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就业意向调查报告专题
酒店Q0932班关于本班就业意向的调查报告
为全面了解2011年湖北经济学院管理技术学院酒店Q0932班学生对当前就业压力、就业形势的态度以及毕业后的求职意愿等情况,开展了大学生就业意向问卷调查。通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我班调查35名班级学生,这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份,收回有效问卷23份。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录入、统计和汇总,形成专门调查报告。
一、问卷题目及结果(结果在选项后表明)
酒店Q0932班就业意向调查(数据)
1.你在就业前是否感到困惑和迷茫?
A、一点也不(5)B、有点(12)C、十分困惑(6)
2.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你期望第一份工作的理想月薪是多少?
A、800---1000元(1)B、1000---1500 元(8)C、1500---2500 元(9)
D、2500—3000(2)E、3000元以上(1)F、不要钱,能锻炼就行(1)
3.如果是自主创业,你认为最需要的是什么?
A、资金(11)B、政策支持(2)C、技术(7)D、其他(3)
4.你认为在求职前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是?
A、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2)B、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9)
C、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7)D、专业知识和必要的资格证书(5)
5.择业中若碰了钉子,你会怎么样?
A、有挫折感,但不会退却(16)B、自信心仍很强(5)C、丢脸,不想工作了,辞职(2)
6.你对职业的取向是?
A、国家单位(6)B、事业单位(4)C、中外企业(4)D、私企(2)E、自己创业(4)F、无所谓(3)
7.如果自己创业你会选择哪些行业?
A、食品饮料等一些小店(2)B、酒店行业(11)C、网上开店(4)
D、找大公司开连锁店(6)
8.找工作时你怎样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
A、一定要找到对口的工作(1)B、可以与专业有关联的工作,但不一定对口(11)
C、先找一份工作在再说(5)D、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行业(6)
9.你首先的就业地区是哪里?
A、沿海地区城市(10)B、省外地区(4)C、本省地区(7)D、家乡(2)
10.你对就业地区选择的原因是?
A、工作待遇好,收入可观(7)B、与国际接轨(2)C、岗位多元化(5)
D、生活条件好(1)E、提供再学习的机会,有较大发展机会(7)F、良好的人才政策(1)
11.你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政策了解多少?
A、不了解(9)B、有点了解(13)C、很了解(1)
12.你认为当前就业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缺乏实际技巧与经验(12)B、就业期望太高(4)C、就业人数太多(4)
D、企业的要求太高(1)E、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1)F、金融危机带来的企业倒闭(1)
13.你对求职渠道的选择是?
A、人才招聘市场(9)B、校园招聘会(4)C、网上投简历(4)
D、父母亲戚朋友介绍(4)E、报纸广播媒体报道(0)F、毛遂自荐(2)
14.你应聘时,着重企业的?
A、公司发展前景(8)B、薪水的高低(4)C、个人发展空间(8)
D、公司重视人才的程度(2)E、公司的名气(1)
15.你留意过武汉的一些企业么?
A、留意过(13)B、特别留意过(3)C、从不关心(7)
16.一般情况下,一天中你使用电脑玩游戏的时间是多少?
A、从不游戏(8)B、一个小时(5)C、两个小时(4)D、三个小时(2)E、四小时以上(3)
17.说说你在离校前的这段时间还需要做些什么?
1、加强专业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一切正常进行
3、总结经验,熟练技术
4、关注学院对学生就业的安排
5、做好个人简历,在网上投简历
6、考证(英语四级、专业证书等)
7、关注招聘信息
8、锻炼一下适应社会的能力
9、处理好朋友人脉关系
10、好好感受在学校的最后时光
11、做好就业前的调查分析,找到适自己的岗位
12、做好别业设计和答辩,写好毕业论文
13、准备好期末考试,顺利毕业,拿毕业证
14、了解想要去的城市的一些公司信息
15、做好创业前的准备
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归纳
第一、绝大多数同学对当前的处境感到困惑和迷茫,仅仅11%的同学对自己相当自信,能够清楚自己该做什么!
