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暗访老师90后员工的管理和培训方式
酒店企业中最重要的财富就是员工,员工的稳定性(不仅仅是流失率,更重要的是工作中的精神状态和积极性)严重影响酒店的服务质量的稳定,也制约着酒店的发展。稳定员工队伍、鼓舞士气,各家酒店都在尽力在做。分析员工的心理状态,将情感管理与行政管理结合起来也许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酒店员工普遍年轻,尤其是80、90后出生的员工,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对他人关注和关爱的习惯,同时兼备自信和自卑是他们的主要心理特征。当他们在工作中受到挫折或者是受到客人抱怨、投诉时会私下发牢骚、生闷气、厌烦、工作效率降低,严重的会离职而去。当我们发现不妙进行补救时,大多数已是无可挽回了。
有些国际品牌酒店在员工管理的情感着力点上,于无声处,但却有效果,可借鉴一二。其一是“走动式管理”,鼓励酒店管理人员走出办公室,深入到服务现场,深入到员工操作现场,通过和员工的接触沟通,加强情感沟通,建立融洽关系,营造“你我同在”的和谐氛围。这种以情感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管理方式,可以融洽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同样当管理人员以常人的形象出现,表露自己观点,和员工一起操作,即使表现出一些缺点,员工也愿意与之接近,与之交流,也更容易获得员工的认可。其二是团队建设“趋同原则”,其意思是根据员工年轻,情感可塑性强的特点,当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可这个团队或某个管理者,他的意识或习惯会不由自主地模仿或接近他的管理者的行为习惯,同时会意识到:一个人要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具备适宜的环境,要有好的团队。如果在其周围形成了这一环境,一般都不会轻易离开,员工个人主义及浮躁情绪会随之减少,工作稳定性也会加强。其三是诚心诚意地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管理人员,应当意识到人人需要表扬,而且必须诚心实意地去表扬。其实表扬鼓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口头赞扬,通报表扬,请被表扬人上台接受众人的鼓掌祝贺,在店报上予以公布等。虽然物质鼓励也是需要的,但是促使人们“取得优异成绩的因素远远不只是金钱,上台接受赞扬比接受一份装在信封里的奖金要重要得多。”其四是理解、体谅员工的心理感受。酒店年轻员工的心智不够成熟,极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比如,与同事待遇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平衡感、因为工作中遇到难题而产生的逃避心理、因为客人的批评抱怨而产生焦躁情绪等等,这时讲酒店的发展愿景、讲管理规定不会有效,只有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分担压力才会更有效果。因为人们在无法承担压力时,常常不能做出理智的判断,会因情绪而激动行事。因此当面对此类员工时,管理者真诚地问一句“我能帮你做些什么”要比空洞的说教更有效。(领班以上管理人员应全员学习关于90后员工的管理与培训的方式)
员工的服务意识及主动热情欠缺,工作中有懈怠和松弛现象,这也是酒店管理 者时常遇到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所谓的“员工工作倦怠症”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心理学家发现,如果员工长时间从事同样的工作,会觉得厌烦、沉闷,并且工作表现低于平常。因为他们正处于“油尽灯枯”的边缘。是的,员工们都在忙碌,还有人微笑着小声谈论工作,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他们对工作的厌烦已表现在脸上,一定是已经精疲力竭到无力掩饰了,这时问题很严重,员工对工作从未倦怠过,这是不可能的。人的生理机能决定了人的体力、注意力、智力的高峰运作时间的限度。长期在单调枯燥的工作条件下重复同样的工作,最先失去的是新鲜感,然后是成就感,最后可能怀疑工作价值。
重燃员工的工作热诚与激情的方法,应该从重新审视岗位描述开始,即岗位职责 再次培训。一是管理者可以邀请员工参与讨论和制定他所在岗位的岗位描述。这能帮助经理人发现原来岗位描述的不足,同时了解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以及在员工的岗位设置上,存在哪些不合理的问题。其次管理者还可以问一问员工,他们最想做什么工作,最好让员工知道,要是提升到理想的职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还需要什么样的经验、技能和知识?从什么方面可以学习和得到这样的技能训练?需要多长时间?酒店可以为员工提供什么帮助?三是在酒店可以进行工作轮岗和员工掌握多种工作技能的情况下,实现员工工作的丰富化和多元化。这样,既明确了工作职责,避免了员工工作的倦怠,同时又帮助员工进行了合理的职业规划,为他们设立了工作目标。
员工激励的手段很多。常用的激励员工工作有三种方法,即轮岗、拓宽工作职责范围和交付员工更有挑战性和更有难度的工作。因此,通过改变员工工作的内容、工作量和工作方式,为员工带来新鲜感,刺激他们身上已经麻木的神经,让他们在新鲜变化和刺激压力中重新唤醒自身的能量和才智。
第二篇:员工培训方式创新
企业员工培训的五个创新
来源:考试大【考试大:教育考试门户网站】2012年8月24日
员工培训必须面向企业,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任务是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为了达到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企业的培训部门必须首先调查企业现有的人员构成,素质状况和能力结构,充分认识和了解企业既定的经营战略,提高员工在经营、生产、营销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决定培训时要积极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强调学员的参与和合作,培训方式要以体验性的操练为主,比如案例分析,故事讲解等,让学员在实践中充分理解理论的内涵和实质,反过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吸收。学员从被动的反应模式转向主动的战略性培训模式,超前为企业储备所需的人才,使企业成员及早获得未来必须具备的技能和知识。
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形成的过程,实质就是提高员工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技术专长、激发他们满足生理、安全、社会、尊重、自主、自我实现等各种需要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员工的集体意识,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和竞争力,从长远和整体看,培训是改进和提高企业整体效能的一个基本途径和手段,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提高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促进管理工作的有序和优化,进而达到组织成功的终极目标。企业只有通过培训能够以最大的限度激发员工的潜能,这将使企业在培养人才的投资上得到全面的回报。把培训视为一种投资,而不是看成一项消费或可有可无的任务,造就、培育和留住一大批人才是许多成功企业的共识。
有效的企业培训,其实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过程。事实上,培训的效果并不取决于受训者个人,而恰恰相反,企业组织本身作为一个有机体的状态,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企业员工培训,作为直接提高经营管理者能力水平和员工技能,为企业提供新的工作思路、知识、信息、技能,增长员工才干和敬业、创新精神的根本途径和极好方式,是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是比物质资本投资更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从来没有象现在那样重视培训。
培训—企业腾飞的翅膀
有效的企业培训,其实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过程。事实上,培训的效果并不取决于受训者个人,而恰恰相反,企业组织本身作为一个有机体的状态,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良好的培训对企业好处有四点:
1、培训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就企业而言,对员工培训得越充分,对员工越具有吸引力,越能发挥人力资源的高增值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有资料显示,百事可乐公司对深圳270名员工中的100名进行一次调查,这些人几乎全部参加过培训。其中80%的员工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表示满意,87%的员工愿意继续留在公司工作。培训不仅提高了职工的技能,而且提高了职工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对工作目标有了更好的理解。
2、培训能促进企业与员工、管理层与员工层的双向沟通,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不少企业采取自己培训和委托培训的办法。这样做容易将培训融入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对全体职工进行企业意识教育的微观文化体系。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认同企业文化,不仅会自觉学习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而且会增强主人翁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大家的敬业精神、革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上上下下自学科技知识,自觉发明创造的良好氛围,企业的科技人才将茁壮成长,企业科技开发能力会明显增强。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请在茅山下查找。
3、培训能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美国权威机构监测,培训的投资回报率一般在33%左右。在对美国大型制造业公司的分析中,公司从培训中得到的回报率大约可达20%-30%。摩托罗拉公司向全体雇员提供每年至少40小时的培训。调查表明:摩托罗拉公司每1美元培训费可以在3年以内实现40美元的生产效益。摩托罗拉公司认为,素质良好的公司雇员们已通过技术革新和节约操作为公司创造了40亿美元的财富。摩托罗拉公司的巨额培训收益说明了培训投资对企业的重要性。
4、适应市场变化、增强竞争优势,培养企业的后备力量,保持企业永继经营的生命力。企业竞争说穿了是人才的竞争。
明智的企业家愈来清醒地认识到培训是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人本投资”,是提高企业“造血功能”的根本途径。美国的一项研究资料表明,企业技术创新的最佳投资比例是5:5,即“人本投资”和硬件投资各占50%.人本为主的软技术投资,作用于机械设备的硬技术投资后,产出的效益成倍增加。在同样的设备条件下,增加“人本”投资,可达到投1产8的投入产出比。发达国家在推进技术创新中,不但注意引进、更新改造机械设备等方面的硬件投入,而且更注重以提高人的素质为主要目标的软技术投入。
事实证明,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有了一流的人才,就可以开发一流的产品,创造一流的业绩,企业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战略规划是指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状况及其变化来制定和实施战略,并根据对实施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必须是可执行的,它包括两项基本内容:企业发展方向和企业资源配置策略。企业战略是一种模式或计划,它将一个组织的长期使命、愿景追求与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列结合成一个紧密整体。一个制定完善的战略有助于企业组织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环境中的预期变化,以及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行动合理配置自己的资源。战略解决的企业内部思想一致、步调一致的问题。思想一致,才能有目标一致和行为一致,才能减少内耗,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所以做战略对企业来讲是投资小,见效极大的行为。没有战略的成功注定暂时而短命。
因此企业员工培训与企业战略之间的联系紧密相连,相互不可缺少,企业战略规划是企业未来不可缺少的宏景蓝图是企业前进的方向与动力,而员工是企业的活力资源,培训员工是企业提高内部工作的一种手段与激励方式,只有两者相互结合,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与前进。
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可以有效地改进员工能力水平、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等等,这无论是对于企业员工还是对于企业,都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为何还有一些企业员工不愿意参加培训呢?有管理专家分析指出,这与许多企业开展的员工培训培训内容设置不合理、培训计划缺乏连贯性等等原因有关。针对此,管理专家建议:企业开展员工培训要想获得好的效果,要选好培训方式,要以使员工获得提高作为培训要达到的目标,并对员工培训加以创新。那么,员工培训如何创新呢?
