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理解与践行企业文化
如何理解与践行企业文化 我们不能把企业文化狭义地理解为组织唱歌、拔河、爬山、学习等;而应广义地理解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所具有的、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接受、认同与信守的经营理念、行为规范、企业形象、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等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核心之处是企业对价值取向的看法。是综合了企业经营哲学、企业形象和企业凝聚力的一种理念。企业文化对内是一种向心力,它可以以文化诱导为中心,激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自觉努力工作;对外是一面旗帜,它可以通过企业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文观和经营管理理念左右企业的形象,而同时员工的精神风貌、业务素养也是企业形象地体现。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的营销手段,留给社会一个独特、健康的企业形象,博取社会的亲和力,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也许这样来解释企业文化,有人会认为不贴切。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企业文化打交道。当我们接触到一个企业时,这个企业中最明显、最不同寻常的现象、事物常常会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兴趣。比如,当你到一个企业时,马上就能感觉到该企业的氛围,人们是如何彼此问候的,如何接人待物的,如何规划办公环境的、等等,一些有声无声的东西向你展现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如此深入的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甚至于是那些被遗忘的角落,正可谓企业文化无处不在。
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和迎合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这种需求既包括对质量、数量和价格的精挑细选,还包括对情趣爱好,文化底蕴的偏好。企业文化从它被人们确认那一天起,就和经营者的营销推广密不可分,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存共荣的一对。有句话说得好:一年企业靠机遇,十年企业靠管理,而百年企业靠文化。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它既是企业的潜在生产力;又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更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源泉。
宽广超市集团公司经过7年的发展,业务领域不断拓展,营运体系日臻成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真正成为承德商超企业的第一窗口。从2010年11月集团公司规范化管理的启动,特别是今年实行精细化、数字化、预示着企业在不断的进取和拼搏中对企业文化形成了共识。
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怎么践行企业文化呢?
一是树立企业形象。企业形象包括精神形象、环境形象和员工形象。首先:强化精神形象。新员工入职,我们先介绍公司的目前规模和发展前景,使其增强对宽广的信任感以及加入宽广大家庭的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其次:树立环境形象。和营运部门共同努力,从治理办公环境、购物环境入手,大搞环境卫生,净化办公环境,优化购物环境。再次:规范员工形象。要求员工注重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精神风貌、服务规范,保证随时随地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重视员工培训。为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我们加大了员工培训力度,建立了以新员工岗前培训、岗中培训、晨会、员工自学为主的学习体系。学习内容涵盖了企业信念、核心理念、规章制度、商品知识、消防常识、防损防盗、服务礼仪等。以提高业务技能,服务技能为重点,着重帮助员工解决“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
三是树立人本理念。企业管理分刚柔两个方面。“刚”的、有形的方面体现在公司信念、核心理念、规章制度等;而“柔”的、无形的方面就体现在人性化管理上。在管理过程中,我们注重和员工进行良性互动,换位思考、反向思维,了解他们的心声,及时为其排忧解难。比如为活跃员工的文化生活,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寓教育于娱乐之中。每月举行员工庆生会,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以及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是尊重员工。管理者,要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员工的人格,和员工平等相处。与同事相遇时,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我觉得微笑是对员工的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和生活的尊重。微笑不仅表现了管理者工作中的豁达情怀,更反映出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它让工作与工作之间变得更加紧密;让人与人之间更加信任和宽容。微笑是一种修养,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最好的语言。一个自然流露的微笑有时胜过千言万语,让员工感到身边有真情在、温暖在。首先,微笑要来自真诚。只有真诚,才会让人信任,因此,管理者必须要在工作中做到言行一致,在与员工进行工作交谈时,不论遇到什么问题,一定要以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冷静处理,语言与表情要保持一致,尽量用微笑替代僵硬的表情。当表扬员工的工作成绩时,在口头赞许的同时外加微笑,足以体现出管理者态度的真诚。其二,以关心、帮助人的态度处理工作中矛盾。指导工作时,不要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势,更不要以命令式的口吻进行交谈,错误地以为脸色越沉,声音越大,威信就会越高,只会适得其反,让员工以抵触的情绪去接受你的意见,消极地接受你交付的任务,同时也会压抑员工自身的思维和工作方式的改进。因此,以平易近人的态度指出工作中的问题和改善意见,让“理”说话更能让你赢取下属的心。其三,当员工出现工作失误时,切忌当众严厉批评与指责。这样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甚至会伤害员工的自尊心,造成员工工作心情不佳或出现逆反心理或行为,同时,也会让员工永远失去力求上进的工作意愿。我们需要的是员工自身对失误的认识和反省,而不是对员工的全面否定。所以,批评也要讲方法。