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时间:2019-05-13 04:1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第一篇: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权威解读通则

司-法-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对重新制定的《通则》进行了解读,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这位负责人说,重新制定《通则》,主要是为规范司法鉴定的实施程序,保障司法鉴定的质量。《通则》是司法鉴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相配套的一部基础性的重要规章,对司法鉴定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与试行的《通则》相比 新《通则》具有更高效力等级

谈及重新制定的《通则》与过去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有何不同时,这位负责人认为,有三大不同。

首先是立法依据不同。在2004年底开始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中,司法鉴定体制改革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2005年《决定》的颁布,除明确了对司法鉴定工作的管理法制、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的准入条件及程序外,同时已对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应遵循的原则、相关要求及监督举措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原《通则》虽然在规范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业务活动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有些内容与《决定》的规定和当前的需要已不相适应。

其次是内容有较大调整和补充。重新制定《通则》,一方面,保留了原《通则》中继续教育的内容,同时又注意总结吸收多年来司法鉴定实践中积累和形成的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好办法、好经验;另一方面,针对与《决定》不适应的地方和鉴定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依据《决定》的规定,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许多内容作了调整和补充。《通则》自2005年形成初稿后,先后多次征求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意见,征求司法鉴定人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同时通过“中国司法鉴定网”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再次是适用范围和效力不同。《通则》明确规定了进行司法鉴定活动时应当遵循的方式、方法、步骤以及相关的规则和标准,明确规定了《通则》的适用范围。今后,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各类司法鉴定活动时,都须自觉遵循《通则》的规定。对违反《通则》的行为,新《通则》分别从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行业组织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层面赋予了相应的处分权限。

“原《通则》以规范性文件试行,新《通则》以正式规章的形式颁发,具有更高的效力等级。”这位负责人说。

明确委托鉴定形式要求 规定司法鉴定时限

据介绍,《通则》设总则、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司法鉴定的实施、司法鉴定文书的出具、附则,共5章40条,司法鉴定《司法鉴定程序通则》。《通则》遵循司法鉴定活动的内在规律,按照司法鉴定活动的工作流程,对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司法鉴定的实施、司法鉴定应遵循采用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司法鉴定程序的特殊规定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关于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是进行鉴定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也是进行司法鉴定活动的前提条件。为了确保司法鉴定活动依法规范进行,《通则》第二章明确规定了委托鉴定的形式和要求,规定了司法鉴定机构受理鉴定的条件和不予受理的情形,明确了委托人和受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双方的权利义务。

关于司法鉴定的时限要求。为了满足诉讼活动尤其是审判工作的需要,《通则》规定了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在受理鉴定委托和实施鉴定时应当遵守的时限。同时,考虑到司法鉴定活动的规律和特点,《通则》还对司法鉴定活动中遇到疑难、复杂和特殊的鉴定事项,确需延长审查期限和鉴定时间等特殊情形,作出了相应规定。

关于司法鉴定适用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严格遵守和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是鉴定意见科学、准确的重要保障,也是解决多头鉴定、重复鉴定的重要举措之一。从我国当前司法鉴定领域制定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现状出发,根据行业惯例,《通则》规定了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时应当遵守和采用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层级结构和先后顺序。

关于司法鉴定程序的特殊规定。为保证司法鉴定程序的公正、合理,《通则》除对司法鉴定实施过程作出一般性的规定外,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检查女性或未成年人身体、进行法医精神病鉴定或者进行尸体解剖、现场提取检材等特殊情形作出了专门规定,既体现了鉴定程序的公正性,又加强了委托人对鉴定过程的监督。同时,为了及时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适应跨学科、跨地域、跨行业鉴定的需要,《通则》也对相关制度安排作出了规定。

落实司法鉴定人负责制 规范重新鉴定受理条件

这位负责人说,根据《决定》的规定,《通则》还对司法鉴定人、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行业组织在司法鉴定活动中的相关责任以及接受重新鉴定委托的条件分别作出了规定。

