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热门法律案件及个人观点

时间:2019-05-13 04:1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度热门法律案件及个人观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度热门法律案件及个人观点》。

第一篇:2013年度热门法律案件及个人观点

“2013年度热门案件——李某某轮奸案”之我见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少数地方可能出现错别字

2013年即将过去。这一年里,有太多的法治事件值得去回顾,有太多或悲或喜的面孔值得被记住。如:长春偷车杀婴案;校长带女生开房案;首都机场7·20爆炸案;南京饿死女童案;“房姐”龚爱爱事件;“唐慧案”终审判决;中石油腐败窝案;孙杨无证驾驶被行政拘留7天;网络大V因造谣被抓;葛兰素史克中国行贿事件等等。这样影响恶劣的案件数不胜数,到底为什么出现这些事件?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问题?一系列问题值得法律人去思考,也值得中国没一个公民去思考。其实这一年,有很多的事、很多的人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却的法治记忆。我们期望能从中窥见今日中国之现状,感受到中国法治的明天。

就该案件本身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因为双方社会地位的巨大悬殊,案件几乎一下子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事情。人们关注此案,有时下社会气候造成的特殊原因,看看法律和权力在这起案件中到底会如何博弈。但更有一种道德因素,不客气地说,几乎所有关注此案的人都陷入了道德的漩涡之中,用道德衡量,用道德评判,甚至法律还未宣判,这起案件的当事人李某某就已经被道德判处了死刑。中国现在正处于转型期,在司法实践中正面临法律与权力、法律与道德、法律与社会舆论多方面的平衡性、协调性的严峻挑战。司法实践是否完成定纷止争的重任,是否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就要看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处理衡量和处理法律与权力、法律与道德及实践司法独立。下面我从2013年度热门案件:李某某轮奸案表达我拙劣的观点。

一、案情介绍

(一)2013年2月19日,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接到一女事主报警称,2月17日晚,其在海淀区一酒吧内与李某某等5人喝酒后,被带至湖北大厦一房间内遭轮奸。

(二)2月22日下午,海淀警方证实“李某某”等5人因涉嫌强奸罪被刑事拘留。经多方证实,“李某某”为李双江之子,而此次被拘距离其2012年9月18日被解除劳动教养刚刚过去了半年。

(三)3月7日嫌犯被检察机关正式批捕。被拘后,李某某等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与受害者所诉内容一致。

(四).8月28日、29日,李某某案连审两天。庭审完毕后,海淀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通告中称有4名被告作有罪辩护,其中3名被告当庭道歉。同犯张某甚至当庭向法院交10万元赔偿款,而李某某也被同犯供出是首个性交者。5人中仅李某某方坚持无罪辩护。

(五)9月26日,海淀区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公开宣判,李某某强奸罪成立获刑10年。

(六)11月27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李某某等五人强奸上诉一案依法进行公开宣判。李某某等五人强奸上诉一案二审裁定驳回上诉人的上诉,维持10年原判。

二、法院判决

(一)一审判决:2013年9月26日上午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一审宣判:法院以强奸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李天一有期徒刑10年;王某(成年人)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魏某某(兄)有期徒刑4年;张某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魏某某(弟)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二)二审判决:二审裁定驳回上诉人上诉,维持原判。

三、案件评价

就案件的本身来说,这个案子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因为双方社会地位的巨大悬殊,案件几乎一下子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事情。人们关注此案,有时下社会气候造成的特殊原

因,看看法律和权力在这起案件中到底会如何博弈。但更有一种道德因素,不客气地说,几乎所有关注此案的人都陷入了道德的漩涡之中,用道德衡量,用道德评判,甚至法律还未宣判,这起案件的当事人李某某就已经被道德判处了死刑。

就我们社会的现状来说,有时候法律和道德只有一线距离,但李某某的案件发展到现在已经结束,在整个过程中大多数关注的民众都出于道德考虑,我认为这不是丝毫的道德问题,而是严肃的法律责任。因此,在评判这个案子时,就只能法律归法律,道德归道德。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代替。不能让道德影响了法治的公平正义性,而把法律放在一个尴尬的位置。

执法机关在既满足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息诉求又保护当事人权益不受侵害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考验。面临这个考验,司法执法机关关键在于保护什么、怎么保护及公开什么、怎么公开。本案涉及未成年人参与的性犯罪问题,一方面保护问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及受害人的隐私问题。遗憾的是执法机关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有力的保护,网络媒体报道、讨论铺天盖地,缺乏对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在对案件信息公开方面开始是没有任何对当事人的保护措施,在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对当事人的权益进行保护却忘了公众对司法公正信息的诉求,再次引来民众舆论的质疑。面对质疑,执法机关缄口不言,沉默难以服众。即便出于正当性目的而不便公开详情,也应当有一个坦荡的理由与说法,以增进民众对司法执法公信力的感知,而不要继续引致不必要的误解与隔膜。导致恶性循环,民众对司法的公信力减弱,不再相信法律能维护公平正义,致使社会秩序紊乱。

四、是什么原因诱发了这些恶劣案件的发生?