第二、第一工作的理想月薪,4%的同学选择800-1000元;38%的同学选择1000-1500;40%的同学选择1500-2000;而不要钱,职位锻炼的占6%。
第三、职业取向,愿意自主创业的有20%;超过50%的同学愿意到国家单位、事业单位以及中外企业工作;22%的同学认为无所谓。而自己创业中最需要的是资金和技术,分别占到50%和34%。说明同学们不愿自主创业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资金和技术。
第四、求职前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有10%的同学认为是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40%的同学认为是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28%同学认为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22%的同学认识是专业知识和必要的资格证书。由此可见同学们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错,而经验和证书正是给同学们带来压力的源头。需要同学们学会适当减压的技巧。
第五、在择业中碰到钉子是很痛苦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同学们踏入社会的第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超过72%的同学会有挫折感,但不会退却,仅仅有4%的同学承受不了,认为丢脸而不想工作。而自信仍然很强的同学有24%。第六、如果自己创业,同学们多数会偏向使用电脑得行业,IT行业的有43%,网上开店的有15%;找大公司开连锁店的占到30%,而仅有11%同学愿意开一些小店。每年大学毕业生的增加,给国家就业带来很大压力,自己创业可以减轻国家就业形势的同时也满足自己的就业问题,国家、社会和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并提供相关方面的指导。
第七、找工作时难免回面对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不到1%的同学坚持一定要会找到对口的工作;52%的同学认为可以与专业有相关联的工作,但不一定对口;20%的同学先找一份工作再说;27%同学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行业。当前的就业形势和一些经验告诉我们,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是非常难的问题!第八、对于就业地区的选择,选择省外和省内的人数相当。省外方向21%同学会选择沿海的一些发达城市,31%选择省外的其他地区;省内方向,32%同学会选择省内的其他地区,8%会回到家乡,8%会选择武汉。而选择就业地区的原因,31%因为工作待遇好,收入可加;31%因为提供再学习的机会,有较大发展机会;8%因为与国际接轨;19%因为岗位多元化;2%因为生活条件好;6%看重创业环境;3%回报家乡;良好的人才政策对同学们没有任何影响!
第九、当前大学生就业政策了解程度:39%的同学不了解,很了解的同学也仅仅6%,55%的同学有点了解。可见当前的就业政策宣传的很不到位,学院应该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平台以了解最先的就业资讯和政策。
第十、当前就业为什么困难?52%同学认为缺乏实际技巧与经验;18%同学就业期望太高;20%的同学认为是就业人数太多;4%同学认为企业要求太高;6%同学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由此可见,就业难的主要问题在同学们本身,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学院也有一定的责任。其次,由于就业人数增加,企业选择人才的空间增加,对人才要求的更高。因此同学们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更是当前在校期间的重中之重!
第十一、当前大学生求职的渠道有很多,37%会到人才招聘市场,14%选择校园招聘,18%选择网上投简历,16%靠父亲亲戚朋友的介绍,3%通过报纸广播媒体报道,12%会选择毛遂自荐。
第十二、应聘时对企业的要求也是应聘者最关心的事。36%看重公司的发展前景,12%着重薪水的高低,42%看重个人发展空间,9%会看重公司重视人才的程度,1%看重公司的名气。很多同学看重的是自己在公司的发展前景,期待有一定发展和进步!
第十三、近年武汉的发展迅速,在武汉的企业也很多,而同学们只有5%特别留意过武汉的一些企业,30%对此从不关心。零八年安徽出台关于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的规划,武汉就在经济圈内,这是一个机遇,可以提供很多就业机会!第十四、信息系的同学基本都有电脑,但是对如何使用电脑的方式都不同。34%从不游戏,18%每天游戏一个小时,20%每天游戏两个小时,10%每天三个小时,18%每天游戏四个小时以上。即将毕业了,同学们应该正确使用电脑,而不是娱乐放在第一位!
