作已列上议事日程。三是成立了贵阳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城乡一体化相关规划已经启动。四是户籍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步伐,实现了首批农民身份整体向市民身份转变。

5、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为目标,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一是突出以解决农村“上学难、看病难、看电视难”等民生问题为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实施新一轮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二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和农民书屋工程,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活动。三是加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不住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健全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长效机制。

二、2008年推进新农村建设展望

(一)坚定不移的推进城乡一体化

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是统筹城乡发展。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突破城乡二元体制,构建平等的新型城乡关系,建立城乡开放互通、互补互促的机制,整合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推动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加快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农民与市民的差别。

(二)科学制定规划

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统揽,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抓手,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于各项规划中。在抓紧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完成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体化等规划。完成以县城、重点乡镇、中心村为载体的规划。在加快城镇化步伐的同时,加强新农村规划建设,促进农村就地城市化,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三)夯实农业农村基础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配套浇灌设施,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善配套渠系,推进农田水利化。继续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农村道路、饮水安全工程、生态林建设工程、“四改一气”配套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和庭院绿化,不断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四)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积极引进、扶持、发展壮大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努力建设一批符合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要求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实施菜、果、烟、花、药、茶、蚕、猪、牛、禽十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工程,推行标准化生产,打造一批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推广“猪-沼-果”、“粮-猪-沼-菜”、“稻-鱼-菜”等循环农业模式,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逐步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开发乡村旅游,充分挖掘民居民俗和民族风情文化,依托自然山水,利用森林、果园、菜园等,发展观光休闲旅游和“农家乐”,延伸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五)提升新农村试点村寨建设水平

继续加大对12个省级点、38个市、区(市、县)共建点(其中移民新村示范点7个)的投入,把规划建设的重点向“两点一线”倾斜。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示范村寨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试点村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强化产业支撑,把试点村寨建设成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农民增收致富的示范、农民和谐幸福的示范、农村文明新风的示范。

(六)加大农民向城镇转移力度

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面落实和完善统筹城乡就业、城乡社会保障的政策,建立健全农民工的利益保障机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县城和建制镇要率先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逐步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从2008年开始,全市力争5年内每年引导5万以上有条件的农民工举家迁入城镇居住。

(七)切实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突出以解决农村上学难、就医难、文化生活贫乏等民生问题为重点,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同等享有公用义务教育经费。切实加强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继续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农业人口参合率达95%以上。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加强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建设,扶持“农家书屋”发展,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文敏村镇、文明户创评活动,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八)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贯彻和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策措施,建立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实现公共财政、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向农村倾斜,加快农村发展。建立健全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进一步把城市经营的理念和有效办法向县城和优先发展重点镇推广,筹集更多的项目、资金加快城镇化步伐和新农村建设。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争取信贷支持。积极引导、鼓励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稳妥推进机构改革,调整部门机构设置和部门内设机构,加快乡镇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管理体制。

第五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全面发展进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全面发展进步

“三农问题”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制约因素。“三农问题”就是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的总称。目前中国农村存在的很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曾有人对这些问题作了形容:盲流如“洪水”、负担如“泰山”、债台如“珠峰”、责任制如“枷锁”、政策如“谎言”、假话如“真理”等等。以云南省为例,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10070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250.5元。如果按世界银行的贫困标准人均每天不低于1美元计算,全省农民整体上处于绝对贫困状态(7.3×365=2664.5元)。以资源换资本,以生态换生存。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正因为如此,“三农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列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日程。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当中,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建设、体制改革及社会发展的任务作了明确的部署。重点规划了未来五年的七大任务,排在第一位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又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 干意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具体的要求和部署。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短短几个月时间,中央召开的2005年经济工作会议、2005年农村工作会议以及2006年中共中央发出的一号文件,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2007年“两会期间”,也得到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强烈关注,“三农问题”成为两会代表和委员讨论的最热烈的话题。这表明我们党对我国经济规律的认识到了新的阶段,我国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

一、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

党中央国务院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那么“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底新在什么地方?我们如何理解这一新内容?

