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和谐文化建设
浅谈和谐文化建设
高校后勤和谐文化是在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和改革中形成的文化形态,是后勤企业在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人性化服务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它能更好地满足于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需要。好的后勤文化,能够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后勤员工队伍,能够建立一套适合并保障学校稳定运行的后勤服务行政管理体系,能够培育严谨工作作风,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能够优化后勤形象,改善后勤环境。这是高校后勤工作者在深化高校后勤社会改革中所追求的目标,也是高校后勤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创建和谐后勤文化的意义
创建后勤和谐文化,是推动后勤社会化改革向深层次发展的动力,也是后勤协调和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高校后勤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广泛深入,在员工中就会产生一些矛盾和想法,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比集团在刚成立时,由于一些制度上的不完善,再加上人员结构复杂,有从学校分离出来的在编“老”职工,有从五湖四海招来的非编合同工,他们所受的教育文化程度不同,思想认识也不一样,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不足,于是在工资待遇上,合工同与在编职工的关系上,出现了不和谐的一面,在工作中消极怠工等现象,这些直接影响后勤服务的质量和形象,也影响了社会化改革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推进后勤改革过程中,必须注重和谐文化,建立一个全校后勤人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高校后勤。
创建和谐后勤,有利于全面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为高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后勤服务是一个特殊的企业,是服务于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每天都是在做着重复的事情,人对同一事件看多了,感受多了,在心里难免产生疲倦,当师生对后勤质量与服务价值产生不同的衡量标准时,有的员工出现了浮躁不友好的行为,因此通过构建和谐后勤文化,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与思想识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后勤员工与师生亲人式的和谐关系。从这层意思来说,和谐后勤文化不仅是为师生服务的一个过程,也是推进学校文明发展的基础,更是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创建和谐后勤文化的指导思想
创建和谐后勤文化要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牢固的科学发展观。以“三服务,两育人”为宗旨,按照集团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提出的“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稳步推进学校后勤改革,探索社会化发展新路”的要求,因此,高校后勤文化建设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树立优质服务是立身之本,在服务中实理自身价值的思想。
后勤文化要紧密结合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拓展与演变,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带有浓郁的高校气息,又兼有企业特色,既要合理兼顾和保留校园文化的渗透熏陶功能、管理规范功能和育人功能,又要追求企业文化的人本观念、市场观念、服务观念等,加强后勤文化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校园传统文化,后勤服务目标就是全心全意为教育服务,本
质是为学校教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提供方便,解决后顾之忧,因此要倡导和树立适应社会新发展的新观念、新文化,要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的服务观念。
我校后勤和谐文化建设模式
自2003年正式成立以来,集团领导始终始终坚持人为我,我为人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集团成立以来,在构建设和谐后勤的道路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坚苦不懈的努力,培养了一批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管理人员,初步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开辟了一片前景广阔的校内外市场,呈现出健康的和谐发展的景象。
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集团在刚成立时,由于各种原因,集团在班子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工作开展不顺。新领导班子上任后,首先解决了班子的团结、工作和谐问题。为此,制定了相关制度,明确了分工及责、权、利、重要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决不允许个人说了算,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影响和谐的事不做。党内充分发扬民主,允许下级批评。初步形成了团结、和谐,实干、无是非的领导集体。
完善制度,加强管理。随着后勤产业的脱离与改革,多数后勤人员从学校各部门分流过来的,还有是从各地聘请的合同工,复杂的人员结构使得管理力不从心,要顺利推进后勤改革,就必须建立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是构建和谐后勤的重要基础。集团依据法律法规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大胆地进行了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先后制定了重要议事规则、企业管理规定,考核规定和财务管理等规定,集中体现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为切实做到全员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维护员工切身利益,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有力地推动了集团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合理化,促使集团管理工作走向有章可依、有章必依、违章必纠的制度管理道路。其中,《后勤服务集团目标责任管理制》有效地将工作绩效与奖惩制度相结合,充分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加强和谐后勤文化中的思想工作。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高校后勤文化是高校后勤服务企业竞争力的基石,是提高竞争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无形力量与资本。集团注重加强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人文关怀处理人际关系。集团设立了党总支部,又在各实体设立了五个分支部,负责后勤职工的党的生活和非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每周开展一次党的生活及民主生活,定期举行“讲文明,树新风”讲座,培养后勤服务特有的价值观,号召员工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增强员工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另外,集团每年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月”活动,评比月度、年度“十佳员工”活动。
