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治区林业厅关于加快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后续产业发展的意见
自治区林业厅关于加快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后续产业发展的意见
2007-11-19 18:53:46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实施后,天保工程区全面停止木材商品性采伐,天保工程实施单位正处在林区产业结构调整、经营机制转变、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符合林区特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后续产业,是林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振兴林区经济、增强企业实力,增加职工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谐林区的必由之路。
一、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营造促进林区职工增收的体制机制环境,拓展职工转移就业的领域,发展支撑职工增收的优势产业。以增强林区经济的实力、提高职工收入为核心,以创新机制为重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突破,在全面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实现后续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2、后续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职工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职工群众的选择、探索和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全体职工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和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在做大、做强后续产业项目的同时,积极组织森林管护人员利用林下资源,发展个体经济,增加经济收入。
——坚持综合措施并举。激发产业活力,构建管理高效、运行有序、充满活力、适应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后续产业的发展要融入当地经济发展之中,拓宽发展领域,广开融资渠道,实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协调,促进林业全面发展。
——坚持建设现代林业。围绕林业三大体系建设,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产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提升产业、用现代市场机制发展产业、用开放搞活拓展产业、用培育新型人才推进产业,努力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素质和效益。
——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研究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选择项目,突出产业特色,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旅则旅,避免区域产业结构雷同。
——坚持扶优扶强效益优先。优先扶持有资源、有市场、效益好的项目,加快推进后续产业的特色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三、发展重点和目标任务
3、发展重点。转变思想观念,拓宽后续产业发展领域,在发展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后续产业项目的同时,要注重发展非林后续产业项目。充分利用已有的森林资源、草场资源、土地资源、闲置厂房场地及靠近大中城市的地缘优势,结合实际重点发展森林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种苗花卉、森林食品、森林药材、服务业、加工业及房地产开发等。实施分区发展战略,形成天山西部林业局以种植养殖和森林旅游为重点,阿尔泰山林业局以喀纳斯为中心的生态旅
游和养殖业为重点,天山中东部以天山北坡大中城市群为依托多元化快速发展,基本建立起天保工程后续产业框架。
4、目标任务。通过后续产业的快速发展,用3—5年时间实现每场有一个后续产业支柱项目。职工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以上,五年后职工从天保工程后续产业发展中获得的收益占到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林区职工平均收入达到或高于本地区城镇职工的平均收入。
四、项目管理
5、强化项目管理。天保工程后续产业项目按照国家林业局《林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对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后续产业项目要编制项目建议书,作为项目储备;储备项目经初审通过后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报自治区林业厅批准立项;对批准立项的后续产业项目,建设单位应编制初步设计、施工设计,经审查后方可实施;项目竣工后按国家林业局《林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实施细则》进行竣工验收。
6、规范项目建设。清理现有后续产业项目,对效益差、没有发展前途的项目要坚决予以关、停、并、转。对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好的项目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要求,通过出售股份、职工购股、配股等形式在两年内完成股份制公司改造。新建的项目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股份制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自有资本形成的股份不得低于20%。
五、资金筹措与管理
7、加大资金投入。在现有后续产业发展资金的基础上,结合六大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中的森林管护所、站建设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及其他林业建设资金,增加对后续产业的投入。
8、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对后续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天保工程后续产业实施单位可以积极争取山区综合开发、农业开发、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同时要充分利用国家对产业发展提供的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积极鼓励职工投资入股参与后续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后续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参股。
9、加强资金管理。后续产业发展资金作为国有股份投入后续产业重点扶持项目,随着后续产业项目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项目单位应减持这部份国有股份,逐步将国有股份转让给职工和其他投资主体。这部份国有股份从项目建成后第三年开始减退,五年内退完,退出的资金作为后续产业项目发展资金由自治区林业厅再投入其他项目。后续产业发展资金实现利润的50﹪用于提高职工收入;50﹪用于局、场扩大再生产。
10、规范资金使用。后续产业发展资金要坚持集中使用,每年选择几个优势项目进行集中投入。并严格按照有关资金管理规定管理和使用,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滚动发展,足额用于后续产业项目。
