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省、昆明市下达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评价指标要求,新一轮农村初保工作要在今年内验收达标完成。结合安宁实际,现将我市今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安排如下:
一、成立机构,拟定方案
1.各乡(镇)要在5月中旬前成立相应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委员会,学习贯彻相关文件。同时,要在5月底前拟定各自工作方案上报市初保办,并及时组织实施。
2.5~6月,市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委员会召集全市农村初保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深入各乡(镇)督查、监测和评估初保工作。
3.7月,市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委员会组织人员对各乡(镇)初保工作进行考核验收;8月,结合《昆明市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实施规划2003~2010年》进行自查自评并上报昆明市验收。
二、工作要求
1.各乡(镇)要把初保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2.各乡(镇)要保证预防保健、公共卫生、爱国卫生等相关工作经费及时到位。
3.各乡(镇)要根据实际制订2005~2010年初保实施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上报市初保办。
4.各乡(镇)政府要将初保工作纳入对村(居)委会及卫生所的综合目标考核中,定期进行检查。
三、工作指标
1.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1)各乡(镇)要成立以分管卫生工作的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辖区卫生所全面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具体工作要求参照安卫初〔2003〕2号文件执行)。
(2)乡(镇)卫生院要对所辖村级卫生所进行管理、指导和培训,每年不少于4次,要有培训内容、记录和工作简报。同时,有社区的乡(镇)应将社区纳入“六位一体”工作,制定卫生服务工作计划并及时进行总结。
(3)建立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乡村医生培训制度。乡村医生要实施3年一次公开招聘制,与卫生院签订卫生所工作合同。新上任的乡村医生必须在卫生院临床实践不少于半年。
2.医疗卫生管理规范工作
(1)乡(镇)卫生院要建立门诊日志、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成立卫生院医护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每周对本院医护技术操作、病历处方使用管理、隔离消毒进行抽检;每月对卫生所医护技术操作、处方、门诊登记、隔离消毒进行抽检,确保乡村两级医疗卫生管理的规范性。
(2)加强法定报告传染病管理工作。市疾控中心要尽快出台安宁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管理方案,要有管理、报告和疫源地处理等相关制度,门诊要有病人登记薄、传染病登记册、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疫情月报表。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发生时要有疫情记录和处理记录。
3.疾病预防保健服务
(1)对高血压、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登记、监测、行为干预等系统管理的慢性病人应占辖区内已确诊慢性病病人的30。
(2)把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人口覆盖率纳入实施结核病控制策略五要素达到95。计划免疫的卡介苗、脊灰糖丸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符合免疫程序要求的接种率达95。乙肝疫苗接种率达85。
4.艾滋病防治工作
(1)大众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率达95。
(2)市、乡、村三级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的卫生技术人员,妇女干部参加预防艾滋病、性病专业知识培训率达100。
5.卫生监督工作
(1)市、乡、村食品卫生合格率达95。
(2)市、乡、村公共场所卫生合格率达85。
(3)市、乡、村职业卫生合格率达70。
6.妇幼保健
(1)年内妊娠至产后28天内有检查、产前检查次数不低于5次,消毒接生和产后访视全程保健服务的产妇人数与年内当地活产数的比例不低于85。
(2)年内在乡(镇)卫生院及乡(镇)以上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分娩的人数与当地年内活产数之比不低于60。
(3)7岁以下儿童中当年实际接受1次及以上儿童保健服务的人数与当地7岁以下儿童数之比不低于65(7岁以下儿童按卫生部4:2:1儿童定期体检或生长监测或每年6~8月份大体检即为儿童保健报务)。
7.环境卫生
(1)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自来水的农村居民占当地农村人口数的80。
(2)市、乡镇政府驻地公共场所、街道、机关、学校卫生厕所占该地公共厕所总数的40。(公共卫生厕所是指:厕所有墙、有顶、厕坑及贮粪池无渗漏,厕内清洁,无蝇蛆,贮粪池密闭有盖,粪便定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厕所)。
(3)居民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40(居民户卫生厕所是指:厕所有墙、有顶、厕坑及贮粪池无渗漏,厕
内清洁,无蝇蛆,贮粪池密闭有盖,粪便定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厕所)。
8.农村中医药工作
(1)乡(镇)卫生院提供中医药服务占全市乡镇卫生院的85,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占乡级卫生所的70。
(2)卫生院、卫生所中医药处方占院、所处方总数的30,确定为开展中医药服务。
(3)中医药
处方包括汤剂、院内制剂、中成药、中医非药物疗法处方。
9.健康教育工作
(1)市级各职能部门要设立健康教育科,有人员、计划、记录和宣传资料。
(2)各乡(镇)要设立健康教育人员,有宣传计划、记录和宣传资料;村委会要有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宣传标语、宣传专栏。
(3)根据《云南省农村居民健康教育读本》进行宣传,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占被调查人数(居民、小学生)的65。
(4)开设健康教育课的中、小学校占当地中、小学校总数的90。
(5)已形成某教育相关行为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居民、小学生)的60。
10.医疗保障工作
(1)多种形式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覆盖率达85(指参加合作医疗、计划免疫保偿、妇幼保健保偿制、家庭保健合同、贫困家庭医疗救助等各种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
(2)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占乡(镇)农业总人口的95。
(3)市、乡两级财政对实际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人均投入不低于省级标准。
(4)农村五保户和未解决温饱的贫困家庭医疗救助人数占农村五保户和未解决温饱的贫困家庭人数的50。
11.居民健康水平
(1)婴儿死亡率是指年内未满1岁婴儿死亡人数与当地活产数之比,应以2000年为基数下降1/5(2000~2004年4年对比)。
(2)孕产妇死亡率是指年内每10万名孕产妇的死亡数,是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死亡者,应以2000年为基数下降1/4(2000~2004年4年对比)。
(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指年内未满5岁儿童死亡人数与当地年内活产数之比,应以2000年为基数下降1/5(2000~2004年4年对比)。
第二篇:乡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规划
乡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规划
