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对成功与人生的一点理解----从北大才子卖猪肉想到的
我对成功与人生的一点理解----从北大才子卖猪肉想到的昨日与乡党王元朝有关北大才子陆步轩———大名鼎鼎的长安老乡卖猪肉者,王抱着宽容与理解的态度,认为只要人家本人觉得还好就可以了,他人无可指责。不必把陆步轩的悲惨命运上升为中国教育制度悲剧的高度,人家本人卖猪肉过的虽然不是很好,但人家并没有十分痛苦,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人家自我感觉还好就行了,他人无可指责与嘲讽。而我则是站在世俗的角度上,跟全国接大多数人的观念一样,认为北大毕业就是精英,精英应该从事精英工作,建功立业,立功,立德,或者立言。卖猪肉没出息,对于精英来说,就是浪费生命。
今日细细思之,实在是本人过于世俗与狭隘了。王说得对“过不过的好,幸福不幸福,只要看个人内心感受。人家觉得自己过得还可以,绝非外界所传的十分痛苦”。其他人无可指责。其他人那约定俗成的传统观念去要求人家,太过自私与主观了。我与世人一样,过于世俗化了。
这些日子,我总在想:一个人生命不过最多百年,多少七八十年。能干事的时候最多三四十年。只要一个人他不去危害他人,不去触犯法律,他就是一个合法良民,其他任何人没有资格指摘。一个人只要能奉养父母,能有余力救济他人,他就是好人。虽然能力有大有小,财产有多有少,只要不违反法律,不去坑害他人,救济他人,他就是一个好人。救济地多的,就是大好人;救济的少的,也是小好人。相反,一个人本事无论再大,能力再强,再有钱,他对所有人一毛不拔,他也不是一个好人;如果他危害他人,他也是一个坏蛋。坑害他人,自有对头、受害人、社会以及各种舆论去惩戒他;触犯法律,自有各种法律法规处罚他。
说到这里,想起了我的大学同学,不禁眼前有了两个鲜活的例子:好兄弟张文博同学与王哲狗贼。我们文博家里穷,靠国家助学贷款上学,成绩也非上等,可我们文博有一颗善良的心,从不坑害同学,以及任何一个人。对于同学的小毛病与小失误,总是尽力宽容。总是正面鼓励他人,尤其对于我这么一个粗豪而又固执的我,一再宽容。尽管我们文博家里经济情况不好,成绩也非上等。但在整个民大历史文化学院里,凡是认识的人,都认为文博是个好人。尽管能力与帮助有限,但至少也是个小好人,是对民大以及社会发展起正面影响的人。相反,那人渣王哲,家里很有钱,06级中最有钱的人之一,在本宿舍成绩一般也最好。平日里就知道侮辱,猥亵女同学,搞得本宿舍乌烟瘴气。凡是成绩好的同学,得奖学金的同学,长得帅的同学,不近视的同学,有才艺的同学,男的无不被他背后痛骂,女的无不被其猥亵。大一时我们宿舍4人申请入党,王哲自告奋勇,顶替另一位同学充当本宿舍代表,用卑略手段将我们四人一一坑害,简直猪狗不如。大三时又害我一次。为差不多所有的同学所不齿。大二后本宿舍没人把它当同学,室友了。大三后几乎没人搭理他了。毕业时,周杰晶老师还在我们班的欢送会上夸奖王哲研究生考试成绩好。我们听着就好比周老师在夸一只疯狗好可爱啊,好能干啊。周老师说到半路,一看诸同学脸色不对,很多同学脸现惊愕,甚至愤怒之状。马上便转移了话题。王哲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替民大民大在华东师大长脸了。不到一个学期,就把民大的人丢到华东师大了,现在为华东师大历史系研究生中有名的人渣。把民大的脸都丢尽了。人家华东师大以后都轻易不敢招收民大的学生了。现在是小坏蛋,家里再有钱,成绩再好,有何好处。
以上是我的一些思考与感悟,虽然粗浅,但为本人真实感受,也可供诸朋友一观。不当之处,尚望批评与赐教。
廉兵 2012年4月25日于师大长安宿舍
第二篇:作文讲评——北大才子卖猪肉
期中考试作文分析
4月25日
【原题再现】
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1985年陆步轩以西安市长安区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被誉为‚北大才子‛。毕业后在西安卖猪肉,以‚眼镜肉店老板‛的身份闻名。国内许多媒体相继以《北大毕业生长安卖肉》为题报道了陆步轩的现状,‚陆步轩现象‛引起了人们对就业观念、人才标准、成功标准、社会分配等众多问题的深刻反思。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从整体上看,陆步轩代表了年轻一代对成功的反思和重新定义,代表了一部分年青人在面对物质欲望时的成熟思考和选择。材料提供了许多思考和切入的点,如:毕业后在西安卖猪肉,以“眼镜肉店老板”的身份闻名。在基层了解社会和自身,以自己的所学和所长为社会发展尽力,不断适应和融入基层做成了不少实事,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了解自己,受到没有根据的质疑,等等。可以根据这些切入点,从“择业观”“自我价值的实现”“认识自我”“理想追求”“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等角度来立意,也可以从质疑背后隐含的逻辑和社会心理来立意。
