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培训
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培训
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培训讲师:谭小琥
谭小琥老师
老师介绍:
品牌策略营销专家
清华大学特邀讲师
世界华人500强讲师
中国金牌管理咨询师
国际注册企业教练(RCC)
中国式沙盘模拟培训第一人
授课风格:
演说家的风采、战略家的气度、理论家的才华。
谭老师的培训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有效,使我们受益很多。
——中国移动集团
讲师风格个性化,易听;易懂;易执行。
——南方石化
谭老师很多实用的方法能直接用到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沟通效率与管理能力。我们会再请谭老师给我们进行三天的培训。
——绿城集团
告别理论讲教、推崇实务操作、亲历案例分享、实战经验传导。
——中海石油
谭老师是集演说家、战略家、学者型于一身的魅力讲师!
——联邦家居
构建和谐社区的思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城镇而言,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社区、在基层,只有每个基层社区是和谐的,整个社会的和谐才有可能实现。因而,思考构建和谐社区的对策,提高构建和谐社区的能力,在当前显得尤为必要。
我省开展新型社区建设已有数年,积累了一些好经验。但是,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和制约因素。可以概括为: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严重,居民自治程度不高;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不强,统一协调机制有待完善;社区居委会与中介组织的关系尚未理顺,促进中介组织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待改善;财力投入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严重缺乏,成为制约社区发展的瓶颈。
社区建设涉及到城市管理体制、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社区公共服务、居民参与机制以及民间中介组织的培育等方方面面,必须通盘考虑、整体规划。具体来说,当前需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改革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一是改组城市街道办事处,实行社区体制。改街道党委为社区党工委,作为区委在社区的派出机构,这是社区内多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取消街道办事处,成立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心,选举产生社区代表会议及社区委员会。用社区自治体系,负责社区内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组织与管理,负责社区内自治事项的决策和执行。二是切实转
变政府职能。这是改革城市管理体制的关键,其首要问题是理清行政事务和社区自治事务、政府委托事务和社区自治事务的界限,把该由社会行使的职能交给民间组织、社区自治组织行使。街道办事处的工作重点应转到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组织与管理上来,从而为街道体制向社区体制过渡打下基础。三是切实落实社区自治组织的自治权。
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一是改革目前政府包办社区公共服务的模式。政府不再直接提供社区公共服务,而是通过购买或竞标的形式交由第三方来提供,政府对社区公共服务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制定社区公共服务政策和规划,提供社区服务资金和设施资助,指导社区公共服务的发展,制定公共服务标准和对社区公共服务的生产进行监督等。二是改变社区居委会直接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的做法,交由第三方来提供,社区的工作重点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建立适应居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要求的社区服务体系。三是建立社区服务资金筹集及运行机制,强调政府在社区福利性和公益性服务提供上的责任,在社会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加大政府投入,并通过各种途径动员社会捐助和海外资金支持,用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能力来解决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四是建立专业化服务、互助性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社区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同时,可以结合网络化管理,提高社会化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扶持社区缺口服务的民间中介组织,可以通过推进行业化管理,积极促成民间社团、基金会、民办公益性企业、服务类中介组织等四类民间中介组织发挥作用,让公民、公民性的社区组织以主体姿态、以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社区管理。
完善社区参与机制,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将培养新型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作为社区建设的着力点。公民意识体现在社区中就是居民的“社区意识”,有了“社区就是我的家”的意识,居民才会对社区产生认同感、归属感、亲和力,才能实现社区自治的核心目标。二是强化和规范社区选举,实现社区直选。三是强化社区居民参与并监督社区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决策与执行,加强公民与基层行政组织的互动。
加强社区法制建设,维护社区安定稳定。要加强有关社区建设的立法工作,在全社区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环境;要健全社区防范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及社会风险的预警体系、工作预案和应急机制;要建立畅通利益诉求反映