构建“活力”集团,丰富员工业余生活。集团始终坚持“活力集团”的指导思想,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充分挖掘员工潜能,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员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集团经常组织员工积极投身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使员工在我校浓郁的文化氛
围中体会到人文关怀。为了提高员工的凝聚力,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集团先后成了登山队,羽毛球队,乒乓队,篮球队等,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陶冶职工情操,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增强员工凝聚力,塑造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质量创造和谐后勤。员工是构建和谐后勤的主体,是一切资源中的源头,集团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依靠人的经营理念,切实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理解人,培养人、重用人,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营造和谐后勤文化氛围。集团时刻把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管是合同工还是在编职工,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员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员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与和谐。另一方面,集团强化员工的竞争意识,由原来的“伯乐相马”变成现在的“赛马竞岗”,打破干部、在编职工、非在编合同工的界限,实行全员聘任制,实行按需定岗,岗薪一致,薪随岗移,同工同酬、合约管理等方法,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加强适合职工自身特点的专业技能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后勤服务队伍,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让员工永远都感到竞争的压力,又拥有成就感,进而推动其进取意识、创新精神、工作技能和服务水平。
把构建和谐文化融入到实际工作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三服务、两育人”是高校后勤工作的宗旨,和谐的后勤企业必须具有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管理。高水平的服务是促进后勤和谐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在学校本科评估中,集团是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集团精心准备,以最优美的校园环境,最优秀的接待水平,最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水平呈现在评估专家面前,圆满完成了此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阶段的后勤保障工作,向评估评估专家组展现了一个团结,向上,高效率、关键时刻拉得起、冲得上的优秀后勤队伍。此次评估得了17个优秀,顺利地通过了这次本科评估,这是爱校,无私奉献,人人参与,忘我工作,同舟共济,和谐校园的体现,这是把服务师生为第一工作目标,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体现,这是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浓浓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的体现。
2007年7月,全国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在广州大学城举行,广州大学负责1100多名裁判员、650多名动动员和800名志愿者的吃、住、行工作。集团,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齐心协力、互相配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踏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大运会”接待工作,受到了组委会、校领导和运动员、裁判员的一致好评。
实践证明,在适应社会化改革过程中,高校后勤服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十七大为航标,坚持后勤管理“三服务、两育人”的工作宗旨,坚持创新的理念,通过不断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练后勤文化,构建和谐后勤文化,对促进后勤队伍建设和自身的发展,也可以使后勤服务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二篇: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主要问题分析:
一、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农村文化活动形式还不丰富,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相对贫乏。
二、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
三、农村文化活动内容比较单一,容易被低俗、不健康文化侵入,并且缺乏文化创新。
主要措施:
一、加强农村文化活动建设,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
二、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和农民提供优质和优秀的文化产品。
三、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第三篇:和谐企业文化建设
和谐企业文化建设
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并用来引导和约束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企业管理思想的外展,使企业发展进入和谐状态的文化表现,其实质是企业文化的一
有了永葆青春、永具活力的源泉。一是实施人性化管理,体现人本文化。以人性化管理启动员工的兴奋点,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开发员工的创造性,帮助员工实现自我超越,搭建企业与员工的“心灵之桥”,使所有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信
