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英语听力能力
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英语听力能力
[摘要]英语听力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但是 ,在英语学习中很多同学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和最大的困难就是英语听力,尤其是那些高考时不考英语听力和英语教学薄弱地区来的学生,所以进入大学后,面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已占总成绩的35%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成为大学英语学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怎样优化听力课堂的教学质量一直是困扰大学英语教师的一个重要问题。听力是人们理解话语的重要途径,是深入学习语言,进行语言交际的基础。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当重视听力教学并努力提高听力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听力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巨大作用。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的五项基本技能,它们不仅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英语教学的最重要的手段。而在这几种能力中, 听力的培养最容易受到人们的忽视,特别是在中国有的地区,高中阶段没有听力的内容,导致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听力根本就是从零开始。而大学里,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也导致大学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很难去把握,所以,在大学阶段,对英语听力的教学探讨,打造一个高效的教学课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英语听力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而现阶段,笔者根据自己几年来的英语听力教学经验发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大学英语课程安排的不合理。在很多学校,英语听力课程安排的较少,听力教学没有得到重视。很多学校把重点放在了课文的讲解上也就是精度课程上,这样导致教学老师也把很多的精力都集中在精度课文的讲解,语法知识,词汇翻译等等,而忽视了大学中听力能力的训练,而作为大学,毕竟不能和高中阶段相比,因为大学生毕业之后面对的是工作,而工作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占的比重更大,听力是实际英语运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假如听不懂外国人的话,那交流就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此外,部分院校的英语听力只局限在听力讲解和听力测试等单一的模式,听力课堂也成了机械化的听力测试课堂,教师成了测试者和检查者,学生也是被动地接受听力信息。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不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科学的英语听力技巧和方法,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1.2英语听力教学内容单薄当前大学英语听力教材的内容很单调,主要是以语言教学为主,教材内容缺少趣味性,文章的内容还缺乏文化常识和文化背景。另外,教材内容听力的语气、语速和停顿与标准英语有很大的差距。这种教学模式无法真正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更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1.3学习英语的目的表面化目前很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主
第二篇:提高教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MicrosoftWord文档.
高效课堂督促下促进对话互动的教学研究
一年级孩子自控能力差,活泼好动,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高效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该怎样组织好学生,使其在教师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学习呢?以下是我对一年级组织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组织好课堂教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
1、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没学到你意想中的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在上课前,可以这样说:“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耳朵最灵,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比比看,今天谁能得到小红花。”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而且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小活动是最好的,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
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如:“上课铃声响,安静等待老师进课堂。”(教育学生不要大声喧哗;课程进行一半时可以活动一下如:“点一点,摇一摇,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小朋友对“笑一笑,哈
哈哈”特别感兴趣,当说“坐坐好”时,都坐得很好了。教师和学生一唱一和对儿歌,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走神的机会。我们要认识到在一年级课堂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抓好纪律的关键。你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须事先让他们清楚。然后,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
3、老师讲课时要使用儿童化语言。
一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一定得蹲下与孩子们说话。
4、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
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二、把好质量关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障
1、把好拼音教学质量关。
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重点是拼音教学,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拼音的学习上,这也是很多一年级语文教师最头疼的问题。拼音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是学生识字的好帮手。拼音教学要让学生发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能借助图形帮助记忆。如:教学声母“a”时,可以编顺口溜:“张大嘴巴a、a、a;小女孩练唱a、a、a”,帮助学生记忆。再引导学生观察“a”的形,“a”像小女孩的头部,左半圆像头,竖右弯像小辫子。学生以各种方式练习发音,体会发音要领。如:用小镜子自检发音口形,同桌互检,“开火车”练习发音,小组比
赛等。
2、加强学生的识字、写字练习。
在学生学会拼音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拼拼音的方法,使他们不再依赖教师教读,而是自己借助拼音识字。在识字教学中,要进行形式多样的识字比赛。如:同桌之间比、组与组之间比、男生与女生之间比等。还要引导学生去认识我们身边的一些学过的字,如:广告、标语等,巩固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这样学生的识字量会不断得到扩大。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写字练习,这与识字教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写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写字教学中教师更要强调写字姿势,长期严格要求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习惯。学生的执笔姿势尤为重要,正确的执笔姿势是写好一手漂亮字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不能忽视这一环节,教师要规范学生的写字笔画、笔顺,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写字教学不只是要求学生会按书照抄,而且还要记住它们的音、形,理解它们的意思。教师要让学生经常听写,不断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教给学生记忆字形的方法,如:利用加偏
旁、减偏旁、比较法等方法记忆字形,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识字能力、写字能力的提高。
3、加强学生的朗读练习。