渠道的工作机制,引导各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要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相结合,积极探索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途径新方法。
社区和谐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建设和谐社区就要维护三个层面的和谐,即社区居民之间的和谐,社区组织资源之间的和谐,社区主体与社区环境之间的和谐。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建立起自然、人文、功能、建筑、园林高度融合的美好社区。
第二篇:和谐企业文化建设
和谐企业文化建设
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并用来引导和约束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企业管理思想的外展,使企业发展进入和谐状态的文化表现,其实质是企业文化的一
有了永葆青春、永具活力的源泉。一是实施人性化管理,体现人本文化。以人性化管理启动员工的兴奋点,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开发员工的创造性,帮助员工实现自我超越,搭建企业与员工的“心灵之桥”,使所有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信
心。消除员工之间的身份界限,创造一种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成就人的企业文化氛围。尊重员工,就是要尊重员工的合法权利,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和劳动成果,要把员工当成主人,让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使员工感到有地位,有作为;理解员工,就是要设身处地的为员工着想,理解员工的想法和看法,善于换位思考,多沟通,多引导,把员工思想统一到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上来;关心员工,就是要在涉及到员工的理想、事业、追求、家庭、健康等方面,多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二是倡导“人人能成才,处处有舞台”,为员工成才搭建平台。员工是企业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分子,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世上没有天才,只有人才,人才是通过后天的努力造就的。企业要为人才成长提供均等的机会,只要有本事,有能力,想干事,人人都能在这个舞台上施展才华。要引入劳动力市场价位机制,持续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分配关系,适当提高特殊人才的待遇,激励科研、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骨干,体现公司对企业第一资源——人才的厚爱。靠政策吸引人才,靠待遇激励人才,靠实力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潜能,为企业注入不竭的动力。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为人才的发现、培训、锻造、成长提供“绿色通道”。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人才保证,就要把学习型组织建设作为素质教育制度常抓不
懈,建立干部素质提高制度,着眼于培养复合型人才,重点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企业正确决策打下基础;建立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对员工进行上岗资格培训,应知应会培训,促进员工知识结构更新;建立技术练兵制度,须通过相应的文化氛围的培育和相应的价值观陶冶才能养成。显然,强调个人主义价值观,忽视集体责任的文化,在新形势下是不利于企业的和谐与发展,团队精神价值观是养成合作能力的文化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先进的科学技术
提高了人们的思维水平,丰富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员工只有协调工作,才能整合各类知识资源,形成整体合力。现代新经济竞争既是团队游戏,也是个人运动。没有团队精神的支持,个人会失败;没有个人首创精神,名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都能找到一种归属感,激励其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企业要顺应人性、体现对人的尊重,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灵活的分配机制、公平的用人机制、终身教育的培训机制,使员工在企业内有较强的安全感;企业是学
校,领导是教练,培养、指导下属,让下属成为企业的优秀人才,是领导的责任和义务;领导要合理地授权分权,为员工搭建施展无限才能的平台,让员工在企业内能充分找到自我,营造一片和谐、广阔的天空;倡导简单而真诚的人际关
期待,员工的渴望,是员工最大的幸福。要坚持不懈地向员工灌输、渗透企业安全文化理念,促使广大员工对和谐企业文化内涵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转化为自觉遵章守纪的安全行为。要加强安全培训,不断提高员工自身素养和安全意识,深刻全面把握安全规律,详细准确地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具有熟练自如的岗位操作技能和丰富的经验,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诚实守信的道德情操。要突出人本管理,扎扎实实地手指口述,强化训练,对规作业,引导员工从细节上认真,从小事上做实,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他人,不仅要把工作做完,更要把工作做好,把安全文化建设的落脚点落在员工的行为养成上。坚持安全发展,打造安全绿洲,进而使员工平安,家庭幸福,企业和谐。
第三篇: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学习材料
一、关于和谐社会