11、加强项目协作。树立融和发展、合作发展、开放发展的意识,紧紧围绕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选定发展项目。对有发展前景或同类型的项目在平等互利的条件下,可以跨局、跨场入股、联营合作,整合资金,发挥人、财、物优势,把天保工程区后续产业优势项目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效益,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产权转让、合资、合作、承包租赁、托管、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参与后续产业的发展。
12、资源合理流转。在明确权属和有效保护的基础上,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以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参与流转。创新思维,拓宽思路,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价值。有条件的项目在不改变林地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可以将森林资源作价入股,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按市场化运作,将其转化为资产,进而转化为资本,以股份形式参与天保工程后续产业的开发和合作。
六、保障措施
13、加强组织领导。自治区林业厅天然林保护工程后续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区天保工程实施单位的后续产业发展。各局、场党委负责本单位后续产业发展,编制后续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和经营目标,对后续产业的发展进行指导、帮助、监督、检查。
14、完善经营机制。后续产业项目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务公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续产业的发展要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要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由局、场控股的后续产业项目,由局、场委派人员担任法人代表。自治区林业厅和各局、场对项目的立项到建成进行全过程监管。
15、提升科技含量。加大天保工程区后续产业开发的科技支撑力度,增加后续产业项目的科技含量,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加快信息交流,促进市场、资源、技术和生产等信息共享。及时反馈产业发展情况和生产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为产品增产、品质优化、质量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16、积极培训人才。加强后续产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集思广益。同时积极招贤纳士,引进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七、监督检查
17、严格项目考核。天保工程后续产业开发建设成效要作为工程区各单位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要实行后续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明确任务,由自治区林业厅按年度进行考核。
18、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廉政建设,坚决杜绝项目建设中的腐败行为。林业厅将定期对后续产业重点扶持项目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建设标准、建设内容、投资规模、建设工期、工程质量、工程管理;职工和社会资金入股情况;资金使用是否规范;项目运营是否正常等。
19、加大监控力度。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改制或开发建设的项目一律不予投资;违规使用发展资金的重点扶持项目不予继续投资;弄虚作假、虚报瞒报的项目单位,将取消其资金扶持,并调控其他天保资金。
八、奖惩办法
20、建立激励机制。对发展又好又快的项目,自治区林业厅将加大扶持力度。对发展后续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局(场)领导,将给予奖励。对后续产业发展不积极、组织领导不力的单位要追究领导的责任。
21、严格责任追究。后续产业项目连续两年发生经营亏损,建议该项目单位董事会免去经营者职务,并追究其相应的领导责任和经济责任。后续产业指标完不成的项目实施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不得发放绩效工资。
第二篇: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四到省”考核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考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建设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到省(以下简称“四到省”)情况,确保天保工程取得实效,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天保工程实施方案和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组织实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林计发[2000]661号)精神,并结合新的形势需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四到省”考核对象为实施天保工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蒙古、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省)。
第三条 “四到省”考核工作由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劳动保障部门组织进行。
第二章 考核依据和程序 第四条 考核依据
(一)国家林业局全国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结果。
(二)国家林业局天保工程核查结果。
(三)国家审计、稽查结果。
(四)其他有关调查、统计资料。第五条 考核程序
(一)“四到省”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对各省上一天保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考核。
(二)各省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考核内容和指标,将自我考核结果于每年6月底以前报国家林业局。
(三)国家林业局按照考核依据,参考各省自我考核情况,组织评定考核结果。
(四)国家林业局将考核结果通报各省林业主管部门,抄送有关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第三章 考核内容
第六条 “四到省”考核内容分为基本项目、加分项目和扣分项目。
(一)基本项目内容包括,工程组织与管理、木材停伐减产与森林管护、公益林与基础设施建设、富余职工分流安置与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等方面。
(二)加分项目内容包括,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天保工程重大政策和改革措施、省级各部门联合制定的天保工程管理措施和规定、地方配套资金比例超过应配套资金比例、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提高、在改革方面有推广和指导意义的典型单位等方面。
(三)扣分项目内容包括,对群众举报信件调查处理和反馈结果不及时、虚报和重复上报公益林建设面积、发生特大重大工程建设质量事故、出现严重违规违纪问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超计划采伐木材、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下降等方面。第四章 考核评分方法和标准
第七条 考核采用综合量化评分的方法进行。第八条 考核评分标准。