其四,管理者要常把微笑挂在脸上。持之以恒的微笑会传染给每一位员工,让原本紧张的工作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员工心情愉悦了,就自然会愉快地接受各项指令,工作效率也会随之提高。事实上,没有哪一种激励手段,能如“微笑”般如此轻易而有效地让员工在快乐中工作了。最后,让微笑传遍企业。少数人间的微笑只能反映某些少数人间的关系,只有全体员工之间也能做到微笑交流,并且将微笑很自然地带给客户,这样才算得上在将微笑传遍企业。如此,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外在形象,更有可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五是上下沟通,保持良好的联系性。一是向上及时请示汇报。比如人员晋升提职,先向总部汇报,得到肯定后再履行相关手续,减少工作的被动性;执行集团公司的规章制度时对拿不准的条款及时请示总部,得到明确答复后再执行,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另外及时向总部反馈信息,做到了脉络清楚、上下融通。二是纵向与店长搞好沟通。向店长及时汇报工作,取得店长的支持与理解,工作到位不越位,当好店长的参谋助手。三是横向和部门经理融洽相处,工作上做到相互支持理解。四是注意与基础员工的沟通。有效的沟通可以使管理者和下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氛围。集团公司聘用我们,就是让我们起到中坚、桥梁、沟通的作用,而不是制造或扩大矛盾,树立对立面,给企业找麻烦,给老总添堵。
不论是小企业大企业,都有他们自己的企业文化,比如平常所说“大企业做人,小企业做事”,这一点在我们公司(-http://)我是深有体会!其实,这就含有了企业文化的特点。以下是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企业文化这个概念最初是在本文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出现的,它是一个市场在成熟过程中,人类对市场行为经过理性的总结后得出的产物,是国外企业家在管理、组织生产和销售中获得的宝贵思想。
日本曾有学者认为:文化是产业的决定因素,人们应按照消费群体的文化层面上的需求去制定生产目标、发展商业和经济;而美国的企业家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精辟的结论,它们认为“以人为本”是企业的发展关键。因此像人力资源部之类的部门在企业中日显重要,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绝不能像以前那样因袭陈法,必须通过建立企业共有的文化氛围去凝聚员工,去发掘每一个人的潜力。
因此常有一些产业或企业管理的论著提到:“企业的关键是文化,而非经济政策”或是“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强有力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重要已是板上钉钉——明摆着的事。
那么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它有怎样一些内容呢?
按照一般的理解,质优、营销手段为人理解的产品往往会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而相反,低劣的产品和令人反感的推广手法又往往让企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第二篇:如何理解与践行企业文化
如何理解与践行企业文化
我们不能把企业文化狭义地理解为组织唱歌、拔河、爬山、学习等;而应广义地理解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所具有的、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接受、认同与信守的经营理念、行为规范、企业形象、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等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核心之处是企业对价值取向的看法。是综合了企业经营哲学、企业形象和企业凝聚力的一种理念。企业文化对内是一种向心力,它可以以文化诱导为中心,激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自觉努力工作;对外是一面旗帜,它可以通过企业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文观和经营管理理念左右企业的形象,而同时员工的精神风貌、业务素养也是企业形象地体现。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的营销手段,留给社会一个独特、健康的企业形象,博取社会的亲和力,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也许这样来解释企业文化,有人会认为不贴切。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企业文化打交道。当我们接触到一个企业时,这个企业中最明显、最不同寻常的现象、事物常常会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兴趣。比如,当你到一个企业时,马上就能感觉到该企业的氛围,人们是如何彼此问候的,如何接人待物的,如何规划办公环境的、等等,一些有声无声的东西向你展现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如此深入的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甚至于是那些被遗忘的角落,正可谓企业文化无处不在。
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和迎合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这种需求既包括对质量、数量和价格的精挑细选,还包括对情趣爱好,文化底蕴的偏好。企业文化从它被人们确认那一天起,就和经营者的营销推广密不可分,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存共荣的一对。有句话说得好:一年企业靠机遇,十年企业靠管理,而百年企业靠文化。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它既是企业的潜在生产力;又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更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源泉。
宽广超市集团公司经过7年的发展,业务领域不断拓展,营运体系日臻成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真正成为承德商超企业的第一窗口。从2010年11月集团公司规范化管理的启动,特别是今年实行精细化、数字化、预示着企业在不断的进取和拼搏中对企业文化形成了共识。