一是进一步落实了司法鉴定人负责制。司法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和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鉴别和判断,并对自己作出的鉴定意见负责,是《决定》确立的司法鉴定人负责制的核心内容。《通则》使这一原则得到了落实,如规定司法鉴定人应当遵守保密义务、回避义务、出庭作证义务、独立出具鉴定意见;对复杂、疑难和特殊技术问题咨询相关专家意见的,最终鉴定意见仍然应当由本机构的司法鉴定人出具;多人参加的司法鉴定,对鉴定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应当注明等。

二是加强了司法鉴定机构的监管职责。司法鉴定机构是司法鉴定人的执业机构,也是组织进行司法鉴定活动的主体。《通则》明确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加强对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其内容主要有:依法审查和受理鉴定委托;指派司法鉴定人,监督司法鉴定人遵守法定义务、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遵守技术规范和鉴定时限;监督司法鉴定材料的使用和保管;统一收取司法鉴定费用;督促司法鉴定人依法出庭作证,执行有关鉴定人回避的制度;组织进行专家咨询和多机构鉴定;组织复核以及纠正违规行为等。上述规定将使司法鉴定机构在组织、管理、监督司法鉴定人的鉴定活动中,发挥主体性作用。

第二篇:司法鉴定程序

司法鉴定程序

(1)、建立收案登记簿;

(2)、收案鉴定司法鉴定协议书;

(3)、按省司法厅规定的标准收取费用;

(4)、指派有司法鉴定资质的人员承办案件;

(5)、专人负责审核后签发司法鉴定文书;

(6)、司法鉴定档案统一归档管理。

第三篇:司法鉴定的程序

司法鉴定的程序

二章 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

第十一条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统一受理司法鉴定的委托,司法鉴定的程序。

第十二条 司法鉴定机构接受鉴定委托,应当要求委托人出具鉴定委托书,提供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并提供委托鉴定事项所需的鉴定材料。委托人委托他人代理的,应当要求出具委托书。

本通则所指鉴定材料包括检材和鉴定资料。检材是指与鉴定事项有关的生物检材和非生物检材;鉴定资料是指存在于各种载体上与鉴定事项有关的记录。

鉴定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人的名称或者姓名、拟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的名称、委托鉴定的事项、鉴定事项的用途以及鉴定要求等内容。

委托鉴定事项属于重新鉴定的,应当在委托书中注明。

第十三条 委托人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委托人不得要求或者暗示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按其意图或者特定目的提供鉴定意见。

第十四条 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应当对委托的鉴定事项进行审查,对属于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委托鉴定事项的用途及鉴定要求合法,提供的鉴定材料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委托,应当予以受理。

对提供的鉴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要求委托人补充;委托人补充齐全的,可以受理。

第十五条 司法鉴定机构对符合受理条件的鉴定委托,应当即时作出受理的决定;不能即时决定受理的,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委托人;对通过信函提出鉴定委托的,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委托人;对疑难、复杂或者特殊鉴定事项的委托,可以与委托人协商确定受理的时间,司法鉴定《司法鉴定的程序》。

第十六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鉴定委托,司法鉴定机构不得受理:

(一)委托事项超出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的;

(二)鉴定材料不真实、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

(三)鉴定事项的用途不合法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

(四)鉴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鉴定执业规则或者相关鉴定技术规范的;

(五)鉴定要求超出本机构技术条件和鉴定能力的;

(六)不符合本通则第二十九条规定的;

(七)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情形的。

对不予受理的,应当向委托人说明理由,退还其提供的鉴定材料。

第十七条 司法鉴定机构决定受理鉴定委托的,应当与委托人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

司法鉴定协议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委托人和司法鉴定机构的基本情况;

(二)委托鉴定的事项及用途;

(三)委托鉴定的要求;

(四)委托鉴定事项涉及的案件的简要情况;

(五)委托人提供的鉴定材料的目录和数量;

(六)鉴定过程中双方的权利、义务;

(七)鉴定费用及收取方式;

(八)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因鉴定需要耗尽或者可能损坏检材的,或者在鉴定完成后无法完整退还检材的,应当事先向委托人讲明,征得其同意或者认可,并在协议书中载明。