(一)分值:根据考核指标在该考核项目里的重要程度确定。
(二)得分标准:确定得分标准数值界限(一般用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正(反)向指标计算结果分别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标准数值时得分。
(三)扣分标准:确定扣分标准数值界限(一般用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正(反)向指标计算结果分别小于等于或大于等于标准数值时,按照降低或上升的数值扣分。
第九条 根据有关省公益林建设任务量和实施区域的客观条件差异,在计算考核总分时加入“公益林建设系数”,并按照县级实施单位个数划分档次。第十条 考核总分计算方法:
(一)基本项目为100分。
(二)加分和扣分,按实际考核增减。
(三)考核总分=(基本项目实际得分÷基本项目应得分)×100×公益林建设系数 + 加分-扣分 第五章 奖惩
第十一条 对各省考核总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对总分列前3名的单位,国家林业局予以通报表彰;对出现严重问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省,国家林业局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并视情况对其任务、资金进行调控。整改不合格的,将停止安排建设任务,停拨工程资金。第六章 附则
第十二条 本办法中的考核指标由国家林业局根据工程实施内容变化和政策调整进行适时调整。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四到省”考核办法(试行)》(林天发[2002]251号)同时废止。
附: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四到省”考核指标
2、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四到省”考核统计表
第三篇: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是国家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加强天保工程管理,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以及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组织实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由中央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专项)投资、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安排的天保工程项目。
第三条天保工程的建设目标是,停伐或调减木材产量,保护好现有天然林,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加强森林管护,妥善安置富余人员,缓解企业社会负担,为林区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第四条天保工程实行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目标责任制,坚持目标到省、任务到省、资金到省、责任到省,省级政府对国家负总责。
第二章工程组织管理
第五条国家林业局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统一研究和部署天保工程实施中的重大事项。设立天保工程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对天保工程的指导、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
第六条各地应加强对天保工程的领导,成立天保工程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审议、协调工程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要明确工程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天保工程的组织实施。
第七条天保工程的管理培训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国家林业局培训的对象为省级天保工程实施的科技和管理干部及工程县的县级领导干部;省级培训的对象为地(市)、县(局)主管工程实施的科技和管理人员;县级培训对象为从事工程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以及有必要培训的工人、农民(含林农)。
第八条国家统一规划部署天保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国家、省、地(市)、县(局)四级管理系统,对工程实施动态信息进行管理、监测和监督。
第三章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
第九条天保工程各类基本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按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项目组织设计,按设计组织施工、核查验收。各级天保工程主管机构要会同造林等有关业务职能单位加强对工程实施方案、作业设计、单项工程(方案)设计、工程项目施工等的组织和指导,保证设计与施工的质量。
第十条工程设计实行招投标制度,择优选用相应资质的工程项目设计单位。要实行工程项目设计质量负责制,依法对各类设计进行管理。
第十一条工程设计必须根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结果进行。工程设计应使用2年内的二类调查资料;超过2年不满5年的,需进行补充调查;超过5年的,必须重新进行二类调查。
第十二条县(局)级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必须以县(局)级森林经营方案为蓝本,建立在科学的森林分类区划的基础上进行,由县级工程主管部门或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所属的林业局组织编制。
第十三条省级和县(局)级工程实施方案审批权限是:各省实施方案由省级人民政府组织审核后,报国家林业局组织审批;县(局)级实施方案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核后,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计划、财政、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后报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的实
施方案,由国家林业局商有关部门审批。
第十四条天保工程设计文件一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必须由建设单位委托原设计单位提出变更,报原批准部门重新审批。
第十五条工程施工实行招投标制度,所有建设项目施工和货物采购实行合同制管理。施工单位必须依据批准的设计文件,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标准,合理施工,不得以各种理由将工程进行二次转包,以确保工程质量。建设单位要接受对工程实施质量的监理和监督。各级工程主
管部门要加强对批量货物采购的组织和领导,制订具体的货物招标采购办法,以保证货物的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第十六条凡列入天保工程实施方案的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木材验田产量调减计划和木材生产计划,对木材生产和销售严格实行“一本帐”管理,决不允许搞计划外采伐和销售木材。遇到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如水灾、火灾、病虫害、风灾等需要清理的木材,要按照现行的木材计划审批权限逐级报批。凡是弄虚作假的,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追究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第十七条营林建设项目应按照国家林业局颁布的有关造林技术规程,封山育林技术规程和飞播造林技术规程等进行作业设计,按设计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地方各级工程主管部门要提前抓好种苗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含量;要按工程需要保证苗木生产数量和质量,推行苗木质量负责制。