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怎么践行企业文化呢?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一是树立企业形象。企业形象包括精神形象、环境形象和员工形象。首先:强化精神形象。新员工入职,我们先介绍公司的目前规模和发展前景,使其增强对宽广的信任感以及加入宽广大家庭的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其次:树立环境形象。和营运部门共同努力,从治理办公环境、购物环境入手,大搞环境卫生,净化办公环境,优化购物环境。再次:规范员工形象。要求员工注重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精神风貌、服务规范,保证随时随地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重视员工培训。为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我们加大了员工培训力度,建立了以新员工岗前培训、岗中培训、晨会、员工自学为主的学习体系。学习内容涵盖了企业信念、核心理念、规章制度、商品知识、消防常识、防损防盗、服务礼仪等。以提高业务技能,服务技能为重点,着重帮助员工解决“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
三是树立人本理念。企业管理分刚柔两个方面。“刚”的、有形的方面体现在公司信念、核心理念、规章制度等;而“柔”的、无形的方面就体现在人性化管理上。在管理过程中,我们注重和员工进行良性互动,换位思考、反向思维,了解他们的心声,及时为其排忧解难。比如为活跃员工的文化生活,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寓教育于娱乐之中。每月举行员工庆生会,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以及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是尊重员工。管理者,要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员工的人格,和员工平等相处。与同事相遇时,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我觉得微笑是对员工的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和生活的尊重。微笑不仅表现了管理者工作中的豁达情怀,更反映出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它让工作与工作之间变得更加紧密;让人与人之间更加信任和宽容。微笑是一种修养,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最好的语言。一个自然流露的微笑有时胜过千言万语,让员工感到身边有真情在、温暖在。首先,微笑要来自真诚。只有真诚,才会让人信任,因此,管理者必须要在工作中做到言行一致,在与员工进行工作交谈时,不论遇到什么问题,一定要以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冷静处理,语言与表情要保持一致,尽量用微笑替代僵硬的表情。当表扬员工的工作成绩时,在口头赞许的同时外加微笑,足以体现出管理者态度的真诚。其二,以关心、帮助人的态度处理工作中矛盾。指导工作时,不要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势,更不要以命令式的口吻进行交谈,错误地以为脸色越沉,声音越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大,威信就会越高,只会适得其反,让员工以抵触的情绪去接受你的意见,消极地接受你交付的任务,同时也会压抑员工自身的思维和工作方式的改进。因此,以平易近人的态度指出工作中的问题和改善意见,让“理”说话更能让你赢取下属的心。其三,当员工出现工作失误时,切忌当众严厉批评与指责。这样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甚至会伤害员工的自尊心,造成员工工作心情不佳或出现逆反心理或行为,同时,也会让员工永远失去力求上进的工作意愿。我们需要的是员工自身对失误的认识和反省,而不是对员工的全面否定。所以,批评也要讲方法。其四,管理者要常把微笑挂在脸上。持之以恒的微笑会传染给每一位员工,让原本紧张的工作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员工心情愉悦了,就自然会愉快地接受各项指令,工作效率也会随之提高。事实上,没有哪一种激励手段,能如“微笑”般如此轻易而有效地让员工在快乐中工作了。最后,让微笑传遍企业。少数人间的微笑只能反映某些少数人间的关系,只有全体员工之间也能做到微笑交流,并且将微笑很自然地带给客户,这样才算得上在将微笑传遍企业。如此,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外在形象,更有可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五是上下沟通,保持良好的联系性。一是向上及时请示汇报。比如人员晋升提职,先向总部汇报,得到肯定后再履行相关手续,减少工作的被动性;执行集团公司的规章制度时对拿不准的条款及时请示总部,得到明确答复后再执行,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另外及时向总部反馈信息,做到了脉络清楚、上下融通。二是纵向与店长搞好沟通。向店长及时汇报工作,取得店长的支持与理解,工作到位不越位,当好店长的参谋助手。三是横向和部门经理融洽相处,工作上做到相互支持理解。四是注意与基础员工的沟通。有效的沟通可以使管理者和下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氛围。集团公司聘用我们,就是让我们起到中坚、桥梁、沟通的作用,而不是制造或扩大矛盾,树立对立面,给企业找麻烦,给老总添堵。
不论是小企业大企业,都有他们自己的企业文化,比如平常所说“大企业做人,小企业做事”,这一点在我们公司我是深有体会!其实,这就含有了企业文化的特点。以下是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企业文化这个概念最初是在本文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出现的,它是一个市场在成熟过程中,人类对市场行为经过理性的总结后得出的产物,是国外企业家在管理、组织生产和销售中获得的宝贵思想。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日本曾有学者认为:文化是产业的决定因素,人们应按照消费群体的文化层面上的需求去制定生产目标、发展商业和经济;而美国的企业家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精辟的结论,它们认为“以人为本”是企业的发展关键。因此像人力资源部之类的部门在企业中日显重要,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绝不能像以前那样因袭陈法,必须通过建立企业共有的文化氛围去凝聚员工,去发掘每一个人的潜力。
因此常有一些产业或企业管理的论著提到:“企业的关键是文化,而非经济政策”或是“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强有力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重要已是板上钉钉——明摆着的事。
那么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它有怎样一些内容呢? 按照一般的理解,质优、营销手段为人理解的产品往往会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而相反,低劣的产品和令人反感的推广手法又往往让企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Ctrl+鼠标左键【点击访问诺达名师官方网站】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第三篇: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践行
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践行 何为企业文化?它的功力何以会这么大?
