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君主论有感

时间:2019-05-13 06:3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君主论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君主论有感》。

第一篇:读君主论有感

读君主论有感

《君主论》这本书共有二十六章。其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君主权力的形式、来源、管理和维持。

第一部分,作者论述了君主国的种类以及获得它们的方式。君主国包括:世袭的、混合的、市民的、教会的四种,获取君主国的方式包括:通过自己的军队和能力获得、依靠他人的军队和依靠幸运获得、通过犯罪方式获得。可以说,通过自己的军队和能力获得的君主国最为牢固,作者对君主国权力的来源进行了深入分析,教读者如何对当时的形势和权力分布进行分析,并协调这些力量。第二部分,作者论述了军队的种类和君主在军事方面的责任。军队包括:援军、混合军、雇佣军和自己的军队。从政治的角度讲,任何军队都代表了一定的利益集团,军队为自己实质领导服务。所以,要让军队效忠,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自己的军队,其他的军队都是建立在其他利益基础之上,无法反应和执行君主的意志。在军事方面,英明的君主应该:整顿军队训练士卒,思考战略,博览历史,分析成败。

第三部分,作者论述了君主如何维持国家。在涉及褒贬、慷慨与吝啬、残酷与仁慈、被人爱戴与使人畏惧、是否守信、遭人鄙视与憎恨等方面,君主应该以国家利益和人民立场为重,为维护国家利益,甚至不惜任何代价。就国内而言,明智的君主应当急民众之所急,赏罚分明;就君臣而言,亲贤臣,远小人;就国际而言,敌友分明,立场坚定;这样才能够赢得尊重,维持国家运行,甚至繁荣发展。

第四部分,作者从历史的角度,以意大利为例,分析了其过去、现在的国家和政治,并劝告当时君主争取意大利的解放。这部分有关于“命运”的精彩论述,“命运也就是时势,如果一位君主的行为符合时代的特性,他就会昌盛,反之就会败落。” 在这里我想谈谈我关于这本书的一些看法。

1、君主应该成为一个慷慨的人还是吝啬的人?

仅从词性上看,作为一国之君必然应该是位慷慨的人,但是看了马基雅维利的分析,我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君主慷的其实都是他人之慨,君主没有个人收入,他凭什么慷慨?中国古话讲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便是君主的慷慨。慷慨如果拿捏不当的话就会引起民怨,那么君主之位自然就坐不安稳了。隋炀帝“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因为他太慷慨了,人民实在受不了了,纷纷造反,慷慨的君主没逃过惨死的命运。马基雅维利说:“如果君主是英明的话,对于吝啬之名就不应该有所介意”。如果说慷慨不能使我坐稳江山的话,那么吝啬之名又何妨?

2、君主应该成为一个残酷的人还是仁慈的人?

一个想流芳百世的君主肯定希望自己留下一个仁慈的美名,可是在马基雅维利心中,残酷从某种角度来说才是真正的仁慈,“他比起那些由于过分仁慈,坐视发生混乱,凶杀,劫掠随之而起的人说来,是仁慈得多了,因为后者总是使整个社会受到顺还,而君主执行刑罚不过损害个别人罢了”。这不仅是我想起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是一个军事奇才并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但是早年贫穷惨痛的经历让他不信任官员,尤其是对贪官深恶痛绝,明朝开国初期,朱元璋为了整顿官风甚至制定了受贿超过60两就判处死刑的法律,因为这条法律而

被砍头或锒铛入狱的不计其数,甚至有一届新科学子全部被削官的记录,按说建国伊始官风应该比较清明,可是明初的贪污之风却屡禁不止,这不禁让我怀疑马基雅维利的观点,朱元璋执行刑罚难道不够严苛吗?我认为,这恰恰是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过犹不及。君主是应该严厉,但是在大多数时候他应该表现出他仁慈的一面让他的臣,他的民都有安全感,朱元璋恰是因为太严厉,有时候许多贪官贪污并不是为了个人受益,像民族英雄戚继光,他也是个来者不拒的人但是他的钱财都用来走关系好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可以保有自己的军队可以完成自己抗倭为国的大愿,对于这种作为君主就应该放过,而朱元璋却一概论处,这才是屡禁不止的原因啊。君主不能明辨,国家怎么可能会稳定呢?所以说残酷的君主未必如马基雅维利认为的那样能给人们带去更大程度上的稳定。当有人阻碍甚至威胁到安稳的统治时,就应该狠下心来抓住时机将对手铲除,最好能短时间内一次性消灭干净,而不是长时间的一个接着一个的消灭,不然社会长时间被白色恐怖所笼罩,无法正常生产生活,阻碍国家发展不说,群众也很可能造反。而短时间残酷,在人们心目中一时间会产生巨大的震撼甚至恐惧,但人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其他不太相关的少数人的生命财产的丧失,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会淡忘。所以很长痛不如短痛。