最后,根据上面的信息,在离校前同学们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做,加强专业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总结经验,熟练技术、关注学院对学生就业的安排、做好个人简历,在网上投简历、考证(英语四级、专业证书等)、关注招聘信息、锻炼一下适应社会的能力、处理好朋友人脉关系、好好感受在学校的最后时光、做好就业前的调查分析,找到适自己的岗位、做好别业设计和答辩,写好毕业论文、准备好期末考试,顺利毕业,拿毕业证、了解想要去的城市的一些公司信息、做好创业前的准备、同学朋友聚聚、了解就业方向,关注招聘网站、多看书、珍惜大学学生时光、留意当地的人才政策,了解当地的一些企业、了解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考驾照、了解大学生就业维权签订劳动合同等保障自身权益的法律知识、寻求一些求职经验、调整心态等。选好自己的路,并努力完成自己该做事情。如果你有坚定而明确的目标,那么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一、现状与背景分析
“民以生为本,以业为基,有业为乐,无业为祸”。就业是大学生人生一次重要的选择,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社会上能有一个合适的位置,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在这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我国的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大学生就业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难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对大学生自身而言,如此就业寒流的形势下,大学生们该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观的研究以及对当今就业形势的分析,从而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与影响他们就业的因素。
3.调查对象
学院在校生
4.调查内容与项目
(1)被调查学生就业准备、就业价值观、就业期望等等。
(2)被调查学生是否有自己现有的计划。
(3)被调查学生认为就业需要的哪些能力。
(4)被调查学生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就业信息。
5.调查方式和方法
(1)数据采集基本形式
(2)调查研究基本手段
采访问卷
6.调查组织计划
在课间或周末的课余时间,小组成员到各教学楼、教室等学校人流稍密集处向在校大学生发放此问卷,并请求他们帮忙完成此问卷。等问卷调查完成之后,小组成员总结分析统计问卷信息、数据,得出结论,完成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毕业选择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总体上,68.7%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求职就业,21.9%的大学
生选择考本继续深造,只有5%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可见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已经改变了“一次就业”的观念,把着眼点放在“找个工作先做着,再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上。
2、在求职中大学生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由调查数据可知(本题是多选),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最大的但是是来自于社会方面,56.7%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而46.3%的大学生自认为自己对社会的了解太少,所以说没有工作经验核对社会了解不足成了很大的障碍,当然专业水平方面也是不容小觑的,所占比例也不小。
4、就业区域的选择
40.3%的大学生会选择在一线城市工作,38.8%的大学生在毕业时会选择在二线城市工作,14.9%的大学生会选择在家乡工作,而三线城市和其他的各占3%。从数据分析可知,大学生还依然倾向于在大城市就业,选择的城市的原因大多数是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能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而良好的人才政策,生活条件好和看重企业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各分别占41.8%、46.3%、40.3%。回报家乡也是一个小原因,占了14.9%。
7、在问卷的调查过正中我们还发现以下的现象
(1)就业知识,面试技巧的获得途径
数据显示,大学生获得就业知识,面试技巧的途径有以下几方面:22%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学校举办的讲座获得,19%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就业网络获得,13%的大学生认为通过朋友亲属的介绍获得,14%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相关能力的培训获得,15%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获得,17%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其他方面的途径获得。可见学校举办的讲座和就业网络是大学生获得就业知识、面试技巧的主要途径。
职业评价是对社会职业在好坏、重要性、地位等方面的判断和价值评估,它对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影响,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三、本小组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讨论成果
