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教学设计:叶
作文教学设计:叶
教学目标:
1、叶子、观察叶子的形状、色彩,闻闻叶子的气味,尝尝叶子的味道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事物和从多个角度展开联想的方法。
2、体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深入思考,自会品出生活的多彩,自会发现写作素材的丰富。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采摘一片叶子。
2、阅读、摘入描写秋叶的词语、句子,并在班中交流。
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方案1:大多数同学都完成了作业,采到了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叶子。但是,有几个同学手上没有叶子。当然,这个作业似乎无足轻重,可它正是这节课的关键所在。请没采叶子的同学到校园中去采叶子。
方案2:每位同学都完成了作业,采到了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叶子。这个作业似乎无足轻重,可它正是这节课的关键所在。采一片叶子,事情很小,但体现了一个同学对学习、对生活的态度,这是叶子引发我们的第一个思考。
2、请将自己的叶子互相展示一下。
(设计意图: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关注,安排这一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可能会有学生没有引起重视而忘采叶子,因此设计这样的环节,并借机引导学生要注重学习态度。让学生明白哪怕是采摘叶子这样的小事都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
二、细细回忆,谈谈来历。
1、提出要求: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什么时候,在哪里,为什么采这片叶子的? 是什么吸引了你,感动了你?请用通顺、连贯地一段话谈谈你这片叶子的来历。
2、学生可能会从以下这些方面来说:
(1)叶子是精挑细选的或是随手拣来的。(2)因为叶子颜色、形状很美而采来,因叶子破损、老化可怜而采来等。
如:学生可能会说:这是一片柳叶。我家院子里有株柳树,满地落叶,全枯了,或被虫子咬残了。昨天傍晚,我走过柳树边,意外地发现了它,它完好无缺地躺在那儿,它是那样的修长。它那样美,让我心动,我就采了它。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在在回忆采集树叶的过程中,更让学生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情、用心去体验)
三、多种感官、细品叶子
运用多种感官,在观察叶子的形状色彩、闻闻叶子的气味、听听叶子的声音、尝尝叶子的味道等来细细品尝叶子。
(一)仔细观察、说说形状色彩
1、提出要求:仔细看一看你的叶子的形状、颜色等,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它可以引发怎样的思考?
2、互相交流。重在引导学生从形状、样子、颜色等方面仔细观察,展开想象。除了引导学生说说叶子像什么,更应该引导学生说说从叶子上联想到什么。
如:叶子的叶脉很清晰,引导学生联想到像网一样密密交织着,再想到叶子就是通过这些叶脉、枝干、根从大地汲取营养的。黄色的叶子,可想象成是老年人手上暴凸的青筋和血管,让人肃然起敬。从四季长青的绿叶,引导学生联想到这犹如一个小小的水库,源源不断地供应着叶子,这正是它四季长青的原因。从两面颜色不一的叶子,引导学生联想到颜色深的一面是因为接受了更多的阳光雨露,而浅的一面却默默地承受着这似乎是不公平的待遇。在生活中更需要这样的忍耐力。
(二)好好闻闻、谈谈气味
1、请调动我们的嗅觉,大家好好闻一闻,说说你能闻到什么气味?
2、学生交流。从以下三方面引导:
(1)学生闻到了各种气味,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与其他的味道等进行比较,并想想它为什么会这么香。如:闻到了泥土的气息,似乎还带着青草味;闻到了叶子的香味,与香水等不同,它是清清爽爽,不带一点杂味;
(2)学生闻到的是霉烂的味道,也要鼓励孩子,真实的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同时引导学生想象它曾经是怎样的?
(3)学生可能什么叶没闻到,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它的花的香味等。
(三)侧耳倾听、讲讲声音
1、大家的嗅觉非常的灵敏,想象也非常丰富。下面,我们看看自己的听觉是不是同样的灵敏。我们来听听叶的声音,这更需要放飞我们的想象。你听,老师已听到了风声、叶子的呼喊声、小鸟的欢叫声、小朋友的读书声。相信大家一定能听到更多叶子的声音!