3、君主是受人爱戴好呢还是被人敬畏好呢?

马基雅维利认为被人敬畏好。因为冒犯一个我爱戴的人比忤逆一个我敬畏的人简单多了。那么依次类推,人民反抗一个他们爱戴的君主比反抗一个他们敬畏的君主要简单多了,道理是对的,一个不会给人带来威胁感的君主在外界逼迫的情况下是最容易被他的臣民首先抛弃的,在和平的时期,这样的君主会给人安详的感觉,可是在战乱时期呢?同样,在和平的时候,一个令人敬畏的君主或许会

让人惶恐不安,但是他同样可以坐稳江山,而在战乱的时候,这样的君主会让他的人民觉得自己会被保护,因为我们有一个让人生畏的王,他的臣民会思量背叛他要付出多少的代价,所以不会轻易的背叛,所以乱世出枭雄而英雄总是死于枭雄手下,因为他们太容易被人先放弃。皇帝自古称孤道寡,只是被敬畏的了。虽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我想这和时代,和君主的能力也是有关系的,只要实在承受范围内,闹革命掉脑袋的事还是少有人干的。君慈而思反,因为君主没有底线的包容着,君苛而安,因为代价太大能忍则忍。马基雅维利说过受人爱戴是建立在他人的意志上的,而被人敬畏则建立在君主自己的意志上,这便是关键所在。

以上就是是我对《君主论》这本书一些浅薄的想法。

第二篇:读《君主论》有感

狮子的凶残与狐狸的狡诈?

——读《君主论》有感

摘要: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被誉为近代政治学之父。《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写给当时佛罗伦萨统治者美第奇家族的一本带有进谏性质的小书,讨论的关键自然是关于君主权力的获得与保持。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最惊世骇俗也最为世人所诟病的观点是:君主需兼有狮子的凶残与狐狸的狡诈,为达到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关键词:《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统一 正确对待

主要内容

马基雅维利无疑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富争议性的人物之一。学者们对他作出的评价截然相反,恨之者斥之为“暴君的导师”、“玩世不恭的浅薄的强权政治的维护者”、“传授邪恶的魔鬼”,爱之者尊之为“民族主义国家的理论先驱”、“爱国者”,誉其为“政治学的开山鼻祖”。之所以对他会有这种毁誉参半的评价,全因为他的名著——《君主论》。

开头第一章,是从分析政治权力的概念开始的,马基雅维利提出了“自古以来,对人类实行统治的一切国家、一切政权采用的政体不是共和制、就是君主制”。①然后他暂时抛开了前者,集中精力分析君主的权力。从第六章起,马基雅维利开始了对“全新君主政体”的研究。他指出,新君主政体的获得与巩固应该依靠君主自己的军队或君主的个人魅力,抑或通过别人的武力协助和良好的命运来实现。在第八章中,马基雅维利对于那些依靠邪恶之道取得君主国的人,并没有像当时大多数人那样激愤地进行谴责,而是异常冷静地找出他们在统治国家后显示出的力量,甚至会表现出一丝承认和赞同的口吻。在该章的结尾,他冷峻地说出:“最重要的是,君主必须到他的人民当中生活,这样任何意想不到的情况——不管是好的情况还是坏的情况——都不会使他改弦易张。因为如果改革的必要性发生在不利时期的时候,想要实行严厉的措施为时已晚,而温和的措施又帮不了你,因为他们会被看成是你采取的无奈之举,任何人都不会听此而对你心存感激”。②在接下来的两章中,他基本上还是给人以冷静和现实主义的感觉。在第十一章,马基雅维利写下了一个敏感的论题《关于教会君主国》。这是他在书中第一次提出和宗教相关的问题。他开篇提出:“这种国家是由上帝提