1、“新”在什么方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新农村的一个新字,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它体现的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施,凸显的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条件和新机遇;它还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新起点,是“三农”事业发展的新希望。对于这些全新的内涵,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准备把握。

第一,把握新背景。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新任务。在新的历史时代背景下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有着许多过去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和十分难得的新机遇。在物质条件方面,当前我国显著增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使我们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在政策环境方面,最近几年,中央的支农政策力度在逐步加大,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支持“三农”的重大措施;在社会氛围方面,凝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村发展不仅是农民的盼望,也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在农村自身方面,农村建设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开始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一些地方积累不少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经验。所有这些主客观有利条件都表明,只要我们抓住新机遇,加大推进力度,新农村建设在“十一五”时期就一定会取得较大进展。

第二,把握新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的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这个目标集中体现在五个“新”上。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各级政府在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时候,必须紧紧扣住这“五新”来展开,把中央的目标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实践中去。

第三,把握新思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新事业需要新思路,要按照“民心工程”的要求,制定切合实际、符合民意的工作思路。具体来讲,要紧紧把握“五个不仅而且”:

一是不仅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是不仅重视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重视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强调继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三是不仅强调立足于促进农业和农村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重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四是不仅强调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五是不仅立足于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而且要谋划长远,提出保障新农村建设持续进行的政策框架。归根结底一句话,就在要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

第四,把握新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 任务,为了确保这一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央明确提出了“五个必须”的要求,即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与此同时,中央还特别强调,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对于这些要求,我们一定要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推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去,确保新农村建设不偏向、不跑样,真正给广大农民带来实惠。

2、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什么样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重点规划了未来五年的七大任务,排在第一位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2005年12月 3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又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具体的要求和部署。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短短几个月时间,中央召开的2005年经济工作会议、2005年农村工作会议以及2006年中共中央发出的一号文件,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这表明我们党对我国经济规律的认识到了新的阶段,我国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把握其特征,理解其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生产发展。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条是首要的。农村经济不发展,建设新农村就失去了物质基础。有调查显示,我们的很多领导干部考虑新农村建设,更多的考虑是村庄的规划,很少考虑农村生产的发展。没有生产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是不可能的。要使生产发展,必须保障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为农村提供基础设施,加大支农力度,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第二、生活宽裕。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农民的财富增加,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这二条是要建设物质文明,“生产发展”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体现。要使农民生活富裕,必须增加农民收入,除掉农民背负的三大负担:教育支出、医疗支出、住房支出; 搬掉影响农民收入的三座大山:农民的准失业状态、国内外市场机制对农民的挤压、农民贫乏的自我组织能力。

第三、乡风文明精神文明也要有新进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邻里之间,生产上要相互帮助,生活上要相互关心。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在农村,文明之风若不能愉悦人们的身心,腐朽的东西就会侵蚀人们的心灵。据中华慈善总会统计的数据显示:该协会获捐赠的70%来自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内地富豪的捐赠不到15%。我国先富的一部分人,要么积聚财富、要么豪赌、要么回家修祖坟,主动将自己的财富回赠社会的很少;因病、因自然灾害致贫的农民多数相信封建迷信,信仰宗教的人数超出我们的想象。

2005年秋季以来,黄河上游来水偏丰,宁夏永宁县望远镇东升村2队境内河岸坍塌严重,全队累计已有500多亩河滩地和承包田被毁。灾民自行护岸力不从心,多次找政府部门求助却得不到回应,一些迷信的农民便集资2000元请来和尚祭河,祈求河神“水下留田”。

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政府在全国开展“新村运动”。“新村运动”曾开展了“和谐与爱护邻里运动”“帮助恢复经济运动”“全国公园化运动”“讲道德守纪律运动”“爱护环境运动”等各种活动。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开展的“奥林匹克新村运动”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为拯救国家经济开展的“捐金运动”都是“新村运动”的一部分,为韩国成功举办汉城奥运会和渡过亚洲金融危机做出了贡献。

韩国在长期开展“新村运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勤勉”“自助”“协作”的基本精神。“新村运动”不是要改变社会结构,而是通过 挖掘民众中潜在的“美”和“善”,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弥补政府工作的疏漏和社会发展的盲区,疏解民众的不良情绪,以促进社会和谐。这值得我们在建设新农村活动中借鉴。

第四、村容整洁。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让农民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整洁的街道,森林覆盖率15%以上。现在很多地方是院内干净,院外脏乱差。80%的村庄,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路边,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村容整洁”就是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外在表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为就学、就医、结婚盖房子四处奔波的农民,精神状态没有大的改变,衣冠尚且不整,村容村貌就更顾及不上了。