2、学生交流。主要从以下方面引导:
(1)叶子在不同的地方,我们将听到不同的声音。如在马路旁能听到汽车的喇叭声、人们的喧闹声;在校园里能听到同学们的歌声、欢笑声;在公园能听到小朋友的叫声、老年人的赞美声等。
(2)叶子能听到的不仅仅是欢快的、美妙的,还有凄惨、悲痛的声音。如在马路边的叶子因为被小朋友折了树枝而哭泣;
在校园里的小草因为被小朋友们踩伤而哭泣等等。
(四)细细品尝、议议味道
1、老师为大家的敏捷的才思、优美的语言鼓掌。我们已经从多方面、多角度赏析了叶子,我们还要尝一尝它的味道,品一品叶的生活。
2、相互交流。重在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1)勇敢的尝试了,且尝到了各种味道,要让学生谈谈对这种行为的看法,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敢于冒险,称赞她们是敢于向学习、生活挑战的人。(2)因怕苦、怕有毒而不敢尝试的同学,也要让学生来谈谈对这种行为的看法,从而让学生明白遇到事情要敢于尝试,如果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没有第一个敢于向危险、困难挑战的人,我们的生活将不会这样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用情去读懂树叶,促使学生愿意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用心去感悟生活,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生活的多姿多彩,更加热爱生活。)
四、明确要求、动笔写作
那么,老师布置一篇习作,以“叶”为写作内容,自拟题目,文体不限。.秋天的树叶
在我眼里,秋天是大地和树叶聚会的节日。它们有的翩翩起舞,投向大地的怀抱,有的则漫天遨游,开始着自己惊险的航行。
一天,我骑着自行车来到了一个小公园,公园边是一个天然湖泊,园内有几盆独自开放的小花和好多棵大树。微风吹来,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香气,真是别有一番情趣。这时,一片小巧的树叶从天而降,我连忙上前,伸出双手,接住了这可爱的小东西。我对着几棵大树的叶子做比较,想帮它找到自己的“家”。可找了半天,一无所获,我似乎失去了信心,这也许是个“孤儿”吧。我捧起这片可怜的叶子,仔细地端详着它,看上去像一把小扇子,有点儿像银杏叶,却不是。它还有一件很漂亮的大衣,你瞧,它红中透着黄,黄中透着红,仿佛穿着一件毛衣,好看极了!摸上去还滑滑的、凉丝丝的,好像连小蚂蚁都可以在上面滑冰。这是……我闻到一股幽香,这是什么?我感到奇怪。
难道这香味是叶子散发的吗?我不敢相信我手中的叶子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可又不由自主地把它凑到鼻子跟前,天哪,真的是它!一片叶子竟也能散发出这么迷人的幽香,我感到惊讶不已。可这么香,难道……
我一边想,一边向湖边的小树走去,太棒了!我帮它找到了“家”了!我高兴极了,可想到这可爱的小东西就要离我而去,又显得有些舍不得。可没办法,我知道它也需要“家”呀,我只好依依不舍地将它放在树杈中,虽然它已枯黄了,但至少它还能感到家的温暖。
我想:人们常常赞颂花的美丽,树的高大挺拔,小草的无私奉献,却从未看到叶子的魅力,可在我的心中,叶子也一样是最美的。
我爱树叶,更爱秋天的树叶。
我希望自己是一片多变的树叶三年级
我希望自己是一片多变的树叶。
春天,我想变成一片桃花叶。我虽然没有桃花那么幽香醉人、色香双绝,我厂还是默默地在下面衬托着桃花那繁花似锦的美。
夏天,我想变成荷叶。荷花一朵朵都在展示它们的美,它们一个个宛如白衣少女亭亭玉立地站在泛着蓝色的碧波里。我是荷叶——一个天生的舞蹈家,威风一吹,就和荷花跳起了舞来。
秋天,我想变成枫叶。随着秋风的吹拂我犹如蝴蝶一样飘落了。跟着秋风婆婆飞上了天空,我高兴地看着蓝蓝的天空;我快乐地向小鸟问好;我兴奋地望着地上的农民伯伯丰收的果实„„
冬天,我想变成腊梅叶。瞧!梅花正在向看它的展示着它那琼枝玉叶呢!虽然只是默默地衬托着它,我也不会这么美,但我不与它争功。
我就是这么多变的树叶。
第二篇:叶专题教学设计
《专题: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叶的相关知识,观察感受叶的形状和色彩美,聆听叶的声音美,感悟叶的生命内涵,探究叶的文化内涵。
2、进一步培养学生诵读和表达能力。
3、建立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观念,增强小组合作能力,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观察感受叶的形状和色彩美,聆听叶的声音美,感悟叶的生命内涵,探究叶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欣赏微课——《色彩各异的“叶”》。
1、请学生搜集并大声朗读带叶的诗句。
如 叶公好龙、叶落归根、叶落知秋、叶瘦花残、一叶障目、绿叶成荫、根深叶茂、秋风扫落叶等。
以“叶”为话题导入。
红花绿叶相映成趣,让人心中顿生美感:读到“叶落归根”一词,顿时勾起了人们对家的无限思念之情;而“秋风扫落叶”一词,让人心里倍感秋的凉意。一片小小的叶子不仅有着极为重要的实用价值,而且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令人心醉神迷的美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叶的色彩美,去描绘叶的形状美,去聆听叶的声音美,去感悟叶的生命内涵!活动一:赏叶
(1)大声朗读关于叶的四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把诗中描写叶子的诗句勾画出来。(2)小组合作,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描绘古诗中叶的画面。