升和维持的,再去谈论这种力量,就是自以为是和行为鲁莽的人的行为了”。③然而,这句话和马基雅维利随后的所作所为完全是相反的。随后,他对教皇朱利叶二世做了一个相当客观的评价。在他的笔下,教皇更像是一个强大的世俗君主。这种对天主教敬而远之的态度,显示出马基雅维利似乎并不准备让政治活动和宗教拉上太大的关系。

在接下来的三章中,马基雅维利主要谈论了军事问题。马基雅维利提出,不管是新君主国、旧君主国还是混合君主国,所有的君主国基础的主要部分应该是良好的法律和良好的军队。他认为君主为了保卫国家所采用的军队或者是本国的军队,或者是雇佣军、援军,或者兼而有之。在这几种军队中,马基雅维利最赞同用本国的军队来保卫国家。他得出结论:“任何一个君主国如果没有自己的军队,他都是不安全的。世界上最不确定、最不牢靠的东西,莫过于没有自己力量支撑的名声或是权利。”④而且,他认为意大利之四分五裂,意大利人之受人奴役,被人轻视,原因之一是意大利多年以来一直被雇佣军统治。在十四章中,马基雅维利讨论了一个君主对于军事的应有态度。他认为,军事是属于统治者的唯一艺术,君主永远不能不能让自己的思想脱离军事问题,而且应该在和平时期比在战争时期更加重视军事训练。对此,他建议君主们要采取以下两个措施:一是采取行动,在和平时期也要重视军事训练;二是通过研究,即要悉心研究军事。

从十五章到二十三章,马基雅维利对君主们的行事准则做了一个详细的论述。在马基雅维利看来,人们应该遵循事情的本来部分而不是其想象部分,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行为完全符合道德的标准,那么他很快就会被那些邪恶的人毁灭。因此,他冷酷地认为一个君主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必须知道怎么做不好的事情,并且知道视情况而定是否利用这一手段。随后,马基雅维利详细地讨论了君主是否应该慷慨,是否应该仁慈,是否应该守信等。他认为慷慨的德行会导致君主被人憎恨和轻视,而这是一个君主应该极力避免的第一件事;君主不能滥用仁慈,只要能保住臣民的忠诚,就不应该在意残酷的恶名;君主要知道如何用诡计蒙蔽对方,战胜那些信守承诺的人,因为“那些成就大业的君主并不看重诚信”⑤。在这里,他提出了他最著名的观点:君主须兼有狮子的凶残与狐狸的狡猾。并说,君主必须知道如何把这一野兽的特性伪装起来,做一个“最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 ⑥。他甚至说,君主无需具备那些良好的品格,但却有必要显得具备这一切品格。多么明目张胆!在一个尚未完全摆脱中世纪神学世界观影响的欧洲社会里提出这样的观点,马基雅维利的不被人接受乃至《君主论》的被禁,也显得合情合理。正是因为这些“不道德”的言论在《君主论》中随处可见,马基雅维利才被很多人斥为“暴君的导师”。

《君主论》的最后三章,表明了马基雅维利写这本书的最终目的——促进意大利的统一。在这三章中,马基雅维利对意大利的君主们丧失国家的原因作了论述。这些原因,马基雅维利在整本书中都有提及,在二十四章中作了总结。他认为,意大利之所以四分五裂,原因之一是意大利的君主们长期以来雇佣军而没有自己的军队。在此前的篇章里,马基雅维利论述过援军、雇佣军、本国军队以及混合军队的优劣,于是在此得出结论。此外,这些君主不能有效地控制贵族也是很重要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马基雅维利对君主们提出了自己的劝导。他认为,君主们只要克服了这些缺点,就能统一意大利。在这里,也体现出了马基雅维利的一些局限。在这三章中,马基雅维利提出意大利的统一是历史趋势。他还认为很多有利于新君主的事情已经发生,再也没有比当前更合适的时机了。他说:“只要有人举起旗帜,她(指意大利)就准备好追随。”⑦这些说明,马基雅维利认为意大利的统一是指日可待的。当然,马基雅维利这样说也可能只是为了激励美第奇家族。但不管怎么说,马基雅维利对祖国的热爱,对统一的渴望,都是毋庸置疑的。