在进行司法鉴定过程中需要变更协议书内容的,应当由协议双方协商确定。

第三章 司法鉴定的实施

第四篇:法院司法鉴定程序

法院司法鉴定程序

司-法-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对重新制定的《通则》进行了解读,法院司法鉴定程序。

这位负责人说,重新制定《通则》,主要是为规范司法鉴定的实施程序,保障司法鉴定的质量。《通则》是司法鉴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相配套的一部基础性的重要规章,对司法鉴定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与试行的《通则》相比 新《通则》具有更高效力等级

谈及重新制定的《通则》与过去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有何不同时,这位负责人认为,有三大不同。

首先是立法依据不同。在2004年底开始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中,司法鉴定体制改革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2005年《决定》的颁布,除明确了对司法鉴定工作的管理法制、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的准入条件及程序外,同时已对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应遵循的原则、相关要求及监督举措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原《通则》虽然在规范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业务活动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有些内容与《决定》的规定和当前的需要已不相适应。

其次是内容有较大调整和补充。重新制定《通则》,一方面,保留了原《通则》中继续教育的内容,同时又注意总结吸收多年来司法鉴定实践中积累和形成的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好办法、好经验;另一方面,针对与《决定》不适应的地方和鉴定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依据《决定》的规定,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许多内容作了调整和补充。《通则》自2005年形成初稿后,先后多次征求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意见,征求司法鉴定人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同时通过“中国司法鉴定网”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司法鉴定《法院司法鉴定程序》。

再次是适用范围和效力不同。《通则》明确规定了进行司法鉴定活动时应当遵循的方式、方法、步骤以及相关的规则和标准,明确规定了《通则》的适用范围。今后,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各类司法鉴定活动时,都须自觉遵循《通则》的规定。对违反《通则》的行为,新《通则》分别从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行业组织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层面赋予了相应的处分权限。

“原《通则》以规范性文件试行,新《通则》以正式规章的形式颁发,具有更高的效力等级。”这位负责人说。

明确委托鉴定形式要求 规定司法鉴定时限

据介绍,《通则》设总则、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司法鉴定的实施、司法鉴定文书的出具、附则,共5章40条。《通则》遵循司法鉴定活动的内在规律,按照司法鉴定活动的工作流程,对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司法鉴定的实施、司法鉴定应遵循采用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司法鉴定程序的特殊规定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关于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是进行鉴定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也是进行司法鉴定活动的前提条件。为了确保司法鉴定活动依法规范进行,《通则》第二章明确规定了委托鉴定的形式和要求,规定了司法鉴定机构受理鉴定的条件和不予受理的情形,明确了委托人和受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双方的权利义务。

关于司法鉴定的时限要求。为了满足诉讼活动尤其是审判工作的需要,《通则》规定了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在受理鉴定委托和实施鉴定时应当遵守的时限。同时,考虑到司法鉴定活动的规律和特点,《通则》还对司法鉴定活动中遇到疑难、复杂和特殊的鉴定事项,确需延长审查期限和鉴定时间等特殊情形,作出了相应规定。

关于司法鉴定适用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严格遵守和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是鉴定意见科学、准确的重要保障,也是解决多头鉴定、重复鉴定的重要举措之一。从我国当前司法鉴定领域制定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现状出发,根据行业惯例,《通则》规定了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时应当遵守和采用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层级结构和先后顺序。

关于司法鉴定程序的特殊规定。为保证司法鉴定程序的公正、合理,《通则》除对司法鉴定实施过程作出一般性的规定外,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检查女性或未成年人身体、进行法医精神病鉴定或者进行尸体解剖、现场提取检材等特殊情形作出了专门规定,既体现了鉴定程序的公正性,又加强了委托人对鉴定过程的监督。同时,为了及时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适应跨学科、跨地域、跨行业鉴定的需要,《通则》也对相关制度安排作出了规定。

第五篇:论司法鉴定启动程序(范文模版)

论司法鉴定启动程序

内容摘要:司法鉴定启动程序是进行司法鉴定活动的重要内容,两大法系在其启动模式上存在许多不同,通过比较和评价,结合我国司法鉴定启动程序的现状和问题,最后得出完善司法鉴定启动程序的构想。