说到企业文化,人们一般很容易把它与企业的文体活动、文化生活等具体性的文化形态相互联系。做这样的理解并不算错。因为这些形式的文化活动的确是构成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的一个有机环节和组成部分,是企业凝集人心、提高士气、活跃气氛的一种有效手段。比如哈尔滨分公司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而创建并屡获殊荣的“百人女子合唱艺术团”(黑龙江省合唱比赛金奖、中国人寿东北地区文艺调演特等奖、中国人寿全国系统进京汇报演出第一名),在树立公司形象、展示员工风采、鼓舞员工斗志方面就起到了很大的助动作用;比如哈尔滨分公司为展示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而创办发行的《中国人寿服务资讯报》,对公司建设、业务发展就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内涵却似乎更为的宽泛。现代管理学理论上的企业文化则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群体意识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经营实践、管理制度、行为规范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有的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企业文化精神,还将其中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凝结成一句话概括出来,如 中国人寿的“成己为人、成人达己”,新华人寿的“立信于心、尽责至善”等。
透过这些立于言、行于文的企业精神和文化理念,也透过那些涉及个人或企业命运转折的典型案例,我们似感受到两方面的无形意义。一是,所谓的企业文化是由一些诸如精神风貌、公司风气、员工士气、领导风格、发展愿景,以及责任感、荣誉感等软性的词汇和概念组合起来的 ;二是,所谓的企业文化在平时是隐含不露的,它只有在当企业发生重要变故或个人组织关系发生重大变动时它的作用才能显现出来――正像美国学者迈克尔 ?茨威尔所说:“大多数人并不意识到企业文化的存在,只有当我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才能感到它的存在。”由此我们可能会问,难道这些无形的意义和无形的存在真的就能决定企业的未来、决定竞争的成败、决定个人命运?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管理大师盖瑞-哈默尔在《竞争大未来》一书中就曾这样说过:“文化,就像能力这类字眼,可以说出名称,但是却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然而,文化却绝对是竞争成功与否的关键。”这是因为,在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的后面却隐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涵义。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 生产经营和 工作实践 中,伴随着自身的经济活动和行业特性而逐步形成和确立的,它体现着管理层的 领导风格、个性品格 和员工的 文化素养、职业操守,并凝结着企业的精、气、神,它渗透在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与员工日常行为之中,不仅 调节着员工的意志和信念,而且还 深刻影响到企业的远景目标和经营策略。在企业文化 这面旗帜上标示着企业信奉、倡导的是什么,它告诉企业的每一位成员“我们是谁”、“我们的信念是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
显然,这些无形的意义就是通过这些无形的存在来起作用的。让我们试想一下,一个士气高昂的企业,它在市场上的拼搏力会是什么样子?而一个人心涣散的团队,也就很难企望它能有好的执行力。正是基于此,哈默尔又进一步强调说:“究竟要如何塑造使企业导向成功的价值观、思想,以及精神模式?这是一个无数管理者都在关注并试图解决的问题。”
哈尔滨分公司党委、总经理室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并不遗余力地进行企业文化的构建。经过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几年来的共同努力业已形成了独具特色和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并在经营活动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我们的展业队伍能征善战,我们的的管理团队精细周到,我们的业务收入逐年攀升,我们的文艺活动名声在外。这些都是公司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需要继续发扬光大的。
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有其时段性,它会随着经营目标的变化和领导人员的更替而调整和深化。当前,随着中国人寿股份制改造的深化,公司在美国、香港的成功上市和新领导班子的组成,以经营绩效最优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的企业经营目标就逐渐突显出来了。因此,适时进行公司文化变革,导入新型企业文化已势在必行。这样以来,努力营造一种 绩效导向的文化氛围,树立长期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就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建立以绩效文化为核心 的企业文化,要有 一个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的执行力和素质良好、业务娴熟的执行层来保证和推动。这就需 要大张旗鼓地宣扬总公司 提出的:“能力决定岗位,贡献决定价值”的用
人理念,并 围绕有关人的各项规定,包括机构设置、岗位安排、教育培训、工资待遇、职位调整等相关环节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控制手段和 薪酬激励体系,以据此向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表明和宣示,企业文化的导向和管理层真正倡导的是什么。企业要发展就要进行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无论是改革分配机制,还是调配人力资源,还是重组业务流程,都需要利用企业文化系统来一步一步的引导,以促进员工逐渐转变观念、顺应变革,而只有当员工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做到了与时俱进,才会真正促使企业与员工共同进步发展,有效确保企业的基业常青。当然一个好的执行力,需要有一个好的领导力和决策力来提升、去推动。这无疑也对企业领导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在人们思想上,尤其是在领导层中都有着一种不好的偏向,即每当遇到企业发生了什么问题就往往会认为这都是下级的责任;每当业务指标完成不好时就往往会认为这都是执行力方面的问题,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缺乏应有的认识和反思,好象领导永远都是正确的。其实如果深究起来,我们就会发现企业里有很多的问题大都应问责于决策层。这里或者可能是由于企业的经营目标定得不切合实际,或者可能是由于领导用人不当、人才没有适才适所,等等。8月11日至8月13日在成都召开的第六届世界华人保险大会暨2006国际龙奖IDA年会上全球280位保险企业的CEO就如何确保企业的管理效力,增强其执行力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