(一)关于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和谐,“人人有饭吃”谓之“和”,“皆有言论自由”谓之“谐”,这是和谐的拆字法解释。从内涵方面讲,所谓和谐社会,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以此来衡量,要构建的社会和谐,就应该让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健全、稳定有序。具体讲,就是要在我们身边创造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通俗的说:一是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二是通过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来维护社会公平;三是通过营造优良社会氛围来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四是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维护社会稳定;五是通过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保障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创建和谐的实践问题
首先是统筹不同社会群体利益,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确保人民群众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另外还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健康、包容、感恩的心态,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社会氛围。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日本的一家动物园,有位饲养员特别爱干净,对动物也很有爱心,每天都把小动物住的小屋打扫得干干净净。结果动物们并不领情。在干净舒适的环境里,动物们开始慢慢萎靡不振了,有的厌食消瘦,有的生病拒食,有的甚至死亡。后来通过观察才发现,那些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喜欢闻到混浊的气味,看到自己的粪便才感到安全等等。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有效的管理必须针对组织内个体的需求,包容个体的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灵活应对,进行多元管理。也就是说,不能单纯的依据头脑中的常识来解决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必须要统筹相关知识,把握不同个体的喜好,因地因时制宜,才能构建在一定空间内的和谐环境。为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上,应抓住三个着力点:
1、理论灌输。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灌输工作,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通过灌输党的基本理论来武装人们头脑,占领思想阵地,对社会实践产生深远的指导意义。另外,马列毛邓理论的学习有助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保持正确政治导向、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使广大干部群众思想统一,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坚实思想保证。
2、“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人,我们的职工需要尊重和理解。只有关心他们的工作环境、经历、心理和动机,才能进行有效思想引导。前阶段利益因素引发的富士康、本田等企业的职工突出矛盾,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以为人本,倾听职工诉求不仅是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的问题,更是对广大职工的思想感情问题。只要领导关心职工,职工就会关心企业。所以,要站在工作对象的立场上想问题,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理解职工,这样才能使职工群众保持良好心态,为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创造有利条件,为建设和谐企业营造良好氛围。
3、和谐团队建设。建设学习型组织,提升各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重点是把工作团队建设成为学习型的和谐团队,包括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员工等和谐团队。学习型领导班子是和谐团队的榜样和楷模,只有领导班子和谐才能有和谐的团队,因为人是需要相互尊重的。学习型班组是和谐团队的基础,要通过班组加强成员沟通、增进人员感情、提高技术水平、发挥员工智慧和才能、关注员工心理需求,同时解决员工实际问题和困难,调动员工积极性。学习型员工是和谐团队的细胞,激活细胞,才能增强和谐团队的活力。要引导员工建立积极向上的个人愿景,鼓励员工终身学习、提升素质;要激励先进、弘扬正气,树立良好内部风气;要建立激励机制,让职工各显其能,体现自身价值。
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基础保障。
(三)在构建和谐企业中我们所做的工作
以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为主线。一是由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牵头,宣贯、调研《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范劳动合同管理;二是积极开展平等协商,建立集体合同制度,努力抓好刚性条款的落实;三是建立工资集体协议,并将其纳入第六轮集体合同;四是依法科学维权,加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创建;五是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将关心职工精神生活、身心健康纳入工会正常工作,通过组织文体活动、改善文化活动环境、组织团购房、组织职工及职工家属进行健康查体等方式关注职工生活。集团公司先后荣获省市首批“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今后,我们要通过制度规范和企业文化建设多种渠道来夯实这个基础,始终保持港口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二、关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通俗说就是让职工明白怎样做对企业有利,而且都自觉自愿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经过时间的积淀成为头脑