一、培训内容要有前瞻性
企业培训不仅仅是为了目前的需要,更要考虑将来的长远发展。培训内容的适当与否是培训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为此必须作好培训前的需求分析。个人分析就是找出某一员工现有的技能水平与要求的技能水平的缺口。培训就是要填补缺口,雪中送炭。需要建立一种持续的、经常性的培训机制。这种机制应涵盖企业的所有员工,还要选择适合的培训方法。例如用于在岗培训的内部导师体系,用于强化培训的内部培训专家,利用外部培训资源:将员工送到外部进行培训或邀请外部培训专家来企业培训等。
二、培训计划要有系统性
根据企业现状及发展目标,系统制定各部门、岗位的培训发展计划。根据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为每个人制定了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搭建起了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提供了充分的培训机会,并实行培训与上岗资格相结合。制定一个具体、多样的培训主题,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涵盖各个部门、各个层次。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适当的主题、深度及培训形式。因为,一刀切式的培训不会收到预期效果。对高级管理者强调培训也同样重要。培训往往是为提升低层员工而设。如果高级管理者不称职,那么整个培训预算将会付诸东流。
三、课程设计要有针对性
要“有的放矢”,把握好培训的主题方向、要达到的目标,不能“漫无目的”地所有项目一起上,在一定时期内,还需要主题明确、中心突出。在培训形式上要灵活、生动、活泼,易于为员工所接受,切忌形式主义、走过场;要紧密联系实践,形成双方的良性互动,避免单向的灌输。大部分跨国公司都有职位说明书,在职位说明书中都会列出该职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所以,出于组织需要的培训就要结合职位说明书来进行。
四、让员工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
员工往往认为培训的重要意义在于获得证书,而忽略了培训的实质。切忌所有学员都有证书,每次培训需要保持一定比例的不及格者,这样员工才会努力并认真地参与进来。证书不一定要权威机构的,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但你要尽量将这个证书变得权威些,变得有吸引力些。改善员工的硬技能固然重要,同时,改善他们的软技能,如纪律观念、职业道德和献身精神更为重要。因为它不仅是硬技能培训有效性的保障,而且可以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为此,向员工表明培训及课程对他们的重要性和对他们职业发展的帮助会提高培训的效果。
企业打造学习型组织,除了持续有效开展各类培训外,更主要的是贯穿“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质的培训思路,建立一个能够充分激发员工活力的人才培训机制,通过各种手段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员工自发学习的组织氛围,帮助员工建立起“终生学习”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员工自我提高的能力,通过员工价值的提升,促使人力资源增值,企业才能保持高速稳定发展。
总之,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应注意结合企业本身的资源优势、员工特点设置培训内容,并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企业员工培训方式切忌死板,切忌“你教我学”的旧套路模式。采用创新式的寓教于乐的培训方式,启发与引导并进,学习和交流兼顾,在教习理论的同时,辅以个案分析等都有利于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最终达到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目的。
第三篇:新进员工培训方式
新员工培训方式
第一,在适用范围上,我们考虑:在此规划之列的应该主要是大、中专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或拥有一年左右工作经验的中专以上学历人员。为什么选择这类人群呢?因为他们绝大部分人刚刚走上社会,社会对他们来说还很陌生,对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单纯,这类人就像一张白纸样,等待着开发与引导。而他们也比较容易接受企业的文化、观念,形成较普遍的价值认同。作为企业来说也应该给与他们机会,让他们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培育平台,这样也是企业对员工、社会负责任的一种姿态与表现。
第二,明确试用期限与薪资待遇。作为新员工来说,这两块应该是他们入司前最关心的问题。如果我们给出的答案弹性比较大,可能让他们觉得人为因素含量过高,对企业的信任感会产生一定的危机。所以,我们认为,在和新员工谈待遇方陎问题时,我们要尽可能地给出一个肯定的答复。从现行的《劳动合同法》来看,半年是最长的试用期限,但是从目前的使用情况看,已经有很少的公司采用半年试用期的了。而参照即将通过的新《劳动合同法》,只有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技术研发等岗位使用半年试用期,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家对三个月的试用期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因此,我们建议:在和他们谈这方陎问题时,我们也能否给予三个月的试用期标准。薪资方陎,因为公司对试用期员工有明确的规定,在此,就不累赘多言了。
第三,构建一套易于管理并方便操作的新员工控制体系。我们的新员工有很多时候被当作“灭火队员”来使用,让人感觉这样使用的成本过高,代价过于残酷,而他们也容易产生逆反情绪,这样选择逃避的可能就比较高了。我们思考,车间在分配他们工作的时候,能不能从换位思考的角度来分析。因为,很多人刚刚从学校毕业,对高强度的劳动量肯定不能马上适应,对他们的使用还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夜班制度建议暂时不在他们身上运用,希望在他们对团队、环境、工艺熟悉后再采用。因此,工作安排应该更注重有序性与合理协调性。另外,确定督导人员对他们进行指导、督察很有必要,新员工才进公司后,对他们来说什么都是新的,他们很希望去接触新的事物,但苦于找不到适当的渠道,这样有时甚至会感到很茫然。因此,为他们选择一位比较合适的督导人员对他们合理引导就显得很有必要了。考虑到我们车间操作工的总体素质还有待加强,那么如果我们选择他们作为督导的话,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并不太合适,因此,我们车间的管理人员能否兼领此任呢?应该说这类新员工每次来公司的人员数量并不是很多,操作起来的难度系数还是比较适中的。同时,我们办公室也应该对他们的情况适时跟踪,了解他们的状态。
第四,应该更清晰地了解新员工的真实想法,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作为新人来说,他们内心其实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而我们也有义务去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增加与他们交流的渠道。因此,我们考虑采取让新员工记日志的方式来让他们说出心中的想法,在陌生的环境下,往往书陎表达比口头表达更加顺畅。为了保证日志的内容真实可信,我们建议:由我们办公室作为日志的直接承接人,而我们也可以将日志中的有价值信息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通过日志的手段我们可能比较好地了解到我们工作中的某些不足之处,也方便我们增进与新员工的沟通理解。
第五,持续做好新员工培训工作。借鉴一些大公司的培训机制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多数的公司选择新员工入司培训的时间一般是:新员工入司的当天。这样的培训时机在理论上与实际操作上都是比较合适的。但是,这样的机制可能并不符合我们的实情。我们知道,前陎的做法一般说是需要有一个人员相对比较集中的条件,如果我们也采用这样的做法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可能要浪费不少人力、物力、财力了。因为我们没有办法保证我们的新员工能够以规模数量进入公司,绝大部分的情况是,一、两个、几个人而已。所以,我们的新员工培训时机可能要选择一个人员相对集中的时候,比如说是这类员工入司达到规模数量的时候(一般考虑以十人为培训单位)。我们给新员工的培训内容应该还是以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安全教育等模块为主,让新人更多地了解到我们公司的历史及文化,争取最大限度地形成普遍的价值认同。同时,我们仍然期望在这类培训活动中能够请到我们公司的高管人员,希望高管们能够给新员工打打气。因为这类员工如果培育理想的话就很有可能成为公司今后各岗位上的骨干,让他们早一点接触到公司高层们的决心与战略规划能够很大程度上地坚定他们的信念。另外,公司高层们的到来也可以为我们的培训工作提供很多的指导,对我们做好今后的培训工作也会带来不少有益的帮助。
第六,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后续跟踪制度。这套制度应该是新员工在完成试用期后,符合我们录用条件并成为公司正式一员的时候再开始使用。我们设想,设立这样一套制度的目的应该是对这类员工投入更多的关注,以便于更好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这样的跟踪方式应该主要包括员工培训情况(也可以是后续教育)与技能掌握两方陎,他们每次受训与技能学习的信息我们都要适时地掌握并记录在案。当这样的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可能我们就要给他们建立一个资料库,将他们在公司里的性格衍生发展状态反映在这个库中。这样做法的好处是我们永远都可以掌握第一手资料,而这样的信息也能够为我们今后的员工任用工作提供比较细致的参考。
第七,合理地为新员工作出适当的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建议,这种规划工作还是放在新员工转正后再开展。经过试用期后,他们的性格、能力、素质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体现,这时我们就需要根据他们表现出来的各种特点寻找到切入点,适时地为他们设计一个符合个性发展的职业规划。这样的设计主要考虑员工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也有助于他们在工作中投入激情。但是,在做规划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为设计留下一些空间,话不能讲得太死了,如果他的方向发生偏差的话容易产生许多消极的因素,反而不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
总之,新员工的培育工作应该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设计这种规划的目的还是希望公司能够留住人才,能够培育出适合公司发展的可用人才。只有我们员工的素质不断得到提升,我们企业壮大的空间才会得到扩充,企业的发展动力才能寻找到不竭的动力之源。
入职培训要注意的几点
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主要应该强调以下几点:
一、必须给新员工讲述企业的中长期的远景规划(这部分不宜讲的太详细)要详细地讲述企业使命及价值文化、团队建设等,有条件的应当将企业的硬件环境用录象给新员工看,这样让员工在进入工作状态前对企业的工作、生活环境、企业使命、企业中远期目标及企业精神的精华部分有一个比较详细理解,要不员工在进入工作岗位前无法找到要将自己的事业交给企业的理由,自然新员工的流失率也就无法降下来。
二、要在新员工培训中详细地将企业工作流程进行比较详细地了解,特别是涉及员工日常工作过程中需要知道的流程,如请假程序、报销程序、离职程序等,当然企业所涉及的流程很多,涉及到的岗位流程应由部门主管进行在岗培训(最好是在新员工入职一周内完成),防止员工在接触工作后不清楚工作流程及其他相关流程而办事处处碰壁,工作效率提不上去,使员工产生厌烦的心理,作好这方陎的培训是为员工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的基础。
三、福利作为企业薪酬(工资、福利、培训机会、晋升机会、奖励)中主要项目,也是员工特别关心的部分,因此应在培训过程中讲清楚企业的福利情况(包括种类、享受条件及享受的程度),虽然这方陎应该在复试结束时给应聘者讲清楚,但通过入职前的培训进行更详细的讲解有利于员工对企业产生依赖,特别是对重要职位的员工很重要,这是安定员工的又一关键。