阅读所思

马基雅维利几百年来被无数的人称为恶棍,因为他的有些观点和看法确实和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显得格格不入,与我们倡导的社会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比如,马基雅维利提倡君主不守信义,用诡计欺骗对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在一些人看来,绝对是不可饶恕的。再如他将命运比做女人,声称要想使她俯首帖耳,就必须打她,虐待她,言语中不乏对女性的歧视。虽然《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献给美第奇家族的,但是正如卢梭所说,马基雅维利自称是在给君主讲课,其实他是在给大众讲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马基雅维利确实是在传播邪恶,败坏社会道德和人心。如果我们都谨遵马基雅维利的教诲,像狮子一样凶残和狐狸一样狡猾,对别人冷酷无情、不守信义,那么我们的世界将成为真正的地狱。这样看来,说马基雅维利是传播邪恶的魔鬼,毫不过分。

但是,人们经常断章取义以证明马基雅维利道德沦丧,这种做法对于他的整个论题来说有失公平和公正。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学思想的出发点是人性恶论。这一点,和中国古代法家的代表韩非子不无相似之处。在他看来人性本恶,所以为了克服人性的弱点,或者是对付人性的弱点,才需要建立国家,君主才需要考虑如何取得君权与保持君权的问题。正是因为人性恶,所以就要以恶对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目的。在这里,马基雅维利所主张的原因是恶因,手段也是恶的,但其目的却是为了达到最后的善果,即以目的证明手段的正确。

从《君主论》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基雅维利研究政治的科学规律是基于现实主义的眼

光,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人的行为入手来研究政治现象的规律的,而不是从静态的制度或法律入手,也不是从伦理道德入手,不是在宗教前提和法律常规的基础上进行的。正是从其现实主义的立场出发,马基雅维利主张政治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他正是历史上第一个将政治当做有规律可循的对象进行研究的政治学家。他的这种承认政治具有科学规律的精神为现代政治学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从小的方面来说,《君主论》中的一些名言警句也大可被我们奉为圭臬。马基雅维利认为,命运“只能主宰我们一半的行为,剩下的一半,或者几乎一半是由我们自己主宰的”⑧。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是消极地去服从命运的安排,而应该为创造自己的命运而奋斗。他也提出我们要使自己的行事方式与时代精神相一致,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君主论》中,这一类充满哲理的语句不胜枚举。在这个层面上来看,《君主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人们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因此,马基雅维利得到这种毁誉参半的评价,可以说是必然的。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应该全面看问题,既要看到《君主论》的消极影响,也要看到《君主论》的积极意义。再者,由于各种原因,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突破的局限,个人也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所以,《君主论》之缺陷,也是不可能避免的。总之,不管马基雅维利受到受到何种非议,我们都不能否认他在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他对后世的影响。而《君主论》,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惊世骇俗之书。

参考文献:

①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② 同上第59页.③ 同上第71页.④ 同上第89页.⑤ 同上第111页.⑥ 同上第113页.⑦ 同上第165页.⑧ 同上第159页.

第三篇:读《君主论》有感

一直以来君主论都是一部非常有争议的作品。在西方,这部书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的最独到、最精辟最诚实的“验尸报告”。

一、马基雅维利其人

马基雅维利(1469-1527)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是律师,其家只有一小块地产。1498年到1512年,马基雅维利担任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国务秘书。1513年佛罗伦萨共和国覆灭,马基雅维利被迫辟居乡野,过着清贫的生活,并开始专心著书立说。马基雅维利学术渊博,多才多艺。他的研究兴趣广泛,在政治领域、文学、历史和军事等领域都具有广泛而杰出的成就。

在人类历史上,在群星璀璨的政治哲学家中,或许没有人能比马基雅维里更富有争议了:有的时候,他是声名狼藉的魔鬼,莎士比亚称之为“阴险狡诈、口是心非、背信弃义、残暴无情的马基雅维利”;有的时候,他是备受推崇的先驱,不仅恩格斯对他赞誉有加,而且拿破仑更把《君主论》视为枕中秘籍。总的来说,这些评价毁多于誉,而且“誉之者或过其实,毁之者或失其真”。