立意提示:
1、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2、不受时俗的束缚,走出自己的路;
3、学以致用才有价值;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社会需要结合,做有理想的践行者;
4、踏实做事才能成就自我;
5、理性择业,不为世俗取向束缚;
6、成大事者心怀社会;
7、了解自我,发挥特长;
8、坚持理想,坚守自我;判断实现自我价值的标准(为社会发展尽力);对言行负责,理性、负责任地评价;以消极、负面的眼光看待一切的社会心理值得深思;传统价值观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一、作文硬伤:
1】无题目
2】字数不够800,或刚过800字就戛然而止。3】书写潦草,卷面不洁,关键地段出现错别字。
二、作文软伤:
1】 题目不够严谨,有点偏题。
2】 论据常识错误,影响论证效果。
3】 语言逻辑混乱或不甚得体,理由牵强或幼稚。
三、大家可以斟酌下列题目,孰好孰坏。
1】 《别人天才的皇冠阻碍少年成长的步伐》 2】 《才子与猪肉的和谐标配》 3】 《才子与肉》
4】 《大学生为何卖肉?》 5】 《读书不是为了卖肉》
6】 《大学生再不就业就晚了》
7】 《莫使旧观念遮望眼》 8】 《杀鸡可用宰牛刀》 9】 《打破桎梏,推陈出新》 10】 《知识比猪肉更重要》
四、【范文呈现】
破旧立新 方可长远
陆步轩以西安市长安区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被誉为‚北大才子‛。毕业后在西安卖猪肉,以‚眼镜肉店老板‛的身份闻名。按照常理来说,这是一件值得大力表彰赞扬的事情,也是社会应该宣传提倡的。然而,却有不少人质疑着陆步轩的动机。这无疑展现出国人并没有真正的‚破旧立新‛。
陆步轩的案例并不是个案。国家这么多年来都在提倡人才,‚大学生村官‛,‚专业性人才‛等等,不断促进着各式各样的具有专业学科知识的高水平高素质人才投身到基层或者适合自己的岗位中去发挥作用。可是,真正能够放弃优渥待遇,去到农村生根扎芽,和老百姓一起共进退的,实在是少之又少。现实社会是残酷的,物质生活又是人必不可少的,内心的崇高理想在这些现实性因素的作用下,变得渺远而不可及,继而窝藏于心中一隅。所以,也并不难怪人们质疑陆步轩,因为在社会普遍都追求名与利的时候,突然闯出来这么个傻小子,揣着别人羡慕的文凭却做着并不算得上‚体面‛的工作,自然会引发争议。
说到底,还是免不了世俗尘规的约束。虽然口头上喊着要‚破旧立新‛,‚改革创新‛,然而骨子里仍然奉行着社会里的老一套,难以割舍掉。就像是我们一边喊着要不拘一格地提拔有才华的人,打破固化的制度让真正的有才华的人能在最适合他们的位置上施展才干,然而当社会上出现‚北大米粉哥‛‚猪肉哥‛这些‚异类‛时,一场‚腥风血雨‛的大讨论就此展开,正方反方争辩的堪称白热化状态。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质疑也不是毫无根据的,好比本来娇艳鲜红的玫瑰田里突然长出来一只深蓝色的花,它可能是异类杂花,也可能是能卖出胜过红玫瑰近百倍的蓝色妖姬。打破了‚旧‛,迎来的未必是‚新‛,也可能是另一种变了模样的‚旧‛。
可是,不能因为怕偏离轨道就不去‚破旧立新‛,历史的车轮就是在这破旧立新中不断滚动前行的,其中,不断的质疑与反思,追问与探索,正是让这破旧立新不四处随意发散,牢牢拴住车轮的缰绳。要让车轮开始前行,就必须要破除我们心中的陈规旧矩,迎来真正的崭新。
步轩成功了,成为了另类的带头人,若不成功,或许我们破旧立新的路还是那么漫长,无论怎样,我们要前进,就必须有破釜沉舟的勇气,需要的是真正的破旧立新。
杀鸡焉用宰牛刀
逯志山
北大才子陆步轩毕业后卖起猪肉,与那位因中举而发疯的范进先生的老岳父胡屠父做起了同行,这真是件令人大跌眼镜的事!这绝不是歧视卖猪肉这一行,我只是想说,卖猪肉哪里用得着劳驾北大才子呢?