朗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通课文。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这样只会导致学生形成依赖性,使他们不能自主地去学习,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要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要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通课文、熟读课文,如采取同桌之间、组与组之间、男生与女生之间进行比赛朗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4、加强学生用字组词,用词说话、写话练习。
对于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词汇较少,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学生的组词、说话、写话练习。在学生学会生字的基础上,让他们用生字练习组词,鼓励学生用一个字组多个词,同时,挑选出自己喜欢的词语练习说一句话,并写下来。这样做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基础。
5、加强学生的看图说话、写话练习。
看图说话、写话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意思完整、表达清楚的一句话,并写下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做好以上几点的同时,教师要吃透教材内容,了解教学大纲,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上好每一节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集中注意力,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紧凑性,要注意教师口语表达的艺术性。每上完一个单元都要对该单元进行一次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予以弥补。对学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要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从不自觉学习转变到自觉学习上来,学生学习才能有所进步,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总之一句话:爱心+耐心+细心,才能使课堂高效。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达到最优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浅谈高一地理高效课堂秭归二中唐冬丽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学科也应顺应潮流,改变传统的传授方式。宜昌市从2008年开始进行高中新课改,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作为一名工作不久的一名年轻教师来说,我很幸运的加入了地理新课改的队伍中。在各级领导和教研员的带领下,我们将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学目标指导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针对高一高效课堂教学,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优化课前准备
第一,指导学生预习。地理是一门十分注重实践应用的学科。要做好课前预习,每次上课前将相关的预习题留给学生,指导他们有针对性的自学,找出疑难问题。第二,加强备课。地理是一门综合类学科,它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师要专研教材、定好目标,背诵学生该背的内容,典型例题自己先要做,及时补充专业知识。开学后和同学科其他教师集体备课,探讨教学方法。
二、认真反思教材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所以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启发、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这些今天看来已经成为常识的知识的来龙去脉。人类对环境的认识,既有科技方法上的进步,更有思想观念上的飞跃,还伴随着科学与迷信的残酷斗争,这些丰富的内涵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体现出来。要达到这种教育效果,就必须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引导他们质疑、调查、探究、讨论,在良好的心境下完成学习过程。
三、转化教师角色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08年我有幸参加了新课改培训,在这一活动中,指导思想是学生是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否发生变化,教师应针对这种变化提供相应的服务。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也在成长,在新课改推进过程中,教师要用心去呵护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通过优化教学细节来营造一种足以润泽学生心灵的民主关系,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教学的过程变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 1
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在课堂上可以多用一些“你认为呢”“谁还有不同的意见”“我们一起来探索”“ 我们开始活动”“非常好”“太棒了”“请坐”……的话语,以此来鼓励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创设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四、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一直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原则,坚持科学素养的形成从培养兴趣开始的观点。例如;在讲解风的形成时,我把自己当做空气质点,一排排的课桌当做等压线,左胳膊当做水平气压梯度力,右胳膊当做地转偏向力,让学生比较高空中和近地面的受力情况。一个问题就这样被肢体动作和简单的几句话解决了,同时还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
教师的反思大多是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教学反思尤其重要。要对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提高等情况进行反思,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使教学与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我曾经听过一节观摩研讨课,《地球的圈层结构》。在讲述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的过程中,老师要求学生分为三组,周末时亲临大自然,分别讨论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中的感受,然后总结出地球外部三大圈层的特点,几组学生都很积极。可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所谈内容大多是探险、旅游的感受,完全脱离了教材内容,有些学生甚至在活动过程中趁机打逗,表面看上去这节课很热闹,似乎每个学生都在参与活动,但实际上,教师对课堂的驾驭不是很好,关键是当整个活动结束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不是很好,可见活动的实效性不大,违背了活动的初衷和目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流于形式,在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实践得出结论这才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活动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严谨,对于活动的每一步都应该给予学生清晰地描述和指导,然后再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新课改的这一要求实际上是对老师能否掌握整体课堂教学过程、能否驾驭课堂的一个重要挑战。
总之,通过这一年来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让我深刻的感悟到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地理教师身上的责任和重担。领会到节约、高效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概念,教学同样需要。在实践中我们要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切实改变现状,构建低耗高效的课堂,长足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篇: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雷小平
在现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传统课时大幅减少,但是各科教学内容却有无减之势。怎样在不占用学生时间的条件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得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打造高效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该采取哪些举措去打造高效的课堂从而提高质量呢?