1、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
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
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
2、加强社会实践。
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一般的创业教育多局限于理论学习,很难激发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同时他们缺乏足够的勇气走出校园去创业,因此,学校应该多鼓励学生走出去,多接触社会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了解社会与市场的需要,进而有所创新,有所建树。努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团体竞赛来培养和增强自己的团队意识;学校也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的重要意义。
3、正确就业定位。
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4、先就业后择业。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由于我院是属于高职类的院校,我们高职生可能要比其他本科院校的学生就业压力要大得多,为了将来我们能更好的就业,在校时间我们就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努力锻炼自身各方面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拉丁舞--瘦腹首选新拉丁瘦身伦巴舞的特双人拉丁催生热烈爱情魅力拉丁舞:怡情又健古巴的迷人拉丁舞激情美体拉丁舞一项由大学生自己实施的调查证实,当前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方面呈现明显的“国进民退”趋势,但仅有少数人能够如愿获得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机会,就业意向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在经济学家周立群的指导下,吴昊坤、张兴龙、王丽媛、杨明亮、李璇等5名南开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组成一个课题组,对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农学院、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等14所院校的1416名2011届本科毕业生做了问卷调查。他们受到了南开大学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的资助。调查组发现,“进编制”成为本届毕业生首选的职业规划,民营企业吸引力显着下降。在一道多选题中,国有企业得到50.86%的受访者的青睐,“支持率”遥遥领先。32.84%的人考虑进事业单位,打算报考公务员的有21.23%。2009年,周立群教授曾指导学生做过同范围、同内容的调查,他比照两次调查结果发现,选择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的比例都有所提高。与之对照,只有20.49%的毕业生将求职意向锁定为“大型民营企业”,而对中小企业有兴趣的只有8.4%,在全部选项中排在最末,调查报告《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过去令人向往的外资企业,也只有33.83%的支持率。而在实际就业去向上,调查组发现,逾六成毕业生去向为企业,其中八成以上在民营企业。与两年前同类调查的情况比,在民营企业就业比例有所增加,民企成为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访谈时,大部分同学认为,有编制的工作在稳定性和薪酬上都更有吸引力。大家对于外企的兴趣明显下降。”调查组组长、南开大学经济系学生吴昊坤对记者说,这是令他感到意外的。由大学生实施的这项调查,印证了外界的一些调查。一家招聘网站自2002年起开展“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到2009年,国企首次超过外企,成为最受青睐的企业类型。据周立群分析,“国进民退”趋势的出现,与毕业生的求稳心态有关。在天津14所高校的调查中,58.66%的受访者把“工作稳定程度”作为就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甚至超过了“薪酬”。经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外企和民企大量裁员,给求职者造成了“不安定”的印象。2009年南开学生所做的同类调查显示,金融危机过后,外资企业由最受欢迎的单位类型,下挫为支持率最低的类型。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天津三类院校毕业生的预期薪酬差距明显,“211工程”重点院校平均预期月薪为3068元,非“211工程”院校为2866元,独立学院为2517元,依次递减。而创业意向方面恰好相反。此次调查中,15%左右的毕业生表示有创业意向,这一比例在2009年不足5%。其中,“三本”院校毕业生中这一比例高达18%,“二本”院校为13%,而“一本”院校仅为8%--当找到工作相对容易,风险较大的创业就成为次要选择。“缺少资金”被选为可能导致创业失败的头号因素。而在创业资金来源上,60%靠父母和亲友投资或借贷,17%为个人积蓄,申请银行贷款或政府创业基金的项目不足10%。调查还显示,工科类专业就业形势较好,法学类专业失业率连续3年在所有学科门类里最高。不过周立群教授强调,南开学生所做的调查结果可能会受到地域限制,我国东中西部差异较大,各地情况并不一致。
第四篇: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酒店Q0932班关于本班就业意向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1年4月13日至4月20日
调查地点:湖北经济学院