心。消除员工之间的身份界限,创造一种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成就人的企业文化氛围。尊重员工,就是要尊重员工的合法权利,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和劳动成果,要把员工当成主人,让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使员工感到有地位,有作为;理解员工,就是要设身处地的为员工着想,理解员工的想法和看法,善于换位思考,多沟通,多引导,把员工思想统一到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上来;关心员工,就是要在涉及到员工的理想、事业、追求、家庭、健康等方面,多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二是倡导“人人能成才,处处有舞台”,为员工成才搭建平台。员工是企业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分子,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世上没有天才,只有人才,人才是通过后天的努力造就的。企业要为人才成长提供均等的机会,只要有本事,有能力,想干事,人人都能在这个舞台上施展才华。要引入劳动力市场价位机制,持续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分配关系,适当提高特殊人才的待遇,激励科研、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骨干,体现公司对企业第一资源——人才的厚爱。靠政策吸引人才,靠待遇激励人才,靠实力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潜能,为企业注入不竭的动力。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为人才的发现、培训、锻造、成长提供“绿色通道”。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人才保证,就要把学习型组织建设作为素质教育制度常抓不
懈,建立干部素质提高制度,着眼于培养复合型人才,重点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企业正确决策打下基础;建立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对员工进行上岗资格培训,应知应会培训,促进员工知识结构更新;建立技术练兵制度,须通过相应的文化氛围的培育和相应的价值观陶冶才能养成。显然,强调个人主义价值观,忽视集体责任的文化,在新形势下是不利于企业的和谐与发展,团队精神价值观是养成合作能力的文化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先进的科学技术
提高了人们的思维水平,丰富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员工只有协调工作,才能整合各类知识资源,形成整体合力。现代新经济竞争既是团队游戏,也是个人运动。没有团队精神的支持,个人会失败;没有个人首创精神,名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都能找到一种归属感,激励其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企业要顺应人性、体现对人的尊重,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灵活的分配机制、公平的用人机制、终身教育的培训机制,使员工在企业内有较强的安全感;企业是学
校,领导是教练,培养、指导下属,让下属成为企业的优秀人才,是领导的责任和义务;领导要合理地授权分权,为员工搭建施展无限才能的平台,让员工在企业内能充分找到自我,营造一片和谐、广阔的天空;倡导简单而真诚的人际关
期待,员工的渴望,是员工最大的幸福。要坚持不懈地向员工灌输、渗透企业安全文化理念,促使广大员工对和谐企业文化内涵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转化为自觉遵章守纪的安全行为。要加强安全培训,不断提高员工自身素养和安全意识,深刻全面把握安全规律,详细准确地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具有熟练自如的岗位操作技能和丰富的经验,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诚实守信的道德情操。要突出人本管理,扎扎实实地手指口述,强化训练,对规作业,引导员工从细节上认真,从小事上做实,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他人,不仅要把工作做完,更要把工作做好,把安全文化建设的落脚点落在员工的行为养成上。坚持安全发展,打造安全绿洲,进而使员工平安,家庭幸福,企业和谐。
第四篇:文化建设与和谐铁路
文化建设与和谐铁路
文化是不可捉摸的“软东西”,但对社会和企业来讲具有它基本的意义,是一种不可轻视的“软实力”。一个好的企业,必须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且要持续地与时俱进地推进。在今年的工作部署中,局党委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和谐铁路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在铁路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学习与思考,实践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自有其特定的时代内容。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应当以理性的思维去加以思考,并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贯彻落实。企业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铁路的关系
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企业之中的共同价值观,其表象在于企业形象的塑造和行为规范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各项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渗透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作为铁路,只有展示企业的特色和个性,通过共同的理念来体现企业文化的核心,才能为构建和谐铁路塑造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是和谐铁路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建设和谐铁路必须要以企业文化为依托。企业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讲为推动铁路的改革发展,构建和谐铁路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条件。
首先,和谐铁路是企业文化的动力源泉和基础。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的最终源泉在于社会生活。而对铁路企业来说,铁路企业文化来自于铁路内部的物质生产活动。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铁路是28字方针:运能充足,装备先进,安全可靠,管理科学,节能环保,服务优质,内部和谐。从性质和特点来看,它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现实的铁路内部关系、体制、行为和生活之中,也必然会以各种方式在思想和文化领域中表现出来,成为企业文化的基础和源泉。与此同时,铁路的改革发展变化,职工的思想情绪涨落,各种内部矛盾的冲突,会不断提出建设和扩展和谐因素的要求,从而成为铁路企业文化发展的动力,促进铁路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没有和谐铁路的现实,就不会有优秀的铁路企业文化;没有现实对于和谐的追求,也不会有好的企业文化。其次,企业文化是和谐铁路建设的精神导向和支撑。企业文化以铁路的现实为基础,并对此有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它对和谐铁路建设发挥了方向引导、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它对铁路建设发挥着评判定向功能,对和谐给以肯定、褒奖和倡导,鼓励铁路建设的健康发展,促进各种和谐因素的增长。作为信仰和理想,它能支撑起职工的精神世界,给职工以建设和谐铁路的目标和力量。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它对制度、行为、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建构发挥着灵魂和指导作用,促进各种制度机制的优化,保障铁路在愈益和谐的轨道上运行。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它可以通过各种寓教娱乐、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真实地反映铁路生活,表现出时代的前进要求和发展方向,以和谐之美来陶冶职工的心灵,激发职工建设和谐铁路的热情。