四、安全生产教育,特别是制造企业在这方陎相当重要,当然安全教育的内容比较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培训重点,但不论是那种企业对消防安全及电力安全的培训都很重
要,制造企业还应该加入器械安全等,重点强调违章作业的危害及安全防范和发生事故后如何应急处理(包括逃生、报警、呼救等)以减少事故损失等,我相信经常发生工伤及其他安全事故的企业是没办法降低企业员工流失率的。
五、在培训形式、培训课时及培训讲师的安排上应当讲究,因为我在组织企业内部职工培训的过程中不论人数的多少,结果给我的答案总是录音的效果最差,视频其次,培训参加者接受效果最好的是陎授(即讲师与培训参加者陎对陎进行讲授),在培训的技巧方陎一定要作到案例引用恰当,讲堂绝对不能死板,要不断通过提问和案例将培训参加者的思维带入到讲师的思维中来,这样他们的思维才会活跃起来(其实我也接受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培训时就感觉到自己接受的多少跟讲授者调动自己思维的程度有很大关系)。在培训课时的安排方陎,我们原先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的课时安排其实是很有科学依据的,因为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一般不会超出60分钟,对单个的系统思维的注意程度应该不会超出90-120分钟,当然我这样说是因为我在组织培训过程中培训参与者在两个小时内接受的比较好,但超出两个小时的培训就会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我最长连续进行过三小时的SA8000的陎授培训,第二天培训参与者告诉我对后陎的部分的理解远不如前半部分透彻)。在培训讲师的安排上一定是对所培训的项目具有相当的理解,否则是没办法组织培训的。
第四篇:员工培训管理
第一章员工培训概述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保鲜期”越来越短,因此培训愈来愈成为现代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重视培训。
1.1
企业在职人员是员工培训的对象,培训活动属于继续教育的范畴。员工培训具有鲜明的特征,具体如图1-1所示。
图1-1 员工培训的特点
1.广泛性
广泛性是指上至企业决策层管理者,下至基层员工,无不需要培训,可见培训涉及范围之广。正如木桶理论所述,木桶的需水量是由最短板决定的。因此,企业的培训不应该是少数人的培训,而应是自上而下的全员培训。同时,员工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也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2.协调性
协调性是指在员工培训网络这个系统工程中,它要求培训的各个环节、各个项目应协调,以便使培训网络正常运转。首先,要从企业经营战略出发,确定培训模式、培训内容以及培训对象;其次,应根据企业发展的规模、方向和速度,确定培训对象的总量与结构;最后,根据员工的培训人数,准确、合理地设计培训方案,确定培训时间和地点。
3.层次性
层次性是指企业可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将员工分为决策层、管理层、精英层、普通层等类别,然后根据员工不同类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课程。也就是说,不同水平和不同需要的员工,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不同,知识和技能需要也会有所不同。
4.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要提高培训的投入产出比。理论上讲,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与财力资源投入的过程,也是价值增值的过程,培训效益可能是培训投入的数倍甚至更高。培训应该有产出和回报,即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整体绩效。员工培训系统要发挥其功能,即需要培训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并能迅速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发挥。
5.长期性与速成性
培训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员工必须不断学习,接受新的知识,因此企业在员工培训上应该坚持长期性原则。员工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创造效益,所以,培训一般针对性较强,周期短,具有速成的特点。因此,企业在制订培训计划的同时,应将培训计划与员工的成长和职业生涯设计结合起来。
6.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培训应根据员工生理、心理以及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特点,在培训方法上注重实践培训。针对实际工作,企业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以及案例式等培训方式,使员工培训达到预期效果。
1.2 员工培训的原则 1.2.1 传统培训体系原则
1.培训的战略性原则
培训工作在企业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体现。企业培训要服从或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企业要以战略的眼光去组织企业培训,而不能只局限于某一个培训项目或某一项培训需求。
2.培训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统一的原则
培训的内容必须是员工个人需要和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培训要以公司总体目标的实现为宗旨,旨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获利能力及获利水平。
3.培训的系统性原则
培训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它涉及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4.培训的实用性原则
培训内容要符合公司培训的目的,在传播先进理念、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训方案要符合成年人的学习规律,注重实践操作。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要有针对性,培训形式要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5.学以致用的原则
企业组织员工培训的目的在于,通过培训让员工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以完成规定的工作,最终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
因此,企业在实施培训项目时要把培训内容和培训后的应用衔接起来,这样培训效果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体现,才能达到培训目的。
6.全员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全员提高培训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所有在职员工进行教育与培训,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同时,在全员提高培训的基础上企业还要强调重点培训。在全员培训的同时,重点培训那些对企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领导人才、管理人才和工作骨干,优先培训急需人才。
1.2.2 现代培训体系原则
现代培训体系一般遵循以下八个原则,具体内容如下。1.坚持以公司发展战略为主的原则
培训要服从或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培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因此企业必须树立战略观念,并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及战略制订培训计划,将培训与开发同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2.坚持长期性的原则
员工培训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可能会对企业的当前工作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企业要正确认识“智力”投资和人才开发的长期性与持续性,用“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搞好员工培训。企业不能急功近利,必须坚持培训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3.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
要想调动员工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就要促使员工主动参与。事实证明,培训对象在积极参与培训活动时更容易掌握讲授的知识与技能,并能开拓思维、转变观念。4.坚持以知识技能培训与企业文化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培训与开发的内容,除了文化知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外,还应包括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培训内容。而后者又要与企业目标、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企业优良传统等结合起来,使员工在各方面的表现都能够符合企业的要求。
5.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
企业组织员工培训的目的在于通过培训让员工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以完成规定的工作,最终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培训的课程内容必须与员工个人需要和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等匹配。因此,在实施培训项目时,企业要把培训内容和培训后的应用衔接起来。根据公司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员工多样化培训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做到务实的培训原则。
6.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员工培训应当有针对性,即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与职位特点紧密结合,与培训对象的年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想状况紧密结合,目的在于通过培训让员工掌握必要的技能以完成规定的工作。只有这样,培训才能收到实效,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7.坚持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的原则
严格考核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必要措施,也是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员工只有培训考核合格,才能被择优录用或提拔。
8.坚持培训效果的反馈与强化原则
培训效果的反馈与强化,是培训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培训效果的反馈指的是在培训后对员工进行检验,其作用在于巩固员工学习的技能,及时纠正错误和偏差。反馈的信息越及时和准确,培训的效果就越好。
强化则是指基于反馈而对接受培训人员进行的奖励或惩罚。其目的一方面是奖励接受培训并取得突出绩效的人员,另一方面是加强其他员工的培训意识,使培训效果得到进一步强化。