调查对象:管理技术学院酒店Q0932班学生
调查方法:发放网络邮件问卷(50份)
调 查 人:酒店Q0932班(黄迅、范晓媛、刘巧苹等)
调查分工:团队合作
前言
随着近年各大高校扩招,全国总体就业压力严峻。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我班成员一起组成一个团队用邮件问卷形式我班同学做了一次相对有针对性的调查,准确的掌握了我班同学的就业思想、状况、意向,有效的帮助同学们解决择业中遇到的难题及存在的疑问。
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首先预祝你们通过努力学习顺利的完成大学学业!为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我们设计了本问卷。以无记名方式,请排除疑虑如实填写,谢谢合作!填写说明:请在你所选中的选项划“√”,若无补充说明,均为单选题。
一、个人情况:
1、性别_______①男②女
2、生源地: 城市()乡镇()农村()
二、调查内容
1、你希望毕业后的去向是()
A.出国B.升学C.就业D.自主创业E.暂不就业
2、你认为现在就业形势如何?()
A.形势严峻,就业难B.形势正常C.形势较好,就业容易D.不了解
3、你认为在就业时,什么最重要?(最多可选三项)()
A.专业知识B.实践和工作经验C.社会关系D.沟通表达能力E.外表及形象F.学校知名度G.学科优势H.计算机能力I.外语能力
4、你认为获得岗位信息最有效的途径是(最多可选两项)()
A.校园招聘会B.学校就业网站C.社会招聘会D.社会相关就业信息网站 E.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推荐F.导师推荐G.其它
5、就你的了解,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初期月薪是多少?()
A.1000以下B.1000-1500C.1500-3000D.3000以上
6、对于首份工作,你预期的月薪是()
A.1000元以下B.1000元-2000元C.2000元-3000元D.3000元-5000元E.6000元以上F.没有绝对的预期,根据求职情况可做适当的调整
7、如何看待专业是否对口问题()
A.专业不对口则不予考虑B.不在乎专业是否对口,关键是有发展机会C.不喜欢现在的专业想转行 D.先找份工作以后待机向专业方向发展E.其它
8、你有选择第二专业吗,或则准备选?你认为重要吗?()
A.有,非常重要B.有,但不怎么重要C.没有,重要D.没有,不重要
9、在择业过程中,你首选的就业地区是()
A.大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B.中小城市C.西部D.基层单位E.家乡F.不限地区
10、你首选的就业方向是()
A.政府机关公务员B.学校及科研所C.其他事业单位D.国有企业E.外资企业F.名企或股份制企业G.部队H.参加基层服务项目I.非政府社会组织J.自主创业
11、求职之初,你最希望得到学校哪些方面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A.职业生涯规划与职后发展指导
B.简历制作、求职礼仪和面试技巧
C.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解读
D.个性化的就业心理辅导
E.收集和整理社会上有关人才需求的信息
F.向社会发布毕业生的有关情况和信息
G.学校往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及就业市场分析
12、如果有政府和学校对创业有相关政策的扶持,你会选择创业吗()
A.会B.不会C.会考虑
13、求职中最困扰 你的事情是(最多选三项)()
A.缺乏社会关系 B.就业信息不足C.就业政策的限制D.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E.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F.不公平竞争如:户籍性别等歧视G.其它
14、你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是(多项选择)()
A.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对应届毕业生需求总量减少
B.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
C.应届毕业生不具备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缺乏工作经验,没有竞争力
D.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通畅,信息不充分
E.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和了解不够
F.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太多,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为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归纳
一、大学生对就业形式的认知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清晰的认识会对自己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的。有绝大多数人对就业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很清楚的,的人认为就业形式严峻,就业难。14%的人认为形式正常。看来许多人对这问题没有偏离现实。就业形式的严峻迫使大学生在大学里努力的学习知识,严峻的形式也是大学生学习的压力。所以,认清形势将会帮助你更好就业。
二、毕业后的去向
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同学选择就业,18%的同学选择升学继续深造,10%的同学会选择自主创业。毕业后去哪?这个问题主要在于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态度把握。就业难本身就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不但是大学生,任何失业的人都在面临这个问题,除了政府对就业市场的规划问题外,还有一个在于自身的原因,态度是否端正。再加上僧多粥少,如果一昧依赖政府去调剂,那最终耽误的还是自己。某种方面看,还是得需要大学生自己配合政府政府的一些政策,积极出击,甚至是最好自我灵活变通,去改变和降低自己的就业方向和门槛,总的来说这个就业问题还是得多方政府、企业、就业者三方去配合。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放到下面详解。调查中第10题关于就业去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三、就业的砝码