里牢固的“观念”,进而反作用于职工行为。下面我想谈一谈企业文化的形成环境和具体作用。
(一)关于企业文化的生成企业文化的产生有着特定历史因素。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的《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成为论述企业文化的管理学经典之作。它的产生代表着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一是生产力发
展,新型办公工具如互联网的普及使企业日常管理规则发生一些变化,劳动工具的变化要求思想观念的更新;二是劳动中人的智力因素比例增加,脑力劳动者人数相对增长,企业管理者必须给他们以感情尊重、人格尊重;三是随着生产力发展,人的需要满足层次攀高,企业必须制定适合现代人的管理方法;四是竞争加剧,企业必须提出符合需要的创新、服务、信誉等价值观念,在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提高职工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五是企业规模的扩大,需要让职工统一思想、统一观念、统一行为。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生成的土壤和条件,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出,以上方面的改变都会引起企业文化内容的改变,也可以说企业文化的内容是因地因时因人而变的,包括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包括先前我在集装箱公司时,企业文化由初期的“团结、协作、拼搏”到第二阶段的“抓学习、讲认真、练本领”,又到后来的“守时、守信、守约”,随着形势的变化我们又提出了“孝诚谦恭忠”的理念,在企业经营方面提出“见缝插针+钉子精神”。这些内容的转变都是随着企业的发展阶段而形成的。
(二)关于企业文化的作用
首先是导向功能,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和企业目标的指引两方面;其次是约束功能,通过完善有效地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再次是凝聚功能,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营造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四是激励功能,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关心和支持会让职工感到受人尊重,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功会让职工产生强烈的幸福感、成就感和自豪感。说到这里,我想谈点个人想法。其实再落后的人,也有被尊重的渴望,也有发挥自己潜能的意识。问题在于如何找到发现他、改变他的通道。有的时候,仅仅是偶然调换一下工作岗位,或是领导给予一次恰当的赞赏,无意之中就会把那个人内在的潜能释放出来,变成社会中的动力元素。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在谈到处理不称职员工的时候,表示不盲目学习西方那种简单的辞退法,而是交给人事部门,寻求其他安排渠道。这样做,正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的基础上,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古训,并积极为其寻找和搭建发挥自我优势的平台,这无疑发挥了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第五是调适功能,通过该功能科学地调处矛盾,自觉地约束自己;最后是辐射功能,通过传播媒体,公共关系活动等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一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三)关于我们的实践活动。企业文化建设为港口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工会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在集团工会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创新型职工”为载体开展的各项活动中,不但在实际中发挥了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同时与前面提到的和谐企业建设息息相关,是和谐企业建设三个着力点中和谐团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系列活动中,一是以提升全员技能素质为目标,组织开展全员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在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比武基础上,举办覆盖全港各岗位工种的大型技能竞赛和技术展示活动,同时组织参加并承办省港航系统“百名”、“十佳”技能竞赛和市万名职工技能大赛等活动。两年来,共培养选拔技术能手39人,4名职工被评为烟台市首席工人技师,6名职工破格晋升高级工,4名职工被授予市“技术能手”称号,21名职工被授予全省港航系统“十佳”能手称号。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先模人物选树工作,推荐职工参加“金锚奖”、“烟台市五一奖章”、“工人先锋号”、省“富民兴鲁”奖章等荣誉的评选,成果显著。三是在全港大力开展“五心三力”教育,推动企业和谐文化建设。通过全员开展树立“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包容心和感恩心”,增强“领导亲和力、企业吸引力和员工向心力”教育活动,与培养职工“三感”和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有机结合,发挥集团十个文体协会的作用,有效推动了企业和谐文化建设。
三、关于企务公开、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
长期以来,集团公司都把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同时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一)最近,全国总工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工会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工会作用的紧急通知》