二、《君主论》的写作背景14、15世纪的资本主义生产在封建社会内部不断壮大,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封建主义的政治统治、经济限制和思想禁锢,严重的阻碍其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发动了一场以宣扬人文主义为内容的文艺复兴运动。《君主论》便是这次文艺复兴运动中极其重要的一部作品。本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该书蕴含着两对矛盾的现象:它既是一部学术专著,又是一本特殊时代的宣传鼓动作品。

马基雅维利写作《君主论》之际正值意大利处于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时期。整个意大利半岛分成五个较大的国家。教皇的世俗权力扩大,成为意大利许多统治者之一,他本身没有力量统一意大利,却有足够的力量阻止其他统治者去做。法国人、西班牙人和日耳曼人不断入侵又使意大利人饱受外国强权欺凌的痛苦,渴望稳定安全的生活,意大利的有识之士盼望祖国统一,马基雅维利就是其中一员。

三、《君主论》的主要内容

《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是马基雅维利最小但却最有名的著作。全书共有26章。前11章论述了君主国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下去,强调有势力保护国家容易,君主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 第12—14章阐明了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是君主惟一的专业。后12章是全书的重点,全面论证了马基雅维利的统治术。本书写完后献给了洛伦佐•梅迪奇殿下,然而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到他死后5年,《君主论》自1532年印行至今,广泛地引起了各种强烈的反响,从西方到东方,从宗教界、政界、学术界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书中讨论了什么是王国,王国有那些种类,讨论了君主们如何夺得王国的政权,如何维护政权,又怎样丧失了政权,阐述了一个君主要官运亨通,应具备的才能和条件,以及统治的方式、政治权术的理论。他主张,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即所谓的“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正确”的原则。

四、我看《君主论》

“关于我的忠诚老实,应该没有疑问,因为我一直保持忠诚老实,我现在不会改变它。像我一个四十三年来一向是忠诚老实和善良的人,是不能够改变他的性质的;而且我贫穷,就是我为人忠诚老实和善良的证据。”——马基雅维利

引用马基雅维利的一句话开始写我的感想,因为,我个人觉得我看完这本《君主论》之后并没有觉得马氏有多么的丑恶、魔鬼。相反,我倒是感觉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敢于直言、而且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毫无疑问,看了这本书的人应该都不否认他在这本书里面写的都是彻头彻尾的大实话吧!然而他说了实话,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的抵诲呢?那么,从《君主论》中,我想到了什么呢?概括起来就有以下几点:

(一)人性的善恶

有人称马基雅维利为“邪恶的导师”,他以人性恶为基础提出他的学说,由此我想到了我们中国的荀子,他们都有相似的思想。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性是丑恶的,应该要接受教育等各方面的教导,然后才可以去除那些人本性中的恶劣本质,变成一个所谓的好人。而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提到“人类的本性总是忘恩负义的,是变化多端、弄虚作假、怯懦软弱、生性贪婪的。”他深刻地分析了人性,认为人类的本性都是忘恩负义、朝三暮四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险、追逐免得的贪得无厌者。他们都是我们现在经济学上所说的“理性经济人”,都具有自私自利的倾向。在《君主论》里面,关于人性的自私写得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人容易忘记他父亲之死,而不容易忘记他没有拿到的遗产”。它深刻而无情地写出了人类的无情、冷血,在面对自己的利益的时候,都是不管别人而只知道自己是否有获利。

“当你对他们施以恩惠时,他们是整个儿属于你的。当这种需要离现实很遥远的时候,他们表示愿意为你流血,愿意奉献自己的财产、生命和子女,可是一旦这种需要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背弃你了。”因此,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不应该完全依赖别人许下的谎言而缺乏其他的必要准备,否则它就会灭亡。

(二)行事的手段

马基雅维利提出,“世界上有两种斗争方法:一种通过法律,而另外一种是通过武力。前者是人类特有的手段,第二种则是野兽所特有的。但是,由于前者常常有所不足,故而有时必须借助后者。”因此,君主应该是半人半兽的,他应该懂得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两种本性。

对于马基雅维利来说,最终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而手段却是无关要紧的,处于道德规范之外的问题。于是,他认为为了目的,可是不择手段,因为“君主只要能够征服并维护自己的统治,那么他所采用的手段就总会被人们认为是光明正大的,并会收到每个人的认可,肤浅的人往往被事物的表象和结果所蒙蔽,而且这个世界充满肤浅的人。当大多数能站住脚的时候,少数人没有活动的余地。”

也不管你的手段是善或恶,不管是巧取或是豪夺,只有达到目的,手段就会被证明是光明的!