问卷里提到专业、学校、个人能力,实践经验等,什么对就业的帮助最大。只有2个人选择了学校,现在社会上确实存在这样不公平的现象,或许他的招聘广告上写道“只招211工程大学”。大学的名气对就业确实有影响,但是进入名牌大学的人却是少数啊。总体上来看,其他大学的就业率也不差。少数人选择了专业和学科优势,社会上流传“选好学校,还不如选个好专业”。专业对以后就业确实有影响,比如某大学的王牌专业,它的就业率就一直很高。但是就业以后,经常会出现专业不对口,调查结果显示有44%不在乎专业是否对口,关键是有发展机会,38%先找份工作以后待机向专业方向发展。可见,专业只是影响就业的一个因素。90%的人赞成个人能力才是就业的最大砝码,更多的人关注的是实践和工作经验、社会关系、沟通表达能力。有了能力,无论走到那里就有饭吃。个人认为,没有那块敲门砖,进不了那扇门,即使你再有能力也是无济于事。所以光有能力是不行的,你得有一定的资质,文凭。
四、怎么样就业
谈到通过什么方式就业,也不过这几种方式:校方推荐、找关系、靠自己。这是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举一个例子,但不是绝对的。一个农村的孩子大学里学业平平,没有被校方推荐就业,没有亲戚朋友可以帮助他,他就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找一份工作,但是糟糕的是能力又不是很好,所以自然而然的失业了。这就是许多大学生失业的原因。少部分人通过导师推荐和其他方式找工作;32%的人认为就业要靠父母和亲戚,这是走向岗位的捷径。56%的人凭自己的实力找工作,通过社会招聘会、校园招聘会、社会相关就业信息网站等渠道找工作,这是当下最普遍的现象了。什么北漂一族,下南洋啊„„都是大学生为了工作,靠自己在外面打拼。多么鲜活的例子。只要是自己愿意,凭自己的双手肯定能够为自己谋得一席之位的。
五、人生的第一桶金
大学生对工作的初期月薪的期望值到底是多少呢?78%的人定位在1000-2000元/月,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我看到的啊,普通的洗碗工月薪是800-1000。那么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定位就是比洗碗工高那么一点,这也是因为就业难造成的问题。许多毕业的大学生认为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就是幸运的啦,慌不择路,什么职业都可以,最紧要的是能够有钱可赚啊。2000元-3000元/月,这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还是有点难的啊!24%的人对自己的期望就在这个层面,当她们出入社会后会发现许多现实和自己想法背道而驰。合理的定位将会扩大大学生的就业面,就业的机会也会更多。
六、留守或外出
究竟在哪里就业也困扰着很多大学生。选择家乡还是外地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虑。家乡,是自己出身的地方,那里有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在家乡工作的话,适应工作的速度肯定会很快,自己的亲人也在那里,可以提供很多帮助,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在异地工作,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大学生可以开阔眼界,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弊在于,大学生对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可能对气候不适应,没有亲戚朋友,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会面临危险。调查结果显示有20%的人选择在家乡就业,60%选择在外地就业,还有20%不限地区。看来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检验不仅局限于家乡,把眼光更多的放在了外地,在那里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
七、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越来越成为当下流行。我们会在报纸上看到某大学高材生卖猪肉,某大学生卖包子„„这样的例子不是一个两个,已经是普遍的现象了。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是一石二鸟的举动。一是缓减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二是解决自己的就业的问题。调查中问到如果有政府和学校对创业有相关政策的扶持高达62% 的人选择会自主创业,还有30%会考虑创业,显然很多人对就业也是有两手准备。光靠企事业单位来吸收毕业大学生肯定是不够的,如果还
是一味的等着招聘的话,那好比在抹杀机会。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工作的渴望的结晶。但就刚走出校园的学子,马上置身于这创业商海中,多少有点底气不足。虽然也有个别,但仅仅是个别。大学生的创业也是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就业压力,但最终创业失败还是会演变成加入就业大军的一员。毕竟这不同当年百废待兴的时代,要创出一个新的就业道路,还是需要着多方丰富的经验去促成。当然这也不是未尝不可,就算是创业失败也可以说是一份难得的宝贵经验。
结论和建议
此次问卷本就是为我班学生设计,从报告中我们得到了很多重要的信息。大学生“就业难、择业无方向”的现象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产生问题原因也是多元化的,解决这样一个社会性问题,必须各方面对问题产生原因有清醒的认识,找准各自的不足!