这个通知的背景是上半年部分合资企业劳动关系紧张,出现了富士康员工跳楼和本田企业员工罢工等一系列事件。《通知》指出,要督促企业坚持以人为本,重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让职工实现体面劳动。我认为,体面劳动就是要尊重职工、关心职工、维护职工的物质和精神权益,具体到企业管理层面,就是要落实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这一切都是构建和谐企业、创造团队和谐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企业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工作的必由之路。
(二)要推进企业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必须把企业的民主和宪法规定的民主集中制中的大民主有机统一起来
实现人民民主与执政党的有机统一,就必须将执政党置于人民民主政治中。共产党一党执政民主化是人民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需要民主政治做保障。宪法规定,中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而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这个民主政治的两大支柱。只要这两大支柱都坚强有力,平衡发展,中国的民主政治就将顺利进行。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党的领导而忽略人民民主,就会出现不民主现象,专制与独裁,腐败等都是民主监督缺失的必然产物。如果出现了这种不和谐的情况,那么企务公开民主管理中的民主自然而然也就成了纸上谈兵的事情。
(三)关于我们的实践活动
近年来,集团在推进民主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集团党政和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依靠职工办企业,办好企业为职工”理念,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夯实基层民主管理根基。全港普遍健全和完善了职代会和四级民主管理网络体系,按照制度要求,将企业重大问题和事项全部纳入职代会审议监督范畴,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近两年,我们举办了不同层次的职工代表培训班,职工代表参政议政和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推进企务公开方面,集团充分尊重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普遍公开了企业生产经营、招标采购、劳动工资、集体合同执行情况和职工关心的其他重要事项。通过推行企务公开、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有力推动了集团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开展。集团公司被评为烟台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纪少波总裁被评为先进个人;被省总工会授予“山东省依靠职工办企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周波董事长被评为先进个人。
现在,集团公司正在侧重从班组建设方面推进基层民主管理,自下而上推进民主管理各项措施制度落实。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民主管理的实现将为企业民主管理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和必要环境。当然,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还存在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在加强企业民主监督方面,监督机制不健全,制度措施落实不够,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并逐步改善。
第四篇:企业文化建设培训心得
企业文化建设与推动企业发展的思考
——企业文化建设培训心得体会
5月14日上午9时,为期两天的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班在一片掌声中正式开班,三百多名来自潞安各个单位的党委书记、文化办干事齐聚二中报告厅,开课仪式上集团党委副书记张从林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以下四点内容:一,在今年的四届一次职代会上李董事长指出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追求更高目标的不竭源泉。二,这次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培训,不仅是对潞安走过的十几年企业文化发展历史的回顾与总结,还是对未来潞安企业文化发展的预期与展望。三,推进潞安企业文化建设是响应国家号召,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四,潞安“十二五”发展战略中指出推进潞安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和创新。努力实现把潞安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的目标。
上午宣传部石部长以《潞安文化建设大纲》为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讲解。潞安企业文化的内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形成了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内核是代表“想法”的理念文化,中间层次代表“做法”的行为文化系统。最外层是代表着“外表”的物质文化系统。三者融会贯通,紧密联系。
理念文化包含了基本理念和系统理念两个部分。基本理念经过多年来的创新与总结,形成了包括 核心理念、核心价值、潞安精神、潞安愿景、潞安战略、潞安作风的六大核心理念。系统理念包含了开放理念、人才理念、学习理念、和谐理念、廉洁理念、安全理念、创新理念、经营理念、绿色理念共九大部分。