(三)依靠自己的能力

在本书中,马基雅维利也多次提到能力对于一个君主的重要性。他说,“只有那些依靠你自己和你自己的能力来防卫,那才是可考、确定和持久的。”于是,我想到,不仅仅是君主,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要培养自己的能力,积蓄自己的力量,我们不能事事依靠他人,我们遇事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因为别人都是不可靠且不长久的,没有人能够任何时候都在你身边,能够随时随地地帮助你。“世界上最不确定、最不牢靠的东西莫过于没有自己的力量支撑的名声或者权力了。”“那些凭借能力而成为君主的人,得到国家统治权很难,但是得到以后要保有它则相对容易。”因为能力是一个君主所必须具备的有力条件,它是稳定不变的,当一个人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了君主,虽然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很艰难,但是国家在他的统治下,要继续保持良好的运转下去就相对来说简单很多。

(四)善纳忠言

中国有句古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而马基雅维利也认为,一个人特别是作为君主听取忠言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作为一个是否是贤明君主的标志之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唐太宗与魏征之间良好关系的典范,唐朝开创的盛世与唐太宗的听取忠言不无关系。而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也提出“君主应该常常征求臣民意见,不过这只限于他想这么做,而不是别人想这么做。”一位贤明的君主应该是一位眼看四方、耳听八方的人,了解到臣民们的想法或更好的建议,而且根据他们的意见作出坚定的决策。“无论来自何处的良好忠言,都因君主的圣明而产生;而不是臣仆的忠言塑造出圣明的君主。”

(五)君主的道德

“仔细考虑每一件事情,我们会发现某些起初看似美德的行为,如果君主照着做可能会招致灭亡,而另外一些行为初看起来是恶行,可是君主坚持做下去,却能给自己带来安全和福祉。”他在很多章节仔细分析了君王的残暴与仁慈,慷慨和吝啬,守信与违信,他认为统治者如果恪守各种美好的品德,是不能很好的统治国家,甚至会导致灭国的。而且认为,如果一个君主要保持他的地位,他就必需去做一些不合道德的事情,从而使君主能够更好地统治国家。

“如果遵守信义将对自己不利,或者使自己当初做出这个承诺的理由已经不复存在,英明的君主就可以也不应该遵守信义。”面对自己的统治的时候,道德对于君主来说只是非常不重要的事情而已。马基雅维利将政权与道德明显区分开,因此人们把《君主论》的出现称为近代政治学的开端。

五、总结

经过非常仔细地研读了《君主论》,我真是受益匪浅。很早之前就有很多老师推荐过这本书,然而就是没有抽出时间去认真地读。还是非常感谢老师给我们布置的这个作业,让我有机会与马基雅维利的深刻君主论思想发生碰撞,产生思想的花火。即使我的思想还很幼稚,但经过认真的阅读,我至少有了我一些比

较深入的思考。

最后,我想引用《君主论》的一句话:“命运只是我们行为的半个主宰,剩下的一半或者将近一半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是的,命运至少还有一半是掌握在我们手中的,即使有一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却能够去改变那剩下的一半。我们应该主宰我们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把人生交给别人来决定!以此自勉!