1.3 员工培训的目的 1.3.1 总体目的
在现代社会中,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是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这已成为管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共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唯一的途径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的潜力,其中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
开展员工培训可以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改善企业各级及各类员工的知识结构,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工作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更好地完成企业的各项工作计划与工作目标;加强企业各级及各类员工职业素养与敬业精神,增强员工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打造高绩效团队,减少工作失误,提升销售额,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储备相关人才;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管理技能、管理能力与领导水平;完善企业各项培训制度、培训流程,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实现各项培训工作顺利、有效的实施。
1.3.2 企业角度
人才的培训教育是人力资源获取高素质人才的原动力。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培训教育是对人才的一种投资。对人才要进行终身教育,企业、部门、单位、社会要成为人才学习的组织,这一概念已成为普遍共识。随着世界各国对人才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不断加大,培训教育正日益法制化与制度化。
企业的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企业要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所给予的各种机会和条件,抓住机遇;另一方面,企业也要通过自身的变革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企业是一种动态系统,作为企业主体的人也应当是动态的,即企业必须不断培训员工,才能让他们跟上时代步伐,从而更好地适应技术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培训是解决企业各种问题的有效措施。对于企业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培训有时是最直接、最快速和最经济的解决方案,其比员工自己摸索快,比招聘有相同经验的新员工更值得信任。培训可使基层员工在工作中降低失误造成的损失,还能够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和管理水平,使之更新观念、改善知识结构、适应组织变革和发展,提高企业高素质人才队伍的质量。培训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具有不同价值观、信念、工作作风及习惯的人,按照时代及企业经营要求,形成统一、和谐的工作集体,塑造企业文化,使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会为培训员工特别是培训特殊技能的员工提供优越的条件。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企业不会随便解雇这些员工,为防止他们的离职给企业带来损失,还会千方百计地留住他们,这也是为了留住企业的优质人力资源。因此,培训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战斗力的重要手段,是高回报的投资。
1.3.3 员工角度
通过培训引导员工进入组织,熟悉和了解工作职责、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并适应企业内部、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现代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总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人力资源具有竞争性、学习性、创新性、团队性等特征。从个体角度来看,员工要想满足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要求,就必须参加培训,接受继续教育。企业员工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后在知识、技能、效果和态度四个方面得到提高,为其进一步发展和担负更大的职责创造条件,而且满足了员工自我成长的需要,扩展了员工的个人价值。
培训能使员工获得新方法、新技术、新规则,从而提高员工的技能,不断提高其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个人能力与个人素质。
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者为公司培养人才、提升员工职业发展空间以及为公司打造人才梯形团队的重要手段,具体如图1-2所示。
图1-2 企业人才培训模式
企业通过培训活动能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增强员工的就业能力。现代社会职业的流动性使员工认识到充电的重要性。参加培训活动能为员工提供获得高薪的机会,而员工的收入与其在工作中的劳动效率成正比,因此员工要想获得高薪,就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员工经过培训,素质、能力得到提高后,在工作中就会表现得更为出色,就更有可能受到企业的重用,因此员工也更愿意为企业服务。
员工培训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发展员工的职业能力,使其更好地胜任现在的日常工作及未来的工作任务。在能力培训方面,传统上的培训重点一般放在基本技能与高级技能两个层次上,但是未来的工作则需要员工更广博的知识,培养员工学会知识共享,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调整产品或服务的能力是企业培训的战略意义。员工的发展是和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培训让员工更具竞争力,从而也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未来的职场将是充满竞争的职场,随着人才机制的创新,每年都有大量新的人才加入竞争的队伍,每一个员工每时每刻都面临被淘汰的危险。面对竞争,员工要想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就只有不断学习,而培训则是最好、最快的学习方式。
总之,培训可以让员工自强,可以让企业人力资源的血液不断得到更新,让企业永远保持旺盛的活力、永远具有竞争力,这就是企业进行培训的最大意义。
1.4 员工培训的作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想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将人才、技术、信息、资源作为支撑,其中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对企业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给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培训可使员工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得到明显改善,从而使企业提高效益、获得竞争优势。员工培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培训能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员工培训的直接目的就是发展员工的职业能力,使其更好地胜任现在的日常工作及未来的工作任务,这也是保证员工自身发展的动力,是企业获得发展动力的关键。
员工的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两种。其意义是为企业提供新的工作思路、知识、信息、技能,提高员工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能力培训方面,传统上的培训重点一般放在基本技能与高级技能两个层次上,但是未来的工作需要员工有更广博的知识,培训能够使员工学会知识共享,拥有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调整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同时,培训使员工的工作能力得到提高,为员工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提供了支持,也为员工提供了更多晋升和提高薪资水平的机会。
2.职业培训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经营人才,为进军国际市场打好人才基础;另一方面,员工培训就是要不断培训与开发高素质的人才,从而提高企业研究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以获得竞争优势。
尤其是人类社会步入以知识经济资源和信息资源为重要依托的新时代,智力资本已成为获取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企业的竞争除了依靠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精良的机器和雄厚的财力之外,更要依靠知识密集型的智力资本。而员工培训是创造智力资本的途径。智力资本包括基本技能(完成本职工作的技术)、高级技能(如怎样运用科技与其他员工共享信息、了解客户和生产系统)以及自我激发的创造力。
这就要求企业树立一种新的适合未来发展与竞争的培训观念,提高企业整体员工的整体素质。
3.职业培训有利于改善企业的工作质量
工作质量包括生产过程质量、产品质量与客户服务质量等。毫无疑问,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职业能力的有效手段。企业通过培训能够直接提高和改善企业工作质量。员工的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通过员工的工作表现出来。倘若员工的工作效率低,那么无论职业能力多高,其为企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始终都是有限的。
因此,在员工培训的过程中,必须注意通过员工培训,使其工作质量得以保证并不断提高,这是员工培训发挥作用的关键。
4.职业培训有利于高效工作绩效系统的构建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成为员工技能和工作角色变化的主因,企业需要对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如工作团队的建立)。今天的员工已不是简单接受工作任务、提供辅助性工作,而是直接参与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活动。在团队工作系统中,员工扮演着许多管理性质的角色。他们除了具备运用新技术获得提高客户服务与产品质量的信息并与其他员工共享信息的能力外,还具备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集体活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尤其培训员工学习使用互联网、全球网及其他用于交流、收集信息工具的能力,可使企业工作绩效系统高效运转。
5.职业培训可以满足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在现代企业中,员工更重要的工作目的是满足“高级”需求──自我价值实现。培训能教给员工新的知识与技能,使其适应或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与任务,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这不仅使员工得到物质上的满足,而且使员工获得精神上的成就感。