为了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促进xx乡基本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贯彻落实卫生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全国爱卫会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农村初级卫生
保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等文件精神,制定xx乡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规划。
一、总体目标
深化农村卫生改革,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综合利用农村卫生资源,完善农村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加强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构建以县、镇、村为基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引入保险机制,建立以农村居民大额费用合作医疗保险为主体,鼓励发展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控制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地方病,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牙病综合防治,提高全镇预防保健工作水平;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到2010年,我乡农村卫生服务的绩效处于xx县前列,国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国家要求水平,其中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农村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6岁。
二、主要任务
(一)落实疾病预防控制各项措施。扩大计划免疫接种范围,大力推行儿童计划免疫保健保偿制,稳定计划免疫接种率。重点预防和控制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职业病,提高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人口覆盖率,遏制性病疫情的上升势头,力争把主要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为重点,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止各种意外伤害,做好老年保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开展牙病防治和防盲治盲工作。
(二)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拓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根据农村公共卫生工作需要和农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合理调整村级卫生机构布局,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以现有乡、村卫生机构为基础,组建规模适度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推广适宜技术,培养全科医学人才,转换服务模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为农民群众提供价格低廉、质量可靠、服务优质、连续性、可及性的综合卫生服务。
(三)认真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大力推行妇幼保健保偿制,逐步扩大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覆盖率,确保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稳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积极宣传婚前医学检查,不断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改善儿童营养状况,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四)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结合创建卫生村镇活动,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县级改水规划,加快农村自来水普及进程。建管并重,抓好水厂运行管理,发展水厂规模经济,确保农村居民饮用安全卫生水。结合村镇规划和卫生乡创建工作,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严格把好农村新建住房审批关,坚持卫生户厕与农民住房建设同时审批、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对已建不符合卫生厕所要求的农村户厕、公厕和单位厕所,要制定改造计划,逐步加以改造。
(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教育和宣传等手段,积极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健全健康教育网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大力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提高卫生知识进村入户率,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农村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把卫生宣传同科普宣传相结合,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人群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
(六)加强农村卫生监督工作。卫生院要加大对村卫生所的监督管理力度,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其他危害公共卫生的违法行为。控制危害农村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抓好环境卫生、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职业卫生等工作。
(七)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发挥中医药特点和优势,不断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水平。
(八)建立健全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力推进大额费用合作医疗保险,把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放在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上。努力建立起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稳定的筹资机制,加强规范化管理,确保取信于民,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社会医疗保障水平。
xx县xx卫生院
2008年1月20日
第三篇:县实施2001—2010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工作情况汇报
县实施2001—2010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工作情况汇报
