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文化建设标兵
文化建设标兵个人材料
班级:综采11本科班
姓名:马帅
学号:1号 此处粘贴照片
马帅同学在各方面积极向上,树立崇高的理想,明确各个阶段的目标,脚踏实地为实现目标而奋斗,成熟自己的同时,在班级中做好表率作用,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在智育上和德育上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始终努力上进,朝更高的方向鞭策自己。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他总是抓紧一切有效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拓展课外知识。在生活中,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待人诚信,与同学关系十分融洽。平时生活勤俭节约,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则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学校的无形资产,是一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要素之一。他充分认识到了学风建设对同学、对系部、对学院的重要性,为学校学风建设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并付诸实施。在校期间担任网络协会会长,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举办多次校园活动,包括计算机装机比赛,CAD制图比赛等,丰富了同学的校园生活,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和计算机水平,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第二篇:11月校园标兵
寒气袭人、瑞雪遍地,而 11月份我校涌现出一批感动人物以及他们的动人事迹却温暖着我们的心,高一3班韩阳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他把拾到的900元钱交还失主,诚实守信是他的至高荣耀:高一17班的张叶青既高分又高能,用智慧化解予盾,用品质赢得尊重;高一10班陈俊瑞,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稳扎稳打,日异进取;高一38班的王龙拾金不昧、诚信做人、他深信“好的品行是人生之本”;高一46班黄建瑞先人后已、把机会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高一25班张培成绩优异、团结同学、率领107宿舍连续三个月未失一分。高一43班付瑞岗废寝忘食的学习,如饥似渴的求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高二16班朱永志不但关心集体,而且在学习上日新月异;高二8班宋彥磊生活俭朴、心存感恩、用行动回报父母与老师。高二9班盖金琰懂礼貌、重礼仪,待人谦和、学习刻苦。高二1班胡茂灿心存梦想,努力拼博,他深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的道理,充分利用点滴的时间,学习取得巨大进步。
这些同学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用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的事迹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鉴于他们的突出表现,德育处依据《南宫中学“校园标兵”评选方案》,决定授予以上11名同学“校园标兵”称号。下面请高一3班韩阳、高一10班陈俊瑞、高一17班张叶青、高一25班张培、高一38班王龙、高一43班付瑞岗、高一46班黄建瑞、高二1班胡茂灿、高二8班宋彥磊、高二9班盖金琰、高二16班朱永志上台领奖。
第三篇: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它是引领学校教育思想、教学管理、教育方法发生变革的灵魂。我校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创造充满和谐、富含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下面我就四个方面汇报我校的具体做法:
一、专用场室美化
①学校各类用房门窗油漆一新,墙面无破损,无乱涂乱抹现象。
②各科室用房有统一标识。
③各类专业用房布置有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性。有相适应的警句名言。
④各室物品摆放整齐,干净卫生。有专人负责卫生。
⑤各室规章制度张贴上墙。
3、教室美化
①各班注重自我班级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
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张贴上墙。
③统一配置了师生桌椅,闲置课桌搬至保管室备用;教室无杂物。
④教室内设卫生角、图书角、植物角。
4、办公室美化。
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班主任工作职责、科任教师工作职责、教研组长职责、年级组长职责等全部上墙。在规定位置张贴。
②办公室墙壁上统一张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宝坻区教育系统八条禁令》。
③安装正冠镜两面,以方便教师上课前可以直观自己外在形象。
第四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为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台头镇郑辇小学大力加强校园墙壁文化建设。校园内的墙壁,有的画上国画,有的写上名人名言;教室内,各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室内张贴手抄报,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使学生时时刻刻处处都能受到校园文化的浸润。(隋乐顺)
第五篇: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是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个性的体现。它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趁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的契机,我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化亮化育人环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创造优美的环境文化
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没有完备的“硬件”系统,校园文化就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从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和师生规范等方面综合考虑,形成特色鲜明、统一和谐的校园形象。
1、对学校围墙进行重新粉刷,涂上亮黄色的外墙漆,贴上宣传标语,一改往日灰石土墙的旧貌,焕然一新,相当美观亮眼。
2、在原有绿化、美化的基础上,本学期对校园花坛内部分树木进行移栽,做到合理布局,让花坛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校门口,将原来的水泥地凿开,开辟一个小花园,种上各色各样的鲜花,让美丽的花儿扮靓校门,迎送来往的人们,给人们留下满满的美感。
3、在第一教学楼的走廊、楼道内,挂上了精美的裱装画;在第二教学楼外墙上画上了主题画,涵盖了养成教育、廉洁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在科教楼各功能室的外墙上,布置了极具特色的主题标语。
4、精心布置教室,创建“温馨教室”和“文明班级”。学校统筹安排,各班自主布置教室,“公布栏”、“雏鹰争章园地”、“图书角”、“展示台”和“黑板报”等板块一应俱全。各班的教室布置各具特色,美观实用,令人赏心悦目。
5、精心制作了各类展板、宣传牌,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特色,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阵地,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为此,我校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1、每周一次主题班会。
根据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我校创设了三大主题班会:(1)安全教育,主题有: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食品安全、防拐骗安全教育等;(2)养成教育,主题有: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做一个有责任的人、朋友与友谊、我心中的偶像、自信与成功等;(3)感恩教育,主题有:感谢父母、感谢老师、关爱、名人激励我成长等;(4)心理辅导,主题有:如何适应新环境、克服心理压力,做生活的强者、心理调试——相信自己、如何正确对待失意等。有时还邀请家长参加,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每周一次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国旗下的讲话,庄严的正面教育。
我校坚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前途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话语虽不多,但非常注重实效,在庄严的国旗下,严肃的氛围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国旗下的讲话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高效的渠道。
3、发挥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们充分利用好广播、橱窗、黑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有力地配合了学校工作,提高了教育效果。
4、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搭建个性发展平台。
我们充分广泛地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为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发展平台。如“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拒绝管制刀具进校园”、“节约从我做起”、“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等专题活动,既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 “主题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书画大赛”、“ 国学经典诵读大赛”、“六一文体比赛”和“庆元旦艺术节”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舞台,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消防应急演练”、“地震应急演练”等实践活动,让师生学会面对突发事件紧急自救的知识,大大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
通过广泛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进一步净化了校园文化,抵制了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抑制了低级、庸俗的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了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也推动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三、树立可学的师生楷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榜样的作用必然更大。我们非常重视挖掘师生中的积极因素,树立榜样,大力宣传,让榜样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如在宣传橱窗中开辟专栏展示“教师风采”;对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以及荣获各种荣誉的教职工、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劳动积极分子,及时通过光荣榜的形式进行公开表扬,并在每学期开学典礼上公开表彰;各班也设立了“进步之星”、“星光灿烂”等宣传栏,及时表扬班上有进步的学生。这样,既让受表彰的师生拥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又让他们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同时更为学生树立起可学、可追赶的榜样,让师生明白榜样就在身边,让榜样成为鞭策自己和激励他人的力量,让学生更加信任和热爱自己的老师和校园。
四、管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
我们学校的管理,强调“三化”:人文化、民-主化、常规化。学校从教师到门卫,人人职责明确;从教导处到总务处,处处权责分明;从教育教学到后勤财务,事事有章可循。既有人事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总务后勤管理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又有家长委员会制度等对外关系方面的制度;既有约束性制度,又有引导、激励性制度。我校已步入科学、规范和高效的管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