第十九条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制。采取多种形式将森林管护责任制以合同的方式与管护承包者的利益挂钩,实行奖励与惩罚结合。各省要规范森林管护合同,合同文本要明确责任人、管护面积、职责和义务、奖惩措施等条款,对森林管护实行法制化管理。
第二十条在距大江大河干流和一、二级支流第一层山脊两侧500米的范围内不得从事可能对林下植被造成破坏的一切经营活动。未经批准,不得砍伐禁伐区的乔木、灌木,不得毁林毁草开垦,禁止在幼林地、封山育林和未成林造林地内从事放牧活动;不得随意开挖土石方和修筑
建筑物。需征占用林地的,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的规定报批。
第二十一条为合理利用林地和林下资源,在不破坏森林植被的原则下,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禁伐区只能从事以下生产经营活动:
一、兴办森林旅游业;
二、兴办养殖业,包括饲养鱼类、林蛙、蜜蜂、家禽等;
三、从事林药、野生菌类、野生山菜与浆果等栽植;
四、从事野生浆果、林药、树种等采集。
第二十二条经批准,在禁伐区和封山育林区修筑和开挖设施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禁伐区修筑管护、居住房舍和设施不得砍伐活立木,修建房舍的面积应控制在70平方米以内;
二、养殖林蛙、鱼类等水产应尽量利用原有沟系,如需拓宽,则宽度不超过最近20年以来的最高洪峰水位线,修建的各类设施不能影响行洪、泄洪。
第二十三条在禁伐区和封山育林区发展林下资源利用项目,要以县(局)为单位,编制林地和林下资源利用项目建议书,经同级林业部门审核后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四条分流安置富余职工必须落实到人。实施单位要广辟就业门路,积极稳妥地安置下岗职工。各级林业部门要重视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提高下岗人员的基本技能和工作能力,实现再就业安置。
第四章工程计划与资金管理
第二十五条工程项目建设投资、财政资金计划的安排要依据批准的实施方案和初步设计(作业设计)。·
第二十六条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编制实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编制方法。下一计划,由省林业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计划部门在认真总结本工程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编制下一基本建设投资建议计划,上报国家林业局,抄报国家计委。国家林业局汇总审核后报国家计委申请下达工程投资计划。省以下的基本建设计划的编制,由各省自行确定。
第二十七条财政资金的申请和下达按以下程序进行:地方向中央财政申请天保资金,先由各省林业主管部门编制资金申请报告,经省级财政部门审核,按有关程序于每年1月底前向财政部申报。中央直属单位由单位主管部门编制下资金申请报告报国家林业局审核,再由国家林业局向财政部申报。地方实施单位的财政资金由财政部按有关规定下拨省级财政部门;中央直属单位的财政资金,由国家林业局根据财政部下拨资金的数量和要求拨付给所属实施单位。
第二十八条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未经国家林业局和国家计委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调整。如确需调整,需报国家林业局和国家计委审批。对违反上述规定的单位要责令限期纠正,并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
第二十九条中央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专项)投资计划和财政资金计划实行抄送备案制度。各省林业主管部门、森工集团要将明细计划抄送国家林业局备案。
第三十条天保工程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单独建帐和核算,任何单位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强行划转或抵扣各种贷款本息、税金、各种债务等。建设单位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十一条纳入工程实施方案投资概算的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应先于中央资金拨付给建设单位;对不能足额配套的,国家有关部门有权停拨中央资金。
第三十二条工程县(局)要严格按有关规定拨付建设资金,即:造林工程预付款额控制在计划投资的50%以内,然后根据工程进度逐步拨付30%的资金:造林任务完成后,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再拨付10%的资金;预留10%质量保证金,待3年保存率核查达标后,再予拨付。
第三十三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及时准确地掌握建设资金的到位、使用等情况,按规定真实、完整地报送月、季、会计报表和信息资料。
第三十四条各省林业主管部门要协助本级财政部门在下一3月底前将上财政资金使用情况总结分别报送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
第三十五条各级天保工程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实行建设项目法人代表责任制和工程主管负责人离任审计制度。对违规使用资金的,要追究所在单位领导及当事人的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任何建设单位或个人有权直接向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反映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资金违纪问题,鼓励全社会对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第三十七条有关具体的资金使用与管理按照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颁发的《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资金管理规定》(财基字[1999]92号)和财政部颁发的《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规定》(财农[2000)151号)执行。
第五章工程监督与核查验收管理
第三十八条工程监督包括检查组现场检查监督、报表监督、审计监督和追踪评价监督。
第三十九条各级工程主管部门要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安排好随机检查和专项检查;要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认真受理举报电话和信件,对重大问题,要直接派人进行核实处理。
第四十条各省级工程主管部门要定期报告工程的实施情况,具体要求按天保工程信息报告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各级工程主管部门要自觉接受同级审计部门或由国家组织的专项审计监督,要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完成工程审计工作。
第四十二条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国家林业局将给予通报批评,并视情节轻重,对项目进行缓建、停建,并建议地方政府依法对项目责任人(主管项目领导或项目法人)给予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一)除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外,投资计划下达满一年但尚未开工的项目;
(二)擅自调整建设投资计划,截留、挪用、挤占工程资金的;
(三)地方财政资金不按规定的比例配套或逾期半年以上拨付资金的。
(四)项目实施过程中玩忽职守,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项目无法进行建设的;
(五)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或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