对该发生一系列案件法院判决是否符合法律、实现公平正义、完成定纷止争的重任在所不论,就本文开篇提到的诸多案件只思考几个问题:是什么诱发了这一系列性质恶劣的案件?为什么会引起社会如此大的关注?这些关注和评论给社会及司法领域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及挑战?通过这些案件反应出什么样的社会问题等待解决?

(一)社会诸多因素诱发恶劣案件的发生,通过案件也反应出案件发生背后有诸多社会问题等待解决。首先,社会矛盾日益增加。中国现阶段正处于发展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新的社会矛盾不断出现,在这些矛盾面前并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引发群众的不满与愤慨。就会选择一些极端的行为报复社会。其次,社会快速发展下立法的相对滞后性。中国法治体系不够完善,民众法律意识淡薄,不能通过正确的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找不到合法的手段只能通过武力解决纠纷。再次,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的不平衡发展,贫富差距较大,社会上出现一部分富而不仁的行为以及官于民的不和谐发展等诸多因素导致矛盾尖锐化,从而产生对社会的报复心理。最后,法治服务不到位。中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并且中国人口众多,很多基础设施不完善,尤其是偏远农村艰苦条件、几乎没有法律服务相关机构和法务工作人员,缺乏法律意识,遇事完全依靠道德及自身价值观判断而为之,所以建立健全而完整的法治制度迫在眉睫,不断扩充人们的法制意识对中国法制建设有重要意义。

(二)民众的高度关注和妄自评价给司法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人们生活中受到的不满、愤慨及打击诱使民众如此关注这些案件并以自身价值判断参与评价案件,给司法审判带来不可小视的影响。很多人有一种恶习,因为自己的生活当中受了某些打击或挫折,甚至心智有点不正常,找不到发泄的地方,于是一听说有什么吸引眼球的事件发生,便如蚁附膻般地聚集到这个事情上来。不管传闻对与不对就盲目起哄,用尽可能龌鹾不堪的言行来侮辱当事人或用尽一切手段影响司法判决甚至用一切手段想使案件的结果按照自己想象的发展,甚至不顾案件真实事实,以我想来论,却以一副卫道的形象来自居,以民意的体现来标榜。因此给司法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把法律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五、从李某某案看当今中国德治与法治及司法独立制度。

(一)德治与法治

道德和法律的动态系统,德治和法治相互作用于社会,作为调节人类社会的两个手段,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法治、德治作为上层建筑是要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同时法治、德治的结合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二者的组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体现了矛盾统一性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地位与功能,体现着上层建筑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又体现出了矛盾两点论的辩证法原理。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相结起来,准确把握德治是法治的保障、德治是法治的补充、德治必须发挥法治的作用需要法治的保障和辅助。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才能保障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国家长治久安,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治国体系,建设和谐中国。

(二)司法独立

然而,今天的法治社会仍然没能正确把握德治与法治,在很多案件的审判中仍然受到严重的人们普片的道德观念所压倒,出现严重偏向道德的判决结果。我们的社会到底是追求司法的胜利还是舆论或者民意的胜利?我们如何处理社会舆论与司法审判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值得法律人去司考。鄙人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法治社会,应该是司法胜过道德舆论,同时注重社会道德舆论监督而非道德审判,不当且过度的社会舆论尤其“舆论审判”对于司法审判则会起到干预的作用,对司法公正甚至法治都有阻碍的作用。《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1。在司法实践活动中却往往做不到司法真正真的独立,收到社会道德舆论的强力影响;“《中共十八大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司法体制改革没有退路’,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2

社会矛盾和公共舆论对司法体制改革的诉求日益高涨,司法是消除社会不平和不满的常规性机制,进入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更复杂的利益冲突和纠纷,更严峻的挑战,由于司法改革进度较为缓慢,社会冲突的化解需求与司法功能的冲突。应对这种激烈的社会矛盾,理论与实务界都清楚的意识到,如果没有一个健全、优良的司法制度;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道德舆论与司法独立,就很难确保司法系统转型期内定纷止争的重任。○

六、社会舆论对于司法裁判的影响 我们的社会到底是追求司法的胜利还是舆论或者民意的胜利,我们如何处理社会舆论与司法审判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我们社会应该是司法胜利的社会,但同时应该也是舆论监督而不是舆论审判的社会。适度且正当的社会舆论能够对司法审判起到监督的作用,对司法公正起到促进的作用。不当且过度的社会舆论尤其“舆论审判”对于司法审判则会起到干预的作用,对司法公正甚至法治都有阻碍的作用。