关键词:司法鉴定 启动程序 两大法系 现状 问题 完善

一、司法鉴定的概念和性质

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对司法鉴定作了一个定义,即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根据2007年7月18日司法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规定,司法鉴定程序是指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应当遵循的方式、方法、步骤以及相关的规则和标准。

司法鉴定启动程序,是指确定是否进行司法鉴定、何时进行司法鉴定、如何进行司法鉴定等遵守的法律规则和程序。本文所论述的启动权是比较狭义的,包括司法鉴定的委托和受理,而一些学者则认为还包括结论的交付。

司法鉴定启动权的配置,也就是是解决该权利由谁享有和怎样行使的问题。

二、两大法系国家司法鉴定启动权配置的比较和评价 ㈠两大法系国家司法鉴定启动权配置的比较

在大陆法系国家,基于其适用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司法机关在司法鉴定启动程序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调查案件事实的主体是司法官员,鉴定启动作为案件调查的一部分由各类司法机关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分别行使,当事人虽然可以向法院申请,但是,决定权还是掌握在司法官手中。

法国《刑事诉讼法》第156条以及186条规定:预审法官可以依职权做出进行鉴定的命令;共和国检察官或一方当事人可以提出鉴定的要求;这种要求对于

1预审法官具有有限的约束力,即预审法官可以驳回该请求。意大利《刑事诉讼法》1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46页。

第224条规定:法官可主动裁定进行鉴定„„2

在英美法系国家,基于其适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控诉方和辩护方在启动程序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司法鉴定一般都由当事人自行启动,鉴定与否和鉴定事项均由诉讼当事人自行决定。在刑事诉讼中也是这样,无论是在侦查阶段还是在审判阶段,大体上都存在着平等对抗的控辩双方,法官一般只是根据法律确定的规则和原则,在一方提出申请时做出是否接受的裁断。这样,案件是否需要由专家进行鉴定,如何实施鉴定,一般都要由控辩双方自行决定。

㈡两大法系国家司法鉴定启动权配置评价

在大陆法系国家,鉴定程序由司法机关启动,切断了当事人与鉴定人的直接接触,法官集中行使该项权利,以保证鉴定证据的客观真实,从而确保鉴定结论的权威性,提高诉讼效率。但是也存在如下的问题:

1、不利于保障当事人诉权的行使

不能充分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容易出现法官的专断,导致法官过分地相信鉴定结论,导致诉讼程序构建的举证、质证和认证程序被架空,影响实体正义的实现。

2、不利于司法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鉴定启动权由司法机关单方面行使,鉴定人之间不存在庭审的竞争机制,鉴定人缺乏相应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影响鉴定结论质量的提高。

3、不利于维护司法判决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鉴定程序的启动权具有司法功能,使鉴定带有司法权的色彩,获得高于其他证据的证明力,违背证据法的原理,同时也增加了误判的可能性。

在英美法系国家,重在保护当事人的诉权及其程序上的合法权利,赋予双方平等的举证权利,有利于全面、准确的认定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存在如下问题:

1、鉴定结论缺乏公正性

当事人由于诉讼利益的驱动和专家证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会导致专家证言带有某种倾向性,其公正性和科学性就容易被利益所驾驭。当事人为了保护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不惜重金购买有利于自己的专家证人,“金钱可以买到最好的专家证人,2 《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77-78页。

而最好的专家证人能帮你打赢官司”3。

2、诉讼成本和诉讼效率比例失衡

由于专家证言的启动权完全赋予了当事人,法院对于当事人权利的滥用无法节制,出现了大量过渡使用专家证人和重复鉴定的现象,这就抬高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同时也造成了诉讼的拖延,最终影响诉讼效率。

近年来,发生了启动变化模式的趋势,世界各国在鉴定的决定权问题上,出现了互相吸收和融合的趋势。

三、我国刑事司法鉴定启动程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在刑事诉讼中关于鉴定启动制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侦查机关享有鉴定启动权。在侦查过程中,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时,侦查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19条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

第二,辩护方不享有鉴定请求权,仅享有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请求权。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1条及第159条的规定,辩护方可以申请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