作者借色彩各异的树叶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作者通过怎样的写法传达这些感情?结合关键字词作具体分析。明确
一、元好问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画面:海棠枝叶一重重一簇簇,密密簇拥着那明丽醒目、娇艳动人的海棠花蕾,海棠花的周围,桃花、李花争妍斗艳,煞是热闹。
(2)情感:借海棠藏蕾未轻开放而教育子女举止端庄稳重,不要哗众取宠,浮躁轻狂。(3)写法:对比 “藏”和“闹”。
二、宣宗宫人 《题红叶》
(1)画面:一个长期被幽禁在深宫之中的少女,正在暗叹流年似水、光阴易逝、青春虚度、红颜渐老,她度日如年,闲愁似海,此时,一片红叶悠悠从树上掉落下来,女子捡起红叶,将所有的幽思皆书于红叶之上,希望它能载着她的渴望顺水流到人间。
(2)感情:写宫女借对随波而去的红叶的祷祝,表现对深宫幽闭的愤懑,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冲破樊笼的强烈愿望。
(3)托物寄情 对比 “急”和“闲”
三、王勃 《山中》
(1)画面: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我在江边不停地嗟叹着。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山中吹来了阵阵凉风,满山的黄叶如同蝴蝶一般吹得遍地都是,吹起了我的万斛闲愁。
(2)感情:以深秋景色更着黄叶点染渲染悲怆色彩,抒发久客思归之情。(3)写法:情景交融
“滞”
四、杨巨源 《城东早春》
(1)画面:早春景色清新,环境清幽。柳树上刚刚露出嫩黄的柳芽,颜色还不是很均匀。(2)感情:借诗人慧眼赏早春景色,暗含要有敏锐的感觉,发现新东西,写出新境界的寓意。
(3)对比,用芳春秾丽的景色反衬早春的“清景”,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3、活动二:听叶
植物的叶子千姿百态,各有风貌,植物的叶子色彩斑斓,美不胜收,可是,你听过叶子讲话吗?树叶本身是无声音的,但诗人青勃笔下的绿叶却能与你娓娓道来,如果你用心聆听,一定能听懂它所诉说的一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绿叶的声音吧!
1、教师配乐朗读。读出绿叶的欢乐与活力来。
2、学生齐读。
3、师生合作,配乐朗读。
4、仿写。
你听过
的声音吗? ——
——
用智慧教室资源,点评学生仿写句子。再最后齐读这些句子。小结1:从以上的四首古诗和现代诗中可见文人赋予叶的寓意(精神价值):借叶赋予一定的教育、警示之意、借叶引发幽怨之情、借叶启发思念之情、借叶激发赞美颂扬之情,借.................叶呼唤青春与活力之情。....小结
2、作者抓住叶的特征,借叶抒情,寄情于物,托物言志,曲折达意——意象(渗..透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小小叶片承载着人们的万千情感,此刻,它们已经变得有灵魂、有思想。那么,叶对我们人而言又有怎样的启示呢?
4、活动三:悟叶
节选东山魁夷《一片树叶》第8、9小节,体会树的生命内涵以及由此给人的启示。总结:教师寄语:我们关注叶子,就是关注美丽的自然,就是关注可爱的家园,更是关注我们的生命,留意生活中的每一片叶子,装点人生中的每一个日子!
5、作业布置
活动四:写叶
以“叶”为话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话,表达你对叶的情感。
我是一片风中舞动的绿叶,走过了漫长的冬季。虽然步履蹒跚,却留下了执着的脚印。
第三篇:《落 叶》教学设计
《落 叶》教学设计
密山市知一镇中学
林孝发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仔细体味作者由落叶引发的生命感悟。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3.品味本文生动形象而又富含哲理的语言。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品味本文生动形象而又富含哲理的语言。难点: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演练
尝试准备
小组派代表讲故事,学生聆听感受,感悟故事中的道理或哲理。
二、出示目标
尝试引领
提起秋,同学们在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画面呢?(成熟的田野,南飞的大雁,簌簌的落叶),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秋、对落叶倾注了诸多感情,那么著名作家贾平凹对落叶倾注了怎样的情感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贾平凹的散文《落叶》。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三、自主学习
尝试探究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课文之前,老师想知道对于一篇文章,第一次朗读的时候你应该带着哪些问题去读呢?(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把握这篇散文写的内容是什么?作者情感有哪些变化? 交流学习结果
(1)生字词:风姿绰约
妩媚
忌妒
婀娜
凋落
寒伧
嶙嶙
(2)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做领会的内容。
明确:课文写了法桐的叶子由繁盛到凋落再到繁盛的过程。作者的思想感情也经历了由喜爱到哀叹到敬仰的过程,并悟出了生命哲理。
四、展示交流
尝试确认
1、根据上面同学们的交流,老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全面理解课文内容。问题设置如下:
(1)作者是如何描写法桐的呢?