行为文化包括了企业制度文化和员工行为规范两大部分。企业制度文化是潞安自身发展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包括治理结构、管控模式、组织架构、产业结构、管理机制、管理体系六大方面。在治理结构方面,2000年潞安集团由原来的单一制国有企业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实现了股权多元化的发展目标。在产业结构方面,潞安发展成为5+5产业布局。在管理机制方面提出分类管理,分类考核。在管理体系方面,提出了三层级即总部,业务板块和二级公司。员工行为规范包括了6s管理、员工誓词、企业礼仪三方面内容。
物质文化包括了基础和应用两部分,基础部分里有企业标志、标准字、吉祥物、辅助字等展示潞安基本对外形象的图案。应用部分包括了办公用品、礼品、环境、车辆、广告、标牌、旗帜等展示潞安形象的实物部分。
潞安基本理念经过数十年的创新发展形成了六大块,即核心理念、核心价值、企业精神、企业愿景、企业作风、企业战略。战略愿景、核心理念、核心价值和企业精神构建了“四位一体”的潞安核心价值体系。
下午,清华大学邹广文教授就《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与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讲述,内容详实细致,他的讲座提纲分为三大部分。
一,企业文化实践基本经验,从发展历程上来看,30年来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历程艰辛而又坎坷,最初的1984年,中国虽然正式提出“企业文化”,但没有独立的企业文化理念,那个时期还只是简单的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模仿照搬,到后来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市场经济转型正式开启,中国企业走上了消化吸收外来企业文化的历史阶段,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突破瓶颈,进一步发展的作用开始显现。2004年国务院发布《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中国企业迎来了自身企业文化发展的实践创新阶段,海尔等一批优秀企业的文化理念被广泛传播借鉴。
从实践上来讲,企业文化的核心目标是塑造“企业人”。即能够全身心融入企业的员工,这种员工在企业实践境界是合格→投入→创造→忘我。创造的境界是能够在工作中举一反三,能有所突破和创新。忘我是将企业和自身的诉求融为一体的最高境界。在企业管理上讲,我们的企业历经了经验管理阶段(即“人治”阶段),到之后的制度管理阶段(即“法治”阶段),再到目前的文化管理阶段(即“文治”阶段)。“文治”的核心是将企业文化作为管理手段,达到“主体↔主体”互动模式,最终实现企业家把员工当目的,员工才会把企业当目的的理想模式和“外圆内方”的企业氛围。在这种氛围当中自觉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和全员管理的意识,将信仰和忠诚的信念时刻印记于脑海当中。让企业文化成为一种企业环境。
二.从文化传承上来讲,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培育,更离不开各级领导之间的继承和发扬。人走茶凉,管理理念不连贯是企业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与此同时,漠视员工的归属感,领导意识太强,只灌输,不重视与员工之间的文化认同,都是企业文化发展当中的阻碍。针对这些问题,适时的正视文化间的差异,立足管理实际,打造“合金”式的企业文化,形成“各美其美”的文化氛围,对打破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文化隔阂,打破企业管理政治化的模式能起到积极作用。最后在文化传承的对策方面提出了四点建议:①培育核心价值观、愿景。②包容、理解和信任机制。③打造文化融合的优秀团队。④员工间的人际传播。做到这四点对于文化的传承将会起到关键作用。
三.从文化创新建议与思路上来讲,①将“文化”与“战略”有机结合,确保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既要保持高层管理者的文化自觉。又要使全体员工能够自觉参与。②培育员工的信仰与境界。既要培育员工的事业感,成就感。又要培育员工的企业幸福感和人生信仰。③弘扬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应是承担社会责任的示范者,应是良好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应是为全民服务的热心者,也应是让人们共享利益的实施者。④探寻企业健康模式:打造“学习型企业”。让“学习”冲破个体的限制,在组织中迅速传播。要坚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要汲取先进文化理念。二是要突破思维上限。三是要有效沟通与对话。四是要寻求团队共识。
文化创新的道路充满了艰辛与坎坷,我们应当以四点作为企业文化创新的标志,一企业有没有危机意识。二是企业是否具备一定的冒险精神。三是企业能否宽容失败行为。四是企业有没有迅速反映的执行力。
这次为期两天的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工作的操作模式;为企业文化在各单位部门针对实际情况,抓重点,抓问题,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很好的实际经验。认真组织好单位各部门的学习培训,将我们潞安的新核心价值体系,新的理念贯彻落实下去,去除掉一些功利落后,不思进取的陈腐杂念,从思想上灌输一些积极向上,健康进取的思想,成为我们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我们一定要牢记职责,不辱使命,创新进取,扎实工作,开创企业文化建设新业绩,为潞安顺利实现“十二五”战略目标,保驾护航!
第五篇: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培训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培训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培训讲师:谭小琥
谭小琥老师
老师介绍:
品牌策略营销专家
清华大学特邀讲师
世界华人500强讲师
中国金牌管理咨询师
国际注册企业教练(RCC)
中国式沙盘模拟培训第一人
授课风格:
演说家的风采、战略家的气度、理论家的才华。
谭老师的培训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有效,使我们受益很多。
——中国移动集团
讲师风格个性化,易听;易懂;易执行。
——南方石化
谭老师很多实用的方法能直接用到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沟通效率与管理能力。我们会再请谭老师给我们进行三天的培训。
——绿城集团
告别理论讲教、推崇实务操作、亲历案例分享、实战经验传导。
——中海石油
谭老师是集演说家、战略家、学者型于一身的魅力讲师!