企业文化对构建和谐铁路的作用
企业文化与和谐铁路建设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所以,企业文化既是构建和谐铁路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和谐铁路的必要条件。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我们加强和谐铁路建设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企业文化可以明确构建和谐铁路的方向,巩固铁路职工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企业文化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构建和谐铁路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助于用铁路共同的价值观所构成的精神文化来教育职工、凝聚职工、振奋职工,把铁路职工的思想和力量引导到构建和谐铁路的具体实践上来。
企业文化可以进一步完善铁路发展目标,促进企业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协调发
1展。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都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指导下形成和实施的,铁路改革发展的战略措施,也会受到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让我们在更广更深的层次上,倡导和谐理念,自觉地体现和谐精神,追求和谐目标,实施和谐举措。
企业文化可以调节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形成和谐氛围。处理好改革发展中铁路建设存在的各种矛盾,企业文化建设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帮助职工用正确的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减少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形成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敬业奉献等良好风尚。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思考
如果说企业文化是由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三部分组成,那么企业文化是有形和无形的结合体。从企业文化作为重塑企业精神的重要性来看,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渗透到我们每个职工头脑和岗位。
思考之一:要确定铁路企业文化的文化纲要
企业文化纲要也俗称为企业文化的走向,它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铁路可以说是一个文明和文化的载体,是运输服务和职工人生价值体现的驻地,是人与人、人与自我和谐统一的存在空间。铁路的核心价值观必须集中体现铁路内部各个不同行业的特点,提炼出企业文化与和谐铁路建设内在与外在合一并重的思想精髓;铁路的发展理念要在紧紧围绕刘志军部长提出的和谐铁路建设28字方针,突出文化建设的三个界面,即:领导环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精神世界的和谐;充分体现两个要素:安全运输,一流服务。笔者以为,抓住了企业的价值取向,认准了企业文化理念这个核心,通过具体的实践,树立良好的路内外形象,才能使企业文化不断深入到企业的深度广度和职工的内心。
思考之二:要认清企业文化的关键是人格文化
企业文化重要的是靠人格文化的支撑,企业的人格文化,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它所表现出的是人的能力水平,凸现的是人的道德品质,显示出的是人的责任意识,体现的是人的价值取向,企业所呈现的内在合力和外在形象,都是企业思想和人格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高度重视企业人格文化的培育。
企业人格文化的培育,要“带”。“群雁高飞头雁领”,企业领导在企业人格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言东行西的领导,必然带不出一支言必行、行必果的职工队伍;一个韵味不深,没有厚度的领导,必然培养不出一支具有文化底蕴的团队。要“润”。润物细无声,无声胜有声。人是环境的产物,要去除人为的认知屏障,创造一种以人为本的和谐环境。要有“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规矩就是制度,制度是制约人的行为的一种外在手段,职工好的作风、好的习惯不是自然而然就能产生出来的,必须靠“规”正之。有“规”必检查,有检查必落实,此过程中体现对人格的尊重和人文关怀。要有“升”。工作是人品的体现,工作要做出一番境界和精神,使职工具备提升品质的能力,就要将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让职工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从而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人。
思考之三:要认识企业文化的抓手是细节中的管理文化
有记载:当今论管理,最流行的词汇是“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企业文化要得到广大职工的认同,需要养成注意工作细节的习惯,从细节入手把工作做细,在企业中充分体现细节中的管理文化。
细节,成功的基石。要大力推进铁路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构建和谐铁路建设,没有一个环节是可以松懈的,它要求我们更要注意发现工作中的细节问题,从细节中寻求突破,这就是细节中的管理文化。俗话说,左手战略,右手细节。战略——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前期工作做得越细,战略定位就越准确。再好的战略,也必须落实到每个细节的执行上。铁路企业发展既要关注战略,更要关注内部管理的细节,如果不注意制定战略中的细节,战略也会出错。围绕东部铁路率先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打造精品局,创一流企业”发展战略和“用心经营,精细管理”这一基本理念,要求我们面对铁路发展大计,工作必作于细。重视细节,是管理文化中所体现出的一种工作态度;发现细节也是管理文化中所体现的一种工作技能和本领。细节考验着我们是否有敏锐的眼光,是否有细微之处洞察事理的头脑,是否能在平常事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当然,管理之难也在细节,要加快铁路的改革发展,保持一个和谐融洽、奋发向上的内部氛围和稳定友好的外部环境,面对各种任务艰巨繁重,改革进程中各类矛盾凸现的新形势,如果没有细节管理上的坚实基础,怎么能建立起铁路企业文化与和谐铁路?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细节是内在管理的一个表象,如何抓住细节的实质性问题,要求我们在管理上要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鹜远,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细节中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不然,把抓好细节中的管理文化作为创建铁路企业文化、构建和谐铁路建设的有效推动力。