此外,培训还能够传播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内容,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加凝聚力、员工归属感,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培训的终极目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重构员工的认知模式,从而改变员工的行为,如图1-3所示。
图1-3 员工培训的作用
1.5 员工培训的方法
企业的培训涉及公司全员,上至董事长、总经理,下至一般员工。随着员工培训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培训方式也逐渐由简单化向多样化、科学化过渡和发展。目前,企业管理日趋国际化,为了培训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胜任工作的经理人员,一些高科技的大公司还承担了相关的用户培训工作,通过培训用户,充分展示自己的产品效能,以扩大影响力。而且与传统培训方法相比,现代企业的培训方法更加先进、科学,多采用研修讨论、模拟演习、职务轮换、案例研究及网络教学等方法。
1.研修讨论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培训师与培训对象之间的讨论与研究解决疑难问题。按照费用与操作的复杂程序,研修讨论法分为一般研讨会与小组讨论会两种方式。研修讨论法的优点、缺点具体如表1-1所示。
表1-1 研修讨论法
2.模拟演习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创建与实际工作相仿的环境、程序与模型,模拟工作情景,让接受培训的对象进行训练和演习,从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操作熟练程度的一种培训方法。模拟演习法的优点、缺点具体如表1-2所示。
表1-2 模拟演习法
3.职务轮换法
职务轮换法指让培训对象在预定的时期内变换工作岗位,使其获得不同岗位的工作经验。现在,很多企业采用工作轮换制,是为了培养新进的年轻管理人员或有发展潜力的管理人员。职务轮换法的优点、缺点具体如表1-3所示。
表1-3 职务轮换法
4.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指为参加的培训对象提供员工或组织如何处理棘手问题的书面描述,让培训对象分析和评价案例,提出解决建议和方案的培训方法。案例研究法的优点、缺点具体如表1-4所示。
表1-4 案例研究法
5.网络教学法
这是一种新型的、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培训的方法。这种方法投入较大,但使用灵活,符合分散式学习的新趋势,能够节省员工培训的时间与费用。这种方式信息量大,新知识、新观念传递优势明显,更适合成人学习。网络教学法的优点、缺点具体如表1-5所示。
表1-5 网络教学法
1.6 员工培训方法的选择
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求得长足发展,就要重视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人才培育基地,通过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可以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其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变化的内在需求。由此可见,培训对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而员工培训方法正是决定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
1.员工培训方法的选择
培训方法是影响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培训方法要根据工作任务和岗位特征选择,并与培训目的、课程目标相适应。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不同的培训课程,应该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有时培训师为了达到培训效果,也会综合使用多个培训方法。
(1)根据培训目标选择培训方法。例如,要给员工传播新知识,就可以选择课堂讲授、演示操作、多媒体教学等方法;要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就可以选择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方法。
(2)根据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法。每一种培训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例如,网络培训更偏向于系统知识方面的培训,而模拟演习法和职务轮换法则更适用于技能方向的培训。
(3)根据培训对象选择培训方法。培训方法的选择和培训对象的性格特点以及能力水平有一定的联系。敢于积极表达意见、乐于交流与思考、业务能力与水平相对较高的员工更适合研讨法;而性格安静、专注认真的员工则更适合课堂讲授法。
(4)根据培训对象的兴趣选择培训方法。要想使培训产生明显效果,首先就要根据培训对象的兴趣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或者让培训对象对整个培训内容感兴趣,让培训对象充分参与到整个培训过程中,让培训对象觉得参加培训是一种体验乐趣的过程。让培训对象参与、感悟的培训方法,远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
2.培训效果的比较
企业的核心工作是人员管理,只有充分发挥各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使企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员工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讲究工作方法,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培训。
当今社会,企业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人员全面化,培训师专业化,培训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讲授法,一些更经济、实用的新培训方式应运而生,并得以广泛应用,如现场考察培训、游戏培训、培训对象专题自修、讨论学习及扩展训练等。
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课程,培训者应该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从而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具体如表1-6所示。
表1-6 不同培训方法的培训效果
1.7 内部培训体系建设构成 1.7.1 培训体系建设的疑难杂症
人才的培训和开发,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要想高效地开展企业人才培训和开发,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企业培训体系。
在建设企业培训体系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以下几大难题。1.疑难问题
(1)难以实现培训课程设计同企业发展战略和人才发展的衔接。(2)难以确定培训需求与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的本质。(3)培训投入与产出难以量化。(4)内部专业培训师队伍建设的缺失。(5)培训评价与培训反馈难以落实。2.重要举措
(1)提高培训的针对性。(2)调动员工的培训积极性。
(3)探索适应企业发展的培训模式,使培训方案适应企业发展需求。(4)建立与企业战略目标无缝衔接、完美匹配的内部培训师体系。(5)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做好培训对象对培训项目意见的调查收集。
1.7.2 内部培训体系建设构成要素
1.培训制度
培训制度的作用在于规范公司的培训活动,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培训管理办法、培训计划、相关的表单、工作流程、培训评估办法及内部培训师制度等几个部分。其中,培训管理办法应充分体现培训的过程及培训结果评估,并与员工的绩效考核相结合;内部培训师制度应体现选拔和激励内部培训师的精神,起到管理内部培训师、规范内部培训师授课行为的作用。
(1)完善相关培训管理制度。修订和完善本企业管理培训的实施办法,明确公司、部门、个人培训的权利和义务,使培训真正成为各单位和各类员工必须完成的硬指标和任务,确保各级管理者的培训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实施,落到实处。
(2)加强培训管理者基础性工作的建设。首先,要着重研究并建立各级及各类管理者素质的标准体系。对不同层级管理者的素质要求要做到具体化、规范化、科学化。其次,要确立科学的培训工作标准。最后,做好管理者培训需求的调查工作,针对不同需求,制定长期、中期、短期的培训目标。
(3)创新培训工作机制。首先,要完善管理层岗位任职资格制度。按照不同职级规定相匹配的知识水准,强制要求管理者在任期内必须达标,后备管理者不获得任职资格不得提拔任用。其次,要使管理层培训和管理层选任、监督与综合管理等工作衔接互动。做到学用结合,择优而用。对通过公开选拔等方式产生的新任领导者进行岗位知识培训,让其早日适应岗位要求。最后,要健全员工在职自学制度,对于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学习的员工,公司应当对员工在职自学给予指导,并提供必要的条件,对优秀者给予奖励。
2.培训课程与内容(1)培训课程
通常,培训课程开发的形式有自主式开发、合作式开发与外包式开发。其中,合作式开发的形式采用较多;自主式开发对培训人员专业要求很高,不仅需要多年培训管理经验的积累,而且需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合作式开发因选择合作方进行课程开发,培训部门主要负责项目管理及过程的监控工作。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培训管理者应把控关键点,它对项目成果及培训效果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课程项目开发经验,课程开发可总结为以下七个步骤,如图1-4所示。
图1-4 课程开发步骤
(2)培训内容
针对新员工,培训首先要从信念、价值观和目标规划方面进行思想教育,纠正他们错误的就业观念和职业理念。只有在正确观念引导下,新员工才愿意配合企业,才能认同企业。
新员工培训采用教育引导的方式。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就会感到恐惧,企业要从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等方面对新员工进行教育引导,消除新员工对企业的陌生感。同时,企业要主动关心新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增进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给新员工讲述企业产品的市场潜力,让他们感觉自己所处的是一个有前景、有未来的公司,而自己销售的产品是有生命力的产品。当新员工了解公司的具体情况后,就能够明确他们的岗位职责,了解公司的相关制度。
其中,新员工急需了解的是如何开展自己的工作。这时候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明确公司可以为他们提供哪些支持,帮助他们对企业文化和业务有一定了解,为他们提供其本职工作的业务技能及行业知识的基本信息。此外,企业还要帮助新员工快速适应企业文化,尽早熟悉业务,并且快速在岗位上找到自身价值。
3.培训师
在现有的人才环境下,企业培训师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一项任务。合理构建培训师队伍,能够有效地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促进企业员工能力的提升,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组建内部培训师队伍,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挑选有潜质、有能力的报名人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内部培训师最重要的职责是促进企业培训与学习,因此其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开放的沟通心态、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好为人师的热情。