(六)工程区发生毁林或乱占林地,且情节比较严重的。
第四十三条工程核查结果是检验天保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和目标效果的依据,也是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工程核查验收分为县(局)级自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复查、国家抽查三级核查验收制度。
第四十四条工程核查验收的内容包括:森林分类区划和工程实施方案、木材产量调减、公益林建设、森林管护、富余职工分流安置,以及种苗、病虫害防治、防火、科技等内容。
第四十五条工程核查验收具体程序和要求按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核查验收办法》执行。
第四十六条为保证核查验收工作质量,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对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校验三个环节加强管理。
第四十七条对通过核查验收的省,由国家林业局对任务完成好、工程质量高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问题突出的,下达整改意见并责令其限期完成,情节特别严重的,将建议地方政府、森工集团追究工程主管负责人和项目法人的责任。
第四十八条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工程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工程档案,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备查。
第四十九条工程全面竣工后,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对建设单位进行二类资源调查,调查结果作为评价工程实施目标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附则
第五十条各省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家林业局备案。
第五十一条本办法由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由国家林业局1999年4月12日颁布的《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第四篇:贵州省林业厅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推荐)
贵州省林业厅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各市(州、地)林业(绿化)局: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身,是我省林业建设的一大特色优势资源。我省黔东南州、铜仁地区、黔西南州的部分县有悠久的油茶经营历史和良好的生产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市场影响,导致油茶生产经营粗放,树龄老化,品种混杂,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下降,油茶这一特色资源优势未得到很好的发挥。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省油茶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为了促进我省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油茶产业的重要意义
油茶综合利用产业链长,产业发展的潜力大、前景广。我省是南方重点油茶产区之一,现有资源面积100万亩,年产茶籽1.4万吨。充分利用油茶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十分明显的特点,加快油茶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我省山区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以及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满足社会和大众对良好生态产品、天然绿色产品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油茶产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油茶产业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内容,要认清油茶产业在我省发展特色商品林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牢牢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顺应产品市场需求,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努力把我省油茶产业做大做强。
二、明确油茶产业发展思路及目标任务
(一)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经营,调整优化油茶品种结构,切实提高油茶生产力水平;坚持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积极培育龙头企业,综合开发油茶产品,提高油茶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加收入;坚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发展油茶产业,使油茶发展成为我省适宜发展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
(二)目标任务。到2020年,完成新造油茶林300万亩,低产林改造100万亩。全省油茶面积从现在的100万亩发展到400万亩,通过新建油茶基地和低产林改造,平均亩产茶油达到30公斤以上,全省实现年产茶油12万吨和年总产值100亿元以上。建成精炼茶油加工及系列产品开发的龙头加工企业3—5家,全省油茶相关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以上。基本实现全省油茶产业资源培育基地化,经营管理集约化,产品开发销售一体化,促进油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科学引导油茶产业发展
(一)科学规划,优化布局。按照国家和省的油茶发展规划,加快形成以黔东南州、铜仁地区、黔西南州的天柱、黎平、锦屏、从江、榕江、岑巩、玉屏、松桃、铜仁、册亨、望谟等11县(市)为重要产区,以黔东南、铜仁、黔西南、遵义、黔南、安顺等市(州、地)的黄平、台江、镇远、剑河、三穗、施秉、江口、万山、石阡、思南、德江、印江、沿河、兴义、贞丰、正安、凤冈、惠水、平坝等19个县(市)为一般产区以及全省适宜种植的其它县(市、区)共同发展的油茶区域化、规模化基地建设格局。充分利用我省油茶产区资源优势,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在黔东南州、铜仁地区、黔西南州等地培育扶持3—5家油茶加工的龙头骨干企业,大力推进油茶产业化经营,提高油茶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
(二)加强油茶良繁体系建设,优化油茶品种结构。
油茶良种壮苗供应不足是当前制约我省油茶发展的主要原因,要加快建设我省油茶良繁体系,加大油茶良种的选育和扩繁力度,大力推广使用芽苗砧嫁接技术,全面使用嫁接苗,慎重使用扦插苗,严禁使用实生苗,确保油茶基地建设使用优良无性系等良种壮苗。进一步加大对天柱、黎平、锦屏,松桃、玉屏、册亨等县新建或改扩建良繁基地的扶持力度,重点培育在我省产区已表现出丰产性能的湘林系列、长林系列、岑软系列油茶优良品种,实现近期年繁殖优良无性系苗1500万株,2015年后年繁殖优良无性系苗4000万株的目标任务,满足基地建设对良种壮苗的需求。
(三)加强种苗市场管理,规范生产秩序 油茶产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油茶种苗生产和市场的监管,切实维护油茶种植农户的合法权益。要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油茶种苗质量管理规定》,加大对油茶种苗管理的执法力度,实行油茶种苗生产和经营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种子、嫁接穗条的来源管理,确保油茶基地建设使用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油茶良种。要实行“三证一签”制度,真正做到“四定三清楚”(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品种清楚、种源清楚、苗木销售去向清楚);坚决打击非法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嫁接穗条和苗木的行为,切实保证油茶种苗的质量。