一、立足学校实际,建章立制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障
打造高效课堂首先必须建立起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办学理念。学校应首先成立了高效课堂的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组织。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科室、教导主任、各科教研组长以及部分学科骨干教师担任小组成员。各成员明确任务分工,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加强过程的指导与监管,为高效课堂创建的有序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管理是夯实高效课堂的前提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教学常规是成就高效课堂的“规”和“矩”,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突出了对课堂教学常规的管理。一是加强备课管理,坚持集体备课制度;二是落实课堂督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是严格“常规”检查,关注教学每一个环节。只有加强管理,才能落实各项制度,打造高效课堂。引导让老师从“高效课堂”去想办法,逼迫老师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久而久之,老师就会从课堂教学上去花心思下功夫,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慢慢的,课堂自然就越来越“高效”,先进的办学理念才能得到贯彻落实。所以,只有把“高效课堂”这一池水搞活了,“减负提质”才能真正看到生机和希望。
三、打造高效课堂师生双方面的认识提升是关键
(一)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出成效。为了确保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我们学校一直实施集体备课制度,学校分学科成立备课组,要求备课组每周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校长、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等班子成员挂点备课组,实地参与每次集体备课活动。课前备课时由指派人认真梳理和总结下一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逐一细化,内容要求尽可能全面,紧扣教材并根据学生实际有所拓展,因地制宜制定教法,落实三维目标。
(二)开展“阅读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课前充分预习,做到课本内容心中有数,课堂上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课堂学习就有成效。一要指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所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二指导学生培养课堂学习习惯,有了好的习惯,学习才回有好的成效。
四、打造实高效课堂要着力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为打造高效课堂铺路奠基。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抓理论学习,积极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撰写学习笔记,给每个老师“洗脑”,转变每个老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让教师立足课堂,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二)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转变教师角色。学校将好课的标准定位在“不只看教师有无出色的表演,而是看学生有无出色的表现”上,引导教师自觉从演员向导演转变,由课堂的主宰者向课堂的参与者转变,在课堂上既做指挥员,又做战斗员,不断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学理念,从而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是扎实开展听评课活动。让教研常态化,是学校教研活动工作的目标。每学期,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要求同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听课前,人手一份课堂授课评价表,分别按照不同的教学评价方式对课堂进行观察。课后,每位教师针对不同的观察点对本节课进行客观的评价,共同诊断课堂教学问题。本学期,我校结合“一师一优课”活动开展了“高效课堂”教学赛课活动,所采取的“课堂观察与分析”研讨模式,领导引导,骨干教师引领,开创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新局面。
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积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立足课堂,组织课堂争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如课堂里可以分3-4人为一学习小组,不求热闹场面,力求学生互学,实际解决问题。同时,分层次设立目标,达到各自目标就行。通过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中发现、解决问题,在学中训练和提高能力。
五)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培养学生对自己提出明确、具体而又严格的要求,并且认真依照去做,时间长了,自然就成为习惯了;还要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形成好的行为习惯。
今年,我校提出了向课堂要质量,狠抓教育教学工作,从小处着眼,找准适合我校的切入点,扎扎实实开展工作,使“高效课堂”的避免了“空对空”的无效演练,教学质量也是大步提升。在今年的中考中,初三学生共83人,考取700分以上5人,7A生6人,一次性合格率达97%,各科成绩都有上升。学校向“课堂要质量”才能生存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只有始终抓住打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高效课堂,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篇: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分析
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商州区第二小学 吕 丹
2000年我参加工作之初,正是推行素质教育之时,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向四十分钟要效益”是我们教学的追求。十余年来,我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虽然我在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结构,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存有不少疑惑,似乎走不出传统教学的窠臼。直到最近几年提出的高效课堂,让我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
高效课堂就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高效课堂提倡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理念我很为推崇。结合我近三年来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学习、培训和实践,现反思如下:
一、转变教学理念,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是师生交往“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由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转换为指导学生的“开放式学习”, 同时教师的观念也要改变, 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建立起和谐民主、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与学生做朋友,对孩子各种各样的想法、探索精神给予理解接受,这就是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只有这样,孩子的心灵才能得到自由,舒展自我,超越自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能够蹲下身子去与孩子对话,也大胆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有时害怕太“放任”而收不回来,会打断学生天马行空的发言,也许会在无形中削弱他们奇思异想的创新意识。
二、课前精心准备,学会运用教材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实现课堂的高效,必须在课前下足够的功夫,要充分了解学生认知能力,要认真钻研教材、用心解读教材、灵活运用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正确选择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在正确选择教学内容时,有一个“三讲三不讲”我觉得非常实用:“三讲”即讲重点、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讲易漏点。“三不讲”即学生自主学习能学会的不讲,学生合作学习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会的不讲。反观我们以前的教学,教师们尽职尽责,课前认真研读教材,看了大量的参考书,唯恐遗漏一个知识点,课堂上面面俱到,不管学生会的不会的都要统统扫一遍。这样一节课下来,可能也做到了“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混,正如人家所说“全面开花,到处点火,徒劳而无益”。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教师课前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够精准。
三、有效组织教学,合理安排时间
一堂高效课,一般由精讲、精学和精练三部分组成。所谓精讲,主要体现为教师抓住知识的关节点、关键点、易错点、疑惑点等,讲出知识的精华,讲得精彩。把握住了“这四点”就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学即教师精心安排学的时间,让学生能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获得最大化的效益;同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能力的不同,精心挑选、灵活安排高质量、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即精练。
一般来说,教师讲的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学生练习活动的时间不宜少于20分钟。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另外要坚决去掉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有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有些教学环节则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取舍,从而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使课堂教学更高效、更流畅。
有人说“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时间对半分的,那你的课是个及格课,如果三分之二的时间让给学生活动,教师的讲解等活动占三分之一,这样的教师是个好老师,如果四分之三时间给学生,你是个优秀老师,你要是只用十分之一的时间,那你是个特级教师。”回想我们平时的教学,感觉最大的失误还是在于老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比如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练笔,常常是老师指导如何去写,真正落实在课堂上让学生写的时间极少;又如阅读教学,虽然常常有多种形式地读,但是否真正是有梯度、够密度地读,我感觉不尽然。
四、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
高效课堂有一个基本特征叫“愉悦共享”,就我的理解就是师生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那么如何能够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我以为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达成。比如游戏、猜词语、小辩论、分角色朗读与表演、角色互换等等形式。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复习古诗歌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在复习生字词时,以“猜词填空”的形式展开,既检测了字词的书写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对字词的运用能力。学习《半截蜡烛》《负荆请罪》时,我就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心理变化。学习《广玉兰》时,正好校园里就有广玉兰,于是我课前组织学生去仔细观察,课上让学生分组就自己的观察结果与感受进行交流,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踊跃,广玉兰的外形、品格很自然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都动起来,让他们的思维高速运转起来,让他们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如此课堂,学生能不爱学、乐学吗?另外,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恰当应用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我们已不像最初追求课件的精美,而是返朴归真,注重它的实用,确实使课堂更为高效。
五、重视教学评价,适时“戴高帽”
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于是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听到“回答得真好”“你真棒,我也要和你一样”这样的程式化表扬,可是时间一久,学生听腻了,这样的表扬效果就不够好了,我们甚至也懒得说了,课堂气氛也随之沉闷了。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评价语太过笼统,不够丰富、准确,“高帽子”不新颖,不够吸引人。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曾经说过,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100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但是“高帽子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给学生戴的,要戴得合适,要讲求戴帽艺术。”就我的经验而言,“高帽子”必须得戴,但要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区别对待。有的学困生如能勇敢地举手发言,如能比较完整地把一句话说清楚,如能把一段文章读通顺时……我们不妨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表情激动地给他“戴高帽子”;有的优等生本来就回答得很好,但停留于表面,欠深层思考,这时,需要给他戴顶“小帽”,鼓励他继续向上冲锋,当经过认真独立思考能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时再给他“戴高帽子”也不迟。所以说,戴高帽一定要适时适度,评价的语言一定要丰富准确、富有激励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新课改时代的老师,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追求课堂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只要我们精心施教,勤于反思,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一定会打造出高效课堂,稳步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