论.CEO们一致认为:用人得当是关键!而在隋朝工匠博友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的文章中有一位网友做了一幅这样的跟贴:“我是中铁快运的一名员工,看了这篇文章后感觉到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我们公司的领导对工
人的要求非常高,但对于职工工作的场所,能力从不过问。我们每天工作13个小时而从得不到相应的劳动报酬,对于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无限上纲上限,什么下岗,什么待岗,全都向你扑来,而对于员工没有半点的尊重,想让你加班你就得加班,完全忽视我们的权利,我们在汉口车站工作了将近30年,现在作为劳务输出到中铁快运工作,给我们的印象似乎就像一名黑打工者。我们现在真是苦不堪言!!上班有点下班无点,而没有哪一位领导到现场来关心我们。”足见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了.因此,企业的领导班子一定要有民主作风和前瞻意识,不断 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计划编制的透明性。以便有一个好的团队来执行,以便有一个好的政策去依循,以便有一个好的文化去激励、以便有一个好的目标去奋斗。
第四篇:如何理解企业文化
满意答案 好评率:100%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共同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可分为四个层次:理念、制度、行为与物质。
其中理念层是核心,包括愿景、使命、价值观、精神、企业哲学、经营理念、管理理念等;制度层包括企业各种制度与规范,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各项制度,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行为层主要包括高层、中层、基层和员工的管理行为,这些行为体现了公司的文化;物质层主要包括企业的VI、办公环境、雕塑、内刊、宣传栏等一切可见的能够体现公司文化的东西。
如何建立企业文化,主要包括: 中国缺少的并不是先进的文化理念和优秀的人才,缺乏的是正确理解企业文化,并将其转化为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员工的日常工作,并全力推行的管理者。在我们长期为企业做企业文化咨询的过程中,结合中国实际,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塑造方法。
一、提炼企业经营理念并加以宣讲
1.行业特点分析:企业文化要与行业特性和企业的经营特点相一致,别人的企业文化,未必适合你的企业。
2.广泛征求意见: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高层的一己之见,要得到大家的认同,首先要征求大家的意见,很多人把企业文化认为是总经理文化、高层文化,这是不对的,企业文化首先应该企业大多数员工都认同的文化。为了做到这一点,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公司的文化。不妨先由高层制造危机感,让大家产生文化变革的需求和动机,然后在各个层面征求意见,取得对原有文化糟粕和优势的认知,最后采取扬弃的办法,保留原有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并广泛进行宣扬,让全体员工都知道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怎么产生的。3.提炼核心理念:在我们为企业做咨询的过程中,首先问企业老总的一句话就是:“您能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来概括公司的文化吗?”很多企业的老总都要思考半天,其实如果不是在第一秒就回答出答案,这时答案已经不重要了,说明这个企业的文化并不明晰,连老总都不能马上说出,更何况基层的员工呢!因此,我们在为企业做咨询时,都是建议企业必须首先树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而且要成为企业员工都认知和认同的理念,同时在做品牌推广时,要让客户和顾客也认同企业的这种价值观念。比如海尔,“真诚到永远”已经由最初的产品和品牌的理念,上升为一个企业的理念,成为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
4.扩展为理念体系:企业应该有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但基于这样的理念,还必须拓展为企业各个层面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完整起来。比如海尔,围绕他的核心理念,形成了完整的理念体系:人才理念——海尔赛马不相马;质量理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兼并理念——吃修克鱼;研发理念——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的难题。在这些理念背后,又有相应的办法和制度作为支撑,使整个理念体系变得生动而有效。
5.沟通渠道建设:企业理念要得到员工的认同,必须在企业的各个沟通渠道进行宣传和阐释,企业内刊、板报、宣传栏、各种会议、研讨会、局域网,都应该成为企业文化宣传的工具,要让员工深刻理解公司的文化是什么,怎么做才符合公司的文化。同时,企业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应有意识地宣扬企业的文化,让顾客和客户认知本公司的文化,只有产生了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才能成为公司的忠诚客户。
二、转化为相应的制度
1.把制度落到纸面:不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只停留在理念宣传的阶段,不能深入进行塑造,一方面在于领导者缺乏系统建设企业文化的决心和勇气,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企业文化的塑造有误解,认为企业文化是以理念塑造为主的,如果把他变成制度,就会削弱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其实并非如此,优秀的文化要落到纸面,让大家有法可依,有章可寻。尤其对于人力资源制度,包括招聘、培训、考核、薪酬、任免、奖惩等,都应该深刻体现出公司的企业文化。著名的惠普公司,他的文化非常强调对人才的培养,因此他制定了完善的培训制度,员工从入职开始,就一步步地接受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另外,作为制度的一部分,惠普把培训也列入每个经理人的职责,他们90%的培训课程是由经理们上的。在惠普公司的理念中,认为这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投资。惠普公司只所以能成为行业内的楷模,就在于不仅树立了一种优秀的“以人为本”的文化,更把这种文化生根发芽,制定了科学的制度来落实这些优秀的理念。
2.存在就是合理吗?不少企业重新树立了自己的文化,但是如何修改公司现有的各项制度,使其与公司的文化相融合,是个难点。在我们做咨询的过程中发现,不少企业的管理者发出这样的疑问:“你们做的制度的确很科学,可我们现在的制度感觉更合理。”请问“存在的就一定是合理的吗?”企业多年形成的制度有很多历史的、现实的和人为的原因,在进行战略调整、文化重塑和组织变革后,很多制度已经根本不适应企业的发展了,比如很多企业的薪酬政策,很明显的有忽视绩效考核、因人而异、级差过小的现象,但是企业同时担心如果实行市场化的薪酬制度后,会激发员工的矛盾,引发企业的不稳定,因此陷入取舍的两难之中。企业里有不少领导者最初是变革的积极推动者,可一旦这种变革有损自己的利益,他马上就会成为反对力量。所以在进行企业文化塑造时,企业领导者必须先问问自己,下定决心了吗?自己会首先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吗?