媒体的报道进而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的前提条件是案件在审理过程充分做到公开、透明。而公开、透明则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因为社会舆论的关注会使法官徇私枉法等司法腐败行为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一切见不得人的事情都是在阴暗的4而且,社会舆论的关注也会让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更加谨慎、缜密。此角落里干出来的。”○

外,社会舆论的关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司法独立的实现。任何个人、社会团体和行政机

关企图干涉或者干涉法官正在审理的案件,如果一经媒体曝光,社会舆论会立刻给干涉者施加巨大的压力,迫使其不再干涉案件的审理。

不当且过度的社会舆论的判断不是建立在公正客观的案件事实基础上所作出,社会公众的情绪会失去理智,独立思考能力欠缺,容易随波逐流。因为公正的判决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但是,社会公众都会依据通过媒体报道的案件事实和通过翻阅相关法条而了解的法律规定作出所谓的“审判”。新闻报道的案件事实并不能真正代表案件的事实,因为新闻报道的案件事实不是经过法庭控辩双方质证等庭审程序所认定的事实。此外,案件的5审理绝非简单地通过翻阅相关法条就能完成的。“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

司法必须得由受过法律专业训练、具有丰富的法律从业经验的人来担当。

不当且过度的社会舆论会对案件的主审法官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使其难以保持独立,司法独立得不到保障,司法公正就不会实现,司法公信力会逐步被削弱。“一次不公正的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尤为祸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断则把

6一次舆论影响甚至左右审判的结果所造成的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首先,水源败坏了。”○

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被告,也就意味着你我都会可能受到“舆论审判”,遭到“舆论审判”不公正地裁判。其次,“在所有必须维护法律和秩序的地方,法院是最需要法律和秩

7这序的。司法过程必须不受干扰或干涉。冲击司法正常进行就是冲击我们社会的基础。”○

就要求我们必须维护司法的权威。但是,如果舆论影响甚至左右审判,公众就会对司法产生信任危机;就会严重冲击司法权威;就会逐渐地对法律失去信仰。

七、我国司法独立应借鉴别国之精髓

在如何处理社会舆论与司法审判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保障法官独立上,英、美两国的相关做法有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一)在英国,法官的独立性一直被认为是法治的基石。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这种情况下可以使人民相信法官。法官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1)英国为了保障法庭工作的正常进行,规定任何人包括政府成员、国会议员等都不得干预、扰乱法庭工作。他们赋予法官可以对扰乱、干涉法庭工作的人处以蔑视法庭罪的权力。(2)法官职务的稳定性。法官一经任用,除非因法定理由,按照法定程序才能免职、辞退等。由于不用担心被任意免职等,法官们可以毫无畏惧、顾虑地履行职责。英国法官将只会依据法律、先例等,而不受恐惧或者恶意的影响,对所有的人做到公正。○

(二)在美国,对于如何处理社会舆论与司法审判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规范法官行为的法律,美国法官在履行审判的职责过程必须遵守“不听从任何社会团及个人的言论”的规定。第二,对于规范社会舆论与司法审判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藐视法庭罪的相关规定。凡是不服从或不尊重法庭或法官、可能影响司法运作的言行,皆定性为蔑视法庭罪。法院对于一切侮辱或妨碍司法的言行处以罚金或监禁。第三,如果媒体对尚未或者正在审判的案件情况的报道具有强烈地煽动性或者明显地倾向性,进而可能损及公正地审判,审理案件的法官可以签发旨在禁止媒体传播与案件有关信息的限制令。第四,法官有责任提供案件相关背景信息,并对案件裁决结果作出清晰且明确的解释。法官可以只是提供一些与案件有关的背景性信息,或者可以对正在审理的案件作出一般性的解释来回应社会舆论。○

(三)在借鉴别国相关做法前时,应结合我国实际的司法审判制度的具体情况,在处理我国社会舆论与司法审判、司法独立时我认为应该做到:

第一,尊重媒体新闻自由的权利,保障媒体及社会公众对司法案件的知情权。若媒体对案件的报道会误导社会公众的话,法官应对案件作出一般性不带评论性的解释。

第二,完善保障法官独立、司法独立制度的建设。

第三,构建由媒体对案件过度的社会舆论和提前的道德舆论判决作出处罚。建立一套惩罚扰乱法庭秩序,社会公众判断,干预法官独立审判及司法独立的法律制度,给予不按事实作出“提前审判”、胡乱报到的媒体、社会团体及个人相应的处罚。建立一套为维护法官独立审判,不受外界影响;保护当事人的权益;维护司法独立的法律。

○1《新刑事诉讼法教程》张军、陈卫东主编,2012年5月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第39页 ○2《中共十八界三中全会报告》习近平最要讲话

○3《现代法治背景下的法治与道德》杨龙著,中国社科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第98页