(2)对企业内的培训师进行专业培训
为提高内部培训师的培训授课技能,企业可邀请专业培训师对他们进行有效训练(主要针对心理压力、授课技巧、礼仪体态、课堂气氛掌控等环节),使内部培训师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授课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到比较全面的纠正、指导和训练。同时,企业还可以选派公司内部培训师到国内外学习先进的培训方法、科技前沿技术,跟踪本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大力培养有开拓创新意识、能力强、素质高、职业操守好的“多面手”培训师。此外,企业可通过吸引和鼓励经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担任兼职培训师,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内部培训师队伍。
(3)建立健全培训师制度
企业要从内部培训师的任职资格、职责权限、待遇、考核等方面,对内部培训师的选拔、任用、薪酬、福利等方面进行规定。
(4)鼓励内部培训师参加培训师职业资格认证
公司内部应广泛宣传,部门积极推荐,使员工踊跃报名。鼓励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业务主管和部分学有所长、好为人师的岗位明星、业务能手报名参加企业培训师选拔。1.8 【案例呈现】
说起索尼,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在我们身边有太多烙印着“SONY”这四个字母的电子产品。
索尼在进军中国市场的战略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短时间内,就由北京一个城市迅速扩展到全中国,如今几乎中国每个省会城市都设有分公司和办事处,产品销售与服务无孔不入,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斐然。
索尼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它完善的培训体系是分不开的。索尼强调“走在前面”的培训模式。每位晋升的员工都要接受“角色转变”课程的专项培训,从一个“销售高手”向“职业经理人”过渡。无论是人事、财务、广告,还是总务部门,公司都会派出专业人员集中为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指导,以便全面提高其作为“职业经理人”所应具备的各项素质。在对人才的看法上,索尼人力资源发展部的引导目的也很特别:“企业和员工是捆绑在一起的,就像‘人’这个字,一撇一捺,相互寄托,相互支持,只有两者同时发展,‘人’才能保持它的对称性,才能立起来。”
与许多新业务的开展一样,在新的分公司和办事处成立之前,公司各个部门的领导人与人事部门就已经开始了对外派人员的培训工作。岗位调动或是临时外派的工作,使任职人得以有机会全面接触未来所要担负的业务及责任。同时,人事部门还会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使其能从理论上达到一定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这种“走在前面”的培训方式不仅对企业十分必要,也为每一个即将任职的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如此,索尼公司才在对内研发与对外销售上显得游刃有余。
1.9 【HR分析】
索尼公司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在短时间内就顺利地将产品打入中国市场。这与索尼公司有力的培训方式是分不开的。这种“走在前面”的培训方式使即将任职的员工迅速熟悉任务,真正地成长起来。索尼建立的有效培训机制,不仅加强了各地业务的经验交流,而且提高了员工的综合业务水平。通过不同城市间员工的变动和不同岗位的轮换,好的工作经验被推广到其他索尼公司常驻地,一批批熟练掌握多项业务的员工也随之成长起来。
企业对员工最不能吝啬的就是培训。培训是企业为了满足开展业务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在选拔人才上,索尼公司更看重的是人才日后的发展。索尼公司对员工的培养完全因人而异,有的人学习能力特别强,那么他可能很快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索尼的出发点是自己培养人才,因此,进入索尼的新人其实都面临同样的发展机会,这也是索尼的用人方针之一。
索尼公司成熟的培训体系对员工和公司都有深刻的积极影响。索尼公司的培训制度是为了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为员工高水平完成本职工作提供所需的知识、技能、经验,使员工更好地达成其职业规划目标。一方面,它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与能力,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它有利于索尼公司高效工作绩效系统的构建,改善企业的工作质量,为索尼公司赢得了竞争优势。
第二章人力资源在培训环节中的任务
员工培训流程包括培训准备阶段、培训实施阶段、培训评估阶段以及培训反馈阶段。设计有计划的、系统的培训流程对培训效果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2.1 培训准备阶段
在设计合理的培训流程前,应综合考虑三个因素:企业战略需要、企业文化需要和企业技术需要。
员工培训管理流程的设计直接影响培训管理的效果,管理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如图2-1所示。
图2-1 培训管理流程图
2.1.1 培训需求调查
1.培训需求调查概述
训需求调查是培训分析的基础,准确把握培训需求也是成功开展培训工作的先决条件。不进行培训需求调查的培训活动是盲目的,往往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培训需求调查是确定培训目标、制订培训计划、具体实施培训的前提条件和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是培训工作及时、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培训需求调查在整个培训环节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外部资料(三茅网):http://www.xiexiebang.com/dk/70030-bj-p273 培训需求的来源一般有这几个方面:
1、公司的发展战略: 支持公司的战略发展,为未来提供满足公司需要的人力和智力是HR部门的核心职责之一。比如今年公司要重点开拓商品模市场,对商品模的设计、制造相关知识,客户的特殊要求(标准)转化等就是技术、制造部门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2、员绩效评估结果: 培训的一个目的是解决问题、提升绩效,针对员工绩效考评发现的问题开展相关培训,既有必要,也更有针对性。
3、员工的岗位胜任素质: 企业中的各岗位都有职业素养、技能、工作经验、教育背景等的要求,达到该岗位的要求是人岗匹配,未达要求,即离任职要求还有差距,这差距就有必要用培训来消除。
4、员工的职业规划:员工不论从技术发展通道,还是走管理线路、专业路线,都可与培训进行整合,各条路线上均可开发和组织一些相应的课程,对公司与员工而言是双赢的。
5、顾客的一些特殊要求:顾客对公司的审核提出的整改项、特殊要求等也是培训需求的重要来源之一。
此外,对于操作型员工,掌握多工位(岗位)技能,培养骨干、应对病事假及离职,也是公司的现实需要之一。操作工我们一般分为需要他人帮助才能操作、能独立上岗操作、独立上岗操作并且能指导他人、能培训他人并有能力在这方面进行改进等四个层次,各层次人员比例是否合理,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要,也是培训的需求之一。
具体做法上:各部门一般发培训需求调查表,让其选择和填报培训需求;而对公司高层,则采取培训需求访谈,沟通、交流并记录公司领导对规划中涉及培训方面的要求、需求、设想、预算等信息。并将各单位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整合,最终形成培训计划。
2.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
表2-1 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
表2-2 某公司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
2.1.2 培训需求分析
1.培训需求分析概述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及其员工的目标、技能、知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寻找员工现有状况与应有状况的差距,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确定培训内容的一系列活动过程。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不仅是明确培训目标、设计培训方案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企业可以运用数据调研、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员工申请等多种方法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做好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对准确把握公司内部员工培训脉搏,有效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实现公司大变革、大发展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培训需求分析一般包括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与个人分析三项内容。2.培训需求产生的客观原因
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是建立在对培训需求成因有效性的分析这一基础之上的。培训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需求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培训需求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由工作变化产生的培训需求。企业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之中,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培训需求随之产生。
第二,由人员变化产生的培训需求。无论员工之前从事何种工作,只要他们进入一家新公司,踏入了新的工作领域,为了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实现较好的工作业绩,参加培训就是他们的首要选择。
第三,由绩效变化产生的培训需求。实现既定的或更优异的绩效是企业所希望的,但部分员工因各种原因,其现有状况和应有状况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此也产生了相关的培训需求。
3.培训需求分析三层面(1)组织分析
培训需求的组织分析,涉及影响培训效果的有关组织的各个方面,包括组织目标分析、组织资源分析、组织特征分析以及环境影响分析等。
组织分析是在企业既定的经营战略目标下,决定相应的培训活动,即判断企业中哪些员工或哪些部门需要培训,以保证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从而为培训提供可利用的资源取得管理者和同事对培训活动的支持。比如:组织的目标是要进入高新技术行业,就要注重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储备技术人才;对某些工作绩效较差的员工或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不能完全胜任其职位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
(2)工作分析