三、理念故事化,故事理念化,并进行宣传
1.理念故事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不是只让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认同,而是让所有的员工,甚至是临时的员工都认同你,这才叫卓越的企业文化。企业在导入新的企业文化时,首先应该根据自己提炼的理念体系,找出企业内部现在或者过去相应的先进人物、事迹进行宣传和表扬,并从企业文化的角度进行重新阐释。海尔总裁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耳熟能详,是理念故事化的典范。
2.故事理念化:在企业文化的长期建设中,先进人物的评选和宣传要以理念为核心,注重从理念方面对先进的人物和事迹进行提炼,对符合企业文化的人物和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在一家合资公司的企业文化咨询项目中,我们帮助他们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进行先进人物的评选,并在公司内部和相关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让全体员工都知道为什么他们是先进,他们做的哪些事是符合公司的企业文化的,这样的榜样为其他员工树立了一面旗帜,同时也使企业文化的推广变得具体而生动。
四、跨越沟通,让你离员工更近
1.称呼的艺术:企业文化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要以为企业文化有多高深,作为高层管理者,只要你在日常工作中稍加注意,一样能塑造出浓浓的企业文化氛围。在惠普,即使对董事长,都是直呼其名。同样的,在联想集团,从总经理到基层员工,大家都提倡直呼其名。通过这样的称呼,拉近员工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提升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如果您是以为老板,明天见到你的一位下属,试着只叫他的名字,看看效果如何。
2.定期走访:高层管理者是企业文化的“设计师”和“牧师”,既是建设者,也是传播者。不要离你的员工太远,抽出时间到你“大厦”的建筑现场看看那些辛勤工作的“工人”们,慰问一下他们,并适时地传播你的文化,这非常有效。通用电器在自己的价值观里,明确提出“痛恨官僚主义”,提倡管理人员深入基层,进行调查走访。总裁韦尔奇经常找一些中层和基层主管进行沟通,他的一句名言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3.定期接见:不管是大型的公司,还是小型的企业,作为高层管理人员,定期(每月或者每季)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单独会见一下那些来自公司基层的员工,可以是表现突出的,也可以是问题员工,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仅使您更具亲和力,而且使组织减少官僚作风,保持沟通的顺畅,让您更多的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
五、以身作则,最为关键
1.企业高层的角色:作为企业文化的建筑师,高层管理人员承担着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工作。有一次一个企业老总问我:“你觉得塑造企业文化什么最关键?”我告诉他:“是你先把自己塑造成为企业文化的楷模!”一些企业高层管理者总感觉企业文化是为了激励和约束员工,其实更应该激励和约束的,恰恰是那些企业文化的塑造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次我辅导一家企业做企业文化,他们老总说自己非常重视人才,希望企业理念在这方面有所体现,在我们谈话时,恰好安排要面试一个中层经理,当他的秘书告诉他面试者来了时,他却满不在乎地说:“让他再等半个小时,我有事走不开。”一件小事足以体现他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了。企业的高层领导往往是各种理念、制度的直接破坏者,他们负面的言行对企业文化的破坏作用更大。2.从点滴做起:很多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塑造时,喜欢大张旗鼓地开展一些活动、培训和研讨,其实企业文化的精髓更集中在企业日常管理的点点滴滴上。作为企业管理者,不管是高层还是中层,都应该从自己的工作出发,首先改变自己的观念和作风,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在思科,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思科总部的员工看到他们的总裁钱珀思先生,大老远地从街对面小跑着过来,这位员工后来才知道,原来钱珀斯先生看到公司门口的停车位已满,就把车停到街对面,但又有几位重要的客人在等着他,所以他只好几乎是小跑着回公司了。因为在思科,最好的停车位是留给员工的,管理人员哪怕是全球总裁也不享有特权。再比如GE公司,他有一个价值观的卡片,要求每个人必须随身携带,就连总裁,也随时都拿出这个卡片,对员工进行宣传,对顾客进行讲解。试想我们国内的许多公司高层管理者,你有这些世界一流公司总裁的理念和作风吗? 塑造企业文化的办法有很多,但根本的还在于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有没有决心和勇气先把自己塑造为企业文化的典范,能不能首先自己先认同并传播公司的文化,这是决定企业文化成败的关键
第五篇:如何理解企业文化
如何理解企业文化
一、文化是一种存在――历史的传承与现实的存在
先说说文化的概念。由于“文化”一词语意丰富,如何定义它,多年来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问题。先看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文化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有研究表明,欧美对文化的定义有一百六十多种。从 18 世纪末开始,西方语言中的“ culture ”一词的词义与用法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一词从“自然成长的倾向”到 文化本身变成了某种东西。它首先是用来指“心灵的某种状态或习惯”,与人类完善的思想具有密切的关系,后来又用来指“一个社会整体中知识发展的一般状态”,再后来是表示“各类艺术的总体”。最后,到 19 世纪末,文化开始意指 一种物质上、知识上和精神上的整体生活方式。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有的学者将文化定义为 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它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它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学,而且为社会成员所共有。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
再看看我们祖宗的定义。在汉语中,文化的意识据说至少可以推至东周。孔子曾极力推崇周朝的典章制度,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这里“文”已经有文化的意味。中国最早“文化”的概念是“ 文治和教化 ”的意思。在古汉语中,文化就是以伦理道德教导世人,使人“发乎情止于礼”的意思。“文化”就是以“文”“化”人,人因文而化。这可以理解是我们老祖宗对文化的定义。我们的灿烂文明正是“文化”的结果――“化”是管理者追求的效果。
二、文化有没有先进性