当然,陆才子有择业自由,仅从‚我愿意‛这一点来说,倒无庸他人置喙。
但是,北大是什么?北大是全中国最高水平的学府呀!这样顶尖的学府,国家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人民寄予扬我国威的厚望,她培养的学生,理当担负起相应的职责,在国家最需要他们的领域,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干出一番事业。一个北大文科才子,不去施展所学,而跑去卖猪肉,岂非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古人云:杀鸡焉用宰牛刀?卖猪肉,又何必浪费一个北大文科的才子呢? 有人说,用宰牛刀杀鸡又有何不可?难道杀不了吗? 这个问题,让在下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第一,杀鸡有专用的杀鸡之刀,杀鸡刀与宰牛刀各有其特点,正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用宰牛刀杀鸡,还真不一定比杀鸡刀来得利落,来得有效率。能吊得起几十吨重的大塔吊,挪用来吊一个乒乓球,就不如一个小小的夹子来得方便。
想数十年前,‚反右‛‚文革‛诸运动中,有多少知识分子被赶到农村!本来握手术刀的,现在握锄柄;本来研究飞机制造的,现在维修拖拉机。本来是画油画、画国画的大师,现在负责往墙上写标语写口号;本来是造诣甚高的语言专家,现在去教小学生认‘人口手’。事实证明,他们多数不如农民使锄使得好,不如技校毕业的拖拉机维修工修得快,甚至不如一个高中生写标语写得好,不如一个初中生教‚人口手‛教得有成效。
第二,退一步讲,就算宰牛刀比杀鸡刀更锋利,杀鸡杀得毫不逊色,可是,宰牛与杀鸡,两者对社会进步的贡献相差毕竟太大,精心打造的一把明晃晃的宰牛刀,放着牛不宰,偏要去杀鸡,岂非暴殄天物?如果一个人拿着周鼎当水缸,恐怕谁都笑话他不识货,骂他糟蹋了好东西。上面提到那些被赶到农村干活的高级知识分子,国家培养何等不易,就算他们农活干得再好,也不能让他们浪费在农活中呀!事实是当政治气候稍恢复正常,他们就立即被派到了适合他们发挥才学的岗位。
非要用宰牛刀杀鸡,除非牛实在太少了,或者说除非宰牛刀实在太多了。回头看那位北大才子的选择,在下忍不住怀疑:莫非,中国的北大才子已经过剩了吗? 五、一般时事材料作文的结构:
如:建筑工地上悬挂的标语“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你有什么看法与想法,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可以按照下面的结构题纲写作] 看到建筑工地上悬挂的标语“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述材料),深思之余,油然而生赞叹之情。(亮观点)“议”,这不是一句单调的口号,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有着启发人们心智的强大力量。(分析材料),它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把人们当前的工作与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挂起钩来,赋予平凡的工作以深远的意义。(稍作拓宽,为下文联系实际张本)
无数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注意以小见大,由此及彼地推
“联”,其实,何止建筑要质量,学校的教学,育人育本,更要讲究质量。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四化建设的未来力量。然而由于他们阅历较浅,辨别是非能力差,所以学校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不可忽视加强思想的教育,育人育本,质量第一。(联系老师、学生、学校实际来谈)„„ 衍),一向都把抓好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第一位。