第五篇:和谐校园 网络文化建设
和谐校园 网络文化建设
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新型校园文化,网络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之一,已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交接、传播、收集的重要渠道。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部分。
一、校园网络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1、重视和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自我校1999年建成校园网以来,校园网网络规模逐年扩大。2002年3月我院开始规划建设大学城新校区,新校区的校园网规模大、结构复杂、档次高。核心交换设备采用Cisco6509交换机,主干仍然采用千兆,百兆交换到桌面。主干光纤到新校区十幢大楼、信息点分布到每个办公室、实验室和每个教室。新校区每个学生宿舍都布有信息点,信息点总数2万多个。满足了教学管理上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需求。
2、提供功能丰富的网络服务
通过校园网提供各类网络服务,Internet服务、邮件服务、文件共享和打印服务、FTP服务、视频点播服务。
2、建立功能强大的校园一卡通系统
学院将校园一卡通系统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校园信息化数据采集的基础工程之一,高起点、高目标、高要求,建立了功能完善的校园一卡通系统。
目前校园一卡通已取代就餐卡、图书借书证、学生准考证、学生身份牌等各种证件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并实现了银行圈存、食堂收费、超市收费、宿舍水电消费、机房上机消费、宿舍上网消费、学生公寓门禁等功能。
二、校园网络管理平台建设
1、建立了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第二课堂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网站发布平台、通知发布系统。
2、建立了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信息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
3、实现校园一卡通系统与学生宿舍上网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的对接,实现了学生数据共享、学生宿舍上网消费、图书借还等功能,进一步拓展校园一卡通的应用。
三、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培训
(1)建立学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和网络文化建设。
(2)组建校园网网站管理员队伍,定期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和讲座,不断提升网站质量和网站管理能力。
(3)加强与教学相关的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管理软件的能力使其能达到进行教学、辅助教学和管理教学的目的。
(4)不定期的举行全校范围内的关于网络技术的相关讲座,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学习网络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努力实践我院“知行并进”的校训。
四、校园网络管理体系建设
1、建立了《学院校园网管理及安全条例(暂行)》、《学院校园网用户管理规定(暂行)》、《学院学生宿舍上网暂行管理条例(暂行)》、《学院校园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条例(暂行)》、《学院信息发布审查、登记、保存、清除和备份制度(暂行)》等制度。
2、校园网络管理模式
学院建立了安全高效地的网络管理模式。全院上网采用自行开发的认证系统,实行统一身份认证,并建立了强大的上网日志管理系统。
3、建立信息安全监管机制(1)学院建立了信息发布审核机制,保障学院信息的安全。
(2)学院设立了专门安全部门监管内网和外网的信息,以主要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为主,对网络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总体监督,网络中心机房全天候的有专人监控校园网。各系和部门的网站内容由所属部门负责人负责监控。
五、校园网络文化管理机制建设
(一)建设和谐开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1、建立了思政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网等专题和主题网站,高扬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旗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倡导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2、建立心理在线、教务在线、学工在线等专题学生网站,解决学生生活和思想的问题,把诚信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重点,确保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二)建立和谐互动的育人机制
1、建立以学院网站为主体,部门网站相结合的网站模式。充分发挥网站的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
2、建设Web发布平台,将部门网站信息与学院网站信息进行整合,实现信息共享。
3、建立学生与学校的互动机制。
设置院长信箱、留言板等,提供学生与学校领导和各部门互动交流的途径。
4、建立毕业生与学校的互动机制。
建立校友会网站和校友录系统,保持学院与毕业生的联系和沟通。
5、建立了校信通系统,通过手机短信加强了学生与学校、家长与学院的联系。
(三)营造和谐活跃的学术氛围
1、引进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书生之家、金图国际外文数字图书、高校英语学习资源总库、EBSCO、Springer、大学城文献资源共享等各类资源,为全院师生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和发展空间。
2、大力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建立了数十门网络课程,形成了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教学模式。
3、实现课件资源网络化,建立视频点播系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4、建立科研网,积极倡导学术思想,调节教师行为,形成学术激励系统,激励教师从事科研活动,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提升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为创造性思维提供良好的土壤。
5、开辟学术交流园地、科研成果查询、各类成果评审公示等专栏,形成专家学者自由、平等地表达学术观点和思想,开展学术争鸣,敢向权威挑战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