文化是多元的,这是社会生活多元性决定的。说“先进文化”本身就是价值观的问题,是单一价值取向的结果。尽管我们不能说日本文化优于美国文化,但 文化确实存在先进性。某种社会文化是先进还是落后,应该可以从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对社会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来评价,横坐标是时间。如果长期表明社会生产力与社会文明都得到了发展,那么可以说这种社会的文化是先进的,至少可以说在这段时间内是先进的文化。反之,阻碍生产力发展、导致产生社会丑恶与不公,则可以评价这种文化是落后文化。当然,先进文化的存在逻辑地蕴涵着它的对立面,即落后文化。一个国家的具体文化现象是复杂的而不是纯而又纯的,总体先进的文化中也同时存在落后的因素。现在我们来谈文化的先进性,比过去有了更好的基础。过去在我们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坚持的是“一元”的价值标准,如要求领导干部都是焦裕禄,人人是活雷锋,社会成员都纯而又纯,全国人民统一在一个核心价值观下。现在有了很大变化,一些过时的东西我们不再提了,我们提倡“和谐”发展,让大家容易接受了,就连西方人也得认同。我们开始提倡先进文化了。要建设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那是多么困难的事。我们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积重难返,从保守、中庸的文化向开放、竞争的文化过渡,至少需要几代人或几百年来完成。
三、企业文化是社会亚文化,既好又坏
有了“企业文化”一词,中国企业在管理的追求上表现得异乎寻常,学者们也各自成体系,对企业文化有也有几十种定义。其实,从企业文化的属性来看,它本身是社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一个特定企业的企业文化必定是以所处社会的大文化为基础的,要受所处社会文化的规范与影响――不论你想或不想接受这种社会大文化。但企业文化具有其特定的内涵,除了社会大文化的背景外,企业所在行业的特殊要求,企业管理者个人的价值观、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都导致一个企业的文化往往不同于另一个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就像企业的生命基因,每个企业均有各自的基因。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就容易解释为什么有的企业健康发展,有的企业会夭折,就像每个人的健康状态是由其基因先天决定一样,身体中病变基因多,这个人的健康状态就差,就容易得大病。
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学者们在研究,政府也在定义。学者们总结,企业文化始于美国,源于日本,根在中国。其实是不准确的。美国专家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确实是从研究日本企业优秀竞争力时发现的,但说“根在中国”却是不妥的,因为每一种社会文化均有自己的生命力,企业文化是其亚文化,亚文化首先是社会文化养育出来的,日本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根在日本的社会文化,而不是中国古老文化。要说日本文化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吸收了优秀的成分,那是另一回事。国资委这样定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企业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大家注意到这个概念中的用词“凝聚、激励”是带有价值取向的,即我们用这两个词来定义企业文化本身包含了定义者的取舍。换句话说,企业文化为什么不是“离散、约束”的呢?因为这种情况在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说到底,从文化的概念,我们知道文化是历史的存在,客观的存在,那么企业文化也是历史的存在、客观的存在,好的存在,坏的也存在,企业文化是中性的。我们定义它时就不能戴有色眼镜(价值观),只看到“凝聚、激励”,而看不到“离散、约束”。
四、我们这样理解企业文化
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凡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生长在原始森林中的树不是文化,但栽种在马路两旁或公园中的树就代表了一种文化。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实际上可以通俗理解:是我们公司里办事的方式、是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是我们相信的东西、是我们工作的态度,等等。所谓 企业文化,就是由企业所倡导,并被企业和员工所实践,影响企业整体行为以及员工个人行为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
企业文化既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就象社会文化一样。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使企业基业长青;落后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发展受阻,过早夭折。上面提到国资委将企业文化片面定义,其实是定义“优秀企业文化”或“先进企业文化”。我们的企业需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只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促进企业长久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实现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如何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文化力作为一种软实力,是企业在国内外竞争必备的基本力量。文化有着教育、导向、激励、凝聚等功能。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系统中,文化处于最高层次,起着统领和导向作用。特别是企业的主体文化,对于培养员工对企业制度的认同、企业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企业精神、员工精神的形成至关重要。而企业之间的比较和竞争,也不仅仅依靠是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更要依靠良好的人文环境、文明程度和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于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
美国知名管理行为和领导权威约翰·科特教授与其研究小组用11年的时间,对企业文化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力进行研究,结果证明:凡是重视企业文化因素特征(消费者、股东、客户)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公司。文化力无论是旧时代的革命力量,还是新时期的一种竞争力,其作用原理都来源文化力自身的特点与功效。(网 中 网公文)
一、企业文化力的竞争效用
1.文化力的磁场效应原理
借用物理学中的磁场概念,一个组织的文化,就是一个“场效应”。而无形的“文化”和有形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看作是一个“文化力场”,磁力作用的对象是“人”。这些磁力的来源构成是组织自身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和行为文化。它们源于组织内的领导者和员工,又作用于员工——作用力方向是人。
2.商品竞争的是商品的文化
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在商业文化体系中起着重要载体作用的是商品文化。这个商品文化所指的就是商品的文化内涵、文化附加值与文化特色,其中包括商品的构思、设计造型、款式、装潢、包装、商标、广告等等。它们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示着一定的文明水平。任何一种有价值的商品,都凝聚着一定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个文化内涵、文化个性、文化特色实质上构成了商品流通和商品布局的内在依据。而商品的文化含量越大,文化附加值越高,它的辐射能力便越强。因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发展,人们也必然会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