“结”,培育人才乃是国家之根本,而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的人才,更是千年大计万年大计。只有育人育本,讲求质量,社会主义大厦才能永远高高屹立。(小结全篇,干脆而不离题;照应材料,简洁而不重复)它的基本思路是:引——点——议——联——结 根据例文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的写作模式:
1、开篇引用材料的新闻报道内容。(引)【略】
2、对报道内容进行一些解析作为过渡。(点)【略】
3、从多个角度分析新闻,或阐释其意义,或剖析其谬误。(议)【详】
4、联系社会现实的类似现象,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联)【详】
5、最后从多个层面提出若干个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结)除了“联”,驳论与归谬也是时评中运用比较多的技巧。这种时评作文,往往在材料中有针锋相对的观点,这时采用的结构就稍有变化:先破后立。
所谓“先破”,即批驳对方错误码,可以驳观点、驳论扰、驳论证。尤其以驳对方论据的虚假、论证的可笑用得最多。
所谓“后立”,指批驳对方错误之后,再水到渠成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确立自己的观点。时事材料作文写作六法:
1.析材料 2.论危害 3.挖根源 4.提办法 5.联现实 6.作结论(作呼告)常用结构模式:
引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褒贬分明)议充分(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联紧扣(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结点题(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
重在培养以下两方面的说理:
说理方向:紧扣任务驱动对象,不停留在简单粗糙的表态,分析事件背后人性善恶的根源,挖掘潜藏于事的因果得失,寻找改良社会的良药。
说理原则:倾诉自己,聆听他人;深入分析,表达善意;不在压倒,重在厘清。
【时事评论】
最高科技奖空缺未必是憾事
邓海建
8日上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5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十五年举办同样的盛会,足见国家科技奖“成色之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其中“成色”最高的国家最高科技奖今年再度空缺。这是继2004年之后,国家最高科技奖第二次出现空缺。(1月8日《人民日报》)
国家最高科技奖又空缺了。听起来,这是挺遗憾的一件事。有人难免会感慨:诺大的国家,科技翘楚阙如,“双创”的斯文何在?不过,这误会确实蛮深。
本次国家最高科技奖空缺,据称与两点评选流程密切相关:一是须有相关机构和专家推荐,二是得票须超过三分之二。众所周知,国家最高科技奖采取推荐制,有资格推荐2015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机构和专家共有130多个。换言之,如果没有被这些机构或专家推荐,就算“技能”再好,也难以“加冕”。公众很容易联想到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各种因素没人推荐,出现遗珠之憾也是恪守制度的必然。又比如多半票数通过的“硬件”,但凡缺一两票,候选人也会从“宝座”上跌下去。这样一想,最高科技奖在审慎严谨中出现空缺,也是概率上的常事了。
连年空缺,当然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性看待:一则,在科技人才更迭有序的时候,英雄辈出、大浪淘沙,科技奖励改革也当与时俱进,在革新中跟上中国科技发展的步伐。比如除了政府评奖,学术共同体内部评价机制也当激活。二则,连年空缺也是一种提醒。空缺当然并不意味着“没有”,但起码也确实是“没有大批领军人物”的意思。这是更高层面的遗憾,或者说,是更高层面的“指望”。