第四篇:读《君主论》后感

读《君主论》之后感

我作为一个和政治相关的学生,其实在政治方面没有太多的知识积淀。在和老师平时的课堂交流过程中,就从来没有过极其让我心动的感觉。自从有了开始写这篇论文,我热衷的迷恋上了“现代政治学之父”马基雅维里所著《君主论》。由于自己的文学的及其他知识面的不够全面,很少就听过这个样有名的大家,现在对《君主论》和马氏有了很高的热情。我有幸的读了这本10万字左右的小册子,花不了太多时间,所以我深有体会而不由得有一些感想。从很多方面探讨了君主该如何保住自己的权利,如何治理国家,这么多方面中,我对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该成为一个怎样的君主,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很感兴趣,所以我想着重谈一下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马基雅维里的一生也是有着传奇的色彩。他把政治学的基础由道德移向了权利,从而在政治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在这之前的时代,欧洲的政治在思想史上的流行是由道德支配的观点。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在正义,美德,正面的观点下设计的 一个接着一个的柏拉图式“理想国”。但是马基雅维里认为“许多人曾今幻想那从未有人见过更没有人知道曾今在哪里存在过的共和国和君主国。可是从人们实际上怎样生活到人们应当怎样生活,其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致一个人要是为了应当怎样而忘记了实际怎样,那么他不但无法存在,而且会自取灭亡。”

他的观点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他虽然认为君主就必须有正常人的那种美德,就比如诚实、慷慨、守信,仁慈等等,这些当然是值得赞扬的君主不是一般的人,其实就就必须在骨子里有一种吝啬的品质,都说君主没有慷慨,其实这种所谓的慷慨就慷他人的慨,君主最应避讳的是轻视或憎恨,而慷慨就会带来这两者。可是在马基雅维利心中,残酷从某种角度来说才是真正的仁慈,“他比起那些由于过分仁慈,坐视发生混乱,凶杀,劫掠随之而起的人说来,是仁慈得多了,因为后者总是使整个社会受到顺还,而君主执行刑罚不过损害个别人罢了”。另一点想说的是,从古典政治学到现代政治学的发展。譬如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当然其他学科亦复如是。学者在观点上难免互相攻击,但个人认为必须提出的是,超脱了时代的背景,不同学者之间的能力、思维乃至品行,我们是无从对其高下进行定夺和评判的,或者干脆说是平等的——惟有投入到时代的背景之下,沿袭历史发展的阶段,我们才可以说,谁的观点更成熟,或者只是更接近于我们此刻的生活。这本书在从发表遇到过很大的阻碍,因为他的发表引起了权贵们和宗教的反对,并且对于皇权的统治有了影响,对皇权有了冲击。在之前时日,这种在宫廷的统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会被大多数的百姓知道,但是由于这本书大发表暴漏了很多的只能在统治阶层才能应用的潜规则。马基雅维利去世5年里,即1523年,罗马教皇亲自批准出版了这本闻名于世的书《君主论》。在后来的20年间,这本书竟然连续出版了25次,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其实真正的理解马基雅维利的卢梭说:“马基雅维利自称是在给君主上课,其实他是在给人民上课,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乃是共和党人的教科书。”客观地说,随着历史的演进,我们回溯着去看往昔的名著,尤其是理论型的名著,有时难免哑然失笑,即便不笑,也大抵会觉得平淡无奇。这本身是件好事,因为我们都身在巨人的肩膀之上。但读《君主论》,还是有一个给我启发很大的地方。关于战争的内容中,作者提到,有些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但如果刻意避免,必然无从躲避将来更大、更积重难反乃至可以导致灭国的战争,因而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去面对这样的战争,而且一开始的时候,这样的战争本来就是容易取得胜利的。在第六、第七两卷中,柏拉图提出

了他的理念论和认识论学说,讨论了哲学王与城邦的关系和哲学王的形成。在一个正义的城邦里,哲学王应该成为统治者,因为哲学王是“能把握永恒不变事物的人”,“永远酷爱那种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与灭亡过程影响的实体 的知识”,“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而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在他的观点中有一个,他认为君主不能够赢得人民的爱戴,那必须不能够让他们产生怨恨,把坏事交给奴才去做,把好事留给自己去做,只有把事做不好是,人民只会知道是由于奴才把事做砸了,而不是皇帝。人们总是觉得皇上总是对的,中国的历史上就只有“反贪官不反皇帝的说法吧”。

第五篇:《君主论》书评

评《君主论》

受老师推荐,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君主论》来阅读,感受颇多。我读的是马基雅维里著,王水翻译的《君主论》。书的封面就印了这样一句话”这不仅是一本有关政治斗争的书,同时也是一本经管励志的书,它可以让“坏人”变得更“坏”,让“好人”变得更强大!”,刚借到书就对这句话好奇,但是读完书后突然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这书是最有名的政治学著作,其实我看也是成功励志学。

《君主论》以第一人称叙写,语言很有号召力,读着它就好像作者在你的耳边叙说,它的字里行间有一种魅力让你沉浸在里面,享受在里面都不愿出来。读着它,它好像牵引着你的思绪,你都能感觉到它要告诉你很多有用东西。它带你一起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二叹息,一起去评判罗马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一起去总结那些王国的失败与成功。让你感觉自己也是一个马基雅维里,自己也是一个政客,感觉自己也可以合纵天下一样!