第三,法官可以自行启动鉴定。刑事案件在审判阶段有专门性问题需要鉴定的,由人民法院决定与委托。刑事诉讼法第158条规定,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为调查核实证据可以进行鉴定。在我国的鉴定启动模式下,鉴定的启动权由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共同享有,当事人仅享有补充鉴定和重新鉴定请求权,这显然有悖于控辩平等原则。目前这种启动模式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首先,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诉讼权利的严重失衡。在侦查、起诉阶段,鉴定的启动权完全掌握在侦查、起诉机关,他们根据自己工作的需要来决定是否进行鉴定以及鉴定的内容,有可能考虑不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需要和诉讼请求,由此就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障。

其次, 难以保证鉴定结论的客观性及全面性。侦查机关根据自己侦查工作的需要,决定是否启动鉴定以及确定鉴定的内容,有可能导致鉴定结论的客观性及全面性难以保证。

最后,导致重复鉴定出现。启动鉴定和确定鉴定内容上,由于没有征得当事人的意见,也没有考虑到当事人的诉讼要求,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信任或不满意,从3 何青、晓雷:《胜辩为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1-312页。

4而导致在诉讼过程中提出再鉴定,甚至在案件判决后提出上诉,从而增加了累讼。

四、关于完善我国司法鉴定启动程序的构想

权利与权力的合理配置应是完善司法鉴定程序的重点,控制国家公权力的过

分行使,保障个人权利的合法行使,并按照各自的权力属性确定其各自的运行规则。5在完善我国司法鉴定的启动程序上,应当考虑对当事人主义的必要吸收。6完善司法鉴定启动程序的具体构想如下:

1、赋予双方当事人平等的鉴定请求权和救济权

当事人的鉴定申请权包括初次鉴定的申请权和重新鉴定的申请权。鉴定申请

一旦被批准,将启动鉴定程序,也必将出现鉴定结论,而鉴定结论又势必会对控、辩双方的实体权利产生影响,因此,在保证鉴定证据客观性的前提下,就应该充分实现对控辩双方平等对待。赋予双方当事人平等鉴定请求权,是满足诉讼双方当事人享有平等的举证权利的基本要求。“鉴定作为一种特殊的证明方法,当事人理应平等享有举证的权利”。7

在当事人鉴定请求权无法得以满足而不能启动鉴定程序时,还应该赋予当事人司法鉴定救济权,在法官驳回鉴定申请时,当事人可以提出申诉和向上诉法院提出上诉,以保障当事人的鉴定请求权能够得到合理的救济。

2、合理配置重新鉴定的启动权

首先,将重新鉴定的启动权化归法院所有。

重新鉴定是指对同一事物进行两次以上的鉴定。当事人提出重新鉴定申请时,法院都应该从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出发,为维护当事人的权利去进行审查确认。如果发现初次鉴定的鉴定结论是可靠真实的,法院则不必启动重新鉴定程序;但如果发现初次鉴定的鉴定结论不可靠、不真实,法院必须启动重新鉴定程序,重新鉴定的启动权归法院所有。

其次,对重新鉴定的次数进行限定。

同一个案件由不同的鉴定人进行鉴定,可能会得出不同的鉴定结论,因此,就4周湘雄:《中国刑事鉴定程序改革浅论》,载《中共成都市委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5徐景和: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探索[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6唐磊、张斌、黄维智等:《鉴定启动的“令状主义”与“随意主义”》,载《中国司法鉴定》2004年第4期。周湘雄:《中国刑事鉴定程序改革浅论》,载《中共成都市委学校学报》,2006年版第1期。

会出现为查明案件真相的鉴定活动无休止的进行下去,导致影响司法效率。我国之所以会出现一个案件重复鉴定的现象,在程序面上有很多原因,比如,没有重新鉴定的启动标准、没有重新鉴定的次数限制等。在目前没有更为合理有效的程序设置之前,基于平衡诉讼当事人的权利和考虑诉讼效率,可以限制重新鉴定的次数,以两次为宜。8