4《美国行政法》王名扬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第952页。○

5《普通法》美国霍姆斯著,冉昊、姚中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版,第1页。○

6《培根论说文集》英国培根著,水天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第193页。○

7《法律的正当程序》英国丹宁著,李克强、杨百揆、刘庸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

版,第9页。)

8《英国司法制度史》程汉大、李培锋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 ○

9《美国法官行为规范》美国律师协(ABA)约80年代会制定,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司法○

行为准则

第二篇:法律案件浅析

我关注的法律案件及感想

他们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还有坚持不懈的人能够帮助他们,不幸是他们付出了十年的青春,才沉冤得雪。

他们就是张高平和张辉叔侄。这件事情听起来很荒诞,叔侄俩搭载同乡的与人为善,却最终给他们带来了一场厄运。

事情发生在2003年5月18日,张高平、张辉叔侄俩从老家安徽歙县开车前往上海,途中顺路带上了女同乡王某去杭州。次日,这名女子被发现死于野外,下身赤裸。经公安机关侦查,认定是当晚开车载货、受托搭载被害人的安徽省歙县张辉、张高平侄叔俩所为。

2004年4月21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强奸罪分别判处张辉死刑、张高平无期徒刑。但他们不断的申诉。

2004年10月19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分别改判张辉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张高平有期徒刑十五年。之后在长达9年的牢狱中,张高平坚持伏法但不认罪,劳动拒不减刑,他始终坚信法律是严肃公正的。他们也不停地写申诉信,一直重复着这同一件事。

最终在2013年3月26日上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张辉、张高平强奸再审案公开宣判,撤销原审判决,宣告张辉、张高平无罪。

从2003到2013年,叔侄二人终于重获清白。走出监狱,失去10年光阴,命运和生活因此全部改变。罪名洗清了,非常现实的生活又在等待着他。法质的本义往大的说,是维护公平正义;往小的说,是保护咱们老百姓的生活,因为一旦出了错,它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家庭的幸福。法不容情,施人必慎。公,检,法,三大机关一个小失误,就毁掉两个老百姓的一生。真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至少不是有意让它再次发生。

看了央视及其他电视的采访节目,感觉张氏叔侄重获自由,看似偶然却并不偶然,过程是那么的心酸。

在这个案件中,对一审的判决很难理解。明显的一个地方,就是DNA的存在。这案件唯一物证,就是死者八个指甲中发现的DNA。法医对死者王冬所做的DNA检验报告称,在王冬的8个指甲末端检出混合的DNA谱带,由死者与一名男性的DNA谱带混合形成,“排除由死者和犯罪嫌疑人张辉或张高平的DNA谱带混合形成”,有第三个人的存在。但是却被认为是与本案无关的证据,没有派上任何用场。但最后却正是这份证据中的DNA比对使张氏叔侄沉冤昭雪。其二,两人供述误差之大、矛盾之多,即使在“两个证据规定”出台、新《刑事诉讼法》修正之前也理应受到办案机关着重审查,但一审判决书却写道:“张辉、张高平在侦查、批捕阶段多次供述奸杀王冬的经过,具体细节一一吻合。”其三,通过事后对他们的采访,可以看出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存在刑讯逼供,面对各种心理及生理的压迫下,逼不得已才认罪的。7天7夜的折磨,人非圣人,如何做到?新《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而为什么会是那么的快就结案了,疑点重重啊。

在之后的9年里,坚持申述。其中张彪帮助着张高平叔侄,他不放弃,正是张飚的严谨和细心才让冤案得以平反,为了这一案件的改判,多次致信浙江高院,尽职尽责优秀检察官。

看完整个案件,非常震惊,但也很佩服张氏叔侄的坚持。多么的无奈,多么的无可奈何!公安机关在这起案件的侦办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省公安厅将根据有关调查结果,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同时,举一反三,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执法办案特别是命案办理工作制度和体系。我觉得这种做法是对碰到类似案件的一种解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漏斗。对案件中的各种细节,都要引起重视,不能无视?在张高平的案件中,唯一的物证,却不予以证明他们的清白,这真的不懂。看法律的电视,律师会因为一个可能被忽视的小点,也就是一个细节,而反败为胜,使得罪犯得到惩罚。其次,有供述的不同,就要调查清楚,做到案中没有矛盾的地方,明明白白的。证据是最重要的部分,有了充足的证据,可以让人罪有应得,也可以让人恢复清白,自由。而回顾这案件,该说什么呢?如果不是他们的坚持申诉,引起检察官的重视,检察官的认真耐心,又怎么会翻案?办好每一个案件,不唯上,不唯权,做好自已应该做的事情,做到问心无愧。

我只觉得一生很短,法律是可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知道最基础的法律知识,在适当的时候保护自己。