(四)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扩大优质油茶资源。
油茶低产林改造要在对现有油茶林分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生产水平,科学合理地采取抚育、适量嫁接和更新等措施,努力提高现有油茶林的单产和经济效益。对立地条件较好,林相整齐,中壮龄植株占多数,但因长期掠夺式经营形成的低产林分,要采用林地垦复、密度调整、合理施肥、病害防治等综合措施,加以抚育改造;条件许可的可以间作矮杆农作物、养蜂、灌溉,提高单产;对产油量低、林相不整齐,老化衰败,老、残、病、劣植株比例大的林分,宜直接用优良品种进行更新造林;对油茶林相较为整齐,中壮年植株占多数的,且由于品种原因造成产油量低的林分,可采取嫁接换种的方法进行改造。新建高标准油茶基地,一是要做好造林地选择,我省东部地区要求海拔800米以下,西部地区要求1100米以下,酸性土壤,土层厚度60cm以上,土壤肥沃,适宜油茶种植的地域。二是要实行多个优良无性系配置造林,以提高油茶授粉率和坐果率,达到高产目的。三是必须使用良种嫁接壮苗。四是全面推广油茶配方施肥技术,强调施足基肥;五是严格按照油茶的相关技术规程,实施整地、挖穴、栽植、抚育、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六是有条件的地方,提倡油茶林地间作矮杆农作物和实施养蜂、灌溉等措施,以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
四、加强政策扶持,努力营造油茶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积极拓宽油茶产业发展的投资渠道。一是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加大对我省油茶产业发展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大力争取各级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和整合涉农资金,扶持油茶产业发展;二是要将发展油茶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相结合,规划安排油茶基地建设;三是要通过以奖代投,以补代投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和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油茶基地建设;四是要争取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扶持油茶加工企业、种植大户、油茶专业合作组织等,促进产业发展;五是各级植被恢复费和育林基金等项目资金要重点对油茶高产示范基地进行扶持。
(二)完善林权林地流转机制。要在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的基础上,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油茶林向有经济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生产经营者流转。要坚持“谁造谁有”的林业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油茶基地建设。要通过林地租赁、拍卖及股份合作等多种途径推动油茶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油茶经营效益。
五、积极培育油茶龙头企业,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动油茶产业发展
(一)积极培植油茶龙头企业。油茶产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一是要认真调查研究并提出产品补贴、以奖代投等相关政策建议,争取落实扶持油茶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要引导和鼓励油茶加工企业加强合作,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资产重组、引进资金、技术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壮大具有本省特色的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三是要从机制创新入手,引导省内外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等参与油茶原料林基地建设,推动“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的发展,促进油茶生产、加工和市场的有机结合,使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五是要引导企业充分发挥各自在资金、市场方面的优势,增强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大力挖掘茶油及其深加工产品的市场潜力,努力打造体现贵州特色的知名品牌,依靠品牌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油茶产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一是要重视培植油茶种植大户,要通过相关项目扶持、推行林权制度改革、合理流转林地等,为有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油茶种植大户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油茶产业上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二是要鼓励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油茶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咨询、代销生产资料供应、产品营销等服务项目,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适应能力;三是要加强规范管理,抓好典型示范,以村带村,以户带户,在强化基地建设、产品流通的基础上促进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
六、强化科技支撑,加强行业指导和服务
依靠科学,强化科技支撑,是实现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各级科研、教学、推广机构的科技力量,积极开展油茶科技攻关和推广,强化对种植农户的技术培训,切实解决油茶发展中的技术重点和难点。要建立优良无性系高产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各油茶发展重点县要尽快建立一定规模的科技示范点2个以上,通过综合示范,以点带面,加快油茶发展。
强化工作指导,搞好信息服务是适应油茶产业发展新形势的迫切需要。发展油茶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各级林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油茶及其产品,扩大社会的认知度,增加消费群体,增强油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加快完善工作机制,结合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油茶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不断提高行业指导水平,正确处理好生态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切实注意生态保护,防止毁坏森林资源。要努力做好向农民提供生产资料、加工储藏、运输销售、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工作,切实调动和保护好农户发展油茶的积极性,使种植油茶的农户真正得到实惠。
贵州省林业厅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二日