作为此次调查报告的结语,我想说,未来的就业形势固然是瞬息万变,但作为一个有理想的大学生,我们要做的便是充分了解就业形势,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来创造美好的职业人生!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4年5月10日至6月1日
调查地点: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调查对象:各大高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网络调查问卷
调 查 人:李雪玮
调查分工:团队合作
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高等教育已经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和就业心态,更有效地进行就业指导,我们特进行了本次的调研。本次调查问卷一共在网络上发放问卷100份,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共71份,问卷有效率为90%。问卷回收后,我们小组七个成员,分别进行了数据的整理、处理和分析。
一、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清晰的认识会对自己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有绝大多数人对就业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很清楚的,77.46%的人认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难。14.08%的人认为形势正常,就业情况良好。1.41%的人认为就业较容易。7.04%的人不清楚情况。看来许多人对这一问题没有偏离现实。就业形势的严峻迫使大学生在大学里努力的学习知识,严峻的形势也是大学生学习的压力。所以,认清形势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意向的基本情况
1、毕业后去向
从针对同学们毕业后去向的问题4的调查结果看,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同学为40.85%,选择先择业后就业的同学占38.03%,选择继续深造的同学占12.68%,而自主就业的同学则有8.45%。
2、就业单位意向
问题11的调查结果显示,14.08%的同学选择在国家机关工作,12.68%的同学选择在其他事业单位工作,选择在学校和科研研究所工作的同学占1.41%,选择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同学占19.72%,而选择在民营企业工作的同学占8.45%,22.54%的同学选择到外资企业工作,8.45%的同学选择自主创业,而另外1.41%的同学选择在部队工作,另外有11.27%的同学选择其他。
3、工作所能接受的月薪
在被调查的同学中,1.41%的同学对工作的月薪期望值在2000元以下,12.68%的同学对工作的月薪期望值在2000~3000元之间,40.85%的同学对工作的月薪期望值在3000~5000元之间,26.76%的同学对工作的月薪期望值则在5000~8000元之间,12.68%的同学对工作的月薪期望值在8000~12000之间。
通过调查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本次调查的各大高校在校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现总结如下:
1、直接就业是首选,选择考研的比例也很大
随着近几年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学生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多,问题8的调查结果则从侧面反应出这一现实情况。12.68%的同学选择“考研”,不排除其中有部分同学只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69.01%的同学选择“直接就业“,可以看出在能够就业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同学还是希望能够就业早日进入社会的。
2、就业薪酬期望趋于理性
在被调查的同学中,对于工作月薪的期望值在3000~5000的同学占40.85%(1000~2000占1.41%,2000~3000占12.68%),可以看到同学们对于自身价值的认识过去高估的,很多同学认为自己的月薪能够得到更高更好的待遇,超出了自我价值的评估,就业不大乐观。
3、大学生自身能力信心十足,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
在对求职中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发现,63%的同学认为要有“时间和工作经验”,56%的同学认为要有“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53%的同学认为是“专业知识”,选择其他的有14%。可见目前大学生对于就业情况的认识很客观,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对自己未来道路的发展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但同时有53%的同学认为自己缺乏相关的实践和工作经验,这是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就业工作中要积累实践经验。
三、建议和对策
1、大学生应夯实基础,努力提升自己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认为影响求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实践和工作经验(占63%),但同时却有53%的同学认为自己在求职中最欠缺是相关的实践和工作经验。可见,我们目前大学生处在一个很尴尬的能力缺失的境地。其实,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其实很多平日里就早做准备,认真学习提升自己的同学,对自己以后的就业还是很乐观的。所以,我们认为就业难,难在很多同学在大学里并没有对自己进行过规划,虚度了大好青春,等到毕业之际才意识到自己学无所成,从而对自己求职缺乏信心。因此,我们同学应早做准备,在校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充分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也在锻炼中学会与人交往,早日融入社会。
2、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
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我们大学生要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还是热衷与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内地大城市就业,倾向于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然而,以上地区、单位僧多粥少,失业也就在所难免,于是才会出现目前的结构性失业。我们发现,实在我国经济迅速腾飞的进程中,小城市、乡镇等地急需人才,小型企业、私人企业都求贤若渴。因而,我们大学生如果能切实的改变自身观念,树立基层意识,相信就业还是不会很难的。
3、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同学面临就业时之所以迷茫,是因为缺少指导。因此,我们学校应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同时,也要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开设相应的职业规划课程,教育同们从长计议,早作准备。学校应以就业为导向,加快推进高校教育改革。从以前的注重课本理论,逐步走向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轨道上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4、政府部门要改善和规范就业市场,对大学生进行引导
各级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对于那些有碍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等要逐步取消。要放开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自己创业,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方面予以特殊优惠。
以上是我对我们小组进行网络调查问卷的分析和建议,希望在以后的就业中能对我们起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