法律的出现在于实施,需要的只是对法律的严格遵守,认真对待。那么,就会减少出现这样的事情。发生过的事情,我们无法挽回,但是未来会更好。

第三篇:个人观点媒体

个人观点:网络媒体的强势主要体现为4点,即及时性、互动性、贴身性和娱乐性。

即时性:从传播的速度来讲,网络可以跟电视相媲美,有时候甚至更快。我们房龙网就做了许多活动的在线直播,包括房地产项目的开盘活动及促销活动、万人购房团活动以及许多大会、论坛,速度快,效果好,影响大,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互动性:网络媒体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在其web2.0时代,因为有即时通讯,有非常快速便捷的在线交流功能(包括在线文字交流、视频互动),使得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这一点上,比传统媒体更有优势。

贴身性:可以这样简单形象的打个比方:有一位教授说,手机是人的第六器官;我个人进而认为,电脑是人的第七器官。传统的五官,即耳、鼻、喉、眼、口,现在又加了两个器官:一个是手机,一个是电脑。这两种器官也具有极强的贴身性,是贴身媒体。手机收到短信,电脑收到邮件以及其他的资讯,都有贴身性。尤其是电脑,网络,对于一般办公室工作人员来说,一天基本上至少有8个小时,是与电脑、网络分不开的,并且有的人回家之后还泡在网络上。网络邮件,海量资讯,各种聊天、视频系统,与网友的贴身性不言而喻。

娱乐性:这一点也很好理解。不少人在网上玩游戏、聊天、看电影及电视剧,网络的娱乐功能非常强大,发展趋势也是迅猛异常。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具有更多的趣味性。网络媒体有声,有形,有字,有画,声情并茂,更胜一筹。

一、传统传媒的分类

传统传媒从其用以传播的介质来看,主要分为两类:印刷传媒与电子传媒。印刷传媒主要有报纸、杂志以及各种书籍。电子传媒主要有广播电台、电视台等。

二、传统传媒的特点

传统传媒都有那些特点呢?下面将从报纸、广播、电视的覆盖域、并读性、感染力、实时性、持久性等五个方面进行逐一分析。1.传播覆盖区域 任何传媒都有自己的覆盖区域,只不过大小不同而已。2.并读性3.感染力4.实时性传统媒体中,广播和电视是最具有时效性的媒体,报纸则稍次之,杂志的时效性是最差的。5.持久性

三、网络传媒的优点

网络传媒的异军突起,改变了人们培养起来的生活、接受信息的习惯,网络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几年前,如果人们要查找资料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图书馆,而现在你要是问某个人,哪里去找某方面材料,得到的答案肯定是“你上网找找吧!” 网络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传媒之后的又一大传播工具,而且一出现就表现出了巨大的生命力,朝着主流媒体的方向迅速发展。

网络媒体被誉为“第四媒体”,其反应快速、灵活,而且可长时间工作,读者由被动地位成为主动地位,可以选择自己 想看的,因此曾有人认为,网络媒体很快就可以替代传统媒体,但实际操作起来,人们发现网络媒体在很多方面还无法与传统媒体相比,更不要说取代传统媒体了。网络媒体到底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拥有以下几个优势:

1.检索便利。网络媒体可以利用特有的数据库功能,把以往的信息集中在一起,并向访问者提供一个友好的检索界面,以便人们检索到以往信息。

2.信息发布范围非常广泛。网络媒体中的信息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3.能让访问者如身临其境。网络媒体的载体基本上是多媒体、超文本格式文件,网络的消费者能亲身“体验”产品、服务与品牌。

4.避免无效的被动访问。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户外广告等都具有强迫性,都是要千方百计吸引读者或者听众的视觉和听觉,强行灌输到他们脑中。而网络媒体则属于按需选择,具有报纸分类广告的性质却不需要彻底浏览,可以实现自由查询。

5.高时效性。传统媒体发布新闻,发版后很难更改。而在Internet上做新闻能按照需要及时变更新闻内容。

6.可以准确统计访问量。利用传统媒体做新闻,很难准确地知道多少人接受到了新闻信息。无论是电视、报纸还是广播,与网络媒体相比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前者提供的信息都是由人们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获取的,不能实现个性化。

当然,在日趋激烈的网络竞争中,网络媒体也暴露出致命的缺陷:

1.对传统媒体还有很强的依赖性。目前,网络媒体中有很大一部分信息来自传统媒体,单纯依靠网络来传播信息还有一定难度。概括地说,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太近,容易受到传统媒体的约束,不能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离得太远,网络媒体的发展也失去了根基和动力。

2.获取新闻的速度还没有超越传统媒体。不少网络媒体中报道的最新消息都已经在电视或者其他传统媒体中出现过,网络媒体只是扮演一个“二传手”的角色。

3.人们通过网络媒体获取信息的意识还不够强烈。许多人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获取信息的固定模式:在家看电视,在办公室中阅读报纸,在行走时听广播。如果实在收听或收看不到其他传统媒体的报道时,网络媒体才会成为人们的选择。网络媒体已经深入人心,但是要取代传统媒体的地位,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四篇:法律案件与分析