(2)作者所悟出的人生哲理:“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3)文章最后说:我于是敬仰起法桐来。“我”为什么对法桐产生敬仰之情?
学生再次读课文,小组交流学习结果,以共享学习成果。学生明确:
(1)这篇文章前六段分别描绘了春天、夏天、秋天、来年春天四个时间法桐的景色。其中写的最详细的是春天的法桐。作者从法桐的颜色、姿态、神韵三个方面描写了春天法桐的盎然生机。同时还采用了侧面衬托的方法,通过鸟夫妻的欢乐来衬托绿叶的温柔美好,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其次较详的写了秋天的法桐,写出了它的枯瘦败落,和前面春天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的哀叹、同情溢于言表。然后作者又由来年春天法桐的新叶明白了,法桐旧叶的凋落换来了新生。正如我们收集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样,自然作者就得到了生命的感悟。
(2)由法桐叶子由繁盛——凋落——繁盛,作者明白了:生活中有欢乐也有痛苦,没有痛苦的付出便不会有快乐的收获,只要勇敢乐观的面对生活,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因为“我”从法桐身上,从法桐落叶到再生的过程中,领悟到了人生哲理:没有失去就没有获得,没有痛苦就不会成长,不会成熟。所以,“我”对法桐产生了敬仰之情。
2.品味语言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凝炼优美,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找出优美的句子进行赏析。在赏析之前,老师想知道,大家打算如何赏析散文的语言?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归纳并点明:可以从用词美、修辞美、哲理美写作手法运用美等角度赏析,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赏析。
学生读课文赏析,并用圈点批注的方式记录赏析结果。小组共享学习成果。
例如:“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做一个妩媚的笑。”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动静结合,从颜色、姿态、神韵三个方面写出了春天桐叶的美好形象。
五、学以致用
尝试巩固
学生再次品读课文,找寻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解决。各小组再提出不同问题,小组间提问研讨。
常见的问题有:
(1)文章的标题为《落叶》,可是作者却用了较多的文字来描绘“绿叶”,这样的安排是否喧宾夺主了?
(2)第四段中“我觉得这很残酷”的原因是什么?“这”指的是什么?
(3)“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的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掉落去。”如何理解这句话?
(4)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呢?
六、对标检测
尝试评价
贾平凹在落叶的自然现象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他把落叶注入了精神,注入了灵魂,表达了对人生的看法,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这正如王国维所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语,指对景物的描摹,情语指对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下面,同学们观察下面的“景语”,你从中能悟出怎样的“情语”呢?
1、仙人掌图片
2、南飞的雁群 学生写习作、读习作,师生点评。
七、盘点收获
尝试提升 学生结合学习目标,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结束语:生命,有时确实像落叶一样脆弱,甚至不堪一击;但生命也像仙人掌一样坚强,展现出它独特的美。希望同学们能坦然面对人生中的不幸和过往,敞开胸怀,乐观面对生活,祝愿你们的人生如绿叶般静美,如鲜花般灿烂!