现代市场竞争促使有远见和有生命力的企业都十分注重降低有形投入而强化无形投入即提高文化、科技再投入产出中的贡献率: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误区,必须摆脱扩大外延再生产的老路子,走出扩大内涵再生产、降低有形投入、提高无形投入的新路子。这个发展趋势要求企业决策必须永不休止地吸纳最新科技成果,把开发文化力放在重要位置。(网中网摘录,版权属原作者)
3.成本较量的是员工文化素质
市场竞争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推动着生产工艺流程的不断优化。而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又对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莱斯特·索罗在《21世纪的角逐》一书中曾经提出过这样的看法:在今天的市场竞争中,要成为成本最低的制造者保持生产工艺流程的最佳状态对职工的整体素质就很重要。
4.智力较量压倒了自然资源较量
拥有自然资源并不一定能够致富,自然资源贫乏也未必是致富的障碍。电脑和电信手段使拥有资本积累不再是优势,今后只有掌握技术和拥有人才是真正优势。微电子、生物科技、新材料工业等关键产业。都可以说是脑力产业。这些产业可以设在地球的任何一处。谁能有效地组织调动人的智力从事上述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就在谁那儿落脚。科技创造了人力相对优势,职工的技能将是21世纪关键性的竞争武器。
二、当前企业文化力的弱化及其原因分析
1.忽视形象塑造中的精神文化或理念设计
精神文化是文化力设计与实施的作用点,也是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基础。但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在形象塑造和文化建设中过多强调物质文化和视觉识别系统的作用,包括重点建设物质硬件、管理制度等“显”性文化,而在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目标、企业定位、价值观培养、大学精神提升与贯彻、工作作风与行为准则建立等“隐”性文化建设上投入不够。还有的企业颠倒文化建设的程序,有本末倒置地设计形象。割裂了文化本身的整体性、综合作用。使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企业文化力的整体效果。
2.文化设计与实施中方向性不甚明确
人才培养本身就是一项战略工程,企业既要有前瞻性,又要考虑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走向,还要立足现实,不能够脱离科研、生产管理部门对人才的现实需要。组织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种差别化的竞争战略,无论是文化建设的自身需要,还是企业发展的特点都需要企业要有战略眼光,以确保文化战略的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和措施得当。而一些企业在形象塑造工程中,一方面存在无目的性、发展方向不明确现象,另一方面又在文化理念的贯彻与实施方面,缺乏系统性与战略规划。表现在企业间相互的竞争以低层次的攀比现象为主要内容,企业定位模糊。内部没有一个系统理念贯彻与实施方案,文化理念认知仅限于少部分领导者,广大员工认识模糊、领会不一致。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3.忽视文化的对外效应
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是顾客选择企业的首选标准。而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获得的整个过程无不渗透着文化以及文化传播的力量。令人担心的是一些企业品牌意识还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很少为企业自身系统、全面的硬性和软广告进行宣传。对外宣传与理念传播的途径和力度方面的弱势,难以扩大外部影响力,增强公众的信任感。
4.忽视内部文化传播与沟通的作用(网中网友情提示:发表论文请选择正规刊物)
事实证明,拥有高质量的教师与员工,就意味着拥有竞争力。而员工质量与企业自身形象力、企业内文化氛围密切相关。建立员工之间良好的文化沟通渠道,有益于建立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积极向上氛围。有利于明确员工发展方向,增强信心,提高员工学习的热情。由于一些企业多忙于企业的简单规模扩张,忽略了企业内部员工在精神和文化方面的需求,以致出现部分员工工作情绪浮躁,工作质量不稳定,员工学习目标不明确,偏激、摇摆等现象,企业内部凝聚力、向心力亟待解决。
总之,文化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正方向的,既与企业整体发展方向和目标是相同的,文化起到辅助性或支持作用;也可能是反方向的,即文化阻碍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目标。
三、增强企业文化力效用的新思路
1.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
在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分流渠道广,员工自身修养、心理健康程度弱化的环境下,企业肩负着满足广大员工多层次需要,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的重任。因此,企业应将形象设计作为一项一把手领导下的首要战略工程来抓,组织内部和外部力量,系统、规范设计企业自身的整体形象,并通过系统、制度化的实施方案有效地贯彻实施文化理念。
2.系统设计企业文化战略
文化力的效用来源于文化的系统性,这需要企业领导者在文化建设上,不仅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设计好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挖掘自身优秀的文化特色,而且,更要整体设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制度文化。使文化要素处于和谐状态,整体发挥文化力的效应。(网中网友情提示:发表论文请选择正规刊物)
3.以精神文化为作用点,突出文化特色
精神文化是组织发展的血液和灵魂,是指导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的无形力量。建设企业文化,就要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确立与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价值定位,培育和构建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体系。通过文化资源的调查、总结与整合,提出具有时代性、超前性、个性和教育意义的精神文化体系。
4.加大企业文化力影响,提高内部凝聚力
一个完整的文化力,应该包括企业理念的内外部传播和内部教化活动。文化理念的内部传播效果直接影响到整个文化力的质量。实践证明,建立一个互动的、学习型团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因此,鼓励在企业内大张旗鼓地开展各种有利于员工身心发展的沟通、交流活动,倡导以文化建设与实施为中心的学习氛围,是最受广大员工渴望和欢迎的。
5.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好文化建设的方向
市场经济实践证明,企业的发展方向、自身定位必须与其所生存的环境相适应,体现长远观点、战略意识。或者说,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是企业发展的方向。为此,在文化建设上,既要运用市场营销理念,从战略的高度,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又要建设与时俱进的现代企业文化,使企业的文化为战略支持型文化,而不是战略阻碍型文化,促进企业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