培训需求的工作分析,是指对某一职务的任职要求和业绩指标进行分析,由此得出该职务现任员工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员工实际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差距,进而明确培训需求的一种分析方法。
工作分析能够确定某一工作的各项培训任务,精细说明各项任务的重要性、频次和掌握的困难程度,并揭示成功完成该项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培训内容。比如:市场部面临的是经常变化的外部环境,因此要注重创新性培训和市场预测能力的培训;财务部门主要进行财务方面的管理,因此就要注重财务软件应用的培训。
(3)个人分析
由于培训是针对具体的员工和具体的岗位进行的,因而,在公司整体员工素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拟定需要培训的个人展开分析,是整个培训需求的核心,对培训效果起决定性作用。
个人需求是员工个人对增强自身竞争力、进行自我充电的需求。这一需求是自发的、自上而下的。许多人将培训机会的多寡作为自己选择某份工作或某个职位的考虑因素之一,这说明个人需求与组织需求是不同源的。当员工为了更好地胜任自己的职位,寻求在企业内部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产生培训需求时,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就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
4.培训需求申请表
表2-3 部门培训申请表
表2-4 个人培训申请表
2.1.3 培训目标确定
1.培训目标的确定
确定培训目标是员工培训必不可少的环节。培训目标是指培训活动的目的和预期成果。目标可以针对培训的某个阶段设置,也可以面向整个培训计划设置。一项培训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确立了可衡量的培训目标。例如,培训应使生产数量上得以增加、工作质量得以提高以及工作及时性得以改善等。
有了明确的培训总体目标和各层次的具体目标,对培训指导者来说,就确定了需要实施的培训计划。对培训对象来说,只有明确学习目的,才能少走弯路,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懈努力,并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训目标确定需用表
表2-5 培训协议书
2.1.4 培训预算管理
开展培训活动,一定要有必要的经费保证。因此,为了使培训活动顺利开展,增加培训效益,事先进行准确的经费预算十分必要。
1.培训项目产生费用项目表
培训项目产生费用项目如表2-6所示。
表2-6 培训项目产生费用项目表
2.培训预算执行表
培训预算执行表如表2-7所示。
表2-7 培训预算执行表
2.2培训实施阶段 2.2.1 培训计划的实施
1.培训方案设计
培训方案的设计是培训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即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如何做才能达到目的。2.培训目标的确定
确定培训目标能给培训计划指明方向。确定了总体培训目标,再把培训目标进行细化,就成了各层次的具体目标。目标越具体越具有可操作性,越有利于总体目标的实现。
3.培训内容的选择
培训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
知识培训的具体形式可表现为组织员工听讲座或者阅读相关专业的书籍。技能培训是对员工使用工具、按要求做好本职工作、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与能力的培训,使员工迅速熟悉工作内容及流程。素质培训是组织培训的最高层次。此处“素质”是指个体能否正确地思考。素质高的员工即使在短期内缺乏知识和技能,也会为实现目标有效、主动地学习。
4.培训对象的确定
根据培训需求、培训内容确定培训对象。岗前培训是向新员工介绍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岗位职责等内容,使其迅速适应环境。对即将转换工作岗位的员工或者不能适应当前岗位的员工,可以进行在岗培训或脱产培训。
5.培训师的确定
员工培训成功与否和他的培训师紧密相关。培训师不仅传授知识与技能,而且是培训对象职业探索的帮助者。企业应该优先选择表达能力强、理论知识广博、实践经验丰富、培训技能扎实、热情且受人尊敬的人为培训师。
6.培训日期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有下列四种情况之一时就需要进行培训:新员工加盟企业;员工即将晋升或进行岗位轮换;环境的改变要求不断地培训老员工;满足企业或个人发展的需要。在培训之前应确定合适的培训时间,即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并确定培训周期。
7.培训方法的选择
企业培训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企业应根据业务工作性质和培训对象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
8.培训场所和设备的选择
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决定培训场所和设备。培训场所有教室、会议室、工作现场等。若以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则最适宜的场所为工作现场。因为培训内容的具体性,许多工作设备是无法引进教室或会议室的。培训设备包括教材、模型、幻灯机等。
2.2.2 培训课程的安排
为了提高员工的素质,提高企业的业务水平,保证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企业必须进行有效的培训,而可行、完整、实用的培训课程计划是做好有效培训的基础。员工培训课程安排可参考表2-8。
2.3 培训效果的评估阶段
培训效果评估是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程序,从培训项目中收集数据,并将其与整个组织的需求和目标联系起来,以确定培训项目价值和质量的过程。建立培训评估体系既是为了检验培训的最终效果,又是为了规范培训相关人员的行为。
2.3.1 确定评估标准
1.确定评估对象
众所周知,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由于培训的需求呈增长趋势,因而实施培训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也在持续攀升,因此在所有的培训结束后,不一定都要进行评估。通常,我们应主要针对下列情况进行评估。
(1)新开发的课程。应着重于培训需求、课程设计、应用效果等方面。(2)新培训师的课程。应着重于教学方法、质量等综合能力方面。
(3)新的培训方式。应着重于课程组织、教材、课程设计、应用效果等方面。
(4)启用外部培训企业进行的培训。应着重于课程设计、成本核算、应用效果等方面。(5)出现问题和投诉的培训。针对投诉的问题,选定评估对象,才可以针对这些具体的评估对象开发出有效的调查问卷、考试题目、访谈提纲等。
2.确定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通常由评价内容、具体指标等构成。
评估标准的确定主要通过四个步骤实现,即分解评价目标,拟定具体标准,组织有关人员讨论、审议征求意见,实行与修订。
在确定评估标准时必须把握一定的原则:评估标准的各部分应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各标准之间要相互衔接、协调;各标准之间应有一定的统一性与关联性。
2.3.2 确定培训效果
培训效果一般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认知效果、技能效果、情感效果、绩效效果以及投资净收益。
1.认知效果
它可用来判断培训对象对培训中强调的原则、事实、技术、程序等的熟悉程度,也是衡量培训对象从培训中掌握了哪些知识的指标。通常可用书面测验的方法评价。
2.技能效果
它是用来评价培训对象的技术及行为的一种指标。技能结果包括技能的获得与技能的转化两方面,两者都可以通过观察评价。
3.情感效果
它包括培训对象的态度和动机两个方面的内容。情感结果的一种类型是培训对象对培训项目的反应。反应性结果是指培训对象对培训设施、培训者以及培训内容的感知。对反应性结果的评价可通过让培训对象填写问卷获得。
4.绩效效果 它用来判断项目给企业带来的回报,绩效效果表现在企业成本节约、产量增加以及产品或顾客服务质量的改善等方面。
5.投资净收益
投资净收益指企业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后的净额。投资收益和投资损失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产生的损失。投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后的净收益,是企业利润总额的构成项目。而培训过程中的投资净收益是指对培训所产生的货币收益与培训的成本进行比较后,企业从培训中所获得的价值。
2.3.3 培训效果的评估模型
1.培训效果评估模型
美国著名培训专家柯克帕特里克创立了柯氏四层次评估模型,将培训效果评估分为四个层次(如表2-9所示)。
表2-9 培训效果评估四阶段
(1)反应评估
该方法主要在课程刚结束时,了解培训对象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或满意程度。需要评估几个方面:内容、培训师、方法、材料、设施、场地、报名程序等。
优点:此层面的评估易于进行,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评估方式。缺点:易以偏概全、主观性强、不够理智。(2)学习评估
该方法着眼于对学习效果的度量,评估培训对象在知识、技能、态度或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收获。学习评估往往在培训之中或之后进行,由培训师或培训辅导员负责实施。
优点:端正培训对象的学习态度;提高培训师的责任意识,使他们更认真、更精心地准备课程。
缺点:培训对象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不高;所采用的测试方法的可靠度和可信度低、测试方法的难度大,对工作行为转变程度来说并非是最好的参考指标。
(3)行为评估 该方法主要评估培训对象在工作中的行为方式有多大程度的改变。这个层面的评估可以直接反映培训的成果,可以使高层领导和直接主管看到培训效果,使他们更支持培训。
优点:能直观反映培训效果,外显性强;评估的目标涉及培训的应用领域,包括重要的在岗活动,使公司的重要环节接受考验,更具严谨性。
缺点:耗费时间和精力,实施时间往往在培训结束后的几周或几个月之后;要占用相关人员的时间,因此员工配合度不高;问卷的设计非常重要,但难度很大;员工的表现多因多果,难以剔除不相干的干扰因素。
(4)结果评估
该方法通过对质量、数量、安全、销售额、成本、利润、投资回报率等企业或培训对象的上司关注并且可测量的指标进行考查,与培训前进行对照,判断培训成果的转化情况。负责人包括培训对象自己、主管、区域培训协调员或者外部的评估人员。
优点:可以打消高层主管对培训的疑惑;可以指导培训课程计划,把有限的培训经费用于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课程。
缺点:耗时长,因为培训成果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相关经验很少,评估技术不完善;必须有管理层的合作,否则就无法拿到相关的数据;多因多果,简单地对比数据意义不大,必须把握好结果与所评估课程的相关性。
总的来说,反应评估主要是对培训的组织、课程、授课等方面的评估,看培训对象通过培训是否学到了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等,一般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培训的组织者在培训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进行。
学习评估是目前最常见,也是最常用到的一种评价方式。培训组织者可以通过书面考试、操作测试等方法了解培训前后,培训对象在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方面的提高程度。
行为与结果评估则需要HR在员工培训结束后,针对培训内容进行专门的评估。在培训结束3个月或半年后,HR要结合下属的绩效考核情况,对照以前的绩效记录,观察和分析培训对象行为的改善和绩效提高情况,评估下属是否达到了预期培训目标和效果。
2.五种培训效果的评估(1)认知效果
认知效果主要是用来测量培训对象对培训项目中所强调的基本原理、程序、步骤、方式方法或过程等知识点的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认知效果是上述四个层级体系中的第二层级——学习评估的主要对象和内容,衡量培训对象从培训中学到了哪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一般可以采用笔试或口试的方法。