亲情与金钱的较量

——《酒桌上的工伤》观后感

姓名:谢春青

学号:2012244020218 学院:食品院

班级:生物工程

手机:*** 案情介绍:端午节之夜,打工的弟弟王定连死在了老板哥哥王定洪安排的酒席上,医生说王定连死亡的原因是心肌梗死。兄弟情深,却由于这样一场意外发生了变故。大哥由刚开始的帮助弟媳要求总发方赔偿,到最后一直声称弟弟不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死亡拒赔弟媳40多万元侄女抚养补偿金,是为了什么?那么作为一个老板,一个工人在自己的工地上死了,王定洪该不该负这个责任?王定连的死亡是否属于工伤?对于亲情上的诉讼,难免让我们感叹: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案例分析:

1、由于王定连是在老板哥哥王定洪安排的酒桌上突然猝死的,这涉及到了一个工伤认定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条例》中工伤认定部分,我们可以了解到:

《工伤条例》第十四条中,我们可以知道职工有哪种情形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然而,根据本案的实际情况了解,王定连的死亡判定是不是工伤,并不是特别的清楚。员工除了在一些经常性的工作时间做工作以外,有时会受老板的指派去做临时性的一些工作。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工伤的判定还得根据其工作的性质决定,王定连是在老板哥哥王定洪的指派下进行的组织工地聚餐活动,是在为单位做这样一个事情,根据《今日说法》节目中的嘉宾中国人民大学姚教授所说,更倾向于认为是工伤。

2、通过《今日说法》短片,我们不难知道哥哥王定洪思想转变是有原因的。现在,我们先了解一下承包合同和雇佣合同的区别:

发生损害时责任承担不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的规定,在承揽合同中,对于在工作期间承揽人因工作导致他人损害的,由承揽人承担责任,定作人不承担责任。但如果定作人对定作、指示或者选任有过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了解了承包合同和雇佣合同的区别,我们知道这起事故的最大承担方应是哥哥老板王定洪。同时王定洪也清楚这一点,又因为是自家兄弟一家人,双方当事人商量私了,并且签订了《抚养补偿协议》。然而,履行协议时再生波澜,牵扯到关于工伤认定时效的问题。下面我们了解工伤认定时效的一些信息:

申请工伤认定的时效是一年,自事故伤害被确定之日计算。申请工伤认定程序如下: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本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用人单位不按规定申报的,工伤职工或者其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之内,也可以直接向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本案中,由于一些原因妻子穆丽红错过了申请工伤认定的时效加上哥哥老板王定洪不恰当的履行协议,使得案件更加复杂。经过江苏无锡高新区法院的多次调解没有达成协议后,法院最终判定:扣除已经付款的部分2.9万;被告王定洪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10日内,支付原告王沁、王烨和王蕾三姐妹(王定连的三个未成年女儿)

18、4万元抚养补偿款;根据协议,应该支付穆丽红的补偿款15万元和拖欠王定连的工资3万余元,穆丽红可另行起诉。

个人体会(仅代表个人看法)

1、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对哥哥王定洪做法的不认可

王定洪作为哥哥,带动弟弟致富,让弟弟王定连和弟媳穆丽红来自己工地打工,这几年下来也积攒了不少钱。同时,王定洪作为一个生意人——包工头,他做的确实不错。既不拖欠工人工钱,又和工人们打成一片关系不错。正因为这样,在那一年的端午节时,让弟弟王定连组织的工地聚餐本是极为喜庆的事。然而,弟弟却突然倒下,抢救无效死亡,年仅30多岁的生命就此逝世,不得不让人们叹息。

就在刚刚开始时,为了让总包方承担弟弟死亡为工伤的赔偿,王定洪和弟媳穆丽红一起使劲,并且证明了弟弟是在自己指派下操作酒宴猝死的。然而,就在他们询问完律师所律师后,律师指出了此次事故的主要承担方是王定洪后,王定洪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事后有单独找律师谈过,律师让他找弟媳自己商量。由于亲情的关系,他们决定私了。在他们达成协议后,可王定洪并没有正确恰当严格的履行协议,而在一种模糊的履行协议中麻木穆丽红,致使工伤认定时效已过,王定洪更有理由不遵守协议,并且一口咬定弟弟王定连的死亡不是工伤所致。

此案件归结起来,无疑还是金钱在作怪,王定洪从开始的支持到最后的反脸不补偿自己侄女的抚养金,甚至在法庭上对弟媳进行身心攻击,无疑可以看出他内心的小算盘。对于他这种嘴脸,不难看出他对侄女的冷漠和对亲情的淡漠。同时,我们透过节目所看到的,不难得出一些信息。三个孩子都在外婆家生活成长,但并没有看到孩子的奶奶爷爷姑姑等自家亲属,我个人觉得这不仅是王家的一个笑话,更是死者的一个笑话。