2001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县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全面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决定》精神,全面实施《XX县2001-2010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发展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经我县组织自评,各项指标达均到了合格要求。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南,全县总面积2314平方公里,辖16个镇(乡),190个行政村,1881个自然村,2007年总人口102.41万人。全县有公办医疗卫生机构25家,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6家,镇(乡)卫生院19家;有村级卫生所208个,乡村医生858名,担负着全县的基础医疗、初级卫生保健和防疫、妇幼保健工作。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为初保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初保工作。为将工作落到实处,我县将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和社会发
展规划,制定了《XX县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实施方案(2001-2010年)》,成立了组织机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初保办人员和办公等专项经费每年都纳入政府财政预算。2007年财政对卫生的投入达到了2600万元,同比增长13.74%,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比例持平。乡村医生补助和镇(乡)卫生院、疾控中心人员全额工资都得到了落实。各镇(乡)、县直有关单位与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镇(乡)、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并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初保委员会每年召开协调会,总结分析初保工作情况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意见和建议。县初保办每年组织有关人员对所辖镇(乡)进行一次以上的检查考核,扎实推进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实施。
(二)广泛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县、镇、村层层建立健全宣传教育网络,全县形成了县政府统一领导,各镇(乡)、村整体推进的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利用电视广播、板报、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对结核病防治、麻风病防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进行了大力宣传,并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了群众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和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增强了广大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防护能力。
(三)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农村卫生初级保健工作基础
近年来,我县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自筹资金等多种途径,不断加大农村卫生基础设施,特别是镇(乡)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卫生院的业务用房、仪器设备、技术水平等有了质的飞跃。全县19个镇(乡)卫生院均通过合格卫生院、爱婴医院评审,其中7个卫生院被评为一级甲等卫生院,基本满足了农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乡村医疗机构覆盖率也达到了100%,农村三级卫生网络扎实,为开展免疫规划、传染病控制提供了保证,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同时,通过开展卫生院长竞聘上岗等引导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充实镇(乡)卫生院技术队伍,大大促进了镇(乡)卫生院的发展。2007年全县镇(乡)卫生院医生数389人,其中执业助理以上医师331人,占85.09%,农村医疗队伍得到充实,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四)突出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一是免疫规划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五苗”接种率多年来维持在较高水平,没有免疫规划针对性传染病爆发流行。2007年我县出生儿童五苗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97.63%、脊灰炎疫苗95.21 %、百白破96.08%、麻疹疫苗95.13%、乙肝疫苗96.48%,五苗接种率均达到了95%的要求。
二是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先后启动了“世行贷款/英国赠款-日本援助中国结核
病”的结核病控制项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等,结核病、艾滋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积极推进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将慢性病纳入常态管理并取得初步成效。
三是妇幼保健工作循序渐进。全县住院分娩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的高水平。2007年全县年内活产数11285人,住院分娩的孕产妇11190人,住院分娩率98.87%;婴儿死亡率8.21‰,比2000年下降29.1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2.19‰,比2000年下降20.79%;孕产妇死亡率为0。2007年全县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覆盖率达80.13%。
(五)不断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卫生监督工作有序开展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改水改厕工作力度,通过宣传和引进项目等加快改水改厕进度,自来水普及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有了较大提高。2007年饮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53.75%,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了53.35%,农村卫生条件得到了较大提高,各种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同时,积极做好卫生监督工作,食品卫生监督、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环境职业卫生监督等工作有序开展,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上级要求,多年来没有重大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发生。
(六)全面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群众实际困难
2007年我县全面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宣传发动,2007年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636218人,参合率为73%。2007年农村合作医疗筹集资金总量3021.9万元,基金补偿支出1866.5万元,资金使用率为61.77%。2008年全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747475人,参合率85.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打算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质量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县的初保工作距离上级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村卫生投入不足,公共卫生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免疫规划、妇幼保健等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形势仍然比较严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够完善等,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的实现,也影响了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今后,我县将进一步加强对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领导,加大投入,精心组织实施,以初保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构建新型的医疗卫生服务规划目标达标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健康,以促进我县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2011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计划