板书:
春夏
秋
来年春
落叶:
繁盛→→凋零→→繁盛
情感:
喜爱→→哀叹→→敬仰
第四篇:叶笛教学设计
第4课《叶笛(二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散文诗体裁的有关知识。2.培养学生朗读散文诗的节奏感。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品味语言,体味散文诗意境。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散文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散文诗的意境美,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散文诗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散文诗内容。●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象法。这首散文诗语言优美、精炼,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散文诗的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预习: 1.给生字注音。
2.试读课文。(三次以上)3.掌握节奏。
4.了解作者和作品。包括:(1)题目寓意;(2)简介作者和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回顾我们多年来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在哦我们积累的众多文学大家的作品中,从来不乏对于故乡的描写,这些描写中更是夹杂着对于故乡的赞美,今天我们来著名作家郭风对于故乡的赞颂,请翻开书本。
1.简介作家作品;(1)作家简介;郭风于193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自1945年出版第一部童话诗集《木偶戏》以来,已出版散文集、散文诗集、儿童文学集等50多部。1988年俄文版《郭风作品选》在苏联出版,另有一些作品被译为日、法、英等文字。童话集《孙悟空在我们村子里》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郭风散文选集》分获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首届鲁迅文学奖荣誉奖;散文集《黄苍集》获1995年台湾金鼎奖;散文集《汗颜斋文札》获第六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郭风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系全国首批百名优秀编辑之一。
(2)作品简介:
郭风的《叶笛(二章)》选自《叶笛集》,1959年出版。在《叶笛》中,作者鲜明地描绘了一幅闽南乡间的民俗图:乡民用两片自然界的绿叶,吹奏出心底的歌。礼赞生活、大自然、劳动和光明,抒发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乡土的深沉眷恋和对祖国的深情。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散文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要求字正腔圆,感情饱满。(或播放录音)(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3.整体感知课文
借助注释,疏通课文内容。
①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 ②肺腑:比喻内心 ③激越:形容情绪激烈昂扬 ④礼赞:赞颂
⑤一往情深:形容对人或事物一直有深厚的感情。
⑥明媚纨绔:(景物)鲜明可爱 4.合作探究:
(1)在《麦笛》中,作者反复说麦笛“吹出花一般的音乐,吹出阳光一般的音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点拨:这种反复是中国古诗中复沓的手法,它使文章构成了线索清晰而又层层递进的结构,并使得文章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2)有人这样说:“《叶笛》是‘无声的音乐’,《麦笛》是‘白描的绘画”’,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点拨:《叶笛》抒写对乡土的厚爱和对祖国的深情,既有牧歌的风味又有颂歌的色彩。全篇对生活、自然的情感抒发采用直接抒情的形式,而对祖国、对给予祖国新生的共产党的歌颂则运用了象征、隐喻的手法,使情感显得深沉而含蓄。《麦笛》中,作者以饱满的笔,调动丰富、奇特的想象,描绘着故乡的四月:它的天空,它的果园,它的麦田,以及吹奏麦笛的故乡的歌手。
(3)小小的两片绿叶,细细的一支麦管,真的能吹出这样有丰富内涵的音乐吗? 点拨:不完全是这样的。小小的两片绿叶,细细的一支麦管,能吹得响,也能吹得清脆.吹得悠扬。但要吹出作者所描绘的:“对于乡土的深沉眷恋,吹出了对于故乡景色的激越的赞美”,吹出“对于生活的爱”“自由的歌,劳动的歌”“青春的歌”,这就有难度了。因为作者心中有爱、有梦想、有追求,对家乡的土地十分眷恋热爱,所以在他听叶笛、麦笛的声音时,内涵才这样丰富多彩、积极向上。作者描绘叶笛、麦笛吹出的音乐,内涵这样丰富多彩,其实是作者自己内心世界的折射。
(4)“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点拨: 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作者把听觉形象化成嗅觉形象,让人仿佛看到了故乡的风物,从而联想到故乡的美好。
(5)“太阳似的升在空中的旗帜”和“故乡的歌手”有什么象征意义?
点拨:“太阳似的升在空中的旗帜”象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故乡的歌手”象征的是生活在新时代里对故乡充满热爱和眷恋的人们。第一个象征意义能从《叶笛》的其他语句中看到,这里面充满了对新生活的礼赞,而且鲜红的旗帜的意象也可以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
“故乡的歌手”,行文中作者写到歌手吹出的是“劳动的欢情”,而且“我走到哪里,我
都听见麦笛在吹着”,这样就可以理解其象征意义了。
二、作业布置
(1)默写散文诗《叶笛》。(2)完成课后习题。
第五篇:(叶和花)教学设计
《叶和花》第二课时(花)教学设计
泾县城关二小陈新德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按照科学课程“以学生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以探究为核心”、“提高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以及建构主义学习原理,采用探究、合作、动相结合的教要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和熟练科学探究的方法,不断提高科学素养,体验合作的快乐与需要。生命科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叶和花》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第三课。课时安排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花。
关于“花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并解剖植物的花。教学中,紧紧抓住花的结构与功能,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和探究,经历按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到局部观察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交流、阅读、实验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花的认识,体验科学的快乐,逐步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第二部分:介绍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要求学生收集人工辅助授粉的资料进行交流。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来看,三年级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接触过花,或多或少有些认识,所以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应该有研究兴趣。所以我充分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对花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