科研经费连年增长,最高奖空缺,这中间难免让人产生些联想。比如,最近甚嚣尘上的“科研经费6成用于开会出差”的传闻,听起来很招骂,但事实呢?科技部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提供的近三年来科技部支出的主要科技计划支出结构表中可见:支出最大的是材料费,占比接近总支出的30%,而会议费和差旅费两项的总和,一般不超过总支出的10%。中国科研经费连年高速增长,“大家大师”却跟不上节奏,民意难免会有些着急。这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从以往25位获奖科学家来看,无论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王选,还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亦或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等,显然与“即期投入”没有立竿见影的关联。科研是水磨的功夫,等待科学家的养成,恐怕亦需水磨的耐性。
如果从戒骄戒躁的层面来看,最高科技奖空缺,也许未必是憾事,反倒是鞭策、是警醒。对科研秉持“最高”的敬畏,踏实走好每一步,“国家奖”的初心,才会有不被辜负的前程。
第三篇:北大才子卖猪肉是否为人才浪费。。决赛总结陈词
总结陈词
我们很无辜的被对方辩友扣上了两个帽子,第一,认为我方所说不同职业的能力要求有高有低,是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不尊重,是在说职业分高低贵贱。
第二,认为我方在告诉大家,好就让我顶着这顶帽子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方的看法。
回想几年前的我们,作为一个个刚进校的大学生,我们需要他人对于我们将要付出的青春的肯定,我们希望大家能告诉我们,努力学习吧,你一定能成为你所在领域的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一定能够在社会上发光发热!可有一天我们得知,北大学子卖猪肉了,我们内心深处会涌起什么样的波澜?我想我们不会因为未来找工作多了这样一个选择而欣喜,更多的是想问读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疑惑,彷徨。我们希望有人能告诉我们,你们大学这四年的专业学习是值得的,希望有人能告诉我们,你们的付出不会白白浪费,希望能有人告诉我们,社会需要你们的才华。就在这个急需要一只大手来拉我们一把的时候,对方辩友却要我们告诉大家,大学四年你学的知识用不上,没有关系,你的才能无法得到施展,也没有关系,你只要能生存下来,就没有浪费你这个人才。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吗?不,这只是权宜之计,安慰之词。现在就业形式非常严峻,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我们花了四年的青春读的大学能物有所值,但是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不是所有人都能称心如意,在生存都成了问题的情况下还苛求人人都要专业对口显然不是我方想要表达的,所以我方尊重北大学子陆步轩去卖肉的个人选择。但是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这个现象背后给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导向。一个小学生能做好的事,现在却要博士来完成,那这么多年的求学意义何在?价值何在?我不敢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因为会得出一个很可怕的结论,读书无用。当这成为社会主流价值导向的时候,我们将面临的问题可能远远不止就业难这么简单了。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就丧失承认人才浪费这个事实的勇气啊!朋友们!严峻的就业现状使得我们不能人人都找到那份最需要自己的工作,同时也是自己最满意的工作。难道我们就要告诉每一个大学生,你不要去找了这样的工作了,找不到的吗?我们不需要自欺欺人,我们不需要太多借口,浪费了就是浪费了,打碎了花瓶就要勇于承认,浪费了人才就要想办法解决。学生自己不断调整就业观念,高校不断改进专业教育的方式,国家不断出台辅助就业的政策。这正是整个国家对人才浪费这个现象的勇敢承认,这才是中国真正成为一个人才强国的希望所在!