第五、管理民主。管理民主就是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机制,实现农民自己当家作主。不以要挟、贿赂影响民主选举。不以家族势力影响村务公开。村民自治的形式应该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而有多样性。江苏的华西村、河南的南街村、山西的大寨村、河北的寺后村,都是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以“下派党员干部”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所采纳;以经济能人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正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浮现;以农村民间协会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正出现在中西部发展相对滞后地区。评价村民自治的形式先进与否,应当以能否推动农村的社会和谐和经济进步为标准,应当以建设非农的先进村庄为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管理民主”就是要建设政治文明,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发展、生活殷实、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主健全。“新农村”的“新”,就体现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上是以生产发展替代经济发展;以生活富裕替代生活殷实;以村容整洁替代社会和谐;以乡风文明替代文化繁荣;以管理民主替代民主健全。实际上是用农民的话语表达农村发展目标,从而使话语更朴实,目标更具体,度量更易行。再具体一点,新农村的新表现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可以说,这都是从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角度,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高度概括。

二、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过去,我们靠农业的积累、农民的贡献和农村的支持(农业税、缴猪:杀一头猪交一半,要自食一头猪,就必须交一头猪等),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体系,但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日益强化,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并没能很好地分享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果。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经明显制约着农村 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不强;许多农活还靠人工畜力,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科技储备不足,推广机制不活,科技贡献率不高;农民经营理念陈旧,凭经验搞种养经营,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制约了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2、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只有农田基本建设搞好了,土地产出率才能提高,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只有农业装备水平上去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农民才能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多形式、多层次的转移。只有农村道路交通、供 水供电、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产品和生产要素才能流动起来,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和其他产品才能及时卖出去,卖上好价钱,生活需要的各种消费品才能保证供应,农村市场才能繁荣。只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了,环境美化了,农民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才能不断改善。

3、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针对城乡差距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尤为滞后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西部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然没有实现脱贫,仍处于整体贫困之中。如2006年底云南省的布朗族、拉祜族、佤族、傈僳族等贫困面仍达到70%以上,独龙族的贫困面则更高,达到90%以上,这些民族与东部汉族地区相比,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4、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如果农村的经济没有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大的提高,农村的面貌没有大的改变,整个国民经济和社 会的发展就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因此,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建设模式

1、资源型新农村。所谓资源型,就是在具有丰富矿产、水力、电力等资源的农村,加强能源消费管理,搞好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长久以来,在一些具有丰富资源的农村,充足的能源有力支撑了整个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表现为能源生产、利用、消费方式落后,技术水平低,设备陈旧,资源浪费严重。这种建立在能源大量消耗和浪费基础之上、以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以昆明西山区沙朗乡的山砂、文山县德厚乡的三

七、富宁县洞波乡的八角为例)

2、工业型新农村。所谓工业型,就是以发展乡村工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型转变,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 力。农村工业化是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以工业经济实力为基础,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实现共同发展。这是一个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平衡发展的过程。主要存在于经济发达地区,表现为城市工业文明辐射下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大趋势。(以玉溪大营街、通海县的纳家营为例)

3、生态型新农村。所谓生态型新农村,就是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发展道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农村生态能源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成为关系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保障人民生活质量可持续提高。(以富宁县归朝镇的老街三寨:村在树林中,树林在村中为例)

4、城镇型新农村。所谓城镇型新农村,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加速资本和产业转移,加快建设城镇型新农村,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以砚山县平远街、剥隘新镇为例)

5、农庄型新农村。所谓农庄型新农村,就是充分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农家资源,增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任意“点宰”、自选自做等服务项目,让游客吃农家饭、享农家 乐,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娱乐旅游经济。投资少、收益好、见效快是农庄型新农村建设最为显著的特点。全国各地的农庄型新农村建设开发,基本上都是当地农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也有效带动了“农家乐”经济的迅猛发展。“农家乐”作为中国农村革命与新经济的代表,其发展形态与模式,较为集中地体现了现代经济学中的新观念与先进成分。它的发展,对促进农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区域经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以昆明西山区团结乡为例)

6、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所谓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也即城郊型新农村,就是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以及名优农产品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这普遍存在于靠近各大中小城市的农村,它们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结合部、交通四通八达等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生产为城市配套的蔬菜、花卉、畜禽等副食品类农副产品。(以昆明市官渡区福保乡、剥隘镇、普者黑等为例)