2、人间自有真情在——对孩子外祖家及继父的肯定

节目刚刚开始便看到一家老小在温馨的房子里围在丰盛的餐座上吃饭的场景,很和气、很温暖。王沁、王烨和王蕾分别是6岁、9岁和12岁,都还是未成年的孩子便遭遇了与至亲分离的痛苦,然而,在外祖家人的细心呵护下健康的成长,让我们事外人感觉很欣慰。当记者问及孩子姨妈一些关于孩子的事情时,姨妈言语中透漏着对孩子的期盼与关爱,而继父的一番话也让人为之动容,不管怎样,压力都不会小了。无论如何,看到三个孩子在外祖家欢乐的有说有笑,没有丝毫的精神负担,或许因为她们还是真的很小,没有长大,但是更多的是外祖家和姨妈等亲人们的保护。孩子亲切的叫姨妈为妈妈时,让我心中有了浓浓的暖意;继父说,不管官司打不打得赢,他都会养着一大家子,结婚前就知道自己承担者责任重大,要抚养这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也许正是有了他们和王定洪一对比,让我们看到了王定洪找一些无关紧要但很负面的借口来推脱达成的协议,这真正体现了他丑恶的一面。正是有了孩子外祖一家他们这些人让我感受到了亲情无价,钱财是身外之物,只有真正的情感才能给人生带来温暖与快乐。

3、社会舆论下的母爱——对妻子穆丽红的看法

哥哥王定洪爆料出弟媳出轨的事情后,确实令我们很震惊也难以接受,不管是在社会层面还是道德层面,对于女性的出轨大众是很难给予理解的,更多的是遭到周遭打击性的骂名。在法庭上,哥哥王定洪不顾外界的眼光、怀着不轨之心、一心不想补偿三侄女的抚养补偿费,想在精神层面打击弟媳穆丽红,才口无遮拦的说出了这个家庭丑事。但在记者的采访中,穆丽红也坦然承认了这一事实,并且她现在也和当初的情人结了婚还有了一个孩子。然而,这出轨事件并不影响弟弟王定连在工地酒宴上猝死的事实,不影响法院要求王定洪对三侄女补偿的判决。事后,王定洪说出不给补偿款的原因是:怕穆丽红把钱花在她和现在丈夫生的孩子身上。然而,据节目组调查三孩子并没有受到什么不公平待遇或是虐待,而是幸福健康成长着,并且姨妈声明这补偿款现在孩子用不着,但长大以后上学这笔钱才会启用。

不管他人怎样认为,我觉得她最起码不算是尖酸刻薄的女人,在法官调解他们家庭矛盾的时候,她一再退让实属不易。终究,逝者已去,我们无须为难活着的人,祝福他们生活美满孩子快乐成长吧。

4、我自身的学习

此案例让我学到了关于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知识,可以说,之前是真的不懂。通过王老师的课堂给我们播放的经典案例,让我了解到了许多和法律有关的知识,并且切实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这都提醒着我,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手段通过法律来维护,尤其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众所周知,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正应该有正确的思想来指导我们前行,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来提升完善自己。在老师的课堂上,自我感觉很爽收获颇丰,在这说声谢谢老师,辛苦了。

第五篇:婚姻案件法律索引

婚姻案件法律索引

一、综合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

2.婚姻法司法解释一(2001)

3.婚姻法司法解释二(2004)

4.婚姻法司法解释三(2011)

5.《婚姻法解释

(三)》答记者问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1958)

7.《民法通则》及《民通意见》节录

8.民政部、司法部关于去台人员与其留在大陆的配偶之间婚姻关系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1984)

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现役军人提出离婚的案件应参照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军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暂行规定》的复函(1981)1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军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暂行规定(1980)

二、结婚

1.婚姻登记条例(2003)

2.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婚姻登记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4)3.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2003)

4.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2006)

5.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涉外婚姻介绍管理的通知》有关问题的通知(1995)

6.民政部、外交部关于做好涉外婚姻登记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1995)7.司法部公证司关于公证处可以为在我驻外使、领馆登记结婚的我国公民办

理结婚公证的通知(1995)

8.司法部关于办理未婚(未再婚)保证书公证的通知(1998)9.民政部关于启用新式婚姻登记证等问题的通知(2004)10.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通知(2009)11.民政部办公厅对《关于为应聘来港留学人员出具婚姻状况证明事》的复函

(1996)

12.民政部办公厅对具有双重国籍的章恭财申请办理结婚登记处理意见的复函

(1997)