(2)技能效果
技能效果评估需要在培训课程结束后,针对培训课程知识,有条件地进行试题测试,并将培训课堂上工具类的表单及理念等进行重点梳理,在课后让培训对象进行强化。技能类与理念类的培训,可以通过观察培训对象的行为变化评估技能效果。特别是技能操作类的内容,可以相对直观地
体现出来,因此可采用现场观察、工作抽样等方法进行评判。技能效果的评估与上述四个层级中的学习评估和行为评估密切相关。
(3)情感效果
情感效果用来测量培训对象对培训项目的态度、动机及行为等方面的特征,如培训对象对培训项目的各种反应。反应成果是情感成果的一种类型。反应成果信息通常是在课程结束之后,运用调查问卷法采集的。
(4)绩效效果
绩效效果用来评价培训对象通过该项目培训对个人或组织绩效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可以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及培训费用计划等决策提供依据。绩效成果包括:员工流动率或事故发生率下降使成本降低,产品产量质量的提高或顾客服务水平的提高。
(5)投资回报率
关于投资回报率有两个常见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投资回报率=培训项目收益/培训项目成本×100%
投资净回报率=(培训项目收益-培训项目成本)/培训项目成本×100% 培训项目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培训师、咨询人员和项目设计人员的工资福利;培训使用的材料、场地和设施费用以及交通费用。
间接成本包括:培训对象的工资和福利;一般的办公用品;设施、设备的维护费用;与培训没有直接关系的交通费用和各种支出;与培训没有直接关系的培训部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工资等。
2.3.4 培训评估
做好培训效果的评估,在培训过程中尤为重要。在培训过程中企业要重点检查员工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企业可通过问卷调查或发放培训评价表(如表2-10所示)等方法,及时了解员工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培训的内容与实际问题的关联度,培训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当等信息。企业通过了解这些信息可与培训机构或培训师沟通,避免员工“学而无用”或“消化不良”。
培训评估可以达到衡量培训管理质量、评估培训对象参与程度、评估培训效果等目的,有利于改进培训管理质量、建立培训教材档案、进行培训需求鉴定等工作。
表2-10 某公司培训对象的培训评估表
2.3.5 评估效果的转化
1.培训转化的五个阶段
(1)培训前确定。确定部门的需求或领导者的需求,即希望培训后员工有哪些变化。比如,哪些是领导者希望的行为,哪些是领导者不想看见的行为。
(2)培训时找重点。着重对部门负责人或领导者期望员工弥补的不足进行练习,让员工找到弥补差距的工作方法。
(3)培训后跟踪。安排一段时间的跟踪,这个跟踪人一定是参训员工的主管上级。培训部门要做的是设定好跟踪表格、内容等工具,让跟踪者能非常方便地执行,而且跟踪的方式要与日常管理工作相融合,不能额外多出工作量。否则,会增加工作负担。
(4)跟踪期间。培训管理者要定期与这些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问题,并予以帮助。
(5)后期跟进。培训公司给出实用的后期跟进指导,再结合公司培训组织者的配合,在每次培训后提供跟踪性工具,方便促成培训效果转化。2.培训效果的转化
培训效果的转化受三个因素的影响。
(1)培训项目设计。培训项目设计是培训学习的重要环节,如材料、实践安排、组织协调、场地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培训效果的转化。
(2)培训对象特点。主要体现为影响学习的各种能力和动机,如果其不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缺乏学习的动机和应用所学知识技能的能力,那么培训效果的转化也会受到影响。
(3)工作环境。管理者是否支持、技术上是否支持以及工作氛围等都会影响培训效果的转化。影响培训效果转化的因素如图2-2所示。
图2-2 培训效果转化的影响因素
2.4 培训反馈阶段
员工培训的反馈阶段是员工培训系统中的最后环节。通过对培训效果的具体测定与量化,可以了解员工培训所产生的效益,把握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也可以对企业的培训决策及培训工作的改善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进行员工培训与开发。
2.4.1 培训成绩评定
员工的培训成绩评定表是培训效果最直观的显现方式,是评估培训效果的重要依据。同时,培训成绩评定也能让培训经理了解员工取得的培训成果,在哪些地方还没有达到预期以及下一次如何改进。
制作培训成绩评定表,可参考表2-11。
表2-11 培训成绩评定表
培训成绩评定表可以把培训管理工作的成绩显性化,将培训成绩呈现在公司领导人和培训管理者面前。领导人和管理者可通过表格十分清晰地获悉员工培训效果反映出的HR的工作成绩。
2.4.2 培训意见反馈
考核结果应以书面通知的形式反馈至员工个人,并计入员工档案,作为员工考察的重要资料留存。相关部门应及时就员工的疑义给予答复。
对基础考核不及格的员工,应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并决定是否对其采取补考、重新培训或劝退。
对专业考核不及格的员工,应由部门负责人对其进行约谈,了解原因,并决定是否重新培训或劝退。
考核完成后,应向员工发放无记名调查问卷,对培训内容的合理性、吸引力等进行及时的评估,以便为后续培训不断优化调整提供重要参考。
培训意见反馈表可参考表2-12。
表2-12 培训意见反馈表
2.5 人力资源在培训环节中的任务 2.5.1 确定培训需求
只有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不同员工的优势与不足、不同员工的成长路径等,帮助员工找出当前和今后最需要培训的内容和课程,因人施教,才能达到最理想的培训效果。确定培训需求一般有以下三条途径。
1.基于胜任素质确定培训需求
素质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
2.基于绩效完成情况确定培训需求
员工的绩效完成情况是衡量员工能力与水平高低的基本参照物,因此,从员工的绩效表现着手进行分析,是确定员工培训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
3.基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确定培训需求
确定培训需求还可以从企业和团队的未来发展出发,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员工素质与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找到具有针对性的培训需求和切入点。表2-13为某公司员工培训申请表。
表2-13 某公司员工培训申请表
2.5.2 做好培训计划
为了使培训富有成效,人力资源必须结合自己负责的领域和部门需要以及员工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合实际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必须能够回答为什么培训、培训什么、培训谁、怎么培训、谁来培训、谁来组织培训、什么时间培训等问题。人力资源还应将本部门的培训计划与企业的整体培训计划相对接,取得企业培训资源的支持。
1.公司培训计划
主要内容为两个及以上部门人员需要共同接受培训的课题,大致包括沟通培训、语言提升、团队意识、基础人力资源、领导力、执行力等此类通用课程,还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培训师、效果评价、参训人、费用等项目以及计划、月度计划。
2.部门培训计划
各部门根据部门职责、规划、考核情况等内容编制计划,再分解成月度计划,内容主要是提高本部门员工的技能为主。部门培训计划以提高部门工作效率、较好地完成本部门经营目标为目的。
3.重要岗位培训计划
重要岗位培训计划主要是针对公司各重点岗位、重要人才,以提高其各方面能力和绩效为目的,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主要为研发类、技术类、销售类)。
4.中层以上培训计划
管理好中层就容易管理好公司,培训也是一样,所以针对中层及以上人员的管理能力、计划协调能力、人员管理能力等方面,要制订专门的培训计划,且主要以公司高层培训及外训为主。
那么,如何制订好培训计划呢?表2-14可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监督培训实施
在培训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人力资源部要处理好部门工作与培训的关系,积极支持下属参加公司统一组织的培训活动,为下属的培训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并亲自或指定负责人管理本部门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计划得以顺利落实。
针对各月的培训计划,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都会牵头于月底全面检查本月培训落实情况,同时,在各培训实施过程中,亦会对部分重要而费用较高的课题进行现场抽查,以查看培训实施情况,达到督促培训的目的。培训实施的监督内容可参考表2-15。
表2-15 部门培训监督表
2.5.4 跟进考核评估
1.培训考核的重要意义
设定一套硬性的培训考核指标体系是改善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措施。任何一项制度,离开了考核便形同虚设。培训的参与次数、培训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和结业证书都可作为考核指标。把培训考核结果与加薪、晋升、持证上岗、末位淘汰等制度相结合,可以使培训考核具有真正意义。只有这样,才会提高员工学习积极性,促使员工真正重视培训,培训才能事半功倍。
2.跟进员工培训考核评估
通常,跟进员工培训考核评估的情况,主要通过表2-
16、表2-17体现。
第五篇:员工培训最有效的方式
员工培训最有效的方式
关于技能方面的培训企业做的比较多,但很多企业做了以后往往会出现把员工培养好了员工也就走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忽略了价值观的培训,员工的忠诚度没有上去。什么是最好的员工,又红又专的员工,红是对企业要忠诚,专是专业能力很强能把工作做好。
价值观培训有很多的企业都忽视这一方面的培训,但这一方面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麦当劳对价值观的培训是从开始就进行了的,如果你在麦当劳工作五年,你就会溶入麦当劳,你也具备了麦当劳的价值观和行事风格,当你到别的企业工作的时候你会生存的很艰难。所以麦当劳有一个5年定律:你要离开麦当劳,要在5年以内离开,否则你这辈子都离不开了。
华为的狼性培训就是价值观的培训。与其他跨国公司一样,华为招聘时更青睐大学应届毕业生。在正式加入华为前,新入职的员工需要参加20天的公司文化培训。
新员工入职,就有了自己的工号。如果你的号码为“17450”,代表你是17450个进入华为的员工,你的邮箱和培训编号都是这个号码。同时,你拥有了自己的培训档案,因为华为的员工在不同阶段会接受不同的培训。档案是培训内容、考试结果、教官评语和培训状态的一个完整的记录,正式入职后你的主管首先看到的就是你的入职培训成绩。
华为给每批新员工做“华为10期”这样的编号,每期分成若干50人左右的中队,每个中队分成2个小组,各个级别都有学员负责人。
宣扬民族主义情怀,“打败跨国公司,进入世界500强,为民族工业争光”是华为入职培训的主旋律;在培训方法上,华为从生产、市场和管理一线抽派员工与新人进行近距离交流,而且采用案例教学,这样不但保证了课程的生动性,而且让培训永远不与现实脱节。
培训部门会在新员工培训中穿插热情洋溢的高层演讲。据华为员工回忆,总裁任正非的每次演讲都会让大家热血沸腾,尤其是在任正非带领下大家一起合唱华为之歌。在唱的过程中任正非每次都能热泪盈眶,他的这种表现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为之动容。一个员工说“合唱听起来很傻,可是在那样的氛围里,我确实被感染和沉浸其中了,合唱结束听到掌声的时候似乎给人一种重生的感觉,我知道自己成为了华为的一份子。”还有很多员工激动的热泪盈眶。如果在这种情景下哭过三次,他们就具备了华为的价值观,华为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就使销售额达到了上千亿,我想跟他们成功的价值观培训有很大的关系。
文档出自上海交大海外学院官网:http:// 转载请标注来源,谢谢!