第五篇:加快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
同志们:
全市林业两大工程工作会议刚刚结束,区委、区政府紧接着召开全区两大工程总结表彰暨秋栽动员会,目的就是按照市上会议的安排部署,对今年的两大工程建设和秋季植树造林活动从思想上再动员、从措施上再细化、从力量上再加强,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推动全区林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下面,我就推进两大工程建设和秋季植树造林工作讲以下三点意见:
一、近年来我区实施“两大工程”情况回顾
(一)五个特点:一是广大干部群众从认识上对这两项工程有了明显转变,出现了干部群众争着要任务的喜人局面。二是我区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走多种经营发展生态农业的路子,已成为川东北丘陵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新方向和有效模式。三是坚持全员动手、全民参与、全社会办林业的原则,形成了分户退耕与大户承包治理相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良好局面,充分调动了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尤其是培育能人大户承包荒山荒坡和对退耕地“承租反包”进行开发式经营,涌现出了一大批退耕还林大户,有效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四是逐步走上了按流域推进、规模连片治理的轨道,涌现出了一批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好典型。五是认真总结出了一条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造林整地的好做法、好经验,使造林质量明显提高。
(二)六条经验:一是领导重视是搞好林业工程建设的前提。实践证明,哪个乡镇的领导重视,哪个乡镇的工作就扎实,成效就显著。只要我们各乡镇领导和干部的认识上去了,工作就上路了,群众的工作也就好做了。二是种子苗木是实施退耕还林的物质基础。退耕还林,种苗先行。我们通过大力发展订单育苗、就地造林,实行严格的苗木调运交接制度,边起苗、边调运、边栽植,努力做到适地适树,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三是抓质量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核心。遵循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实行科学造林,把质量作为工程建设的生命线来抓,努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这是我们的目的所在。四是实行个体承包、综合开发,是加快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步伐的有效途径。五是及时兑现补助粮款是实施退耕还林工作的根本保证。退耕还林获益最大的是农民,但最大的阻力也是农民,农民没有口粮不可能退耕还林的。如果粮款政策兑现不及时,或者供应的粮食质量有问题,农民首先不会怀疑是我们哪个地方出了差错或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而是怀疑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是不是改变了,这将影响其今后的积极性。六是加强管理管护是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的关键。“三分造,七分管”,林草植被管护工作的好坏,事关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成败。在加强管护责任落实的同时,要把退耕还林与农民的吃饭、烧柴、增收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做到“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三)六个问题:一是有些乡镇规划不尽合理,不严格按作业设计施工,随意变更作业设计,地块过于分散,既没有突出整体效益,又给组织实施和管理管护等各项工作带来困难。二是部分乡镇的造林整地工作还有待改进,有的整地不扎实,造林不规范。三是部分地方政策宣传不到位,退耕还林粮款兑现不够及时,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导致部分群众上访。四是前段时间持续高温干旱,致使造林成活率降低,加重了补植补造的任务。五是退耕后复耕现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加之补栽补植工作普遍抓得不力,特别是各乡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视退耕还林、轻视荒山造林的想法和做法,致使造林保存率不高。六是重点轻面,有个别乡镇领导依然我行我素,重视“路边工程”,“形象工程”,工程整体质量达不到要求,等等。
同志们,各位要针对成效及问题认真自我剖析:既要看到成功的一面,增强发展的信心;又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加以改进和完善。在工作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不断巩固和扩大“两大工程”建设成果。
二、进一步加快“两大工程”的建设步伐
根据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的“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的总体战略思想,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全面建设山川秀美的绿色生态示范市”的奋斗目标。根据市上确立的目标任务,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区要坚持以建设生态区为总体目标,以绿山富民为宗旨,抓住重点环节,创新工作机制,确保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再上台阶。我区的奋斗目标是:到200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基本建成绿化生态区,到2012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全面建成绿化生态区,实现天蓝、地绿、水清、民富。
围绕上述思路目标,全区上下务必要明确任务强举措,突出重点抓关键,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全面落实任务。各乡镇要根据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工程建设任务,坚持尊重自然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和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切实把规划面积落实到农户和具体的地块上,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绝不能留有缺口。
(二)完善规划设计。要严格依照国家的有关设计要求和技术规程,坚持实事求是,突出场镇周边和交通干道、溪河沿线重点地段,按照集中连片、多林配置、多树种混交、生态和经济效益兼顾等原则,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把农户承担任务落实到作业设计上,使面积、树种、时间、要求定点定位,力求做到科学合理、符合实际、便于操作,使群众心里有本帐,乡镇村组有台帐,林业部门有总帐。要切实维护规划设计的严肃性,设计方案一经审批,就要严格遵守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要按原报批程序办理,做到依法管理,依法实施,务必做到图、表、卡、册同实地面积相一致。
(三)保证苗木供应。林业部门要多方筹措种苗资金,按照品种对路、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就近供应的原则,协调各乡镇认真搞好工程建设用苗的余缺调剂和供应工作。各乡镇要配合林业部门严把苗木质量关,严格规范起苗、检疫、分级、运输、栽植等操作环节,严格执行种苗供应的招投标和“两证一签”制度,坚决杜绝“人情苗”、“关系苗”和劣质苗,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实行种苗质量跟踪检查制、责任追究制和定点定人工作制,确保良种壮苗用于造林,从根本上提高造林绿化质量。