13.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当事人均为台湾居民能否在大陆办理结婚登记问题的答

复(2001)

14.民政部办公厅关于退伍军人待安置期间办理结婚登记问题的答复(2004)15.民政部关于出国人员在港工作期间办理结婚登记所需证件、证明问题的复

函(2005)

16.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补发婚姻登记证中相关字段填写问题的复函(2007)17.民政部关于为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有关人员出具婚姻登记证明问题的复函

(2008)

18.民政部办公厅关于持中国护照在台工作人员办理结婚登记所需证件、证明

材料问题的复函(2008)

19.民政部关于外国人、华侨提供的无配偶证明认定问题的通知(2008)20.民政部办公厅关于暂未领取居民身份证军人办理婚姻登记问题的处理意见(2010)2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黄翠英申请与在台人员李幼梅复婚问题的请示的批复

(1982)

2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配偶一方在港澳台或国外人民法院已经判决离婚现

当事人要求复婚问题的复函(1980)

2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的婚姻关系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1

987)

24.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婚姻登记行政案件原告资格及判决方式有关问题的答复(200

5三、离婚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1989)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

见(1993)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

见(1993)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

干具体意见(1989)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受理申请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案件有关问题的规定(2003)

6.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能否撤销李某与张某离婚登记问题的复函(2003)7.民政部关于认定台湾地区有关法院离婚判决书和离婚调解书效力的通知

(1999)

8.民政部办公厅关于李清民与潘淑伟离婚登记是否合法有效问题的复函

(1995)

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符合结婚条件的男女在登记结婚之前曾公开同居生活能

否连续计算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并依此分割财产问题的复函(2002)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离婚后财产纠纷案件收费标准的请示的复函(2003)1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刘立民与赵淑华因离婚诉讼涉及民办私立学校校产分割

一案的复函(2003)

1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国公民黄爱京申请承认外国法院离婚确认书受理问题的复函(2003)

13.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离婚案件中公房使用、承租若干问题的解答(1996)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第一审离婚判决生效后应出具证明书的通知(1994)1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臧海仙与黄士明离婚申诉案的函(1991)1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在居留地所在国无合法居留权的我国公民的离

婚诉讼文书的效力问题的复函(1991)

1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在国外居住未加入外国籍的当事人的离婚案件应参照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审理的函(1990)

1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国留学生在留学期间如何在人民法院进行离婚诉讼问

题的函(1989)

1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国法院作出的离婚判决书是否生效由谁证明问题的函

(1987)

2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旅居外国的中国公民按居住国法律允许的方式达成的分

居协议,我驻外使领馆是否承认问题(1984)2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杨志武由台湾回大陆定居,起诉与在台湾的配偶离婚,人

民法院是否受理问题的批复(1984)2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蔡茂松提出与居住在台湾的吴琴离婚应如何处理问题的复函(1981)

2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配偶一方在港澳台或国外,人民法院已经判决离婚,现当事人要求复婚问题的复函(1980)

下载2013年度热门法律案件及个人观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度热门法律案件及个人观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个人观点网评文章

    个人观点网评文章范文 以“蜗牛”为镜反思“不为之风” 继去年5月温州市瓯海区区长彭立华在电视问政直播现场收到市民送的讽喻有关职能部门推诿、卸责的足球以后,12月3日晚,......

    起风了个人观点

    《起风了》个人观点 如果说,宫崎先生以前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是老少皆宜的可口可乐,那么这部《起风了》就是需要细细品味的传世陈酿——刚入口时感觉淡而无味,越品却越觉得回味......

    婚姻案件法律索引(大全5篇)

    婚姻案件法律索引 一、综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 2.婚姻法司法解释一(2001) 3.婚姻法司法解释二(2004) 4.婚姻法司法解释三(2011) 5.《婚姻法解释(三)》答记者问 6.中华人......

    法律案件_证据分析报告

    证 据 分 析 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依照刑法、刑诉法以及有关司法解释,并结合本案具......

    法律案件分析报告资料

    一分公司法律案件分析汇编 前言:近年来,我分公司部分工程项目部陆续发生了一些工伤赔偿、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法律纠纷案件。工伤赔偿、劳动纠纷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

    食品安全行政处罚案件法律适用(2015新版)(最终定稿)

    食品安全行政处罚案件法律适用(2015新版) 目 录 第一条 违法情形: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 。 第......

    法律案件选择题[优秀范文5篇]

    31.被告人赵某意图杀死妻子王某和与王某勾搭成奸的李某。某日夜 间,赵某先在家中将 王某扼死,而后窜至李某家用尖刀刺杀李某致 其重伤,赵某误认为李某已死,李某遇救幸存, 被......

    案件报告(法律英语)(五篇模版)

    The case report 1、Facts of case: The claimants had entered into a shipbuilding contract with a Korean shipbuilder,who was a customer of the defendant bank.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