最后,设立初次鉴定和重新鉴定的启动法律标准

对初次鉴定的启动标准,根据《决定》中规定的司法鉴定种类而定。对重新鉴定的启动标准也应该进行法律规定,比如,鉴定结论缺乏科学根据的,鉴定程序违反法律规定的,鉴定人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鉴定机构或鉴定人不具备相应资质的,送检材料虚假或不完整等,在具备上述情况之一时,就可以再次启动司法鉴定程序。

3、赋予当事人对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选任权

对于鉴定人的选任,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侦查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对鉴定人具有选任权,作为控方的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可以委托鉴定人,辩护方并无对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选任权,这无疑是剥夺了辩护方聘请鉴定人的权利。它造成了控辩双方在举证能力和举证权利上严重的不平等,控方可以自行启动并指定内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其提供的鉴定证据具有完全的证据能力,而辩护方则无此项权利。因此,法律应赋予当事人对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选任权。

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司法鉴定程序的公正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一项重要保证。9司法鉴定程序的设置,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每一个人的合法权利在程序上得以实现,从而保障实体司法的公正性。“法律的历史始终是在推崇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和坚持严格细致的规则中来回摆动”。“一个法律制度之所以成功,是由于它成功地达到并且维持了极端任意的权利与极端受限的权利之间的平衡。”10

司法鉴定程序的完善面临许多困难,我们必须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和科学文化的先进程度等具体国情,努力探求公平、正义而具有经济效益的司法鉴定程序。

8郝银钟、胡威:《论我国刑事诉讼中运用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载《中国司法鉴定》2006年第6期。

9陈光中:《完善司法鉴定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载《中国司法鉴定》2005年第2期。〔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等译,华夏出版社,1978年版,第142-143页。

参考文献:

1、〔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46页。

2、《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77-78页。

3、周湘雄:《中国刑事鉴定程序改革浅论》,载《中共成都市委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4、徐景和:《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探索》,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第3页。

5、唐磊、张斌、黄维智等:《鉴定启动的“令状主义”与“随意主义”》,载《中国司法鉴定》2004年第4期。

6、郝银钟、胡威:《论我国刑事诉讼中运用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载《中国司法鉴定》2006年第6期。

7、徐静村:《论鉴定在刑事诉讼中的定位》,载《中国司法鉴定》2006年第4期。

8、陈光中:《完善司法鉴定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载《中国司法鉴定》2005年第2期。

9、〔美〕乔恩·R.华尔兹:《刑事证据大全》,何家弘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地353-364页。

10、何家弘主编:《司法鉴定导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101页。

11、陈卫东、韩红兴:《论司法鉴定管理体制》,载《中国司法鉴定》2004年第4期。

下载司法鉴定程序通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司法鉴定程序通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最终版)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权威解读通则。那就是存在医疗过错,现在要明确地的是医疗过错与人身伤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有关系,医院赔偿,如果没有关系,医院不赔偿继续追问:因果关系不就得......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程序问题(定稿)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需要的资料 来源: 作者: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一、工程造价司法鉴定业务须书面委托,委托书应写明鉴定项目名称、范围、要求、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司法鉴定程序,司法鉴定工作流程 5篇

    司法鉴定工作流程 【司法鉴定程序】司法鉴定程序是指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应当遵循的方式、方法、步骤以及相关的规则和标准,司法鉴定程序,司法鉴定工作......

    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规范及程序、流程

    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规范及程序、流程 根据国家司法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聚焦新《司法鉴定程序通则》(5篇材料)

    聚焦新《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司法部于8月7日发布了新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以下简称新《通则》),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原《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同时废止。和试行了6年的......

    浅谈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特点、依据和程序

    浅谈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特点、依据和程序 我国的市场经济和城市建设进入了鼎盛发展的时期,随着公众法律意识的增强,作为利益主体的业主与施工方,为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无法协......

    11.通表会主要程序

    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的主要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会前准备工作 支部党员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之前,党支部委员会要做好下述准备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广泛听取......

    司法鉴定

    关于“世纪遗产争夺案”讨论记录讨论时间:2012年4月27日 讨论地点:一教204组织人:刘红老师 小组成员:陈镇玉(07) 李曾玲(16) 梁钰麟(17) 姚云谱(34) 叶杰雄(35)讨论成果: 在观看了龚如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