(四)确保造林达标。各乡镇及林业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造林质量考核办法》和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质量标准的要求,坚持把造林绿化率、保存率和退耕还林面积核实率、合格率作为提高造林质量的关键环节,切实抓紧抓好。要严格把好设计关、整地关、苗木关、栽植关、管护关和检查验收关等六道关口,做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供应苗木、统一施工作业、统一检查验收、统一上图立档的“五统一”,切实从具体操作程序上严把造林质量。林业部门要认真落实工程质量监理制,积极探索加强造林质量管理的新举措,抓紧做好工程质量监理队伍的组织和培训工作。要严格实行工程质量量化考核制,推行造林质量一票否决制,从制度上提高造林质量。
(五)严格检查验收。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面积核实率、合格率、保存率均要达到100%,当年造林成活率要达到85%),认真开展村、乡、区三个层面的自查工作。要把检查验收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采取适时监控、实地勘测等方法,确保面积核实率、合格率、造林成活率、管护率全部达到质量要求,图、表、卡、册齐全一致。凡达不到这几个100%和其他重要指标要求的,要进行补植补造,并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认定质量事故。凡造林成活率在40%以下,经补植仍未达到85%的,面积10—500亩为一般质量事故,500—1000亩为重大质量事故,1000亩以上为特大质量事故。根据事故的大小,分别追究有关单位和主管领导及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六)及时兑现政策。认真落实国家政策规定,按照检查验收结果及时做好退耕地确权发放和补助粮款的兑现工作,做到“六公开”(即:将退耕还林者的退耕还林地点、面积、栽植模式、造林树种、检查验收结果及政策兑现情况用固定栏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和“十不准”(即:不准虚报、冒领、骗取退耕还林补助钱粮;不准用退耕还林钱、粮补助抵扣退耕地以外应征税费;不准用退耕还林钱、粮补助抵扣种苗费;不准克扣退耕农户钱、粮补助;不准给退耕农户兑付陈化、变质的不合格粮食;不准将退耕还林补助粮食变卖后以现金的形式兑付;不准按人口平均兑付退耕还林钱、粮补助;不准将粮食运费分摊给农民;不准将退耕还林钱、粮补助挪作他用;不准毁林开荒),确保政策兑现的严肃性,保护和调动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为了确保政策兑现工作有序进行,区委、区政府决定实行部门分工负责制:退耕还林补助粮食由粮食局全面负责,退耕还林医疗教育补助现金由林业局全面负责,退耕还林税收核减由地税局全面负责。林业、粮食、地税、监察等部门要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工程资金的管理,坚持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单独建帐,单独核算,封闭运行,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要对资金到位率加大监管稽查力度,防止挤占、截留、挪用等违纪现象发生。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三、着眼当前,确保秋栽任务全面完成今年我区的造林绿化任务非常艰巨,要全面组织实施好3.5万亩的退耕还林、3.5万亩的荒山造林、0.6万亩的环城绿化、0.38万亩的环城绿化等工程和坚持做好35万亩的天然林保护工作,由于上半年全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上级就退耕还林工作检查次数繁多,影响了造林的进度和质量。各乡镇和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立即行动起来,迅速掀起秋季植树造林的热潮,力争在10月15日前完成各项工作。
(一)大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继续利用有线广播、设立宣传站、出动宣传车、悬挂标语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和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退耕还林条例》等重要政策,让群众了解区情,吃透国家政策,倡导并树立生态建设忧患意识、绿化意识和法制意识,力争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共建绿色家园,形成以两大工程为主体,义务植树、社会造林并举,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造林绿化新格局,掀起全民植树的新高潮。
(二)把握关键环节,不断提高造林的质量。植树造林季节性很强,各位一定要把握住关键环节,适时抢栽,做到栽植一片,成活一片,见效一片。当前重点做好以下四点工作:一是抓好整地扫尾工作。各地要利用前段时间雨水充沛的雨前时机,抓紧清理造林地块。二是要备足种苗。区林业局要按照有关规定,备足足够的造林用苗,并制定了周密的调运方案,确保秋栽所需。三是要适时抢栽。各乡镇要抓住秋雨季节,及时组织造林专业队、技术服务队和广大干部群众一起上山栽植,全面完成栽植任务。四是要栽后即管。要坚持“栽管结合”和“谁栽谁管”的原则,明确管护责任主体,做到栽下即管,管护到位,努力提高栽植的成活率。
(三)多方协同配合,保证工作顺利推进。各地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打好秋栽总体战:新闻部门要加强宣传报道,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林业部门要坚持深入实地,抓好组织、协调和技术服务等工作;财政部门要确保工程资金拨付到位。同时,全区上下要自觉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参与义务植树活动,进一步搞好机关绿化、城区绿化和景区绿化,大力提升城市形象,为建区十周年献礼。
(四)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继续坚持责任、质量、进度、管理四位一体,实行领导递级联包、目标管理、技术承包、工程质量事故追究等各项责任制,把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头上,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以制度的健全完善来保证工程的顺利推进。同时,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和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实践和推行“一线工作制度”,即:领导在一线服务、干部在一线负责、标准在一线坚持、任务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政策在一线体现、形象在一线树立。
(五)狠抓督查督办,确保任务圆满完成。同志们,秋栽工作是当前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秋季植树造林期间,区委、区政府将安排区委办、政府办、区目标督查办和区林业局等部门组成督查组,深入各乡镇、各部门绿化责任区巡回检查,督促秋栽工作,重点督查栽植数量、栽植质量、树木成活率、出工人数等,将工作进展情况挂牌通报,并将考核情况纳入目标考核。对行动积极、造林绿化任务完成好的乡镇和部门予以通报奖励;对行动迟缓、任务完成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对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同志们,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是改善我区生态面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工作,季节催人,时不待我。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高度重视,充分依靠和调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以今年的秋栽为起点,真抓实干,奋力拼博,推进嘉陵林业迈上新的台阶。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