本书虽说只有136页,但是页页是精华,它共有二十六章,其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君主权力的形成、来源、管理和维持。书中没有啰嗦的言语,用词简洁准确、通俗易懂,每一个案例分析都非常到位,每一个结论的论证都非常经典。

我觉得这本书有很多现代意义:

(一)管理学上。这本书了在论述君主如何管理国家的篇章中,有许多理论可以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学中,把书中君主换作成一个企业的领导,把国家换作成企业。

(二)政治学上。这本书虽说在政治学方面,它的有很多糟粕,但是只要我们愿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本书的精华方面还是有很大借鉴意义的。

(三)历史学上。这本书它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以及当时人们生活的政治环境,它对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研究有借鉴意义。

这本书还有其他学科等的研究意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想说的是,虽然它小,但是它的确像个小宝藏。

如果说孔子曹雪芹等是中国被误解的最多的人,可能马基雅弗利则是西方被误解最多的人之一吧。马基雅弗利显然不是“马基雅弗利者”,虽然他的作品有着许多冷酷残忍的评价。但不见得作者就是这样的人。他应该只是把自己的研究结论如实的写了出来。正如同研究癌症的医生显然不是癌症患者是一个道理。马克思曾评论此书:马基雅维里使“政治的理论”摆脱了道德,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由此就揭开了政治思想史上新的一页。他的权术思想又代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诞生。

除了书中的各种分析外。我倒是总结了一下此书给我的三个结论。要做一个伟大的君主,其一是要勇于打破过去的不符合自己利益的旧规则,建立新的适合自己利益的新规则;其二则是尽可能遵守符合自己利益的旧规则;其三在建立完新规则后,为了消除民众的怨恨要推出一个替罪羊。

此书上佳。不过由于自己见识浅薄难以领会其中精华罢了。以后还需要细细品读。

14行管2班黎春亮 2014111207

2016年4月10日

下载读君主论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君主论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君主论读后感

    读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有感 DZ1433013 NJU李* 内容摘要:尼科洛·马基雅维里(1469-1527年)是文艺复兴时期博学多才的“巨人”,杰出的人文主义政治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

    《君主论》读后感

    《君主论》读后感我这样的普通人,因为这并不仅仅是一本有关政治的书,也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就比如“君主为目的而不择手段”这种观念,其实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君主论读后感

    1. 君主的政治行为不应该受到道德规范的束缚而应完全以实效为原则 2. 君主应当经常做弱小邻邦的保护者,但不要增加他们的力量 3. 君主必须懂得如何运用人性和兽性(“狮子与狐......

    君主论读后感

    《君主论》读后感马基雅维利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课耀眼的明珠,他在人类历史让第一次将政治学和伦理学区分开来,《君主论》是他的主要作品,成书于1513年,当时梅迪奇成为弗洛伦撒......

    君主论读书笔记

    君主论读书笔记正如马基雅维利写的那样“凡是想要获得君主恩宠的人们,向来都是把自己认为最宝贵的东西或者自以为君主最喜爱的东西作为献礼”,马基雅维利确实把自己最宝贵的东......

    君主论观后感

    1.《君主论》是一部阐述帝王之术的著作,其作者马基雅维利是西方政治学史上最富争议的人物之一,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

    《君主论》读后感

    《君主论》读后感 可以说这本书与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在谈《君主论》之前先说一下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在此之前也稍有耳闻。我发现在马基雅维利的个人介绍中提到他出身于一......

    君主论读后感

    《君主论》读后感读了马基雅维利所著的《君主论》,对这个所谓“恶魔的导师”有了一些更直观的了解。其实马基雅维利只是把政治中的一些原则直接的,不加修饰的置于世人面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