第四篇:我对成功的理解
浅谈对“成功”的理解
生命的奖赏远在旅途的终点,而非起点附近。当你踏上一千步的时候任然遇到挫折,坚持,成功就藏在那拐弯处!这是我人生的信念。
成功,就是达成所设定的目标。
成功,对很多人来说都一直很遥远,因为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为之奋斗。爱因斯坦有一个公式:A=x+y+z,A是成功,x是艰苦的努力,y是正确的方法,z是少说废话。
职业经理人说:今年我成功了,因为我完成了营销目标;
设计师说:我成功了,因为我的设计稿得到客户的认可;
学生说:我成功了,因为我考取了名校获得了学位。
在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我觉得拥有多少金钱并不就证明一个人的成功,而树立有价值的目标被循序渐变为现实的过程,那才是一种成功的幸福!
有成功就有信念,因信念而具有意义。
有成功就有机遇,因机遇是黄金。
有成功就有欲望,因欲望是方向。
有成功就有信心,因信心是一种激情的坚持!
我有信念,有欲望,还有信心和激情的渐进,现在就看是否有机遇去完成那目标到达成功!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我要说:“做了广告人还要做职业经理人”
陈文涛于武汉2011-9-19
第五篇:北大卖猪肉校友回校讲创业:我给母校丢了脸
北大卖猪肉校友回校讲创业:我给母校丢了脸
陆步轩站上母校讲台
原标题:北大卖猪肉校友受邀回校讲创业
新京报讯(记者郭少峰 邓琦)“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2000年因干上杀猪一行而闻名的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昨天站上母校的讲台,说完这第一句话,几乎哽咽。
昨天,陆步轩和他的生意伙伴、同为校友的陈生受北大就业指导中心邀请,来到“北大职业素养大讲堂”的讲台,与面临就业压力的学生分享心得。
争议校友首获北大邀请
2003年,陆步轩以“眼镜肉店”老板的身份卖猪肉,被媒体关注,引起社会争论甚至批评。昨天,陆步轩分享了自己就业和创业的坎坷:毕业后分配不理想、几年后丢掉工作。“1993年,我没办法了,才被迫„跳海‟。”
这位曾经的西安市长安县的文科状元,经历了低谷后,靠卖猪肉的超高业绩一鸣惊人。2004年,陆步轩到长安区档案馆工作。2009年又接受校友陈生邀请,到陈生专门为猪肉生意培养员工的“屠夫学校”任教。
仍觉得自己“混得差”
陆步轩说,现在有种现象:学校里学习好的孩子,走上社会没出息;调皮捣蛋的孩子,在社会上却混得很好。孩子学习好,听到的都是老师、家长的赞美声,“走上社会脸皮薄、受不了挫折;不好好学习的孩子经常被罚站、挨骂,走上社会后,人家骂一句,笑笑就没事了,这种人反而百折不挠。”
49岁的陆步轩脸上已有不少皱纹。他说,毕业多年,北大的活动他都没有参加。2004年前后,他才第一次参加同学聚会。昨天,是他第一次接受北大官方的邀请。到现在,陆步轩仍然觉得卖猪肉不体面,自己“混得差”。
“我们是北大的丑角,但我们是正面的”
1984年北大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的陈生,现在是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说,北大校友卖猪肉并不是宣扬“读书无用论”。北大给了他宽容的环境,让他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书,听各种观点的讲座,“创业正是需要立体的知识结构。”
陈生说,“演员不止有漂亮的,还有赵本山、潘长江那种长得不好看的,我们就是北大的丑角。我们没自杀、没跳楼、没出国,我们是正面的。”
北大学生可以做国家主席,可以做科学家,也可以卖猪肉……我在演讲时经常拿陆步轩当例子,这是一个普通校友,有心酸的经历,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北大老校长、北大校友会名誉会长许智宏为此演讲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