——联邦家居
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1、确定MI(理念识别),包括:
(1)确定全体职工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决定企业的命脉,关系企业的兴衰。现代企业不仅要实现物质价值,还要是文化价值,要充分认识企业竞争不仅是经济竞争,更是人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伦理智慧的竞争。企业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
(2)确立企业精神。培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培育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的企业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内在潜力,是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和主要内容。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广大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由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哲学共同孕育的,并经过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必须是集中体现一个企业独特的、具有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企业的信念和追求,并由企业倡导的一种精神。培养企业精神,要遵循时代性、先进性、激励性、效益性等原则,不仅要反映企业本质特征,而且要反映出行业的特点和本单位特色,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理念。
(3)确立符合集团实际的企业宗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目的和根本追求,它是以企业发展的目标、目的和发展方向来反映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和对人生的理解作出的评判事物的伦理准则。企业作风是企业全体干部职工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体现企业整体素质和对外形象。
2、确立VI(视觉识别),统一标识、服装、产品品牌、包装等,实施配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还要以务实的态度不断完善企业视觉识别各要素,做到改进—否定—再改进—再确定。包含企业标识、旗帜、广告语、服装、信笺、徽章、印刷品统一模式等等。以次规范员
工行为礼仪和精神风貌,在社会上建立起企业的高度信任感和良好信誉。
3、确立BI(行为识别)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培训;另一方面是对外经营、社会责任等内容。要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将企业确立的经营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实践中,指导企业和职工行为。
4、以人为本,树立精干高效的队伍形象,打造精神文化。企业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企业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建设企业文化就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把着眼点放在人上,分别达到凝聚人心,树立共同理想,规范行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形象扩大社会知名度的目的。为此要做好建立学习型组织;抓好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培育卓越的经营管理者,带动企业文化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相关工作。
5、内外并举,塑造品质超群的产品形象,打造物质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应与塑造企业形象相统一,实现技术创新,做到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持之以恒,使之具备独特的技术特色和产品特色。创品牌,教育职工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企业的品牌声誉,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在社会上叫得响、打得硬、占先机,展企业精华。要做到在经营过程中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的统一;做到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所有职工行为及企业活动的规范化、协调化;做到视觉信息传递的各种形式相统一,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6、目标激励,塑造严明和谐的管理形象,打造制度文化。企业管理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战略、结构、制度是硬性管理;技能、人员、作风、目标是软性管理。强化管理,要坚持把人放在企业中心地位,在管理中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确立职工主人翁地位,使之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尽其责任和义务。强化管理要搞好与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创新、市场开拓、实现优质服务等的有机结合。还要修订并完善职业道德准则,强化纪律约束机制,使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提倡团队精神,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有效发挥团队作用。
7、寓教于文,塑造优美整洁的环境形象,打造行为文化。人改造环境,环境也改造人,因此,要认真分析企业文化发育的环境因素,使有形的和无形的各种有利因素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采取强化措施,做到绿化、净化、美化并举,划分区域,责任明确,做到治理整顿并长期保持卫生环境。要开展各种游艺文体活动,做到大型活动制度化,即:体育活动(趣味运动)会、企业文化艺术节等;小型活动经常化,即:利用厂庆、文体活动等形式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赋予各种活动以生命干,强化视觉效应。
一、企业文化需求分析
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需要结合企业历史、当前发展状况、企业战略、文化传统、管理氛围、管理水平、外部环境、内部员工反映等多方面因素,分析企业文化的优势和劣势,并探究其深层次原因,基于此基础之上,建设符合企业当前及今后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
二、建立科学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
在企业文化需求具体内容明晰之后,就可以建立和企业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建立一般遵循如下步骤:
1、建立企业理念识别系统(MI)
2、建立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不断强化企业的行为规范。
3、建立企业视觉识别系统(CI),形成活泼鲜艳的视觉形象。
4、以企业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为导向,重新梳理现有管理制度。
5、建立企业环境识别系统,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三、企业文化实施与考核
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建立的根本目的,是让企业所有员工理解并实施,在工作中表现、在行为中体现,所以,在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建立之后,更重要的是对企业文化的实施及考核。企业文化实施与考核一般遵循先宣贯、培训,后执行,再考核的过程。
四、企业文化的升级与发展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需要随之进行调整、升级,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企业战略、不同的员工队伍、不同的产品结构,都需要不同的企业文化随之相适应。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升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