2011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计划》文章正文:
按《顺昌县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实施意见(2007-2011年)》的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我县新一轮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卫生事业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2011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计划。
一、继续取得政府支持,县、乡二级安排的农村各项财政补助经费到位率达100%。
二、继续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力争实施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同时积极推进各种医疗保障机制,以县为单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中心,其他医疗保险为辅助的多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全面铺开。
三、疾病预防、控制和保健服务。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为农村居民提供必需的预防保健服务,重点加强妇女、儿童的保健工作。巩固计划免疫规范化门诊建设,保证疫苗接种质量,稳定计划免疫接种率。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重点预防和控制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职业病,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内;遏制艾滋病、性病疫情的上升势头;继续加强对结核病的归口管治工作,提高现代结核病
控制策略人口覆盖率;组织开展经常性的以灭鼠为主的除四害和清除蚊蝇孳生地的爱国卫生运动,减少虫媒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巩固控制碘缺乏病和基本消灭丝虫病、疟疾、麻风病的防治成果;加强乡镇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救灾防病的能力。预防和管理慢性非传染传染性疾病,做好老年保障。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防止各种意外伤害,开展牙病防治和防盲、聋和治盲、聋等工作。
四、社会化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优化卫生资源,引进社会资源,发展农村卫生事业。要进一步深化乡镇卫生院改革,重点抓好中心卫生院、重点卫生院配套建设,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救治水平。实现100%村级卫生所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落实享受政府卫生津贴的乡村医生公共卫生职责。推行县、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水平。乡镇卫生院要深入农村社区、学校、家庭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为农民群众提供价格低廉、安全有效、服务优质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妇幼保健工作。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依法规范母婴保健服务,规范孕产妇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继续加大医疗保健机构的产科建设,完善农村卫生院产科基础设施配置,提高产科质量。开展产、儿科适宜技术培训,提高产、儿科技术服务水平,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用
好贫困孕产妇救助资金,实施产科抢救。推进免费婚检和生殖健康工作,开展新生儿疾病和新生儿听力筛查;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改善儿童营养状况,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五、推进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创建文明县城活动,深入开展“整治村镇卫生、优化人居环境”主题活动,建立与完善乡村主干道硬化与保洁机制,逐步实现村镇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和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抓好乡镇自来水厂运行管理,实现建制村居民饮用自来水,确保农村居民饮用安全卫生水。要结合村镇规划,严格把好农村新建住房审批关,坚持卫生户厕与农民住房建设同时审批、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对已建不符合卫生厕所要求的农村户厕、公厕和单位厕所要安排改造。
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建立健全各级政府领导各部门合作和社会参与的“行动”长效机制。围绕农村重大卫生问题,进一步普及基本卫生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农村卫生知识进村入户率、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和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及基本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或超过指标。
七、依法加大卫生综合执法监督。依法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药品和健康相关产品的监督力度,定期组织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和医疗市场的检查监督,有效控制危害农村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非法接生和其他危害公共卫生的违法行为。
八、发展中医药服务。充分利用我县中医药资源,发挥中医药的特点与优势,积极鼓励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以县中西医院为龙头,开展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普及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不断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水平。
第五篇:初级卫生保健的工作内容
初级卫生保健的工作内容
(1)保持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保健能力,增强体质和保持心理健康。
(2)预防疾病:病前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重视病因预防,防止疾病发生。
(3)及时治疗:发病初期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控制疾病继
续发展。
(4)康复防残:患病期间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并发症和残
疾,尽快促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