四、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云南省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面临的特殊问题 第一,自然环境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是西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掣肘”。

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缓慢是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的“瓶颈”。

第三,农民文化素质低、困难群体庞大是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的“难点”。文化教育落后是欠发达地区的一大症结。云南省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5年,文盲、半文盲劳动力规模大,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要求极不适应。目前留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大多是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观念滞后的劳动力,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领会能力和掌握能力比较差,导致许多农业新技术、新措施推广速度较慢。

(二)云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考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1)加快建立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要满足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用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扣除已建成的投资项目,全国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约为1700元~4900元,全国都搞起来,大概需要4万亿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落实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广大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和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可以更大一些,步子可以更快一些,水平可以更高一些,起到示范带动作用。(2)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事业管理制度。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责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政府、社会和市场多主体参与、协同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局面。一方面,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 产品供给中的主导性作用。另一方面,要为社会和市场组织参与农村公共品供给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以各种形式进入农村社会事业,满足农村对公共产品和服务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找准发展路径,一村一策。每个自然村的生产基础条件是千差万别的,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但每个村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子。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发掘,去发现,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才是最好的路子。如富宁县的剥隘镇以生产“剥隘七醋”而闻名、丘北县的普者黑则以独特旅游风景而闻名、玉溪大营街则以玉溪卷烟厂为依托,大力发展纸箱、过虑咀棒等卷烟生产辅助产品而发展;丽江的大研镇、束河古镇则其山水而著世;迪庆香格里拉则以独特的藏族风情为吸引;大理周城则以其味道鲜美、肉质鲜嫩的豆腐砂锅鱼而受人称赞等等。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以剥隘镇搬迁水泥、钢筋等销售为例)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共有52个民族共同生活,其中世居少数民族25个;8个自治州和29个自治县,是全国各省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省份;特有少数民族15个;跨境民族16个。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生产、生活特点,在云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在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前提下进行。特别是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更要以民族特色取胜,没有民族特色,就会失去吸引力。要看城市现代化,可以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要看现代企业,可以到玉溪卷烟厂、红河卷烟厂等现代企业。唯有民族特色,才能吸引外地游客到我们民族村寨,让他们品味到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民族饮食、民族习俗等等。以藏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白族等生活习俗为例。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本身,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指导员来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主体应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而不是外来的支援者或支持者。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

五、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契机,加快农场发展

农垦是一个特殊的生产和社会组织,其特殊就在于“非工非农”、“非军非民”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部门来讲,是个机遇,对于农垦和农场来讲更是一个大的机遇。对此,农垦和农场要抓住发展机遇:

一是要树立机遇意识,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政策优势,力争在 新农村建设中谋求新的发展。为此,要加深对中央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政策的理解。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关于三农政策的新理念,关对“三农”的新的投入政策、关于体制、机制保障方面的政策。(云南省(16+1)体制:农垦是企业,而不是政府,只应承担企业的义务,而不应承担政府的职能等。)

二是要加大改革力度,克服不足,充分发挥优势和作用,大力发展农场生产力。为此,要不断营造有利于农场改革发展的环境,完善体制机制,加大对农场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着力解决农场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不断扩大农场职工的增收渠道,提高收入。

三、找准发展的支点,明确发展路径。每个农场都自己特定的自然、历史和市场等条件,不可能只有千篇一律的发展模式,最好的发展方式就是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宜种植的就发展种植,宜从事加工业的就发展加工业,宜从事物流业的就发展物流业,关键在于能否找到适合自己发展基础的发展路子。

下载发展农资合作社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展农资合作社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富裕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富裕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高立国阿荣旗六合镇东山屯村位于阿荣旗的东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30公里,有111国道从境内穿过,交通便利。全村6个村民小组,443户,共1864口人,2005年......

    浅谈发展农业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谈发展农业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我们加快解决“三农”的一个难题。多年来,政府通过......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经验逐步成为了中国特色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锥形;到21世纪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发展山区农业机械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发展山区农业机械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机械化起着基础性、先导性、载体性和保证性的巨大作用,今年以来,作为贫困山区的山东省泗水县深入贯彻落实......

    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0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区城建局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汇报 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区城建局积极参与配合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正主力军。只有维护好农民的主体地位,遵循“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很关键的新的政策。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 “生产发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